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HIFI基础之如何看指标 (三)频响
耳机的音质评价指标有哪些
![耳机的音质评价指标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4397d8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5.png)
耳机的音质评价指标有哪些在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耳机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上班途中、运动时,还是享受音乐时,我们都会使用耳机来提供音乐的陪伴。
然而,一个好的耳机不仅需要具备舒适的佩戴感,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音乐体验。
以下是耳机音质评价的一些主要指标。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耳机所能播放的音频频率范围,通常以赫兹(Hz)表示。
人类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约为20Hz到20kHz之间。
因此,耳机应该能够提供至少这个范围内的频率响应,以确保能够还原各种音乐细节。
失真程度:失真是指耳机在音频播放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引起的信号畸变。
主要分为谐波失真和非线性失真。
谐波失真指的是耳机在播放音频时,声音中不应该有的倍频出现。
非线性失真则是指音频信号的非线性响应引起的失真现象。
好的耳机应该尽可能地降低失真程度,以还原原始音频的真实性。
音平衡:音平衡指的是耳机在播放不同频率的音频时,各个频段是否能够保持均衡。
即低音、中音和高音之间的平衡。
当耳机的音平衡很好时,你可以听到更准确、清晰和自然的音乐表现。
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指的是耳机从最低音量到最高音量之间所能覆盖的范围。
好的耳机应该能够提供较大的动态范围,以展现音乐的细节和层次。
噪音隔离:噪音隔离是指耳机是否能够隔绝外界的噪音干扰。
耳机通过密闭的设计或者其他技术手段来减少外界噪音对音乐的干扰,使用户能够更加专注地聆听音乐。
声场表现:声场表现指的是耳机在播放音乐时,能否模拟出真实的声场效果。
优秀的耳机应该能够提供广阔、开放和立体的音场,让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的音乐体验。
舒适度:除了音质之外,耳机的舒适度也是评价指标之一。
好的耳机应该能够提供合适的佩戴感,耳罩与耳朵之间的接触应该舒适并且透气,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不适。
总结:耳机的音质评价指标包括频率响应、失真程度、音平衡、动态范围、噪音隔离、声场表现和舒适度。
一个优秀的耳机应该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色,为用户带来高品质的音乐享受。
耳机的频响曲线如何解读
![耳机的频响曲线如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bed47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a.png)
耳机的频响曲线如何解读频响曲线是衡量耳机音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耳机的频响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表现,从而对其音质特点进行解读。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理解耳机的频响曲线。
一、什么是频响曲线频响曲线是一种图形化显示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声压级衰减或增益的曲线图。
通常,频响曲线以频率为横坐标,以声压级为纵坐标,通过线条的上下变化来表示不同频率下的声音响应。
频响曲线能够反映出耳机在低音、中音和高音方面的表现。
二、如何解读频响曲线1. 平坦的频响曲线当频响曲线呈现平坦的状态时,表示耳机在整个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表现均衡。
这意味着低音、中音和高音在声音输出中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能够以较为真实的方式呈现音频内容。
平坦的频响曲线一般被视为高音质耳机的标志。
2. 强调低频的频响曲线有些耳机的频响曲线在低频部分上会有所增强,形成所谓的“低频提升”。
这种频响曲线常常会给人一种浑厚、重低音的感觉,适合喜欢强烈低音的用户。
然而,过分的低频提升可能会导致声音失真,降低整体音质。
3. 强调高频的频响曲线有些耳机则会在高频部分上有所增强,形成所谓的“高频提升”。
这种频响曲线能够提供更明亮、细腻的高音表现,适合喜欢细节和清晰度的用户。
然而,过分的高频提升可能会导致听感过于尖锐,令人感到刺耳。
4. V型频响曲线V型频响曲线是指耳机在低音和高音方面有所突出,而中音相对较弱的曲线形状。
这种频响曲线常见于一些音乐耳机,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具冲击力和娱乐性的音频体验。
然而,在听音乐以外的场景,V型频响曲线可能不太适合,因为中音的表现相对较弱。
总体而言,频响曲线并非绝对标准,不同的曲线形状适合不同的听音需求。
用户在选择耳机时,应该根据个人喜好和听音情况来决定,避免盲目追求某种曲线形状而忽视整体音质的平衡性。
结语通过频响曲线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声音表现,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听音需求的耳机。
不同的频响曲线形状代表着不同的音质特点,而最适合的曲线形状则因人而异。
手机耳机参数怎么看
![手机耳机参数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7d5cb2e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a.png)
手机耳机参数怎么看手机耳机参数怎么看手机耳机参数怎么看一是看响应频率范围。
人理论的听觉极限是20Hz-20000Hz,低于此的称次声波,高于此的称超声波,超声和次声都听不见。
实际多数成年人的有效听力范围更窄,平均在100Hz-15000Hz之间,小孩子的听力范围明显优于成人,20Hz-20000Hz应该是指小孩子的听力范围。
原则上频响范围超出人的可听范围就没有意义了,不过实际上,很多好的塞子都大幅超过了人耳听力范围,据说还是会影响到声音的饱满度。
一般频响范围越宽,耳机质量越高二是看SPL(声压级,又称灵敏度),以分贝为单位,即在固定的电压输入下,能产生的响度声压级越高,说明输入同等电压,振膜振幅更大,意味着在较小电压下,就是说音量开得很小的时候,振膜依然有足够的震动,来响应各种声音细节。
换言之就是灵敏度越高。
好的塞子灵敏度都在110db以上,最高能到125db三是看阻抗。
容易理解,电压一定,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你开同样大小的音量,耳机电阻越大,听到的音量就越小。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顶级大耳机插手机上根本不出声,因为电阻高达几百欧姆,但耳机洞洞能输出的信号电压太小了耳塞的电阻一般比较小,多为16欧姆或32欧姆,也有50欧姆的参数的话主要就看上述三项但这些东西都只是耳机的冰山一角,单纯看参数是看不出音质的,这东西真的要自己去听。
并不是说,塞子的灵敏度越高、频响范围越宽,声音质量就越好,关键还是要看实际的听感这个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要注意去听很多个小方面,比如响应速度和干脆程度,细节的展现程度和丰富度,瞬态,三频各自的表现以及三频的衔接,精细度和音量大小,以及在表现复杂混音时的层次感和明确度,还有声场、定位,等等没有一款再牛的耳机能在所有指标上呈现出完美的听感,旗舰级耳机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各擅胜场吧扩展资料:1,从佩戴方式来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动圈式耳机,这是如今的主流耳机,大局部的耳机是动圈耳机。
耳机的声场表现力如何衡量
![耳机的声场表现力如何衡量](https://img.taocdn.com/s3/m/712f1c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7.png)
耳机的声场表现力如何衡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音乐品质的要求提高,耳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耳机的声场表现力是衡量其音质好坏的关键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耳机声场表现力的几个重要方面,并介绍衡量声场表现力的方法。
一、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衡量耳机声场表现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指的是耳机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反应程度。
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为20Hz到20kHz,因此频率响应应该尽可能地涵盖这个范围。
在购买耳机时,可以查看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它会展示出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声音强度变化情况。
频率响应曲线越平滑,代表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表现越均衡,声音也更加真实。
二、声场定位声场定位是指耳机能够模拟音源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使听者能够判断声音来自何处。
好的耳机应该能够提供清晰、准确的声场定位效果,使听者能够感受到音乐中乐器、人声等声音来源的位置和距离。
经典的声场定位测试是通过虚拟音乐合奏演示,在听觉上模拟乐队演奏的真实感。
耳机在声场定位方面的表现受到音源录制、耳机设计以及音频处理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但优秀的耳机往往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立体的声场感。
三、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是指耳机能够表现音频中最弱和最强音的能力。
它反映了耳机对音乐细节的还原程度。
一个拥有较大动态范围的耳机可以很好地展现音乐的层次感和细腻之处。
良好的动态范围意味着耳机能够准确地再现音乐中不同音量级别的细微差别,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情感表达。
四、失真率失真是指耳机在音频信号传输过程中引入的非线性变化。
失真率是衡量耳机声场表现力的指标之一。
常见的失真包括谐波失真、互调失真等。
良好的耳机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失真,保持音频信号的真实性和纯净性,从而提供更加逼真的声场效果。
衡量耳机声场表现力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前面提到的频率响应、声场定位、动态范围和失真率等指标外,还可以通过个人的听感来评估耳机的声场表现力。
不同的人对声音的喜好和感受也有所不同,因此个人的听感在选择合适的耳机时也是至关重要的参考因素。
耳机的扬声器参数解读指南
![耳机的扬声器参数解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0b2a9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7.png)
耳机的扬声器参数解读指南耳机作为音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扬声器参数对音质表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解读耳机的扬声器参数,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耳机性能,以便在购买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频率响应范围频率响应范围是指耳机能够传递的声音频率范围。
通常以两个频率值表示,比如20Hz-20kHz。
其中20Hz代表最低的低音频率,20kHz代表最高的高音频率。
频率响应范围越宽,耳机的音质表现越全面。
在选购耳机时,您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风格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频率响应范围。
二、阻抗阻抗是指耳机扬声器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以欧姆(Ω)为单位表示。
阻抗越大,说明耳机对电流的阻碍越大,需要更大的电流驱动才能发挥出最佳性能。
一般而言,耳机的阻抗在16Ω至600Ω之间。
低阻抗的耳机适合搭配移动设备使用,而高阻抗的耳机则需要专业耳放才能带动。
三、灵敏度灵敏度是指耳机在标准输入电压条件下产生的声音音量。
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灵敏度越高,表示耳机的音量输出越大。
对于移动设备用户,选择较高灵敏度的耳机可在较低音量下获得更好的声音表现。
四、失真率失真率是指耳机输出的声音与输入的声音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失真情况。
失真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低失真率的耳机能够还原更准确和真实的声音,提供更好的听觉体验。
在选购时,您可以关注失真率指标,选择低失真率的耳机产品。
五、驱动单元尺寸驱动单元尺寸是指耳机扬声器的直径,一般以毫米(mm)为单位表示。
大尺寸的驱动单元通常能提供更好的低频表现,而小尺寸的驱动单元则有利于高频清晰度的呈现。
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驱动单元尺寸,可以更准确地还原音乐中的细节和氛围。
六、系统阻尼系数系统阻尼系数是指耳机扬声器与耳机背板之间的相对阻尼关系。
系统阻尼系数越高,表示耳机扬声器的运动越受控制,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声音呈现。
在选购耳机时,您可以考虑系统阻尼系数,选择具备高阻尼系数的产品。
七、敏感度平坦度敏感度平坦度是指耳机扬声器在频率范围内的灵敏度表现一致性。
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解读指南
![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解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b3b3c9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f.png)
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解读指南耳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音频设备之一。
而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是评估耳机音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解读耳机频率响应曲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耳机的音质特征。
一、什么是频率响应曲线频率响应曲线是耳机在不同频率下声压级的变化情况。
它以频率为横轴,以声压级为纵轴,用曲线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通过观察频率响应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音质表现。
二、频率响应曲线的形状和解读1. 平坦型(Flat response)如果频率响应曲线呈现平坦的形状,即各个频率点的声压级基本一致,那么这种耳机的音质表现非常均衡。
这种类型的耳机适合音乐发烧友和专业制作人员,因为它能够准确还原音频源的原始状态,无失真地传递各个频段的音频信号。
2. V型(V-shaped response)V型频率响应曲线意味着低频和高频部分的声压级相对提高,而中频部分的声压级相对降低。
这种耳机的音质在听感上更偏重低音和高音,适合喜欢重低音和清晰高音的用户。
它通常能够提供出色的低频效果和明亮的高频细节,但中频部分的表现可能会稍弱一些。
3. U型(U-shaped response)U型频率响应曲线与V型相似,但更加明显。
即低频和高频部分的声压级相对提高,而中频部分的声压级相对降低。
这种耳机一般被用于高清晰度音乐、专业监听和录音工作。
在音乐欣赏方面,它强调低音和高音,使音乐更有层次感和冲击力。
4. 波动型(Fluctuating response)波动型频率响应曲线意味着不同频率下的声压级有明显的起伏变化。
这种耳机可能在某些频率范围内有频谱失真或共振,导致音频信号的失真。
通常情况下,波动型频率响应曲线不被推荐,因为它可能会导致音质的不稳定性。
5. 总结频率响应曲线的形状对于不同用户有不同的需求。
如果你希望得到一个平衡、真实的音质,可以选择平坦型的耳机。
如果你喜欢浓厚的低音和明亮的高音,可以选择V型或U型的耳机。
而如果你不介意一些波动或失真,可以选择波动型耳机。
怎样看耳机的基本参数?耳机常见几大参数
![怎样看耳机的基本参数?耳机常见几大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5645646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3.png)
怎样看⽿机的基本参数?⽿机常见⼏⼤参数本篇我们将为云粉们科普下⽿机的常见参数所代表的含义,以及看见相应的数值如何去辨别好坏。
如果需要更客观的评价⼀个⽿机⾳质:三频的量、⼒度、亮度、⾳⾊、⽿机的声场、解析、结像、层次感、动态、控制⼒…...这些繁多⼜⾮常重要的元素并不能反应在参数⾥¯\_(ツ)_/¯。
所以本篇的参数着重于基础讲解,下⼀次将带云粉实际评测——【如何在试听的时候判断这款⽿机是否适合你?】1频响范围⼀个频响范围⼴的⽿机通常具有优异的细节表现,能很好地还原声⾳的真实细节。
频响范围:⽿机的频响(频率响应)范围,会是⼀个区间,前⾯的数字越⼩,你从这个⽿机能听到的低⾳就越强劲,后⾯的数字越⼤,它能覆盖的⾼频范围就越好。
⼈⽿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
但实际由于个⼈保养因⼈⽽异,随着年龄增长,⼀般25岁以上的⼈,超过18000Hz的声⾳都听不到了,上了岁数到中⽼年的⼈甚⾄会低于12000Hz,低于8000Hz的基本属于听不到⾼⾳的听⼒障碍(;´Д`)。
频响范围⼴的⽿机的确能还原出更多的细节,但这与“好听”是两回事。
2阻抗 (Impedance)⼀般⼿机直推的⽿机阻抗在32欧姆以下,如果是64欧姆以上阻抗的⽿机,最好加⼀个⽿放。
专业⽿机阻抗⼤,⼀⽅⾯是更好保护⽿机,受得住前级⼤功率的设备,另⼀⽅⾯⽤料⽐较好的⾦属,阻抗也容易⼤。
阻抗数值:⽿机在1000HZ频率时的阻抗值属性:交流阻抗电感抗电容抗单位:欧姆32欧姆——64欧姆⼿机也可以直接驱动,但可能根本体现不出⽿机本⾝的素质,需要更⼤功率的设备来推动。
⼀般灵敏度与阻抗⽐较,低灵敏度对于驱动⽿机的影响较阻抗要更⾼。
接下来讲讲灵敏度是什么东东~3灵敏度 / 声压0分贝是你能听见的最⼩的声⾳,微软有个⽆响室,那地⽅是-20分贝,就是机器听得见但是你听不见¯\_(ツ)_/¯。
灵敏度就是说,同样的⼀⾸歌,哪个⽿机更响。
耳机的音质评测方法简介
![耳机的音质评测方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610ae0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2.png)
耳机的音质评测方法简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耳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通勤途中、工作中还是休闲娱乐时,耳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对于选择一款合适的耳机,音质评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耳机音质评测的方法和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耳机。
一、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评估耳机音质的基本指标之一,它描述了耳机在不同频率下声音的表现。
频率响应图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横轴代表频率范围,纵轴代表振幅或增益。
人类的听觉范围大约为20Hz至20kHz,因此可以参考频率响应图来了解耳机对不同频率的音响信号响应情况。
二、失真度失真度指的是耳机在接收音频信号后,其输出音频与原始输入信号的差别程度。
失真度包括谐波失真、交调失真等。
谐波失真是指耳机在输出音频中产生与输入信号频率有关的倍频或分频现象,交调失真是指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相互干扰而导致的失真。
失真度越低,说明耳机的音质表现越好。
三、音场表现音场表现是指耳机在播放音频时,声音的方向感和深度感表现。
一个好的耳机应该能够准确地还原音频信号中的声场信息,使听者获得更加真实的音乐体验。
音场表现的评估可以通过使用音场测试曲目,感受耳机是否能够清晰地呈现音乐中不同乐器的定位和分离效果。
四、音质平衡音质平衡是指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音量分布情况。
一个好的耳机应该能够确保各个频段的音量均衡,不偏重于某一个频段。
通过测试曲目中的低音、中音、高音等频段,可以感受耳机的音质平衡是否良好。
五、噪音控制噪音控制是评估耳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城市生活的喧嚣和通勤的需求,噪音控制能力成为耳机的一项重要功能。
优秀的耳机应能过滤掉外界噪音,使用户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享受高质量的音乐。
六、舒适度在选择耳机时,舒适度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合适的耳机应能够与个人耳形相适配,同时不会给使用者带来任何不适感。
通过佩戴测试,可以了解耳机是否具备良好的穿戴舒适度。
综上所述,耳机的音质评测方法包括频率响应、失真度、音场表现、音质平衡、噪音控制和舒适度等多个方面。
耳机的频响特性解读
![耳机的频响特性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76db6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7.png)
耳机的频响特性解读在现代生活中,耳机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配件之一。
无论是在街上行走,还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佩戴耳机享受音乐的场景。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耳机的频响特性仍然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读耳机的频响特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
1. 什么是频响特性频响特性是指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声音表现。
频响特性通常以图表的形式呈现,横轴表示频率范围,纵轴表示音量水平。
这个图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耳机在不同频率下声音的表现情况。
2. 频率范围频率范围是指耳机可以处理的声音频率的范围。
一般来说,人耳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Hz到20kHz。
因此,理想的耳机应该能够覆盖这个范围,并且在不同频率下都能呈现出清晰、平衡的声音。
3. 低音响应低音响应是指耳机在低频段(通常是20Hz到250Hz)的表现。
低音响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音乐的低音表现。
如果耳机的低音响应较差,音乐的低频音调会听起来模糊不清,缺乏力度和深度。
因此,对于喜欢听重低音音乐的人来说,低音响应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4. 中音响应中音响应是指耳机在中频段(通常是250Hz到2000Hz)的表现。
中音响应的好坏关系到人声的还原和乐器的表现。
如果耳机的中音响应较差,音乐中的人声和乐器会失去细节和层次感,听起来平淡无奇。
因此,对于喜欢听流行音乐和人声的人来说,中音响应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5. 高音响应高音响应是指耳机在高频段(通常是2000Hz到20000Hz)的表现。
高音响应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音乐的高音细节和清晰度。
如果耳机的高音响应较差,音乐中的高音部分会听起来尖锐刺耳或者呈现出沉闷的感觉。
因此,对于喜欢听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人来说,高音响应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6. 平衡性除了单独考虑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外,平衡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平衡性指的是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声音均衡度。
一个平衡的耳机在不同频率下都能够呈现出相对均衡的声音,不会出现过度强调某个频段或者某个频段被压制的情况。
耳机的音质测试标准与方法
![耳机的音质测试标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2c57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e.png)
耳机的音质测试标准与方法耳机作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配件之一,其音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听觉体验。
然而,由于市面上耳机品牌众多,以及消费者对音质的主观认知差异,要选择一款符合自己需求的耳机变得相当困难。
因此,了解耳机的音质测试标准与方法,对于购买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耳机音质测试标准耳机的音质测试标准是评判耳机好坏的基准,不同的标准对于不同的用户可能会有所偏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耳机音质测试标准:1. 频率响应范围:即耳机能够播放的声音频率范围。
一般来说,人类的听觉范围是20Hz-20kHz,因此耳机应该能够准确还原这一范围的声音。
2. 失真率:失真率是一种衡量声音的真实度的指标。
低失真率表示耳机能够较准确地还原声音细节,提供更真实的听觉体验。
3. 噪音隔离:噪音隔离是指耳机在播放音乐时,对外界噪音的屏蔽程度。
好的耳机应该能够有效隔离环境噪音,使用户能够更专注地聆听音乐。
4. 平衡性:耳机的频率响应在不同频率段的均衡性。
如果耳机某个频率段过于突出或者不足,会导致音乐听起来失真或不平衡。
二、耳机音质测试方法除了了解耳机的音质测试标准之外,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耳机音质测试方法:1. 主观听感测试:这是最常见的耳机音质测试方法。
通过让测试者听几首不同类型的音乐,评估耳机的音质表现。
然而,这种方法过于主观,可能会受到个人听觉差异和主观喜好的影响。
2. 实验室测试:这种方法通过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软件来测量耳机的各种参数,如频率响应、失真率等。
这种方法的结果更加客观,但需要专业人员和设备进行操作。
3. 参考比较测试:这种方法将同一首歌曲或音频通过不同的耳机播放,并进行比较。
通过直接对比不同耳机的音质,可以更好地判断它们之间的差异。
4. 用户评价:这种方法通过收集用户对耳机音质的评价和反馈,进行综合评估。
可以通过互联网评论、社交媒体等途径获得用户的意见。
综上所述,了解耳机的音质测试标准与方法对于购买者来说至关重要。
耳机的低频响应和高频响应
![耳机的低频响应和高频响应](https://img.taocdn.com/s3/m/d6360a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5.png)
耳机的低频响应和高频响应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耳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音频设备之一。
无论是在通勤途中、工作时还是娱乐放松时,耳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耳机的音质表现则是我们选择耳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音质中,低频响应和高频响应是影响耳机音质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探讨耳机的低频响应和高频响应对音质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
一、低频响应的意义及影响低频指的是频率较低的声音,具有一定的震动感和共鸣效果,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音乐节奏感。
耳机的低频响应是指耳机在低频音频信号下的表现能力。
一个耳机的低频响应好,则意味着它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低频的音质特点。
低频响应的好坏与耳机的音质表现密切相关。
如果低频响应不足,那么声音会显得干瘪,缺乏层次感和动态感;而如果低频响应过强,声音则容易泛音,失真严重,影响音乐的真实还原。
因此,低频响应需要把握一个平衡度,既能够带来丰富的低频表现,又保持良好的音质。
二、高频响应的意义及影响高频指的是频率较高的声音,具有细腻、透明的特点,能够给人带来音乐的细节和清晰的音色感。
耳机的高频响应是指耳机在高频音频信号下的表现能力。
一个耳机的高频响应好,则意味着它能够更好地表现出高频的音质特点。
高频响应的好坏同样对耳机的音质表现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高频响应不足,声音会显得暗沉,失去了音乐的清晰度和细腻度;而如果高频响应过强,声音则容易尖锐刺耳,使人感到不适。
因此,高频响应同样需要把握一个平衡度,既能够保持音乐的细节还原,又不会给人带来不适的听感。
三、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在选择耳机时,低频响应和高频响应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不同的人喜好不同的音乐类型,对低频和高频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耳机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音乐喜好和需求来判断适合自己的耳机。
对于喜欢重低音、喜欢流行、摇滚音乐的人来说,低频的表现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在选择耳机时,可以选择具有较好低频响应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听者对于低频的需求。
耳机的频响线性度评估
![耳机的频响线性度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0db7d5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c.png)
耳机的频响线性度评估耳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音频设备,而耳机的频响线性度评估是衡量耳机音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频响线性度评估指的是在不同频率下耳机的音频响应是不是能够保持均衡和真实。
本文将介绍耳机频响线性度评估的原理、常用测试方法以及对测试结果的解读。
一、原理概述频响线性度评估是通过测试耳机在全频段内的音频响应,从而判断耳机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是否能够准确还原。
频响线性度评估的目标是使得耳机在各个频率下声压级保持一致,即不出现频率响应的明显变化。
这样能够使用户在听音过程中得到更真实、更准确、更平衡的声音体验。
二、测试方法1. 静态频响测试:静态频响测试是最常用的评估耳机频响线性度的方法之一。
测试时,将耳机连接到特定的频率发生器上,逐渐改变频率并测量相应频率下的声压级。
通过绘制频率-声压级曲线,可以直观地观察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情况。
2. 反应音频测试:反应音频测试是一种模拟实际音频播放的测试方法。
测试时,将预先录制好的特定频率范围内的音频通过耳机播放,并采集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
通过比对输入和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曲线,可以评估耳机在真实音频播放时的频响线性度。
3. 脉冲响应测试:脉冲响应测试是一种测试耳机动态频响的方法。
测试时,通过向耳机输入短暂的音频脉冲信号,记录下耳机输出的时间域波形。
通过分析脉冲响应的形状和特性,可以得出耳机的动态频响情况。
三、测试结果解读测试结果一般以频率-声压级曲线的形式呈现。
在理想状态下,曲线应该是平直的,每个频率点上的声压级应该保持一致。
然而,在实际测试中,根据耳机的设计和音频特性,频率-声压级曲线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和波动。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 频率响应平坦度:频率响应平坦度是评估耳机频响线性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频率响应曲线越平坦,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声音表现越均衡。
若频率响应曲线存在剧烈的波动或提升,可能会导致一些频段的声音明显变化,影响音质的准确还原。
了解耳机的频响特性和音色表现
![了解耳机的频响特性和音色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1263ac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b.png)
了解耳机的频响特性和音色表现耳机作为一种方便携带的音频设备,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选择耳机时,很多人常常关注耳机的价格、外观和品牌,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频响特性和音色表现。
本文将介绍耳机的频响特性和音色表现,并为您提供了解和选择耳机的一些建议。
一、频响特性频响特性是评价耳机音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描述了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的声音响应能力。
在正常听觉范围内,人耳可以感知从20Hz到20kHz的声音频率。
因此,一个频响范围广的耳机可以更好地还原音频的细节和层次感。
1. 低频响应低频响应描述了耳机对于低音频的还原能力。
低频响应越好,耳机在播放低频音乐时,能够传递更加饱满和深沉的声音。
对于爱好重低音的用户来说,选择低频响应较好的耳机可以获得更好的听觉体验。
2. 中频响应中频响应描述了耳机对于中音频的还原能力。
中频是人声等重要音源的主要频率范围,因此良好的中频响应可以呈现出真实而清晰的人声和乐器音色。
3. 高频响应高频响应描述了耳机对于高音频的还原能力。
高频响应越好,耳机在播放高频音乐时,能够呈现出更为明亮和细腻的音质。
对于追求高音细节的用户来说,选择高频响应较好的耳机是明智的选择。
二、音色表现音色是指音乐中独特的音质特点,由音频信号的谐波成分和失真产生的特殊音质效果组成。
了解耳机的音色表现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偏好的耳机。
1. 平衡音色平衡音色指的是耳机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音量和谐。
一款具有平衡音色的耳机可以在低频、中频和高频上都保持相对均衡的声音表现,让用户听到最为真实和自然的音乐。
2. V形音色V形音色是指低频和高频相对较强,中频相对较弱的音质表现。
这种音色表现适合喜爱流行、摇滚等带有强烈节奏和震撼感的音乐类型。
对于追求高低频强烈对比的用户来说,选择V形音色的耳机可以带来更加炫酷的听觉体验。
3. 中性音色中性音色是指耳机的音色表现相对平衡,没有明显的频率偏向。
中性音色的耳机可以还原音乐本身的特点和原貌,适合音乐创作、录音工程师等专业用户使用。
耳机各种参数怎么看
![耳机各种参数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8b7813c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3.png)
耳机各种参数怎么看耳机各种参数怎么看耳机各种参数怎么看11、阻抗(Impedance):目前市面上仍以手机、平板电脑、随身听等小功率的随身音源为主,只能以低阻抗耳机来匹配才能拥有足够音量。
通常16Ω~64Ω都可以称为低阻抗耳机,无需特别的耳放,它们都能在大多数随身设备上推出较好的音量。
相对的,阻抗越低越容易推出大音量。
2、灵敏度(Sensitivity):是指向耳机输入1毫瓦的功率时耳机所能发出的声压级(声压的单位是分贝,声压越大音量越大),单位为dB/mW。
就我们日常用的小功率随身音源来说,灵敏度最好在100dB/mW 左右或更高。
而使用台式设备,比如耳放等大功率设备时,则最好使用灵敏度低的耳机,提高声音的控制力。
3、频响范围:又称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频率所对应的灵敏度数值就是频率响应,绘制成图象就是频率响应曲线,单位为HZ。
人类听觉所能达到的范围大约在20Hz-20000Hz,如今成熟的耳机工艺都已达到了这种要求。
但是一些人耳听不到的频率,也是会有一定感知能力的。
然而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耳机的技术参数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并不那么重要,参数漂亮的耳机音质也未必好,参数平平的.耳机声音未必不好。
耳机各种参数怎么看2一、耳机灵敏度是什么耳机灵敏度是指耳机输入1毫瓦的功率时耳机所能发出的声压级(声压的单位是分贝,声压越大音量越大),所以一般灵敏度越高、阻抗越小,耳机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
一般耳机灵敏度都在90dB左右,简单来说,越高越好。
二、耳机灵敏度就是越高越好吗灵敏度灵敏度越高意味着对信号更敏感也就是说能听到更多的细节当然也包括杂音。
最好的情况应该是很小的电流就可以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就是应该重视的很重要的指标:灵敏度大家可以看看舒尔的E5C耳塞,阻抗120欧姆,但是你千万不要认为他很难推动,实际上他比几乎所有的耳机都容易推动,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有122dB的灵敏度。
耳机参数
![耳机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b94f0ffb6f1aff00bed51e78.png)
1.信噪比,一般来说,信噪比越大,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量越高,否则相反。
信噪比一般不应该低于70dB。
2.耳机灵敏度,灵敏度越高意味着达到一定的声压级所需功率要小,现在动圈式监听级耳机的灵敏度一般都在90dB/mW以上,如果是为随身听选耳机,灵敏度最好在100dB/mW左右或更高。
3.频率响应,指耳机能表现的频率范围,一般的值是20-20000Hz(低音-高音),比如12-39000Hz意味着这款耳机能表现更多的音频细节,声音“更真实”一些,30-17000Hz意味着在30Hz以下的音频段细节耳机不能分辨,却使低音效果很“沉重”有分量,高音情况类似。
4.总谐波失真,表明了耳机的音质平稳、清晰、保真程度,比如某款耳机标示为“小于或等于0.1%”的指标是相当好的,一般的耳机为0.7%左右,这个值越小越好。
5连线,中高档随身听耳机在导线上十分重视,不同的线材对音质影响较大;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线的长短,在选购时要充分估计适合自己的长度,如果你打算总是把MP3挂在脖子上或放在上衣口袋,那么就下决心挑选短线吧,而如果要把机器放在挎包或裤子口袋,便要选择长线。
注意事项
耳机音质好坏参数很重要,前提是正品耳机的参数才有对比的价值。
假冒高仿品牌的耳机参数是不可信的。
我们在选择时尽量选择如下商城以获得更多的品质保障。
耳机参数怎么看
![耳机参数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2f2cfa6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b.png)
耳机参数怎么看耳机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音频设备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耳机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在购买耳机时,如何正确地看懂耳机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耳机参数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参数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
一、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指的是耳机能够播放的音频频率范围。
一般来说,频率响应范围越宽,代表耳机可以播放更多种类的音频,包括低音、中音和高音。
频率响应一般以赫兹(Hz)表示,例如20Hz-20kHz,代表耳机可以播放从20赫兹到20千赫兹的音频信号。
在选择耳机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和使用需求来选择适合的频率响应范围。
二、阻抗阻抗是衡量电阻的参数,用来表示耳机对声音信号的阻碍程度。
一般来说,阻抗越低,耳机对播放设备的电流需求越小,适合低音量的播放设备,如手机、MP3等。
而阻抗较高的耳机,则需要较大的电流驱动才能正常工作,适合专业音频设备,如功放等。
在选择耳机时,要根据自己常用的播放设备来选择合适的阻抗。
三、灵敏度耳机的灵敏度是指耳机在特定电平下产生的声音大小。
灵敏度一般以分贝(dB)表示,通常越高的灵敏度代表耳机可以更大音量地输出声音。
在选择耳机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环境和习惯来选择合适的灵敏度。
四、音频扭曲率音频扭曲率是指在耳机工作过程中,音频信号产生的失真程度。
一般来说,音频扭曲率越低,表示耳机在播放音频时声音的还原性越好,越接近原始音频。
选择耳机时,可以考虑一下音频扭曲率的参数,以获得更好的音质体验。
五、耳机类型耳机根据佩戴方式和使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耳塞式耳机等。
每个类型的耳机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特点。
在选择耳机时,可以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类型。
六、线材质量耳机的线材质量直接关系到耳机的耐用性和音质表现。
一般来说,线材越粗越结实,可以有效防止线材断裂或者造成杂音的情况。
选择耳机时,可以检查一下耳机的线材是否粗细均匀,线材是否柔韧度足够,这些都是线材质量的表现。
如何看频谱图,来判断耳机的好坏?
![如何看频谱图,来判断耳机的好坏?](https://img.taocdn.com/s3/m/cca56e6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1.png)
如何看频谱图,来判断⽿机的好坏?对于数码硬件设备,不拿参数来说明就是“耍流氓”,对于⽿机也当然如此,肯定有⼈会说,⽿机这种“⽞学”世界的产物怎么可能有客观参数,⽆⾮是阻抗啊、灵敏度啊、单元振膜直径之类的,能看出个啥?⾳质只能靠每个⼈不同的⽿朵去听啊!我们这种⽊⽿朵听不出个啥,没法和整天听⽕电、风电、⽔电的⾼端发烧友相⽐。
这类想把⾃⼰和发烧友“划清界限”的⾔论已经听到⽿朵出茧⼦了,罪魁祸⾸应该是对“发烧友”这⼀⾝份的定义,从原来的对⾳质有较⾼要求的⾳乐爱好者已逐渐演变成“偏执狂”、“神经病”、“傻多速”等贬义代名词,但绝⼤多数发烧友还是有着颇正常的审美,相对理性的挑选着适合⾃⼰听⾳⼝味的器材,那些能听出区别的所谓“神⽿”也只不过是接触的好⽿机多了,听⾳经验丰富了,才能⽐普通⽼百姓更快的辨别出⾳质好坏,从初烧进化到⽼烧的过程⼤抵如此,多交“学费”罢了。
⽽这篇⽂只是为了让新⼈少⾛弯路,所以把所谓⾳质⽤⼀种相对直观的⽅式呈现给⼤家,这就是频响“瀑布图”。
为了说清楚这个“瀑布图”,先来看下声⾳和频率的关系:乐⾳=基⾳+泛⾳判断⼀个乐⾳品质的好坏,⾸先需要明⽩它的构成,咳咳,此处说得过于严谨,还是尽量简单来吧:基⾳+泛⾳就是⼀个⾳的全部啦~⼀个⾳的产⽣⼀定需要有振动,发声物体在振动时会有各种声波,不同声波的振动频率各有不同,振动越长的频率越低,其中频率最低的那个⾳就是基⾳,⽽其它较⾼频率的声波组成的是泛⾳。
泛⾳=多个整数倍基⾳的叠加例如陈奕迅唱的⼀个⾳基⾳频率是220Hz,那么他的泛⾳列理论上就有440Hz、660Hz、880Hz......这些泛⾳列被听众感知到多少,决定了歌曲的动听程度,唱功优秀的歌⼿到第5、第6泛⾳列依然能有⾜够的响应,所以听起来洪亮⽆⽐、穿透⼒强,差⼀些的歌⼿只能到第3、第4泛⾳列,声⾳发虚、发颤、不够饱满。
帕⽡罗蒂泛⾳列基⾳决定⾳⾼、泛⾳决定⾳⾊所谓⾳⾼,就是哆咧咪这样的不同⾳阶,⽽钢琴的哆咧咪和⼩提琴的哆咧咪听起来不同,就是因为两者的⾳⾊不同,世间万物同时发出⼀个⾳,却会有不同的听感,归根到底是⾳⾊区别。
关于耳机参数的知识
![关于耳机参数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fafc9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8.png)
关于耳机参数的知识
耳机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动圈单元:动圈单元的尺寸一般以mm来标注,它表示的是耳机发音单元的音圈直
径。
一般来说,在同等条件下,尺寸越大,低音效果就越好。
2.灵敏度:灵敏度是耳机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的是施加在耳机上1mW的电功率
时,耳机所产生的耦合于仿真耳中的声压级。
灵敏度越高,阻抗就越小,阻抗越小就越容易推动。
3.频响范围:频响范围是指耳机能够播放声音的频率范围。
人耳能识别的声音频率范围
大约是20-20000Hz,所以耳机的频响范围一般也在这个范围内。
4.阻抗:耳机的阻抗是指其交流阻抗,范围一般从16-300欧。
耳塞的阻抗一般在16-150
欧之间。
一般来说,灵敏度在100dB/mW以上、阻抗在16-32欧的耳机都不难驱动,用手机就可以推动。
但如果阻抗在200以上,就需要专门的功放来驱动了。
5.失真度:失真度是指耳机输出的声音与输入的声音之间的差异。
一般来说,耳机的失
真都很小,在最大承受功率时其总谐波失真(THD)小于等于1%,基本是不可闻的。
以上就是关于耳机参数的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轻松看懂耳机测量数据:频率响应
![轻松看懂耳机测量数据:频率响应](https://img.taocdn.com/s3/m/d1d3112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c.png)
轻松看懂⽿机测量数据:频率响应整个过程⾮常耗时耗⼯,加上测量的专业器材相对昂贵,像是国外 Innerfidelity 所使⽤的HMSII.3 声学头售价就超过两万元美⾦,这还不包含后续接收、分析仪器,使得只有少数单位能够提供稳定且完整的⽿机测量数据。
HMS II.3 声学头,单个售价就⾼达两万元美⾦好在随着⽹络的发达,越来越多⽹站提供量⼤且质精的测量数据,于是乎如何判读⽿机测量数据就成了相当重要的技巧,虽然⽿机测量数据并不能够直接决定⽿机的好坏,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机是否有任何明显的设计错误,和提供⽿机的⾳⾊⾛向供我们参考。
底下笔者将会介绍如何判读⽿机测量数据,本篇⽂章内容部分译⾃ Innerfidelity 的响应频率介绍⽂章,希望能帮助各位读者了解⽿机测量图表,⾸先我们就从最常见的⽿机响应频率开始介绍。
⽿机频率响应在开始讨论⽿机响应频率之前,我们应该先来探讨⼀下⽿机的响应频率是如何测量,⼤家必须有⼀个概念,就是⽿机的响应频率测量⽐喇叭来得困难许多,主要是因为⽿机的响应频率测量,并不能使⽤简单的麦克风测量。
频率响应的测量⼀般在测量喇叭响应频率时,业界的标准是将喇叭单体放置于国际电⼯委员会标准障板上,或是将喇叭⾳箱放置在离地 1~1.5 公尺的⾼度,然后将麦克风放置距离喇叭 1 公尺的中⼼轴在线,并且在⽆响室内进⾏测量,⼀个精准的喇叭理论上该提供平直的响应曲线,这是业界测试喇叭频率响应的标准。
⽽不同于喇叭的测量,⽿机的测量必须去模拟使⽤者真实聆听的情况,需要将⼀对麦克风放置在假⼈头模型的⽿中,来模拟⼈⽿实际聆听的状况,所以当我们提到⽿机测量时,实际上是测量类似⼈类⽿膜接收到的声⾳。
喇叭测量和实际聆听情况的不同,⼀个理想中平直响应喇叭所发出的声⾳,在真正到达⽿膜前会受到⾝体不同部位的⼲扰⽽其中最⼤的不同点,是⽿膜所接收到的声⾳,并⾮等于喇叭单体所发出的声⾳,⽿膜所接收到的声⾳会受到头型、脖⼦、躯⼲、⽿朵集⾳效果和⽿管共振放⼤所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机HIFI基础之如何看指标(三)频响任何交流信号都有3个基本特征:幅度、频率、相位。
用能量的观点来看,幅度代表能量的高低,频率代表能量变化的周期规律,相位则和频率相对应,代表能量变化的时间顺序(后叙)。
频率响应,简称频响,英文名称是Frequency Response,在电子学上用来描述一台仪器对于不同频率的信号的处理能力的差异。
同失真一样,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
一个“完美”的交流放大器,应该在频响指标上具有如下的素质:对于任何频率的信号都能够保持稳定的放大率,并且对于相应的负载具有同等的驱动能力。
显然这在目前技术水平下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么针对不同的放大器就有了不同的“前缀”,对于音频信号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或者小信号放大器)来说,我们还应该加上如此的“前缀”:在人耳可闻频率范围内以及“可能”影响到该范围内的频率的信号。
这个范围显然缩小了很多,我们知道,人耳的可闻频率范围大约在20~20KHz,也就是说只要放大器对这个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能够达到“标准”即可。
实际上,根据研究表明,高于这个频段以及部分低于这个频段的一些信号虽然“不可闻”,但是仍然会对人的听感产生影响,因此,这个范围还要再扩大,在现代音频领域中,这个范围通常是5~50KHz,某些高要求的放大器甚至会达到0.1~数百KHz。
但是,上述要求表面上好像是比“完美”低了很多,却仍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前我们连这样的要求也不可能达到。
于是,就有了“频响”这个指标。
(附言:指标本身就代表着“不完美”,如果一切都“完美”了,指标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放大器有两种失真: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
我们通常把后者叫做“失真”,而把前者用其它方式表达出来。
非线性失真我们已经知道了是一种什么情况了。
而线性失真就是指频率和相位方面的“误差”,即频率失真和相位失真。
频率失真及其产生原因频率失真是一种“线性失真”,意思是说,发生这种失真时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波形和输入波形仍然是“相似形”,它不会使放大器对要处理的信号产生“形变”。
一个单纯的频率失真可以看成放大器对于不同频率的信号放大倍数不同,例如,1个十倍放大器,对1KHz的信号的放大倍数是10倍,而对于10KHz的交流信号可能放大倍数就变成了9.99倍,于是,我们就可以说这台放大器有频率失真了。
在电声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频响曲线的不平直”,这里面的“曲线”我们稍后再讲。
对于一台放大器来说,产生频率失真的原因非常多。
和多放大器的内在特性都会影响到这个参数,甚至失真也会插进来一脚(这是测量方法所导致的,后谈)。
总的来说,有如下一些情况会导致频率失真:1、元器件的固有频率特性决定,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后面的一些原因实际上都源于这里。
2、采用负反馈技术放大器的开环特性以及负反馈电路本身的频响特性决定。
3、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对于测量方法引入的“测量误差”4、放大器的电路设计导致传输特性的非理想化5、安装和制造工艺不完善,引入的外界交流干扰信号导致频响的不平直。
谈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这里有很多原因似乎和“测量方法”有关,所以有必要提一下频响是如何测量和定标的。
频率失真(频响)的测试方法与标注任何可以倍写上说明书的“指标”都是必须借助仪器来测量的,这些指标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可重复性”,也就是说,只要你用同样的设备,就可以重复得到相同货相近的测量结果。
我们把这一类指标称为“客观指标”,频响当然是属于此类。
频响的测量方法很简单,在放大器的输入端接入一个标准信号发生器,这个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标准的正弦波信号,并且可以通过调节使得这个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而幅度不变。
在放大器的输出端接一个标准的纯阻性负载,并且接一个交流电平表,通过读取电平表的数据,就可以测量该放大器的频响特性了。
测量时,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和准确,要尽量多地在测试频率范围内选取不同的频率,通常采用的是“对数采样法”,即从一个标准频率(例如1KHz)开始,按照2倍关系向上和向下取点,例如2K、4K、8K……,500、250、125、62.5……,如果嫌这个间隔太大,可以缩小倍数,例如√2,√2/2等等。
将这些对应的频率的输出电平(单位是dB)记录下来,并经过统计计算就可以了。
这里,我们可能会忽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否可以调整?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应该使多少呢?不是我要卖关子,而是这里的“玄机”非常大。
由于放大器的特性的不完美,所以会导致放大器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的频响特性发生变化。
这叫“测试条件”。
我们时常发现,两个质量完全不同的放大器在频响指标上“好像没什么差别”,是那个质量差的放大器在“说谎”吗?非也,是测试条件根本不同。
放大器在不同的输出功率下,其频响是不同的,通常输出功率越大,其频响指标就越差。
而一个比较负责任的指标标注,应该指“在该放大器的最大不失真功率下测量的指标”,而一些厂家为了回避大功率输出下放大器特性的劣化,使得该指标“看起来好看”,往往采用的是“标准测试方式”,也就是说,在给定放大器放大倍数(增益)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而这个放大倍数通常是1。
显然,多数放大器是用来“放大”的,所以这个测试方法实际上并不全面,但是“出于商业目的和测试标准的允许”,这个测试仍然倍认为是“正确”的。
这样,我们就应该注意了,看指标的时候不能只关心那些数值,而应该和测试条件联系起来看。
没有测试条件的指标是毫无意义的。
标准的频响标注方法是XHz~YHz±ZdB,这里的X是指低端频率,Y指高端频率,也就是测试频率的范围,Z表示的是在这个频率范围内,放大器放大倍数的差异。
很遗憾的是,单单看资额嘎指标还是不能完全了解这个放大器的频响特性,于是厂家又给出了另一种表示形式-频响曲线。
频响曲线的两个重要特征频响曲线是在上述的测试电路中,使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发生连续变化(即通常说的“扫频”)并保持幅度不变,在输出端通过示波器或者其它一些记录仪将放大器对于这种连续变化相应的输出电平记录下来,就可以在一个座标上描绘出一个电平对应频率的曲线。
这个座标的纵坐标是电平,横坐标是频率。
纵坐标的单位是dB,横座标的单位是Hz(或KHz)。
为了记录方便,横坐标的标尺为对数型的,纵坐标则是线性的。
我们可以看看各个厂家提供的不同器材的频响曲线,我们会发现,即使两个看起来频响指标完全相同的器材,其频响曲线也是非常不同的。
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频响曲线不同对音质产生的影响,只看频响曲线有那些重要特征需要注意。
这里要着重注意两个特征:平和直。
平是指放大器在工作频率范围内频响的最大差距。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工作频率”,对于音频设备来说,我们应该关心的是20~20KHz这一段的情况,如果要求很高,可以将范围扩大到5~40KHz,这已经是足够了。
我们可以看看下图:图中有5条曲线,其中第一条是“理想”的放大器的频响曲线,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作为一个理论上的东西,同样,2、3也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放大器的频响特性会是一条完美的直线,不管是平的还是斜的都不可能。
因此我们需要放宽一下要求,对于平直的概念需要做一些退让。
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音响器材的频响曲线都应该和4、5图相似。
在这些曲线中,我们会看到一些“峰”和“谷”,也就是放大器在这些峰谷所对应的频率下其放大能力的差异变化。
看频响曲线的时候,不要被曲线的“平滑”或者“崎岖”所迷惑,首先要看看座标的标尺,改变标尺的单位会使曲线看起来差别很大。
比如图4,如果把标尺加大10倍,你大概看到的差不多是一条完美的直线了。
“直”是频响曲线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它指的就是频响曲线的起伏特征。
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于“直”应该比平要多重视一些,这并不是说直真的比平对音质的影响大,而是因为频响曲线的不直往往暗示了这个器材的其它某些特性有问题,例如高频频响起伏过多,往往说明放大器的开环特性不良,并且负反馈深度不适当,通常伴随着比较严重的瞬态失真。
通常我们认为,放大器的频响特性越平越直就越好,这样放大器对于信号的影响就越少。
通过观察曲线,我们会认为4比5要好。
这里,我们还要注意的是,我们虽然要重点考察5~40KHz这个频段,但是对于不同的器材,我们考核的频段实际上并不完全一样。
例如对于音箱和耳机,这个频段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一些“有源器材”(例如CD唱机、放大器),我们可能需要考核更宽的频段。
这是因为对于这些器材来说,虽然这些频段的声音我们不可能听到,但是这些频段的表现可以揭示这个器材的一些内在素质。
例如,对于一个放大器,如果其频响指标可以高达300KHz,并且负反馈的深度适当,可以说明这台放大器的开环性能极佳,在听感上必然有所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频段的表现好坏“我们是可以听到的”。
频率失真对声音的影响频率失真对于音质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很多时候它会完全左右一个人对音质的评价结果。
由于频响对于主观音质评价的影响因素太多,在这里不可能一一举尽,我直挑选一些我认为影响最大的方面来说。
1、对于乐器音色表现的影响。
从广义的范围来说,音色也是音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声音特点,基音、泛音、共振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件乐器的音色特点,音色就是这些基音、泛音、共振的频率以及比例关系。
如果一套系统在频响上不够平直,那么就可能造成音色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发生变化,有些泛音可能被增强了,而另一些泛音可能被削弱甚至难以被听到,这就改变了乐器的音色特征。
由于我们很多时候没有机会对比原来那把乐器的声音,所以这个改变并非极端重要,但是,由于乐器“好听”与否几乎就是音色的代名词,因此,过度破坏音色特点的结果可能会造成这个乐器的声音变得难听,因此对于高要求的人来说,最好不要改变音色特征。
由于频响会对音色产生影响,因此一些器材设计师会巧妙利用这个现象来弥补录音的不足。
对于录音师来说,这种调整也是“家常便饭”,因为他们不可能每张唱片都能“请”到那些“名琴”。
2、对于声场和定位的影响声场是个非常复杂的电声现象,其中频响特性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声场表现。
由于频响的影响,某些和声场表现有关的声音细节会被弱化或者加强,这就会导致所谓的声场“畸变”。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影响,实在无法在这有限篇幅文字中完全说明,以后再说。
对于定位来说,情况也是非常复杂,尤其是那些频率范围很宽的乐器,影响就更大。
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距离感和声音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频响不平直,乐器在发出某种频率的声音的时候会感觉比发出其它声音要远些或者近些,这样,我们就会感到这个乐器被纵向拉长了,形体发生了变化。
当频响的不平直度严重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乐器在前后晃动。
3、对于整体音色的影响这个话题可以非常古老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器材的冷、暖,声音的密度、强度都是主要来源于此(当然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进阶篇会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