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乙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合集下载

三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乙烯1.2 化学品英文名称:trichloroethylene1。

3中文名称2:1.4 分子式:C2HCl31。

5 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 主要成分:三氯乙烯2。

2 含量:2。

3 CAS No。

79—01—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

1 危险性类别:第6。

1类毒害品3.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3.3 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亦可引起肝、肾、心脏、三叉神经损害。

急性中毒:短时内接触(吸入、经皮或口服)大量本品可引起急性中毒。

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昏迷。

吸入高浓度后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数小时后出现头痛、头晕、酩酊感、嗜睡等,重者发生谵妄、抽搐、昏迷、呼吸麻痹、循环衰竭。

可出现以三叉神经损害为主的颅神经损害,心脏损害主要为心律失常.可有肝肾损害。

口服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肾损害突出。

慢性中毒:尚有争议。

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炎、心肌损害、三叉神经麻痹和肝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

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受紫外光照射或在燃烧或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和腐蚀性的盐酸烟雾.5。

2 有害燃烧产物:5.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

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三氯乙酸

三氯乙酸

1、物质的理化常数CA国标编号: 8160676-03-9S:中文名称: 三氯乙酸英文名称: Trichloroacetic acid别名: 三氯醋酸分子分子式: C2HCl3O2;Cl3CCOOH163.40量:熔点: 57.5℃ 沸点:197.5?密度: 相对密度(水=1)1.63蒸汽压: >110℃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稳定性: 稳定外观与性无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状: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和制医药、化学试剂、杀虫剂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300mg/kg(大鼠经口);5640mg/kg(小鼠经口)危险特性:不易燃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20版)5.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美国(1976)农灌水标准 0.2mg/L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

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危化品MSDS-三氯乙酸

危化品MSDS-三氯乙酸

三氯乙酸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乙酸化学品英文名称:trichloroacetic acid中文名称 2:三氯醋酸英文名称 2:trichloroethanoic acid主要用途: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2.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严重的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 CAS RN 含量(%)三氯乙酸 76-03-9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三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三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三氯乙酸化学品英文名: Trichloroacetic acidCAS号:76-03-9分子式:C2HCl3O2分子量:163.39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A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一般要求20~30min。

三氯乙酸;三氯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乙酸;三氯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标识中文名:三氯乙酸;三氯醋酸英文名:Trichloroacetic acid分子式:C2HCl3O2分子量:163.4CAS号:76-03-9RTECS号:AJ7875000UN编号:1839危险货物编号:81606IMDG规则页码:8239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制医药、化学试剂、杀虫剂。

熔点:57.5沸点:197.5相对密度(水=1):1.63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汽压(kPa):0.13/51℃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燃烧热(kj/mol):387.9燃烧爆炸危险性避免接触的条件:燃烧性:可燃建规火险分级:丙闪点(℃):>110自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下限(V%):无资料爆炸上限(V%):无资料危险特性:不易燃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强碱。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包装与储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0包装类别:Ⅱ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运化剂、碱类分开存放。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废弃:处置前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废物储存参见“储运注意事项”。

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溶于易燃溶剂或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

焚烧炉排出的气体要通过洗涤器除去。

或安全掩埋法处置。

包装方法: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耐酸坛、陶瓷罐外木箱或半花格箱;玻璃瓶、塑料桶外木板箱或半花格箱。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5mg/m3美国TWA:ACGIH 1ppm,6.7mg/m3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属低毒类LD50:3300mg/kg(大鼠经口)LC50: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三氯异氰尿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MSDS

三氯异氰尿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MSDS

三氯异氰尿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异氰尿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中文名称2:三氯(均)三嗪三酮英文名称2: symclosene技术说明书编码: 2728CAS No.: 87-90-1分子式: C3CI3N3O3分子量: 232.4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三氯异氰尿酸 87-90-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粉末能强烈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受热或遇水能产生含氯或其他毒气浓厚烟雾。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

遇氨、铵盐、尿素等含氮化合物及水生成易爆炸的三氯化氮。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三氯乙酸76-03-9

三氯乙酸76-03-9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 产品标识符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三氯乙酸CAS No.:76-03-9别名:三氯醋酸;三氯乙酸(TCA);1.2 鉴别的其他方法无数据资料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无数据资料2 危险性概述2.1 GHS分类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4严重损伤/刺激眼睛:EyeDam.1皮肤腐蚀/刺激:SkinCorr.1A环境危害急性水生毒性:AquaticAcute1慢性水生毒性:AquaticChronic1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危害类型GHS05:腐蚀性物质; GHS09:环境危害;信号词 【危险】危险申明H303 吞下可能对健康不利.H314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以及眼睛损伤。

H410 对水生生物非常有毒并造成长期影响。

警告申明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眼/防护面具。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

如果可以做到,摘掉隐形眼 镜,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501 根据…来处理容量/容器。

RSHazard symbol(s) C;NR-phrase(s) R35;R53S-phrase(s) S26;S39;S45;S612.3 其它危害物-无3 成分/组成信息3.1 物质分子式 - C2HCl3O2分子量 - 163.394 急救措施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一般的建议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果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灼伤感:,咳嗽,喘息,喉炎,呼吸短促,痉挛,发炎,咽喉肿痛,痉挛,发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三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三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三氯乙酸化学品英文名:trichloroaceticacid;trichloroethanoicacid化学品别名:三氯醋酸CAS No.:76-03-9EC No.:200-927-2分子式:C2HCl3O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类别3;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粉尘或烟雾(尤其是长期接触)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偶尔出现呼吸窘迫。

三氯乙酸

三氯乙酸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中文名:三氯乙酸; 三氯醋酸化学品英文名:trichloroacetic acid; trichloroethanoic acid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三氯乙酸76-03-9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严重的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三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乙酸(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三氯乙酸;三氯醋酸化学品英文名:trichloroacetic acid;trichloroethanoic acid分子式:C2HCl3O2相对分子量:163.4(2)成分/组成信息成分:纯品CAS No:76-03-9(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严重的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

尽量饮水。

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氯化氢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7)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三氯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醋酸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结晶,有刺激气味,易潮解闪点(℃)197 相对密度(水=1) 1.63 引燃温度(℃)无资料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5.65 熔点(℃)57.5 爆炸下限(%)无资料沸点(℃)197.5 爆炸上限(%)无资料饱和蒸汽压(kPa)0.13(50℃0 燃烧热(kj/mol)-387.9 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 4.81 辛醇/水分配系数 1.33 PH值无意义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制医药品、化学试剂、杀虫剂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微溶于四氯化碳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产物氯化氢避免接触条件受热禁配物碱类、强氧化剂标识CAS N0. 76-03-9 包装标志腐蚀品UN编号1839 危险货物编号81606 包装类别Ⅱ类包装铁危编号81606A 毒性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职业接触限值中国未制定标准美国(ACGIH)TLV-TWA:1ppm急性毒性LD50:3300mg/kg(大鼠经口)刺激性家兔经皮:210ug,轻度刺激家兔经眼:3500ug(5s),重度刺激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性:鼠伤寒沙门菌250ug/皿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严重的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

尽量饮水。

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危化品MSDS-三氯乙酸

危化品MSDS-三氯乙酸

三氯乙酸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乙酸化学品英文名称:trichloroacetic acid中文名称2:三氯醋酸英文名称2:trichloroethanoic acid主要用途: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2. 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2.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2.3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严重的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2.4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2.5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三氯乙酸76-03-9 98.5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 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5.3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5.4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三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乙烯1.2 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chloroethylene1.3中文名称2:1.4分子式:C2HCl31.5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主要成分:三氯乙烯2.2 含量:2.3 CAS No.79-01-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3.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3.3 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亦可引起肝、肾、心脏、三叉神经损害。

急性中毒:短时内接触(吸入、经皮或口服)大量本品可引起急性中毒。

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昏迷。

吸入高浓度后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接触数小时后出现头痛、头晕、酩酊感、嗜睡等,重者发生谵妄、抽搐、昏迷、呼吸麻痹、循环衰竭。

可出现以三叉神经损害为主的颅神经损害,心脏损害主要为心律失常。

可有肝肾损害。

口服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肾损害突出。

慢性中毒:尚有争议。

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炎、心肌损害、三叉神经麻痹和肝损害。

可致皮肤损害。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受紫外光照射或在燃烧或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和腐蚀性的盐酸烟雾。

5.2 有害燃烧产物:5.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三氯乙酸(三氯醋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三氯乙酸(三氯醋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熔点(℃):
57.5
相对密度(水=1):
1.63
沸点(℃):
197.5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饱和蒸汽压(k Pa):
0.13(51℃)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下限[%(V/V)]: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
毒性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建规火险分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①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三氯乙酸(三氯醋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三氯乙酸(三氯醋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②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③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熔点(℃):
57.5
相对密度(水=1):
1.63
沸点(℃):
197.5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饱和蒸汽压(k Pa):
0.13(51℃)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下限[%(V/V)]: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
毒性
三氯乙酸(三氯醋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
别名:
三氯醋酸
危险货物编号:
81606
英文名:
trichloroacetic acid
UN编号:
1839
CAS号:
76-03-9
分子式:
C2HCl3O2
分子量:
163.40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和制医药、化学试剂、杀虫剂。
属低毒类LD50:330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严重的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燃爆危险

三氯乙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乙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氯乙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三氯乙酸化学品英文名:trichloroacetic acid中文名称2:三氯醋酸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971CAS号:76-03-9分子式:C2HCl3O2分子量:163.4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或混合物:纯品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严重的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修订三氯安全技术说明书教材

修订三氯安全技术说明书教材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SDS)产品名称:三氯异氰尿酸依据 GB/T16483等编制订正日期 2016年 3 月 28 日 SDS 编号:SDS201607最先编制日期 2014年 11 月 20日版本:2.1第 1 部分化学品及公司表记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异氰尿酸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三氯( 均) 三嗪三酮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symclosene分子式:C3Cl 3N3O3公司名称:邮政编码:电话:传真:E-mail :jhyhgzc@公司应急电话: 0728-*******产品介绍及限制用途:用于卫生,畜牧养殖业消毒杀菌,织物漂白,橡胶氯化,有机合成工业等。

第 2 部分危险性概括紧迫状况概括:强氧化剂,激烈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GHS 危险性类型:依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公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告标签和警告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氧化性固体,类型 2。

急性毒性 -经口,类型 4;严重眼损害 /眼刺激,类型 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触,类型 3(呼吸道刺激);危害水生环境 -急性危害,类型1;危害水生环境 -长久危害,类型 1。

标签因素:象形图:第 - 1 - 页共 9 页产品名称:三氯异氰尿酸SDS 编号: SDS201607警告词:危险危险信息:可加剧焚烧;氧化剂 ; 可能惹起呼吸道刺激 ,可能惹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对水生生物毒性特别大 ; 对水生生物毒性特别大而且有长久连续影响; 惹起严重眼睛刺激 ; 吞咽有害;。

防备说明:—预防举措:密闭操作,供给充足的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佩带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设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禁止抽烟。

防止产生粉尘。

防止与复原剂、碱类接触。

特别要注意防止与水接触。

装备相应品种和数目的消防器械及泄露应急办理设施。

—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可用沙子、干粉灭火器灭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98.5%。
外观与性状:无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
pH:
熔点(℃):57.5
沸点(℃):197.5
相对密度(水=1):1.6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0.13(51℃)
燃烧热(kJ/mol):387.9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330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或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三氯乙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乙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trichloroacetic acid
中文名称2:三氯醋酸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971
CAS No.:76-03-9
分子式:C2HCl3O2
分子量:163.4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81606
UN编号:1839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三氯乙酸≥98.5%76-03-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严重的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5
TLVTN:ACGIH 1ppm,6.7mg/m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制医药、化学试剂、杀虫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类酸性腐蚀品。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