(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长征》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主力胜利到达陕北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中国革命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本文奠定了基础。

教师可巧妙地将学生引入到陌生的时代背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建议

为了突破难点,可采取“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的教学流程;也可采用“以诵读、研讨为主”,配合点拨、想象为辅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快乐乐的品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诗句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重点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与高昂气概。

教学准备

1.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红军长征和毛泽东的相关资料。

2.准备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的影像。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诗句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背诵并默写诗歌。

2.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的感情,背诵诗歌。

2.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朗读诗歌。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鉴赏,领略诗境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画面?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几个画面?为什么?

2.小组研读,出示研读提示。

在学习小组内给“征难图”起名字,说一说自己欣赏的画面;还可以结合自己搜集的课外资料讲一讲自己欣赏的理由。

3.全班交流,谈一谈自己欣赏的图画。

出示: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这五岭、乌蒙是什么样的山呢?(教师边讲边画)红军在翻越这些山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呢?该怎么读呢?

(体会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

师:“细浪”“泥丸”是什么样的呢?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为什么像“起伏的微波细浪”“滚动的小小泥丸”呢?该怎么读呢?

(体会诗句反衬出的红军的英雄气概,突出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