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总结
社会医疗实践个人总结
![社会医疗实践个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d133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3.png)
社会医疗实践个人总结引言社会医疗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公益活动,具有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和改善公众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作用。
在我参与社会医疗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通过与患者的接触,我不仅对医疗服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意识到自己在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方面还需不断提升和改进。
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医疗实践的个人总结和反思。
项目背景本次社会医疗实践活动是由本地医疗协会联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共同组织的。
我们的目标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和基础医疗服务,在一些偏远地区组织义诊活动,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们获得医疗帮助。
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负责健康咨询和一些基础医疗服务。
每天,我们在社区活动中心搭建了一个临时诊所,准备好各种医疗设备和药品,并通知居民们前来咨询或就诊。
我和队员们一起接待居民,倾听他们的健康问题,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有时候,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基础的检查,如血压、血糖和体温测量等。
更复杂的病例,我们将居民们推荐到附近的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在为患者们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医疗的重要性。
有许多人在经济困难或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无法及时获得医疗服务。
而我们的活动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让他们可以不出远门,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咨询和帮助。
心得体会提高专业技能水平通过社会医疗实践,我意识到自己在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有些病例对我来说较为陌生,患者的问题也比较复杂,我感到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因此,我计划积极参加一些学术讲座和培训课程,扩展自己的医学知识储备。
另外,我也会多与一些经验丰富的医生交流,学习他们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方法。
加强人文关怀能力医学专业不仅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意识。
在实践中,我发现有时候患者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呵护和关怀,而不仅仅是医学上的治疗。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我计划加强自己的人文关怀能力。
社会医学知识要点归纳
![社会医学知识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43fcb63376baf1ffd4fad4b.png)
《社会医学》知识要点归纳【名词解释】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就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人及人群的身形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1848年,法国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德国格罗蒂扬提出整套理论和概念,并于1920年在柏林大学首次开设社会卫生学讲座。
3.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人类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概念的本质概括。
4.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现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5.亚临床疾病是指没有临床症状、体征,但存在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改变的临床检测证据,如无症状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可以无临床症状,但有心电图改变等诊断依据。
6.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的资源所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及其他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7.1978年9月,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阿拉木图召开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发布《阿拉木图宣言》,宣布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8.1986年11月,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公布了《渥太华宪章》,列出8个健康的关键决定因素:安全、社会保障、教育、食品安全、收入、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资源、社会公正。
9.2000年9月,联合国大会提出“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与3个健康直接相关社会决定因素: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孕产妇健康和对抗艾滋病、疟疾及其他疾病;5个健康间接相关社会决定因素:消除贫困和饥饿、普及初等教育、性别平等和提高妇女权益、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全球发展的合作关系。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1867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6.png)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干预来改善健康状况的学科。
这篇文章将对社会医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社会医学的概念与背景社会医学是综合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健康产生的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社会医学揭示了贫困、教育水平、就业状况、膳食结构、社会支持等因素与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社会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层级中的地位,包括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等。
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各类疾病,并且寿命较短。
2. 社会支持与健康:社会支持包括来自家庭、朋友、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心理和实质性支持。
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减轻个体在面对健康问题或生活压力时的负担,对身心健康具有正面影响。
3. 社会不平等与健康: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资源、机会和权力的不均分配。
研究显示,社会不平等加剧了各类健康指标的差距,增加了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4. 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个体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吸烟和饮酒等。
研究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疾病和提前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5. 社会环境与健康: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等因素。
研究发现,恶劣的社会环境与各类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精神压力和免疫系统失调等。
三、社会医学的应用与挑战1. 社会医学在公共卫生政策中的应用:社会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政府层面的干预措施,促进社会公平和健康发展。
2. 社会医学研究的不足与挑战:社会医学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尚存在数据收集手段不足、研究方法不够成熟、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个体等问题。
四、社会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社会医学与其他健康相关学科的合作:社会医学需要与人口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学科密切合作,形成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模式。
社会医学最完整总结
![社会医学最完整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0d20f40852458fb770b5610.png)
社会医学复习资料一、社会医学绪论1、社会医学概念: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发挥,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WHO在1948对健康的新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而已。
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人群的健康状况)——对社会卫生问题作出社会医学的“诊断”(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社会因素)——社会病因分析(3)研究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社会医学处方(充分享有人人卫生保健)4、社会医学研究任务:(1)倡导积极健康观和推进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开展健康高危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5、社会医学的发展(1)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环境及生活习惯对疾病的作用。
(2)盖伦(Galen):重视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
(3)弗兰克:悲惨的生活是疾病的温床;《全国医学监督体制》:用医学监督计划使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公众的健康;第一个提出社会卫生措施。
(4)魏尔啸(Rudolf Virchow):医学科学的核心是社会科学;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任何社会都应对居民的健康负责;政治学是广义上的医学;实现医学目标的最好的办法是将医学和社会生活及政治活动结合起来。
(5)格罗蒂扬(Grotjahn):提出社会卫生学的一整套理论和概念;《社会病理学》提出用社会观点研究人类疾病的原则;首次在柏林大学开设社会卫生学讲座。
(6)我国古代医学家的意识:注意到了环境及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外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6、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和经济的双向作用的观念(3)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参与)二、医学模式1、模式:指从事物中抽象出某些特征,构成关于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模型。
社会医学总结(合集5篇)
![社会医学总结(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dbff2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b.png)
社会医学总结(合集5篇)第一篇:社会医学总结社会医学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称之为医学观。
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指在病伤、医疗干预、老化和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下人们的健康状态,以及与其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等相联系的主观体验。
3.生活方式: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日常活动的行为表现形式,是人们一切生活活动的总和。
4.病例对照研究:指以患有研究疾病的病例与为患有该病的合适对照为研究对象,分别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些危险因子的情况,以判断暴露危险因子与某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研究方法。
5.现况研究:指应用某种手段获取某一特定时点/时段内某人群的疾病或某些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信息的研究方法。
6.开放式问题:只向调查者提出问题,不提供备选答案,也不规定回答的范围,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想法和态度填答。
7.封闭式问题:即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并给出全部或几种主要的备选答案,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
8.社会资源:是指个人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联系,包括网络的数量与质量简答题、辨析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贡献:传统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教育、卫生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健康观传统医学: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解除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对疾病的治疗,对不治之症的照料;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预防医学:现代医学模式推动了预防医学的理论研究,新的健康观促进了预防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了高危的概念,即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的三级预防策略临床医学:应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临床思维和临床卫生实践,促进医学现代化和临床医学摆脱困境向更高层次发展。
医学服务形势由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由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以针对个体向针对个体、家庭与社区转变;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转变;开展患者教育、早期诊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人群健康筛查与群防群治医学教育:面向21世纪的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医生必须是五星级,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决策者、信息提供者、社区领导者、卫生服务管理者;医学教育本身必须进行改革卫生服务:四个扩大,由治疗向预防;由院内向院外、由生理向心理、由技术向社会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对医学科学技术的可持续经济支持;可持续发展能改善生活条件,利于疾病谱的改变;医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保持个体身体健康,是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健康观:由健康即无病向健康与疾病共存向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指身体上、精神上与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意义用于筛检疾病危险因素作为有效健康教育工具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缺勤能够降低医疗费用可以降低伤残率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可以评估和预测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等可以用于健康管理,并成为健康管理的核心技术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内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中医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承当医疗服务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具备六位一体的功能,六位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一体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上述综合连续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对象1.健康人群2.亚健康人群3.高危人群:存在明显的对健康有害因素的人群4.重点保健人群:如儿童、妇女、老年人、疾病康复期人群、残疾人等5.患者社会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1.准备阶段:此阶段的任务是选题、明确研究的目的与内容2.设计阶段:制定一个详细周密的研究方案3.实施阶段: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收集和积累研究资料4.分析阶段:对调查实施阶段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5.总结阶段:包括研究阶段的总结和论文与研究报告的撰写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2.明确性原则3.逻辑性原则4.便于整理分析原则5.简短精炼原则问卷设置问题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备选答案类别不能缺失2.备选答案范围不能重叠或空缺3.每一个问题只能表达一个概念或一件事件4.避免使用难理解的专业名词5.不用双重否定6.不超出被调查者能清楚记忆的范围7.在被调查者能理解的范围内提问8.避免暗示9.避免空泛10.避免引起被调查者不良情绪反应的问题选择生命质量量表的考虑因素1.设计者的测量主题和测量目的2.评价的层次3.普适性量表与特异性量表4.信度、效度及灵敏度5.内容的文化适应性6.研究结果的相互比较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步骤1.收集资料① 收集当地年龄别、性别、疾病别死亡率资料② 收集个体危险因素资料2.处理资料① 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② 计算组合危险因素③ 计算存在死亡危险④ 计算评价年龄⑤ 计算增长年龄⑥ 计算危险降低程度促进健康行为1.基本健康行为: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利于健康的基本行为2.预警行为:指预防事故发生前与发生时正确处置的行为3.保健行为: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4.避开环境危险:主动的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避开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自然环境与心理社会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危害的行为5.接触不良嗜好:指戒除日常生活中对健康有危害的各人偏好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讨从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上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门学科社会医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影响传染源2.对传播途径作用明显3.对人群易感性的影响,预防接种最显著社会医学研究对象: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与人群的生老病死有关的社会问题,在人生命的准备、生命的保护和提高生命质量三个不同阶段中研究社会因素发挥怎样的作用社会医学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的健康状况2.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医学模式的演变1.经验医学时代①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2.①②3.实验医学时代机械论的医学时代生物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的社会性1.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2.健康是社会发展的体现3.健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社会医学的研究类型1.按获取资料的途径分类① 问卷调查法② 文献研究③ 访谈法④ 观察法2.按研究时间分类① 现况研究② 病例对照研究③ 前瞻性研究3.按研究性质分类① 理论研究② 试验研究4.按研究指标的的量化情况分类① 定性研究② 定量研究抽样方法1.概率抽样:常用的概率抽样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和多阶段抽样2.非概率抽样:是指研究者以自己的方便和主观愿望任意选择研究对象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常用的非概率方法① 偶遇抽样② 立意抽样:是根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经验和知识,从总体中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样本单位。
2024年医学社会实践报告
![2024年医学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a5e8b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c.png)
2024年医学社会实践报告一、绪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学社会实践变得越来越重要。
2024年,我所参与的医学社会实践活动在医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该报告旨在总结我在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感悟,以及对社会医学实践的思考。
二、实践背景2024年,全球正在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流行病。
新型病毒的传播使得世界各国的医疗系统面临严重的挑战。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有责任积极参与抗击疫情的工作。
因此,我选择了参与医疗队,前往疫情严重的地方进行医疗援助。
三、实践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我主要参与了疫情监测、医疗救治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1. 疫情监测我参与了疫情监测工作,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疫情数据。
通过实地调查、与患者交流以及对医疗设施的巡查,我了解到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疫情扩散的趋势。
这些数据对于及时制定防控策略和资源调配非常重要。
2. 医疗救治在医疗救治方面,我参与了疫情队伍的组织和医疗救治的工作。
我与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在临时的医疗设施中为患者提供急救和治疗。
通过与患者的接触,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的痛苦和无助,也意识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有多么重要。
3. 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我也参与了宣传教育的工作。
我帮助制作了宣传海报和宣传册,向公众传达关于病毒防控的知识和技巧。
同时,我也参与了社区宣传活动,通过演讲和互动,向居民宣传防护知识和重要注意事项。
四、实践心得通过这次医学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医生的责任。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不仅需要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首先,社会医学实践让我真正感受到医疗工作的艰辛和挑战。
面对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焦虑,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并迅速采取行动。
这次实践让我明白,医生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要承担起安抚患者和家属情绪的责任。
其次,团队合作是医疗工作的关键。
在这次实践中,我与其他医护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团队合作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减轻个人的负担。
医学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医学社会实践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0156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2.png)
医学社会实践报告总结医学社会实践是医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医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增进与患者的沟通,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个人成长。
在本次医学社会实践中,我所在的团队选择赴农村开展义诊活动,深刻体会到了医学服务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我们到达乡村后,立即展开了义诊活动。
在当地居民的热情帮助下,我们搭起帐篷,摆放检查设备,开始为村民们进行身体检查。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巩固了在课堂上学到的医学知识,提升了临床实践能力。
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学会了倾听和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在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这次实践活动加深了我们对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的认识。
在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匮乏,很多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我们看到了一些因为没钱看病而忍受疾病的村民,让我们更加珍惜所学的医学知识,更加坚定了从医的信念。
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健康扶贫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的思考,我们希望将来能够为改善医疗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医学是一个团队工作的学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才能顺利完成义诊活动。
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总的来说,这次医学社会实践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亲身参与医疗活动,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医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将医学精神传递下去。
1。
社会医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社会医学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78fc62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3.png)
社会医学最终版没有之一第一章绪论1.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讨从社会医学策略和措施上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门科学。
知识基础:医学科学、社会科学;2. 研究对象: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与人群的生老病死有关的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订综合性卫生政策、策略与措施。
3. 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的健康状况;(2)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4. 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3)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4)开展特殊人群及社会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5. 教学目的:1.建立起整体医学观念和大卫生观念;2.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3.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4.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测量法、文献法第二章医学模式1.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称医学观。
2. 医学模式种类: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为什么会发生):(1)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改变;(2)人类健康需求普遍提高;(3)医学科学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4)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5.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和社会的影响: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对预防医学的影响;对临床医学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健康观的影响;对卫生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扩大”: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社会医学 人卫5版 自己总结整理考试重点
![社会医学 人卫5版 自己总结整理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6c99615ef7ba0d4b733b88.png)
第一章绪论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 自然课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社会卫生问题——社会病因学分析——制定社会卫生政策。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找出产生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社会医学"处方"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对象。
●第二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第三次: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实现WHO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医学的任务:●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健康的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社会医学发展●萌芽:希波克拉底——人的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创立与发展:○盖林【法】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提倡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法医学等构成一个整体,统称"社会医学"。
第二章医学模式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过程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医学模式是指导医学实践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是医学实践的总结。
●医学模式的演变【必考】○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控制了疼痛、感染、失血三大医学难题■疾病与病因的关系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单因多果和多因多果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恩格尔【美】模式1977年)是一种多因多果、立体网络式的系统论思维方式。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6a22b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8.png)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的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凑是,保护和增进人群得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ppt)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疾病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成就,是社会学与生物医学间的交缘学科2、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三个方面: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三次卫生革命的主要内容:第一次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
第三次以提高生命质量、催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5、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6、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P11,需自己总结)7、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古代,是在医学起源时期形成的对医学的一种总体认知方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公元前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是应用自然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来认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思维方式;(3)机械论医学模式:14~16世纪文艺复兴阶段,以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否定唯心主义的生命观和医学观,把医学引向实验医学时代,对医学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4)生物医学模式: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是建立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06461a4a7302768f99390c.png)
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概念(P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研究内容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②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③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3.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③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④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⑤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作用(P15)①社会医学的灵魂②指导原则③为健康和疾病提供理论与方法学2. 医学模式的转变(P16)(填空)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机械论的医学模式④生物医学模式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P20)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③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④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P31)①泛影响性和非特异性(作用的重叠性、作用及影响的非特异性)②恒常性与积累性③交互作用2.人口对健康及卫生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P47)人口的规模、结构、分布、流动第四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1.健康相关行为(P64)指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2. 健康行为(P64)健康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即理想的健康相关行为。
第五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1.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类型(P71)①调查研究②试验研究③评价研究④文献研究2.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P73)第一步选择课题陈述假设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第三步收集资料第四步整理和分析资料第五步解释结果3.现场调查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P76)①观察法(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②深入访谈法(非结构式访谈)③专题小组讨论4.深入访谈法的步骤(P76)准备工作调查对象的选择设计访谈提纲访谈员选择与培训现场访谈访谈结果分析撰写报告5.专题小组讨论的步骤(P77)1)制订计划2)决定小组的数量和类型3)制订调查提纲、记录形式4)培训调查人员、进行预试验5)专题小组讨论准备工作6)进行专题小组讨论7)对专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6.现场定量研究又称问卷调查,属定量研究(P79)7.问卷设计的原则(P82)(填空)目的性反向性实用性8.问卷的一般结构(P81)一份问卷通常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资料的登记(编码)等。
社会医学心得体会(精品5篇)
![社会医学心得体会(精品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8f6e3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8.png)
社会医学心得体会(精品5篇)社会医学心得体会篇1社会医学学习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社会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感社会医学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干预措施来促进健康。
在学习社会医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理和社会方面。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家庭、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维护健康。
此外,社会医学也让我认识到了健康促进的重要性。
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来促进健康,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服务等。
这些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在学习社会医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例如,我发现自己在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因此,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社会医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干预措施来促进健康。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医学心得体会篇2社会医学的学习之旅:我的探索与启示我是一位致力于公共卫生事业的学者,自我接触社会医学领域以来,我对其深度和广度深感着迷。
*的目的在于分享我在社会医学领域的学习过程,以及我对这个领域的理解和认识。
社会医学,顾名思义,研究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人类健康的医学分支。
它涵盖了社会因素与健康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社会阶层与健康的关系等。
我最初接触社会医学是通过课堂学习。
我开始了解到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健康,如社会经济地位、心理健康和传染病发病率等。
我开始质疑,为什么一些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比其他人更健康?为什么某些社会阶层更容易感染某种疾病?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深入研究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心得体会
![社会医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ef858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c.png)
社会医学心得体会首先,我意识到医学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在社会医学的实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偏远地区的医疗服务不完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等等。
这些社会问题并不是医学的专业范畴,但它们却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因此医生也需要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
作为一名医生,我们需要不仅仅关注患者的病情,更需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健康状况,努力为社会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认识到医生不仅仅是治病救人的工作者,更是一种社会服务者。
在社会医学的实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患者,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医疗需求。
对于这些患者,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给予他们专业的治疗,更需要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
在处理患者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他们的社会背景、经济条件、心理状态等等,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作为一名医生,我们需要不仅仅关注患者的病情,更需要关注患者的全面健康,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给予他们全方位的关爱和帮助。
第三,我意识到医学不能脱离社会的背景和现实,更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建设。
在社会医学的实习中,我们了解到了很多社会问题的本质,比如贫困、疾病、环境污染等等。
这些社会问题并不是医学的专业范畴,但它们却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因此医生也需要积极参与相关的社会活动和建设。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不仅仅关注患者的病情,更需要积极参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的健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我意识到医学是一门服务性的职业,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在社会医学的实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患者、不同病情、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群,这让我认识到医学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医学水平,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作为一名医生,我们需要不仅仅关注患者的病情,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社会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医学社会医学知识点
![医学社会医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66fb1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d.png)
医学社会医学知识点医学社会医学,又称公共卫生,是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疾病的预防、促进健康以及改善医疗服务,并通过社会和行为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与健康相关的社会问题。
医学社会医学旨在改善整体的健康状况,不仅仅是单个个体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医学社会医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健康不平等健康不平等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健康状况上的差异。
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在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中,患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肥胖等健康问题的风险更高。
因此,医学社会医学的任务之一是努力减少健康不平等,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二、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因素对个体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例如,社会支持网络、社会资本和社会连结性等因素与健康正相关。
相反,社会孤立、社会排斥和社会不公平等因素则与健康不利相关。
了解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可以帮助制定社区健康计划,提升整体的健康水平。
三、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医学社会医学的目标之一是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的促进。
通过社区宣教、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干预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加强健康促进措施,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也可以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
四、医疗服务与医疗保健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提供方式对整个社会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此外,改善医疗保健制度,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设,也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关键。
结语医学社会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众多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了解健康不平等、社会因素与健康、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以及医疗服务与医疗保健等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并为改善整体的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医学社会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将成为构建健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社会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考试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f0a2f6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a.png)
第一章概论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是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探讨从卫生策略和措施上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门交叉学科。
(掌握)1.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掌握)研究对象: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人群生老病死有关的医学问题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客: (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策略和措施2.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掌握)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任务(我国):(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3)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
(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3. 社会医学的特色理论与创新观点(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观(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因素)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决定性作用(急性传染的防治离不开社会措施:UNICEF 提出两个突破:技术突破、社会突破(是决定性))(6)全社会参与的大卫生观定义:大卫生观或大健康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社会公益性事业,实现健康不仅是医疗卫生部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各领城的积极行动和协同推进 4.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作用 (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 (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 (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 (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 简述你对三次卫生革命的认识简述健康融入所有社会政策的内涵简述WHO 健康决定因素的理论框架及健康社会因素的概念简述生命质量评价的内涵、生命质量评价的步骤及测量工具、生命质量评价可应用的领域。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067020bcd126fff7050b8e.png)
【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它是非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泛称。
【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卫生政策:是指卫生发展战略与策略、政策、目标与指标、对策与措施。
【社会阶层:是指由财富、权利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
【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家庭或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群体。
【卫生费用:广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保护人群健康、直接或间接消耗的社会资源,包括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以货币来计算;狭义是指在一定时期为提供卫生服务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卫生服务利用: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
【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间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相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服务的过程。
【增长年龄:个体去除危险因素后通过查表或计算得到的年龄值,又称通过努力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达到的预期年龄。
【评价年龄:指个体存在危险因素时,通过查表和计算得到的年龄值。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社会因素: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保障、环境、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卫生保健。
【亚健康: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现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医学社会化:是指医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国家、社会和群众要承担更多的卫生健康责任,把卫生事业当做社会的公共事业而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事情。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她研究社会因素、个体和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024年医学院社会实践总结
![2024年医学院社会实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293b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7.png)
2024年医学院社会实践总结
在2024年的医学院社会实践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我的总结:
1. 掌握了实地医疗技能:在实践中,我有机会亲身参与各种医疗活动,包括接诊患者、进行体检、注射药物等。
通过这些实践,我能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并且加深对医疗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2. 提升了医患沟通能力:在与患者的接触中,我学会了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倾听他们的病情描述、解答他们的疑问,以及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
这种沟通能力对于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医学建议。
3. 加深了对医学伦理的理解:在社会实践中,我经历了许多涉及伦理问题的情况,例如如何平衡医疗资源的分配、如何处理医疗纠纷等。
通过面对这些情况,我加深了对医学伦理的理解并且学会了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
4. 建立了专业网络:在社会实践中,我有机会与许多医疗专业人员和同行接触,并与他们建立了联系。
这些联系不仅能够为我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还能够成为我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
总之,2024年的医学院社会实践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掌握了实地医疗技能,提升了医患沟通能力,加深了对医学伦理的理解,还建立了专业网
络。
这些经验和知识将对我的未来医学专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医学心得体会
![社会医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2dfb84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7.png)
通过学习社会医学,我深刻认识到社会医学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医学的学习使我从更宽广的视野看待医学工作,也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医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今后的医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社会医学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医学素养,为促进社会的健康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社会医学心得体会
在学习社会医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社会医学的重要性和与临床医学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对社会医学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医学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清晰了医生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在此,我将分享我的社会医学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社会医学的重要性
社会医学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医疗保健事务。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医疗资源的分配、医疗改革、医疗保障制度等,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社会医学,我意识到医学工作不仅仅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医疗行为,更是医生与整个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三、社会医学对医生的要求
社会医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拓宽医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医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卫生意识。医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关注整个社会的健康状况,为促进社会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社会医学教育应当培养医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不仅具备临床治疗的能力,还能够参与到公共卫生事业中去。
五、社会医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模式的不断创新,社会医学的研究领域也将不断拓展和深化。未来,社会医学将更加关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医疗改革与政策调整等方面的问题,为社会和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医学教育需要更加重视社会医学的教学和研究,培养具备社会医学素养的医学人才,推动社会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大题](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3.社会医学的性质:社会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属社会学范畴,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4.三次卫生革命5.社会医学基本任务[大题](1)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制订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6.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盖林7.大卫生观[大题:什么是/如何解释/举例说明]什么是: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这也被称为"大卫生观"。
如何解释:“大卫生观”强调卫生系统由封闭转为开放,必须与其他部门协作,动员全社会参与,使卫生工作转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卫生部门单枪匹马搞卫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举例:2003年非典号召各个部门参与;慢性病防控:广电部门、媒体宣传健康知识,商务部门销售健康食品,体育部门提倡全民运动、开放更多场所。
8.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群或群体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属于自然辩证法领域,即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疾病和死亡问题,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
2.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3.医学模式的演变[选择:某种状态是什么模式/大题:优缺点](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缺点:忽略了自然病因,更看不到社会病因。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代表: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古希腊的四体液学说。
优点:具有朴素辩证的哲学观点;缺点: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只停留在经验观察上,还没进入到试验阶段。
(3)机械论医学模式优点:促进了生理学、病理学、外科移植学的发展;缺点:忽略了人体的社会性和生物现象的复杂性,它束缚了自然科学家的思想,主张机械决定论,产生对人体观察的片面性和机械性。
英国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培根代表作《新工具》提出“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笛卡儿代表作《动物是机器》,他认为“生物体只不过是精密的机器零件”。
法国的医生兼哲学家拉美特利代表作是《人是机器》,批判地继承了笛卡儿的“动物是机器”的思想,进一步得出“人是机器”的结论。
英国医生哈维《心血运动论》发现了血液循环,意大利病理解剖学家莫尔干尼创立病理解剖学。
施莱登发现植物细胞,施旺发现动物细胞,德国魏尔啸倡导了细胞病理学,认为“一切疾病都是由细胞发生,细胞的不正常活动是一切疾病的根源。
霍布斯,自然界就是一部大机器,人不过是一架像钟表那样的自动机。
(4)生物医学模式优点:促进了生理、病理学的发展,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
建立了基础和临床各个学科,克服了外科学的三大难关(疼痛、感染、失血);缺点:缺乏整体的系统观点,只重视生物因素的致病作用,忽略了社会、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
4.现代医学模式产生背景[大题](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2)健康需求的提高(2)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5.拉达隆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内容[大题](1)环境因素:自然,社会,心理(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职业危险因素,消费形式,生活危险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成熟老化,综合内因(4)卫生服务:预防,治疗,康复6.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大题/某一方面出大题](1)对临床工作的影响:培养医护人员由单纯医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转变,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对病人的同情心、责任感、人际交往、技能训练。
医生要认识到,心理、行为、社会因素是当今致病的主因,大力宣传健康行为,预防疾病。
(2)对预防工作的影响:要求预防医学从生物病因为主的预防保健扩大到生物、心理、社会综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从而更全面、有效地提高预防效果。
(3)对卫生服务的影响(四个扩大):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4)重新认识医学目的:确立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解除疼痛和疾苦;治疗疾病和对不治之症的照料;预防早死和提倡安详地死亡。
(5)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建立以人为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融会贯通,人文科学与医学交叉的开放式医学教育体系7.1977年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提出,生物医学模式应该逐步演变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第四、五、六章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因素与健康1.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保障、环境、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卫生服务等等。
2.社会阶层social class:由于财富、权力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
影响阶层划分的三大要素是受教育程度,工种,收入。
3.老年型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7%为老年型社会。
4.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个体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物质和情感的帮助。
5.社会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特点[大题](1)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2)恒常性与累积性(3)交互作用6.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1)单因多果模式(2)多因单果模式(3)多因多果模式(4)因果链模式7.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的双向作用规律[大题](1)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群健康状况的指标[选择]①经济:GDP,GNP,人均GDP,人均DNP,HDI,GPI,GHI②健康:出生率,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HALE,PYLL,DALY(2)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①经济发展促进健康水平提高: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的生活工作条件、卫生状况、保健水平都有明显改善。
在疾病组成上,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而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人们衣食住行和医疗保健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营养缺乏性疾病、传染性等仍是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
②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病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负性社会事件的增多;社会人口特征的剧烈变化。
(3)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疾病损失;促进教育收益实现;促进自然资源利用8.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人际关系、社会网络、社会凝聚力9.家庭的功能:生育、生产和消费;抚养和赡养;休息和娱乐;家庭成员的社会化10.生活质量指数(PQLI)=(婴儿死亡率指数+1岁的期望寿命指数+识字率指数)/3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指标(ASHA)=成人识字率×就业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期望寿命/(出生率×婴儿死亡率)11.教育对健康的影响机制[大题](1)生活方式(2)自我保健行为、预防服务(3)求医行为(4)病人角色(5)就业机会及收入第九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1.信度reliability:是指所得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及一致性来判断结果的信度。
2.效度validity:是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3.定量研究(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收集人群发生某种事件的数量指标,或者探讨各种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研究。
4.社会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选择/大题](1)调查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2)实验研究(3)评价研究: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生命质量评价;卫生服务评价(4)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函询法,用信函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的调查法。
(5)文献研究5.社会医学研究步骤[大题](1)选择课题,陈述假设:①课题评价: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原则;科学性原则。
②可行性论证(2)制定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实施计划;资料整理与分析计划(3)收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6.面对面访谈法优缺点[大题](1)优点:比较灵活;可以在问卷中列入较为复杂的问题;对调查对象文化要求不高;问卷回收率较高;判断其回答的真实性;比较容易控制访谈的环境。
(2)缺点:耗费时间人力物力;对访谈员素质要求高;没有匿名保证;适应范围较小。
7.信访法优缺点[大题](1)优点:节省时间和费用;可避免现场自填时间紧张、时间冲突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有较高的匿名保证;调查的范围可以很广。
(2)缺点:缺乏灵活性;可信度相对较差;无法控制填写问卷的环境;问卷的回收率较低;问卷有效率可能较低8.问卷的一般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选择]9.问题的设计[大题/某一方面出大题](1)开放式问题①优点:可用于不知道问题答案的情况。
答案太多太长的情况用开放式提问。
能反应出细微差异。
②缺点:对被访者要求高;花费时间;应答率低;不易于统计。
(2)封闭式问题①优点:容易回答;节省时间;拒答率低;便于统计分析②缺点:答案不易列全;资料有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易发生笔误10.答案的设计:填空式;二项选择式;多项选择式;图表式;排序式[选择]11.问题设计的常见错误:双重装填;含糊不清;抽象的提问;诱导性提问;敏感性问题[选择]12.信度和效度的关系:(1)不可信的测量一定是无效的。
即信度不高,效度也不会高。
(2)可信的测量既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
即信度高,效度不一定也高。
(3)无效的测量既可能是可信的,也可能是不可信的。
即效度不高,信度可能高,也可能不高。
(4)有效的测量一定是可信的测量。
即效度高,信度一定也高。
13.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的特点及二者区别(1)调查研究是在某一特定现场的人群中,采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收集研究资料的过程。
其主要特点是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多种,从调查研究所获资料信息的广泛性、深入性、表达形式等划分,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从调查的目的划分,可以分为现况调查、病因学研究等;从调查事件的时间序列角度划分,可以分为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调查;从具体收集资料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观察法、访谈法、信访法等;从调查对象的范围划分,又可以分为全面调查法和非全面调查法。
(2)实验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实验研究分为动物实验和人群实验,根据研究场所的不同,可以将人群实验分为临床实验和现场实验。
社会医学所做的实验研究主要是现场实验研究。
现场实验研究又称为社区干预试验,它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研究,仅是借鉴实验医学的基本原理在社区人群中开展的带有实验性质的人群研究,因此是一种类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