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有效课堂教学指的是能高效实现课堂目标的教学。实现总教学时间最小化、有效教学时间最大化是有效教学的目标追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时间的最小化,如何高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这正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材料的精心组织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一)学习材料的组织要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相匹配

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材料有意义、具有学习心向和具有学习新知的生长点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前提。信息加工理论也指出,学习过程是一个通过信息耦合、迁移、转化,从而形成新知的过程。这里“学习新知的生长点”、信息耦合的基础即是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即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为此学习材料的组织必需要与学生的学习起点相匹配。学习起点分知识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组织材料时,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的知识逻辑起点外,更要重视学生的现实起点。具体策略是:一课始以通过复习旧知了解学生对知识逻辑起点的掌握情况,为新知学习铺平道路。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较复杂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出示信息:“六(一)班共60人,女生占7115”,问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什么?生①:男生占全班人数几分之几?生②:女生多少人?生③:男生多少人?上面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刚好是本节课新知的生长点,即学习的起点。通过前二个问题的解决,既了解了学生对知识逻辑起点的把握情况,

又为第三个问题的新知教学作了铺垫作用,同时又达到了1只知复习与探求新知的和谐统一。策略之二就是利用课前或课始了解学生的现实的起点,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二)学习材料的组织既要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结构

知识逻辑结构呈现方式一般是先概念再性质、再计算,这种演绎方式呈现较适合成人的认知结构,而与小学生由图象把握再到符号把握的认知逻辑结构不相一致。为此材料的组织要注意两者的和谐统一。例如十二册《比例尺》,教材编排以知识逻辑结构呈现,先介绍比例尺产生意义、概念、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再根据比例尺概念进行计算、画图。这种呈现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学习方式侧重于接受式的模仿和记忆。我们如果改变这种呈现方式,课前布置学生测量自己的卧室的长宽,课中让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在纸上画出卧室的平面图,并标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然后让学生算一算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的值,再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并说明比例尺的表示方式,进而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应用。这种呈现方式先让学生动手做(测、画、算),再在做中想,想中悟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学习结果显示出来的对学习内容的本质把握仍符合从概念到性质再到计算应用的知识逻辑结构,达到两者的统一,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三)学习材料的组织要改静态呈现为动态生成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交流而自主建构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习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为此,学习材料的组织要体现生成性。如十一册《比的意义》教学,在材料组织上先创设情境,出示信息:3.15市消协会同质监局对我市某电器市场A、B两大系列微波炉质量状况进行抽样调查,A品牌抽查150台,不合格数5台;B品牌抽查50台,不合格数2台。问看到这个信息,若你是顾客的话,你会选择哪种品牌的产品?第一步,初步感知比的方法。学生利用已有的求分率比较的方法列式计,作出选择。第二步,在初步感知比的方法的基础上,教师接着引导:刚才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用不合格台数除以抽查台数的方法来比较两种产品的质量,根据前面提供的信息,我们还可以进行哪些比较?算式如何表示?这时学生可提出很多的量的比较,并列出算式。如甲产品抽查台数跟不合格台数进行比较,算式是150÷5.乙产品抽查台数跟不合格台数比较,算式是50÷2。师:观察上面比较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用除法)。接着指出:运用除法来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新的表示方式——比。如5÷150=5:150,读作5比150. 50- 2=50:2,读作50比2。最后让学生归纳什么叫做比。这样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自然地归纳出“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比”。第三步,拓展延伸比的认识,深化理解比的意义。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比是相关联的两个量相除比较关系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同类量之间的比的结果表示一个量

是另一个量的几倍,不同类量之间的比会产生一个新的量,但要注意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纵观整节课,材料的呈现方式体现了动态呈现方式,学生经历了“比的意义”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学生参与积极,思维活泼,理解深刻,真正体现了材料组织的生成性。

二、充分活动体验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

(一)在目标确定上要重视过程性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它对教学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心中一定要有明确的过程性目标,才能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重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落实好过程性目标。

(二)在活动组织上必须重视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兴趣与需求是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体验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激发、维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要想不断地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一要创设好有效的教学情境,二要运用好评价的策略。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有效教学情境标志一看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二看是否紧扣数学内容,突出数学主题;三看是否节省教学时间、讲究教学效率。只讲兴趣不讲思维,游离于数学主题之外,化费大量宝贵时间的情境不仅是无效情境,且是有害的情境。

创设情境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从数学应用价值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二是从新旧知识冲突处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三是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创设趣味情境。

情境创设不仅在课始,可贯穿一节课的始终,这样才能不断维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2.运用好评价手段

课堂教学评价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因此运用好评价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至关重要。

要运用好评价手段要把握好一个原则三个策略。一个原则即通过评价能起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三个策略即目标多元——目标指向多元;主体多元——评价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语言评价与物质评价相结合,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相结合等等。

(三)活动过程要重视认知与情境的统一

学习过程不仅是认知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体验的学习过程中,只有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同时参与,活动体验才会更加有效。为此在课堂教学中:

1.要注意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进行积极活动体验的根基。在课堂中只有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帮助的民主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学生才能积极活动、开放思维、大胆交流、才能最大效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尊重学生,对学生出错要宽容,对有困难要帮助支持,对良好表现要激励。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做到相互尊重、宽容、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