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教案
《桥梁远景图》教案一、设计说明本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一篇科普文章,是一篇精读课文。
其写作内容及风格大胆而独特,尤其是突破桥梁的现有结构和造型对未来的桥做出设想的那部分。
应引导学生在了解说明文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调动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训练个性化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可采取课堂讲授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搭建连接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桥梁。
二、教学目标1.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2.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3.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学生描述自己看过或听过的现实生活中的桥。
(引导学生注意对桥的轮廓、结构等的描述。
)2.请学生描述自己听过或看过的神话或传说中的桥。
(引导学生注意在描述过程中突出重点,语言生动具体。
)现实生活中的桥可能不尽如人意,神话传说中的桥又虚幻不切实际。
那么,我们能否在科学的基础上设想一些更合理、更完善的桥呢?(二)整体把握1.教学切入点(1)从整体框架切入在阅读中注重启发学生通过文章标题把握说明对象。
划分全文段落及层次,简要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从体会语言上切入本文虽是介绍桥梁的科普文章,但是我们读起来却不感到枯燥乏味或难以理解。
这是为什么?请学生仔细阅读全文并用圈点批注法加以标记,然后阐述理由。
教授重点: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
示例: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
分析:桥的构件用“花枝一般”来比喻,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将桥的线条柔和之美尽展无遗;“肥瘦相间”等词的使用通俗易懂,质朴简洁。
请学生把这样的句子改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再来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示例:上句可修改为“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笔直的材料,而是有着各式各样的形态;它的顶端和底部也不是有着相同的比例,而是各有不同”。
分析:修改后的语言是恰当而准确的,但却平淡乏味,失去了原文的生动形象。
《桥梁远景图》学习活动方案_教案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学习活动方案新课程七年级语文学科学习活动设计第18课《桥梁远景图》学习活动方案设计者:泸州市江阳西路学校李华伟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桥梁相关知识,掌握打比方、作诠释及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体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及生动性,领悟科学而大胆的想象。
2、过程与方法:自主收集、筛选信息,合作理解桥的基本结构及其说明方法,探究科学而大胆的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合作,勇于探究,主动积极;培养以科学的态度大胆想象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1、打比方、作诠释、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及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2、以科学为前提的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三、学习难点:1、想象的科学性。
2、合作探究的意识。
四、学习准备:(主动收集筛选信息活动)1、收集并筛选有关文字图片信息。
2、观察各类桥梁,采访造桥人。
五、活动过程:(一)、认清桥梁(比一比:谁说得最准确、形象)1、活动目的:认清桥梁的基本结构,掌握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为学习描绘“桥梁远景图”部分打好坚实基础。
2、活动方法:组内交流收集并筛选后的相关信息小组派代表用一句话概述桥的基本结构比照原文,合作探讨认清桥的基本结构,把握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3、活动时间:在教师导入后进行,约用12分钟完成。
(二)、畅谈远景(试一试:谁讲得最透彻、生动)1、活动目的:领悟科学而大胆的想象及掌握作诠释,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
2、活动方法:历数一般桥梁的缺点速读4~12段并为(九个)小组选定探究内容合作探究选定内容代表阐释(当老师)自由发言,归纳想象的科学与大胆及其说明方法(达到目标)。
3、活动时间:在第一次活动之后进行,约用18分钟。
六、效果测评(评一评:谁想得最科学、大胆):1、为建泸州y型大桥说理或为在××处建桥说理(说明建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好运用本文的说明方法)。
2、“……远景图”为题,说一段话,进行某一方面科学而大胆的想象(最好运用本文的说明方法)。
桥梁远景图教案(2篇)
桥梁远景图教案(2篇)桥梁远景图教案(2篇)一一、说教材:《桥梁远景图》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说明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
本单元四篇文章都属于介绍某一类事物的说明文,学习事物说明文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科技类文章的兴趣是学习要点。
本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一篇科普文章,是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桥梁做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
在学习前文的基础上领悟本文独特的语言和说明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
《桥梁远景图》茅以升是一位杰出的桥梁设计师,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充满想象力,有着很强创造能力的人。
二、说学情: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良好,在学习《苏州园林》后,对说明文阅读要求有所了解,具有一定分析能力,个别同学对说明方法及说明文语言特点掌握不好,对桥梁知识了解比较少,学习本文的兴趣不浓厚,但是对于自由评点会有比较大的兴趣,能有让他们表现的机会。
三、说目标:课程标准对7—9年级阅读提出这样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制定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说明桥的重要性、桥梁的基本结构及以科学的态度,对未来桥梁建筑的发展远景具体描述”的结构脉络,学习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和打比方、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等说明方法;培养学生以科学为基础的。
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基础情境导入,理清文章结构脉络,师生互动,总结拓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桥梁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热爱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和说明方法,培养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的能力。
四、说教法: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发现、质疑,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桥梁远景图》教案
《桥梁远景图》教案《桥梁远景图》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育同学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方,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学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2.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导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8页,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桥梁远景图》。
2.解题造境:请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时对桥梁的将来状况的设想。
二、朗读感知1.要求同学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检查阅读效果:(1)读词述文:承载颠簸袖珍小巧玲珑?水涨船高胜似闲庭信步(2)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2.要求同学重点研读自己喜爱的一个自然段。
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指导同学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1)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文中哪段是过渡段,详细作用是什么?(3)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
三、解读体昧1.顺势提出:将来的桥会有哪些改变?将来造桥会有哪些改变?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方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当叫它打比方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请同学们争论一下,说说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详细说明。
(指导同学读文,查找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四、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认真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对将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第二课时一、诱思导学1.分析文章生动精确的说明语言。
(1)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很生动,文中中还有很多句子写得也很生动,请同学找出。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语文版
《桥梁远景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学习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能力。
过程与方法:边阅读边体会说明方法和语言的特点。
采用自主与合作相结合、学习与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科学创造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学习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合理的、科学的大胆的想象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文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突破教学难点。
具体教学设想:本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生写的一篇科普文章,作为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对现有桥梁作具体的介绍;作为一篇科学幻想文章,它也不象一般科幻作品那样充满神奇的想象,而是以科学的态度,对未来桥梁建筑的发展远景作了一番描述,因而可以说,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
同时,学生对于说明文首次学习,基于文章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中从文体出发,围绕说明对象的特点引导学生感知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的特点。
课上安排了短文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对于文体有更深刻的感知。
在教学难点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分析讨论,领会想象对于科学研究和未来创造的重要作用,并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大胆想象。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
调查交流:学生交流对于桥梁的认识和了解情况,重点交流茅以升的哪些设想已经变成现实。
使学生感受人类的伟大创造带来的辉煌。
同时多媒体出示国内的先进的桥梁,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
进而切入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二.读课文品方法。
1、作者是怎么介绍桥的基本结构的?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
2、作者认为将来的桥怎样造和造成什么样子?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板书。
3、小组合作完成:说一说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将来桥的变化?此环节,教师巡视指导。
同时在学生交流的时候,用图的形式使学生形象感知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
(七年级语文教案)《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2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2 七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一)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
(二)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桥梁的特点、优点。
(三)通过自学体会科普作品通俗、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1、介绍了解八种未来的桥梁2、学习科普作品写作特点教学准备:课外搜集资料、绘画纸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简介作者的生平事迹2、学生展示课外搜集的有关桥梁的材料。
看桥的昨与今,旧与新,给学生对桥最直观的感受,并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进入幻想世界1、听录音2、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出示未来桥梁的图形,获得感性认识3、采用自由选择、分组朗读、互相合作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对茅以升笔下的八种未来桥梁有更明确的认识,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第二部分:学生积累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交流、讨论、朗读、摘抄等方式自主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等。
适时出示句子●三、教师总结板书很低无墩很美浮墩造价便宜小而轻便又快又好无梁飞渡难度、先进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课文,领会中心2、通过“小小辩论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3、进行课外拓展,培养学生想象创新思维教学重点、难点:1、领会课文中心2、课外拓展,进行口语训练,想象力的培养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的收集、创新设计、歌曲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二、复习巩固主要围绕第一堂课的八种桥梁练习说话●三、发散思维●。
桥梁远景图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桥梁远景图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3.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2.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导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8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桥梁远景图》2.解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二、朗读感知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检查阅读效果:(1)读词述文:承载颠簸袖珍小巧玲珑水涨船高胜似闲庭信步(2)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些内容?2.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1)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2)文中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3)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三、解读体昧1.顺势提出:将来的桥会有些变化?将来造桥会有些变化?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3.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4.文中还运用了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具体说明(指导学生读文寻找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四、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第二课时一、诱思导学1.分析文章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1)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很生动文中中还有许多句子写得也很生动请学生找出进行分析(2)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句子说一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A.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B.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要人的劳动力 2.分析文章中运用的特殊句式3.要求学生仿造句指导学生仿造句式进一步认识双重否定句与反问句的表达效果二、科学幻想1.提出问题:作者的想像不乱想?请说出理由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同时参照课文前的彩图理解科学的幻想与现实的密切关系3.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在1979年时作者的设想已变为现实的资料介绍给同学们三、辐射阅读1.要求学生阅读辐射文《大脑移植的幻想与现实》2.提出问题:本文在语言上与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例句3.提出问题:结合两文说一下你对科学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4.同学们的年龄正是幻想的好时候再上加这两篇文章的学习你难道不想让自己的幻想将来成为现实?行动起来查阅有关资料以“……远景图”为题写一篇短文展望一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四、本课小结.希望同学们学完这两篇文章以后能够喜欢这种科学幻想的文章能积极探索科学奥秘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大胆而合理的想像不断创新不断研究等待你的想像成为现实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语文版)《桥梁远景图》学习活动方案_初中语文教案_模板
(语文版)《桥梁远景图》学习活动方案_初中语文教案_模板点击浏览该文件一、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言散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
本文抓住景物及季节特征,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语言精练,思路清晰。
教授本文要达到的课标要求:1、知识目标:学习怎样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动静结合。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方法:加强对文章的朗读、欣赏,体味,借助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步骤(一)导入:情景导入,分三步。
(1)师:到过哪儿?给大家谈谈。
设计目的:可就班内广西或外省如湖北、湖南、四川、江苏等地的学生,让他们简单描绘家乡或到过的风景名胜,实现能力目标的听、说训练,并调动学生积极性。
(2)师:是否到过长江三峡?说说三峡是哪三峡?简介其风光。
假如末到过,背诵描写长江或三峡的诗歌。
设计目的:仍训练听、说能力。
设置“到”与“未到”,可给学生创造展示才能的空间。
引导学生背诵《黄鹤楼送盂洁然之广陵》或与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关的《朝辞白帝》后,伺机介绍地理学家郦道元,引出《三峡》。
设计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峡美景,实现知识目标的第一步。
(二)播放《三峡》光盘,其间教师背诵课文,做到有感情,有节奏。
设计目的:这一步骤中,背诵结合光盘,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增强兴趣和感性认识,实现知识目标的第二步和为培养听、读训练打下基础。
(三)抓住优美的文言写景散文以朗读为重点进行训练。
(1)听教师朗读,要求学生听出节奏。
设计目的:训练听的能力。
(2)让学生大声地朗读,圈出的难字难句可借助注解、工具书在小组内交流或与巡视的老师交流。
教师估计或就学生提出的疑难示例,如:节奏: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以词义为单位);难字:曦、虽、属等;难句:“虽乘奔欲风,不以疾也”等。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设计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了解桥梁远景图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习桥梁远景图的基本要素和组成掌握桥梁远景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1.2 教学内容桥梁远景图的定义和作用桥梁远景图的基本要素:桥跨、桥墩、桥台、桥面、桥梁装饰等桥梁远景图的绘制步骤:观察现场、绘制草图、标注尺寸、上色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桥梁远景图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基本要素和绘制步骤实践法:学生现场观察桥梁,绘制桥梁远景图草稿1.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含桥梁远景图的图片、示意图等桥梁实地考察:选择附近的桥梁作为观察和绘制对象第二章:桥梁远景图的基本要素2.1 课程目标了解桥梁远景图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学习桥梁远景图基本要素的绘制方法和技巧2.2 教学内容桥跨:梁、拱、悬索、斜拉等桥型的特点和绘制方法桥墩和桥台:结构形式、尺寸和绘制方法桥面:道路、铁路、人行道等桥面的布局和绘制方法桥梁装饰:栏杆、灯光、雕塑等装饰元素的设计和绘制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桥梁远景图基本要素的定义、作用和绘制方法实践法:学生根据实际桥梁照片进行桥梁远景图基本要素的绘制练习2.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含不同类型桥梁的图片、示意图等桥梁照片:提供实际桥梁的照片,供学生进行绘制练习第三章:桥梁远景图的绘制步骤3.1 课程目标学习桥梁远景图的绘制步骤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绘制桥梁远景图的能力3.2 教学内容观察现场:了解桥梁的结构形式、周围环境等特点绘制草图:按照观察结果,用铅笔在纸上绘制桥梁远景图的草稿标注尺寸:在草图上标注桥梁各部分的尺寸和比例上色: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桥梁远景图的上色3.3 教学方法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桥梁实地考察,按照绘制步骤独立完成桥梁远景图的绘制讲授法:讲解桥梁远景图的绘制步骤和技巧,进行示范演示教学PPT:包含桥梁远景图绘制步骤的示意图和讲解桥梁实地考察:选择附近的桥梁作为观察和绘制对象第四章:桥梁远景图的应用案例4.1 课程目标学习桥梁远景图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桥梁远景图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能力4.2 教学内容城市桥梁远景图:分析城市桥梁远景图的设计要素和绘制方法高速公路桥梁远景图:了解高速公路桥梁远景图的特点和绘制技巧铁路桥梁远景图:学习铁路桥梁远景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案例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桥梁远景图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案例和特点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桥梁远景图的设计和规划练习4.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含城市桥梁、高速公路桥梁、铁路桥梁远景图的应用案例和示意图设计软件:学习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桥梁远景图的设计和规划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课程目标总结桥梁远景图的概念、基本要素、绘制步骤和应用案例评价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复习桥梁远景图的概念、基本要素、绘制步骤和应用案例学生展示自己的桥梁远景图设计和规划作品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桥梁远景图的概念、基本要素、绘制步骤和应用案例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桥梁远景图设计和规划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5.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含桥梁远景图的总结和评价内容学生作品:收集学生的桥梁远景图设计和规划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第六章:桥梁远景图的设计原则6.1 课程目标学习桥梁远景图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原则进行桥梁远景图的创作能力6.2 教学内容设计原则:功能、美观、安全、经济、环保等原则设计标准:符合规范和要求的桥梁远景图设计设计实践:运用设计原则进行桥梁远景图的创作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桥梁远景图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桥梁远景图设计实践6.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含桥梁远景图设计原则和标准的讲解设计软件:学习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桥梁远景图的设计实践第七章:桥梁远景图的绘制技巧7.1 课程目标学习桥梁远景图绘制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提高桥梁远景图的绘制效果和质量7.2 教学内容绘制技巧:线条、色彩、光影、比例等绘制技巧绘制方法:手绘和计算机绘制的不同方法和效果绘制实践:学生进行桥梁远景图的绘制实践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桥梁远景图绘制的技巧和方法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桥梁远景图绘制实践7.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含桥梁远景图绘制技巧和方法的讲解设计软件:学习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桥梁远景图的绘制实践第八章:桥梁远景图的应用案例分析8.1 课程目标分析桥梁远景图在不同场景和领域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桥梁远景图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8.2 教学内容城市规划:桥梁远景图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交通设计:桥梁远景图在交通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工程项目:桥梁远景图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案例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桥梁远景图在不同场景和领域的应用案例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桥梁远景图应用案例的分析实践8.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含桥梁远景图在不同场景和领域的应用案例的讲解案例资料:提供相关城市规划、交通设计、工程项目等案例资料第九章:桥梁远景图的创新与发展9.1 课程目标了解桥梁远景图的创新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进行桥梁远景图创新设计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创新设计:桥梁远景图在创新设计中的方法和思路发展趋势:桥梁远景图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创新实践:学生进行桥梁远景图创新设计实践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桥梁远景图的创新设计方法和思路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桥梁远景图创新设计实践9.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含桥梁远景图的创新设计方法和思路的讲解设计软件:学习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桥梁远景图的创新设计实践第十章:总结与评价10.1 课程目标总结桥梁远景图的概念、设计原则、绘制技巧、应用案例、创新与发展评价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10.2 教学内容复习桥梁远景图的概念、设计原则、绘制技巧、应用案例、创新与发展学生展示自己的桥梁远景图创新设计作品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桥梁远景图的概念、设计原则、绘制技巧、应用案例、创新与发展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桥梁远景图创新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10.4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含桥梁远景图的总结和评价内容学生作品:收集学生的桥梁远景图创新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桥梁远景图的基本要素学生需要掌握桥梁远景图的基本要素,包括桥跨、桥墩、桥台、桥面、桥梁装饰等,并了解它们在桥梁远景图中的作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桥梁远景图教案语文版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更多关于桥梁的知识和案例,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桥梁,让学生实地了解桥梁的结构和设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邀请桥梁设计师或工程师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桥梁设计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
答案:
1.课文中的桥梁景象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桥梁的宏伟和壮观。作者通过这种描绘传达了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对桥梁建设者的敬佩之情。
2.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写作手法,如将桥梁与山脉、河流等自然景观进行对比,展现了桥梁的壮丽和伟大。同时,桥梁也象征着连接、希望和梦想,表达了作者对桥梁的热爱和敬仰。
3.实验器材:如果本节课需要进行实验,如桥梁模型制作或相关科学实验,要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准备实验器材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操作能力,避免使用危险或有毒性的材料。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可以将教室布置成适合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同时,也要确保教室的布置能够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桥梁的基本概念、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以及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桥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1. 通过学习《桥梁远景图》,培养学生对桥梁的兴趣,了解桥梁的发展历史和重要作用。
2. 学习描述性语言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对《桥梁远景图》进行详细讲解,介绍桥梁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2. 学习描述性语言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丰富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桥梁的创作,包括诗歌、故事或文章等形式。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20分钟)1. 准备一些桥梁图片或模型,展示给学生观看,引发他们对桥梁的兴趣。
2. 提问:你见过哪些不同种类的桥梁?你觉得桥梁有什么作用?第二步:呈现(20分钟)1. 展示《桥梁远景图》这幅画,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细节。
2. 针对画中的桥梁,介绍不同种类的桥梁,如拱桥、吊桥、斜拉桥等,并解释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步:讲解(30分钟)1. 使用描述性语言和修辞手法,讲解桥梁的美丽和重要作用,如用比喻来形容桥梁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用拟人手法给桥梁赋予生命等。
2.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地考察的形式,进一步介绍世界上著名的桥梁,如伦敦塔桥、悉尼海港大桥等,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四步:创作(30分钟)1. 引导学生以《桥梁远景图》为题材进行创作,要求他们写一篇诗歌、故事或文章等形式的作品,描述自己理想中的桥梁。
2. 鼓励学生运用他们学到的描述性语言和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第五步:展示与反馈(20分钟)1.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同伴评价。
2. 老师进行总结性评价,肯定学生的创作成果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桥梁远景图》图片或海报。
2. 桥梁相关的图片、模型、视频或书籍。
3. 题材广泛的写作素材,包括桥梁的历史和文化、个人经历等。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对桥梁的讨论和创作,评价他们对桥梁的理解和认识。
2. 评价学生的描述性语言和修辞手法的应用情况,以及作品的独特性和表达能力。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范文但仅有说明文的味儿是远远不够的。
我熟知好些老师关于说明文的授课法(也包括我自己,恐怕这样的教授法具有普遍性)——先罗列出说明文的一大堆死知识点:说明结构(总一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说明顺序(空间、时间、逻辑),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语言特点(准确、简明),内容特点(客观科学)等等:然后再根据课文内容来(或全文或某段落或某具体语句)落实这些死知识点。
如此一来,说明文的“味儿”(文体特征明显)倒是有了,但总觉得这味儿有点腐臭,估计学生是不爱闻的。
实际上,如此授课是本末倒置的,是典型的“教学内容”为“教学方法”服务(如果“说明结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之类的死知识点也可称之为“教学方法”的话)。
而“对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的实现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怎样教”(教学方法)只是手段,“教什么”(教学内容)才是目的,“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重要”。
目前,我们大多数课堂把这两者弄反了。
鉴于此,我决计不固守成规,而要来点别出心裁的上法。
下面是我执教《桥梁远景图》的课堂实录。
《桥梁远景图》课堂实录教学目标:缩写课文,文意不变。
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首先,简说文题和作者(约3分钟)。
说明对象是桥梁,并且是未来的桥梁;文题意为“为将来的桥梁绘图”,讲的是未来的事物,含有想象成分。
作者茅以升,杰出的桥梁专家,他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后来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作者这一身份表明,此文虽有想象成分,但并非全是天马行空,而是有科学根据的合理想象。
第三步,出示问题,缩写课文(约30分钟)。
一篇课文的学习只设置了一个主问题: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试把课文缩写为250字以内的短文,课文大意不变。
教师指导方法:可先提炼出各段落主句。
然后运用适当的词语把各主句连接起来,力求缩写文自成一体,语段之间衔接自然、连贯;在此基础上,若能保持文字的生动形象,则更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张村田
[课标要求]
1.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2. 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桥梁的特点、优点。
3. 通过自学体会科普作品通俗、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特色。
[学法点悟]
我们的设计是先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始。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情从事学习和思考,会迸发出无穷的智慧火花。
上课之前主动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充分调动学习此篇课文的兴趣;课堂上采用自由选择、分组朗读、互相合作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对茅以升笔下的八种未来桥梁有更明确的认识,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交流、讨论、朗读、摘抄等方式自主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等。
最后在课内交流,达到知识共享。
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
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
文章首先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梁的基本结构,然后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
通读全文,请说说桥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给桥下个定义,并说明桥的组成。
[疑难解析]
质疑:1.课文开头引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
解惑:说明桥的重要作用,同时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既可引发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可激发他们的想像力。
质疑:作者茅以升幻想将来的桥是什么样的?
解惑: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而是可以弯曲的,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小河中,随时架起,就可过河。
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等等。
质疑:未来的桥梁会有哪些变化?
解惑: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很低,更科学,更人性化。
[语言揣摩]
1.“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
”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有何作用?
不能。
这两个副词起突出强调作用,说明桥梁便宜的程度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
2.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写人们的感受有何作用?
写人们悠闲自得的心情,是为了衬托说明未来的桥造得很美,全桥搭成各种姿态,还有不同的色彩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研究课题]
1、相关链接: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
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就教学工作。
三十年代他设计并支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
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
2、未来可能出现能伸缩自如的立交桥,能放环形电影的桥等,那么在你的心目中,未来的桥是什么样的呢?开动脑
筋,大胆想象,把你心中的桥画出来,并配文字说桥的造价、优点、作用、用途等。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导引]
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重点句子的作用。
自主、合作、探究一些重点问题,并针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基础巩固集练]
一、字音字义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桥墩()凝固()鹊桥()点缀()
zhé 叠()qián 力()xié 带()颠bǒ ()
2、解词并用它们造句。
○1添娇:
造句:
○2胜似闲庭信步:
造句:
○3袖珍:
造句:
○4小巧玲珑:
造句: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1)桥上的车辆行人,靠桥梁;桥梁的重量,靠桥墩;桥墩的压力,通过基础,土中或石层。
(2)将来在大河修桥时,在水里造几个桥墩,当车子跳上第一个桥墩,桥墩的反弹,再跳上第二个桥墩,河面多宽,多跳几跳,跳过去了,这样的“无梁桥”,是最进步的桥吧!
二、朗读指导
朗读这篇想象丰富科普作品,首先确定憧憬、向往的感情基调。
一般的说明采用中速,平稳的语调来读;文中的描写、抒情的句子要满怀深情地读。
要求吐字清晰,自然流畅,普通话标准。
三、问题探究
1. 桥是什么?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给“桥”下个定义。
(提示:桥是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山谷的工具。
)
2. 试一试,看你能写出多少带“桥”的诗词佳句。
[提示: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欧阳修《踏莎行》)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周邦彦《兰陵王》)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陆游《卜算子》)]
3. 将来造出来的桥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美;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将来一定会有没有水中桥墩的大桥;将来在很深的水里造桥,不必把桥墩沉到江底,而把桥墩做成空心的箱子,让它浮在水中;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而是可以弯曲的车子过桥就会转个大转弯;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小河,随时架起来就可以在上面过河;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的桥。
)
4.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建筑材料用高新材料代替;桥的构件一律用自动化;水下工程用机器人操作;桥墩基础可以用凝固剂,把软土变硬土;架桥全用电脑控制各种工具。
这样,桥的成本就低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的根本原因。
)
5. 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提示:打比方,桥就像一条板凳,板凳的腿就是桥墩,下面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举例子:桥孔可以用极轻的材料如玻璃制成。
作比较:因为桥孔的开关很慢,对手走车过船都不方便。
开动桥孔的机器也比现在的灵活得多,因而开桥,关桥孔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
四。
欣赏评价
1. 收集有关现代桥梁图片和文字,看看这些桥梁有哪些特点,说说茅以升先生的哪些“幻想”已经成为现实。
答:
2.按作者的设想,“将来的桥梁”有哪些优点?将来的桥梁还具有哪些优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
五、[拓展阅读]
海内第一桥
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
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
它架在福建省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汇合的地方。
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
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才建成。
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
桥上两边有扶栏。
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
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
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垒成桥墩。
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被大水冲走。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一个好办法。
他们等待风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底。
就这
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米、宽25米的桥基。
长长的桥基宽如一条水下长龙,静卧江底。
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凝聚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
海底有一种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
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生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胶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
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块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
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遍种牡蛎。
果然,没出几年,牡蛎不仅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把冲散石头也胶合在起。
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
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创造。
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多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
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
采用了浮运法。
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
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洛阳城的建成,促成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探究建议:
1. 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洛阳桥的最大特征是什么?
答:
2. 举例说明洛阳桥在建筑上的创新。
答:
3. 工匠们为什么想到用牡蛎来胶合石头?
答:
4. 洛阳桥被誉为“天下奇”的原因是什么?
答:
5. 本文在介绍洛阳桥时,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赞美之情,请你说说这种赞美之情是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