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 专题

合集下载

《鸟》专题 王舒婷

《鸟》专题  王舒婷

• 完成下列关于鸟的成语 【乌鸟私情】 • 1、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 2、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 志向。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3、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一箭双雕】 • 4、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双宿双飞】 5、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 人里显得很突出。 【鹤立鸡群】 6、形容春天的景色宜人。 【鸟语花香】 7、像聚集的鸟兽受到惊吓飞奔逃散,比 喻崩溃逃散的情景。 【如鸟兽散】
飞行速度最快的鸟 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为 170千米/小时,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堪称 飞得最快的鸟。 飞得最慢的鸟 小丘鹬,8公里/小时 飞行最高的鸟类 大天鹅和高山兀鹫是飞得最高的鸟类, 都能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飞行高度达9000 米以上,否则就可能会撞在陡峭的冰崖上丧生 游水最快的鸟 巴布亚企鹅,27.4公里/小时。 跑得最快的鸟 鸵鸟,72公里/小时。 最凶猛的鸟 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悬崖绝壁之间 的安第斯兀鹰,体长可达1.2米,两翅展开达3米。它 有一个坚强而钩曲的"铁嘴"和尖锐的利爪,专吃活的 动物,不仅吃鹿、羊、兔等中小型动物,甚至还捕食 美洲狮等大型兽类,因此又有"吃狮之鸟"和"百鸟之 王"的称呼。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总结出燕子在中国
古代诗歌中的象征含义。
•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浣溪沙 【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 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 徊。 • 象征含义:在中国古诗词中“燕子”的象征含义有 •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 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 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 (2)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 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鸟

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地区板石采石场的 石灰岩中发现第一具有羽毛古鸟化石骨架, 它的上下颌有牙齿;头骨如同蜥蜴,有1条 由20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巴;前肢有3只 细长的指骨等。这些都说明它与爬行类极 为相似。然而,它已具有羽毛,爬行类是 没有羽毛的,只有鸟类才有羽毛。显然这 具化骨架已不是爬行动物而是鸟类了。这 具带羽毛的骨架化石被英国自然博物馆收 购。后来命名始祖鸟。这具最早被人类发 现的标本,至今还保存在英国,成了历史 的见证
大鸨,俗称地鵏,是一种大 型的陆栖鸟类。雄鸟和雌鸟 的体形相差十分悬殊,是现 生鸟类中体重差别最大的种 类。雄鸟体长75~105厘米, 两翼展开达2米,体重10~15 千克。体形粗壮,颈长而粗, 腿粗而强,脚上有3个粗大的 趾,很适于奔走。头和颈都 是灰色,后颈的基部至胸前 两侧有宽的棕栗色横带,形 成半圆的领圈。上体为淡棕 色,并具有细的黑色横斑, 形成斑驳的保护色,在沙漠 中不易被天敌发现。下体为 灰白色,两翅的覆羽均为白 色,在翅上形成大形白斑, 同黑色的飞羽形成鲜明对比, 飞翔时极为醒目。雄鸟下颏 的两侧还生有细长而突出的 白色羽簇,状如胡须,所以 被当地牧民称为羊须鸨。雌 鸟体形较小,体长不足50厘 米,体重不到4千克,喉侧也 无胡须状物,常被称为石鸨。
鸟类趣闻
当天的明星无疑当属市民蔡先 生的鸟儿鹦鹉“翠怡”了,它 获得讲话类的第一名,并且还 是全场“最受人喜爱的鸟”的 大奖得主。这是一只绯胸鹦鹉, 色彩艳丽,乖巧可爱,蔡先生 叫它做“小翠”。“小翠”不 仅懂得介绍自己的名字“翠 怡”,用普通话打招呼说“你 好”,还会用广州话频频道 “恭喜发财”,并向满场的观 众招手示意,逗得大家哈哈大 笑。据称,已经饲养了9年的 “小翠”很有灵性,平时蔡先 生一吹口哨,它就叫他爸爸, 家里电话响,它也会叫他爸爸。

鸟护鸟专题的观后感

鸟护鸟专题的观后感

鸟护鸟专题的观后感在观看了关于鸟类保护的专题节目后,我深感震撼和启发。

这个专题向我们展示了鸟类多样性的美丽,以及人类活动对鸟类生存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

以下是我从这个专题中获得的一些感悟:1. 鸟类多样性:通过观看这个专题,我对鸟类的种类和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优雅的白天鹅到神秘的猫头鹰,从翱翔天际的雄鹰到栖息在树枝上的小鸟,鸟类的多样性令人惊叹。

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还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平衡。

2. 鸟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鸟类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传播种子、控制害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鸟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森林砍伐、城市化进程、污染等问题导致鸟类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使许多鸟类面临灭绝的危险。

3. 鸟类保护的重要性:鸟类保护不仅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需要。

鸟类的减少或消失将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人类的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鸟类保护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鸟类及其生存环境。

4. 鸟类保护的措施:为了保护鸟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厉打击非法捕猎、贩卖和饲养野生鸟类的行为;二是加大对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力度,恢复和改善鸟类的生存环境;三是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四是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鸟类保护问题。

5. 个人责任:作为地球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保护鸟类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如节约用水、减少废弃物排放等;在户外活动中,我们应尊重野生动物,不捕捉、喂食和干扰鸟类;在网络空间,我们要抵制非法买卖和传播鸟类信息的行为。

总之,观看鸟护鸟专题让我深刻认识到鸟类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保护鸟类、维护生态平衡、构建美好家园而努力!。

鸟专题活动方案

鸟专题活动方案
-设立奖项,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和展示。
5.创意绘画大赛
-面向儿童举办“我心中的鸟”创意绘画大赛,培养孩子们对鸟类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优秀作品将在活动现场、学校等地进行展示。
6.线上线下互动
-利用社交媒体、官方网站等平台,发布活动预告、鸟类知识、活动花絮等。
-设立活动专区,鼓励公众分享参与活动的感悟和经验。
三、活动主题
“关爱鸟类,守护蓝天”
四、活动时间
2023年4月10日至2023年6月30日
五、活动对象
1.社会公众,特别是鸟类爱好者、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
2.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团体组织。
六、活动内容
1.鸟类知识普及
-开展线上线下鸟类知识讲座,邀请鸟类研究专家分享鸟类分类、习性、栖息地等知识。
-制作鸟类知识宣传册,通过活动现场、社区、学校等地发放。
3.利用社交媒体、官方网站等平台,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和动态。
九、活动预算
根据活动内容、场地租赁、宣传费用、人员配备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活动预算。
十、活动评估
1.活动结束后,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活动参与人数、媒体报道、线上线下互动情况等。
2.收集活动参与者、合作单位、媒体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2.主办单位:XX市鸟类保护协会。
3.协办单位:XX市观鸟俱乐部、XX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
八、宣传推广
1.制定详细的宣传方案,涵盖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
2.合作媒体:方网站等平台,定期发布活动信息和进展。
九、活动预算
根据活动规模、场地租赁、宣传费用、人力资源等制定详细的预算报告。
2.观鸟活动
-组织公众参与观鸟活动,安排专业导师进行现场指导。

鸟专题3

鸟专题3

《鸟》专题导学案(3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咏鸟诗三首,帮助学生理解并建构文学作品中鸟这个形象中蕴涵的文化信息。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兴趣。

学法指导1.诗歌重在朗读,须反复诵读,才能领会其主旨。

2.要真正理解这些鸟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还要联系作者的生活处境。

3.通过查找资料弄懂这些鸟的文化内涵。

导学设想1、导学设计的理念: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贯穿“读思用创”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2、A课前自主预习,积累基础知识,感知内容;B课中合作学习,感悟思路语言,品味写法;C课中自主检测,突出写法情感,反馈目标。

D课后反思巩固,梳理收获不足,归纳小结。

2、教学方法:启导法。

3、授课时间:一课时。

课前预习【相关链接】闻雁写作背景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

首夏离京,秋天到任。

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

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

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

韦应物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

即使白天登楼引领遥望,也会有云山阻隔、归路迢递之感;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

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

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

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给读者自己去涵咏玩索。

《池鹤》(其二)白居易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编写:赵树元审核:牛振授课:赵树元 1低徊且向笼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

若问故巢知处在,主人相恋未能归。

作者介绍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曾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被贬后开始“吏隐”,思乡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池鹤》大约就是这个时候的作品。

话题作文“鸟”专题演练

话题作文“鸟”专题演练
们白 嘴 ”讲述 见闻 .倾 诉感受。 l l“
互 、可 从 自 己 纳 生 活 巾选 取 材 料 .
鸽 子是和 平 的 象征 ,海 燕是 不屈精
10 0 1( 2 1 。 小学 )
{ 铎史赢劝宅路
专、啵■ , ‘ ‘缚01 题、l , , ._ ’1: } 演l、 V —
空 中飞行 长
达 3 年 之
的 内容 。 为 了理 想 ,他 们 付 出了非凡 而辛
酸的努力。这是 生命的 豪赌啊 ,这是对真 理 的全部捐 献 。我 知道 一位 热爱 芭蕾 的
久 ,觅食 和
休 息都在 空 中进行 。这
是 出 自于对
飞行 几 近 疯
小姑娘 ,为了实现梦想 ,付 出了 超常的努
飞 … … 不 恋雕 粱 万 里 归 。”
搬 家的 故 事 揭 示 了 一 个 7 主题 :偎 护 弥 ( < 境 , 爱护 动 物 刻 不 容缓 , / 类 应 该 清 醒 ‘ 、
不敢 在 荒 凉
之 地 歇 脚 一
路上 ,有人 达到 ,有人 负伤 ,有人死去 , 但 所有的人都在说明 :牺牲是前提 ,是先
决 与必备 条件 — — 正如 燕 子 所付 出的 巨大
刻 ,只有强烈 的热 爱才能解释 它数 年 的
不 息 。就 像 溜 冰 运 动 员 , 燕 子 快 速 的 飞
曾称 燕 子 为 “ 中 王后 ” ,他 强调 为 了 空
成 为最优 秀的 飞行专 家,燕子做 出了重
大牺 牲 。 雨 燕 的双 翅 特 别 发 达 ,但 腿 和
脚 几乎 完全萎缩 ,失去 了奔跑和蹦跳 的
能力 ,只能在 地 上勉 强地爬 上几 步。 身

鸟专题

鸟专题

写鸟的诗
鸟儿愿为一朵云。 云儿愿为一只鸟。 ---泰戈尔《飞鸟集》
夏天离群漂泊的飞鸟, 飞到我的窗前鸣啭歌唱, 一会又飞走了。 而秋天的黄叶无歌可唱, 飘飘零零, 叹息一声, 又落在窗前了。 ———泰戈尔《飞鸟集》
天空是鸟飞出来的 天空是鸟飞出来的 鸟的翅膀撞击了空气 那些不着边际的蓝和白 就越撞越高 成了我们视野可及的模样 鸟飞出来的天空
《飞》
一部分生命看清路的险情 纷纷长出翅膀 跃向水洗的天空 有时 我们不能怪罪鸟的离去 这小小的身子 实在是一碰就灭 何况高空 也没有多少 风调雨顺的日子 鸟飞鸟走 在翅膀的痕迹里丢下火的啼叫 使冰冷的空气 承认身体的温度 更多的时候 鸟就是箭尖 让孤高的长空晓得肉的锐利 晓得洞穿的疼痛 鸟没有胜利 每一只鸟都是失败的英雄 小小的身子 一飞就灭
• •
百鸟朝凤 黄帝即位,自觉天下太平,想亲眼看看传说 中的凤凰。为此,他请教天老。天老回答:凤凰 显形,乃是祥瑞的预兆,只有在太平盛世才出现。 见到它一掠而过已是很不容易,如果能看到它在 百鸟群里飞舞那就是千载难逢的祥瑞了。黄帝听 后很不高兴,他说:我即位以来,天下太平,为 什么连凤凰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天老说:东有蚩 尤、西有少昊、南有炎帝、北有颛顼,四方强敌 虎视眈眈,何来太平?黄帝听罢便率兵讨伐,于 是天下一统。他看见一只带有五彩翎毛的大鸟在 天空翱翔,而数不清的奇珍异鸟围着它翩翩起舞。 黄帝知道,这只大鸟就是凤凰,也是他想看到的 瑞象—百鸟朝凤(《韩诗外传》)。
文化
凤凰
• 要谈凤凰的起缘离不开龙,从出土的各种 动物化石中,从未发现过龙和凤的化石标 本. 那么,龙凤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轩 辕黄帝统一了三大部落,七十二个小部落, 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黄帝 打算制定一个统一的图腾(类似现在的国 旗,或者说是国家的标志).在原来各大小部 落使用过的图腾基础上,创造了一个新的 图腾----龙. _ 那么凤凰又是怎么来的呢 ' 龙'的图腾组成后,还剩下一些部落图腾没 有用上,这又如何是好呢 黄帝第一妻室嫘 祖是一位绝顶聪明的女人,嫘祖受到黄帝 制定的新图腾的启示后,她把剩余下来各 部落的图腾,经过精心挑选,也仿照黄帝制 定龙的图腾的方法:孔雀头,天鹅身,金鸡翅, 金山鸡羽毛,金色雀颜色···组成了一对 ··· 漂亮华丽的大鸟.造字的仓颉这两只大鸟 取名叫 '凤'和'凰'.凤,代表雄,凰,代表雌,连 起来就叫凤凰". "这就是"凤凰"的来历. 五 千年来,中华民族都接受了龙凤的神话传 说,龙凤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物,成为 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广大人民也把龙 凤作为吉祥物.所以,中国人走到哪里就把 龙凤带到哪里,在世界各地只要发现龙凤, 就有中国人.

“鸟专题”的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doc

“鸟专题”的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doc

“鸟专题”的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1)【领略鸟的美丽】冯小昌在网上搜集了一些鸟的图片,搞了一个展览,让同学们领略鸟的美丽。

他给图片一拟的标题是“垂钓”,并配了解说词:“嘘,别动,鱼儿要上钩了!”请你再另选一幅图片,拟个标题,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它配上解说词。

(2分)
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
你选择的是图片___ ,标题是_______ ,解说词___________ (2)【开展主题研究】利用下列材料,开展主题研究。

始祖鸟化石的发现
候鸟的迁徙通道
鸟儿与飞机的发明
野生候鸟盗猎罪行猖獗
关于鸟的成语、谚语、传说
鸟类起源之恐龙说
咏鸟诗大
电子鹰眼
①刘小云将研究的主题定为“鸟类的起源”,挑选了材料《始祖鸟化石的发现》和《鸟类起源之恐龙说》。

你将研究的主题定为________ ,挑选了材料《_________ 》和《》(2分)
你:___________
刘老师:很好,我回去好好准备一下。

可是下周三下午我有课,能换个时间吗?
你:___________
刘老师:好的!那我们下周五下午三点在学校的报告厅见!
参考答案:
(1)《候鸟的迁徒通道》《野生候鸟盗猎罪行猖獗》(主题1分,材料各0.5分)②略,对话连贯,言语得体即可。

(2分)。

《鸟》专题解析

《鸟》专题解析

二、下列与《闻雁》描述的季节相同的 一项是( A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三、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
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 中看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 淅沥沥的秋雨,忽然听到 南归的大雁自远而近,传 来声声的鸣叫。
4、【“鸟”的辩论】随着春天的到来,很多 候鸟开始了迁徙,而禽流感的危险性似乎越 来越近了,我们不得不担心候鸟的迁徙是否 会带来禽流感。有人说,干脆把鸟都杀了, 免得造成疾病的传染,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1)观点:我们不能将禽流感的传播归罪于鸟类。 (2)理由: ①鸟类是无辜的,人类真正需要面对的是如何找到克制 病毒的方法。 ②人类对鸟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自己对鸟类缺乏 必要的保护,也是病毒得以传播的原因。 ③要防止禽流感的传播,人类必须加强宣传卫生健康的 生活,和鸟儿成为朋友,而决不是杀鸟。
四、赏析首句“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的妙处。
1、首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 2、写家乡遥远,不知在何处; 3、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导学案 第二题 第1—3题
《鸟》专题
第三课时
一、了解《池鹤》的大意。
1、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翻译: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同伴,在乱哄 的鸡群却有着自己的风度。 2、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翻译:低下头怕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心白色 的羽翼消失。 3、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翻译: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 鹉太谄媚。 4、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翻译:对风鸣唳想的是什么,惆怅地望向青青的 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鸟专题

鸟专题

《鸟专题》教案学习目标:1、探究鸟与人的关系,探究鸟的文化内涵。

2、学会收集资料、加工材料、整理材料,并在加工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结论。

准备:阅读材料:背诵三首咏鸟诗;熟读《白鸽》《空山鸟语》写好读后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立主题:燕子、莺、鹰、大雁、鹤等与人的关系,上网收集写鸟的诗歌、散文。

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写出结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月天,清风送冷,枯枝新芽嫩;侧耳听,啁啾细语,暖人心。

那是谁在报告春的消息?出示影片《杜鹃》。

是鸟!今天我们怀着欣喜走进这美妙的鸟世界。

二、观鸟,感受鸟的外形美先请出示你们收集的鸟的图片,请说出看了这些图片后的感受。

学生看图,说感受,归纳鸟的美。

()网址:/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5%A4%B6%A5% BA%D7%CD%BC%C6%AC&in=17262&cl=2&lm=-1&st=-1&pn=10&rn=1&di=90270300210 &ln=1999&fr=&fm=result&fmq=1331622279109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10&-1&di90270300210&objURLhttp%3A%2F%2Fa3.att.hud %2F54%2F82%2F01300000332400124254827839913.jpg&fromURLhttp%3A%2F%2F %2Fa3_54_82_01300000332400124254827839913_jpg.html&W250&H291& T8161&S26&TPjpg三、咏鸟领略鸟在诗歌里的魅力。

《鸟 专题》关于鸟的谜语

《鸟  专题》关于鸟的谜语
1.来时沙碛已冰霜,飞过江南木叶黄。水阔天低云暗淡,朔风吹 起自成行。(欧阳修) 2.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 烟里语双双。(杜牧) 3.鲜鲜羽毛耀朝晖,红粉墙头绿树枝。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 报主人知。(欧阳修) 4.海上一只鸟,跟着船儿跑。寻找浪中鱼,从不怕风暴。 5.驰名中外一歌手,音韵委婉会多变,能学各种鸟儿叫,祖国内 蒙是家园。 6.从南来了黑大汉,腰里插着两把扇。走一步,扇一扇,阿弥陀 佛好热天。 7.冬天住在山林里,春天飞到天空中。从早到晚常不停,歌声催 人快播种。
(啄木鸟) 空中排对飞行,组织纪律严明,初春北方游玩, 深秋南 方过冬。
(大雁) 纵横沙漠中,展翅飞不起,快走犹如飞,是鸟中第一。
(鸵鸟) 远看象只猫,近看是只鸟,天天上夜班,抓鼠本领高。
(猫头鹰)
答案: 1.大雁2.燕子3.喜鹊4.信天翁5.百灵鸟6.乌鸦7.布谷鸟
夏前它来到,秋后没处找,催咱快播种,年年来一遭。 谜底:布谷鸟
春到它来临,催唤播种人,秋后它返回,遍传丰收音。
谜底:布谷鸟 体形大小似白鸽,春节时分把它贺。
谜底:布谷鸟ຫໍສະໝຸດ 太阳神“炎帝”的女儿。谜底:布谷鸟
有个医生技术高,尖嘴好象手术刀,啄开树皮把病瞧, 叼出蛀虫一条条。

苏教八下专题《鸟》课件

苏教八下专题《鸟》课件
对鸟类种群进行监测和 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
种群面临的问题。
谢谢
THANKS
纯洁与贞洁
鸽子在西方文化中常被视为纯洁与 贞洁的象征,这与圣灵的化身有关。
智慧与学问
鹦鹉和八哥等鸟类被视为智慧与学 问的象征,因为它们能模仿人类的 语言。
鸟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
流行文化
在流行文化中,鸟类常常作为时 尚元素出现,如服装图案、饰品
设计等。
电影与文学
在电影和文学作品中,鸟类常被 用来隐喻或象征某种情感或主题, 如《阿甘正传》中的珍妮和她的 歌曲《Blowin' in the Wind》。
生态恢复与治理
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 治理,改善鸟类的生存环境。
鸟的繁育
繁殖习性
了解不同鸟类的繁殖习 性,如筑巢、产卵、孵 化等,为保护和繁育提
供依据。
人工繁育
在适宜条件下,对稀有、 濒危鸟类进行人工繁育,
增加种群数量。
迁徙与越冬
研究鸟类的迁徙路线和 越冬地,为保护和繁育
提供科学依据。
种群监测与管理
鸟类的骨骼中空, 既轻便又坚固,有 利于飞翔。
02 鸟的生态与环境
CHAPTER
鸟的种类与分布
01
02
03
鸟的种类
全球已知的鸟类有9000多 种,中国有1300多种。
鸟的分布
鸟类分布广泛,几乎遍布 全球各地,从极地到热带, 从高山到低谷。
鸟的习性
不同的鸟类有不同的生活 习性,如迁徙、群居、夜 行等。
忠贞、爱情
鸳鸯、鹦鹉等鸟类被视为忠贞 、爱情的象征,常用来比喻夫
妻恩爱、朋友情深。
自由、奔放
鹰、鹏等鸟类被视为自由、奔 放的象征,代表着无拘无束、

“谈鸟”专题教案设计:如何引领学生了解鸟类?

“谈鸟”专题教案设计:如何引领学生了解鸟类?

一、前言鸟类作为地球上最古老、最为成功的脊椎动物之一,在生态保护、生态平衡、文化传承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关于鸟类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自然环境的认知、提高生态意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教案以“谈鸟”为主题,以了解鸟类为内容,结合现代教学技术,设计一套全面、科学、富有趣味性的鸟类教学计划,帮助学生了解鸟类的多样性、种类、习性、生态角色等方面,提高学生生态知识和生态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达到开拓学生视野,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了解鸟类的分类特点、生态习性、生态角色等方面的知识。

(2)能掌握鸟类的发声特点、栖息地特征、飞行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3)能了解各类鸟类的分布、数量、保护现状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1)能运用生态学、生物学等知识,进行准确的鸟类观察和分析。

(2)能熟练运用各类实践、探究方法进行鸟类实地观察。

(3)能独立或组织小组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鸟类的栖息地保护等实践活动。

3.思想品德目标:(1)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环境友好、生态平衡的意识和责任心。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鸟类多样性。

(2)各类鸟类的生态习性和生态角色。

(3)各类鸟类的保护现状。

2.教学难点:(1)鸟类生态行为观察和分析。

(2)鸟类保护现状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1)鸟类的多样性鸟类的种类、分布、数量等方面的知识;鸟类的分类特征、生态习性和生态角色等方面的知识。

(2)鸟类的观察鸟类的栖息地特征、习性,发声特点,以及在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观察;如何运用天文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等现代技术工具进行鸟类观察;如何进行鸟类计数调查和记录。

(3)鸟类保护各类鸟类的保护现状、威胁因素、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如何保护鸟类的栖息地、环境,保护鸟类多样性的实践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这个专题,引起学生对鸟的关注,初步了解“鸟文化”的内涵,引发学习兴趣。

2.通过“观鸟”“咏鸟”、“读鸟”环节,使学生在观察中亲近鸟,获得美的启示3.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悟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鸟文化”的内涵。

4.围绕本专题设计的问题,发挥创造思维,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教学重点:1.理解和建构鸟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对诗歌和散文中鸟这一文学形象的理解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诗歌和散文的鉴赏能力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我们城市里的鸟类,不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明显比前几年增加了。

在安静整洁的校园里,在春风拂面的湖泊上空,甚至在喧闹的街道两旁,我们随处可见形形色色的鸟类朋友。

这一方面说明我们近年来环保工作做得有效,另一方面也是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结果。

人们一改往日捕鸟、打鸟的陋习,开始习惯于驻足欣赏树枝梢头那嬉戏的小鸟,开始期待秋日的天空里,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南回归的大雁……其实,人类对鸟儿的喜爱由来已久,人与鸟的关系也是十分的密切。

传说中的凤凰是我们的祖先崇拜敬畏的偶像(图腾),数千年来人类始终梦想着拥有一对像鸟一样的翅膀以便在蓝天里翱翔,随着飞机的诞生,美梦终于成真。

所以,鸟和人之间有着非常非常多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走进鸟的世界,一起来了解这些传奇的故事,其中蕴涵着的关于鸟的传统文化,等待着我们去学习和继承。

就让我们从一首古诗入手:《闻雁》1、反复朗诵《闻雁》(韦应物),体会其感情: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诗中思乡之情是一目了然,可简单的问一下。

(学生一般是就字面答“归思”)2、介绍文学作品中鸟的形象:大雁作为鸟的专题,我们的重点是来品味诗文中出现的各种鸟分别蕴涵了怎样的文化信息。

这里出现了大雁的形象,我想讲两个关于大雁的词:“闻雁思乡”和“鸿雁传书”。

“闻雁思乡”:提问: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产生思乡之情?答案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晚上,特别是月圆之夜,夜深人静,常使游子望月思乡;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秋天,“秋”字底下加一“心”字便是“愁”字,游子在外漂泊大半年了,到了秋季也是该考虑回家看看的时候了。

此时看到大雁已经列队向南归去,怎么不叫人产生强烈的乡愁呢?(鸿雁为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自然成为秋的标志,成为典型的归家信号,顺理成章的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传书”: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

何以“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溯其源,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

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

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

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

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这就是“鸿雁传书”的传说。

中国邮政的标志也是很好地运用了传统图形中的“势”。

中国邮政的标志,其基本元素是中国古写的“中”字,在此基础上,设计师根据我国古代“鸿雁传书”这一典故,将大雁飞行的动势融入到标志的造型中。

该标志以横与直的平行线为主构成,形与势互相结合、归纳变化,表达了服务与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

(板书中国邮政的标志,先写个“中”字,再加上两个“翅膀”,画上四道S形曲线,一只飞翔中的大雁算完成了。

)3、分析《闻雁》:讲解: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

首夏离京,秋天到任。

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

独坐高斋的诗人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

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

韦应物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

即使白天登楼遥望,也会有归路迢迢之感;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

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

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

提问:如果将诗歌后两句前置,与原诗有什么区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是“思乡”—“闻雁”,而非前面我们讲的“闻雁—思乡”的常规逻辑。

这样写的好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光从文字看,似乎诗中所抒写的不过是远宦思乡之情。

但渗透在全诗中的萧瑟凄清情调和充溢在全诗中的秋声秋意,却使读者隐隐约约感到在这“归思”、“闻雁”的背后还隐现着时代乱离的面影,蕴含着诗人对时代社会的感受。

提问: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杜甫的《春望》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反映的就是战乱中诗人的真实感受。

那种对国家前景的忧虑、对家人的牵挂溢于言表、感人肺腑。

第二课时学习了专题《鸟》第一课时,我们知道鸟类不但是大自然万物中美丽的一种,而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们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们在写诗作文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它们,常常用它们的形象来抒写自己的内心体验。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因为不同种类的鸟的特点和情感表达作用的不同,人们对鸟的认识逐渐走向分化和细化,于是不同的鸟身上就存在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了。

还记得大雁的文化意义吗?……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和认识另两位鸟类朋友:鹤与燕。

1、《池鹤》池鹤白居易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曾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被贬后开始“吏隐”,思乡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池鹤》大约就是这个时候的作品。

鹤的一般文化内涵:鹤的种类很多,《池鹤》中写的是哪一种?丹顶鹤。

从哪句中可以看出来?“低头乍恐丹砂落”,丹顶鹤又叫仙鹤,体羽白色,头项皮肤裸露,十分醒目的显出一点丹红,看上去好像一顶红冠。

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这只鹤的品格个性?是什么品格个性呢?“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这两句使我们联想到一个成语,是“鹤立鸡群”,鹤的品格与仪表在一群鸡里面是显得很突出的。

鹤是不会甘于永远生活在竹笼子里面的。

颈联虽然没有正面写鹤,却也能表现鹤的品格:这一联采用反衬的手法,写池鹤不仅风姿超凡,而且不会“语声娇”,去讨好别人;池鹤的毛色本身事鱼鹰不能比的,而且它更不会替人捕鱼,去事权贵。

通过对比,池鹤的品格就更突出了。

尾联写池鹤的鸣声美。

池鹤的鸣声洪亮,有极强的穿透力。

“怅”,惆怅,不如意。

“青田云水”,是鹤的家园,是自由自在、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也是作者向往归隐的宁静的田园生活环境。

作者借鹤的怅望,表达出了自己对邀宠献媚事权贵的仕途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向往而不可得的无奈。

小结: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主要特点。

托物言志诗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人禀七情,往往因物兴感,托物言志。

这首诗勾画了丹顶鹤的超凡的风姿和孤高的品格,描绘了它的形象美、色彩美、鸣声美和心灵美。

诗人以鹤自喻,抒发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向往而不可得的无奈感情。

如果说大雁是一只思乡鸟,那么池鹤就是一只自由鸟。

本诗通过对比,充分展示了丹顶鹤的高标个性:身居高竹笼中,却始终对可望不可即的青田云水一往情深、苦苦追求,群鸡、鱼鹰、鹦鹉所无法相比的正是鹤对自由蓝天的向往。

鹤是有理想追求的,虽然在凡夫俗子的眼中,鹤的自由天地只是乌托邦,只是空想,但它仍对自己的理想痴情一片。

这或许并不一定是一种悲哀,因为在一个现实世界中总有人会去追求理想,每个人也应该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

2、《迎燕》今天要来学习的另一位朋友是燕。

以前老有同学会把小燕与大雁混淆,其实如果对它们不同的文化内涵有所把握,那么张冠李戴的错误会容易避免的。

在学习诗歌之前,我想先请同学来谈谈你对燕子有哪些印象,在它身上到底蕴涵着怎样的文化意义。

……讲解:燕子是历代咏物诗词中常见的题材,秋去春来,燕子巢于檐下,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被老百姓视为吉祥的象征。

朗读《迎燕》。

诗中哪一句可见百姓对燕子的喜爱?明确:“不下旧帘遮”。

“旧”字点明主人寻常百姓的身份。

在百姓眼中,燕子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中的一员,决非可有可无,帘子会妨碍燕子的出入,当然是不能放下了。

你们知道百姓为何喜欢燕子吗?诗人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解答的呢?请看颈联和尾联:“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明确:燕子在百姓屋檐下做窝当然会给生活增添自然之趣,与此同时,燕子的生活也给人带来不少启示,而文学作品中燕子的形象多少也反映了百姓对生活的态度。

颈联二句是对燕子在雨中飞梭来去忙碌做窝的描写,尾联写新巢筑就,雏燕成长,燕子一家快乐幸福的过着日子,这是老百姓最理想的生活图景。

对百姓来说,他们希望的生活便是:为幸福的生活而艰苦的付出,同时他们希求他们的付出不会落空,勤勉的劳作最终能换来整个家庭幸福、快乐的生活。

如果幸福是源于勤勉的劳作的,那么忙碌本身便是充实而美丽的,劳动本身便是一首幸福的歌谣。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不是很美的劳动赞歌吗?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了吧,因为没有谁会拒绝幸福的生活的。

燕子实在就是一只勤劳的鸟,一只幸福鸟。

第三课时本课学习屠格涅夫的《鸽子》和郭枫的《空山鸟语》,意图通过教材这个媒介,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以使学生对不同种类的鸟的文化内涵有更多的了解。

1、屠格涅夫的《鸽子》学习并思考:文章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就此谈谈自己的感受。

暴风雨中的安宁,心态上的平静,家的温馨等等。

分析此文抒写的作者情感:鸽子一般的象征含义是什么?和平。

诺亚方舟的古老神话是这样说的:远古时代,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帝认为人间道德风气败坏,十分震怒,决定发一次大水把他们全部毁掉,但经过考查后被证明是唯一好人的诺亚夫妇可以保存下来。

为此,上帝派出使者,通知诺亚夫妇准备好一艘方的大木船,并在各种飞禽走兽中挑选一对,带到船上以躲避灾难。

这就人尽皆知的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

后来,吞灭一切的洪水逐渐平息,诺亚为了想知道洪水是否已经退尽,特地放出一只鸽子飞出船外打探。

鸽子衔着一根绿色的橄榄枝飞回方舟报喜,洪水已退,和平日子来临,世界生命开始了新的转机!你认为本文中的鸽子能用其他的鸟来替代吗?当然从和平的象征这个角度来分析更为顺理成章。

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内涵:屠格涅夫写风雨大作中的白鸽,寄托自己希望人类像鸽子一样过着安宁生活的理想,也寄托了自己对白鸽的坚毅、勇敢和对同伴救助精神的赞扬之情。

2、学习郭枫的《空山鸟语》阅读后讨论《空山鸟语》的作者郭枫“偏爱”听鸟声的原因是什么?参考:鸟声能使自己的心灵贴紧山的心灵;作者从小就喜欢听鸟声,希望通过听鸟声来重温“旧梦”;作者从鸟的“美妙的清音”中,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鸟鸣是自由自在的,作者向往这种自由生活,甚至自己“想做一只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