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实录
2024年《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
![2024年《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https://img.taocdn.com/s3/m/ea4db93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7.png)
2024年《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葡萄沟》第二章“走进葡萄园”,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葡萄的生长环境、葡萄的品种及特点、葡萄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葡萄的生长环境,认识到葡萄种植与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掌握葡萄的品种及特点,提高对葡萄的认知水平。
3.培养学生对葡萄栽培与管理技术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葡萄的品种及特点、葡萄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难点:葡萄栽培与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葡萄沟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葡萄沟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对葡萄种植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介绍葡萄的生长环境,分析地理、气候等因素对葡萄种植的影响。
(2)讲解葡萄的品种及特点,通过挂图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品种的葡萄。
(3)详细讲解葡萄的栽培与管理技术,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葡萄种植的关键环节。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葡萄沟》2. 主要内容:葡萄的生长环境葡萄的品种及特点葡萄的栽培与管理技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葡萄的生长环境对葡萄种植的影响。
(2)列举三种葡萄品种及其特点。
(3)简述葡萄栽培与管理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葡萄的生长环境、品种及特点、栽培与管理技术。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葡萄产业的发展,了解我国葡萄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https://img.taocdn.com/s3/m/2ce6348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3.png)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葡萄沟》一文。
详细内容涉及第一至第三章节,围绕我国新疆葡萄沟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葡萄种植、收获、制作葡萄干的过程进行讲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掌握生词、短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如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葡萄种植及制作葡萄干的过程等。
2. 教学重点:生词、短语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新疆风光片,引导学生关注葡萄沟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生词、短语,并尝试理解。
(2)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3)课文朗读: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韵律美。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5. 实践活动:模拟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葡萄沟》2. 生词、短语:茂密、丰收、晾晒、热情好客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词、短语。
(2)根据课文内容,简述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3)用“因为……所以……”造句。
2. 答案:(1)略。
(2)葡萄沟位于新疆,风光秀丽,人们热情好客。
葡萄种植历史悠久,葡萄干制作工艺独特。
(3)因为新疆的葡萄沟风景优美,所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教案-11《葡萄沟》教学案例
![语文教案-11《葡萄沟》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46dbbc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e.png)
语文教案-11《葡萄沟》教学案例语文教案-11《葡萄沟》教学案例(精选17篇)语文教案-11《葡萄沟》教学案例篇111《葡萄沟》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状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白“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忱”、“出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美丽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忱好客。
6、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中重点是让同学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在于让同学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
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同学在语言情境中,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2、力量目标:同学通过自己动手感悟葡萄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目标:在合作沟通中,培育同学利用对话与人热忱相处。
三、学校及同学状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地点在学校的多功能教室,采纳的教学设备有:电脑、闭路电视、音响设备等,所需教具与学具有:纸做的葡萄、水彩笔、搭满葡萄架的挂图、各种颜色的真葡萄、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
同学在以往的学习中,培育了较好的语文学习爱好,能够运用合作、争论等形式绽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肯定的阅读理解力量。
因此,本课将在老师的启发下,引导同学采纳争论、表演、嬉戏、自学等学习方式绽开学习。
四、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1、播放音乐VCD《咱们新疆好地方》师: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宠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播放音乐,同学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
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同学自己做动作)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快、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日的新课,雅不雅克西?(雅克西)4、出示课题:《葡萄沟》师: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让老师想起那又大又园的葡萄。
《葡萄沟》课堂教学实录_教学设计
![《葡萄沟》课堂教学实录_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ed06b7647d27284a735100.png)
葡萄沟》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 个生字。
学习课文中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一大串葡萄: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水果呀?对,是葡萄。
多么诱人的葡萄呀!都吃过葡萄吧,说说葡萄是什么味道的?我国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是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我国新疆出产的葡萄了,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参观新疆出产葡萄的一个地方,是哪儿呢?(板书:葡萄沟)2.齐读课题。
(指导音变:葡萄单读时都是二声,连读时萄读得轻一点,再读一遍)二、以读为本,认知生字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读课文,学生字。
)2、思考: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板书:好地方)三、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作者也说是个好地方。
那葡萄沟究竟好在哪里?我们赶快去葡萄沟看一看。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选择你体会最深或最喜欢的词句,把它画下来,在小组内交流,并试着读出感情来。
(学生小组内学习、交流。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课文才读了两遍,就已经弄懂了课文的大体意思,刚才,教师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画出了描写葡萄的句子,看来大家对这部分内容很感兴趣,那我们就先到葡萄园里去玩一玩好不好?(好)师描述: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在金秋九月,我们踏上了开往葡萄沟的旅游列车,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让我们感到心旷神怡;一阵新疆音乐的响起,使我们仿佛闻到了葡萄的芬芳。
师: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什么是梯田?画图理解梯田。
师:赶快登上山坡,睁大你们的眼睛,看看这儿的葡萄长得怎么样?生: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到了秋季,。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优质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优质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https://img.taocdn.com/s3/m/bc4d678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7.png)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优质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葡萄沟》进行深入学习。
该内容位于语文课本第三册第六单元,主要描绘我国新疆地区葡萄沟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丰收景象。
详细内容包括:葡萄沟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葡萄种植历史、葡萄品种、采摘和晾晒过程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解葡萄沟风土人情。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葡萄沟风土人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表达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疆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大美新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解课文大意,找出不理解生字词,进行学习。
3. 精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学习,分析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解葡萄沟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难点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课文中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葡萄沟》2. 主要内容:新疆、葡萄沟、自然风光、风土人情3. 结构:总分总4. 生字词:葡萄、沟、晾晒、丰收、喜悦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葡萄沟短文。
答案:葡萄沟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这里气候适宜,葡萄种植历史悠久。
每到夏天,沟里葡萄挂满枝头,一片丰收景象。
葡萄沟葡萄品种繁多,晾晒后葡萄干更是美味可口。
这里风土人情也让人陶醉,人们热情好客,喜欢用葡萄来款待客人。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葡萄沟魅力!2. 拓展作业:收集关于新疆其他风土人情,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新疆风光、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解葡萄沟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df60e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0.pn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篇1【课文特点】这篇课文介绍俺这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葡萄,表达了作者热情赞美葡萄沟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使同学知道俺国新疆吐鲁番怎样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训练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三自然段,协助同学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俺国新疆有一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出产水果,被称为瓜果之乡,你们想知道是哪个地方吗?今天,俺们就到这个地方游览一番。
二、配乐范读课文边听边考虑:你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读后提示不懂的问题。
三、通过同学的质疑引出目标带着这些问题俺们来深入学习课文,同时俺们还要学习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朗读得,谁背的最快。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考虑: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2、看图或投影:突出人们对葡萄的喜爱。
3、怎样读才干读出这种喜爱呢?(练读──指读──齐读)过渡:葡萄沟出产那么多的水果,其中葡萄中外,为人们所喜爱,人们为什么喜爱葡萄呢?五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考虑:第二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同学讨论明确:(投影)第一句: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句:葡萄的枝叶茂密。
第三句:到了秋季,葡萄结和又多又好。
第四句:维尔吾尔族才乡拿葡萄热情待客。
2、比较句意,用取主舍次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⑴ 让俺们来看看这4句话讲了几个意思?(几句话算一个意思)⑵ 同学讨论明确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个意思:葡萄枝繁叶茂且又多又好。
讨论过程中引导同学重点理解3、4句:⑶ 这两个意思中,哪是主要的呢?⑷ 俺们的归纳段的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在一个自然段当中会有几个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作用大的就是主要的,仅仅是次要的,留下主要的,舍掉次的就是取主舍次,所以有主舍次的方法很容易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⑸ 谁能用取主舍次法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抓词语,谈理解:你人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先谈枝繁叶茂:像……绿色的凉棚。
《葡萄沟》教案15篇
![《葡萄沟》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3c4a0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b.png)
《葡萄沟》教案15篇《葡萄沟》教案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葡萄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葡萄沟》教案1【教学设想】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语言障碍。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
)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1、葡萄沟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
(纠正部分字读音)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桑葚,六月有杏子、无花果,到了七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葡萄沟》教学设计与评析
![《葡萄沟》教学设计与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ce2d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7.png)
《葡萄沟》教学设计与评析《葡萄沟》教学实录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新疆、吐鲁番等词语,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抓住重点词句,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学文,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及葡萄干的色鲜味甜。
【教学准备】课件、葡萄干【教学过程】一、交流铺垫1、结束了台湾省的日月潭之旅后,上节课我们又踏上了奔赴美丽葡萄沟的旅途。
现在谁能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和你课后的了解,说说关于新疆、关于葡萄沟,你还知道些什么?2、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
3、老师也有一个资料和大家分享,《西游记》大家都看过吧?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动故事还记得吗?孙悟空借芭蕉扇是为了,对扑灭火焰山的大火。
老师告诉你,葡萄沟就位于火焰山的西端,沟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和光秃秃的火焰山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大家想不想走进沟中,去好好游览一番?二、挖掘体验1、那老师请大家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书,相信你会有很多美丽的新收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老师刚才看大家读得非常投入,那谁想自告奋勇来读一下第一自然段?(生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读出水果的多)3、师生合作,教师引读: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那里出产(水果)。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较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哦,人们较喜爱的葡萄成熟了,那我们班的小朋友喜欢葡萄吗?好,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行吗?说去就去,请看大屏幕。
谁来读?2、你来。
谁听出来了,葡萄种在哪儿?(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茂密。
(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在炎炎烈日里,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成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之下,你会是什么感觉?(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说得好,那请你尝试带着舒畅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11 葡萄沟 教学实录_1
![11 葡萄沟 教学实录_1](https://img.taocdn.com/s3/m/ba02dd4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d.png)
11 葡萄沟教学实录《葡萄沟》教学实录《葡萄沟》是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介绍了新疆吐鲁番水果之乡“葡萄沟”。
执教者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教学,从课文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品词析句,体会葡萄沟的美丽和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从而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中,执教者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重视培养學生的想象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旅游?生:想!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就是葡萄沟。
(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的“萄”要念轻声,同学们读一读。
生读词语。
师:(课件出示卡通小火车)请同学们有序地登上小火车,前往终点站——葡萄沟。
(小火车行驶了一段路程后,前面出现了几块大石头。
)哎呀!大石头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怎么办呢?(课件提示收集能量,拥有足够多的能量就能清除掉这些石头。
)大家有没有信心清除掉这些石头呢?生:有!师:(课件出示一串串带有生字词的葡萄。
)大声读出这些词语,我们就能收集到能量,快试试吧!生:(读词语)月份、山坡、搭起……(读对词语,葡萄就会自动掉进果篮里。
)师:瞧,词语宝宝也登上了我们的小火车(课件出示一列载着词语的小火车),让我们一起读出小火车上的词语,收集更多的能量吧!生:(读词语)月份、山坡、枝叶、搭起、老乡、收下、城市、利用、热情好客。
师: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我们收集的能量足够清除路上的石头了,现在继续前进!【评析】执教者创设“旅游”情境导入教学,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的导入教学既有趣又有代入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葡萄沟很美!请你仔细听导游的介绍(播放录音范读课文),想一想,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生:(全)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葡萄沟》优秀教案(通用6篇)
![《葡萄沟》优秀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8918d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1.png)
《葡萄沟》优秀教案《葡萄沟》优秀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葡萄沟》优秀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葡萄沟》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15个,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学习第二自然段,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能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都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叫——葡萄沟。
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我们得对葡萄沟有些了解,那就打开今天我们要学的第十一课赶快去看看吧。
自由地读一读课文,遇到特别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朗读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葡萄新疆吐鲁番盛产茂密一大串暗红搭起凉棚吃个够维吾尔族自由读读(你能读正确这些生字词语吗?);指名小老师带读;难读词开火车读;随机抽读。
哪些字书写时要注意的?请你带着这些生字词语,再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课文。
3、初初地领略了一下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你有什么感受?(什么是盛产水果呢?)二、体验学习。
1、葡萄沟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我们就赶快去葡萄园看一看吧!2、葡萄园到了。
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什么是“梯田”呀?(课件理解“梯田”。
)3、这就是“梯田”,我们赶快登上山坡,仔细去瞧瞧。
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我们先来看看夏天的葡萄吧!在课文中找到句子,自己读。
再指名读。
出示句子(1)请读的同学上来动动手,给我们这里也搭建个“凉棚”?出示“葡萄叶”。
让学生上台贴树叶。
这个就是课文里描写的“绿色的凉棚”吗?不是的,为什么?理解“茂密”。
板书:枝叶茂密。
你能把她们变茂密吗?再请学生上来贴树叶。
《葡萄沟》教案(精选15篇)
![《葡萄沟》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ff00c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2.png)
《葡萄沟》教案(精选15篇)《葡萄沟》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朗读感悟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趣: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请班级里的小舞蹈家应天琦和郑桂芬小朋友给大家跳一跳新疆舞。
(播放音乐,学生也可自由地做动作。
)2、师:新疆舞很优美,其实新疆还有更吸引大家的地方,想不想去了解一下。
(出示课题:《葡萄沟》)学习生字“沟”。
二、初步感知1、学生观看葡萄沟的课件。
2、说说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三、自主学习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
⑴小老师领读生字。
⑵识字游戏一:摘葡萄教师画一串大葡萄,每个葡萄上写上本课生字,让学生摘一个葡萄,认读生字,其他学生跟读。
⑶识字游戏二:找朋友让学生把结构相同的生字圈一圈。
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吃个够、碉堡。
学生边轻声读边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好。
涂好后站起来轻轻地读几遍。
再指名读一读。
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⑹指导书写。
“沟、够”“密、蜜”⑺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
课件出示地图:找找浙江、新疆;放大新疆的地图,找找吐鲁番。
2、出示词语,让学生给词语排排顺序。
吐鲁番在葡萄沟新疆的3、葡萄沟的水果很有名。
有哪些?人们最喜欢的是什么?说话练习:用句式有……有……还有……4、指导朗读这一段。
5、小结。
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下堂课再带你们去葡萄园看看那里的风光。
第二教时一、检查1、卡片认读生字,扩词2、师生引读第一段。
《葡萄沟》课堂实录与教案
![《葡萄沟》课堂实录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d707a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d.png)
《葡萄沟》课堂实录与教案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葡萄沟》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葡萄沟》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1、尽量体现重点*紧紧围绕本单元训练目标(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进行教学,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教学第一段第2句时先让学生明确写什么,再读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第二步,教学第二段时,先让学生自学,完成作业题2,明确从第2句开始也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再引导学生读懂每个时间内是怎样把事物写具体。
第三步,最后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的方法,选取自己最熟悉的一样水果把它说具体,通过这样强化,不但突出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强化了训练。
2、尽力体现创新*这是一篇老课文,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突出“新”,打破传统的一段一段进行教学,而是先让学生了解葡萄在哪里?——学懂课文第一句,再让学生说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读好最后一段,再抓住重点段落写盛产水果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上力求“新”,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还给学生学习的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不能解决通过研究讨论(合作学习)能解决的就让他们研究讨论,还是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拔。
阅读理解的每个环节都先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讨论研究,然后反馈交流,在反馈交流中有问题让学生自找自纠,学生学习积极*很高涨,效果也不错。
4、尽能体现朗读*,阅读课应该是书声朗朗的重视朗读训练,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体会感情,读的训练有层次*,初读时要求理解内容,知道写什么,再读时了解作者的写和方法,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深读时体会感情,读出情,读出味。
5、尽可体现能力*,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揭题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葡萄”说话,学习第一句话时让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说,整体感知课文后从不同的角度说说葡萄沟的印象,反馈交流时让学生自己说,自评,自纠,学完课文后尽心体现自主*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说自己喜爱的一种水果。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https://img.taocdn.com/s3/m/d8bee3e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5.png)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葡萄沟》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文章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中对葡萄沟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的描绘,以及对葡萄种植、收获过程的叙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词,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葡萄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以及文章结构的分析。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葡萄沟的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3. 生词学习:学生自学生词,教师讲解重点生词,并进行课堂练习。
4. 句子解析: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解析,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5. 文章结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7.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设想自己身处葡萄沟,描述所见所闻。
8.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课后习题,进行详细讲解。
9.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师进行辅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葡萄沟》2. 生词:葡萄、沟、丰收、热情、好客等3. 句子解析:典型句子展示4. 文章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我心中的葡萄沟》作文。
2. 答案: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进行批改,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葡萄的文学作品,提高阅读兴趣。
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实地观察葡萄的生长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葡萄沟教案 3篇
![葡萄沟教案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3b24a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e.png)
葡萄沟教案3篇葡萄沟教案 1设计说明课文围绕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描绘了葡萄沟的葡萄成熟的景象和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表现了葡萄沟的美丽开爱。
那里的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学生除了对葡萄沟有所了解,还要进一步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享受,在感悟情感的同时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l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l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是本课教学重点;感悟句子所包含的感情是教学难点。
l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吗喜欢吃又香又甜的葡萄吗如果把这两者合起来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老师和课文一同去盛产葡萄的葡萄沟游览一番。
(读课题:葡萄沟)二、细读感悟(一)、第一段1、去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葡萄沟。
(课件出示第一段,学生读)2、这段文字就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自己读一读,看你知道了什么。
葡萄沟的位置在新疆的吐鲁番。
那里出产水果。
水果种类很多(课件出示水果),人们最喜欢葡萄。
3、引读第一段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那里出产五月有七八月有到了九十月份(二)第二段1、人们为什么最喜欢葡萄呢让我们去看看。
现在去行么(最好九十月份,因为到了九十月份,葡萄就成熟了。
)那我们就乘时光隧道车把时间调整到九月吧。
闭上眼睛,一、二、三,葡萄沟到了。
2、(出示葡萄沟概貌图)这就是葡萄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边说边出示句子,指出山坡、梯田和葡萄树)3、这些葡萄树长得怎样。
学生看图自由说。
书上是这样写的(出示第二句)学生读。
这句写的是(枝叶),什么样的枝叶(茂密的),怎么样(向四面展开)。
连起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
)作者进一步描写说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为什么比作凉棚而不是别的。
《葡萄沟》教案(通用20篇)
![《葡萄沟》教案(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168ef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6.png)
《葡萄沟》教案《葡萄沟》教案(通用2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葡萄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葡萄沟》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认11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2)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领略新疆吐鲁番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人民的喜爱之情。
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葡萄沟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位于我国东南部的宝岛台湾,领略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我国的一个省区,位于西北部的新疆,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有一个吐鲁番市,在吐鲁番市的东北部有一个的地方——葡萄沟。
(板书:葡萄沟)齐读课题。
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呢?二、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对照生字表圈出生字宝宝,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检查词语。
(1)(点击课件出示:葡萄沟新疆吐鲁番)这三个词语是三个什么的名字?这三个地名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点击课件)中国地图,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师进行讲解。
(2)蜜桃,强调“蜜”的字形,下面是“虫”字(3)梯田,强调字音并利用图片认识梯田(4)出维吾尔族,强调“维”“吾”字音,利用图片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5)碉堡说记忆方法(6)认读所有字词,提示多音字“钉”3、指名分段读课文,4、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三、理解课文(一)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师小结描述: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葡萄沟盛产水果,但人们最喜爱的是葡萄,那么多的酸甜可口、五光十色的葡萄可以让你吃个够,还能制成葡萄干。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https://img.taocdn.com/s3/m/c547b51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2.png)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葡萄沟》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新疆葡萄沟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学习生字词及重点句子;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难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新疆葡萄沟的美丽图片,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生字词、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葡萄沟》2. 生字词:新疆、葡萄、沟、美丽、热情、好客等。
3. 重点句子:新疆葡萄沟真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葡萄又大又甜;人们热情好客,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4. 文章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以《我心中的葡萄沟》为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我心中的葡萄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
葡萄沟的葡萄又大又甜,人们热情好客,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我希望有一天能亲自去葡萄沟看看,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2. 作业题目: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造句。
答案:新疆的葡萄沟真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葡萄又大又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葡萄沟的美丽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文章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葡萄沟》教学案例
![《葡萄沟》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9347e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6.png)
《葡萄沟》教学案例《葡萄沟》教学案例篇一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区和名胜古迹,中国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
相信咱们这些同学也听说或去过不少地方,谁愿意起来和我们讲一讲。
(随机评价你知道的可真多;你的知识可真不少)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地方想介绍给大家。
在这里你会亲眼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亲口尝尝甜甜的葡萄,还可以见识一下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噢,对了,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知道是哪儿了吗?怎么样,还等什么,快跟我这个导游一起去看看吧。
(点击课件板书课题)二、新授,初读:看了这个题目,你都知道了什么?(3个人评价爱动脑爱思考)那你还想知道什么?(3个人评价你真爱提问题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果你还有其它问题,待会咱们在分析课文的时候你可以随时站起来问,好吗?]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0页,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老师给你提的要求(点击课件)听请老师的要求了吗?那好,开始吧。
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老师很高兴。
咱们来看看黑板上的问题(真是个会思考的还孩子)黑板问题解决以后,问学生“哎,你们知道新疆在哪吗?”(点击课件两幅地图让生观察)三、字词:老师想当小考官,行吗?好,我们来看看字词的掌握情况。
看,来了,自己先读读试试,如果哪个词不会读,可以请小伙伴帮忙,也可以问问我。
老师看你们信心十足啊。
准备好了吗?咱们先来个男女接力吧(读得可真不错)开火车好吗?(声音真响亮)法官宣布,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别高兴的太早,还有字这一关。
我想找一个小老师起来领大家读,读对了,你们就跟读,读错了就帮他改正(找2个人这个小老师读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好吗?恭喜你们,闯关成功。
字词读得不错,相信读课文一定没有问题,是吗?谁勇敢愿意起来读。
(找四个生一人一自然段评价读得好)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反复朗读,一会你起来先为我们朗读,再说一说通过读这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或者你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好吗?谁是第一个勇敢者。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5)
![《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5)](https://img.taocdn.com/s3/m/5a22a0e3ce2f0066f533225e.png)
葡萄沟优质课教案一.教材分析《葡萄沟》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是围绕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专题来组织的。
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
本课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二.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六.导入1.孩子们,你们喜欢吃葡萄吗?……你们知道吗?有一个地方生产葡萄,这个地方在新疆吐鲁番,那里盛产葡萄,是一个葡萄王国。
田里、房前屋后、路边全种满了葡萄。
那个地方就是葡萄沟。
今天,我们就将一起去欣赏一下葡萄沟的美景。
2.出示课题。
3.齐读课题。
4.指出会写的字“沟”。
(观察字形,左右结构,注意横折钩的写法)5.师范写,生联系(巡视,提醒写字姿势)二.初读课文1.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接下来找几个小朋友接读课文,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的小朋友认真听)生读课文2.课文读的这么熟练,我们的词语朋友也迫不及待的要和大家见面了。
A.出示带拼音词语(自由读、小老师领读)B.去拼音词语(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摘果子)C.认识的字标红D.回忆识字方法识字方法新疆吐鲁番、鲁:车牌蜜:蜜蜂梯:木+弟维:维生素、难、准、吾:语够:句+多碉:石+周堡:保+土三.研读课文1.大家字词掌握的这么好,想不想一起去葡萄沟看看?……孩子们,打开你们的课本43页,大声的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葡萄沟给你到来什么样的印象?生读课文。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出示第一段)谁来读一下?生读….这么多的水果啊,你们喜不喜欢?(喜欢)带着喜欢的感觉读一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课比赛教学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课比赛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d1b1dc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c.png)
《葡萄沟》教学实录一、导入课题,了解地名1.同学们,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瞧,它是一只小兔子.小兔子要带大家去旅行,猜猜它会带我们去哪里?生:葡萄沟。
2.葡萄沟在中国的什么地方?生: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
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地图)新疆是我国的一个自治区,吐鲁番是一个市,而葡萄沟是吐鲁番著名的旅游胜地。
我们可得把这位置记准确喽,再来读一读。
3.(小兔子录音: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葡萄沟可是个好地方)师:是吗?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咱们今天就跟你走一趟,看看葡萄沟到底好在哪里。
出发之前,我们的得做好攻略,2分钟时间先来读读课文,看看葡萄沟什么地方最吸引你?试着用横线把他画下来。
(板书课题)4.(生自汇报)预设:1.你是冲着哪儿的葡萄去的.2.看来你是个十足的小吃货。
既然葡萄沟那么有魅力,那我们还等什么?快出发吧。
二、关注课文,走进葡萄沟到了到了,(闻一闻)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水果香味,快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水果?(生说)(回归课文: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图片介绍:沙果又叫海棠果,形状像小苹果),到了九十月份有(人们最爱吃的葡萄成熟了)2.我们赶快到葡萄园里看一看吧。
葡萄园可真大啊,这里的葡萄种在哪呢?(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看,这就是梯田,它的样子像极了我们常用的梯子。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梯”这个字的(生说)3. 瞧这梯田上绿油油的都是葡萄的叶子,快登上山坡看看葡萄叶长得怎么样?生:茂密识字:密,对比蜜A.大家看”密“这个字在课文中还藏着一个孪生兄弟呢?谁发现了?生:蜜桃的“蜜”(你可真善于观察)师:瞧这就是蜜桃,不都是桃子吗?怎么在葡萄沟成了“蜜桃”?生:蜜桃格外甜师:哪个字让你感觉格外甜?生:蜜字。
师:是呀,你看蜜这个字,它是一个形声字,上面的宓表示它的读音,下面的虫子就是蜜蜂,蜜字的造字本意是“蜜蜂春夏酿蜜,然后安然的度过秋冬。
B扩词:因为蜂蜜很甜,所以我们把很甜的桃子,叫“蜜桃”,那么很甜的枣,我们叫——蜜枣蜜柚C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认还要会用.我这准备了2道题目,谁来挑战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沟》教学设计
二年级三班张晓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学习课文中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葡萄沟》课堂实录
一、导入:
1、师: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有一集叫做《三借芭蕉扇》,里面有个地方叫做火焰山,同学们觉得那个地方怎么样?(热)在火焰山西侧有一处峡谷,因为盛产葡萄而著名,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葡萄沟。
板书:葡萄沟,请同学念一念“葡萄”)这两个字。
师:“葡萄”这两个都是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葡萄”两个字都是草字头,草字头下面都是“勹”。
师: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请小朋友拿出小手在桌子上写一写,记住这两个字。
生:(书空)
2、师:下面请大家再看大屏幕,(点击出示“沟”)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起念一遍。
生:葡萄沟。
师:“葡萄”和“葡萄沟”有什么不同?
生:葡萄沟是一个地方,葡萄是一种水果。
生:葡萄是一种水果的名字,葡萄沟是一个地方的名称。
3、师:是的,同学们说得很好。
那葡萄沟在哪里?它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来整体感知一下葡萄沟。
生:(看大屏幕——出示葡萄沟的资料。
)
吐鲁番的葡萄沟[1]坐落于吐鲁番市东北,葡萄沟是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沟谷狭长平缓。
沟内,溪流环绕,水质纯净。
葡萄沟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逸在吐鲁番盆地中央。
葡萄沟是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这里是一处幽静的避暑、观光、旅游胜地。
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
在葡萄沟里,您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品尝到世界上最甜的葡萄,还能领略到葡萄沟里维吾尔族小伙儿的热情舞蹈、惊险刺激的达瓦孜表演、热闹喜庆的少女采葡萄等,令人目不暇接。
)
师:了解完了葡萄沟,谁能告诉大家葡萄沟在哪里?
生: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
(出示地图)
师:请大家再看一看地图,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新疆有个吐鲁番,吐鲁番里面又有一个葡萄沟。
(出示句子)重组句子:葡萄沟在新疆的吐鲁番。
4、说了这么多,那么葡萄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43页,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5、检查预习,出示生字。
二、讲解课文
1、师:课文是怎么写葡萄沟的?请大家打开书,把书上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自由说)
师: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优美,葡萄干非常有名,而且那里的老乡又很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板书:“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第一自然段学后就学最后一段)这句话怎么读好它呢?请大家试一试。
生:
生:
生:
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就美美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师: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主要是因为那里——生:盛产水果(板书)。
2、师: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怎样来写的。
请小朋友认真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用“——”划出写水果的句子,写了哪些水果用“()”标出。
生:(自读)
师:谁能站起来读一读写水果的句子。
生: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
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师:这句话写了哪些水果?
生:这句话写了杏子、香梨、蜜桃、沙果……
师:是的。
(点击)这是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还写到了什么?(生:葡萄。
)
师:请大家再看看这个句子,作者在写这些水果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这句话是按时间顺序。
我是以“五月”“七月”“九十月”这几个词中看出来。
师:这些水果中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生:葡萄。
)
3、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写葡萄?请大家认认真真读读写葡萄的段落,边读边完成下面的题目。
师:(点击出示题目)。
生:这一段共有(4)句话,从第2句开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写了(夏季、秋夏)两个季节葡萄生长的情景。
师: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写夏季葡萄的枝叶很多。
我是从“茂密”和“向四面展开”这几个词中看出。
生:我读懂了夏季的枝叶很美,从“绿色”这个词中看出。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作者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写的,把向四面展开的枝叶比作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老师:这儿为什么用“一个个”而不用“一个一个”呢?
生:我能解答他的问题,这里用“一个一个”也行,但用“一个个”更能突出葡萄的多和葡萄叶的茂盛。
师:这句话作者通过写葡萄树多,枝叶的茂密,采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夏季葡萄的美。
葡萄沟的夏季是十分炎热的,要是这时候,人们来到葡萄沟,来到这像凉棚样的枝叶底下,会有什么感觉呢?
生:会有很凉快的感觉,好像来到空调房里,舒服极了。
生:会有很凉爽的感觉,把疲劳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师:你们能不能通过读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呢?自己试一试。
生:(自由读)
师:小朋友,接下去我们看看秋季的葡萄有什么变化。
师:(点击出示句子)自读这句,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主要写葡萄的颜色很多很美。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主要写夏季的葡萄很多,很大。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呢?
师:谁能帮它解答这个问题,想一想“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老师,我能解答这个问题。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都写出了颜色的多和美,但“五光十色”还写出颜色有光亮,这样就更美了,因为成熟的葡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所以这儿不能换“五颜六色”。
生:老师,为什么“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录的”后面都有个“的”,而“五光十色”的后面不用“的”?
生:因为前面都是具体写一种颜色,而“五光十色”是总结前面的很多种颜色。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这是为什么用“一大串一大串”而不用“一串串”呢?
生:因为“一大串一大串”不但写出葡萄多,还写出大,而“一串串”只写出葡萄的多。
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能从一句话中读懂了这句话写出了葡萄的多、大和美。
那么你能不能美美读一读呢?生:(自由练读)师:颜色词后面的“的”要读轻声,听老师读一读,大家再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师:葡萄沟夏天的枝叶很茂密、很美,秋季的葡萄多、大而美,下面我们一起把写夏季和秋季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葡萄沟葡萄之美。
出示段落,生:(齐读)
4、师:请大家再看看课文,作者在第一段中写水果和在第二段中写水果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第一段作者只是简单介绍了几种水果,而第二段作者主要介绍了葡萄的生长过程。
师:他在写葡萄生成过程时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葡萄的样子、数量、颜色等方面写具体。
那你能不能学着作者写葡萄的方法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水果或物品呢?
生:(四人合作小组练说),师请同学起来说一说。
5、师:小朋友,你们想吃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吗?(生:想。
)那
新疆维吾尔族的老乡让你们吃吗?(生:让。
)你从哪句话里看出来的?(生:摘下……吃个够。
)从这里你可以看出,新疆维吾尔族的
师:葡萄沟不但葡萄好吃,而且还有很多被制成美味葡萄干呢。
那你知道,这么好吃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请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自由读)
师: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荫房是怎么样子的?请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生举手回答)
老师带小朋友去看一看。
请你仔细观察,荫房是和我们普通的房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葡萄干又是怎么做成的?出示课件。
请小朋友一起把第3段来读一读。
师:以前有一些外国人来葡萄沟考察,对这种天然晾制葡萄干的办法大为惊奇,于是就到处拜师求教,回去后也学着用这种方法晾制葡萄干,结果都失败了,因为他们那里没有吐鲁番干热多风的独特的自然条件。
只有我们中国吐鲁番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好吃的葡萄干。
师:听到这个消息后,你有什么想法吗?(葡萄沟很好。
)
问:好在哪里?(生:盛产水果、风景美丽、老乡热情)
师:是啊。
葡萄沟不但盛产很多水果,特别是葡萄在外国也很有名,而且人也很好。
这里出产的连葡萄干也很有名,我们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你喜欢葡萄沟吗?让我们再来一起夸一夸葡萄沟吧!(出示第四段)齐读第4段。
师小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名山大川处处风景优美,老师希望大家长大后有机会能去祖国各处多走走多看看。
三、板书设计
板书: 10葡萄沟
盛产水果
枝叶茂密
葡萄颜色多真是个好地方
味道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