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

合集下载

我国当代城市居民的居住行为变迁及特点_闫凤英

我国当代城市居民的居住行为变迁及特点_闫凤英

2008年1月Jan.2008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TI AN J I N UNI VERSITY (S OCI A L SCIE NCES )第10卷第1期V ol.10 N o.1 我国当代城市居民的居住行为变迁及特点闫凤英1,赵黎明2(1.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2.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摘 要:对我国当代城市居民的社会阶层、居住组织结构、社区类型和社区空间、社区组织行为等居住行为的要素进行了分析。

指出当代我国城市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期,城市社会组织结构正在或已经从“单位型”向“社区型”转变。

当代城市居民出现了异质性,多类型城市社区并存是当代城市社会的主要特征,我国城市社区正向阶层化发展。

关键词:居住行为主体;居住聚合模式;城市社区;社区空间中图分类号:C91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339(2008)0120060204 收稿日期:2006209210.作者简介:闫凤英(1967— ),女,博士,副教授.通讯作者:闫凤英,fyan @.一、引 言居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

从微观上讲,居住行为是指人们的居住内容,人们对住宅的使用方法及其与生活、生产和自然条件的关系;从宏观来看,人类的居住行为是指某时期、某地域、某阶层、某个社会、某个文化圈、某个群体的居住活动的方式和状态的宏观体现,它既包括人类居住的空间特征,又包括人类居住的社会聚合模式和组织形式的选择,表现的是居住行为的群体特征。

人类的宏观居住行为是与社会生产方式、社会聚合关系、婚姻与家庭形态、自然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1]。

人类居住空间的发展和分化———从最原始的人类栖身场所,到现代社会的住区和城市,是与人类社会关系形态的发展和分化———社会劳动分工、阶级、氏族、宗族、家庭的出现同步的和同构的。

人类居住空间形态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态的物质体现。

而人类在居住空间的行为活动的总和———居住行为也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体现。

21世纪住宅发展的特征(精)

21世纪住宅发展的特征(精)

21世纪住宅发展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21世纪,住宅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显著的特征。

立体化在21世纪,住宅建筑的形态越来越多样化,立体化趋势明显。

住宅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单体建筑,而是通过组合、叠加、错落有致等方式形成了多层、复合的立体建筑形态。

这种立体化形态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空间利用率,还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居住体验。

轻质化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和环保,对住宅的材料选择也越来越注重轻质化。

轻质化的材料不仅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还可以减少石英化物质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轻质化材料的使用也有助于提高建筑的隔音、保温、隔热等性能。

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住宅也开始智能化。

通过科技手段,住宅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控制和监测,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居住体验。

例如,通过智能家居系统,住户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家中的灯光、温度、电器等设施,从而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社交化住宅建筑逐渐向社区化、社交化的趋势发展。

在21世纪,越来越多的住宅项目采用了社区化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创造出更加友好、开放、互动的居住环境。

这种社交化的住宅环境不仅可以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可以打造出更加和谐、美好的居住社区。

绿色化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住宅建筑的绿色化也成为现代住宅建筑的重要特征。

住宅建筑的绿色化涉及建筑材料、能源、水资源、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住宅的绿色化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还可以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创造出更加美好、健康的居住环境。

21世纪住宅发展呈现出立体化、轻质化、智能化、社交化和绿色化等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可以提高住宅的品质和舒适度,还可以推动住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民居的类型和特点

上海民居的类型和特点

上海民居的类型和特点
上海作为中国一线城市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居类型和独特的特点。

下面将
介绍一些常见的上海民居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

1. 石库门洋房:石库门洋房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它们多为两层或三
层建筑,外墙使用红砖或石材修建,门楣上方通常有一个镂空的石库门。

室内结构一般以庭院为中心,呈“田”字形分布。

这种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风格,体现了上海历史的独特魅力。

2. 弄堂民居:弄堂是上海独有的居住形式,是小巷子的意思。

弄堂民居一般是
砖木结构,狭窄而纵深,它们一般是二到三层楼高,从外观上看非常紧凑。

这种风格的民居布局紧凑而节省空间,与邻里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弄堂民居也反映了上海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

3. 老洋房:老洋房指的是位于上海市中心的旧式洋房。

这些建筑通常是石库门
洋房的一种变体,但结构更加简约。

老洋房的外观多为两层或三层,屋顶通常为平顶或筒状顶,注重功能性与实用性。

这种建筑风格在上海的历史文化街区广泛存在,展现了城市的历史风貌。

总的来说,上海民居的类型和特点体现了该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融合。

从石
库门洋房的东西方结合,到弄堂民居的社区联系,再到老洋房的实用主义,上海的民居建筑都展现出了丰富的特色和风貌。

这些建筑不仅是居民的居所,也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简述中国民居的建筑特色

简述中国民居的建筑特色

中国民居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布局合理:中国民居的布局通常遵循“前堂后室,左右厢房”的原则,即前面是公共活动区域,后面是居住区域,左右两侧是附属设施。

这种布局既保证了居民的生活便利,又体现了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

2. 结构稳定:中国民居的结构多为木构架结构,采用榫卯连接,既节省了材料,又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

此外,屋顶采用悬山、硬山、歇山等形式,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3. 装饰丰富:中国民居的装饰手法多样,如雕刻、彩绘、砖雕、石雕等,既有精美的图案,又有寓意深刻的吉祥物。

这些装饰既美化了建筑,又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4. 节能环保:中国民居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节能环保的要求。

例如,窗户采用木窗棂,既能采光通风,又能防止蚊虫进入;屋顶设有天窗,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墙体采用土坯、砖石等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5. 地域特色: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气候、地形、资源等因素不同,因此民居的建筑风格也各具特色。

如南方地区的水乡民居以船屋、吊脚楼为代表,具有独特的水上生活气息;北方地区的四合院则以厚重的墙体、宽阔的院落为特点,适应了严寒的气候条件。

6. 人文精神:中国民居的建筑风格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如园林式民居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书院式民居则注重文化传承,体现了对知识和教育的尊重。

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中城市居住形态变迁的理论分析

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中城市居住形态变迁的理论分析


销售 空间 自然融 为一体 , 分工不 明确 , 大部分 生产 活动都 以家 庭为单 位 , 外部联 系的要求较低 , 外交流并无 很大必要 , 对 对 加 之受 到政治—— 主要是王权 的 主导 , 市中心往往被 政治活 动 城 占据 , 导致 了城市空 间结构具有 明显的封 闭性且演变 缓慢 。尽 管如此 , 城市 居住 形态依然在缓慢 的发展 。 首先 , 生产力 的逐步 发展使得 城镇居住 的建筑质 量不断提 高 , 其是做 为生产工具 尤 的铁器 、 做为 主要建材 的砖 、 瓦等烧 制技 术及其 产 品都逐 渐成 熟 并得 以广泛 应用 , 工建 筑技术 逐渐 成熟 , 进 了住宅 建筑 手 促 的飞跃 ; 同时 , 城市 规模 的扩 大 、 市经济 的发展也使得 住宅开 城 始增 加 了许 多早期所不 可能具有 的功能 , 如娱乐 功能 和标 志身
份 的社会 功能等 。 在战 国时期 , 上层社会住宅 中出现 了取 暖 、 排 水、 冷藏 和洗浴等功能 ; 随后 , 住宅 中已经开始有 了类 似客厅 的 空间, 具备 对外交流 的功能 , 到了j 方十六 国时期 , E 由于少数 民 族移 居 中原 所带来 的影 响 , 汉族 由席地而 坐 、 使用 低矮家 具改 变 为高坐具 , 筑物 内部高 度增加 , 宅真 正具有 了社会 交往 建 住 的功 能。 传 统 社 会 中 的城 市居 住 形态 考 察 尽管 中国古代城市相 比同期西方城 市而言规模较 大 , 没 却 在远古 的原始共 产 主义 生产与生活 方式下 , 人类 的集 中居 缺 住与最大 程度 的进 行原始分 工与协作生 产密切相 关 , 同居住 有 出现诸 如西方城市 那样 的公共 空间 , 乏社会活动 的场所和 共 是生存 与生 产 的共 同必要 , 其基本 特征是 : 求温 饱 , 风寒 、 蔽 防 机会 ,城市居 民依 贫富贵贱 以及行 业的分化 居住 在不 同地 区 , 虽然住宅形式 因地 兽 虫 , 女老幼 同住 一室 。 男 当人类社会 的居住 形态从原始 的“ 混 如 同乡村 居 民一样被 封闭在 内向型私宅 中, 但其空 间始终反 映了浓郁的农耕 文化 特色 : 第一 , 每个 居形式” 逐步发展 到分居形式之后 , 私人住 宅也 同时出现 。 早期 区而异 , 所 堂 ) 对外 的私人 住宅 只是相 对原来 的群 居 、 杂居 而 言 , 建筑 形式 十分 家庭都有 独立的活动 中心 ( 谓“ 屋” 对 内供生 活起居 , 其 第 生 家庭 的公共性 与 简 单 , 我 国古代 南方 出现 的干 阑式建 筑 、 如 北方 出现 的木骨 泥 接待亲友宾 客 ; 二 , 活起居室与 卧室分开 , 但是 由于大 家庭 聚居 , 密性 多数 时候并 不 私 墙 等。但是 , 它毕 竟是社会 生产力 与生产方式 发展到一定水 平 私密性 有所 区分 , 第 生产 、 生活 结合 紧密 , 前店 后坊是 一种较 为 后 的要求 , 体现 了人们 对住宅 的一 种新 的功 能追求 , 即住宅 的 能得 到保 证 ; 三 , 常见 的形 态 , 尤其 在商品经济 相对发达 的城镇 。各地 民居虽 然 私 密性 。 但 堂屋 ” 为中心 的住宅 原型还 是明显 的 , 例如 北 从 生产方式 的角度 看 , 业化之前 的传统社会 的经济活 动 形式不 同 , 以“ 工 以第一产 业为 主 , 社会生 产力 水平低 下 , 会分 工和 商品生 产 京的 四合 院 ,这也是数 千年来 中国传统 城 乡居住形 态的原型 。 社 不发 达 , 业 以外 的生产组织 方式主要 为小规模作 坊式 的手 工 向 内封 闭的居 住形 态 同封 建社会 与世 隔绝 的治国政策 和严 格 农 而 劳动, 就业 者主要是 各类 低层 次服务 业人 员 , 而且 大 多从事 与 控制 的统 治制度有关 , 自给 自足的生产方式 则是基础性 的决 农业 相关 的职业 , 生产者 间联系偏少 , 活动范 围较小 。即使是 大 定因素 。 在 中世纪 之前 , 中外城市都具 有非常相似 的社 会阶层 以及 城市 , 其经 济功能也 十分微弱 , 城市规 模普遍较小 , 产 、 住 、 生 居

中外城市形态演变与差异——以伦敦和上海为例

中外城市形态演变与差异——以伦敦和上海为例

的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改善及优化提供参考。

1 西方城市形态演变过程:以伦敦城市形态为例1.1 城市发展历程伦敦最初的城市规模起源于16世纪围绕中心城区的发展。

16世纪中期,伦敦大火之后进行重建规划,定位偏向于自发型发展的商业城市。

19世纪伦敦人口达到85万,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伦敦在行政规划管理上成立了大伦敦范围的行政机构,产生了更多的地方级行政县。

19世纪,伦敦开始铁路线路的建设与发展,复杂的人口带来的矛盾问题逐渐凸显并日益加深,同时快速的城市扩张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难以及时跟进,城市景观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1943年大伦敦规划之后,1964年大伦敦政府成立,直至21世纪大伦敦政府经历了取消和重新建立过程[1],掌握规划实施权的机构是区政府。

1945年,大伦敦规划在公路进入城市的同时,明确了每一个社区的边界,处理了之前复杂混乱的社区关系,并且对公共空间、绿化空间都进行了分级分类,保护了城市景观。

同时,对城区的开发强度及密度也进行了界定,城市的扩张不再是急剧、无序的。

21世纪之后,伦敦强调均衡发展,注重城市形象,进一步将发展目标转向战略和空间。

在人口方面注重人才引进,在产业方面考虑经济效益,在空间布局方面增强辐射规模,通过合适的、科学的规划发展伦敦城市形态和城市规模,赋予其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同时在交通、贸易方面成为重要枢纽,完成了其最初的全球城市概念,成为全球大城市之一。

1.2 城市基本布局的演变19世纪,伦敦向西、向北两个方向发展,逐渐形成基本的轮廓。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伦敦规划逐渐形成很多小的单元,由原来的双城结构式布局向单元式布局转变,这也体现了伦敦在规划中强调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

19世纪末,田园城市构想提出,伦敦规划构想形成内圈和外圈的明确布局。

随后,对伦敦发展中工业和人口的过度摘要 文章选取西方城市和中国城市,从城市发展过程、城市空间布局及形态演变、城市职能,以及内部活动等多角度分析其城市形态的演变过程,同时对中、外城市形态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相同与差异之处并探讨原因。

大城市生活的优势和劣势

大城市生活的优势和劣势

大城市生活的优势和劣势城市是当代社会中人们居住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而大城市则具有更为特殊的地位。

大城市以其繁华的经济、多样化的文化和便捷的生活条件吸引着大量的人口流入,然而,与此同时,大城市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劣势。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大城市生活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1.经济机会:大城市作为经济中心,聚集了大量的企业和商机。

这些机会吸引了许多人前往大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提供了更多晋升和发展的机会,使人们更容易获得财富和成功。

2.文化多样性:大城市不仅拥有多元的人口结构,还有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

人们可以在大城市中体验到各种文化活动、艺术展览、音乐会等,这种多元性的文化氛围为人们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使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

3.教育资源:大城市通常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包括学校、大学、图书馆等。

人们可以在这些机构中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和学术资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4.医疗设施:大城市通常有更为完善和先进的医疗设施,医院和诊所的数量更多、设备更先进。

这使得人们能够及时获得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享受到更好的健康条件。

5.生活便利:大城市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出行、购物和娱乐。

大城市还拥有更多的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二、劣势1.高昂的生活成本:大城市生活的成本通常较高,包括房价、租金、交通费用和日常消费等。

由于人口众多和资源有限,供需矛盾导致了物价的上涨,使得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们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

2.拥挤和交通拥堵:大城市的人口众多,导致城市拥挤和交通拥堵问题。

人们在上下班时需要面对拥挤的地铁和公交车,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交通上。

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还给人们带来了压力和疲劳。

3.环境污染:大城市的工业和交通活动导致了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污染等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危害,同时也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中村”居住形态现状及问题研究

“城中村”居住形态现状及问题研究

“城中村”居住形态现状及问题研究“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因其存在着形象差、环境脏、管理乱等一系列的问题,很难融入城市,但同时又成为了城市低收入流动人口聚居区,为城市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因而,对“城中村”居住形态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标签:城中村;居住形态;改造“城中村”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国情下,由于城市发展引发的一种特殊现象,主要体现为由城建用地所包围或者纳入城建用地的原有农村聚落。

从“城中村”的建筑形象、环境质量等方面来说,存在着形象差、环境脏、管理乱等一系列的问题,虽然地处城市却很难融入城市。

而从城市流动人口角度来看,“城中村” 演变为以外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体的低收入社区或流动人口聚居区。

可以说,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上,“城市村”被现代城市所“抛弃”,但“城中村”本身却为城市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而,有必要对“城中村”居住形态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把握好城中村改造问题的重点。

1 常州市“城中村”改造概况同国内其他城市“城中村”一样,常州市“城中村”存在着诸多问题:1)数量多,分布散;2)布局混乱,用地浪费;3)建筑质量参差不齐,违章建筑现象普遍;4)配套设施缺乏,居住环境较差;5)人员复杂且流动性大;6)出租经济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为整合城市空间资源,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居民居住质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常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常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2006-2020),根据常州市中心区“城中村”的现状特点和常州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规划对“城中村”按三种类型进行改造,如:a)全面改造类,共311个,占总量的72%;b)整合改造类,共93个,占总量的22%;c)保留治理类:共25个,占总量的6%(顾春平等,2006)。

并且针对这三个类型,《常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2006-2020)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

然而,《常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2006-2020)更多的是从城市整体风貌、土地资源利用、公共设施配套以及村民、政府与开发商三者关系等方面,来研究城中村的改造问题,而对“城中村”中居住形态现状缺乏深入的研究,对流动人口以及低收入者的利益较少考虑。

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总结

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总结

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总结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不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对应不同的城市形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迅速转型、城市快速扩展的时期,城市形态的演变迅速而剧烈,既有外部轮廓的扩展,又有内部水平结构的调整和垂直结构的优化,复杂多样,呈现出新的特征,对此我们应作相应的总结。

一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90年代以来,城市内部水平结构的演变有着复杂的特征:大城市出现多中心结构;商业块状集聚,新的商务区逐步形成;居住由同质到分异,分散到集聚;工业优先增长,并向工业区和开发区集聚。

1 多中心结构趋势明显,专业中心逐步形成90年代以来,我国大城市为适应功能日趋复杂的发展需要,避免人口和设施过度密集,疏解城市中心的压力,城市中心出现等级的分化,形成中心、副中心的中心体系。

城市中心的功能也开始分化,趋于多样化和专业化,出现若干专业职能的城市中心,如城市文化中心、城市体育中心、城市博览中心、城市会展中心等,城市中心等级与功能的分化促进了多中心城市的形成。

上海传统的中心位于浦西南京路、外滩附近,90年代以来城市逐渐出现多中心结构,浦东已经成为上海的商务中心。

浦西除了南京路、外滩以外,又形成了江湾、花木、徐家汇、真如四个副中心,上海城区已形成“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结构。

广州随着城市的东扩,形成“北京路—上下九路”、“环市东路”和“天河”多中心结构,从功能内涵来看,“北京路—上下九路”分区以中心商业职能为主,“环市东”与“天河”分区以中心商务职能为主(图1)。

2 商业块状集聚,新商务区逐步形成(1)商业街坊式发展,出现新商业空间。

随着城市的主导功能由生产型逐渐向生产消费服务型转变,商业区已经从批发零售散乱布局向功能更加清晰、辐射范围与服务覆盖作用更加突出的商业中心发展。

在空间布局方面,商业也摆脱了传统布局分散、沿街布置等传统商业特点,转而以集中而独立的商业用地形式存在,由线状向块状形态转化,如苏州观前街、大连青蛙桥、北京王府井等。

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陈光庭2012-7-20 16:49:59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3期第4~11页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是世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世纪。

据联合国人居中心的预测,2000年,全球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2010年达到55%,2025年达到65%,发达国家将达83%,发展中国家达到61%。

(注:《城市导报》1996年2月26日)中国是一个具有12.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城市在21世纪的发展动向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笔者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和同行们的观点,结合个人的研究成果,就21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提出个人的看法。

未来50年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快速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

城市要保障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有效供应,首先要保障城市自身的发展,使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纵观未来,中国的城市及城市化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十个主要趋势。

1.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基础薄弱。

1949年,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仅为15.5%,城市化水平只有10.6%。

1950年以后,国家实行低速城市化战略,城市化发展缓慢,到1978年城市化水平还不足18%,在28年间,城市化水平仅增长了8个百分点,形成了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农村非农业生产迅猛发展,城乡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因素大量减少,城市政府的自治权扩大。

到1996年底,中国城镇人口已达3.6亿,城市化水平达29.37%,在18年间提高了11.45个百分点。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明显加速,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是差距仍然会存在很长时间。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首先它是一个合理的、有序的过程,是在政府制定的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的城市化进程。

居住区分级及结构形态

居住区分级及结构形态

居住区分级及结构形态1.居住区分级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需要,居住区可以分为多个等级,以满足不同需求。

一、城市综合性居住区城市综合性居住区是指面积较大,内部配备完善的居住区,包含了住宅、商业、办公和公共服务等功能。

这种居住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或者新城区,以其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为主要特点。

城市社区居住区是以社区为核心,以居住为主,设有文化、体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一定面积居民基本的生活需要。

三、城市住宅区城市住宅区是以居住为主,其内部的交通、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相对较差,往往要依靠所在区域的设施和城市主干道,属于城市居民的主要住宅区之一,但是其配套设施较为简单,交通相对不太方便。

城市新区居住区是为解决城市人口增长所设立的新型居住区,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居住环境优美,建设规划严格,环境友好,是一种新型城市居住发展趋势。

2.结构形态居住区结构形态是指居住区的布局、建筑风格和规划格局等,多样而独特的结构形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空间和生活体验。

一、园林式居住区园林式居住区是以绿化环境为主要特点的居住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突出景观绿化和社区交流功能,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打造出宜居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低密度居住区低密度居住区以低密度、低建筑层数为特点,采用分布式布局,建筑之间有足够的空隙,形成绿树、花草丛生的宜居居住环境。

同时,低密度居住区还强调私密性,居住环境更加安静、安全。

高密度居住区则主要指建筑密度相对较高的居住区,所占地区较小,通常是由一栋栋高楼大厦组成,但其内部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具有较高的居住、工作和商业价值。

集中式居住区指建筑物集中在一个区域内的居住区,而且这些建筑物一般都是相似的,采用了统一的风格设计。

这种居住区的建筑规模一般都很大,建设目的是为了集中利用土地、发挥社会效益、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效益。

总之,居住区分级和结构形态的多样性都为城市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居住条件,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选择和体验多样的理想居住环境。

浅谈我国居住空间时空演变

浅谈我国居住空间时空演变

社区建设结课论文浅谈我国住区形态演变的思考姓名:李超学号:1401102-01所在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科专业:城乡规划指导教师:张国武二〇一六年十一月标题:浅谈我国住区形态演变的思考申明:本人申明提交作业文章所有内容均有本人完成,文中引用他人观点均已标明出处。

签字:日期:浅谈我国住区形态演变的思考摘要: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的住房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调整和变革。

受社会制度和住房政策影响,中国住区空间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福利住房体制下的单位制住区和封闭住区、市场经济作用下的住房商品化住区,以及现在所推崇的开放式住区等不同阶段。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各个时期的住区形态及对当前住区问题进行分析,浅析我国城镇建设开放式社区的规划方面的意义以及改革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住房制度住区空间单位制开放式形态AbstractSince of the new China be found, Chinese housing-system has undergone a number of important adjustments and chang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and housing policies, living space, China has experienced housing units under the system of planned economy welfare settlements closed settlements,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ousing settlements, and now the mantra of open settlements in different stages. This paper aims to review the period of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ettlemen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urban planning of open community sense and the reform measures and proposals. Key word: housing systen; living space in housing; system units; open;form引言:当下开放式住区的推广,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

建筑学专业必读书目

建筑学专业必读书目

建筑学专业必读书目张泓建筑概论部分:清华大学教材《建筑初步》;《建筑初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美〗爱德华·艾伦著刘晓光译;《建筑的基本知识》,天津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与近现代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西方古典建筑与近现代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设计方法入门》,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彭一刚著《建筑的涵意》,天津大学出版社刘育东著《建筑大师作品精粹》,荆其敏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的“当代西方著名建筑师系列”丛书建筑设计理论部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天津大学出版社邹颖著《建筑学教程(1):设计原理》,天际大学出版社〖德〗赫曼·赫兹伯格著《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天际大学出版社〖德〗赫曼·赫兹伯格著《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伯纳德·卢本著《设计思考》,(台)建筑情报〖美〗彼德·罗著《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美〗程大锦著《体验建筑》,知识产权出版社〖丹麦〗S·E·拉斯姆森著《建筑设计方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英〗若弗雷·H·巴克著王玮译《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托马斯·史密特著肖毅强译《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美〗保罗·拉索《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三联书店〖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华夏意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允鉌著《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现象学》诺伯格·舒尔茨著《建筑空间论》〖意〗塞维《建筑符号学》〖意〗塞维《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Clar e·Cooper·Marcus; Carolyn·Francis 主编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日〗芦原义信著《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托伯特哈姆林著《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弗朗西斯·D·K 著邹德侬译《建筑理论译丛》汪坦主编住宅建筑设计原理部分:《住宅建筑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朱吕廉著《集合住宅实用设计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日〗彰国社《住宅平面1920—1990年住宅的发展线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德〗彼德·法勒《世界城市住宅小区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日〗城市集合住宅研究会《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天津大学出版社聂兰生、邹颖、舒萍著《社区规划简明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美〗波特菲尔德《住宅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高层建筑设计原理部分:《高层建造设计与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建荣著《现代高层建造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雷春浓著《高层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美〗高层建筑和城市环境协会《日本高层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覃力著《超高层办公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日〗三栖邦博著《现代办公楼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翁如璧著《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后现代作品:《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后现代建筑语言》《俄勒冈实验室》《住宅制造》《城市设计新理念》《总体设计》《城市意向》《城市形态》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美〗E·D·培根著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构思教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德〗赖因博恩/科赫著美学类:《艺术哲学》丹纳著《美的历程》李泽厚。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以京、宁、深三市为例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以京、宁、深三市为例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以京、宁、深三市为例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以京、宁、深三市为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问题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社会议题。

流动人口的大规模涌入城市,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因此,研究流动人口的聚居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合理规划城市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了我国的三个典型城市——北京、南京和深圳为例,通过分析这三个城市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探索城市化背景下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一、北京市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一线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庞大,聚居形态复杂多样。

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种聚居形态:1. 传统聚居区域:在北京市郊区和城市副中心周边,许多人流量大的工业区域和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聚集的流动人口。

这些人口多以农民工和服务业从业人员为主,住房条件相对较差,与城市中心的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

2. 农民工新村:随着北京城市规划的调整,一些老旧的工业区得到了改造,建设了新的农民工新村。

这些新村相对于传统的聚居区域来说,住房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管理不到位等。

3. 高端住宅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的高端住宅区也逐渐成为一些流动人口的聚居地。

这些人口多是来自其他地区的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和经济实力,对住房条件要求较高,这对于高端住宅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南京市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以及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流动人口的聚居形态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1. 大学城周边:南京市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大学城周边的街道和社区成为了大量留学生和外来学生的聚集地。

这些人口通常租住在附近的出租屋或者学生公寓,他们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社区的形成,同时也给周边商业带来了商机。

2. 经济开发区:随着南京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一些来自内地和外地的流动人口涌入经济开发区。

城市住宅小区建筑风格分析解读

城市住宅小区建筑风格分析解读

折衷式——武汉宝安·江南村
该项目在户型设计、建筑和园林细节上参照了江南传统民居的特点。比如“前庭后 院”、天井、园林中的圆型门洞、有拉环的双开木门等。同时加以创造和发展,采用现 代智能配套等设施,力求合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使中国建筑古文化在现代的建筑语言 上得以实现。
新中式风格——深圳万科第五园
体现点
立面、重点和细部处理、材质、
色彩、空间组合、外部环境。
而建筑的外立面又是建筑风 格的最直接的体现和表现形式, 目前多数住宅区在宣传时提出各 种建筑风格,例如北欧风格、西 班牙风格等,主要反映在建筑的 立面上。
二、建筑风格分类简述
• 中国风格 • 日本风格 • 新加坡风格 • 英国风格 • 法国风格 • 美国风格
北方四合院 窑洞 岭南民居
吊脚楼 徽派建筑 福建土楼
现代中式风格住宅的操作要点
首先,从空间角度来看,借鉴中国古典园林是经常使用的手法。 其次,在结构元素上,飞檐、黛瓦、漏窗、门洞乃至梁柱体系等代表 传统中式风格的元素改头换面后重被运用到现代中式建筑设计中。 另外,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很多材料被拿来替代传统 的竹木、砖石,可以说这又是现代中式的又一种表现特征。 比如玻璃、 混凝土、钢材等。
回到政策和规划管理上,现在的土地政策 日渐从紧,地价与日俱增,低容积率很难保 证经济效益;而另一方面,国家从严控制别 墅和联排住宅的开发,而小体量、低密度项 目最适合中式住宅的开发。
制约因素
中式风格住宅实例解析
古典式——成都芙蓉古镇
项目位置:位于成都西郊青羊界; 建筑规模:占地810亩,建筑面积20.43万平方米; 住宅类型:联排别墅,类别墅产品,公寓; 定位:是集居住、度假、休闲、投资于一体、融合各种中国民居建筑风格、 以成都地域文化为项目内涵的老成都缩影式的极富传统色彩的小区;

居住空间的形态问题与发展对策

居住空间的形态问题与发展对策

对 于居 住 区条 型 建 筑 和 等 间距 组 群 问 题 ,彼 德 一 法 勒 在 《 9 0- 90 住宅 的发 展线 索 》一书 中指 出 :功 能分 区原 则 12 - 19 年 - 住 区被 条块 划分 ,各 级公 共 空间 和绿 地 缺乏 有机 联 系 ;二 是组 和为 每家创 造 同样 理想 的居 住 环境 的原 则 ,导 致传 统城 市街 区 团与组 团之 间 的空 间及 道路 没有 得 到充 分 的重视 ;三是传 统 上 或 住宅 的瓦解 ,转 为采 用 开放 性条 型住 宅 。在 容积 率 、绿化 率 作 为人 们聚 集 、活 动 、交 往 的公 共空 间 ,即街 道 失去 了应 有 的 和 日照 间距 三 者关 系下 ,由于 开发 商对 条 型建 筑 的依赖 、对 建 意 义 ;四是居 住 区缺乏 传统 院落 所具 有 的可识 别性 与归 属 感 。 筑 间距 的吝 啬 以及 居 民对人 、车分 流及 朝 向均好 性 的追 求等 , 2 、现状 问题 思 考与 分析 使 现代 住 区很 难产 生 院落式 住 宅或 街 区的 围合感 ,当体 量 、长 21城市 空 间碎 片化 . 度 相似 而方 向相 同时 ,空 间形 态更 加单 调 ,等 间距组 群形 成 等 当前 ,封 闭式 住 区建设 模 式得 到 了市 场 的高度 认 同 ,几乎 量 的封 闭空 间 , 人均 匀 、同质 、 给 乏味 的空 间感受 , 没有 “ 在 行 成 为我 国住 区规 划建设 的唯一 模式 。这些 封 闭社 区与原 有 城市 进 感 、序列 感 ”和 明显 的空 间 特性 变化 中,人们 常 常会 迷失 方 中的街坊 、单 位 院落 夹杂 在一 起 ,使城 市 空 间结构 陷入 高 度碎 向或缺 乏认 同感 。 片化 状态 。 近年来 ,社 区规 模 越来 越 大 ,从 十几 、几 十公 顷到 从 发展 看 ,居住 区公 共 空 间的 连续 性会 逐渐 发生 变化 。一 上百 公 顷 ,其 中往 往没 有一 条 城市 道路 ,大规 模社 区正 在 引发 是 现代 小 区的封 闭形式 使 居住 区与 城市 分离 , 空间 系统 没有 “ 通 明显 和严重 的交通 问题 ,主要 有 : 过 性” ,这 是造 成城 市 空间 缺 乏传 统街 道魅 力 的重要 原 因 。但 ( ) 民出 行不 便 ,一 些 该 有 的 城市 支 路 被 阻 断或 被 随 着城 市社 会 的发 展 ,封闭 小 区可能 会 逐渐 与城 市联 成一 体 , 1 居 划入住 区成为 “ 家 ” 的内部 道路 ,城 市道 路 系统 被根 本 上打 小 区 内的道 路绿 地 、广 场会 成 为城市 开放 空 间 的一部 分 。二是 独 乱 ,造 成城 市 生活 血脉 不 畅 ,局部 地段 交通 严 重堵 塞 ,也影 响 无论 是 欧洲街 区型住宅 、 国郊 区住 宅还 是 中国 的院落 、 同 , 美 胡 了居住 区本 身 的生 活质量 和安 全 。 都体 现 了空 间 私密 “ 级化 ” 的特征 ,即 以道路 交通 空 间作 为 二 ( )除 了出入交 通外 ,居 民平 时 的许 多活 动包括 商业 、 2 公共 环 境 的核心 和 以住宅 及 小花 园形 成更 私 密 的空 间形态 ,人 休 闲、餐饮 、交通 等都 是通 过 街道 来完 成 的 。但居 住 区边界 封 们 可 以通过 一 系列 丰富 多彩 的街 道 、广场 到 达 自己 的家 门 口或 闭后 ,周边 城 市道 路 的功能 主要 作 为交 通用 途 ,使 城市 街道 的 门前 绿 地 ,进入 “ 前屋 后 ” 的半私 密性 空 间 ,逐 渐 由公 共到 房 实践 证 明 ,上 述 理论 的应用 也产 生 了许 多 问题 :一是 居

中国近现代居住区建筑风格演变

中国近现代居住区建筑风格演变

中国近现代居住区建筑风格演变摘要自近代以来,西方多元的建筑文化汹涌而来,中国的民传统的民居建筑风格收到强烈的冲击,并从此开始变化,本文通过概述中国近代至今的各个典型时期的民居建筑风格,阐述中国民居建筑风格的转变及发展。

关键词近现代居住区建筑风格人们的民居建筑风格是有着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文化活动和行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建筑风格和特色,赋予时代和生活的印记。

在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环境的的剧烈变化下,中国居住建筑风格演变大致能分为四个阶段。

一、随着鸦片战争的到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门打开,传教士带来的宗教文化被逐渐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

清末民初,在西方列强不断的军事,经济,文化的冲击下,效仿西方成为当时的普遍选择。

民居建筑中多以西方建筑为时髦,西方人则直接将本国建筑风格殖入租界和其势力范围,如山东青岛多德式建筑,哈尔滨多俄式建筑,而上海,天津等大的口岸城市则是多国建筑风格的汇聚之地。

19世纪末大量外国房产商在中国开发住宅项目,从最初英国商人经营的木板简屋到以后建造的石库门里弄民居,在维持中国传统合院住宅单体建筑格局的基础上,采用了西方联排式住宅的整体组合式。

20世纪初,“花园洋房”即独立式的私人住宅开始出现,特别是中华民国成立后,这些“花园洋房”一般多为对英,发,德,意等西方国家花园式住宅的模仿,常有露天晒台、壁炉烟囱、地板等。

特点是大面积、大尺度、豪华、气派。

20世纪20年代后期,新式里弄开始出现在上海租界,总体上比石库门更接近欧洲近代住宅的建筑风格。

建筑形式多为混合结构,注重使用功能。

其外形别致整齐,装修精致舒适,室外弄道宽敞,楼前庭院葱绿,居住环境优美,有别于旧式石库门。

至此,西方各个时期的风格与流派,在中国建筑中杂陈并列逐渐呈现出一种交汇与融合的趋势,旨在探索出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首先,表现在建筑材料方面,特定历史条件下,很多建材,家具,装饰,除了通过进口外,在中国无法找到,在当地寻找近似的替代品也成为了一种办法。

在居住和城市化方面,中国和其他国家有何异同?

在居住和城市化方面,中国和其他国家有何异同?

在居住和城市化方面,中国和其他国家有何异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居住问题和城市化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话题。

不同国家因为其不同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对居住和城市化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探讨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居住和城市化方面存在的异同点。

一、居住类型的多样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物质条件和文化习惯的不同,居住类型的多样化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中国在这一方面尤为突出,从传统的院落式民居,到现代的高层住宅和别墅社区,居住类型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

而在日本,土地资源匮乏,因此采用多层建筑的公寓式住房居多;在美国,因为经济条件和空间资源优越,自主建房居住的现象比较普遍。

小点1:中国传统居住类型的特点中国传统居住类型一般为以院落为中心的民居,以贴近自然、庇护亲人、尊崇祖先为核心价值观,建筑多以木材和砖石等天然材料为主要材料,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小点2:日本公寓式住房的便捷性日本公寓式住房一般较小,每个房间功能齐全、精致而紧凑,方便居住者的各种生活需求。

二、居住空间的大小差异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地域、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各国居住空间的大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房屋面积较大,家居用品和设施也相对完备;而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居住空间相对较小,但家居用品和设施也更加简洁普及。

小点1:美国的豪宅美国豪宅建筑面积一般较大,由于美国空间资源丰富,因此空间对于美国人来说并不是问题,相比之下,家居用品和设施较为齐全。

小点2:香港的公屋香港空间紧张,因此政府在发展住房时大量推出了公屋,公寓住房居多,虽然居住面积不大,但设施已相对完善,是大多数香港市民的居住之选。

三、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处理城市化问题的关键之一。

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小点1:新中式建筑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新中式建筑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也逐渐崭露头角,这种新型建筑外形简洁大方,色泽淡雅,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成为了当代中国城市化的一种重要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题目读书报告成绩专业建筑学课程名称、代码居住建筑与社区年级2014级姓名张帅帅学号********** 时间2015 年1 月7日任课教师刘尔明读《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一书的报告21世纪,是中国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的腾飞,第三产业的兴起,交通、技术以及高科技信息产业进步在促使大城市向后工业化时期买进的同时,也将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变化。

作为建筑学的一名学生,希望能通过理顺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发展为建筑设计提供合理的城市依据。

《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一书主要分为上篇——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布局与发展对策;中篇——中国大城市住宅层数的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下篇——中国城市住宅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本文着重从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布局与发展对策篇来进行探讨。

通过了解西方城市与居住空间的演进过程;分析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的现状以及建设对策,来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进行梳理,并以深圳为例,更加深入的获悉城市与居住空间发展的相关知识脉搏。

一、西方城市与居住空间的演进过程背景:18世纪下半叶爆发的工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形态的重大变革,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传统城市格局被打破。

前所未有的出现了大片工业区,商贸区。

工人住宅区等城市智能区划。

但也日益出现了人口爆炸、居住条件恶劣等问题,推进了对理想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的探索。

发展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

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城市规划实践的演进中,城市与居住空间的互动是明显的,城市病及大城市人口过渡聚集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及居住空间分布的调整,城市对居住空间的作用体现在以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带动居住空间的分布,在宏观城市空间结构框架下形成居住空间的良性发展格局。

比如以柯布西耶为代表强调城市效率的城市集中主义(强调功能,控制城市用地,疏散城市中心,重视快速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

主张以城市人口高密度、建筑低密度来解决城市问题,提供绿地、阳光和空气。

在居住空间的建设上将日照、通风、绿地、人口居住密度作为权衡居住空间优劣的标准,提出利用高层住宅提高居住密度并空出大量绿地,从而改善城市的拥挤状况并提供优美的绿色环境。

);和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为代表重视人的生活的城市分散主义(把现代城市的种种弊端归咎于高度集中的城市形态,主张,分散和消解大城市形成,强调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表现有1)大城市与卫星城共同形成的城市体系。

2)对大城市沿交通线形成放射形结构),两种相互对立的城市结构理论。

在居住空间的塑造上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趋势:城市分散主义强调城市居住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追求低密度的居住方式,在居住区位上希望通过控制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使过剩人口向城市郊区及卫星城疏散。

并探讨了居住空间的多种分布模式,如卫星城、城市指状发展模式。

城市集中主义倡导以人口低居住高密度和住宅高层低密度,集中城市居住人口,空出大量绿地以改善现代城市人与自然地关系,以高科技手段塑造现代城市的形态环境。

虽然这一时期大城市仍以单中心同心圆结构为主,但卫星城模式及指状城市结构的出现为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为以后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积累了必要的经验。

2、20世纪60年代以后。

20世纪60年代是城市与居住空间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空间结构上,西方大城市走过从单中心同心圆结构向多中心的城市体系的转变,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带动下和社会发展促动下,转而向城市边缘及城市外围发展。

在城市和居住空间组织结构上,表现为不断摆脱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念的束缚,从强调功能分区向重视功能复合转变,从等级化的组织结构向多元化网络化组织结构转变,从重视物质形体环境的优美向重视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转变,从强调远期静止的规划结果向注重控制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转变,并由此使功能社会主义以及在同样的规划理念下出现的邻里模式经过不断地反思而最终被放弃,城市与居住空间的建设观从物质之上的功能主义向人本主义回归。

3、20世纪80年代以来。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后工业城市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日益明显。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在信息产业的促动下,城市将进一步向功能的复合化发展单一功能的纯居住空间将逐步被包容居住、工作、休闲等功能综合性的居住空间取代。

中国大城市仍没有走出单中心圈层扩展的城市发展模式,目前城市边缘方兴未艾的住宅开发不断支撑着大城市蔓延,并由此带来了多方面的的城市问题;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上也呈现出了后工业城市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布局1、建立现代化的城市大交通网络,以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线为发展轴,尽量减弱发展轴之间的横向延展,避免居住空间的无序蔓延;2、在交通网的节点上城市高效率集中,建立城市新居住区3、城市功能在多中心的城市区域内分散,并结合城市分中心合理布局居住空间和工作岗位,从而避免居住地与工作岗位间钟摆式交通;4、保证绿地系统的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

二、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的发展现状(以深圳城市发展为参照)1、80年代以前。

80年代以前中国大城市都是在解放前已经存在的老城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结构。

城市以工业用地为主体,城市依时序性呈现“年轮”状的圈层发展;城市外围的工业区和卫星城呈现“飞地”式布局,弱化了对城区的吸引力。

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建设也使城市空间总体上形成了从市中心向外由行政、商业和旧居住区向新居住区和工业区过渡的同心圆结构。

旧体制下的计划经济也对居住空间的发展产生影响:职、住接近型、单位住宅大院等居住者依托业缘关系形成居住上的地缘关系。

导致城市职能空间分布的无规律性和城市用地强度的随意性,过高的工业用地比例、严重不足的居住用地和住宅数量等等。

2、现阶段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发展的问题。

1)居住空间郊区化:由城市郊区低廉的土地价格导致城市从向心聚集转向离心分散,城市人口、工业、商业等向城市郊区迁移的过程称为郊区化。

居住空间的郊区化是在土地价值规律作用下各种城市职能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动态配置的物化反映,客观上是现代主义功能分区式的结构模式。

我国大城市郊区化具有明显特征:a、与西方城市郊区化不同,表现为向心郊区化,向心力大于离心力。

b、郊区居住空间中的居住人口并非富裕阶层。

c、交通方式,与西方郊区化的私人汽车不同,我国大城市人口的外迁呈现短距离、蔓延式扩散有别于西方。

2)城市建成区内的空间演化:城市建成区用地功能依照土地价值规律通过空间置换逐步调整。

表现为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的企业外迁后部分用地转为居住用地的土地功能置换以旧居住区改造为中心的大规模旧城改建通过土地置换和大规模的旧城改建,居住空间在城市中的区位分布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居住空间逐步迁出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

使得城市内部不合理的结构格局得以改变。

3)当前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模型: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目前呈现的是复杂而多元的形式,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型期,城市正处于打破旧模式建立新秩序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平衡还远没有完成。

中国大城市特有的在旧体制下形成的“年轮”式同心圆结构被多中心,职能空间分化的城市空间结构所取代,中国城市内部功能空间分化会越来越明显。

在居住空间方面也将表现为a、居住空间配合新建城市区域的有序扩展b、居住空间辅助已有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重构。

3、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内在原因。

在目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大城市居住空间的建设也在这一宏观背景下迅猛的发展着,表现为城市地域空间的扩展、居住空间在城市边缘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在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居住空间在区位分布。

不同区位建设模式和用地强度等方面都呈现出规律性。

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下的居住空间建设是城市职能在土地上的物化投影。

其外显形式必然随城市各职能在城市格局中的变化而变化。

目前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发展,一方面涉及在城市扩展和城市新区建设中的居住空间开发;另一方面涉及城市建成区中伴随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旧城改建中的居住空间建设。

这两个方面发展都涉及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建设的协同。

居住空间也在经济学,社会学和城市规划与设计规范对居住空间的控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居住分异现象。

三、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的建设对策目前中国城市规划仍没有摆脱和超越功能主义的规划理念,表现为重视城市职能空间的功能分化,注重形体空间塑造,以静态的主观预期制定规划结果,缺乏对各种变化的动态反映。

在居住空间规划上,居住区多以单纯解决城市居民的居住需求为主,采用邻里单元模式为基础的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组织形式,使空间功能过于单纯,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形成功能分区的实质结果;同时在城市层面缺乏对某一地段的详细规划和控制手段,与居住区相关的就业、休憩等功能配置发展很不平衡。

另外目前中国居住空间的建设模式多采用以邻里单位模式为蓝本的居住区和居住小区模式,在居住模式与不同人群的多元化生活的对应上具有先天的不足。

应该避免功能单纯的居住区,以功能混合代替功能的单一以及功能间彼此的隔离,并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社区型居住模式。

现实情况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出应对。

1、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居住模式。

1)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布局:城市地域空间由同心圆圈层扩展模式转变为沿交通轴为延展轴形成的轴向扩展方式,城市边缘控制城市空间扩展的绿环逐渐被城市延展轴间的楔形绿地取代;城市空间结构逐步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伴随城市郊区化,逐步形成郊区的副中心以及城市外围的卫星城。

2)城市规划中职能空间的混合:在城市规划中各类元素均衡分散布局,尝试不同职能空间混合,将就业。

居住、交通、购物等要素混合起来,使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复杂性和兼容性,同一空间中各种职能相互联系、功能互补,是城市结构由人工规划的城市向自然生成的城市回归的必由之路。

3)以社区理念指导居住空间规划:社区理论把人与所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并更加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追求以多层次的环境与多元化的生活模式复合,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环境的心里和情感上的认同。

从而应该否定以功能主义为先的以邻里单位模式的居住空间。

总之:通过城市规划中缩小居住空间的规模、改善居住空间的组织机构以及引入多种规划模式应对多元化社会阶层的多样化需求,改善目前的居住空间规划模式,从而使居住空间的塑造真正向关怀人的生活及心灵的社区与邻里模式回归。

2、地价与居住空间的高效益配置。

我国城市用地规模过度膨胀,城市土地供给严重失衡。

居住用地也处于相似的现实。

在引起城市规模扩大的因素中,目前城市边缘住宅区的大规模建设,引起大量耕地转变为居住用地。

应该保持居住用地保持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合理价位。

定量的居住用地供给避免了土地的盲目开发和住宅的无序建设;而市场机制下的高地价使城市职能在地域空间结构上产生明显的分化,不仅促使居住空间在地价作用下的在分布,同时也体现了城市发展中效率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