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ZERO..2007水利模型系统MIKE21中文教程

合集下载

MIKE中文教程

MIKE中文教程

MIKE中文教程《MIKE中文教程》第一章:简介MIKE是一款强大而全面的水文水资源模拟软件。

MIKE软件系列是丹麦水利研究所(DHI)开发的,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MIKE软件主要用于水文水资源研究和管理工作,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模拟以及水资源评估等方面。

第二章:安装和配置第三章:基础概念本章介绍MIKE软件中的基础概念,包括水文学基础、水资源管理概述、模型基础等。

用户需要了解这些基础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MIKE软件。

第四章:模型建立本章介绍如何在MIKE软件中建立水文水资源模型。

包括数据导入、模块选择、模型参数设置等方面的内容。

用户需要掌握模型建立的方法和步骤,以便能够灵活地应用MIKE软件进行模拟分析。

第五章:模型运行本章介绍如何对建立好的模型进行运行和分析。

包括模型参数调整、模拟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用户需要学会合理地调整模型参数,并能够准确地评估模拟结果。

第六章:模型评估本章介绍如何对模型进行准确性评估。

包括观测数据对比、模型表现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用户需要学会评估模型的准确性,以便能够对模拟结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第七章:模型应用本章介绍如何将MIKE软件应用于具体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中。

包括洪水预测、水质评估、水资源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用户需要学会将MIKE软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供可行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第八章:常见问题解答本章收集了使用MIKE软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答,帮助用户更好地解决遇到的困惑。

第九章:案例分析本章选取一些典型的水文水资源管理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案例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自己的模拟分析能力。

第十章:进阶技巧本章介绍一些高级的模拟技巧和工具,帮助用户深入了解MIKE软件的功能和应用。

包括参数优化、模型调试等方面的内容。

第十一章:附录本章提供了一些相关的附加资料,包括MIKE软件的文献文档、参考书目等。

用户可以通过这些附录资料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mike21fm网格生成器中文教程

mike21fm网格生成器中文教程

MIKE21FM网格生成器培训教程之五兆芳芳创作目录17简介118开始318.3 步调1 - 成立一个任务区域418.4步调2 - 导入模型鸿沟线518.5步调3 - 编辑陆地鸿沟线718.6步调4 - 定义开鸿沟918.7步调5 - 生成网格918.8步调6 - 对陆地鸿沟进行滑腻处理1018.9步调7 - 网格地形插值1218.10 步调8 - 对网格进行滑腻处理1518.11 步调9 - 使用多边形来控制节点密度15 MzGeneric.pdf手册中Mesh Generator部分17简介网格生成器(mesh generator)为制作三角网格提供了任务平台.创建公道的网格是模型取得可靠结果的重要条件.基于MIKE Zero之上的MIKE 21 Flow Model FM, MIKE 3 Flow Model FM 和 MIKE21 Spectral Wave Model FM,都是以三角网格为根本的.网格的生成包含选择适当的模拟规模,确定地形网格的分辩率,考虑流场,风场和波浪场的影响,为开鸿沟和陆地鸿沟确定鸿沟代码.此外,在考虑稳定性的前提下,确定地理空间的分辩率.生成网格文件可以使用MIKE Zero网格生成器.网格文件是一个ASCII文件(扩展名*.mesh),其中包含地理位置信息和在网格中每一个节点的水深.文件还包含三角形的节点连通性信息.所有关于生成网格文件的配置信息都在网格定义文件(扩展名*.mdf) 中, 文件可以被修改和再利用.网格生成器的功效包含从不合的外部信息源(例如. XYZ 水深点,XYZ等值线,MIKE 21矩形网格地形,MIKE C-MAP数据)输入原始数据,或是用内置的制图东西手动创建地形数据.用户可以在网格生成器中导入布景图片,例如地图,在数据编辑时使用它们,或用来提高图形的后处理效果.概念网格生成器的使用不竭地围绕着节点(node),顶点(vertice),弧线(arc)和多边形(polygon)的操纵.因此,了解这些概念的寄义是很是重要的.•节点定义了一个弧的开始和结束.一个封锁的弧只有一个节点,开放的弧有两个节点. •弧的内部点叫做顶点,主要用于弧的定位.•一个弧是由许多线段组成的,组成弧的主要要素是顶点(零个或多个)和节点(一个或两个).•多边形是一个闭合的环,它由一个封锁的弧线,或两个或多个打开的弧线组成.多边形不需要用户特别定义,当封锁一个或一组弧线时会自动产生一个多边形.一个多边形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区域(Zone),区域的名称由用户给出.通过定义区域,多边形可以被包含入或是排除出模拟区域.实际上,网格生成器的任务区域最终应该生成的是一个大的多边形,这个大多边形确定了区域的规模和内部的小多边形,这些小多边形确定了区域规模内的陆地子区域.图17.2网格生成器的概念注意:模型区域(Domain Area)和任务区域(Workspace Area)是不合的概念,模型区域是指使用数学模型所要模拟的实际空间规模,任务区域是指网格生成器内进行网格操纵的任务规模.模型区域是任务区域的一个子集.网格生成器的应用包含三个阶段:1、确定模型鸿沟–闭合鸿沟(陆地-陆地)和开鸿沟(拜见Boundary Definitions).用户可以通过导入陆地-陆地鸿沟文件,或是在任务空间规模内手动操纵生成模型鸿沟.2、如果你对模型的鸿沟满意,此时就可以生成一个与水深无关的网格.你可以通过控制三角形最大面积、三角形最大扭曲度,区域最大节点数来控制三角形的生成.3、最后,依照单元中心的水深值,程序会进行网格稀疏的自动调整.当然,这需要用户导入水深信息.你可以在任务空间规模内定义多个独立的多边形,每一个多边形的网格细化都可以是独立的.鸿沟定义用户使用点的属性参数来区分陆地鸿沟和开鸿沟.定义点的属性参数操纵如下:选择一个节点(或多个),右击并选择属性.从Point Properties 对话框中添加节点属性值,如图17.3所示.图17.3确定节点属性值字段属性的具体数值是无关紧要的(在对话框中字段被标注为a).这些值被用来区分网格中不合的开鸿沟.在模型搭建进程中,用户需要把网格制作中定义的数值和具体的开鸿沟联系起来.对于闭鸿沟(水陆鸿沟),统一使用‘1’.注意:当生成网格时,网格生成器默认所有的鸿沟都是陆地鸿沟.所以,你需要为所有的开鸿沟手动定义属性值.提示:可以选一个弧并确定弧的属性值,这个属性将应用于弧上所有的点(顶点和节点). 18开始介绍本章冗长地介绍了如何使用网格生成器(Mesh Generator)来生成网格地形.下面的例子将通过Funningsfjord网格实例向用户演示如何生成一个网格地形.这个例子包含以下步调:步调1 –成立一个任务区域步调2 –导入模型鸿沟线步调3 –编辑陆地鸿沟线步调4 –定义开鸿沟步调5 –生成网格步调6 –对陆地鸿沟进行滑腻处理步调7 –网格地形插值步调8 –对网格进行滑腻处理步调9 –使用多边形来控制节点密度数据位置例子中用到的数据文件位于默认的装置位置,即:c:\Program Files\MIKEZero\Examples\MIKE_Zero\MeshEdit文件夹.–成立一个任务区域从MIKE Zero文件菜单中选择New然后选择Mesh Generator.用户必须在Mesh Generator创建任务区域之前对要操纵的网格的投影进行定义.一开始程序会提示输入投影设置,如图18.1所示.注意:如果你想使用UTM坐标投影的话,你必须输入一个UTM区号.请拜见ReferenceGuide来对了解如何选择UTM区.请选择UTM坐标投影并且输入30作为UTM区号.Mesh Generator会创建一个任务区域,然后你就可以初始化mesh的创建进程.步调2 –导入模型鸿沟线模型鸿沟包含两个种类:●陆地和水之间的鸿沟,称之为陆地鸿沟.●模型模拟时,应用鸿沟条件(水位,流量变更或波谱)的地方. 这些鸿沟被称之为开鸿沟.定义模型鸿沟最简洁的办法是通过使用MIKE C-MAP.MIKE C-MAP是一个包含全球所有陆地水深和陆地-水鸿沟的数据库.你可以在MIKE C-MAP中对一个特定区域进行缩小,并将陆地-水鸿沟和水深值导出到Mesh Generator进行使用.在这个例子里面,使用了从MIKE C-MAP里面导出的两个数据文件:•Land.xyz,定义陆地鸿沟•Water.xyz,定义区域内一系列点的水深图18.2显示了提取数据的区域.图18.2 Funning 海湾从Data菜单里面选择Import Boundary…并且选择文件.选择Boundary Attribute对话框. 在菜单里面你可以对文件的安插,数据的投影和如何对数据进行内插进行定义.Reference Guide提供了导入格局的详细信息.请对图18.3中的数值进行定义.注意:此处定义的LONG/LAT投影说明在文件中的数据是纬度和经度.Mesh Generator会将经纬度转化成在UTM-30投影坐标中的东向和北向的坐标.网格生成器读取数据文件并更新任务区域,如图18.4显示.在本例中,因为我们只模拟Fjord海峡自己,所以只生成海峡内的网格.从图18.4中可以看出,模拟的区域包含:•模型区域东北角的一个模型开鸿沟•沿海峡东部和西部的陆地鸿沟下一步包含清理任务区域不需要的陆地-水鸿沟点.步调 3 –编辑陆地鸿沟线在这一步调中,需要删除图18.4所示的模型区域外的所有点.首先删除任务区左边的点和弧线.选择东西栏上的Delete button (橡皮擦图标),然后选中窗口左区域中的点和弧线进行删除.如下图18.5所示.图18.5删除点和弧线用户可以画一个矩形框住多个对象将它们快速删除.依照下面步调删除任务区右上角的点和弧线:在编辑东西栏上选择 Delete键, 按住左键后拖拉鼠标框中右上角的这些点和弧线,完成后铺开左键,这样选中的点和弧线就被删除了.也可以画出一个多边形圈选所要删除的点,然后按键盘上的Delete键来进行删除.请按如下步调操纵:1、在编辑东西栏上选择Select Point function2、右击鼠标,在显示的上下文菜单中选择 Inside Polygon3、右击鼠标添加polygon的角.沿着窗口左上角的陆地线画一个多边形4、双击鼠标左键,完成这个多边形5、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将多边形中所有的点删除拜见图.图18.6多边形选择最终得到的陆地鸿沟如图18.7所示.注意图中以下几点:•图18.7中所示的陆地鸿沟是一个开放弧线(有两个节点).这是通过把所有陆地节点转化为顶点来实现的.在这一进程中要确保陆地鸿沟上所有的洞都要封锁- 这取决于你之前是如何清空它所在的任务区的.•在模型区域右上角画出一段新的弧线来封锁海峡.新的开鸿沟和陆地鸿沟采取相同的两个节点.这段弧线是通过选择Draw Arc东西,然后点击海峡段两边的nodes来生成的.该开鸿沟弧线有以下两个作用:1、定义一个可设置鸿沟条件的开鸿沟2、生成一个多边形来封锁模型区域.这样该模型区域就可以三角化了, 因为只有封锁区域(多边形)才干被三角化.图18.7生成的陆地鸿沟步调 4 –定义开鸿沟区分陆地鸿沟和开鸿沟是很是重要的.正如步调3- 鸿沟陆地鸿沟线中所描述的,图所示的模型区域同时有一个陆地鸿沟和一个开鸿沟.网格生成器将所有的鸿沟默认为陆地鸿沟.用户必须自己将右上角的鸿沟定义为开鸿沟.在Editing Toolbar中选择Select Arc东西,然后选择Open Boundary Arc.右击鼠标,选择Properties.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Arc Attribute 设为2.这样模型模拟程序就会将属性值为2的弧线判断为一个开鸿沟.注意: 弧线–结点属性值–的默认值都为0. 当导出一个生成的网格时, 所有的弧线和节点的属性值会从0变成1.属性值1代表了陆地鸿沟.因此需要用2或更高的属性值代表开鸿沟.对付与同一鸿沟条件的鸿沟节点和弧线需使用相同的属性值.步调 5 - 生成网格现在,用户可以生成网格了.请在Mesh菜单中选择Triangulate选项,于是出现Triangulation的对话框.在Triangulation对话框的Option栏中(如图18.8所示),用户可以通过设定参数从而控制网格的生成进程.图18.8Triangulation点击Triangulate,然后点击Generate,网格生成器就会自动计较并生成网格,如图18.9所示.图18.9生成的网格步调 6 -对陆地鸿沟进行滑腻处理如果生成的三角网格不敷理想,譬如,靠近陆地的网格太小,用户可以有多个不合的办法来修正.其中之一就是对陆地鸿沟进行平滑处理.在Mesh菜单中,选择Delete Mesh选项,然后选择Land Boundary Arc,点击鼠标右键并选择Redistribute vertices, 就会出现Redistribute Vertices对话框,见图18.10.图18.10 重新散布顶点对话框在Redistribute vertices对话框中(如图18.10)设定参数,然后点OK.注意:用户在接受新的结果之前,应该先预览生成的鸿沟.如果地形很庞杂,可能新产生的陆地鸿沟无法被模型接受.如图18.11所示,新生成的陆地鸿沟比原来的平滑.图18.11 滑腻处理后的陆地鸿沟在新的陆地鸿沟根本上生成的三角网格如图18.12所示.注意:新的鸿沟线上的点比原来“粗糙”的鸿沟线上的点(见图18.9)排列法则.图18.12 陆地鸿沟滑腻处理后生成的三角网格步调 7 -网格地形插值用户可以细化网格,将生成的三角形与水深联系关系起来.一般来说,浅水区三角形要比深水区的要小.请依照如下步调:1、删除网格2、用编辑东西栏的Insert Polygon东西在峡湾拔出Polygon标识表记标帜,使用Selecltpolygon东西,选中多边形标识表记标帜,点击鼠标右键,选择Properties.反选第一个记号框,确保该区域包含在三角化区域中.3、生成网格-在Mesh菜单中选择Triangulate…菜单项在网格节点拔出Z值之前,必须导入内插的离散数据.用Data菜单Import Scatter Data…导入离散数据.清选择water.xyz文件,指定LONG/LAT投影.在导入数据后,显示图形应该如图8.13所示.图18.13 离散数据视图现在可以将导入的离散数据内插到网格节点中.在Mesh菜单中选择Interpolate….接受默认值(default value),选择Interpolate.内插结束后,点击Close按钮,内插后的网格深度以等高线图显示.结果见图18.14.现在可以细化网格来考虑水深.在Mesh菜单中选择Refine mesh…,接受默认值(default values),点击Refine按钮.经细致化的一系列子网格如图18.15所示.现在可以注意到靠近陆地的三角区的面积比峡湾中间的三角网格要小.步调 8 -对网格进行滑腻处理通常,必须包管相邻的三角形之间的面积和偏斜度变更越小约好,即,在网格的不合区域创建平滑的过渡.在Mesh菜单选择Smoth mesh…, 确定10作为迭代数目.在图18.16种可以看到网格经过平滑后效果.步调 9 –使用多边形来控制节点密度一般情况下,在整个模型区域内的局部地区可能需要比其他地区更加精细的分辩率和网格密度.用户可以通过Step 7描述的以水深来进一步细分网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局部加密的目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把模拟区域划分红不合的子区域,或叫多边形区域,然后针对不合区域定义不合的最大单元面积.这种办法可以使用户更加灵活地、按照不合的水深来控制网格的生成.在本练习中,用户就需要在海峡内定义较海峡外部小的三角形网格面积,来生成网格. 请通过mesh菜单下的Delete mesh把网格删除.这样用户就可以把模拟区域划分为两个子区域–内部和外部.请通过把海峡中间的两个顶点转换为节点(右击顶点,然后选择Vertices to nodes)来进行子区域的划分,然后在两个顶点之间画一段弧线,这样就完成了子区域的划分,见图.图18.17 划份子区域注意:在上图中,在两个节点之间还画了一系列的顶点,网格生成器将使用这些顶点来生成网格.这样,用户就可以控制子区域公共边的网格散布.然后,用户点击东西条中的Insert polygon、然后辨别点击外部和内部区域在两个子区域中来定义一个多边形标识表记标帜,如图.图18.18定义多边形标识表记标帜现在,用户需要选择子区域来定义最大单元面积:请点击东西条中的Select Polygon东西,选择内部区域,然后右击并选择Properties,用户将看到如下对话框,如图.图18.19 多边形属性对话框请确认没有选择“Exclude from Triangulation”,并定义最大单元面积为5000.对外部区域重复同样的步调,但是最大单元面积定义为15000.现在,用户就可以生成三角网格,在Mesh 菜单下,选择Triangulate… .结果如图所示.图18.20 不合子区域三角网格的生成上图清晰地标明,现在海峡的内部区域要比外部区域的三角网格更加细致.。

MIKE.ZERO..2007水利模型系统MIKE21中文教程

MIKE.ZERO..2007水利模型系统MIKE21中文教程

下一步是定义 Bathymetry(Work AreaBathymetryNew)。
7
DHI Water & Environment
图 2.8 地形管理
定义地形如下: Grid Spacing 为 900m 原点坐标 East 337100m 和 North 6122900m 方向角(Orientation)327 度 网格大小 x 方向 72 个, y 方向 94 个
图 2.9 定义地形
8
DHI Water & Environment
图 2.10 导入地形数据和定义地形的模拟地区(黑色长方形)
现在模拟地区如图 2.10所示,其中的图象文件实际上作为背景图(map.gif)显示。背 景图可以用来人工绘制模拟区域或使用菜单条中的工具调整某些面积。 从背景图中导入数据(点击“Import from background ”并拖住鼠标选择需要的点,选 择的点会变色,最后再点击“Import from background ”重新选择点)。然后就可以把 xyz 数据内差为网格点了(WrokArea BathymetryInterpolate)。保存地形设置文 件,并在网格编辑器中打开生成的 dfs2 文件。
10
DHI Water & Environment
图 2.12 调整后的地形图
11
DHI Water & Environment
3 3.1
生成输入参数 创建水位边界条件
模型的开边界附近有 4 个水位测站的测量水位数据。由于强烈的潮流作用和柯氏力的 影响,在每个开边界的端点都需要水位数据。 实例的目的是根据 4 个测站测量的数据内插值成两条边界上的水位边界条件。4 个测 站如表 3.1所示。

2024年度MIKE21中文教程

2024年度MIKE21中文教程

水库运行效益评估
通过MIKE21模拟分析,评估水库调度方 案对防洪、灌溉、发电等多方面的效益。
2024/3/23
31
河道洪水演进模拟
2024/3/23
河道地形数据处理
利用MIKE21对河道地形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可用于洪水演进模 拟的地形网格。
洪水过程线输入
将设计洪水过程线输入到MIKE21模型中,作为洪水演进模拟的 边界条件。
参数调整技巧
在模型运行过程中,可能需要对一些参数进行调整,以优化模型的模拟效果。常见的需要 调整的参数包括糙率、涡动粘性系数、风应力系数等。在调整参数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逐步调整,并观察模拟结果的变化情况。
25
05
MIKE21计算与后处理
2024/3/23
26
计算过程监控及日志查看
01
实时监控计算过程
23
网格生成与编辑技巧
2024/3/23
网格生成方法
MIKE21提供了多种网格生成方法,如手动绘制、导入已有网格、基于地形数据 生成等。在选择网格生成方法时,需要考虑研究区域的形状、大小、复杂程度等 因素。
网格编辑技巧
在生成网格后,可能需要对网格进行编辑,以满足特定的模拟需求。MIKE21提 供了丰富的网格编辑工具,如添加、删除、移动节点和单元,调整网格疏密程度 等。在编辑网格时,需要注意保持网格的连续性和合理性。
2024/3/23
18
常用操作与快捷键
2024/3/23
重做操作
01
Ctrl+Shift+Z
复制对象
02
Ctrl+C
粘贴对象
03
Ctrl+V
19
常用操作与快捷键

MIKE21水动力模块中文教程

MIKE21水动力模块中文教程

MIKE21水动力模块中文教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MIKE21水动力模块中文教程,主要介绍MIKE21水动力模块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实例。

教程内容包括:MIKE21水动力模块的概述、地形和网格设置、边界条件设置、初始条件设置、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MIKE21水动力模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MIKE21水动力模块进行水动力计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MIKE21水动力模块的边界条件设置和初始条件设置;2. 教学重点:MIKE21水动力模块的操作方法和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MIKE21软件;2. 学具:学生电脑、MIKE21软件安装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介绍洪水灾害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引出MIKE21水动力模块在洪水预警和防洪工程中的应用;2. 教材讲解:讲解MIKE21水动力模块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实例;3. 操作演示:演示如何使用MIKE21水动力模块进行地形和网格设置、边界条件设置、初始条件设置等;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MIKE21水动力模块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分析问题解决思路;6.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讲解错误;7. 结果分析: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况;8. 课后拓展:介绍MIKE21水动力模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MIKE21水动力模块概述2. 地形和网格设置3. 边界条件设置4. 初始条件设置5. 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使用MIKE21水动力模块进行地形和网格设置,并计算某一流域的水动力特性;2. 答案:根据学生实践情况,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和修改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介绍MIKE21水动力模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MIKE21原理及快速入门

MIKE21原理及快速入门

MIKE21原理及快速入门1.1MIKE21简介MIKE21是一个专业的工程软件包,用于模拟河流、湖泊、河口、海湾、海岸及海洋的水流、波浪、泥沙及环境。

MIKE21为工程应用、海岸管理及规划提供了完备、有效的设计环境。

模型利用二阶精度的有限体积法对动态流的连续方程和动量守衡方程求解。

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非结构网格模型,给用户提供了最大程度的灵活性,用户可以在模拟区域自由选择计算单元网格的大小,比如,可以在工程区域/感兴趣区域使用较小的网格单元,而在工程远区使用单位较大的网格单元,其结果是整体计算单元较之传统的矩形网格大为减少,从而引起计算速度的提升。

MIKE21水动力模拟由于各种作用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水位及水流变化。

它包括了广泛的水力现象,可用于任何忽略分层的二维自由表面流的模拟。

HD模块是MIKE21软件包中的基本模块,为泥沙传输和环境水文学提供了水动力学的计算基础。

模型特点单一网格:这是一种传统的矩形模型,是将研究区域划分成同一大小的矩形网格,网格的大小(分辩率)由模拟区域大小及具体应用决定,网格越小计算精度越高,但耗时越长。

嵌套网格:这也是一种矩形模型,只是在同一模型中可以有多种网格大小,在大网格模型中可以嵌套小网格模型。

曲线网格:网格呈四边形或近似矩形,主要适用于蜿蜒河段的水动力学计算和河床演变分析。

非结构网格:这是一种三角形/四边形混合网格,采用单元中心的有限体积解法。

该网格能够很好地模拟弯道或水上结构物周围区域的流场。

所有的网格模块都支持先进的用户界面和高效的前后处理工具,包括:网格地形生成器、数据管理工具、结果浏览器等。

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非结构网格模型,给用户提供了最大程度的灵活性,用户可以在模拟区域自由选择计算单元网格的大小,比如,可以在工程区域/感兴趣区域使用较小的网格单元,而在工程远区使用单位较大的网格单元,其结果使得整体计算单元较之传统的矩形网格数量大为减少,从而引起计算速度的提升。

小白新手一系列MIKE21教程1

小白新手一系列MIKE21教程1

打开文件
在软件中选择打开命令打开已有的模 型文件,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和版本。
保存文件
在软件中选择保存命令将当前模型保 存到指定位置,支持多种保存方式和 格式选择。
另存为文件
在软件中选择另存为命令将当前模型 以新文件名保存到指定位置,方便文 件管理和备份。
03
水动力模型构建与设置
水动力模型基本概念及原理
01
02
03
水动力模型定义
水动力模型是一种用于模 拟和分析水体运动的数学 模型,基于物理定律(如 流体力学)建立。
模型原理
水动力模型基于质量守恒 和动量守恒原理,通过数 值方法求解流体运动方程, 模拟水流的运动状态。
应用领域
水动力模型广泛应用于河 流、湖泊、海洋等水体的 流场模拟、水质预测、洪 水演进等方面。
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安装失败
检查系统配置是否符合 要求,关闭杀毒软件或
防火墙后重新安装。
无法启动软件
检查是否已正确安装并 激活软件,尝试以管理
员身份运行软件。
运行速度慢
优化系统性能,关闭不 必要的后台程序,提高
硬件配置。
模型无法运行
检查模型设置和数据输 入是否正确,查看日志 文件以获取错误信息并
进行调试。
案例二
近岸海域水质模拟。介绍近岸海域的 水质状况、污染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阐述模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案例分析过程逐步拆解
对每个案例进行详细的步骤拆解,包括数据收集、 模型建立、参数设置、模拟运行等。
针对每个步骤中的关键点和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 演示,确保学员能够理解和掌握。
提供案例分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帮助学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用于显示和编辑模型的空间数据和属 性数据,支持缩放、平移、旋转等操 作。

MIKE21水动力模块中文教程

MIKE21水动力模块中文教程

目录第一章模型介绍 (1)1.1 简介 (1)1.2 MIKE 21软件特点 (1)1.3 水动力模块原理 (2)1.3.1 控制方程 (2)1.3.2 数值解法 (3)第二章模型构建 (6)2.1 基础数据 (6)2.2 建模步骤 (7)第三章MESH文件生成 (8)3.1 MESH文件生成步骤 (8)3.2常用数据格式 (17)3.3局部加密 (18)3.4北京54坐标投影选择 (22)第四章模型文件 (23)4.1 基本参数设置 (23)4.1.1 模型范围(Domain) (23)4.1.2 时间设置(Time) (26)4.1.3 模块选择(Module selection) (27)4.2水动力模块(Hydrodynamic Module) (28)4.2.1 求解格式(Solution technique) (28)4.2.2 干湿边界(Flood and dry) (29)4.2.3 密度(Density) (31)4.2.4 涡粘系数(Eddy Viscosity) (31)4.2.5底摩擦力(Bed Resistance) (35)4.2.6 科氏力(Coriolis Force) (37)4.2.7风场(Wind Forcing) (37)注意: (38)4.2.8冰盖(Ice coverage) (40)4.2.9引潮势(Tidal Potential) (41)4.2.10降水-蒸发(Precipitation-Evaporation) (42)4.2.11波浪辐射应力(Wave Radiation) (44)4.2.12源(Sources) (44)4.2.13水工结构物(Structures) (46)4.2.14初始条件(Initial Conditions) (61)4.2.15边界条件(Boundary Conditions) (62)4.2.16温度/盐度模块(Temperature/Salinity Module) (68)4.2.17湍流模块(Turbulence Module) (68)4.2.18解耦(Decoupling) (68)4.2.19输出(Outputs) (69)第一章模型介绍1.1 简介MIKE 21是一个专业的工程软件包,用于模拟河流、湖泊、河口、海湾、海岸及海洋的水流、波浪、泥沙及环境。

MIKE21 建模流程

MIKE21 建模流程

干湿边界:基于赵棣华和Sleigh的处理方式。
3.5 MIKE部分:水动力模型搭建和参数介绍 相关的时间序列文件创建: tfs1 文件和tfs1 tfs0 文件。目前通过我的学习体会,tfs0文件时 常用的时间序列文件包括tfs0 时间对应单一变化量的线性文件,tfs1文件时时间对应多个变化量的线性文件。前者经常 用做水位、流量条件,后者通常用做开边界(水边界两岸)的水文要素条件。
3.5 MIKE部分:水动力模型搭建和参数介绍
导入制作好的网格文件并设定水边界:
3.6 MIKE部分:主要参数介绍
干湿边界(Flood and dry)
如果模型中的区域是处在干湿边交替区,为了避免 模型计算出现不稳定性,使用者可以启动Flood and Dry 的 选项。在这个情形下使用者必须设定一个干水深(drying depth),淹没深度(flooding water depth),和湿水深(wetting depth)。 当某一单元的水深小于湿水深时,在此单元上的水流 计算会被相应调整,而当水深小于干深度的时候,会被冻 结而不参与计算。淹没深度是用来检测网格单元是不是已 经被淹没。当水深小于湿水深的单元会做相应调整,即不 计算动量方程,经计算连续方程。 在没有启动干湿边界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设定一个 小于零的最小截断水深。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模型中任一 网格单元的总水深小于零,模型便会发散,模型计算也会 因此中断。
该连续区域统一分为不重叠单元(三角形)。 二、时间积分:考虑方程的一般形式,对于二维模拟,浅水方程的求解有两种方法: 低阶法和高阶法。 三、边界条件:包括闭合边界、开边界、干湿边界。
闭合边界:陆地边界,垂直于边界流动的变量必须为0,对于动量方程,可以得
知沿着陆地边界是完全平稳的。 开边界:水体断面,指定为流量边界和水位边界的.tfs0时间序列文件。

小白新手一系列MIKE21教程1

小白新手一系列MIKE21教程1

界面风格设置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界面风格 ,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性能优化
通过关闭不必要的动画效果、 减少模型复杂度等方法,可以
提高MIKE21的运行性能。
04 数据输入与处理
数据类型及格式要求
支持的数据类型
MIKE21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文 本文件、Excel文件、数据库等。
格式要求
输入数据需按照一定格式进行组织, 如CSV、TXT等,确保数据正确导入 。
数据导入与导出方法
数据导入
通过MIKE21的数据导入功能,选择相应的数据类型和格式,将外部数据导入到 MIKE21中。
数据导出
可将MIKE21中的数据导出为多种格式,如CSV、TXT、Excel等,以便在其他软 件中进行进一步处理。
数据处理技巧与注意事项
数据清洗
在导入数据前,先进行数据清洗,去除重复、无效和异常 数据,确保数据质量。
06 结果分析与可视 化
结果数据解读方法
查看模型输出文件
MIKE21模型的结果通常会以文本 或二进制格式输出,可以通过查 看输出文件了解模型计算结果。
提取关键数据
功能
MIKE21具有强大的数值模拟功能,可 以对河流、湖泊、水库、近海水域等 水体的水流、水质、泥沙输移、生态 环境等进行精细化模拟和预测。
应用领域及案例
应用领域
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水资源管理与优化调度、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生态修复 与治理等。
应用案例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库等国内外众多重大水利工程中 都广泛应用了MIKE21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和辅助决策。
参数设置
根据模型类型和实际问题,设置合理的 模型参数,如糙率、扩散系数、源汇项 等。

mike21fm网格生成器中文教程

mike21fm网格生成器中文教程

MIKE21 FM网格生成器培训教程目录17简介 (1)概念 (2)边界定义 (3)18开始 (3)介绍 (3)数据位置 (4)步骤1 - 建立一个工作区域 (4)步骤2 - 导入模型边界线 (5)步骤3 - 编辑陆地边界线 (7)步骤4 - 定义开边界 (9)步骤5 - 生成网格 (9)步骤6 - 对陆地边界进行光滑处理 (10)步骤7 - 网格地形插值 (12)步骤8 - 对网格进行光滑处理 (15)步骤9 - 使用多边形来控制节点密度 (15)手册中Mesh Generator部分17 简介网格生成器(mesh generator)为制作三角网格提供了工作平台。

创建合理的网格是模型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条件。

基于 MIKE Zero 之上的MIKE 21 Flow Model FM, MIKE 3 Flow Model FM 和 MIKE 21 Spectral Wave Model FM,都是以三角网格为基础的。

图全球模型的陆地/海洋边界网格的生成包括选择适当的模拟范围,确定地形网格的分辨率,考虑流场,风场和波浪场的影响,为开边界和陆地边界确定边界代码。

此外,在考虑稳定性的前提下,确定地理空间的分辨率。

生成网格文件可以使用MIKE Zero网格生成器。

网格文件是一个ASCII文件(扩展名*.mesh),其中包括地理位置信息和在网格中每一个节点的水深。

文件还包括三角形的节点连通性信息。

所有关于生成网格文件的配置信息都在网格定义文件(扩展名*.mdf) 中, 文件可以被修改和再利用。

网格生成器的功能包括从不同的外部信息源(例如. XYZ 水深点,XYZ等值线,MIKE 21矩形网格地形,MIKE C-MAP数据) 输入原始数据,或是用内置的制图工具手动创建地形数据。

用户可以在网格生成器中导入背景图片,例如地图,在数据编辑时使用它们,或用来提高图形的后处理效果。

概念网格生成器的使用不断地围绕着节点(node),顶点(vertice),弧线(arc)和多边形(polygon)的操作。

MIKE21水环境培训教材

MIKE21水环境培训教材

THANKS
感谢观看
基于MIKE21的科研案例分析
01
案例一
某河流富营养化模拟研究。通过收集河流的水文、水质、气象等数据,
构建MIKE21模型,模拟河流富营养化过程,分析不同情景下的富营养
化状况,为河流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02
案例二
某湖泊水污染控制研究。针对湖泊水污染问题,利用MIKE21建立水质
模型,模拟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过程,评估不同治理措施的效果,为湖
应用前景展望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不断发展,MIKE21 在水环境科研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可以进 一步拓展MIKE21在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水资源优化配 置、水生态系统恢复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为推动水环境 科学的深入发展做出贡献。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培训内容回顾与总结
MIKE21软件基本操作
通过菜单栏和工具栏进行各项操作; 根据状态栏的提示信息进行相应操作。
数据输入与
数据输入
在软件界面中选择相应的 数据输入选项;
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导入 ,如Excel、CSV等;
数据输入与
• 按照提示进行数据格式设置和导入操作。
数据输入与
数据
01
可将计算结果导出为多种
03 格式的文件,如Excel、
扩展性
软件提供了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工 具,支持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 扩展和定制开发。
02
水环境模型基本原理
水动力模型原理
01 流体动力学基础
水动力模型基于流体动力学原理,通过求解 Navier-Stokes方程来描述水体的运动过程。
02 数值计算方法
采用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或有限体积法等数值 计算方法,对水体运动方程进行离散化和求解。

MIKE21教程

MIKE21教程

MIKE21教程MIKE21是一款面向水动力学和水质模拟的软件套件,由丹麦丹-菲尼克斯(DHI)公司开发。

它是一种基于数值方法的海洋及湖泊水动力学模拟工具,广泛应用于沿海工程、河流治理、波浪和潮汐能资源研究、湖泊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教程将介绍MIKE21软件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常见应用场景。

一、MIKE21概述MIKE21是一款三维水动力学软件,可以模拟海洋、湖泊、河流等多种水体环境中的水动力学过程。

其核心原理是基于求解三维流体方程组以及物质输运方程组,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模拟水体中的流动和物质传输过程。

MIKE21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模块,包括流场模拟、波浪模拟、潮汐模拟、水质模拟等,可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二、MIKE21安装2.双击安装文件,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软件安装。

3.安装完成后,打开MIKE21软件,进行注册授权操作。

三、MIKE21基本功能1.流场模拟:MIKE21可以模拟不同水体环境中的流场分布,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

用户可以设置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和物理参数,通过求解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得到水体中的流动分布。

流场模拟结果可用于分析水体运动规律、潮汐及波浪等因素对水体的影响。

2.波浪模拟:MIKE21可以模拟海洋及湖泊中的波浪传播和波浪影响。

用户可以设置波浪源、水深、波浪频谱等参数,通过求解波浪动力学方程组,得到波浪的传播分布和能量变化。

波浪模拟结果可用于海洋工程的设计,如海堤、海坝等的稳定性分析。

3.潮汐模拟:MIKE21可以模拟海洋及河流中的潮汐过程。

用户可以设置潮汐源、海岸线形状等参数,通过求解潮汐动力学方程组,得到潮汐的变化规律。

潮汐模拟结果可用于航运、水位预报、河口工程等方面。

4.水质模拟:MIKE21可以模拟水体中的水质变化和物质传输过程。

用户可以设置水质参数、污染源和环境条件等,通过求解水质传输方程组,得到水质的浓度分布和污染物的输运规律。

水质模拟结果可用于水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等领域。

mike21fm网格生成器中文教程

mike21fm网格生成器中文教程

MIKE21 FM网格生成器培训教程目录17简介 (1)17.1概念 (2)17.2边界定义 (3)18开始 (3)18.1介绍 (3)18.2数据位置 (4)18.3 步骤1 - 建立一个工作区域 (4)18.4步骤2 - 导入模型边界线 (5)18.5步骤3 - 编辑陆地边界线 (7)18.6 步骤4 - 定义开边界 (9)18.7步骤5 - 生成网格 (9)18.8步骤6 - 对陆地边界进行光滑处理 (10)18.9步骤7 - 网格地形插值 (12)18.10 步骤8 - 对网格进行光滑处理 (15)18.11 步骤9 - 使用多边形来控制节点密度 (15)MzGeneric.pdf手册中Mesh Generator部分17 简介网格生成器(mesh generator)为制作三角网格提供了工作平台。

创建合理的网格是模型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条件。

基于 MIKE Zero 之上的MIKE 21 Flow Model FM, MIKE 3 Flow Model FM 和 MIKE 21 Spectral Wave Model FM,都是以三角网格为基础的。

图 17.1 全球模型的陆地/海洋边界网格的生成包括选择适当的模拟范围,确定地形网格的分辨率,考虑流场,风场和波浪场的影响,为开边界和陆地边界确定边界代码。

此外,在考虑稳定性的前提下,确定地理空间的分辨率。

生成网格文件可以使用MIKE Zero网格生成器。

网格文件是一个ASCII文件(扩展名*.mesh),其中包括地理位置信息和在网格中每一个节点的水深。

文件还包括三角形的节点连通性信息。

所有关于生成网格文件的配置信息都在网格定义文件(扩展名*.mdf) 中, 文件可以被修改和再利用。

网格生成器的功能包括从不同的外部信息源(例如. XYZ 水深点,XYZ等值线,MIKE 21矩形网格地形,MIKE C-MAP数据) 输入原始数据,或是用内置的制图工具手动创建地形数据。

MIKE21教程

MIKE21教程
文件管理
支持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和关闭文件等操作。
编辑功能
提供文本编辑、格式设置、查找和替换等功能。
2024/1/26
13
界面布局与功能介绍
视图调整
支持多种视图模式,如普通视图、大纲视图和阅读视图等。
工具使用
提供拼写检查、字数统计、自动更正等实用工具。
2024/1/26
14
基本操作与快捷键使用
通过改变模型输入参数,观察模 型输出的变化,从而确定哪些参 数对模型结果案例分析
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等算 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自动调整, 以找到最优的参数组合。
结合具体案例,展示如何运用灵 敏度分析和优化算法改进模型性 能。
2024/1/26
30
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评估
分析不确定性在模型中的传播过 程,及其对模型结果的影响。
设计参数确定
运用MIKE21的城市排水模块,确定排水 系统的设计参数,如管径、坡度、流速等 。
2024/1/26
38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39
MIKE21中的多模型耦合
说明MIKE21如何支持多模型耦合,以及相关的 技术细节和注意事项。
ABCD
2024/1/26
协同模拟技术
阐述协同模拟技术在处理复杂系统问题中的优势 和应用。
案例分析
展示使用MIKE21进行多模型耦合和协同模拟的 实际案例和应用效果。
32
模型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
模型可视化技术
新建文件
选择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或 使用快捷键Ctrl+N。
VS
打开文件
选择菜单栏中的“文件”->“打开”或 使用快捷键Ctrl+O。

MIKE21原理及快速入门

MIKE21原理及快速入门

MIKE21原理及快速入门MIKE21是由丹麦水环境研究所开发的一种水动力学模型,旨在模拟和预测水体中各种水动力过程。

它利用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等数值方法,以数值方式解决Navier-Stokes方程组以及Bernoulli方程、质量守恒方程等,从而模拟水体的运动和能量传递。

MIKE21可以用于模拟水体中的潮汐、波浪、悬移质量输运、水质变化等过程,为水利、海洋、环境等领域的工程和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第一步:安装MIKE软件第二步:准备模型输入数据在使用MIKE21之前,需要准备模型所需的输入数据。

通常包括水深、底床形态、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等。

MIKE软件提供了灵活的数据输入格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格式,如文本文件、网格数据等。

第三步:建立模型网格第四步:设置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在建立模型网格后,需要设置模型的参数和边界条件。

模型参数包括底摩擦系数、湍流参数等,可以根据具体场景进行调整。

边界条件包括河流或湖泊的入口和出口条件、潮汐边界等。

第五步:运行模型设置完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后,可以开始运行模型。

MIKE提供了强大的求解器来求解水动力学方程组,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求解器。

模型运行完成后,可以可视化模型结果并进行后处理。

第六步:模型校验和验证为了保证模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模型进行校验和验证。

可以利用已有的观测数据进行比对,对模型的误差进行评估和修正。

校验和验证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要不断反复调整和改进模型设置的参数和边界条件。

MIKE21是一个功能强大且灵活的水动力学模型,适用于各种水体中的水动力学研究。

通过以上快速入门教程,可以了解MIKE21的基本原理,掌握MIKE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开始进行水动力学模拟研究。

但需要注意的是,MIKE21是一个复杂的模型,需要一定的水动力学和数值计算基础,以及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使用和理解。

因此,在使用MIKE21之前,最好先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培训。

MIKE21-水动力模块中文教程

MIKE21-水动力模块中文教程

和右边的相关变量需要估计取值。二阶方法中,空间准确度可以通过使用线性梯
度重构的技术来获得。而平均梯度可以用由 Jawahar 和 Kamath 于 2000 年提出的
方法来估计,为了避免数值振荡,模型使用了二阶 TVD 格式。
(2)时间积分
考虑方程的一般形式
¶U = G(U) ¶t
(1-11)
对于二维模拟,浅水方程的求解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低阶方法,另一种是高
w 为地球自转角速度,j 为当地纬度;g 为重力加速度;r 为水的密度;sxx 、sxy 、
syy 分别为辐射应力分量; S 为源项; (us , vs ) 为源项水流流速。
字母上带横杠的是平均值。例如,u 、v 为沿水深平均的流速,由以下公式
定义:
ò ò hu =
h udz , hv =
h
vdz
-d
ö ÷ ø
+
t sy r0
- t by r0
ú
+
hvs
ú úû
对方程(4-6)第i 个单元积分,并运用 Gauss 原理重写可得出
ò ò ò ¶U dΩ + (F ×n) ds = S (U) dΩ
Ai ¶t
Gi
Ai
(1-9)
式中: Ai 为单元 Wi 的面积; Gi 为单元的边界; ds 为沿着边界的积分变量。 这里使用单点求积法来计算面积的积分,该求积点位于单元的质点,同时使用中 点求积法来计算边界积分,方程(4-9)可以写为
二维非恒定浅水方程组为:
质的各向同性的线性半 空问表面上作用一集中 力P,在线性变 形体内 任何点M的应力分布的弹 性理论公式
¶h + ¶hu + ¶hv = hS ¶t ¶x ¶y

mike21 操作实例---矩形网格

mike21 操作实例---矩形网格

实用标准文案MIKE 21 HD操作简要说明一数据文件格式1. land.xyz(陆地边界文件)格式说明:纬度 tab 经度 tab tab 陆地高程值12.30307 56.12769 1 1012.30895 56.12909 1 1012.30895 56.12784 1 1012.30307 56.12769 0 10。

说明:第三列中0表示陆地边界的结束点,该点与陆地起始点重叠;每两列之间用TAB 键隔开,不要用空格。

2. water.xyz(水深文件)格式说明:12.16805 56.17699 -20.00 312.16665 56.17715 -20.00 312.16609 56.17762 -20.00 312.16637 56.17808 -20.00 3。

说明:第一、二列分别为纬度、经度,第三列为该点处水深,第四列暂时不详;其他说明同陆地文件;对于上述文件格式也可用直角坐标(大地坐标)表示,但是在Define working Area对话框中要选定Decimal Deg项。

如下图所示:选择该项3. WL1(水位边界条件文件)格式说明:Water level recordings from St 1time Elevation1993-12-02 00:00:00 -0.331993-12-02 00:30:00 -0.3621993-12-02 01:00:00 -0.3965。

说明:第一列日期,第二列时间,第三列水位;第一列和第二列之间用空格隔开,第二列和第三列之间用TAB隔开;前两行为文件说明语句应保留。

4. windcastrup (wind)(风边界条件文件)格式说明:Wind dataTime Speed DirectionUnit 100002 2000 0 100003 2401 01993-12-02 00:00:00 9.294 184.261993-12-02 00:30:00 10.066 186.6891993-12-02 01:00:00 10.655 189.16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KE21平面二维水流模型渐进练习实例目录MIKE21平面二维水流模型渐进练习实例1.1背景知识 (2)1.2练习实例的目的 (3)1.3水动力学计算设置步骤 (3)2生成地形文件 (4)3生成输入参数 (12)3.1创建水位边界条件 (12)3.1.1把测量水位导入时间序列文件 (13)3.1.2创建边界条件 (17)3.2初始表面高度 (20)3.3风条件 (20)3.4边界处的密度变化 (21)4模型建立 (23)4.1平面二维水流模型 (23)4.2模型校核 (33)4.2.1测量水深 (33)4.2.2流速测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模型结果提取 (35)4.2.4比较模型结果与测量结果 (39)1.概述本实例以连接丹麦和瑞典的跨海(Øresund)工程为例。

图1.1丹麦海峡(Øresund)1.1背景知识1994年,哥本哈根和Malmö开始了连接丹麦和瑞典隧道及桥梁的项目。

该项目执行了严格的环境要求,即隧道和桥梁对波罗的海的环境不得产生任何影响。

这样的要求意味着桥梁和隧道设计的阻流作用小于0.5%,同理,溢流和排放的最大流量也要得到控制。

为了达到环境的要求和监理工程施工,建立了一个主要的监测程序。

整个监测程序包括40多个水文测站,收集水文、盐度、温度和流场数据。

另外还为ADCP 的船载测站和CTD等固定站点进行了广泛的补充测量。

监测程序最初于1992年开始并一直持续到本世纪。

由于Øresund海域天然水文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连接工程的阻流作用只能通过数值模型来评价。

而且,Øresund的情况需要一个三维模型。

所以,利用DHI的三维模型——MIKE3对Øresund整个海域进行模拟,并在其中设置嵌套模型,网格尺寸水平方向由连接工程附近的100米到Øresund较远海域的900米,垂直方向网格尺寸是1米。

随后,MIKE3模型会根据现场测量数据阶段进行校核和验证。

根据监测程序得到的数据,初步选择足以反映Øresund海域天然水文多样性的3个月作为模拟的“设计时段”。

设计时段用来对连接工程进行详细的规划和优化,并确定需要填充的挖泥量,以达到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1.2练习实例的目的练习实例的目的在于为Øresund建立并校核MIKE21平面二维水流模型,生成令人满意的校核结果。

此次练习和实际工程操作相同,但根据输入数据也做了一些预备工作,主要是为用户准备了MIKE21格式的输入数据,以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预处理。

根据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数据的处理是非常耗时但又必不可少的过程。

本实例中,所有的原始数据都以ASCII文件的格式提供,所有相关数据和文件请在以下目录中查询:\MIKEZero\Example\MIKE_21\FlowModel\HD\Sound.1.3水动力学计算设置步骤地形文件设置∙通过导入基于测量和数字化海图的图形数据来设置地形创建边界条件∙在边界设置水位边界条件∙设置风场条件水动力学模型的验证需要模拟区域内同步测量的水位和流速值。

创建验证数据∙创建流速和方向的数据∙创建水位的数据2生成地形文件图2.1模拟区域根据海图我们可以在“Bathymetry Editor”中确定模拟区域。

图2.2定义模拟区域确定的Wroking Area在UTM-33,原点坐标为东290000米、北6120000米,Width为120000米,Height为120000米的正方形(见图2.2)。

Wroking Area图如图2.4所示。

用户还要从ASCII文件中导入数字化的海岸线数据(land.xyz)和水域数据(water.xyz),见图2.5,要注意转换地理坐标(Work Area→Background Mangement→Import),见图2.6。

图2.3ASCII文件,描述特定地理位置的高(深)度(经度、纬度和深度)图2.4Wroking Area图2.5背景管理图2.6从ASCII文件导入数字化海岸线和水深数据图2.7导入了陆地和水深数据后的模拟地区下一步是定义Bathymetry(Work Area→Bathymetry→New)。

图2.8地形管理定义地形如下:∙Grid Spacing为900m∙原点坐标East337100m和North6122900m ∙方向角(Orientation)327度∙网格大小x方向72个,y方向94个图2.9定义地形图2.10导入地形数据和定义地形的模拟地区(黑色长方形)现在模拟地区如图2.10所示,其中的图象文件实际上作为背景图(map.gif)显示。

背景图可以用来人工绘制模拟区域或使用菜单条中的工具调整某些面积。

从背景图中导入数据(点击“Import from background”并拖住鼠标选择需要的点,选择的点会变色,最后再点击“Import from background”重新选择点)。

然后就可以把xyz数据内差为网格点了(WrokArea→Bathymetry→Interpolate)。

保存地形设置文件,并在网格编辑器中打开生成的dfs2文件。

图2.11网格编辑器中内差后的地形用户需要对模拟区域进行调整,使其只有两个边界,即北边界和南边界。

通过在东边界的南部添加陆地、和添平地形图中的小湖泊使东边界闭合。

而且,还要仔细检查地形图,避免在模拟地区边缘内有很深的水体。

调整北部边界使其沿第93行从60到69是开边界,调整南部边界使其沿第0行从1到30是开边界。

使用陆地值添平靠近边界的地区,如图2.11所示。

用户可以借助绘图工具中网格绘图控制来绘制地形图。

选择File→New→Plot Composer。

从菜单中选择Plot→Insert New Plot Object。

选择Grid Plot。

在“Plot Area”上右击鼠标,选择“Properties”和“Master files”来确定目标文件。

图2.12调整后的地形图3生成输入参数3.1创建水位边界条件模型的开边界附近有4个水位测站的测量水位数据。

由于强烈的潮流作用和柯氏力的影响,在每个开边界的端点都需要水位数据。

实例的目的是根据4个测站测量的数据内插值成两条边界上的水位边界条件。

4个测站如表3.1所示。

表3.1测量的水位数据位置测站数据文件东(m)北(m)WL1WL1.txt3859296243197WL2WL2.txt3389576220549WL3WL3.txt3483106225949WL4WL4.txt3628806137713图3.1水位测站位置图(LH=灯塔)3.1.1把测量水位导入时间序列文件打开Time Series Editor,选择ASCII格式,打开文本文件“WL1.txt”,把“Time description”变为“Equidistance Calender Axis”并点击“OK”。

然后右击生成的数据并选择“Properties”,把Type改变为“Water Level”。

保存数据至wl1.dfs0。

重复上述步骤,改变其他三个测站的数据。

图3.2第一个水位站记录水位数据的ASCII文件图3.3时间序列编辑器的导入格式图3.4时间序列属性图3.5时间序列编辑器导入第一水位站的水位水位数据绘制水位的时间序列图,先打开“Plot Composer”,选择“Plot” “Insert New Plot O bject”,并进而选择“Time Series Plot”(见图3.6)。

右击绘图区并选择“Properties”。

然后找到时间序列文件,如果需要,调整绘图属性,见图3.8。

图3.6在绘图工具中(图形绘制器)插入新的时间序列绘图如果需要在同一个绘图中绘制几个时间序列,右击绘图区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见图3.7。

图3.7绘图工具中时间序列绘图属性,选择新项目两条边界的水位边界条件如图3.9和图3.10所示。

图3.8绘图工具-属性-选择时间序列绘图图3.9北部边界的时间序列(第一测站和第二测站)图3.10北部边界的时间序列(第三测站和第四测站)3.1.2创建边界条件现在,必须在与地形相关联的范围里定义边界。

决定两个边界的宽度(例如使用Grid Editor),装载Profile Editor和选择"Blank...",并填入所需信息:北部边界∙开始日期:1993-12-0200:00:00∙时间步长:1800秒∙时间步长数:577∙网格点数:10(93行60–69格)∙网格间距:900m加载Station1(WL1.dfs0)且复制粘贴水位到位于第0点剖面的Profile Series Editor,接着加载Station2(WL2.dfs0)且复制粘贴水位到第9点(见图3.12),然后挑选工具且对剖面序列插值.保存剖面序列为WLN.dfs1(见图3.13)。

图3.11剖面序列特性图3.12复制WL1和WL2到剖面序列编辑器图3.13在北部边界被插值的水位除了网格数不同之外,对南部边界重复同样的步骤、使用类似的信息,使用位于Station3(WL3.dfs0)和Station4(WL4.dfs0)的记录水位,且保存结果文件为WLS.dfs1。

南部边界开始日期:1993-12-0200:00:00∙时间步长::1800s∙时间步数::577∙格子点数::30(1–30线0)∙格子间距::900m3.2初始表面高度在模拟开始时,初始表面高度被计算为北部和南部边界之间的平均高度。

加载两个边界文件且在模拟之初估计一个平均高度。

这里我们使用–0.38m。

3.3风条件来自Kastrup机场的风记录将形成风条件,它是空间上的时间序列常数。

加载时间序列编辑器,采用Equidistant Calendar Axis导入ASCII文件"WindKastrup.txt"。

保存为"WindKastrup.dfs0"文件。

风速度和方向的时间序列见图3.14,图3.15和图3.16。

可以使用风速度表更为直观地表现风。

启动"Plot Composer",Insert New Plot Object,挑选"Wind/Current Rose Plot",然后挑选Properties,挑选新创建的文件"WindKastrup.dfs0",可以改变属性以满足你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