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读本
《小学生叶圣陶读本》读后感范文
![《小学生叶圣陶读本》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0f50e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f.png)
《小学生叶圣陶读本》读后感《小学生叶圣陶读本》读后感范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叶圣陶读本》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生叶圣陶读本》读后感1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难以忘怀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小学生叶圣陶读本》。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篇叶圣陶的佳篇名作,而然他让我觉得最有道理的一篇就是《最有意义的生活》,这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这样的:青石和小黑石在岸滩上已经有一年光景了,一天,青石觉得不耐烦了,对小黑石说:“唉,这里太安静了,在我们周围都有很多的小石子成为了珍珠,玛瑙,它们不都是去了城里的珠宝店吗?”小黑石却不以为然,几天后,果然有一些工人把它们铲走,不过,小黑石却跌落在了草丛中。
在城市里,有许多青石都被工人们和泥一起搅拌,最后,它成为了一条路上的一颗石头。
许多年过去了在小青石上面,有很多人走过这条路,小青石为自己可以为别人奉献而感到无比的幸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件物品,它的性质是天生就稳定不动的,就像文中的青石,他最后成为了小路上的一部分,而它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因为,它帮助了大家,如果这一条路上缺了青石,可能人们走起路来就没有那么顺畅,在生活中也一样,如果你乐于助人,心里就会比吃了蜂蜜还要甜。
青石是石头,珍珠,玛瑙也是石头,同样是石头,它们的待遇就不一样,如果你是石头,你愿意成为哪一种呢?《小学生叶圣陶读本》读后感2寒假期间,我读了《小学生叶圣陶读本》这本书。
叶圣陶先生笔下文章优美,使人感慨万千。
这本书写的都是叶圣陶美丽的童话、诗歌和散文。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篇童话是《小黄猫的恋爱故事》。
《小黄猫的恋爱故事》讲了一只小黄猫喜欢上了一只鹅,它们天天在一起愉快的玩耍。
后来,鹅深深的爱上了小黄猫。
小黄猫说爱它的洁白的羽毛、美丽的眼睛、头顶的鹅冠,鹅全部给了它。
可是,鹅不见了。
小黄猫疯狂的寻找。
小学生叶圣陶读本内容
![小学生叶圣陶读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08096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5.png)
小学生叶圣陶读本内容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教育家和作家,他的作品《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都被誉为古代经典读本。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他为小学生编写的读本,这些读本包括了《三个和尚》、《小石潭记》、《背影》等,这些作品都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简洁的语言风格,深受小学生喜爱。
首先,我们来说说《三个和尚》。
这个故事讲述了三个和尚因为一块糖而争吵,最后却因为一位老者的劝解而和好。
这个故事通过简单的情节,传达了和睦相处的道理,教育孩子们要学会包容和理解他人。
接下来是《小石潭记》,这个故事讲述了作者在山野间游玩时,发现了一个小
石潭,里面生长着一些珍贵的水草。
作者为了保护这些水草,不顾一切地将它们移植到了自己家的鱼缸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最后是《背影》,这个故事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在母亲的陪伴下长大,母亲为了
让作者能够上学,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最终,母亲送作者上学的背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父母的爱,感恩他们的养育之恩。
这些作品都以其简洁清晰的语言,深刻的内涵,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它们不仅
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品德。
因此,叶圣陶的小学生读本不仅是一部教育读物,更是一部涵养心灵的佳作。
总的来说,叶圣陶的小学生读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简洁清晰,寓意深刻。
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品德。
这些作品无疑是小学生阅读的好选择,也是家长和老师们推荐的好书籍。
希望更多的小学生能够阅读叶圣陶的作品,从中受益,茁壮成长。
叶圣陶教育读本心得体会
![叶圣陶教育读本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152c4d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7.png)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他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叶圣陶的教育读本,对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叶圣陶教育读本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叶圣陶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在《教育新论》中,他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不是仅仅传授知识的事业。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品德、智力、体力、美感等方面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合作性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叶圣陶强调,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育心理学》中,他提出:“教育必须尊重个性,发展个性。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性格各不相同。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个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叶圣陶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育新论》中,他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四、注重教育实践叶圣陶强调,教育要注重实践。
在《教育新论》中,他指出:“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教育不能脱离实际,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同时,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叶圣陶认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叶圣陶读本读书笔记(通用5篇)
![叶圣陶读本读书笔记(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d9a2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4.png)
叶圣陶读本读书笔记(通用5篇)叶圣陶读本读书笔记篇1叶圣陶先生认为把语文课看成知识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者物理、化学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
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其流弊,第一是学生“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
但是,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
”其次,“学生会不会习惯了教师都给讲,变得永远离不开教师了呢?永远不离开教师是办不到的,毕业了,干什么工作去了,决不能带一位教师在身边,看书看报的时候请教师给讲讲,动笔写什么的时候请教师给改改。
那时候感到不能独自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岂不是极大的苦恼?”看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作文批改问题,现在,有很多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是全批全改,除了总批还有微批,可说是修改的细致入微,学生只要按老师修改的照抄一遍,就是修改了,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学生修改作文全被老师包揽了。
这样做老师辛苦,学生也不见长进。
由此看来,教学方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这句话在这本论文集里多次出现,例如:“‘讲’当然是必要的。
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
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又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小学生叶圣陶读本内容
![小学生叶圣陶读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43959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5.png)
小学生叶圣陶读本内容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教育家,他的读本作品为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素材。
这些读本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了生活、自然、人物等多个方面,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世界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叶圣陶的读本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比如在《小熊和小兔子》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描述小熊和小兔子的友谊,让小学生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和重要性。
在《小猫的一天》中,小学生可以了解到小猫的生活状态,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和关怀。
这些内容不仅能够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
叶圣陶的读本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小狗找骨头》这篇文章中,小狗为了找到骨头四处奔波,最终在家门口找到了,这个故事让小学生明白了“宝贝在自己家”的道理。
在《小鸟的家》中,小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从而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这些内容让小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叶圣陶的读本内容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小猫和小老鼠》中,作者通过描述小猫和小老鼠的故事,告诉小学生要团结友爱,不要互相欺负。
在《小鱼的快乐》中,小学生可以了解到快乐是简单的,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从而培养简朴的生活态度。
这些内容对小学生的品格养成和情感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叶圣陶的读本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小学生不仅能够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还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因此,叶圣陶的读本内容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https://img.taocdn.com/s3/m/a57ee8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9.png)
目录分析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教育的重要论著,其目录清晰 地呈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通过分析这本书的目录,我们可以 深入了解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和语文教学方法。
从整体上看,这本书的目录结构十分严谨,章节划分合理。全书共分为四个部 分,分别是“听和读”、“说和写”、“课文教学”和“语文教育思考”。这 四个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构成了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
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叶圣陶先生提倡注重启发式教学。他认为,启 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他主张在语文教育中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 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阅读感受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一本关于语文教育的经典著作,作者叶圣陶先生是 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对于语文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有着深厚的造诣。通过阅读 这本书,我对于语文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于自身的学习和成长 有了更深的思考。
内容摘要
他认为,语文教材应该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启发 性和教育意义。他还强调语文教材应该注重语言的规范和优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范本。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通过阅读这本书, 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叶圣陶先生的教学方法非常独特。他主张“教是为了不教”,即教学的主要目 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他强调要注重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他也强调要注重学 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 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语文教学,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教 学,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借鉴和参考。
叶圣陶教育名篇选
![叶圣陶教育名篇选](https://img.taocdn.com/s3/m/66f454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c.png)
叶圣陶教育名篇选
- 《如果我当老师》:讲述了叶老自己当老师的方法,认为教育是要有爱的,要把学生当做真正的朋友,真诚地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同时,教育要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 《习惯成自然》:认为习惯是多方面的,如在学校坐立行走的习惯,思考的习惯,为人处世的习惯等等,都要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而且设定目标,就要执行,绝不马虎了事。
- 《尽量少讲》:认为在课堂上,老师尽量少讲,让学生多讲,多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也就是渐渐地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不要总是搀扶他们。
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尝试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讲述了国文教学应该注重诵读和写作,强调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的重要性。
- 《儿童文学创作谈》:强调了儿童文学创作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叶圣陶的儿童节好书推荐
![叶圣陶的儿童节好书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39209f0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6.png)
叶圣陶的儿童节好书推荐:叶圣陶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奠基人,堪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童话第1人”。
他的短篇童话、儿童散文、儿童诗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启蒙了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家。
像《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鲤鱼的遇险》《画眉》《爬山虎的脚》等,都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名篇。
阅读中国儿童文学,叶圣陶是绕不过去、必须走进的第1座大门。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儿童小说集。
收录的很多《小蚬回家去了》、《夜》、《邻居》等叶圣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
《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是2005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叶圣陶,全集分上下两卷。
上卷收入童话、生活、散文,下卷收入小说、儿歌、小话剧以及再创作的作品等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目录:稻草人小白船傻子燕子一粒种子地球芳儿的梦新的表梧桐子大嗓门旅行家富翁鲤鱼的遇险眼泪画眉玫瑰和金鱼花园外祥哥的胡琴瞎子和聋子克宜的经历跋乞丐快乐的人小黄猫的恋爱故事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古代英雄的石像毛贼皇帝的新衣书的夜话含羞草蚕和蚂蚁慈儿熊夫人幼稚园绝了种的人鸟言兽语牧羊儿聪明的野牛这话不错月姑娘的亲事最有意义的生活“鸟言兽语”火车头的经历大家都有事要做麻雀找朋友想看大海光明的世界牵牛花看太阳小鲫鱼和网百灵搬家乌龟和狐狸听狮子叫完全不一样毛虫和白菜我要做一只木碗两个善忘的人宝石案两个学生狮王希望你们这样将来做什么来得太早了三只小羊我能劳动寻找小猫两叠画片可爱的睡莲人类的合群生活母亲的生日大家欢迎的邮递员希望你们这样远足夜校你们幸福了小弟弟的三句话海上的朝阳燕子,住下吧!树林里的声音春天来了游中山陵记一群鸽子霜的工作完全是春天孔庙和孔林海上的朝阳白马湖的冬天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卖花女蚕燕子鲸夏天的雨后各种声音机器的工作踏花归去马蹄香大雁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三棵银杏树爬山虎的脚诗的材料三棵老银杏邻居阿菊阿凤一课义儿地动小蚬的回家马铃瓜老牛的晚年半年一桶水邻居一个练习生寒假的一天友谊北边冷地方萤火虫好大的风呀北边冷地方燕子飞蜗牛看花一会儿蜘蛛和蜻蜓接力赛跑三脚赛跑初春的风蒲公英云瀑布满天的星卖菜的老人农人和野兔种下几棵树都靠十个朋友你猜是什么看错了点个火小时表朝放羊小人国菊花开了池塘小鸟回家天上的桥秋天的早晨养蚕荡秋千春雨打铁风朝雾团体操……夜工牛郎织女。
叶圣陶书籍
![叶圣陶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f0cf36695acfa1c7aa00cc9d.png)
必读书目:(发行量较大的)
《叶圣陶传》刘增人著,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叶圣陶教育文集3》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叶圣陶教育箴言》叶圣陶著朱永新编福建教育出版社
《叶圣陶教育名篇》叶圣陶著张景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叶圣陶教育演讲》叶圣陶著王木春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著,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叙事教育学》刘良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选读书目:
教育类
《叶圣陶教育文集》(其他几本)
《叶圣陶和他的世界》,作者:张香还,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育自传》教育叙事研究丛书,刘良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
学科类
《文章例话》叶圣陶的二十七堂作文课,叶圣陶著,辽宁教育出版社《文心》夏丐尊叶圣陶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语文随笔——跟大师学语文》叶圣陶著中华书局
《怎样写作——跟大师学语文》叶圣陶著中华书局。
叶圣陶读本读后感
![叶圣陶读本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235cab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c.png)
叶圣陶读本读后感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著作《叶圣陶读本》是一部以儿童为对象的启蒙读物,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等,是中国儿童文学的重要篇章之一。
通过阅读《叶圣陶读本》,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对儿童教育的深刻思考和对儿童心灵的关怀,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叶圣陶读本中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也有西方的寓言故事,涵盖了广泛的文化领域。
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开拓儿童的视野,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中,儿童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从而增长见识,培养对文学和历史的兴趣。
同时,这些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和人生哲理,可以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情操。
其次,叶圣陶读本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叶圣陶先生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在叶圣陶读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儿童的关怀,他用心去培养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当今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最后,叶圣陶读本中的语言表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叶圣陶先生的文字简洁明快,富有朗朗上口的节奏感,深受儿童喜爱。
他的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儿童的共鸣和兴趣。
在阅读叶圣陶读本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对语言的精心雕琢和对细节的关注,这种用心和用情的态度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这也提醒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交流,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情绪,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叶圣陶读本读后感
![叶圣陶读本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959756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a.png)
叶圣陶读本读后感在《叶圣陶读本》的开篇中,叶先生就提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教育中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他追求的是让学生在教育中能够远离物质诱惑、追求真理、追求美好,而不是只追求功利和金钱。
在他看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一个有良好道德、有温情心灵、有人文素养的人。
在《叶圣陶读本》中,叶先生还对学校管理和课程设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有创新精神、积极的态度和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
对于课程的设置,他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叶圣陶先生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术成绩,更关注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读本》中对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情感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他认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育的质量。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有深厚的学识、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他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给予学生良好的示范和引导。
他强调了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叶圣陶读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充满着作者对教育的深度思考和独特见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心。
他以非常朴实的方式向读者传递了他的教育理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对现代教育问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他希望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和人格发展。
通过阅读《叶圣陶读本》,我也反思了自己作为一名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师必读名著_励志书籍
![语文教师必读名著_励志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f96e93161eb91a37f1115ca3.png)
语文教师必读名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们应该读哪一些书本来充实自己呢?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语文教师必读名著,欢迎阅读。
语文教师必读名著一 1、《大教育家孔子》2、《陶行知教育读本》3、《叶圣陶教育读本》[《教育与人生》(叶圣陶)]4、《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5、《爱弥尔》6、《给教师的建议》7、《活教育与死教育》(陈鹤琴教育读本)8、《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9、《教育过程最优化》10、《新教育之梦》(朱永新)11、《图说中外教育史》12、《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13、《素质教育学习提要》(教育部编写)14、《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15、《向孩子学习》16、《爱心与教育》17、《教育的奇迹》(主编朱永新)1 / 418、《第五项修炼》19、《写给你——亲爱的老师》(《中小学教师读本》)20、《名人的教学生涯》21、《泛舟诲海》22、《新教育理念》(袁振国)23、《爱心育人》(斯霞)24、《有效的管理者》(杜拉克)25、《我的教育思想》(于光远)26、《中国教育改造》(陶行知)27、《教育和美好的生活》28、《帕夫雷什中学》29、《3分是怎样消失的》30、《终身教育引论》(作者朗格朗)语文教师必读名著二 1、《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李政涛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教育科学出版社3、“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第一辑) 商务印书馆4、《被压迫者教育学(修订版)》[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郭初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 / 4社6、《美国学校体制的生与死》 [美]戴安·拉维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7、《面向个体的教育》李希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8、“心理学大师心理健康经典论著通识丛书” 俞国良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9、《深度访谈:读懂创造教育新天地的人们》叶澜庞庆举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0、《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边玉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教师必读名著三 1.薛涌:《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包括作者相关的书,如《精英的阶梯》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3.李泽厚著:《论语今读》(相关的图书包括《道德经》)4.[日]黑柳彻子著:《窗边的小豆豆》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相关“文章”)6.张民生、于漪:《教师人文读本》7.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相关的图书包括《鲁迅全集》、《胡适全集》)8.张文质著:《唇舌的授权》(以及作者相关的《幻想之眼》、《保3 / 4卫童年》等等)9.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作者相关的书包括《教育的真情与智慧》)10.[美]亨特著:《心理学的故事》4 / 4。
叶圣陶读本读后感
![叶圣陶读本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0dbb1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4.png)
叶圣陶读本读后感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散文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而著称。
《叶圣陶读本》是一本集合了叶圣陶多篇散文的读本,其中包括了他对生活、教育、文学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叶圣陶的文学造诣和思想境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首先,叶圣陶的散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清新脱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他的文字简洁明了,句句打动人心,读来让人心旷神怡。
在他的笔下,平凡的生活变得有趣而丰富,他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对人生、对自然、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他的散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探索,让人读后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思想共鸣。
其次,叶圣陶的散文作品中充满了对教育的思考和关注。
他深刻地洞察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反对生搬硬套的教育模式。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引导,而不是灌输和限制。
他的散文中对教育问题的深刻思考,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叶圣陶这位教育家的智慧和胸怀肃然起敬。
叶圣陶的散文作品中还融入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他对文学的理解和对艺术的探索,都体现在他的散文中。
他用文字描绘出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形象和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艺术的魔力。
他的散文中充满了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
他的散文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一种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让人读后心生敬佩和感慨。
总的来说,《叶圣陶读本》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温情的读本,它让我感受到了叶圣陶的深刻思想和优美文笔,也让我对生活、教育、文学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叶圣陶的思想所感染,也被他的文笔所折服。
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让我对叶圣陶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充满敬意和感激。
愿我们能够在叶圣陶的文字中汲取智慧,在他的思想中得到启迪,在他的精神中得到滋养。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https://img.taocdn.com/s3/m/54739eb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1.png)
02
第119章浴 池速写
04
第121章收 获
06
第123章整 理好了的箱 子
03
第120章我 所知道的康 桥
05
第122章痈
第124章朋友
第125章现代建筑的 形式美
第126章科学名词跟 科学观念
第127章分头努力
01
第128章青 年的憧憬
02
第129章差 6
第133章 《杨柳风》 序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 (套装共5册)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套装
叶圣陶夏 丏尊
诗
课集
文第章
一身
戏剧
写作
文章
叶圣陶 第章
现代
夏丏
文章
方式
事物 序
小说
印象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包括了《七十二堂写作课》、《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 读》、《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文心》、《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集如何读、如何写于一 身,是叶圣陶、夏丏尊指导青年人如何欣赏经典文学、如何写出生动文章的书籍。
第78章方块字 第79章题目与内容
01
第80章一 封信
02
第81章小 小的书柜
03
第82章知 与情意
04
第83章日 记
06
第85章 《文章病院》
05
第84章诗
第86章印象 第87章辞的认识
第88章戏剧 第89章触发
1
第90章书声
叶圣陶读本(中高年级版)
![叶圣陶读本(中高年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6f5fc86529647d272852a2.png)
芳儿的梦芳儿看姊姊采了许多许多凤仙花,白的,红的,绯色的,撤锦的,用细线把花扎起来,扎成了一个又大又圆的球。
姊姊把大花球挂在窗前,看着它只是笑。
大花球摇摇晃晃,花瓣儿微微抖动,好像害羞似的。
芳儿想:"这个花球跟学生们踢的皮球差不多大,挂在窗前干什么呢?凤仙的枝上要是能开这样大的花球就好了,我就可以把它当皮球踢了。
姊姊只是看着它笑,难道花球会飞到天上去吗?"芳想着出神,姊姊问他说:"明天妈妈生,你送什么东西给她做礼物呢?你看我这花球多么好!花是我种的,也是我采的。
我把它扎成了这样一个花球。
妈妈看了,一定说我能干,说我爱她。
"芳儿想:"姊姊有礼物,我自然也要送给妈妈一件礼物。
我的礼物一定要比她的好。
送一只小猎狗吧?不行。
小猎狗是妈妈给我的,怎么能送还给妈妈呢?送积木吧?不行。
积木是舅舅给的,还是妈妈给带回来的呢,怎么能送给妈妈呢?送一朵大理花吧?也不行。
姊姊送了凤仙花球,我也送花,不是跟姊姊的礼物相重了吗?"芳儿心里不自在起来。
他不看姊姊扎的花球了,低着头坐在小椅子上默默地想。
他想到树林里的香草,I 1f坡上的小石子儿,溪边的翠鸟,小河里的金鱼;他想到家里所有的一切东西,街上所有的一切东西,野外所有的一切东西,想来想去都不合适,都不配送给妈妈做生E1的礼物。
他要找一件非常稀罕的,独一无二的东西,拿来送给妈妈。
这样才能让妈妈得到连做梦也想不到的欢喜,才能表达对妈妈的比海还深的爱。
但是这件东西在哪里呢?月亮升起来得真早啊,她躲在屋角后边偷偷地瞧着芳儿呢。
院子的一个角落亮起来了,缠绕在篱笆上的茑萝也发出光彩了。
白天看那茑萝,就像姊姊的新衣裳似的,嫩绿的底子绣上了许多小红花;现在颜色变了,都涂上了一层银色的光。
芳儿感觉到月亮在偷看他,不由得抬起头来。
他说:"月亮姊姊,你来得好早。
我要送一件东西给妈妈,做她生日的礼物。
这件东西要非常美丽,非常难得,要让妈妈能得到连做梦也想不到的欢喜,要能表达我对妈妈的比海还深的爱。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e61c0facc17552706220898.png)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范文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1此刻,面前正摆放着这样一本朴实无华的书籍。
淡蓝色雅致的封面底色上,呈现着一行庄重的黑色字体《叶圣陶教育名篇》,右下方淡赭的松树水墨画若隐若现,仿佛大师用他的教育精神正向吾辈谆谆教诲着教育的真谛。
可以说,大师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他代表着一个时期教育和教学的制高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大师永远是我们敬仰的高度,更是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
阅读大师,追寻大师的足迹,用心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
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糕了。
如今把植物比做小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
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只有他负责任。
在诸多的名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叫《瓶子观点》的短文。
叶先生提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爱把受教育的人看成是瓶子。
瓶子里少些什么,就装些什么。
这样做法,直到现在仍然是履禁不止。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会偶尔犯这样的错误,其原因无非是时间紧或工作上的消极倦怠。
把学生当瓶子只顾往里装,却不知当这个“瓶子”与装进“瓶子”的“东西”不起任何作用时,就即便是“装”进去了也是没有作用的。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融化在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里,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确实受到所学的“东西”的影响,才算真正有了成效。
”不是有一句话叫: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
读了这篇短文后,我不由地为自己偶尔的倦怠而汗颜。
我想,再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不会再做那个“装”“瓶子”的人了,我要像叶先生说的那样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求知,能够让他们把所学的东西“躬行实践”。
还有一篇名叫《枯坐听讲》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
叶先生在文章中说: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己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读后感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6ed822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8.png)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读后感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读后感《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选自《叶圣陶教育名著》,集中体现了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对当下教育有着启发意义,是教育工作者的优秀读本。
文章从三方面谈了自己对"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一命题的认识。
第一、"言教"和"身教"是统一的,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都要足以为受教育者的模范。
"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育者自己做出榜样,让受教育者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当然比光凭嘴说深切的多。
当然,"言教"也是有用的,还是需要的。
但是,只有教师的话跟他的实际生活完全一致,学生才会非常信服,愿意照着教师的话积极的实行。
由此可见,"言教"并非独立的一回事,而是依附于"身教"的。
"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行都是受教育者的模范。
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凡是希望学生去时间的,我自己一定要实践;凡是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我一定不做,读后感《61中王塞青必读书目读后感》。
"第二、教育工作者要适应当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加强品德修养。
叶圣陶大力倡导教育工作者本着"德才兼备,知能日新,一心为公,实事求是"的原则,更新知识、修养品德、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榜样去训练、熏陶受教育者,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引导受教育者积极投身于时代建设的洪流中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知也无涯"。
世界上没有全知全能的人,教育工作者要坚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准则,不断探索新知。
叶圣陶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视角,主张教育工作者以"身教"引导受教育者"事事不马虎,样样问个为什么",是受教育者看在眼里、印在心里,自然而然养成钻研探索的良好习惯,为日后攀登新高峰,窥见新奥秘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众多著作中,我选择了这厚厚的一本《叶圣陶教育文集》,也许只因为叶圣陶三个字的吸引吧。
后来才知道,这文集分为五卷,第一卷,收编了叶老先生关于教育的文学作品,第二卷收编了他关于教育的论著,第三卷收编了他关于语文教育的论著,第四、五卷都是他的语文教材节录。
知其人,才能会其意。
之前对叶圣陶老先生的了解仅限于表层,知道他原名叶绍钧,字秉臣,知道他是文学家、教育家,是教育界的一代宗师。
之后,我对叶老先生又更深的了解了一番,称呼他为叶老先生,只是因为这样的叫法很亲切,和他平时的为人很是有关,他的同事兼好友张志国对他的一个印象是:叶老对人的态度从来是严肃中有平易,平易中有严肃,严肃令人起敬,平易令人可亲。
对于教育,他从来都是严肃的,用严肃的态度治学,他主张把爱学生和认真地教育学生很好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教的目的是为了不需要教。
在《叶圣陶教育文集》这本书中,叶老不仅对语文教育上的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还对教育上的众多问题作了深切详明的阐述,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
叶老先生非常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文中常常提到“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知识,乃是教学生学”;“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叶老先生通过这些言论,苦口婆心地告诉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要做到为了不教而教。
其实,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境界。
叶老虽已离开我们多年,但他的教育思想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教育正是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人的素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试想,如果教师仅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成了知识的容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丝毫没有创新思想,绝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
“教是为了不教”,强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
简言之,“不教而教”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叶老讲“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这就是引导他们自学。
我以为惟有能这样做的教师够得上称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这并不是减轻教师的负担,放任学生不管,而是新课程目标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或是不自觉地怠慢,冷落学生,教学形式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
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当下也有相当多的糊涂和错误观念。
有人认为讲得越多越好,管得越细越好。
而新课程则强调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
因此,把教学定位为交往,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与此相适应,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既注重师生间的交往,也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往。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要求学生预习,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发起对课文的讨论,予以有效的启发;对学生的作文只给些评论和指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如何修改。
教师在预设和教学时,要做到不能“告诉学生什么”,即使不能不“告诉”,也要做到越少越好。
其次是教学的预设,必须是大块的,宜粗不宜细,不要太满,要留白,兼顾到教学的基本走向和目标的基本位置就行了。
其三,教学的进程,要让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学,要激发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学习教材、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去发现问题、获取新知。
其四,教学的步骤、环节,最好都从学生中来,问题从学生中来,学习方法从学生中来,结论也从学生的探索、讨论中来,而不是教师强加给课堂、
强加给学生,更不是代替学生思维。
其五,学生探究的结论,不必强求跟教师的预设完全一致,在保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允许多元解读、多元表述。
与其说这是看了《叶圣陶教育文集》过后的所想,不如说是叶老先生的个人魅力引起了我的所思,抑或说是叶老先生的文章所要传达的意思就是他本人关于教育的观点和治学态度。
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可以说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他永远是我们敬仰的高度,更是我们教学的方向。
仰望高山,不仅让我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而且在人格魅力上得到熏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