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眩晕的快速诊断
2023鉴别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全文
![2023鉴别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aa277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2.png)
2023鉴别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全文)眩晕是由前庭器官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症状,临床诊治上涉及内科、神经科和耳鼻喉科等多个科室。
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均不同,本文将对这两种眩晕做一简要讨论。
眩晕本身并不是某一类独立的疾病,其致病原因也比较复杂。
按照眩晕的神经定位,可以将其分为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指的是非迷路病变、非周围性原因引起的眩晕,由迷路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眩晕则为周围性眩晕。
临床上的眩晕多为前庭功能障碍引起,但是在诊断时必须除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眩晕。
常见病因眩晕的鉴别诊断范围较广,虽然多数患者的眩晕由良性前庭性疾病引起,但一些后循环卒中和其他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导致此种症状的发生。
由于症状表现较为模糊,临床医生必须确认患者的病因是良性还是严重因素导致的眩晕。
临床特征中枢性眩晕的运动错觉通常不严重,伴随的自主神经反应较轻,但常伴随局灶性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并有显著的中枢性眼震。
所谓中枢性眼震是指纯粹的垂直性/旋转性眼震、或多方向眼震,眼震常常粗大,不受视觉注视抑制。
中枢性眩晕持续时间长,不改善或改善非常缓慢。
周围性眩晕则表现为突发性旋转,多伴有耳鸣、耳聋等耳部症状,无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恢复。
自主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呕吐、面色苍白、盗汗等。
周围性眩晕的运动错觉严重,伴随的自主神经反应严重,经常导致剧烈恶心、呕吐。
周围性眩晕的眼震通常受视觉注视抑制。
由于有快速的中枢代偿机制,眩晕症状在数天至数周就会改善。
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在眩晕程度、类型、耳部症状、意识状态、眼震、持续时间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参考。
评估流程对于到急诊就医的头晕和眩晕患者,首先需要排除危重疾病,可以参考4T 原则进行问诊和查体:症状分类(Triage):是否存在严重病因,如异常生命体征、意识障碍、突发或严重的头颈痛、预示病情程度的异常神经系统体征或心血管体征,如构音障碍、吞咽障碍、胸痛、呼吸困难等。
眩晕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眩晕的护理诊断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e99cf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3.png)
眩晕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眩晕的定义眩晕是指患者感觉周围的事物在旋转或摇晃,或自身在旋转或摇晃的主观感受。
它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引起,包括内耳疾病、颅脑损伤、血液循环障碍等。
眩晕的护理诊断主要诊断1.体位性眩晕:患者感觉头晕、眼花、站立时易摇晃或摔倒。
通常由于低血压或心脏疾病引起。
2.缓发性眩晕:患者感觉头晕、眼花,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与内耳疾病、神经炎或药物副作用等有关。
3.突发性眩晕:患者突然感到晕眩,持续时间短暂,可能与中耳炎、脑血管意外或其他急性病症有关。
次要诊断1.平衡障碍:患者在行走或站立时感到不稳定,易摇晃或摔倒。
2.伴随症状: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
眩晕的护理措施1. 评估和观察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和眩晕症状的观察,包括病史、疾病诊断、眩晕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同时需注意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等。
2. 提供安全保障确保患者的安全,例如在床边增加扶手、避免患者独自行走、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等。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平衡障碍,可以考虑使用助行器或安装扶手。
3. 建立适当的治疗计划根据眩晕的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例如,对于体位性眩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议患者从平躺或坐位缓慢起立,避免快速变换体位。
•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力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推荐患者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脱水。
•鼓励患者戒烟、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对于其他类型的眩晕,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例如,如果眩晕由内耳疾病引起,可以考虑给予抗晕动药物、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等。
4. 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眩晕可能对患者的生活和情绪状态造成负面影响。
护理人员应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理解眩晕症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并逐渐适应眩晕的不适感。
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提供一些自我管理的建议,如:•避免过度疲劳和焦虑,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尤其是头部姿势。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d74b512b160b4e767fcfa0.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导语:眩晕症是很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对患者生活有很大影响,患有这样疾病后,患者在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眩晕的情况,这样对工作造成影响很大
眩晕症是很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对患者生活有很大影响,患有这样疾病后,患者在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眩晕的情况,这样对工作造成影响很大,那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呢,对这样问题也是很多人不清楚的,治疗眩晕症方法也是比较选择,选择的时候也不能随意。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眩晕的诊断
1.体格检查
(1)神经系统检查:须特别注意有无眼球震颤,及眼震的方向,性质和持续时间,是自发性或诱发性,伴有眼震者多考虑前庭,迷路,小脑部位的病变,检查眼底有无视神经盘水肿,以了解是否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如有听力减退或消失,则需确定为神经性或传导性,迷路病变及听神经病变常伴听力丧失,有无指物偏向及倾倒现象,明确前庭有无受损,注意有无共济失调,有共济失调者多为小脑,脑干的病变。
(2)耳科检查:外耳道有无耵聍,鼓膜有无穿孔,有无中耳炎或耳硬化症等,电测听,瘘管试验等。
(3)前庭功能试验:包括变温试验(微量冰水试验或冷热水交替法),旋转试验,位置试验(Hallpike位置性试验,即患者坐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偏侧头位使身体快速向下卧倒至平卧位,但头部后仰30°),直流电试验,视动性眼球震颤试验,眼跟踪试验,必要时作眼球震颤电图。
(4)内科检查:应特别注意血压,心脏等情况。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眩晕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眩晕的症状及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f0dc1ccfc789eb162dc822.png)
眩晕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眩晕是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种运动性幻觉。
那么,有什么治疗方法吗?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眩晕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1.周围性眩晕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在内听道内)病变引起的眩晕为周围性眩晕,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
其特点为:①眩晕为剧烈旋转性,持续时间短,头位或体位改变可使眩晕加重明显。
②眼球震颤:眼震与眩晕发作同时存在,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性眼震。
通常无垂直性眼震,振幅可以改变,数小时或数日后眼震可减退或消失,向健侧注视时眼震更明显。
头位诱发眼震多为疲劳性,温度诱发眼震多见于半规管麻痹。
③平衡障碍:多为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摆性运动感,站立不稳,自发倾倒,静态直立试验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
④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
⑤常伴耳鸣、听觉障碍,而无脑功能损害。
2.中枢性眩晕是指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和大脑颞叶病变引起的眩晕。
特点:①眩晕程度相对地轻些,持续时间长,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闭目后可减轻,与头部或体位改变无关。
②眼球震颤粗大,可以为单一的垂直眼震和(或)水平、旋转型,可以长期存在而强度不变。
眼震方向和病灶侧别不一致,自发倾倒和静态直立试验倾倒方向不一致。
③平衡障碍:表现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站立不稳,多数眩晕和平衡障碍程度不一致。
④自主神经症状不如周围性明显。
⑤无半规管麻痹、听觉障碍等。
⑥可伴脑功能损害,如脑神经损害、眼外肌麻痹、面舌瘫、球麻痹、肢体瘫痪、高颅压等。
眩晕的治疗方法:1.病因治疗(1)前庭功能尚属可逆损害性眩晕这一类预后较好,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浆液性迷路炎等。
治疗应针对病因,一旦病因解除,眩晕消失,前庭功能可恢复。
(2)前庭功能一次性损害不可逆转的眩晕征如化脓性迷路炎、突聋、前庭神经元炎等,病因虽除,迷路或前庭功能完全破坏,前庭功能不能恢复,需依靠前庭中枢代偿消除眩晕。
(3)病因难治的前庭功能波动性损害或不可逆性损害如动脉硬化或高血压、颈椎病导致的眩晕等,治疗效果差。
头晕与眩晕鉴别诊断2024(全文)
![头晕与眩晕鉴别诊断2024(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5e914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c.png)
头晕与眩晕鉴别诊断2024(全文)头晕和眩晕是患者来急诊室就诊的常见原因。
本文将对急诊眩晕患者评估及治疗的关键步骤进行强调,并集中讨论眩晕的症状以及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区别。
在急诊,当临床医生面对头晕的评价和处理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头晕表现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出现在试图区别“外周性”(通常为良性)和“中枢性”(很可能危及生命)头晕时。
区别它们的关键在于清楚三种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
三种最常见的特异性周围前庭疾病操示中枢痕变,的危酴信号表现类型症状检查结果前q神仕r女,?”、严妒.r气补片r`..弓心台·I'-,.干华I勺t.于11l1襄耐们长的头骨佑礼饥l§生试杜.Ill廿嘈尼比折反,j(I t打五史眨骨.忍心.干伦,气调局11性嘎贯.单闭听忻义,扑戊坟分钟士希扣童,仕良仆廿坎几个时,阜州,力长1.中州仕霓贯·汽动岭听力.入`R廿.忏史什位尺复尺生的由井反厦虫`位i令:t虳肚m.lMI I,心一,式叮平性霞霎',对于土,位无冒仕眨譬伐认龙的火作骨史作,竹灶纠廿I屯向J.,上习尺丘1·-t I分神嘎霎女作矗片有人旯.共文的譬示包j1,其他凸灶灶神n爪统休从及吐从`左侧廿戍神经元凡.0发眼震向右侧.朴头认给置示打共扑向左侧叶伙土贼从达墙臧纠正中枢性眼袁包括自主今立跟友(向上式向下)发视诱发的又白跟震.由七且试酴触发的白下的眼友良仕片主社仕置书赋上的t月型,叶十*干斗现管的八仕绰丈壮(,j I.仕臧晕.仰旰仕置认、鹹`水个鼠震通常情况下,“除外"危及生命的中枢性疾病的最有效办法是“归入“某一外周性前庭疾病。
外周性前庭系统疾病很重要,因为其是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高度一致,且可有效治疗。
当临床表现不同千外周性前庭系统疾病一致性的临床特点时就应考虑中枢性疾病。
我们将重点讨论急诊头晕患者诊疗中的关键步骤,集中在眩晕症状及外周性前庭与中枢性前庭疾病的区别上。
眩晕综合征鉴别诊断
![眩晕综合征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e84ee9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7.png)
眩晕综合征鉴别诊断引言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指的是人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环境旋转或摇晃。
眩晕综合征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眩晕症状,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然而,不同的疾病可能引起类似的眩晕症状,因此对眩晕综合征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1. 流感样眩晕流感样眩晕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眩晕症状,病因通常与感染性疾病相关。
患者常伴有头晕、嗜睡、乏力、发热、咳嗽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排除其他可能的感染性疾病,如普通感冒、中耳炎等。
2. 脑缺血性眩晕脑缺血性眩晕是指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状。
常见的病因包括颈椎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等。
该类型的眩晕常伴有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等症状。
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进行相关的脑血流动力学检查,如头颅CT/MRI、颈内动脉超声等。
3. 神经源性眩晕神经源性眩晕是由于内耳和迷路功能障碍引起的眩晕症状。
常见的病因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炎等。
患者常伴有眩晕发作、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神经源性眩晕的鉴别诊断可以通过头颅CT/MRI、前庭功能检查等进行。
4. 药物性眩晕药物性眩晕是指由于某些药物的使用导致的眩晕症状。
常见的药物包括镇静剂、抗生素、镇痛剂等。
患者常伴有头晕、昏睡、视觉模糊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并根据病情进行必要的药物调整。
5. 精神性眩晕精神性眩晕是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眩晕症状,如焦虑、抑郁等。
患者常伴有虚弱、不安、心悸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精神障碍。
6. 代谢性眩晕代谢性眩晕是由于机体代谢紊乱导致的眩晕症状。
常见的病因包括低血糖、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患者常伴有头晕、乏力、出汗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进行相关的代谢指标检查,如血糖、血压、甲状腺功能等。
结论眩晕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临床上需要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如头颅CT/MRI、血液生化等。
眩晕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眩晕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695f3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a.png)
眩晕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眩晕(vertigo,dizziness)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
按感觉的不同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前者是指患者感到自身或其周围环境物体在旋转,后者是指患者只有头昏眼花和头重脚轻而无旋转感。
引起眩晕的病因很多,但最常见的是前庭系统病变,由此引起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
【诊断提示】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常见于以下疾病。
(1)梅尼埃(Meniere)病:也称内耳眩晕症,是引起周围性眩晕的最常见疾病,多见于中年人。
以发作性眩晕伴耳鸣,波动性、渐进性、感音性的听力减退及眼球震颤为主要表现,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其眩晕为旋转性,常突然发作伴有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和出汗,发作多短暂,很少超过2周。
(2)迷路炎:为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
如中耳炎患者出现阵发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听力丧失、平衡失调及外耳道检查有鼓膜穿孔等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前庭神经元炎:病前多有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突然,眩晕时伴有恶心、呕吐,但少有耳鸣、耳聋,眩晕持续时间较梅尼埃病持续时间长,可达6周,痊愈后很少复发。
(4)内耳药物中毒:以链霉素为多见,多为慢性中毒,常于用药后2~4周开始逐渐出现眩晕,7~10d症状达高峰,常伴有平衡失调、步态蹒跚、听力下降、口周及四肢远端发麻,但通常无眼球震颤,闭目难立征阳性。
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也可引起眩晕,但程度较轻。
(5)晕动病:由于乘坐车船或飞机时,内耳迷路受到机械刺激而引起前庭功能紊乱所致。
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可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女性多于男性。
2.中枢性眩晕指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常见于以下疾病。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各种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时,均可发生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眩晕,常突然发作并伴有头痛、运动障碍(面瘫、肢瘫、吞咽困难等)、站立不稳,感觉异常及恶心、呕吐、出汗、呼吸节律失调、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症状。
眩晕有哪些症状?
![眩晕有哪些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3974c92ea76e58fafab003b9.png)
眩晕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眩晕症状,尤其是眩晕的早期症状,眩晕有什么表现?得了眩晕会怎样?以及眩晕有哪些并发病症,眩晕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眩晕常见症状:头晕、恶心、发作性眩晕、旋转性眩晕、颈性眩晕*一、症状:(1)前庭周围性眩晕:①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该病是引起眩晕的最常见疾病(约占眩晕患者的20%),可分为3种类型,即后半规管性BPPV、水平性和前半规管性BPPV、水平半规管中的囊石病,但绝大多数属于后半规管性(占所有BPPV的80%以上)。
A.后半规管性BPPV:患者常在头部位置改变,如在起床、卧床时或仰头时出现瞬间发作性眩晕,持续约几秒钟(一般不超过10s),当头部从动态恢复到某一固定位时眩晕迅即消失。
故多数患者对头位的变动有一种恐惧心理,起、卧床时可呈电影慢镜头似的分段逐渐缓慢进行,借以减轻眩晕。
Hallpike位置性试验时多数患者可诱发突发性眩晕和旋转性眼震(称位置性眼震),眼震方向朝头所偏方向(低的耳朵一侧),并与患侧相一致。
本病为内耳耳石器病变,头颅外伤、耳病、老年、噪音性损伤或用链霉素等可使耳石变性,变性和破碎的耳石碎屑在半规管内因头位变动和在重力的作用下而移位,引起内淋巴流动而激活后半规管的毛细胞受体,从而诱发眩晕和眼球震颤。
该病经治疗预后良好,但后期易复发,平均随访18个月以后约1/3的患者复发。
B.水平性和前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除后半规管外,现已逐渐认识到水平半规管或前半规管亦偶可引起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这种变异型的症状亦可由半规管内活动的耳石碎屑所致。
患者既可以是以该种少见类型首次发病,更多是继发于后半规管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做体位疗法之后的并发症。
诊断水平性半规管位置性眩晕时,嘱患者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时可迅速诱发出(无潜伏期)水平性眼震,眼震方向是朝向偏头时耳朵低的一侧,持续30~60s。
眩晕的诊断标准
![眩晕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1c60f0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b.png)
根据病史分析及检查结果的定位诊断1、前庭末梢性眩晕——感受信息障碍【症状】 发作性运动错觉性眩晕,头部活动时加剧,通常在48小时后逐渐减轻,其后主要为平衡障碍,有耳蜗症状,恶心,呕吐,焦虑。
【体征】 眼震,共济失调,偏点试验阳性,偏倒。
听力学:一侧听力损失。
眼震电图:半规管功能减退,固视抑制。
2、脑干、小脑病变性眩晕可有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多发性硬化、肿瘤、基底动脉偏头痛等疾患。
【症状】 强烈的急性运动错觉性眩晕,恶心,呕吐,严重共济失调,复视,面部无力,麻木,感觉异常,蹒跚,偏倒,咽下困难,意识丧失。
【体征】 核内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征,听力损失,吞咽障碍及构语障碍,感觉缺失,肢体无力或麻痹。
听力学:蜗后性听力损失失征象。
眼震电图:水平或垂直性眼震,固视诱发眼震,扫视障碍,平滑跟踪障碍,优势偏侧,麻痹,强烈位置性眼震。
3、丘脑、皮层功能障碍性眩晕-知觉障碍如脑震荡后遗症,药物的作用,焦虑,心理障碍,过度换气综合症,前庭性癫痫等。
【症状】 头晕,头昏,晕厥,耳鸣,记忆力减退,平衡失调,疲劳,焦虑,情绪不稳定,抑郁,认识障碍等。
【体征】 检查常无异常发现,症状多于体征,轻度不稳,未能避免倾倒,立行不能(a sta-sia,abasia),不伴有恶心之呕吐。
听力学:正常。
眼震电图:正常。
4、应明确眩晕的性质:周围性眩晕,眼球震颤多有固定方向;阵发的、偶发的或严重的眩晕发作,间歇期无异常者提示周围性病因;单侧耳聋伴耳鸣是周围性病因;单侧耳聋伴耳鸣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可靠标志。
中枢性眩晕,眼球震颤方向不固定;持续的眩晕或失平衡状态,伴有眼球震颤与步态障碍者,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复视、构音不清、共济失调、单侧轻瘫等也提示中枢性病变。
5、前庭功能测验、电测听较有价值,头颅摄片、脑电图、脑脊液检查、Cr、hmI、脑血管造影可进一步明确病因。
6、再结合上述疾病的临床特征,最终明确诊断。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d1f722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3.png)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一、头晕眩晕的定义和分类头晕是一种广义的概念,通常指头部昏沉、不清醒的感觉。
眩晕则是指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摇晃或移动的错觉。
头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头昏:头脑不清晰,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与精神压力、睡眠不足、贫血等有关。
2、失衡感:站立或行走时感觉不稳,可能与耳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下肢关节问题有关。
眩晕又可进一步分为:1、周围性眩晕:多由内耳疾病引起,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梅尼埃病等。
特点是发作突然,持续时间短,常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
2、中枢性眩晕:由脑部疾病导致,如脑血管疾病、脑部肿瘤等。
症状相对较持续,通常不伴有耳部症状。
二、头晕眩晕的常见原因1、耳部疾病内耳是维持平衡的重要器官。
耳石症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原因,当头位改变时可突然发作。
梅尼埃病则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和耳闷胀感。
2、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出血等,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导致眩晕。
3、颈椎病颈椎病变可能压迫椎动脉,影响脑部供血,引起头晕。
4、低血压或高血压血压异常可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过度灌注,引发头晕眩晕。
5、贫血血红蛋白不足,导致氧气输送减少,引起头晕。
6、精神心理因素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可能导致躯体症状,包括头晕眩晕。
7、眼部疾病如屈光不正、眼肌麻痹等,影响视觉平衡,导致头晕。
8、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可能引起头晕眩晕。
三、头晕眩晕的诊断方法1、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症状的发作特点、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以及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等。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耳部、眼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进行平衡功能测试、眼球震颤检查、听力测试等。
3、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糖、血脂、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以排除贫血、低血糖、高血脂等全身性疾病。
4、影像学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能会进行头颅 CT、MRI、脑血管造影等检查,以排除脑部病变。
中枢性与周围性眩晕的鉴别诊断(1)
![中枢性与周围性眩晕的鉴别诊断(1)](https://img.taocdn.com/s3/m/8d5bc4feb9f3f90f76c61b83.png)
由前庭神经鞘瘤(即听神经瘤)、幕 下室管膜瘤、脑干胶质瘤、髓母细胞 瘤或神经纤维瘤病引起
中枢性与周围性眩晕的鉴别
• 近年来,随着眩晕临床及实验室研究的进展,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及其他 相关学科室学者的相互 合作,对眩晕疾病认识的融汇互通和逐步探索, 在鉴别中枢性与周围性眩晕有了新的认识。
• 全面详尽的询问病史 • 认真细致的查体 • 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
眼震慢相波形 眼震旋转轴向 眼震注视方向
眼震固视抑制 常见病变部位
外周源性眼震与中枢源性眼震的区别
外源性眼震 常速型 多较细小
水平带旋转性
单一方向,不随注视方 向改变
被固视抑制
内耳/前庭神经
中枢性眼震
速度递增/递减型 多较粗 大
纯垂直/纯旋转性、非共 轭性
方向随注视方向改变而 改变(凝视性眼震)、 Burn眼震Fra bibliotek病例一
右侧前庭神经炎患者,甩头试验(水平 头脉冲试验)。静息位(注视正前方) 可见水平向左眼球震颤,向左注视(向 眼震快向侧凝视)眼震增强,向上、向 下注视眼震仍可见到。向右注视(向慢 相侧注视、向病灶侧--右侧受损前庭神经 侧注视)眼震消失----能被凝视消除的眼 震是周围性眼球震颤的显著特征。患者 带上弗伦泽尔眼镜(以消除固视的影响) 眼震增强,是周围性眼震的另一显著标 志。向右甩头试验阳性,出现向左纠正 性扫视。向左甩头试验阴性。
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两种
![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两种](https://img.taocdn.com/s3/m/a237e602e87101f69e319572.png)
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两种。
造成周围性眩晕的原因多与耳病、药物中毒有关;中枢性眩晕多与颅内肿瘤、动脉硬化等有关。
如果是中、老年人出现眩晕要检查血压是否升高,必要时做CT检查排除脑肿瘤和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如果是前庭神经病变引起的眩晕如美尼尔氏综合症等,多和疲劳、精神紧张、感冒、营养失衡等因素有关。
我的建议是:(1)去五官科检查一下内耳及前庭功能。
听一下专科医师的建议。
(2)从我自己接触到的病人来看,年轻病人多由感冒(我们称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而且这部分病人大多平时缺乏锻炼、不爱运动,饮食上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少一些。
我们一般都是先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轻的病人口服一些抗生素的同时给予维生素B6、谷维素、复方丹参等即可,重一些的病人可静脉点低分子右旋糖酐、654-2等血管扩张药,有时我们要用一点利尿剂(安体舒通)来减轻内耳迷路的水肿,病人恶心眩晕的症状可很快缓解,当然有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用一些镇静剂和抗组胺药。
(3)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多吃水果蔬菜、不挑食。
(4)感冒及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不知对你有否帮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本病病因复杂,多由各种中耳急慢性炎症、梅尼埃病、耳硬化症、良性位置性眩晕、眼肌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癫痫、脑缺血、颅脑外伤、中枢性位置性眩晕及全身各系统疾病等引起。
临床常见症状为头晕,恶心,耳鸣,视物旋转,行走不稳,伴或不伴脑血管病其他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科内眩晕症检查和治疗的仪器有人体平衡测试训练仪、便携式经颅多普勒超声、眼震电图仪及电测听等。
出诊人员为我科中级骨干力量,均为硕士毕业,经十余年临床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在“眩晕症”领域具有较深的造诣。
治疗方法综合治疗为主,包括针灸调理髓海、定眩止晕方法,配合中西药物治疗。
晕症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
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
眩晕疾病的诊断流程
![眩晕疾病的诊断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3d32a5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3.png)
3、伴随症状
在发作前后或同时出现耳蜗症 状,大多为前庭周围性疾患。 如伴有NS症状,应考虑为中 枢NS疾病。 如伴有颈项疼痛、肩痛、上下 肢麻木无力、黑蒙、复视等, 应考虑为颈性眩晕或PCI。
14
4、诱因
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史 有无过劳、情绪变化、饮酒 体位:BPPV、颈性眩晕或PCI。
15
5、既往疾病史: 中耳炎史、眼病史、心脑血管病
2
分类
方法很多,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多用的分类 方法:非前庭性眩晕和前庭性眩晕,后者包 括前庭中枢性眩晕和前庭外周性眩晕 前庭外周性眩晕:发病率最高,约占2/3。 常见疾病依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梅尼埃病(MD),前庭神经元 炎,迷路炎,突聋伴眩晕,Hunt综合症,听 神经瘤等等。 前庭中枢性眩晕:偏头痛性眩晕,脑血管病 (PCI),多发性硬化,癫痫,肿瘤性病变 (原发性、转移性、副肿瘤性),遗传性共 济失调,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 正压性脑积水)。
22
诊断:右后半规管BPPV。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要点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 BPPV的诊断标准: 1、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 短暂性眩晕发作; 2、变位性眼震试验阳性,主要由 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进行诱发。 3、眼震有潜伏期和疲劳性。
23
病例2
女,45岁。 发作性眩晕3个月。开始时每年发作1-2次, 最近一年发作频繁,每半个月-一个月发 作一次。为自发发作,旋转感,持续约24个小时,伴右耳低调耳鸣、听力下降及 耳闷胀感;近一年发作间期仍有耳鸣,但 较发作时轻。 纯音侧听:右耳感音神经性聋(平均听阈 60dB) 温度试验:右水平半规管功能低下(两侧 不对称比为59%)
时曾做过一次纯音测听检查示右耳感音神经性耳聋, 以低频下降为主(0.25-3KHZ)平均听阈为45dB。
2024头晕患者的诊断方法
![2024头晕患者的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eb9c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5.png)
2024头晕患者的诊断方法引言“头晕”是患者常用来叙述症状的—个非特异性表达。
该术语所指的最常见病况包括:眩晕、非特异性头晕、不平衡和晕厥前兆。
评估的第—步是将具有典型症状的患者归入上述某—类别。
本文将总结头晕的—般诊断步骤。
一般方法据报道,不同病因所致头晕的患者比例在社区调查、初级保健中心、急诊科和头晕专科门诊中相近:大约40%为外周前庭功能障碍;10%为中枢脑干前庭病变;15%为精神障碍;25%为其他间题,如晕厥前兆和不平衡。
大约10%的患者不能明确诊断。
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病因分布存在差异。
在老年患者中,中枢性眩晕的占比较高(接近20%),大多由脑卒中所致。
患者对头晕症状的描述对病因分类至关重要。
在—项病例系列研究中,病史对千确定眩晕(87%)、晕厥前兆(74%)、精神障碍(55%)和不平衡(33%)最敏感。
体格检查通常能证实诊断,但不能确立诊断。
最有帮助的体格检查内容包括:症状随体位变化、直立性血压和脉搏变化、步态的观察和眼球震颤的检测。
大部分精神障碍在应用了诊断访谈量表(d i a gn ostic i n terview schedule, DIS)进行标准化心理测验后才被发现。
这一点并不令人惊讶,因为没有患者会主动承认头晕是由精神病因所致。
通过开放式的提问、聆听患者对症状的描述以及通过针对性的问题获得其他信息,临床医生就能对患者头晕类型形成初步的判断。
例如,患者说“我差点就晕过去了',您可以问“您的意思是您差点就晕倒了,是吗?“若患者肯定,您可以进一步验证“您觉得就要失去意识了,对吗?“医生还应确定发病的时间进程、诱因和恶化因素伴发症状患者年龄、先前存在的疾病以及查体发现。
若根据患者的主观描述难以判断,例如将症状描述为头晕眼花'、短暂运动感或不平衡,则上述因素尤其有助千缩小鉴别诊断范围。
随后医生可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或评估以及检查评估的范围。
眩晕眩晕是前庭系统急性不对称的主要症状。
眩晕的鉴别诊断
![眩晕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cdfc6865a45177232f60a2e1.png)
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2006年) 发作性眩晕2次或2次以上,持续20 min至数h。常 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 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 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至少1次纯音测听为感音 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出现重振现象。 可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 前庭功能检查:可有自发眼震和(或)前庭功能异常。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性眩晕 短时 (多持续数秒)-复发 发作性眩晕 中重度 与头位有关 改变头位后眩晕可减轻或消失 无听力障碍、耳鸣等症状 无中枢神经症状及体征 眼震有潜伏期或数秒的延迟发作,易疲劳 缓解期可无任何不适 Dix-Hallpike试验阳性
诊断依据
眩晕发作与头位变化相关。眩晕一般持 续在1 min之内,无耳蜗受损症状。 没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Dix—Hallpike 等检查时,诱发眩晕与向地性眼震。
眩晕的鉴别————鼓室负压性眩晕
常因咽部炎症或壁淋巴滤泡增生等多种 原因所致,导致耳咽管的咽口阻塞所致。 发病机理 由于耳咽管的咽口阻塞和或梗阻,鼓室 内空气逐渐吸收而得不到及时补充,引 发鼓膜内陷、内耳迷路水肿肿胀,缺血 缺氧、中耳积液和相应的耳蜗、前庭症 状。
眩晕的鉴别————鼓室负压性眩晕
颈椎骨质增生不是PCI的主要原因
是导致VBI诊断混乱的重要原因
PCI的主要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
– 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
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或跌倒。
常见体征
– – – –
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 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 视野缺损、声嘶、Homer综合征 交叉表现是特征表现。
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d1a47dc2a26925c52cc5bfde.png)
眩晕的诊断和鉴别
v 然后确定是前庭周围性亦前庭中枢性眩晕 v 前庭周围性眩晕:约占50~70%
BPPV(1/3)、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 v 前庭中枢性眩晕:10~20%,发病率为周围性1/4~1/5,总
伴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v 血管性、外伤、肿瘤、脱髓鞘、神经退行性病等 v 其他 精神心理性:9~20%
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是否赞成如下诊断?
中老年: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后循环缺血(PCI)? CT/MRI一旦发现有脑血栓→脑血栓? 颈椎病?梅尼埃病?
中青年: 颈椎病?梅尼埃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后循环缺血(PCI)?
少年儿童:病毒性脑炎?
癫痫性眩晕? 鼻窦炎?
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临床上相当部分头晕病因难以确定,甚至经过 详细的辅检也无法明确,故医生以科学严谨的态 度,予以症状性而非病因性诊断。 ★ 应适宜将患者及时转诊到神经科、耳科等相关 专科予以确诊并随访。 ★ 不可随意冠以病因性诊断,以期减轻患者疾病 负担,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2008“三亚”眩晕诊断流程专家共识
再见,see you again
★ 就某一病人而言,应结合其具体的发病特点、病期、病程、 就诊时间等因素综合评价眩晕及头晕在发病过程中的含义 及份量。
学会灵活鉴别头晕与眩晕
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眼震
★一种不自主、无意识而有节律(少数无)的眼球 往返运动
★分急跳和摆动两型,是体征而非疾病,常与眩晕 同存
★其基本特点包括震型、方向、程度、幅度、速度 及时间。
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后循环缺血(PCI)
v PCI包括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 v PCI的主要病因与前循环缺血相同,颈椎病不是主要病
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155e23da8114431b90dd884.png)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一、你有没有眩晕的症状和体征:1、转颈、屈伸颈部诱发症状---颈椎不稳导致;2、颈部不动,头部位置改变(翻身,低头、抬头,坐立)诱发-耳石脱落导致3、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久,可能与脑部疾患、颈脊髓压迫等有关;持续时间短(小于1分钟)--耳石脱落、颈椎不稳、TIA有关4、有无意识丧失:有--可能与脑部疾患相关5、有无闭眼站立不稳,睁眼可以站稳:有,与颈脊髓本体感觉或视觉受损相关。
6、有无交感症状,如恶心、呕吐、眼花、耳鸣等:无,与脑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有,与前庭和外周神经相关二、概念及分类:1、眩晕:是身体空间定位的运动错觉,是对外物和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可并存眼球震颤、平衡障碍、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强调的是一种运动性幻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病因上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2、假性眩晕(头晕):头昏脑胀、头沉、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无视物旋转、摇晃等运动错觉,无眼球颤动,非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3、头昏:常表现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感为主症,多伴有头重、头闷、头涨、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劳累时加重。
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等所致。
4、晕厥:突发的、一过性意识障碍丧失,伴有昏倒。
昏倒后多于短时间内意识恢复,一般无眼颤。
系由多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血压低、心跳慢、短暂性脑缺血所致。
三:眩晕的机制;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1.前庭神经系统包括:内耳迷路的末梢感受器、半规管的壶腹嵴、椭圆囊、球囊斑、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
2.前庭神经系统具有6条通路:前庭眼动通路、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小脑通路、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和前庭大脑皮层通路。
双侧前庭神经系统是协调同步活动。
如一侧发生病变,即可导致眩晕。
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神经→网状结构→延髓网状结构的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背核→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巴拉尼协会眩晕疾病诊断标准解读
![巴拉尼协会眩晕疾病诊断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c409ad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4.png)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眩晕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眩晕疾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 病因、病理机制、病情严重程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 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优缺点,同时也了解到治疗过程 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巴拉尼协会眩晕疾病诊断标准解读》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对于眩晕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医 学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同时也对巴拉尼协会的诊断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相 信这本书对于医学工作者和患者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巴拉尼协会眩晕疾病诊断标准解读》是一本关于眩晕疾病的权威医学书籍, 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阐述都十分详细。这本书的精 彩摘录对于眩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患者和医生更好 地了解和处理病情。
阅读感受
《巴拉尼协会眩晕疾病诊断标准解读》是一本关于眩晕疾病的权威性书籍, 对于眩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深刻地 感受到了医学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同时也对巴拉尼协会的诊断标准有了更深入的 了解。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眩晕疾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 和辅助检查等方面。这些标准不仅有助于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病情,还能为患者 提供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评估。
本书针对各种眩晕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面。本书还介绍了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和适应症,为患者和 医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参考。
精彩摘录
本书详细介绍了眩晕疾病的分类,包括前庭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其中, 前庭性眩晕又分为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疾病,而非前庭性眩晕则包 括颈性眩晕、心因性眩晕、眼源性眩晕等疾病。这些分类的准确阐述有助于医生 和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和制定治疗计划。
周围性眩晕的快速诊断
![周围性眩晕的快速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c2071b40cc7931b765ce15ca.png)
戴春富 耳鼻喉科 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
In 70% of dizzy patients, diagnosis can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a careful history inqui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70%的眩晕病人可以通过细致的病史询问 和体格检查得到确诊。
� 上半规管(裂)
体格检查
� Fukuda走步试验
� 病人原地踏步一分钟 � 双臂摆动 � 双眼闭合
� 观察最后向外侧旋转的角度
体格检查
� 机制
� 大多数前庭功能正常的人向一侧旋转角度不 超过45度
� 前庭功能失代偿的患者向患侧偏向大于45度
Static balance test
� Romberg test: useful in patients with an acute unilateral labyrinthine lesion
ENG
(electronic nystagmus graph)
� Gaze nystagmus
� Hold right, left, up and down gaze positions for at least 20 seconds
� For horizontal nystagmus:
� Is present with fixation its intensity does not increase significantly (double) without fixation-central
� 病人双脚并拢站立(或地板或海绵)
� 睁眼1min � 眼闭合1 min
� 倾倒或者向外踏步为阳性 � 前庭功能减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睁眼1min � 眼闭合1 min
� 倾倒或者向外踏步为阳性 � 前庭功能减弱
� 闭眼摇摆程度较大
� 本体或小脑病变
� 睁眼和闭眼的摇摆程度相同提示
体格检查
� 特殊检查
� 瘘管实验
� 耳屏施压 � 鼓气耳镜
� 正压或者负压
� Tullio现象
� 音叉 � 强声 (100 dB, 5 s)
Joseph Furman
背景
� 研究报道约30%的普通人群中有过中重度的头晕,其 中25%为眩晕
� 人群中头晕或眩晕的患病率为5-10%;年患病率为 5.2%,年发病率为1.5%
� 我国的研究报道10岁以上人群的眩晕总体患病率为 4.1%
� 65岁以上人群就医的首位原因,18%因头晕而活动减 少
周围性眩晕的快速诊断
戴春富 耳鼻喉科 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
In 70% of dizzy patients, diagnosis can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a careful history inqui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70%的眩晕病人可以通过细致的病史询问 和体格检查得到确诊。
•Neuhauser HK, von Brevern M, Radtke A, et al. Epidemiology of vestibular vertigo: a neurotologic survey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Neurology, 2005,65:898-904. •徐霞,行宽,邢光前等. 江苏省≥10 岁人群的眩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华耳科学杂志,2006,4:250253.
� Volume 250ml 8l � Duration 30s 1m � Temerature 44/30 50/24
� Ice water test (fill ear with 2cc of ice water wait for 20s)
Caloric test
� Three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must be carefully analyzed
vestibular weakness
� Mann test: the patient stands heel to toe rather than with feet together
� Static posturography (静态姿势反应)
Dynamic balance test
� Dynamic posturography � Co-ordination function test:
(electronic nystagmus graph)
� Smooth pursuit (tracking) test:
� Tracking (velocity) gain
� Artifacts: anticipating target movements
� Brainstem or cerebellum lesion
� Mal de debarquement综合症
外周性前庭眩晕的伴随症状
� 伴随症状
� 听力减退 � 耳鸣 � 耳胀
� 随头位改变和闭合眼睛症 状有所改善提示眩晕为外 周性
体格检查
� 眼震
� 方向:快相 � I度:眼球位于快相时出现眼
震 � II度:眼球位于正中位时出
现眼震 � III度:眼球在所有方向均出
� Immediately before and after fixation (to detect fixation suppression)
Interpretation of caloric test
� Unilateral weakness (bular lesion involving the LSCC or its afferent pathways
体格检查
� Dix-Hallpike手法 � 操作
� 病人坐位 � 头偏转45度 � 病人快速躺下
体格检查
� Dix-Hallpike手法(R counter clockwise)
� 观察眼震
� 潜伏期 � 方向 � 持续时间 � 疲劳
� 眩晕诱发
R postBPPV linked.mpg
Romberg检查
眩晕感的描述
� 持续时间
� BPPV, MD, vestibular neuritis
� 强度
� 突发的、旋转性的眩晕 � 伴有恶心和呕吐
� 频率
� 单发性 � 复发性
外周性前庭眩晕的诱因
� 诱发因素
� 位置的改变 � 声音诱发 � 中耳压力或颅内压力改变 � 伴随偏头痛(畏光,怕声) � 月经相关 � 应激,抑郁 � 旅行后
� Place patients in the standard caloric position (supine with head flexed forward 30°, place LSC in the vertical plance).
� Warm irrigation cause excitatory response � Cold irrigation cause inhibitory response. � Nystagmus follows COWS principle
� Peak velocity � Accuracy � Latency (abnormality >300ms)
� Artifacts: anticipating target movement (latency <200ms)
� Brainstem, or cerebellum lesion
ENG(VNG)
ENG(VNG)
(electronic nystagmus graph, Vedio nystagmus graph)
� Optokinetic nystagmus
� Record eye movements as the patient watches a series of visual images moving first to the right then to the left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现眼震 � Frenzel 眼镜
� 放大图像 � 减少凝视抑制
甩头实验
� 头前倾30C, � 两眼注视检查者鼻尖
� 快速向左或右转动患者头部(10-20°)
� 敏感性为75% � 特异性为85% � 频率范围为0.1-6Hz
� 甩头实验主要测试半规管的功能
�
病人
正常对照
Head
Eye
体格检查
� 甩头实验(head impulse test, Halmagyi test) 向损伤侧移动较为困难.
� 上半规管(裂)
体格检查
� Fukuda走步试验
� 病人原地踏步一分钟 � 双臂摆动 � 双眼闭合
� 观察最后向外侧旋转的角度
体格检查
� 机制
� 大多数前庭功能正常的人向一侧旋转角度不 超过45度
� 前庭功能失代偿的患者向患侧偏向大于45度
Static balance test
� Romberg test: useful in patients with an acute unilateral labyrinthine lesion
� Is present without fixation and its intensity is less than a threshold (6 °/s in ENG and 4 °/s in VNG)-normal
� For vertical nystagmus:
� Is present with fixation-central � Is present without fixation and its intensity is less than a
� Valsalva 按压鼻孔 � Valsalva 关闭声门
体格检查
� 机制Mechanisms
� 迷路和中耳及中颅窝之间存在 异常的通路存在
� 卵圆窗(瘘管,蹬骨底板过度运 动)
� 圆窗(外淋巴瘘)
体格检查
� 机制
� 眼震的方向和兴奋的半规管相关
� 外侧半规管(瘘管)
体格检查
� 机制
� 眼震的方向和兴奋的半规管相 关
� First 10-15 s before the onset of irrigation (to detect spontaneous nystagmus)
� After 60-90 s of irrigation (to detect the peak of caloric response) (SPV-slow phase velocity)
� Can be caused by disease that effect the labyrinth, the vestibular nerve or the blood supply to those sites
threshold (7 °/s in VNG) –normal
� Lesion in central nerve system
实验室检查
� Caloric实验
� Basic assumption of caloric test is that both ears receive equal stimulation
� Patient asked to stand with feet together and eye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