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单一被试实验设计 ppt课件
心理学PPT课件 被试间实验设计
![心理学PPT课件 被试间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854e41804d2b160b4ec0c9.png)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2018/9/22
第四章
47
通过实例来掌握多自变量被试间设计
目的
性别和进食行为的关系研究
研究者
Pliner & Chaiken(1990)
假设
女性的进食量会受到其同伴性别的影响
异性同伴在场,女性会吃的较少
同性同伴在场,她们会吃的较多
男性进食量不受同伴性别影响
使用匹配法的步骤
测量所有被试者与实验中所要完成的作业密切相关的
特点
根据测得的结果,把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的特点匹配
成相等状态
第四章
2018/9/22
12
三、如何消除被试间设计中的个体差异
匹配法(matching method) 匹配法评价
优点 排除被试变量对自变量效果的混淆
缺点 在实际上很难施行
个以上的处理水平
若实验中有A、B、C三个因素,对应的水平数是
p、q、r,那么共有p×q×r个处理水平的结合
被试数:n×p×q×r 个
2018/9/22
第四章
44
通过实例来掌握多自变量被试间设计
主效应
每个自变量单独产生的效应。
交互作用
一个自变量对另一个自变量的影响作用。
2018/9/22
2018/9/22
第四章
51
通过实例来掌握多自变量被试间设计
在多自变量实验中,先看主效应,再看交 互作用 从图19可看出:
在总体上,男性比女性吃薄脆饼干的平均数要显著的
多,因此被试性别有显著的主效应 在总体上,同伴的类型并不能改变被试吃薄脆饼干的 数目,所以这个因素并没有显著的主效应 被试性别和同伴性别这两条线并不是平行的,表明二 者间存在交互作用
心理学实验设计-被试间设计与被试内设计 ppt课件
![心理学实验设计-被试间设计与被试内设计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6d5cadd4d8d15abe234e99.png)
举例:“某训练方法能否有效扩大儿童词汇量
”
1. 单组前后测设计
用词汇量拓展 训练方法进行 一年的训练
100名5岁儿童,测 得他们的词汇量, 作为前测成绩
一年后后测
2. 固定组比较设计
选择两个幼儿园, 一个作为实验组, 一个作为对照组 对实验组用词汇量拓 展训练方法进行一年 的训练
平,因而产生多种水平结合 可以是被试内,也可以是被试间 允许考察不同因素之间可能的交互作用
PPT课件
22
被试间、被试内和混合设计
被试间(between-subjects design)
又称作组间设计(between-groups design)
被试间因素或被试间变量
被试内(within-subjects design)
模式: R| O1 T O2(Expr1) R| O3 O4(Ctrl1) R| T O5(Expr2) R| O6(Ctrl2) O6-O4:测验维度意识 O4-O3:历史、成熟与回归 O5-O2:前测与处理交互作用 O6-O5: T的效应
PPT课件 20
举例:“语文训练计划结果模式”
interaction );
3.选择与处理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 effects of selection biases and experimental variable)
PPT课件
14
匹配组设计(matched groups design)
模式
|Ms,s|Rs,s|
控制组 O O
一年后,再次测 得他们的词汇量 ,作为后测
13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四讲单被试实验设计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四讲单被试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7acea9c281e53a5802ffe5.png)
个案研究
定义
个案研究的优点
个案研究的缺点
单被试实验设计
单被试实验设计(single-case experimental designs)基本模式
பைடு நூலகம்
ABAB设计(the ABAB design)
ABACA设计
AB1AB2A设计
多基线设计(the multiple-baseline design)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3
简介(3)
在这一讲我们将介绍另外一种方法,单被试实验设计 (single-case research designs),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强调单个被试或少数几个被试,有时又把它称为
“small n research”。单被试实验设计在19世纪科学心
理学诞生之际就受到许多著名心理学家的重视,如 1860年,Gustav Fechner在他的著名的著作
单被试实验设计的应用
单被试设计的优缺点
单被试设计与组设计的比较
组研究策略和个体研究策略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1
简介(1)
如果有人问到Sigmund Freud和B. F. Skinner两人之间 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当然,我们会说Freud和Skinner 都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除此之外,我们又很 难在他们两人之间找到其他的共同之处。Freud建立了 精神分析理论,每当我们提到Freud的名字时,一般都 会想到“无意识动机”、“防御机制”等概念。 Skinner建立了行为的实验分析方法,与Skinner联系在 一起的概念一般为“行为主义”、“强化”和 “Walden Two”。Freud和Skinner在研究方面的共同点 则在于他们的方法学上的一致,即他们的研究都是建 立在对单个被试的研究基础之上的。
心理学实验设计
![心理学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2a45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b.png)
选择的问题是:计算机键盘与水平面可有三种倾斜度:0度、10度和15度,试设计一项实验来证明,哪一种倾斜度最有利于输入字符。
实验设计一:单因素被试内设计1.提出假设:在计算机和水平面之间的三种倾斜度中,0度,10度和15度中,打一段相同的材料(使用相同的语言),在完成任务以后,比较一下哪种任务完成的时间是最少的,假设倾斜1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最少的。
2.被试筛选被试:在对被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
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之前,要对每个被试进行测试。
让所有被试在同一个房间里进行,给他们500字的中文文字,在最后的结果中筛选出在3-4分钟内完成的被试,这样能够排除掉打字技术对成绩的干扰。
其中选出被试10名,每个被试依次接受三个水平的实验处理(0度,10度和15度)。
单因素被试内被试分配图3.实验材料3台配置一样的电脑,分别是:0度,10度和15度。
分别给被试呈现不熟悉的材料,避免对材料有熟悉度,每段文字500字。
4. 实验程序(1) 把被试统一安排在指定教室进行,事先不需要太多的交流。
(2) 指导语: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文字输入的测试。
在屏幕中央将会出现一篇文字,请您以最快的速度输入文字。
在我说开始后,大家可以开始了。
(3)电脑自动记录被试完成的时间。
(4)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设计二:单因素被试间设计1.提出假设:在计算机和水平面之间的三种倾斜度中,0度,10度和15度中,打一段相同的材料(使用相同的语言),在完成任务以后,比较一下哪种任务完成的时间是最少的,假设倾斜1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最少的。
2.被试筛选被试:筛选被试:在对被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
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之前,要对每个被试进行测试。
让所有被试在同一个房间里进行,给他们500字的中文文字,在最后的结果中筛选出在3-4分钟内完成的被试,这样能够排除掉打字技术对成绩的干扰。
其中选出被试45名。
每个被试分别接受三个水平的实验处理(0度,10度和15度)。
第八组 单一被试实验法
![第八组 单一被试实验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634269e009581b6bd9ebad.png)
单一被试实验设计的类型
1.撤销设计 撤消设计(withdrawal designs)是在
一个或多个研究阶段将实验处理撤消, 以证明实验处理对目标行为产生了影响。 它是一种证明处理有效的基本实验程序, 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如特殊教育中的 交往障碍、聋哑教育和视觉障碍等领 域。
单一被试实验设计的类型
(2)实验处理的撤消会引发伦理道德 上的问题,被试可能会因此受到消极的 影响。尤其是在对一些危险行为使用撤 消设计时,有效处理的撤消将受到高度 的质疑。
单一被试实验设计的类型
2.多重基线设计 多重基线设计(multiple baseline
designs)是在同一研究中A-B设计的重复。 在基础的多重基线设计中,研究者
复实验过程; 在系统重复中,研究者可以改变部分实
验变量,如被试、行为或情境,然后进 行重复实验。
实验效果被同一个或不同的研究者 重复得越多,外部效度就越好。
单一被试实验设计的类型
单一被试实验设计有多种类型,主 要包括: 撤销设计 多重基线设计 替处理设计 变更标准设计
它们都有着各自的优点与不足,许 多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以弥 补每种类型的缺陷。
单一被试实验是指以一个或几个被试为 研究对象,通过对被试在基线期与处理 期的行为变化来分析、推断实验处理是 否有效。单一被试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 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面对小样本、 特殊群体时,其作用更是无法取代。
单一被试实验法的运用
大多数运用单一被试研究方法的是 特殊教育领域、医学临床治疗方面的研 究(如学业不良、注意缺陷多动症、口 咽腔共鸣障碍、嗓音障碍、听力障碍 等)。
同时对两个或更多的基线表现进行重复 的测量,在获得一个稳定的、可预测的 基线后实施干预(自变量),并记录这段 时间内所得的结果,以证明干预的效果。
第04章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
![第04章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2bcc15866fb84ae45c8d65.png)
一个选择性被试丢失的例子
• 实验处理: 实验处理:
– 对实验组进行一个月的健康训练; 对实验组进行一个月的健康训练; – 控制组不进行任何训练; 控制组不进行任何训练; – 一个月后,实验组只有25名被试坚持下来, 25名被试坚持下来 一个月后,实验组只有25名被试坚持下来, 并作了健康测验; 并作了健康测验; – 控制组有40人完成了健康测验。 控制组有40人完成了健康测验 人完成了健康测验。 – 实验组的健康分数显著高于控制组。 实验组的健康分数显著高于控制组。
实验设计
• 单因素实验设计:实验只有一个自变量, 单因素实验设计:实验只有一个自变量, 被试接受这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的实验 处理。 处理。 • 多因素实验设计:实验中含有多个自变 多因素实验设计: 量,被试接受几个自变量水平的结合的 处理。 处理。
实验设计
• • • 被试间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被试间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被试内设计 复杂设计
• 实验目的:一个健康教练中心想看看一 实验目的: 项一个月的健康计划的效果。 项一个月的健康计划的效果。 • 实验处理: 实验处理:
– 80个被试; 80个被试 个被试; – 40个分到训练组,40个分到处理组; 40个分到训练组 40个分到处理组 个分到训练组, 个分到处理组; – 对两组被试的健康水平、体重、动机都进行 对两组被试的健康水平、体重、 了平衡。 了平衡。
额外变量保持恒定
• Lofus & Burns的实验: Burns的实验 的实验: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 因变量:能够正确回忆出运动衫的号码的学生 因变量: 的百分比。 的百分比。 • 暴力组的被试只有4%的被试能够正确回忆。 暴力组的被试只有4%的被试能够正确回忆。 4%的被试能够正确回忆 • 非暴力组能够正确回忆的被试百分比为28%。 非暴力组能够正确回忆的被试百分比为28% 28%。
第四章 单一被试研讲解
![第四章 单一被试研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6625a14a8956bec0975e3f7.png)
• 局限:容易因类化作用而无法验证变量之 间的因果关系。
• (3)跨情境多基线设计
• 在同一个实验对象、同一类行为的前提下, 针对不同实验情境实施实验处理的设计模 式。
• 在这种实验设计中,训练者可以选定一位 受训练者的某种特定行为,放在几种不同 的实验情境中逐一介入实验处理,以观察、 记录和测量某特定行为的改变情况。
第四章 单一被试研究方法
• 一、概念
•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数量的研究对象, 进行连续性评量,以建构自变量与依变量 的因果关系,从而掌控被试行为的变化。
• 特点:
• 在方法上,强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控 制相关变量。
• 在对象上,少则一、二人,多则一、二十 位,着重个别行为的特质。
• 在功用上,特别适用于异质性高的团体, 能以行为变化或教学成效为研究目标。
• 然后,在相同实验情境下,按程序要求先 后介入实验处理条件,以便观察实验处理 条件对受训练者目标行为有何影响。
• 优点 • 比较适合用来研究学生的学业行为。 • 实验结果的推论比较可靠,可以对不同学
生进行横向比较。
• 缺点或限制
• 该设计实现必须选出若干受训练者,而这些对象应具有相 同的学习背景以及相同水平的目标行为,所以往往很难找 到。
• 优点: • 被试可多可少 • 掌握内在效度 • 具有高度弹性 • 适用异质团体
• 限制: • 重复评量 • 变项太多
二、实验阶段
• 基线期 • 处理期 • 追踪期
• 基线期
• 在行为处理策略正式展开之前,通过观察、 记录来收集受训练者的目标行为资料,将 收集到的数据用来评量受训练者的目标行 为表现情况的阶段,一般可持续一周左右, 多数是在2-5天之间。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f0e3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d.png)
实例一:心理学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影响。
被试
选取50名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相似的参 与者。
实验设计
数据分析
将参与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人,分别暴 露在不同颜色的环境中(红、绿、蓝、黄 、紫),记录他们的情绪变化。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 颜色对情绪的影响。
实例二:教育学实验设计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01
3. 在某些情况下,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可以减少实验所需的时间和 资源。
02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的缺点
03
1. 由于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因此可能需要大量的被试才能 获得显著的实验结果。
04
2.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被试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需 要更严格的匹配或随机化技术来平衡被试之间的差异。
03
2. 当实验者需要控制被试之间的交互作用时 。
04
3. 当实验者需要避免被试之间的交互作用对 实验结果的干扰时。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的优点
1. 由于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被试之间的交 互作用,避免交互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可以比较不同实验处理的效果,提供较为准确的 比较结果。
研究结果更加可信。
优化资源分配
03
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研究效率,使研究
更加经济和高效。
实验设计的分类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
指实验中只有一个自变量,每个被试只接受 一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设计。
多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
指实验中有多个自变量,每个被试接受所有 自变量水平的实验设计。
心理学实验设计 ppt课件
![心理学实验设计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13da2faef8941ea76e05ee.png)
目的,那就不要把设计复杂化了)
心理学实验设计
❖ 根据实验自变量的多少区分为:单因素实验设计、 多因素实验设计(课堂只讲两因素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中根据自变量水平的多少区分为:双组 设计、多组设计。
❖根据各被试组的类型不同区分为:独立组设计、相关组 设计(包括配对设计、被试内设计);对应对随机化 设计与区组设计。
❖举例:
[被试分配、统计方法]
①高恐惧水平者比低恐惧者更趋于与他人沟通。
②对于缺失同样信息量的汉字,内嵌缺失的汉字比 外围缺失的汉字更易被识别出。
③针对社交障碍者,团体辅导比个别辅导更有效。
❖在此类“呈现两个不同量值或属性”的情景中, 两组均接受实验处理(均为实验组,只是不同的处理)。
心理学实验设计
心理学实验设计
❖ 考察“在相同时间内,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对该段时 距估计的影响”
2 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1分)。自变量为作业的 任务难度,区分为低难度、中等难度及高难度三 个水平。每组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2分)
❖因变量为时距估计的长短与准确性,分别用被试 对时距的估计值、以及估计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 对值作为其反应指标。(2分)
❖附“被试的分组情况”
心理学实验设计
❖ 考察“语调在6-10岁儿童对不同类型反语认知中的作用”
3 实验材料(略,按实验的真实需要来编制) 4 实验程序(略,按实验的真实需要来安排)
❖如有必要,请说明计分方法(如本题中“正确率”
的计算)
5 数据处理(略,只需按实验目的拟出适宜的统 计方法)
❖ 课外作业:查阅一篇实验报告论文,简要摘录 文中关于研究方法的内容 [ 被试构成、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实验程序、统计方法 ],并注明出处。 (限700字)
《实验设计教案》课件
![《实验设计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52f0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4.png)
# 实验设计教案PPT课件
实验设计概述
实验设计是指为了获得科学、准确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一种设计过程。通过 本节课,你将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其重要性以及实验设计的流程和步 骤。
实验设计的要素
实验对象
确定实验研究的对象或被试者,这是实验设 计的基础。
实验因素
确定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因素,进行变量控 制与操作。
疫苗研发实验设计
通过实验设计方法,研发新型 疫苗,测试其安全性、有效性 和免疫效果。
新药研发实验设计
通过实验设计方法,研发新药, 评估其药效、毒性和适应症, 以实现临床应用。
总结与问答
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回顾
回顾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讨论
探讨实验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对实验设计的深入理解。
小测验
通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实验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的内容。
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的目标与目的,有助于指导实验设 计的方向与内容。
实验设计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确保实验 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实验设计基本原则
1 可重复性
2 系统性
实验设计应具备可重复性,即他人能够按 照相同的步骤与条件重复实验并获得相似 的结果。
实验设计应具备系统性,包含完整的实验 流程和严密的研究设计,确保实验结果可 靠。
1
实验数据处理
对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统计分析,以便后续的结果分析。
2
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假设,从中得出结论和推断。
3
实验结果应用与推广
实验心理学第四讲_真实验_单因素实验设计1ppt课件
![实验心理学第四讲_真实验_单因素实验设计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5450cf3169a4517723a3f5.png)
缺陷 分配给不同实验处理的各组被试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组间设计需要更多的被试 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
避免被试组间差异的方法
随机化的分配被试到各实验处理
等组匹配:将某一特征相同或相似的被试分配到不同 的处理组,一般根据前测或预实验的结果匹配被试
被试分配:自变量三个水平〔a1,a2,a3)
适合检验的假说: 两个或多个处理水平的总体平均数相等: H0: 1 = 2 = …… p 或处理效应等于0 H0:aj = 0
例子
物体的清晰程度对儿童识别能力的影响 自变量:图形的清晰度,高、中、低三个水平 实验材料:100幅图形 12名被试,每名被试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即识别
方差分析表 生字密度: F (3, 16) = 92.11, p < 0.01 班级:F (3, 16) = 27.19, p < 0.01 实验时间: F (3, 16) = 0.67, p > 0.05
拉丁方实验的误差变异
SS单元内:同一方格单元内接受同样处理的被试有两个 或多个时,出现此误差变异,即接受相同实验处理的被 试之间的个体差异引起的变异,与完全随机实验中的单 元内误差性质相同。当方格单元内仅有一名被试时,无 此项误差。
各实验处理间可能会相互污染,当处理的实施对被试 有长期影响时,不能使用重复测量设计,如考察学习、 记忆效应
各实验处理间隔一段时间进行,需防止偶然事件的影 响
解决顺序误差的方法——平衡设计技术: 为了消除实验顺序效应而采取的一些系统改变实验处
理顺序的设计;让被试在所有顺序下接受处理
ABBA或BAAB设计
第04章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
![第04章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2bcc15866fb84ae45c8d65.png)
– 选择性丢失被试对实验的影响较大; 选择性丢失被试对实验的影响较大;
• 例如考察复述几天和复述几周对记忆效果的影 响的实验
一个选择性被试丢失的例子
额外变量保持恒定
• Lofus & Burns的实验: Burns的实验 的实验: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 因变量:能够正确回忆出运动衫的号码的学生 因变量: 的百分比。 的百分比。 • 暴力组的被试只有4%的被试能够正确回忆。 暴力组的被试只有4%的被试能够正确回忆。 4%的被试能够正确回忆 • 非暴力组能够正确回忆的被试百分比为28%。 非暴力组能够正确回忆的被试百分比为28% 28%。
• 例如考察不同方法解决字谜的效果。 例如考察不同方法解决字谜的效果。
等组的方法
• 匹配的困难: 匹配的困难:
– 实验者不可能对每一个特征都进行匹配,只 实验者不可能对每一个特征都进行匹配, 在一些特征上匹配, 在一些特征上匹配,而在另一些相关的特征 上可能有差异。 上可能有差异。
• 例如两种方法抚育幼儿的效果。(匹配了体重; 例如两种方法抚育幼儿的效果。(匹配了体重; 。(匹配了体重 但健康、母婴依恋类型上可能没有作匹配) 但健康、母婴依恋类型上可能没有作匹配)
第一节 被试间设计
• 优点: 优点:
– 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继续影响或污染另一种。 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继续影响或污染另一种。 因为每一个人只接受一种处理方式。 因为每一个人只接受一种处理方式。
• 缺点: 缺点:
– 必须处理个体之间的差异; 必须处理个体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