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承气汤妇科临床运用
桃核承气汤治疗盆瘀征38例
2治 疗 方法 .
选 用桃 核承 气 扬去 芒 硝 加 丹 参 、 胡组 成 . 元 基
关键 词
盆瘀 征 ; 中医药疗 法 ; 核承 气 _ 桃 而
文献标 识码 : B
中图分 类号 : 2 6 3 R 4
盆 腔静脉 瘀 血综 合 征 ( 称 盆 瘀征 ) 简 是指 盆 腔
静 脉 血 液 运 行 迟 缓 , 流 不 畅 , 涩 瘀 滞 而 引 起 的 回 艰
一
4 治疗结果 .
3 1岁 . 大 4 最 5岁 ; 程 在 1年 内 7例 , ~ 1 病 1 O年 2 8
4个月前 行女扎 术 , 后 常感小 腹 疼 痛 . 坠明 显 , 术 下
腰 骶 酸 痛 , 在 西 安 某 医 院 住 院 治 , 骶酸 痛 下量 多 色 腰 带
痊愈 1 5例 . 转 2 好 0倒 , 无效 3例 , 总有效 率 为
9 1 。 2 %
组 症 候 群 , 病 西 医 尚 无 特 效 的 治 疗 方 法 和 药 本
物 笔者 根 据其 临 床表 现 特 点 . 合中 医病 因病 机 结
分 折 , 用经方桃 核 承气 汤化 裁治 疗 3 选 8例 , 得 了 取
加 减 变 化 : 腰 骶 酸 痛 、 腹 下 坠 等 肾 虚 症 状 兼 小 者加川 断 1g狗 脊 1g 杜仲 1g 挟 带下 量多 , 5, 2. 2; 色
黄味臭 等 湿热 下注者 加 椿 白皮 1 g 败酱 草 3 g 车 5, 0,
《伤寒论》113方——桃核承气汤,典型医案
《伤寒论》113方——桃核承气汤,典型医案1头痛——门纯德医案凡颜面潮红,喜冷恶热,便秘,脉沉实有力者,皆可使用此方。
此种头痛多在前额部。
赵某,男,18岁,学生。
常心烦、面赤、便秘、头部昏胀、前额跳痛,每于看书用脑或午后则昏痛加重。
舌苦微黄,脉沉实有力。
此属淤热结于上,方以桃核承气汤加怀牛膝18克、生龙骨15克、菊花9克,一剂而愈。
《名方广用》2剧烈头痛——大塚敬节医案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剧烈头痛一天,友人K先生因其在老家的兄长的妻子患病而邀我去出诊,病名不很清楚,据说某医生的诊断好像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剧烈头痛并且意识不清。
于是第2天我出诊到富士山下的某村庄。
病人为30岁身体消瘦的妇人,发病突然,7天前在田地里干活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两三次,同时体温上升至39℃左右。
这种高温二三天后下降,目前为37.7~37.8℃。
意识朦胧不清,后头部剧烈疼痛的样子,该部位的肌肉呈高度紧状态,克尼格征阴性。
腹诊:全腹壁发硬,左下腹部有少腹急结。
卧床后尚无大便。
家属说患者经常月经不调,四肢无麻痹。
我往诊的前一天,主治医生进行了脊髓穿刺,脑脊液中无血液,但颅压升高。
这种情况难以明确诊断。
我给予汉方医学的诊断为瘀血上冲,投予了桃核承气汤(一日用量大黄、芒硝各2.0g)治疗。
服药后,从当夜至翌日,大便数次,意识渐渐恢复,头痛也减轻。
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也有了食欲,但大便过多。
于是将大黄、芒硝日用量均减至1.0g,1个月后痊愈。
(《汉方诊疗三十年》)《汉方临床应用解说》《汉方临床治验选读》论:身体消瘦,不是痰饮脾虚,就是血瘀干劳证。
大多这两种情况,一是精微尽化痰饮,不能养肌肉。
二是干血劳,中气困败。
这是型体辨证的一种经验积累。
此病是突然而发,剧烈头痛,呕吐两三次,还以为是吴茱萸汤的厥逆证。
全腹壁发硬,左下腹部有少腹急结,此是少腹有瘀血之症。
为什么会,突然发病,高热39度,结合头痛,此应是太阳表症,是有外感引起。
11牛皮癣——赵明锐医案白某,男,64岁,退休工人。
桃核承气汤临床新用
桃核承气汤临床新用桃核承气汤源自《伤寒论》,由桃仁、桂枝、大黄、芒硝、炙甘草组成,是仲景治疗下焦热瘀血结的专方。
因其配伍严谨、疗效奇特而倍受历代医家青睐。
笔者体会,临床只要辨证准确,多应手取效。
现录案例数则,供同道参考。
1 过敏性紫癜刘某,女,28岁。
1999年10月11日初诊。
患者1周前无明显原因全身皮肤出现散发性瘀斑、瘀点,双下肢尤甚。
发病2天后出现小腹部持续性疼痛,阵阵作呕,腹泻,日行5~10次,呈暗红色黏液样便,伴灼热和里急后重感。
曾在当地医院治疗6天,不效而转入我院。
人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给予抗过敏、激素、止血等综合治疗20余天,病情反复,转中医治疗。
刻诊:全身皮肤可见散在暗红色瘀斑、瘀点,四肢皮肤多见,双下肢呈弥漫性瘀斑融合成片,小腹压痛。
血常规:自细胞1.45×103/L,中性72%,淋巴28%,血小板164×103/L;大便常规:黏液便,红细胞++;尿常规:尿蛋白微量。
舌质黯红、苔薄黄,脉沉涩。
证属热瘀血结,治拟攻逐血热瘀结。
桃核承气汤加味:桃仁15g,大黄3g,芒硝5g,生地、水牛角各20g。
丹皮10g,茜草、白茅根、仙鹤草各30g,桂枝、炙甘草各6g。
3剂后,皮肤瘀斑、瘀点明显消退,腹痛消失,大便次数减少至每日2次,仍较软。
上方去芒硝,续进3剂后,诸症若失,各项检查指标正常而康复出院。
2 三叉神经痛张某,女,46岁。
1999年9月12日初诊。
患者1年前右侧面部出现短暂发作性疼痛,呈触电样,每次发作历时1分钟左右。
CT检查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
诊断为三叉神经痛。
经长期对症治疗,症状时作时止,近半月来发作频繁而来求治。
刻诊:除上述症状外,伴心烦急躁,手足心热,大便干结。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证属热瘀血结,治拟活血化瘀、通泻瘀热。
桃核承气汤加味:桃仁15g,桂枝、大黄、炙甘草各6g,芒硝5g,川芎30g,柴胡、苦丁茶、菊花各10g,钩藤18g。
3剂后大便畅通,疼痛立减,余症俱消。
丹那唑联合桃核承气汤加味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病 程 缠 绵 难 愈 , 有 类似 恶 性 肿 瘤 远 处 转 移 具 和 种 植 生长 能 力 …, 且 目前 内 异症 还 没 有理 想的 治 疗 手 段 , 医 而 西 多 采用 激素 疗 法 或手 术 治 疗 , 素治 疗 存 在 不 彻 底 性 、 格 昂 贵 激 价 和 副 作 用 大 等 缺 点 。 讨 内 异症 行 之 有 效 的 治疗 方法 一 直 是 妇 科 探 领 域 的研 究 热 点 , 此 , 者 采 用 经典 名 方 桃核 承 气 汤加 味 方 和 为 笔 西 药丹 那 唑 对 内 异症 进 行 了联 合 治 疗 , 报道 如 下 。 现 1 对象 与方 法 1 1 研 究对 象 . 20年3 0 d 月至 2 0年 3 在本 院 经 临床 诊 断 为子 宫 内膜 异 位症 09 月 患 者6 例 , 0 且无 治疗 禁 忌证 , 龄2 ~4 岁 , 年 6 5 随机 分成 治 疗组 和对 照 组 2 , 疗组 3 例 , 组 治 O 年龄 (65 .) ; 照组 3例 , 龄 (7 3 3 . ±4 7岁 对 0 年 3 .± 5 1岁 ,组 资料 差 异 无显 著性 意 义 (>0 0)具 有 可 比性 。 .) 2 - .5, P 12 方 法 . () 照组 : 1对 月经 周 期 第 1 开 始 口服 丹 那 唑 2 0 , 日2 , 天 0 mE 每 次 连 续服 用 6 月 。2治 疗 组 : 对 照 组 治疗 方 法 的 基础 上 联 合桃 核 个 () 在 承 气汤 加 味 方 用 药 , 核 承 气 汤 加 味 方 的 药 味 组 成 为 : 仁 、 桃 桃 大 黄、 桂枝 、 草 、 硝 、 甲、 甘 芒 鳖 三七 粉 、 鳖 虫 、 母 草 , 气虚 者 加 土 益 伴 黄 芪 , 有 气 滞 者 加 香 附 、 实 。 经 周 期 前 7 开 始 服 用 , 日1 兼 枳 月 d 每 剂 , 煎分 2 服 用 , 续 6 月 。 程 结 束 时 评 定 其 疗 效 。 水 次 连 个 疗 13 效 果评 价 标 准 . 治 愈 : 状 全部 消失 , 腔 包 块 等 局部 体征 基本 消 失 , 孕患 症 盆 不 者 得 以怀 孕 ; 效 : 状 基 本 消失 , 显 症 盆腔 包 块 缩 小 ≥1 2 虽局 部 体 /, 征存在 , 不孕患者得以怀孕 ; 但 有效 : 状 显著 减 轻 , 腔 包 块 缩 症 盆 小 l 3 / , 药 3 月 内症 状 不 加 重 ; / ~1 2 停 个 无效 : 要症 状 无变 化 或 主 恶 化 , 部病 变 有 加 重 趋 势 。 局
桃核承气汤医案——前列腺肥大、盆腔炎,痛经,宫外孕
桃核承气汤医案——前列腺肥大、盆腔炎,痛经,宫外孕抵当汤与桃核承气汤21《仲景方临床应用指导》1 前列腺肥大刘某,男,62岁,1994年12月9日诊,3年前发现前列腺炎,也多次服药,效果不佳。
肛查;前列腺肥大,中央沟基本消失,质中软。
尿检;红细胞(++),脓细胞(++)。
刻诊;小便点滴而下,小腹坠胀作痛,时有睾丸拘急,面色不荣,舌质暗,边有紫点,脉见沉涩,辩证;瘀血阻结,脉络不通,治疗当活血化瘀,通利小便。
处方抵当汤加味;大黄6克,桃仁9克,水蛭9克,虻虫9克,桂枝10克,泽泻12克,茯苓15克,猪苓12克,白术15克,瞿麦12克,6剂,水煎二次合并,分三次服。
二诊;小便较前通畅,小腹坠胀作痛减轻,又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加减服药约60余剂,小便恢复正常,余无不适。
随访半年,症证未作。
论;本案是抵当汤通瘀,合五苓散泻水。
瞿麦是利水而开癃闭,清泻膀胱湿热,以利小便。
2 慢性盆腔炎郝某,女,52岁,退休工人,1990年5月10日诊,主诉;经常下腹部腹胀疼痛,腰骶酸软,时有疼痛,业已十年有余。
刻诊;两侧少腹部疼痛,压痛明显,尤其夜间疼痛加重,疼痛固定不移,伴有低热,疼痛发作时有郁热感,小便量尚可但黄,带下黄浊而臭,大便干,二日一次,口干不欲饮水,舌红边略紫,苔薄黄,脉沉弦。
曾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分泌物增多而粘稠黄浊,子宫后倾,少腹压痛,可扪到增粗的条状物,诊为慢性盆腔炎。
辨证;下焦瘀血,郁而化热,热瘀相搏,脉络失和。
治当清热化瘀。
处方;桃仁8克,桂枝12克,大黄5克,芒硝3克(冲化)炙草6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每日一剂,两次煎合并,分三次服,连服十剂10剂,诸症悉除。
论;下腹部坠胀,脉见沉弦,必是肝气不升也。
肝气不升,横逆少腹,即是少腹弦急,条索状物。
少腹部压痛,条索状,大便干,小便黄,口干不欲饮,皆是瘀血之象也。
桃核承气汤,下其瘀热,一泻拔根,10剂痊愈。
3 痛经周某,女,30岁,营业员。
1989年7月10日诊。
桃核承气汤治胎盘残留子宫出血,可避免刮宫,产妇科懂中医的大夫不妨一试
桃核承气汤治胎盘残留子宫出血,可避免刮宫,产妇科懂中医的大夫不妨一试桃核承气汤治胎盘残留子宫出血,可避免刮宫,产妇科懂中医的大夫不妨一试[女孩儿][女孩儿][女孩儿][女孩儿][女孩儿][女孩儿][女孩儿][女孩儿][女孩儿]桃核承气汤不仅奏著效于上部充血诸症,且对于胎盘残留而子宫出血不止亦有卓效,而可免去刮子宫之手术,产妇科专家曷一试之。
胎盘残留,大都发生于流产后。
因妊娠早期流产后,胎盘往往不能整个地完全剥离而下,若残留一部分在内,则不拘或大或小,均属所谓子宫内异物,其子宫势必依自然作用而起收缩运动,以图排除此异物的残留。
子宫收缩运动愈盛,出血愈多。
残留的胎盘一日不下,子宫的运动一日不停,流血亦一日不止。
此即为西医产妇科的唯一疗法,为施手术刮子宫,以器械刮除此残留的胎盘,则血自止。
否则任凭你用昂贵的止血针注射或内服,均不相干,即使服阿胶等任何中药止血,亦无济于事。
于是知医学,无论中西,对于疾病诊断而施原因疗法之所以重要也。
吴兴沈联芳先生之内弟郑君,住苏州护龙街(现名中正路),其夫人妊娠四五月流产,后流血涓涓不绝,延至月余后,血愈出愈多,因高度贫血而时时头晕目花,胸闷泛呕,小腹攻痛。
产科医某谓胎盘残留非刮子宫不可,劝令速送博习医院,否则有生命之险。
郑君畏手术,迟疑不决,由联芳先生介绍,邀余诊。
患者出血过多,颜面苍白,脉细而弱,舌略紫,苔薄白,唇色亦白,心脏搏动尚正常,大便三四日不行,视其神气已十分疲惫。
时余思唯有桃仁承气汤可适应,但以其方衰弱甚,颇踌躇不决,嗣再三考量,毅然决然处以本方(原方分量)证加当归四钱、黄芪三钱、别直参二钱与之。
翌日再诊,精神较好而流血著减,唯小腹尚感不适,原方略减轻分量。
三诊时血全止,易方为当归芍药散,嘱服两剂。
至第四日于小便后(其时流血早止)落下如鱼肠状一片长约二寸许于搪瓷便斗内,赫然残存之胎盘得以剥离而自下也。
后以当归芍药散方加减调理,旬余而痊。
桃核承气汤加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性激素、卵巢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效果分析
桃核承气汤加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性激素、卵巢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效果分析作者:陈从从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究桃核承气汤加减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性激素、卵巢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效果。
方法:将近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达那唑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2、P以及VRGF水平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卵泡直径以及生长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桃核承气汤;子宫内膜异位症;性激素;卵巢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其他部位[1],一般认为与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因其发病机制不清,病变广泛,形态多样,且有浸润、转移和复发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成为难治之症。
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治疗可以减灭和消除病灶,但保守型手术可能遗留隐蔽的或新生的病灶,而且手术分离粘连虽然可以恢复正常的盆腔解剖结构,但由于术后炎症及手术面粗糙,术后再粘连发生率高。
这就有可能会引起疼痛、不孕以及再次手术等情况出现[2]。
因此,药物治疗在改变盆腔微环境,清除微病变和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排卵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
西医的激素治疗,均有一定的副作用,不易被广泛接受。
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当属“痛经”、“不孕”、“妇人腹痛”、“瘕”等病范畴,属血瘀证,当以活血化瘀为大法。
本文为了深入探究桃核承气汤加减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性激素、卵巢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效果,选取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用桃核承气汤治疗月经情志异常病例分析
用桃核承气汤治疗月经情志异常病例分析重庆市涪陵区新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戴显会 400000谭xx,女,17岁,未婚,2006年5月3日初诊。
经前及经期心烦意乱2年患者14岁来月经,有一次患者正值月经期农忙插秧,便下田插秧,随后便出现烦躁-不安,当时未重视,以后每次月经前及月经期就心烦意乱,烦躁不安,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吵大闹。
经后如常人。
平素月经先后不定期,经期5一6天,出血不畅,有瘀块,伴小腹胀痛,大便干燥,口苦不渴。
曾到重庆大医院,诊为周期性期性精神性分裂证。
服用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但效果欠佳。
就诊时,患者正值月经前。
又出现烦躁不安,舌淡红,苔白。
诊断:月经情志异常辨证:热与瘀结于下焦,邪气循经上扰心神立法:泻热逐瘀处方:桃核承气汤桃仁15 大黄10 枳壳10 芒硝10 三付一日一剂。
(嘱药一直服用到月经来的第一天止。
)2006年6月5日复诊患者诉上一次共服用3服药后,月经己来便停服。
诉服药后大便通畅,经期心烦意乱比过去好转。
此次月经来前,再次来就诊。
嘱上方治疗不变。
2006年9月10日患者诉连续服用3个月,现月经前及月经后未在发作,月经周期也正常。
但诉经后神疲乏力明显。
诊为:气血亏虚。
治疗:益气养血健脾化痰八珍汤加半夏、胆南星党参20 白术15 茯苓10 炙甘草10 当归15川芎10 白芍15 熟地20 半夏6 胆南星5 7付,一日一付。
每月仅服7天。
(嘱月经前仍继续服用桃核承气汤,经后服用八珍汤)。
后继续调理三个月,一切如常。
案:患者正值月经期,血室正开,致使外感的寒邪乘虚而入,入里化热,直犯胞宫,与胞宫中的血互结,稽留于冲任胞脉,血行不畅,故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不畅、有瘀块,小腹胀痛。
心是主血脉,主神志,血分郁热循经上扰心神,可以出现精神症状,烦躁不安、大哭大闹。
热结于里,故口苦、大便干燥。
热未伤津,故口不渴。
桃核承气汤,泻热逐瘀。
与其病机相符,投其之,故有效。
服药后出现神疲乏力,思其原因,这可能与用活血化瘀、泄热药有关,再加上月经过后气血不足所造成的。
学习乔宏双桃核承气汤临床治验体悟
• 462•光明中医2021 年2 月第36 卷第 3 期CJGMCM February 2021. Vol 36.3学习乔宏双桃核承气汤临床治验体悟乔萌1袁卫玲l i S乔宏双2摘要:通过对桃核承气汤原文的分析和对乔宏双老师6个临床验案学习,在临床应用中应注重经典,确立明确的临床诊断思 路,重视腹诊,四诊合参,只要辨证为下焦蓄血证即可使用桃核承气汤,而不局限于治疗表现在下焦的病症,广泛运用于妇科不孕、宫外孕、产后抑郁、甲尤、前列腺病、血尿等临床疾病。
关键词:桃核承气汤;《伤寒论》;临床治验;下焦蓄血;乔宏双d〇i:10. 3969/j. issn. 1003-8914. 2021.03.051文章编号:1003-8914(2021) -03-0462-04Stud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aohe Chengqi DecoctionQ I A O M e n g1Y U A N W e i l i n g lx Q I A O H o n g s h u a n g"(1.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Tianjin 301617, C hina;2. Yanhu Hongshuang Medical Clinic in Yuncheng, Shanxi Province, Yuncheng 044000, China)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text of Taohe Chengqi decoction and the study of six clinical cases of teacher Qiao Hongshuang, clinicia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lassic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establish a clear idea of clinical diagnosis, attach importance to abdominal diagnosis and exam ination, and use a combination of four diagnostic methods. Clinicians can use Taohe Chengqi decoction as long as there is a diagnosis of lower blood stasis, but not limited to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 the lower p art,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gynecological infertility, ectopic pregnancy, postpartum depression, hyperthyroidism, prostate disease, hematuria and other clinical diseases.Key words:Taohe Chengqi decoction;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clinical treatment experience;lower blood stasis;Qiao Hongshuang《伤寒论》中仅有一条是关于桃核承气汤的条文。
67.桃核承气汤
67.桃核承气汤[组成用法]桂枝6~10g、桃仁10~25g、大黄10~15g、甘草3~6g、芒硝6~10g。
将除芒硝以外的四味药水煎两次取汁,混匀后分两份,每日服两次,服时将一半量芒硝放入药汁内,放火上稍沸腾,溶化后空腹服用,以泻下为度。
[方证]1.大黄证。
2.少腹部固定性拘急疼痛,按之更甚。
3.出血紫黑,易凝固结块。
4.精神亢奋不安,如狂。
5.面红、唇暗红、舌质暗红或紫,舌面干燥,脉沉涩。
[现代应用]1.根据“其人如狂”而用于精神兴奋性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癔病、癫痫、更年期综合征等;外伤性头痛、脑挫伤、脑震荡后遗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剧烈头痛、顽固性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头痛难忍时也可表现为“如狂”之状。
2.根据“少腹急结”而用于盆腔及前后二阴部的急迫性、疼痛性、充血性疾病,如妇产科的急性盆腔炎、子宫肌瘤、难产、产后恶露不止、胎盘残留、输卵管结扎术后综合征、痛经、闭经;以及膀胱炎、外伤性血尿、前列腺增生继发感染造成的癃闭、淋病性尿道狭窄之尿潴留、流行性出血热的少尿期、输尿管结石的小腹绞痛、阴道血肿、直肠溃疡、产后会阴疼痛等。
3.头面部炎性充血性疾病,如急性结膜炎(爆发火眼)、麦粒肿、睑缘炎(目眦肿痛)、翼状胬肉(胬肉攀睛)、面部痤疮、面部毛囊炎、酒渣鼻、牙龈出血、龋齿疼痛等,以及皮肤科的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结节性痒疹、丹毒、猩红热、过敏性紫癜、湿疹的溃烂流水等也常出现本方证。
4.心脑血管疾病如多发性脑梗塞、脑溢血、脑膜炎、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心肌梗死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5.一些急腹症也用到本方,如胆道蛔虫症、机械性肠梗阻、急性坏死性肠炎、胰腺炎、异位妊娠。
6.其他还用于肺结核大咯血、代偿性咯血、哮喘、月经期鼻衄、糖尿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肝昏迷、化脓性乳腺炎、爆发性痢疾、蛲虫病、骨伤科疾病合并肠麻痹者、特发性血尿、骨质增生症、库欣综合征等。
[经验参考]桃核承气汤的应用相当广泛,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
桃核承气汤治疗月经三月不来
桃核承气汤治疗月经三月不来
女28,孕有2女,月经三月不来,舌红苔黄,有红点,喉咙疼,烦躁,口渴,
综合分析为瘀热证证。
3天前服用黄体孕酮。
桃仁12桂枝10生大黄12生甘草10
桔梗30当归15丹参30杏仁12
生山楂30川牛膝30茯苓20土鳖虫10
吃三次中药后,带下粘稠,大便顺畅,睡眠尚好,咽喉有点发炎,舌变淡红。
用水蛭粉每天6g,分两次服用。
桃仁12桂枝6生大黄12生甘草10
芒硝8桔梗30当归15丹参30杏仁12
生山楂30川牛膝30土鳖虫10
喝六次停药,水蛭继续喝一个月。
月经正常。
月经病多用温药,但本案用寒凉药调经,故此记录。
名医经方之桃核承气汤证
名医经方之桃核承气汤证名医经方之桃核承气汤证31、桃核承气汤证惊狂案医案:杜××,女,18岁。
因遭受惊吓而精神失常,或哭或笑,惊狂不安。
伴见少腹疼痛,月经衍期不至。
舌质紫暗,脉弦滑。
此乃情志所伤,气机逆行,血瘀神乱。
桃核承气汤主之。
桃仁12克桂枝9克大黄9克炙甘草6克柴胡12克丹皮9克赤芍9克水蛭9克二剂。
药后经水下行,少腹痛止,精神随之而安。
解说:在《伤寒论》中,张仲景用桃核承气汤治疗“热结膀胱”证,以“少腹急结,其人如狂”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证的病机关键在于下焦蓄血,瘀血与邪热相结。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多与妇女经血瘀阻有关,如瘀热闭经,少腹硬痛而心情烦躁或如狂者,服用本方多有疗效。
另外,产后恶露不下,瘀血内阻而见喘胀欲死,或精神狂妄者,亦可使用本方。
本方还可与桂枝茯苓丸交替使用,治疗妇女症瘕痼结;若与大柴胡汤合用,则应用范围更广,凡是胸腹胁肋疼痛,以两侧为主,每遇阴雨寒冷而痛势加剧,或有跌扑损伤病史者,是为瘀血久停于内,无论其部位在上在下,皆能获效。
临床运用桃核承气汤,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瘀血内停,血络受阻,心脉失养,往往见到精神及情志方面的异常,轻者烦躁、善忘,重者如狂、发狂。
所以《内经》说;“血在上善忘,血在下如狂”。
这是下焦蓄血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证候特点;二是从致病原因上看,虽然瘀血作为其主要的病因,但是骤然受到惊吓,也往往是发生本病的一个重要诱因;三是本方有较强的泻热逐瘀的作用,运用时一定要以患者的体质壮实为前提,如果体质虚弱,则不能轻率使用;四是在服药时间上,一般以空腹时为佳,因为病位在下焦,而桃核承气汤又是攻下瘀血的方剂,所以,空腹服药,有利于攻逐瘀热。
张仲景说:“先食温服”,也就是这个意思。
郝万山的经方故事十五:桃核承气汤(1)
郝万山的经方故事十五:桃核承气汤(1)桃核承气汤在临床上经常用。
在20多年前,有一个22岁的女孩儿,她的母亲带着她来找我看病。
她是什么病呢?每到月经期,她就烦躁不宁,甚至不能够在家里头呆着。
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找我看病的时候她22岁。
我说你这个病多长时间了?她说她14岁来的月经,从第一次来月经她就心烦意乱,急躁,以后每次月经前就坐卧不宁,然后来月经期间,她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大吵大闹,或者乱跑乱跳,甚至光着脚丫马路上去跑这些情况都有的。
我说,你月经一过和正常人一样吗?她说一样,能够上学,能够工作。
我说,那医院给你诊断什么病呀?怎么治疗呀?她说北京市所有看精神病的医院我都去了,除了电休克我没用过以外,抗精神分裂证的这些药我都用过了,就是没有什么效,我说那你的月经准不准?她说我的月经不准。
就是说,或来或不来,不定期。
我说那你能不能知道什么时候来月经?她说我能知道,我只要心烦意乱,大便干燥,嘴里头不是味儿,我就知道快来月经了,我也知道我的病就快犯了。
我说那你这个病西医怎么诊断的?她说西医医院把我诊断为周期性精神性分裂证。
大家知道,精神分裂证这个病是很不好治的,一旦诊断为精神分裂证的话,这个人就意味着她的一生不能像我们正常人一样,来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它常常遗留有社会能力的缺损。
我对精神性分裂证这种病,也是感到非常非常头痛的。
我说我治精神病应当没有更多的经验,20几年前我没有更多的经验啊,我想先从给你调月经开始,我说你的月经血块多不多?她说多。
来之前有什么表现呢?来之前就肚子痛,腰痛,来的时候月经也不畅快,心烦意乱,心烦气噪,然后大便干燥。
她说嘴里头不是味儿。
我仔细问她,就是一种口苦的感觉。
我说这样,你来月经之前,有这个症状之前,你就吃我3付药。
开的什么方,桃核承气汤。
因为她大便有干燥,(所以用)桃核承气汤,就吃3付药。
如果说3付药(服到)第2付药月经来了,那么月经来的第一天,你还可以把这付药(第3付药)吃完。
桃核承气汤治疗妇科疾病举隅
桃核承气汤治疗妇科疾病举隅
张明德;皮业军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5(021)002
【摘要】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桃仁、大黄、芒硝、甘草、桂枝组成。
原为太阳蓄血、热重淤轻而设,功能泻热行淤。
笔者于临床中将此方变通治疗闭经、异位妊娠、崩漏、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总页数】1页(P105-105)
【作者】张明德;皮业军
【作者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常德,415000;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7
【相关文献】
1.章勤治疗妇科疾病验案举隅 [J], 高涛;徐新亚
2.开郁二陈汤治疗中医妇科疾病验案举隅 [J], 郑强
3.戴海青教授运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妇科疾病经验举隅 [J], 潘惠兰;戴海青
4.朱庆军运用新版"开四关"法治疗妇科疾病验案举隅 [J], 王维春;王跃跃;杨萍;朱庆军
5.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下焦瘀血危重症验案举隅 [J], 樊来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桃核承气汤验案:原来可以这样用!
桃核承气汤验案:原来可以这样用!
患者女,50岁,前庭大腺囊肿10年,感染化脓手术两次,两天前再次感染化脓,肿大,破溃,疼痛剧烈,不能走,也不能坐,稍怕冷怕热,出汗正常,口渴不明显,咽异物感,听力下降,颈部紧绷感,胸胁、心下堵闷、重压感,焦虑,烦躁,易怒,眼差,月经紊乱,肌肉坚实、皮肤干,身材偏小。
予处桃核承气汤1/3量顿服,一日2-3剂。
一日服3次后次日反馈症已缓解,有点拉肚子,但不严重,嘱再服一日巩固。
桃核承气汤
桃仁 (去皮尖) 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 (去皮) 二两甘草 (炙) 二两芒硝二两
【拆算现代剂量】桃仁(去皮尖) 15g 大黄60g 桂枝(去皮) 30g 甘草 (炙) 30g 芒硝 30g
【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相关条文】
伤寒: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作者简介:周炳昆医生,主治医师,目前供职于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康复科,临床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虽多有奇效,活人颇多,亦常自谓偶中。
微信号williamjoe689)。
『肌瘤囊肿』桃核承气汤验案
『肌瘤囊肿』桃核承气汤验案患者陆某,女,43岁。
主因发热、腹痛10天来诊。
患者于10天前突然出现下腹痛,持续性,伴发热,体温37.4°C。
经检查西医明确诊断为右侧卵巢脓肿(8*6cm)并子宫肌瘤。
WBC14.2*109/L,N92.4%,HGB86g/L。
经妇科住院穿刺抽吸脓肿治疗,患者发热减,仍腹胀腹痛,不能仰俯,且自汗盗汗明显。
既往:宫颈口子宫肌瘤病史;月经规律,经量特多,带经10天。
轻度失血性贫血。
2012年8月9日一诊,症见:低热,腹胀腹痛,自汗盗汗,体虚乏力。
二便正常。
脉沉细滑,苔黄质暗。
处方:桃核承气汤加减桃仁10g生军6g桂枝10g芒硝6g分冲炙甘草10g生芪10g三棱10g莪术15g丹皮15g四剂患者药后,腹痛腹胀基本消失,低热退尽,盗汗减少,乏力改善。
随诊半年,病情无反复。
按:本案患者卵巢脓肿抽吸术后,子宫肌瘤,发热,自汗盗汗。
下焦蓄血明确存在,故予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下,宜桃核承气汤。
”原方中加入三棱、莪术加强破血逐淤的力量。
赤芍,苦,微寒。
《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桃核承气汤为治疗下焦蓄血证的主方,临床当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象沉实或涩为使用依据。
现代本方主要急性盆腔炎、附件炎、胎盘残留、肠梗阻;亦可用于急性坏死性肠炎、精神分裂症、脑外伤后头痛、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血管病、宫外孕、子宫肌瘤等均有散在报道,而卵巢脓肿尚未见。
本方原治太阳蓄血症,病机核心为邪热与瘀血互结。
抵当汤、抵当丸、下瘀血汤均由桃核承气汤加减而成,同具破血下瘀之功,均治疗瘀热互结于下焦的蓄血症。
抵当汤证瘀结日久深重证急,少腹硬满兼他觉证,此时全无下通之机,治疗虽有表证亦应先攻其里,为逐瘀峻剂,服后当下血。
抵当丸证瘀结深但病势缓,少腹满而不硬,治疗不可不攻,又不可峻攻,故改抵当汤为丸,水蛭、虻虫减汤方三分之一,共制丸服四分之一,剂量居汤方十分之六,其作用介于桃核承气汤与抵当汤之间,服后晬时当下血。
【经方临证】桃核承气汤合四逆散治痛经案
【经方临证】桃核承气汤合四逆散治痛经案【经方临证】桃核承气汤合四逆散治痛经案王某,女,31岁,未婚,形体中等,面白润泽。
2011年9月11日初诊。
月经周期30~31天,经期5~6天。
痛经多年,经色黑,血块时有,小腹冷痛,手汗多,手足四逆,夏季亦明显,舌质淡红,苔薄少,脉有力。
平素大便偏干,2~3天1次,经期易泻。
处方:柴胡15g,白芍15g,枳实15g,甘草15g,当归20g,赤芍20g,川芎20g,茯苓30g,泽泻30g,白术20g。
5剂,每日1剂,经前5日服用。
10月8日二诊:药后大便基本正常,每日均有排便,量少,可能与纳少有关,上次服药1次月经即至,由于当时淋雨而痛经依然,月经偏黑,有血块。
疏二方:方一:柴胡20g,白芍20g,枳壳20g,甘草20g,桃仁20g,肉桂10g,制大黄6g,芒硝(冲)6g。
5剂,煎服,经前每日1剂。
方二:柴胡50g,白芍50g,枳壳50g,甘草50g,当归50g,川芎50g,茯苓50g,白术50g,泽泻50g。
共为细末,每服10g,日3剂,非月经期服用。
12月3日三诊:上次月经持续9天,前2天量多,后7天量少。
经前不痛,舌脉无异常,四逆仍明显,手指月牙出现(之前无月牙)。
因散剂基本未服,故原散剂加鸡内金100g。
加入前药末中,服完以巩固疗效。
2012年10月20日回访,患者月经一直正常。
按:患者初次来诊,痛经、经色黑,血块时有,瘀血无疑。
又因患者平素大便干,当归、桃仁等活血之品当用,还能润肠通便。
患者手足四逆(夏季亦明显),四逆散可用,但并非必用,因患者无经前乳胀等明显的肝气郁滞证。
可能受到经期容易腹泻的影响,从而选用了当归芍药散合四逆散治之。
二诊时患者痛经依然,不过因患者淋雨而无法判定疗效。
虽然大便已通,但患者属于大便易干结的体质,所以改处以桃核承气汤合四逆散治之。
由于桃仁、大黄等具有较强的活血作用,这应该是导致经期延长的原因。
为巩固疗效,嘱患者平素服用当归芍药散合四逆散作散剂常服以进行调理。
《桃核承气汤》适用症状:小腹及会阴部坠胀...
《桃核承气汤》适用症状:小腹及会阴部坠胀...
《桃核承气汤》
适用症状:小腹及会阴部坠胀不适,尿时不适或尿频,尿痛,尿末滴白。
功效:逐瘀泻热。
用方:桃仁、制大黄、天花粉、石菖蒲、桂枝、甘草。
桃核承气汤中的桃仁活血化瘀;桂枝通行血脉,以散下焦之瘀血;大黄合甘草、桂枝之辛温甘缓,使瘀血邪热从肠腑而去;更以天花粉消肿排脓;石菖蒲通窍利尿诸药合用,共奏祛瘀通脉、消肿利尿之功。
注: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忌盲目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核承气汤妇科临床运用桃核承气汤妇科临床运用王者归来桃核承气汤妇科临床运用桃核承气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之《伤寒论》,其组成为桃仁, 大黄,桂枝,芒硝,甘草,原本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外证不解, 热结膀胱,小腹胀满,大便黑,小便利,烦渴请语,蓄血, 发热如狂。
现在本方主要用于急性盆腔炎、胎盘残留、附件炎、肠梗塞;亦可用于急性坏死性肠炎、精神分裂症、脑外伤后头痛、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脑血管病、宫外孕、子宫肌瘤等症属瘀热互结者。
方解宣肺祛淤,养血润肠、导滞通便。
方中桃仁,生大黄、当归祛淤通络,活血润肠;杏仁、炙紫苑、瓜篓仁肃肺润肠;小量桔梗升提肺气;少量桂枝开通气机; 更用枳实导滞通便;莱菠子下气除胀;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不仅有去局部淤血,疏经血行障碍之效,且能袪除急结之坚块,风瘀热互结,血蓄下焦之实症体质病皆可使用O本方即调胃承气汤, 加桃仁与桂枝而组成。
因其以桃仁为君,故名。
方中大黄、芒硝、甘草即调胃承气汤,具有荡热去实的功能;所加的桃仁,能破蓄血,驱除血中结秘,桂枝能通血脉,疏解血行障碍;互相酌合,及成为主治实热瘀血症的要方。
现在可治疗多种妇科病,具体如下:经期狂躁本病属于周期性精神病之一,多见于青年女性,一般不影响月经,多由情志内伤,思虑劳倦或肝气郁结所致。
有青年妇女,每逢经期面色潮红,心烦易怒,夜不成眠,甚至撕衣毀物,袒胸露腹,扬手掷足,狂躁不宁。
使用本方加入柴胡、香附、丹皮。
经患者服用3 剂后,经血量多,血块齐,大便快利,诸症锐减。
将上方减去大黄、芒硝之量,投方2 剂,经期神志已清,但仍有头痛心烦,按前方再服3 剂。
随访已婚,生一健康男孩。
闭经有一未婚青年妇女,因婚事操劳过度,致使婚日经行,烛夜撞红,次日停经,遂觉头痛,恶心呕吐,小腹胀满,多方求治无效。
某县中医院投以本方加入柴胡、香附、川芎,嘱其服药期间禁止房亊,结果,连服6 剂,月经来潮,量多质稠,血块紫黑,5 日后经停而愈。
痛经指月经期来潮和经行前后下腹部疼痛,常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可逐年加剧,影响生活与劳动。
有一少女因经期淋雨而导致经行腹痛,缠绵不愈。
近来疼痛加重,月经前后不定,将潮前两天少腹胀痛, 经至痛甚难忍, 遇寒加剧, 经净为止。
本病痛经多因寒凝血结所致。
投本方加桃仁、干姜、赤芍、 白芍、桂枝、炙甘草、酒大黄。
3 剂,水煎服,尽剂痛止, 后嘱每次月经来潮前服上 2 剂,连服 3个月,随访 2 年,月 经正常,未再复发。
阴道血肿妇人产后 10 天,小便闭结不通,头晕,彻夜难眠,经检査发现,阴道内有肿块,服抗生素治疗无效。
后改用中 医治疗,运用本方加减,配方有桃仁、大黄、芒硝(后下)桂枝、当归、党参、三七、红花、甘草。
服 2 剂后,即下瘀外阴湿疹,时好时坏,流出的浊水所到之处浸淫成疱, 疱破则流污加苦参、黄芪, 5 剂,水煎服,第 3 煎药汁外洗阴部周围, 药尽诸症消失而愈。
后给予四物汤、二妙散以善后,随访 年未复发。
桃仁 9g 大黄 12g 桂枝 6g 炙 甘草 6g 芒硝 6g上5 味,以水 1400ml ,煮取 500ml ,去滓,下芒硝,再微 沸,先食温服 100ml ,日 3 服。
(功效 )清热活血化瘀。
, (主治 )主证,少腹急结胀满,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谵语烦渴,夜 发热,或如狂,舌质紫,脉沉涩。
副证:或下瘀块。
(临证加减工 1 .桃仁承气汤治疗盆壁愈 J01痉:药用桃仁9g ,大黄12g ,块, 小便随之而通,诸症消失而愈。
妇人在肛门周围、 前阴部患有湿疹 2 年余,中医称“阴 痒” 水, 如此周而复始,且奇痒难忍,尤以夜间为甚。
使用本方桂枝、甘草、芒硝各6g,加水1400ml,煮取450ml,去渣人芒硝,再上文火微沸即成.饭后温服150m1 ,每日3次。
2.桃核承气汤合大黄牡丹皮汤治疗宫外孕:以桃核承气汤合大黄牡丹皮汤联合或交替使用,疗效满意。
3.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经理曳巵猿面塞乱:基本方为桂枝6"-~12g ,桃仁、红花各10~15g ,大黄10~14g ,芒硝10~16g ,甘草10---30g,木香6 —10g,生山楂100g,益母草10g,丹参30g .'经前可加细辛3g,每日递增Ig,但最多不得超越18g ,期只可将细辛用至3g ;腹胀满者可加乌药10---30g ;经后可将甘草用至30-~100g,益母草用至30g。
于经前6 一工O天开始服本方,直至经血来潮,如症状消失可改用四物汤合加味乌药汤,至经血回潮。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8 , f4,:ss ] 4.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用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药用桃核承气汤加白芍、银花、 皮、山栀子、 泽泻、 竹叶。
取得较好疗效。
[新医药学杂志, 1973 ,(10) : 20]5.桃核承气汤治疗肝性血卟淋病:根据血卟啉病患者有皮不通,不通则痛, 治宜清泄瘀热。
采用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
基本方为 桃仁lOg ,桂枝7g ,大黄9g ,芒硝15g ,白芍15g ,甘草 3g 。
腹痛甚者加元胡、失笑散;瘀血重者加土鳖、丹参;呕吐者加半 夏、 藿香;腹胀者加枳实、厚朴;黄疽者加茵陈、栀子;血压高 者加 石决明、夏枯草;烦躁者加天麻、钩藤;谵妄者加珍珠母、 琥珀; 肢麻者加牛膝、地龙;贫血者加当归、川芎。
每日工剂,水 煎, 2八、、5 J次分服。
若便秘顽固者可加重大黄及芒硝用量,以达到通便 泄热、 祛瘀止痛的作用;待大便通畅,腹痛缓解,然后酌情减量或 除去 芒硝,此即“得快利,止后服”之意。
[中医杂志, 1987, f5,。
36~37] 6。
桃核承气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基本方为桃仁 15g , 大黄IOg (后下),桂枝15g ,黄苓log ,柴胡15g ,白芍15g , 紫草15g ,芒硝5g (冲服)。
每日工剂分3次口服。
[中医杂 志,1993 , (8):499-]7。
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药用桃仁(打碎 )6— 12g ,桂枝6 一 lOg ,大黄6 — 30g ,芒硝(冲服)6甘草 5g ,金钱草 15"--30g ,威灵仙 15〜30g ,皂刺 IO"--15g , jl[ lO 〜30g 。
肾结石加三棱 lO 〜15g ,莪术 lO,---15g ;输尿管结 石加 乌药肤、腹部和神经三大症候群,中 医辨证属于瘀热蓄血,腑气log ,,lOg ,枳实6〜30g ;膀胱及尿道结石加琥珀粉(装入胶囊服)3g,桔梗6 一lOg ;气虚者加生黄芪15 —60g,枳壳1030g ;绞痛发作者加白芍15~--.30g ,延胡索工0 一15g;血尿明显者加白茅根30g ,仙鹤草30g ;肾盂积水者加制附片6"---12g ,茯苓lO 一30g ;阴虚者加生白芍10~30g ,乌梅15~30g 。
每日l剂,加水煎取400~,800ml ,分2 次温服,15 天为1 个疗程,即行观察评定疗效。
[国医论坛,1996 ,cc,:13~14]8.桃核承气汤治愈小儿胃石症: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辨为食积不化,蕴结于胃,气滞血瘀。
治宜消滞散积,活血行润未用西药)。
给予桃核承气汤加味。
药用桃仁lOg ,丹参12g,大黄lOg,芒硝6g,木香6g ,桂枝6g,白芍6g,鸡内金6g,莪[中医术6g,枳实6g,炙甘草6g,厚6g 。
每日一剂,水煎服。
杂志,1992 ,(2) :54] 9.桃核承气汤加黄芩、黄连、木香、马齿苋治疗暴发性痢疾。
[新中医,1973,c+ ,:44]10 。
桃核承气汤治疗慢性肠炎:钱璜认为,蓄血并非只瘀膀胱,实太阳表不解,热在下焦,血受煎迫,溢人回肠少腹而急结。
据此用桃核承气汤治疗慢性肠炎,体弱者加少量党参,先用恢方6 一10 剂,攻其瘀滞,再用六君子汤和中理脾,后用黄芪建中场调其营卫,建中固本,疗效显著,且能除根。
该病正虚存,不可早用补涩之法,病多由气及血,故以本方缓攻活血气,促其功能自复。
[河南中医,1986 ,cl ,,34〜35] 11。
桃核承气汤治疗手术后肠梗阻:用本方祛瘀通下,药用桃仁、红花、大黄(后下)、枳实各15g ,厚朴、当归、赤芍25g .水煎服。
[内蒙古中医药,1986,c2,;17,30] 12.加味桃核承气汤(片)治疗糖尿病:药用大黄、桂枝各6---12g,桃仁9〜12g,玄明粉3 —6g ,甘草3g,玄参、地各12 —15g ,麦冬12g ,黄芪30〜45g 。
分煎剂及片剂二种。
煎剂为每日l 剂,煎两次混匀约400ml ,分2—3 次服,每次150ml ,餐后2 小时服。
片剂按上述比例制成每片含生药120 0。
915g的片剂,取名“三黄降糖片”,每日三次,每次8—10 片,饭空腹服。
一般空腹血糖~180mg %的患者用水煎剂,空腹血糖<180mg %的患者用片剂。
病重者也可煎剂,片剂合用.天为]个疗程,一般观察2—3 个疗程。
[新中医,1988 ,c4,:53~55 ,39]13.桃核承气汤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便溏去芒硝,尿频尿急15.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肠麻痹:本方去桂30加滑石,少腹拘急重用桂枝加台乌药。
桔林中医药,1986 ,clo ,:4)14.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外伤性头痛:其中包括脑震荡、脑外伤性后遗症、脑挫伤、脑外伤性瘫痪、脑外伤性癫痫等。
基本方为桃仁10~--15g ,大黄3-~6g ,芒硝3~--5g ,桂枝lOg,炙甘草lOg 。
头痛剧烈者加麻黄、葛根、川芎、红花各工0 一工5g;头重不欲举,昏沉闷痛者加白芷lO~30g ,藁本、蔓荆子各log;烦不眠者加栀子、淡豆豉各lOg/ 河南中医,1983 ,《4,:11]枝加川厚朴、番泻叶内服。
同时用大黄30g ,元明粉30g ,水煎600ml 作低压灌肠,收到满意疗效。
惭中医,1979 ,t ”:37] 16.桃核承气汤治疗早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本组病例除骨折症状外均伴有腹满胀痛、大便秘结等阳明里实症状。
本方用桃仁、桂枝各lOg,大黄、芒硝各12g,甘草6g。
骨折处肿痛甚者加归尾、苏木、地龙;腹满胀痛明显者加厚朴、枳壳或广木香;小便短赤者加生地、小蓟;口苦咽干、恶心欲吐者加黄芩、茹.般服3—4 剂即奏效。
嗍南中医杂志,1989 ,c5 ,:37] 17。
本方加黄芩、黄连、木香、马齿苋,治疗暴发性痢疾,名新订桃仁承气汤。
跻中医,1973 ,《4,;44]18。
本方去芒硝、甘草,加当归、鬼箭羽、鳖甲、赤芍、元胡、琥珀、川芎、桂心易桂枝。
治产后瘀血不散,结成症块痛,名桃仁散。
[妇人大全良方]19.本方去芒硝、甘草,加青皮、干牛膝、没药、槟榔、当归、赤芍、丹皮、鳖甲、三棱、元胡,炼蜜为丸。
治产后血气不散,积聚成块,上攻心腹,或成寒热,四肢羸瘦,烦疼,不思饮食,名桂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