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魂与民族风——中国动画电影审美略谈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逐渐崛起,中国动画电影也愈发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在国内外各
大电影节上,中国动画电影也屡获殊荣。
那么,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是怎样形
成的呢?
首先,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反映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中国动画电影在
角色塑造、画面元素、音乐等方面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传统音乐等。
例如,动画电影《大护法》就是受到庙会民间活动的影响,描绘了大雄宝殿
的故事,音乐上也融入了京剧的旋律,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
其次,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反映了中国特色的审美趣味。
中国动画电影诠
释的是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具有中华民族的审美品位。
例如,《大鱼海棠》描绘的是唐朝
神话故事中的仙女,通过唯美的画面风格和温柔的故事情节,营造出鲜明的中国式审美趣味。
与此同时,电影中也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审美特点,又与时俱
进。
最后,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反映了中国文化自信的风格。
中国动画电影在
取材、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
《大护法》就是在独立的原创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表现出中国文
化的底蕴和魅力。
总之,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具有中国特色的审
美情趣,表现出中国文化的自信和独立。
这一美学风格的形成,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在
全球影响力的提升,成为现代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水墨动画风格的意境美
中国水墨动画风格的意境美中国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史上一抹瑰丽的色彩,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动画的一大创举。
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
中国水墨动画风格中那种意境的美是其他动画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通过对于水墨动画经典动画片的分析以及内含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中国水墨动画独特的魅力。
并以此期望新一代的设计师们能秉承老一辈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进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水墨动画作品。
标签:中国水墨动画意境风格中国水墨动画在中国动画界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瑰宝。
在五六十年代,它突破性的打破了传统影院模式的动画创作技巧,采用中国特有的水墨画形式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动画艺术模式。
中国水墨动画巧妙的运用水墨书画的表现方式以墨代色,将水墨画中所运用的烘、染、泼、积等墨法,使墨色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也就是常讲的“墨色五彩”或“六彩”,加诸到动画的表现手法中。
采用中国水墨画所制作的动画,景色柔和,笔调细致。
用水墨的手法灵活演绎角色的“灵”“动”。
线条式的勾勒手法并不局限景物的创造,反而寓情、寓景用水墨丹青的墨色诠释画面的“虚实相生”。
使情与景、意与境、物与我、情与理、形与神等因素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从这些繁复多变的表现手法中可以看出,水墨动画的表现形式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墨色呈现,其中的变化是多样的。
注入墨色以生命力,活灵活现的展现作品的灵性。
而中国水墨动画的独特也在于此。
一、“灵”“动”相溶师法自然中国水墨动画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在中国水墨动画集大成之作的《山水情》中,将崇山峻岭、飞瀑流泉、人物小船都巧妙的描绘在一副画面中。
画面完整的表现出了每个事物关系之间的彼此对比与相互融合。
在构图上错落有致,变化丰富,形成了一个全景山水的壮观场景。
在这里所谓的“灵”,是指将不同时间和不同时空的事物安排在一个画面中,犹如一组运动镜头把不同的场面集中到一起。
谈中国水墨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
谈中国水墨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画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产业,动画已经不仅仅是以娱乐儿童为目的,而是肩负着传播文化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本文就以中国传统水墨动画为依据,根据具体的动画短片分析其审美特征,探索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及思想内涵。
通过研究水墨动画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试图找出振兴中国动画的突破口,使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播,使得中国的经济得以发展。
一、中国水墨动画的概述及产生1)水墨动画的概述。
水墨动画片可谓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
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
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
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水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
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
水墨动画以中国写意水墨画的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的表现手段,运用拍摄动画的特殊处理技术及电脑软件将写意水墨画的形象逐帧拍摄出来。
由于要分层渲染着色,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部短片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是惊人的。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对水墨片大力的投资,制作班底也是异常雄厚。
正是因为这样不惜工本的艺术追求,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也得到了颇高的称赞。
可是水墨动画制作工序复杂,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虽然其艺术价值得到了认可,但是同商业价值脱离轨道,这也使得水墨动画面临外来动画的冲击后,处于高出不胜寒的尴尬地位,停滞不前。
2)水墨动画的产生。
谈到我国水墨动画的产生,就从当时中国艺术界的具体情况来看,水墨动画这种新形式的动画短片的问世绝不是偶然。
一方面,写意水墨画是中国画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画种,它对笔情墨趣的追求,对描写对象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辩证理解,以及对墨分五色的神奇效果,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形式。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迅速发展,国产动画电影在国内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不乏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动画电影所呈现出的独特的民族化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又是对当代艺术形式的运用和创新。
本文将对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进行初探,以探讨其特点及影响。
1. 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首先体现在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其中包含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传说和神话。
在许多中国动画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子,如《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大鱼海棠》中的渔乡传说、《封神传奇》中的古代神话等等。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为中国动画电影赋予了独特的民族气息,也通过现代艺术形式的再现,让观众重新认识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民族风情的展现3. 自然与生态的关怀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还体现在对自然与生态的关怀上。
中国是一个拥有美丽自然风光的国家,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
在一些中国动画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关怀,如《大鱼海棠》中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描述、《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对山河大地的表现等等。
这种对自然与生态的关怀,使中国动画电影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意义,也让动画电影成为了传达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载体。
二、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影响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对中国文化和国际影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弘扬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重新演绎和呈现,中国动画电影为观众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让观众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
这种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传承也激发了中国观众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与创新。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
中国动画史上曾经出现过为数众多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动画电影,其中以水墨动画为首,在国际动画界被誉为“中国学派”。
水墨动画把中国水墨画的技法运用于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突破世界各国动画片通常采用的线条结构方法,借助墨色的浓淡虚实来表现对象,讲求笔墨情趣,追求意境气韵。
①自1959年《水墨动画片段》试拍成功以来,我国共创作了《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山水情》、《童心》、《兰花花》、《雁阵》、《雪鹿》等水墨动画电影,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是前四部,曾获得诸多国内外大奖。
在中国的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意境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
意境的内涵是在艺术活动中,情景交融、意溢象外和人与自然审美统一的意象结构和美感形态。
②在从古至今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意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经历了一个由“诗境”到“艺境”的演变过程,意境也由审美范畴提升为一种美学精神。
“中国美学,首重意境,同一意境可以不同形式之艺术手法出之。
诗有诗境,词有词境,曲有曲境,画有画境,音乐有音乐境。
”③同样,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电影,只要符合意境内涵的定义,就是有意境的。
承袭自中国水墨画的水墨动画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散发着清新淡雅、质朴隽永的意境的幽香。
一 充满哲思的主题抒发 水墨动画意境的衍生离不开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主题的抒发。
中国传统哲学由儒、释、道三家学说主导,三家学说既相异相斥又相互渗透融合。
水墨动画的主题首先体现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理念。
儒家的人文关怀和价值信念的核心在于仁、义、礼、智、信,其中又以仁为核心中的核心。
道家主张天人合一,顺其自然,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融合。
佛家的精髓在于平等、无我,通过无缘大慈、通体大悲启迪人们抛弃外在的追逐,消解心灵上的偏执,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龚倩【摘要】中国水墨动画电影重在对意境的追求。
哲学主题、空白意象、动画与音乐效果是水墨动画最显著的特征,也是表达意境的重要手段。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中国动画电影是指从1941年《铁扇公主》上映开始,由中国创作、制作和发行的动画电影作品。
历经近80年的发展,中国动画电影在美学风格方面呈现出了强烈的民族化特征,这是与其它国家的动画电影不同之处。
本文将就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进行初步探讨。
一、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沧桑变幻,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艺术创作。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既有文化传统的营养,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其民族化的美学特征。
以《大闹天宫》为例,该片曾在1965年创造了4.2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历史上的一个经典之作。
该片描绘了孙悟空在天宫中参加嫦娥奔月的宴会,破坏公正,激怒玉帝,并跟玉帝展开一段争锋相对的斗争。
该片既保留了水墨山水画的传统唯美风格,又在色彩上大胆创新,加入了富有活力的彩色动画表现,为中国动画电影更新换代、发扬传统气息,奠定了基础。
二、追求合理的人物造型与动作表现中国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注重对人物造型和动作表现的合理性。
中华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内涵和外貌,中国的画面表现中更注重人体比例的适宜、动作自然、对称、舒展等,与其它国家动画电影不同。
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人物造型和动作表现是取材于人物形态美,而非天马行空的自由发挥。
《功夫熊猫》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又一经典之作。
如图所示,该片中的熊猫造型逼真、立体感强,并且与人体相似。
同时,熊猫的动作表现更是匠心独运、高度运动规范的代表。
熊猫的形态和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好的基础和传承,它符合中国动画电影对于形态和动作表现的要求,成为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
三、富有意蕴的寓言意义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寓意,中国动画电影也延续了这一特点。
中国动画电影在故事情节上,往往能够融入深沉的哲学思想,通过一些生动而复杂的寓言来让观众深思熟虑、产生共鸣。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随着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民族化美学风格逐渐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重要方向。
民族化美学风格是指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特色。
本文将从角色形象、色彩运用和情节主题等方面探讨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
首先,角色形象是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美学的关键之一。
中国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呈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其中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形象,如古代仙女、战争英雄、神话人物等。
在这些角色形象的创作中,艺术家们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手段,如线条的运用、造型的塑造、服装的设计等,创造出了属于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格。
其次,色彩运用也是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色彩,同时也寓意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艺术家们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将表现力和美感进行了融合。
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着热情和喜庆,因此在角色形象的服装和场景中经常出现红色元素,以增强场景的视觉冲击力。
蓝色则代表着深沉和神秘,它经常被用来表现一些神话场景中,如海天一线、星空点点。
最后,情节主题也是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美学的重要体现。
情节主题是表现民族化美学风格的核心,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
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情节主题经常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传统戏曲、神话传说、儒家思想等,这些情节主题使得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得以传播。
此外,许多民族化美学风格的动画电影还注重了对人生的探讨,如家庭、友情、爱情等,从而加深了对中国文化中价值观的理解和传承。
综上所述,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既弘扬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也展现了当代中国的文化魅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动画电影应该继续探索中国本土的文化资源,将民族化美学风格发展得更加成熟和优秀。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是指,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动画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理念所体现的国族特色和风格。
这种特色表现在动画电影的画面表现、故事情节和声音配乐等方面,形成了与国外动画电影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动画电影的画面表现以线条、清晰、简约为主,追求寓意和象征的表现手法。
在画面色彩上,中国动画电影倾向于使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颜色和线条表现方式,如水墨画和国画等。
这种表现形式可以很好地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故事情节上,中国动画电影注重传统文化和文化认同。
故事线条往往涵盖了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观,这些思想和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例如,《大圣归来》中的故事情节就融入了部分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的元素,让观众能够通过熟悉的“孙悟空”性格特征,感知中国文化和传统道德。
在声音配乐方面,中国动画电影尤其注重“中国味道”。
在音乐表现上,中国动画电影往往会选择传统的乐器和音乐元素,如二胡、琵琶等。
这些乐器和音乐元素与故事的情感表达相辅相成,创造出强烈的氛围感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已经成为了中国动画电影的一个独特的标识,它使得中国电影产业有了更加丰富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同时,这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认可,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视。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在画面上展现出了独特的线条和色彩。
线条的使用常常是粗犷而飘逸的,注重表现物象的形态变化。
色彩的运用往往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象征喜庆和热烈,黄色象征金钱和财富。
这种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使中国动画电影的画面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的独特魅力。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在题材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许多中国动画电影的题材都是源自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如《大闹天宫》、《白蛇传》等。
这些题材不仅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更能够传递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孝顺和忠诚等。
通过这些题材的选择,中国动画电影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在表现手法上注重营造中国式的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和谐观念在中国动画电影中得以体现。
动画电影中常常出现自然景观和环境,如山水画般的山川河流,如竹林般的茂密植物。
这些场景不仅令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中国自然环境的美丽与神秘,也传达了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才华。
其独特的线条和色彩、丰富的题材选择以及真实的表现手法,使得中国动画电影具备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这种美学风格不仅让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独树一帜,更能够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骄傲。
中国水墨动画的审美价值体现
中国水墨动画的审美价值表达中国水墨动画的审美价值表达【内容摘要】文章从审美的视角对水墨动画的文化价值属性进行理论构建,在后现代的语境下探讨水墨动画开展的新策略。
将传统审美意趣与现代技术结合,以此来探索中国水墨动画开展过程中的优势、开展与希望,从而实现传承和创新并举。
【关键词】水墨动画审美价值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不仅具有商品的属性,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动画由挖苦和幽默开展而来,通过合理的叙事、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传达作者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受众在欣赏动画作品时,对隐含在其中的各种元素产生了审美的愉悦和快感,从而形成审美情趣。
从本质上来讲,动画作品也是创作者对艺术的创造,可以使人们在对其进行欣赏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
激发人们对一种超越精神的追求和对真、善、美的向往,完善人的精神生活,使人获得审美教育,这就是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表达。
水墨动画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将动画与中国画这个经过千百年历史涤荡的独特画种相结合,凝练成独树一帜的动画风格。
中国水墨动画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动画形式,以中国画中的写意技法,打破了以往动画片“单线平涂〞的模式。
物像没有了边缘线,自然天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具有中国传统意象造型的特征。
水墨动画不仅使中国画动起来,还结合了书法、篆刻的样式,将传统的诗、书、画、印完美地再现在银幕上,使中国画元素在数字的世界中表现得更加鲜活。
水墨动画的审美价值包括视觉和思维这两个美学形态,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意趣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美学审美模式的东方式的圆融与和谐。
东方艺术不同于西方的写实,追求的是写意,用笔不苛求工细与形似,而是以精炼概括的笔墨来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重在表现和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
往往寥寥数笔,沧海桑田,风雨晦明,鸟鸣栖止,便能情趣横生,让人产生和谐的美感,传达出无限意境。
如?小蝌蚪找妈妈?以齐白石的大写意花鸟形式,以凝练的笔墨、简练质朴的造型,勾画出了优美抒情的水墨世界,天真烂漫,具有童趣,笔墨雄健浑厚又富于变化,一幅幅的画面生机蓬勃又雅俗共赏。
水墨动画中的美学探析
水墨动画中的美学探析水墨动画中的美学探析一、传统水墨动画中的美学体现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由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
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
水墨动画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特点,意境深远。
我们且经典水墨动画《山水情》来分析水墨动画的美学体现。
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于1988年的水墨动画《山水情》堪称我国动画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
整部作品的画面精美灵动、充满了诗意,故事内涵富于哲理,无论是静景还是活物都完全融入国画的写意之中,让人陶醉在水墨制成的山水之间。
1.《山水情》的诗性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它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他们可能触发的艺术联想的总和。
《山水情》的诗性意境正是使它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审美魅力的重要原因,从而使观众获得蕴藉隽永、余味无穷的美感。
正如影片的标题“山水情”传达给我们的直观感受那样,“情”是影片的重点所在。
2.《山水情》的写意韵致。
写意韵致是中国画的内在美学特征,“中国画是意中之画,所谓‘迁想妙得,旨微于言象之外’——画不是写生之画,而印象却是真实,用主观融洽于客体,神而明之,可有万变,有时满纸烟云。
有时轻轻几笔,传出山水花鸟的神韵,却不仅仅于逼真,那便是中国画。
"水墨动画《山水情》也是以写意风格、气韵生动作为其美学追求和审美境界。
3.《山水情》淡然无极的格调。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素有推崇“自浓归淡,以淡为宗”的审美传统。
平淡美被视为一种极高的境界,从老庄时代就开始推崇“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荆浩《笔法记》评水墨山水之美是“不贵五彩,旷古绝金”,“用墨独得玄门”。
尽管水墨清淡,不含丹青,却可激起人玄远的想象,具备无色绚烂。
正如《山水情》所表现出的“平淡”一样,不是“中边皆淡”的淡薄无味,而是“似淡实美”、“外枯中膏”的一种美学境界。
水墨动漫的中国文化特色欣赏——以动漫电影《山水情》为例
15MOVIE REVIEW 电影评介2015年第24期水墨动漫的中国文化特色欣赏——以动漫电影《山水情》为例任 艳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动漫产业作为文化的产业的一个代表,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动漫电影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每年都会出产众多的动漫电影。
在动漫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那就是水墨动漫电影。
它把中国传统的水墨艺术与动漫电影相结合,具有了淳朴的特点,具有清新雅致的特点,极具中国文化特色。
水墨动漫电影是我国动漫创作者对动漫电影的创新,使中国动漫电影达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峰。
水墨动漫电影具有洒脱、宁静的意境之美,丰富的艺术空间隐喻其中,充分展现了水墨画的虚实结合和内外相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水墨动漫的中国文化特色引起了学者的广泛思考。
一、 水墨动漫与中国艺术哲学水墨动漫体现了中国艺术哲学。
在水墨动漫中,不管是空间造型还是人物塑造,都运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绘画的技巧。
描绘目标是通过水墨的虚与实来表现的,是通过水墨的浓与淡来表现的,使之具有艺术意蕴和笔墨情趣。
水墨动漫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比如虚实结合,比如情景交融。
儒释道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哲学思想在我国民族艺术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水墨动漫艺术离不开传统哲学思想,是充满艺术的哲学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水墨动漫的艺术哲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儒学主导古代理性精神对中国传统艺术美学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影响了传统美学的艺术特点,一方面影响了艺术的中和原则。
我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偏向功能性,比如阴阳等。
传统美学的内在规律也是偏功能性的,比如气势等。
传统美学的范畴也是偏功能性的,比如意蕴等。
对立双方的相互融合是我国传统美学非常重视的,情景交融也是我国传统艺术美学相当重视的。
儒家思想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注重感官的满足,注重情感的实现,但必须是合理的。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中国动画电影在追求商业成功的也引领着一股民族化美学风格的潮流。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题材的选择,中国动画电影常常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故事或者中国现实生活作为题材,强调国家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比如电影《大闹天竺》就以中国神话故事为基础,讲述了猪八戒等人的西天取经之旅,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勇气。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则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为背景,讲述了哪吒成长为英雄的故事,表现了民族英雄的形象。
这些题材的选择使得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其次是美术表现风格的特点。
中国动画电影往往注重对中国传统绘画、民间艺术和剪纸艺术的借鉴和融合。
电影《大鱼海棠》就运用了中国水墨画的风格,营造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电影《白蛇:缘起》则以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为灵感,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些独特的美术表现形式,不仅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更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动画电影在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上也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动画电影往往采用类似京剧和曲艺等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方式,通过唱念做打的手法,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并接受故事情节。
电影《熊出没之熊心归来》就运用了相声和快板这样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能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
这种表现方式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色,也符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中国动画电影在音乐配乐上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电影《大圣归来》使用了《大闹天宫》中的经典音乐,让观众对这部经典动画片产生了共鸣,同时也让年轻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
电影《白蛇:缘起》则使用了中国传统乐器的音乐,强调了电影的中国文化背景。
这些音乐的选用为电影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氛围,使观众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使得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论中国水墨动画片的审美意韵与文化内涵
论中国水墨动画片的审美意韵与文化内涵
中国水墨动画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既具有浓郁的审美意韵,又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还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
首先,中国水墨动画片的审美意韵体现在它所呈现的画面和情感表达上。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代表,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其深远的文化意义。
水墨画所呈现的意境、氛围和感受,往往比直接的表达更为富有内涵,而这种内涵同样也体现在中国水墨动画片中。
它不仅以抽象、简洁、含蓄为特点,还以精致、凝练、细腻为美,在表现艺术效果的同时,传递了中国文化的柔和、含蓄、厚重的情感。
其次,中国水墨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水墨画则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中国内涵最为深远、品位最高的艺术形式。
在水墨动画片中,往往会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四季变迁、山水风景、传统工艺等,这些元素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与精神追求。
总之,中国水墨动画片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具有深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一、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初,最早的中国动画电影作品之一便是1922年上映的《大闹天宫》,该片由中国著名漫画家丁聪耀与万氏兄弟自费制作,是中国早期动画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此后,中国动画电影逐渐发展壮大,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提倡和支持文艺创作,使得中国动画电影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取得了飞速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如《猫和老鼠》、《小蝌蚪找妈妈》等,这些作品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动画电影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优秀的动画作品相继问世,并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如今,中国动画电影已经成为世界动画电影市场的重要一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而随着中国动画电影的国际化发展,其民族化美学风格也逐渐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内容和形式上。
在内容方面,中国动画电影常常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为素材,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大圣归来》等作品就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得这些作品在国际上更具有中国的特色和魅力。
在形式方面,中国动画电影也常常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和表现形式,如水墨画、剪纸、民间剪影等,这些传统手法和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使得其在国际上更具有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感染力。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主要体现在其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取向上。
中国动画电影在审美取向上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内心世界的探索,这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以情为主”、“内涵美学”等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动画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和刻画内心世界方面常常具有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表现手法,这使得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上更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深刻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是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在国际上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在国际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墨魂与民族风——中国动画电影审美略谈内容摘要:中国动画思想源远流长,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走马灯,皮影戏都是中国动画的原型;中国动画立足积淀深厚的中华文化之源,探索出水墨、剪纸、木偶、皮影等动画艺术形式,打造一代经典。
新时代的动画电影,则以更加自信的民族风思考,讲述中国故事,在光影幻奇中,展现中华民族玄幻的远古,辉煌灿烂的未来。
关键词:中国动画水墨元素东方美学民族风文化自信动画一词,本意就是让画动起来。
但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则是集绘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戏曲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立足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以水墨元素为灵魂,融合剪纸、皮影、木偶等形式,多种形式求索,一路坎坷,逐渐形成独特的东方美学特点。
中国动画虽是一门年轻的视觉艺术,但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已经蕴藏了千年。
在秦汉时期就有了走马灯,西汉时期开始盛行皮影戏,南宋时期已经有手影戏,这些都可谓中国动画最早的原型;并且,中国绘画为动画提供了水墨、线描、大写意、小写意、工笔、青绿、彩墨等多种表达模式;再加上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中,妖魔鬼怪,狐精花妖等神奇故事,给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
所以说,中国动画只有立足于东方美学丰厚的土壤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
一、中国动画原型:光影奇幻走马灯在国人记忆中并不陌生,现在一些元宵灯会上依然能见到它的身影。
《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刘邦入咸阳宫时就看到走马灯,甚为惊奇;“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
其尤惊异者,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
”①所以这个灯,当时又叫蟠螭灯。
到了唐朝,又称为转鹭灯,宋朝又称马骑灯,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走马灯》中说:“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②可见,这些灯驱动的原理相同,只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流行图案而命名而已。
一些文人墨客也有描写走马灯的诗句。
范成大说:“映光鱼隐现,转影骑纵横。
”(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姜夔说:“纷纷铁马小回旋,幻出曹公大战年。
”(姜夔《感赋诗》)辛弃疾说:“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可见,古人在这种神奇动画面前,往往沉浸在光影幻奇中流连忘返。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光源照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人物对话,故事情节,音乐渲染都非常成熟。
民间艺人发挥自己的想象,车船马轿、奇妖怪兽皆能入戏,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
皮影戏的起源也在汉武帝时期,《汉书•外戚传》记载:“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
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
”③汉武帝思念逝去的李夫人,方士少翁就通过烛光把李夫人的影子映射出来,能坐能行走。
可见,这是最早的皮影戏。
“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
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④滦州学正左乔林《海阳竹枝词》写尽了皮影戏的文化魅力和民间艺人的高超纯熟的表演技艺。
虽然皮影戏能在音乐伴奏、戏曲唱腔对白中演出复杂剧目,但这些肢体摆动,平移晃动,离当代的动画还有很大的距离,甚至说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就是“每秒24帧的视觉停留”造成的视觉幻真。
也就是说,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逐帧播放正是电影艺术发展的基本原理,也是动画电影逐帧绘制,组合制作的成败关键。
二、中国动画之魂:水晕墨章水墨动画乃中国动画尝试探索中的专有名词,亦是中国动画早期的辉煌篇章;就是把中国传统水墨画中水晕墨章的效果,展示在动画片中。
但水墨画边缘模糊,要想呈现在影片中并使之动起来,难度非常大。
在老一代动画人与众多著名画家的共同努力下,1960年,上海美影厂终于拍出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这部以齐白石国画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为原型的水墨动画片,立刻引起动业界的轰动。
整部影片完全沉浸在齐白石花鸟画的水墨意境中,黑色的小蝌蚪,毛茸茸的小鸡,透明的对虾,大写意山水,荷花、水草、丝瓜等,让观者随着小蝌蚪的游动,体验到人在画中游的审美感受。
另一部水墨动画是1963年拍摄的《牧笛》,这部影片讲述一个牧童睡梦中找牛的故事。
牧童骑牛放牧,一路牧笛悠扬,鱼儿嬉戏。
牧童在大树上休息,梦见牛儿丢失,到处在山间寻找,终于在一瀑布前找到,可牛儿不听话,牧童砍竹做了一个牧笛,牧笛声响,牛儿循声归来。
此片以李可染的山水画以及系列《牧牛图》为原型,让人在田园牧歌声中,寻求到一种野逸情趣。
《山水情》更是一部诠释中国山水意境的水墨动画短片。
整部影片无对话,完全靠肢体语言与音乐表达,正应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这句话。
一高士乘舟渡河,突然晕倒,童子将其救下,好生照料。
高士善琴,童子好田间牧笛,遂为知音;高士教童子弹琴,渐入佳境。
秋至,高士归,童子驾一叶扁舟相送,畅游山水之间,或流水潺潺,小舟荡漾,或激流乱石,险象环生,或风平浪静,山高水长;至一清幽之地,高士携琴相赠,童子拜接,高士遂归隐山水之间,童子弹奏高山流水之音以相送。
整部影片让人完全沉浸在中国水墨山水画可观、可赏、可游、可居的意境之中,以至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
在悠悠的古琴曲中,徐渭的墨荷,八大山人的游鱼,都在李可染式的山水画中动了起来,让人流连忘返。
可以说,水墨片正是抓住了中国人的文化审美心理而制作的更为纯粹的水墨动画片,其所营造的意境,至今无法超越。
但此类影片剧情相对简单,大都是哑剧,不能完全把观者的情绪调动起来;并且,制作复杂,耗费巨大,市场受众面小,无法量产,只能作为一种探索研究之用。
但纯水墨片更象是一个标志,成为中国动画的一个典型符号,甚至在其他类别的动画中,也都要贯穿一些水墨元素,成为中国动画之灵魂。
三、动画的民族风:手绘巅峰可以说,国产动画在“探民族形式之风”的过程中,融合了多种传统艺术形式,正是这些各具魅力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促使国产动画电影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美学风格,这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别于外国动画电影,展示中华民族动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比如,剪纸动画电影《人参娃娃》《猴子捞月》,也以其清新的色彩感获得观众的赞赏;木偶动画电影《愚人买鞋》《崂山道士》等,也别有一番趣味;皮影戏动画《东郭先生和狼》,更让人感受中国原始动画的古拙之美。
可以说,中国早期的动画人不断尝试各种方法和手段,不断探索中国动画的表达方式和美学意境,并推出不少优秀影片。
特别是几部大制作《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成为早期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
《大闹天宫》是1964年推出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影片处处考虑到中国人的审美观,注重把中国美学元素融入其中,首先从人物设计上,融入京剧脸谱的造型,很多打斗动作都是京剧戏曲中的经典桥段,再加上紧密的鼓点和京剧伴奏,让人沉浸其中。
更有一些细节,比如云纹的表现,采用如意吉祥云纹;蟠桃园摘桃一段,天女飞舞就是动画版的敦煌飞天壁画造型;对天马的设计,则让我们想到汉朝壁画中马的矫健身姿。
可以说,《大闹天宫》一经推出,立刻引起动画界的瞩目;荣获中国第二届电影百花奖,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奖项。
《哪吒闹海》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电影,影片于1979年上映,本片成功地摆脱了原著《封神榜》的黑暗色彩,重新架构故事情节,塑造一个正义勇敢的哪吒形象,营造如梦似幻的美丽童话世界。
电影中的色彩运用堪称出神入化,人物塑造也是极富神采。
虽然以水墨元素为基础,但已经完全改变了水墨边界不清的弊端,在色彩的均衡渲染中,突出主题,保持浓浓的中国风。
本片背景建筑借鉴山东蓬莱阁造型,更突出太乙真人的仙风道骨,音乐上既有编钟、古琴的古典美,又有戏曲锣鼓伴奏造势,被誉为中国早期动画电影的巅峰之作。
本片荣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动画电影奖和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天书奇谭》是根据《平妖传》部分章节改编,1983年出品的动画长片。
该片讲述天道无私的故事,袁公盗取天书私刻在石洞里,被三只狐狸偷学,危害人间。
袁公炼天鹅蛋化为蛋生,学习法术后和袁公一起消灭了狐妖。
本片以民间戏曲为框架,生旦净末丑样样俱全,人物造型非常鲜明,如老狐狸的狡诈,狐女的魅惑,县太爷的贪心,和尚的好色,蛋生的正义,农村老奶奶的慈祥等,表演滑稽富有童趣,那天马行空的奇想,赋有深意的神话架构,充满着中国特有的美学魅力。
可以说,这三部影片拍摄时间为,64年,79年,83年,这时期的动画,基本还处在手工绘制阶段,与现代的2D,3D技术完全不在一个概念上,但其讲故事的方法,人物造型的设计,情节的推动,对话的精炼,美学意境的营造等,完全抓住了中国人的审美特性,成为中国动画史上令人难忘的经典。
四、讲好中国故事:当代传奇可以说,自1983年之后,中国动画开始向低幼化趋势发展,粗制滥造,Q版动作,讲故事的能力越来越低。
而此时的日本,美国正是动画电影的黄金发展时期。
特别是美国,不但发展自己本国动画资源,而且,开始用美国思维讲述中国故事。
首先是1998年,迪斯尼推出二维动画电影《花木兰》。
讲述中国古代少女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影片中的木兰活泼俏皮,不受传统礼教约束,完全是美国意识形态下的中国女孩形象。
不过,这却让中国人脑洞大开,更加丰富了花木兰在中国人思维中的形象。
很快,2003年,中国推出另一位女扮男装求学的祝英台,虽然有点模仿的感觉,但《梁祝》中唯美的镜头,还是让国人为之倾倒。
不过在那一阶段,国产动画精品毕竟太少,中国的观众已完全沉浸在迪斯尼多彩多姿的公主戏以及日本宫崎骏的诡异神秘的妖怪戏之中,国产动画被视为吐槽烂片的代名词。
2005年9月,美国梦工厂动画又推出《功夫熊猫》,以中国国宝大熊猫为主人公,讲述一个励志学习中国功夫,拯救天下苍生的故事。
其经典而滑稽的动画造型,建筑、服饰、饮食等环节,完全植入中国本土元素。
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虎、鹤、螳螂、蛇,各种拳法精彩的打斗场面,都给中国人很大启发,原来中国故事也可以这样讲呀!动画的英文就是Animation,原意是活力,动感。
精髓就在于动,那种逼真的动。
我们在观看国外动画时,往往迷恋那一种眼神,眼神的大小方圆能让一个恶贯满盈的坏蛋瞬间变为一个楚楚可怜的小奶爸;能让一个可爱的小兔子变为一个恶作剧的小坏蛋。
可以说,国外的动画制作在眼神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戏;另外,就是故事情节的推动,文化、审美元素的植入;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每个国家都有立根本土文化基因,讲好本国故事的精神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