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学案:2.5把握思维奥妙(必修4)Word版
政治2.5《把握思维的奥秘》学案(新人教必修4)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温故知新】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目标导航】高考考点:★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高度关注,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
相信你一定行!1、什么是意识?2、怎样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3、如何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议一议: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因此物质世界先于意识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⑴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⑵必须从事实的总和出发,不能从个别事实出发。
⑶必须全面把握实际,而不能从片面的事实出发;⑷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⑸必须把握矛盾的特殊性,从具体的实际出发。
⑹必须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
⑺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⑻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⑼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3、议一议: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①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ZXXK]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二、【原理与方法论归纳】(一)、物质决定意识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政治2.5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三国时魏国的皇帝曹睿,准备选拔一个有才能的人到朝廷做官。
曹睿对他的大臣说:“选择人才,不能只找有虚名的人。
虚名好像在地上画了一个饼,只能看,不能解决肚子的饥饿问题!这就是画饼充饥典故的由来。
而他的父亲带兵 到一个没有水喝的地方,士兵口渴难行。
曹操传令说,前面有许多梅树,又酸又甜。
士兵听后不再感到饥渴,最终坚持到有水的地方。
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
画饼不能充饥,而望梅却能止渴,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主干知识梳理一、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⑴______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基础。
⑵_______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的----________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_________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拓展提升】意识的产生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由一切物质具有反应特性到生命物质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二、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_______,是意识活动的_________,具有产生意识的________,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探究反思】有位老中医擅长治疗肝病,慕名前来求医的人很多。
科技人员根据这位老中医几十年来诊断的经验和所开的处方,把肝病分为八个主型、36个亚型,输入电脑,从而可以可以开发出多种不同的处方,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电脑和人脑有哪些区别?电脑能进行意识活动吗?三、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________。
2.生成意识的原材料----____________。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_________。
【拓展提升】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高二政治 2.5《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件 新人教必修4
我国航天科学家发扬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 人航天”精神,齐心协力、刻苦攻关,克服了无 数难关,确保了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中 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 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 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 程上实现的又一历史性跨越,是中华民族为人类 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上述材料中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如何 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6分)
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意识
4.
(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
是主观的、多样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对同一客观 事物,不同的人由于立场不同、知识构成不同、思维方式 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会有差异,因此,意识的内容是 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学习小贴士物质能够独立存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不 能独立存在(依赖于物质),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不是说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
学习小贴士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
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
想的世界。
1.意识的能动作用
2.关于“意识” (1)“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借助
于实践这一环节促使事物的变化。
(2)“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不能认为错误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并不是说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人们面
对客观事物进行思考时,总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从
客观方面讲,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 度和深度会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从主观方面讲,意识能否 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还受到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 方法、知识构成等因素的制约。 错误的意识同样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反 映。 误区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误区2:虚幻的意识,并非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01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2.5把握思维的奥妙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备考方向要明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识记层级]1.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结论: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3.意识的内容(1)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理解层级]1.正确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
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方法论要求。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意识从其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从其对象和内容上看,它又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把握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的意识是人们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的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4)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客观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必然要进行加工改造,以主观的形式而存在,因而意识是主观的。
总之,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
⎪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目题(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②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意识是由纯粹的动物心理自发形成的。
(×)辨析: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2.意识是劳动的产物,与物质同时产生。
(×)辨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1)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
(2)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这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总之,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离开劳动,脱离人的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所以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典例应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①滴水穿石②根系沃土③敬德保民④犬吠非主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故正确的是①→②→④→③,本题答案选A。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 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导学案
必修4 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复习内容展示考点一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的机能。
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具有产生意识的。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是的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的,意识的形式是的。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世界,意识活动具有性、性和性。
2、人能够能动地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作用。
(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和作用。
考点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怎样做到①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②充分发挥,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③把和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二、习题巩固1.人体褪黑激素一般在黑暗条件下分泌,有助于调节和促进睡眠。
而科学研究发现:以iPad 为首的便携式数码设备会促发睡眠障碍,从数码荧屏投射出的光线会抑制褪黑激素的产生,从而扰乱人体生物钟。
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 )A.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来自意识的自觉选择性B.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制约和调节作用D.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感应的特性2.2015年9月9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公布了欧盟国家分摊难民的方案,该方案获得部分欧盟国家响应,呼吁民众接纳难民融入社会,而另一部分欧盟国家则对难民配额表示不满,认为这不仅会吸引更多难民涌入,还将给社会留下隐患。
欧盟在处理难民危机问题上的分歧表明(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②人们对同一事物总是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③立场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差异性④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的反复性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3.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高三政治 2.5《把握思维的奥妙》基础复习 新人教版必修4
⑤需要注意的地方:A.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B. 要辩证把握客观实际,注重客观实际的整体性、全面性、 变动性。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要正确对待别 人的经验(间接经验)。E.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F.要反对主观主义(从主观出发)。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ppt课件
基础知识检索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 自然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 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 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 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 前提 。意识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意识活动是通过 人脑 对 外界刺激 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离开了 客观存在 , 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 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 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 现的东西。②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 作用。意识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 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 发挥主 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 结合起来,把高度的 革命热情同 严谨踏实的 科学态度 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 作用的 唯意志主义 ,又要反对片面强调 客观条件 ,安 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ppt课件
考点 把握思维的奥妙 1.物质决定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 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政治:高三复习2.5《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新人教必修4).doc
高三政治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1.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4.什么是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1.不能认为有人脑就自然会产生意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人脑就不会产生意识。
但是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
因为,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
2.不能认为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不是说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
这是因为人们面对客观事物进行思考时,总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从客观方面讲,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会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从主观方面讲,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还受到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知识构成等因素的制约。
2.5.1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 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1课时意识的本质学案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1)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________基础。
(2)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________。
2.意识是________发展的产物。
(1)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________的生成。
(2)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________的产生。
(3)劳动和社会交往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________。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指思维着的精神,体现的是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而不是反作用。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________系统,是意识活动的________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________基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______活动实现的。
反射分为__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反射。
________反射又分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
意识就是在__________和________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但有了人脑并不等于有了意识。
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__________的反映;离开了____________,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__________是本原的,________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答案】一、1.自然界(1)物质(2)前提2.社会(1)人脑(2)语言(3)内容二、1.物质物质生理2.反射无条件条件条件第一第二三、1.客观存在客观存在 2.物质意识。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学案.doc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考点展示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4.意识的能动作用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考点解读考点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更重要的还是的产物。
* 和促进了意识的产生结论: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的产物。
考点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的机能。
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存在。
例1.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考点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不管是还是,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的主观映象。
简言之,意识的内容是,形式是。
考点四.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性和性。
(2)意识活动具有和自觉选择性。
例2.右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
意识对于改造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和控制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实事求是是指要尊重物质运动的,从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而不是,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不断解放思想,。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和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 2.2《把握思维的奥妙》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本课设计意图(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作用。
(2)@§理解○@§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运用@§○结合所学哲学原理,分析在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刺激感应,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的过程中,人的意识产生的条件,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结合所学哲学原理,谈谈人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论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得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结论。
@§○结合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是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列举生活实例,依据有关原理,说明要想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既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又要具备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既要反对无限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保守主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2)@§通过学习意识作用的原理,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98(3)@§通过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培养学生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政治2.5《把握思维的奥妙》期末同步复习(新人教必修4)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江西石城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生活与哲学》期末同步复习【本课重难点】1、意识的本质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方法突破】1.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人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2【名师讲议摘录】2011年我国货币政策将“变脸”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是我国货币政策继2008年“从紧”和2009年、2010年“适度宽松”后,再次回归长期实施的“稳健”。
这是为实现会议提出的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11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新高。
而专预测,2011年我国经济整体将处于增速回稳、物价上升的状态,通胀压力大较大,为此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势在必行。
专家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可以为经济转型提供中够的动力和支持,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变目前流动性过剩的现状,从而缓解通胀压力。
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居民生活也会产生深远影响,使居民的加息预期有所上升,居民储蓄收入增加,对稳定物价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保障民生。
从经济角度分析1.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表现。
2010年我国CPI不断上涨,这是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的体现。
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这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高二政治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
高二政治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
【预习导读】
(一)、基本问题:
★1、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2、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它对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3、图解意识能动作用(框架图)
4、归纳物质意识辩证关系及要求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原因及要求?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什么?它对我们提出什么要求?(二)、判断
1、物质所特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2、物质离不开意识,意识也离不开物质。
3、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4、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5、意识与物质是同时产生的。
6、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7、意识来源于人的大脑,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
8、想象是人脑的主观臆造。
9、“谈虎色变”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10、“实事求是”的“是”是指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11、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从正确的原则出发。
12、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高二政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二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探究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意识的本质 (2)意识的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运用:(1)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论证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3)结合意识能动性原理,举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4)分析说明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能力目标:(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4)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二、【重点、难点】:1、意识的本质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4、必须坚持一切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合作初探】:第一学时本课学习内容自主探究(一)第一框题意识的本质(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课堂探究1(P35):想一想,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探究提示: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物质的或者化学的反应;生命物质包括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对外界刺激做出感应的特性,动物还具有感觉的能力,但这些反应都属于它们的本能;而人的意识活动则是自觉的,与无生命物质、植物和动物的反应有着本质区别。
但人的意识活动也要依赖于一定的生理基础,特别是人脑这一高度发达的物质器官。
因此,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 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教案
必修4 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复习目标1.一个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一对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3.一个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两条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5.三个特点:意识活动的特点二、复习要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授课过程考点一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拓展升华1.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具有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
内容的客观性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无论深刻的意识还是肤浅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形式的主观性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感、意志等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上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上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温馨提示:把握意识本质问题要明确三个“并不意味着”:①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不意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全面把握物质决定意识从时间上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从性质上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统一于物质,意识依赖于物质从地位上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2016·高考全国2卷)《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
复习学案:2.5把握思维奥妙(必修4)
复习学案:2.5 把握思维的奥妙(必修4)【目标导航】一、考点集结1.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2)意识的生理基础(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和意识的能动性作用(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考向动态1.对梦境、宗教等几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进行剖析,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2.结合我国建国以来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的过程,理解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
3.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说明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必要性。
4.明确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以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基础知识梳理】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起源)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进化——人——才可能产生意识。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②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有了人不能说就有了意识,如“狼孩”。
2、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生理基础)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动物大脑和“电脑”都不具备。
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3、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从内容)从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而且只有经过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环节,客观存在才能进入(作用于)人脑中,这时才产生了意识。
结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离不开客观存在。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有正确的错误之分。
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学案:2.5 把握思维的奥妙(必修4)【目标导航】一、考点集结1.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2)意识的生理基础(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和意识的能动性作用(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考向动态1.对梦境、宗教等几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进行剖析,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2.结合我国建国以来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的过程,理解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
3.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说明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必要性。
4.明确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以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基础知识梳理】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起源)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进化——人——才可能产生意识。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②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有了人不能说就有了意识,如“狼孩”。
2、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生理基础)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动物大脑和“电脑”都不具备。
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3、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从内容)从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而且只有经过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环节,客观存在才能进入(作用于)人脑中,这时才产生了意识。
结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离不开客观存在。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有正确的错误之分。
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
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识,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
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原型。
意识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表现为:①意识形式的主观性;②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③意识的创造性。
(3)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4、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5、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方法论)原理:(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往往起阻碍作用。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为什么?①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②是我们做好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怎么办?①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能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要点名师透析】1.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人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从另一方面说明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不可由此推断意识的能动性。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1)原理依据: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上述内容可图示如下:(3)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主观符合客观,就应该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因为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有各自的实际特点,人们的主观认识只有着眼于事物之间的差别,从具有“不同”之处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
(3)“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同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相符合,相一致。
由于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随时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
(4)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关系(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统一的。
两者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
(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目标和归宿。
5.比较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高考真题体验】1、(2011.海南单科T17)“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
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
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
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A.①② B.①③ c.⑦③ D.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注意全面理解意识的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我国某农学专家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①符合题意;②项错在“可靠保证”上;该农学专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种、种植,遵循了植物生长的规律,③符合题意;④错在“总是”上。
【答案】选B。
2、(2011·江苏单科T25)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解析】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为背景考查哲学知识,角度新,体现了高考立足生活实际的理念;而题肢的哲学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所以B项正确;C、D两项不符合意识的内涵;A项的错误是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与题干不符。
【答案】选B。
3、(2011·天津文综T6)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
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解析】本题以青少年的大脑效应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充分理解意识的本质。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
A项观点错误,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B项观点也是错误的,意识产生的源泉是客观存在;C项本身正确但不合题意;D 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选D。
4、(2011·新课标文综T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通过科技发现考查意识的含义,印证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意识的内容、形式、生理基础。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①观点错误,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世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排除②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的加工改造,但其本质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排除③由于大脑相关部位的问题,导致意识的不同,充分说明了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基础入选④入选【答案】选D。
5、(2011·重庆文综·T28)图5给我们的启示是A.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B.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C.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D.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解析】本题以漫画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关系的理解与把握,进而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