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校企合作调研报告》调研日期:XXXX 年 X 月 X 日调研地点:XXX大学一、调研目的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为了解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校企合作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访谈则针对了校企合作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企业的高管。

三、调研结果1. 校企合作的现状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有校企合作的相关项目或者合作机构,但是在具体的合作内容和成效上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高校的校企合作项目较为丰富,涵盖了实习、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而另一些高校的校企合作项目则相对单一,仅限于简单的实习或者人才输送。

2. 校企合作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合作项目单一、合作内容不够深入、对接人才需求不够精准等方面。

一些企业表示,现有的校企合作项目往往无法满足他们实际的人才需求,而一些学生则反映校企合作项目的实际收获并不高。

四、调研建议1.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建议高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了解其实际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2. 拓展合作领域建议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积极拓展合作领域,不仅限于实习和人才输送,还可以探索科研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合作模式。

3. 加强合作项目评估建议高校加强对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保证校企合作项目的质量。

五、结语校企合作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够为高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近年来,校企合作已成为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桥梁,越来越多的学校与企业开始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教育创新和产业升级。

本篇报告将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探讨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背景与意义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教育和产业之间的结合形式,旨在打破传统教育与就业之间的隔阂,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科技创新的高速发展,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校企合作的意义在于提高教育的实用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企业创新和解决人才问题。

二、调研结果1. 校企合作的产业范围广泛调研发现,校企合作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覆盖了制造业、金融业、信息技术、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

不同行业的合作内容和形式各异,既有实习实训项目,也有科研合作和技术转移。

2. 双方合作意愿较高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企业和学校都表示对校企合作持积极态度,并且愿意进一步加强合作。

企业方面,他们看重的是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学校方面,他们希望通过与企业合作,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虽然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双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不畅,导致合作项目的实施效果不佳。

其次,部分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投入和支持不够,仅仅将其视为一个招聘渠道,缺乏长远的战略意识。

此外,校企合作模式还比较单一,大多数仍然是以实习为主,缺乏深度的技术合作和研发项目。

三、发展方向1. 深化合作内容和形式为了进一步提升合作效果,双方应该思考如何深化合作内容和形式。

除了传统的实习实训项目,可以探索更多的科研合作和技术创新项目,充分利用校内的研究资源和企业的技术实力,共同解决行业难题。

2. 建立长效机制为了解决信息传递不畅和项目实施效果不佳的问题,需要建立起长效的合作机制。

可以通过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定期进行沟通和协调,促进双方的合作共识和项目进展。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教育界和企业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它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前景。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80份。

问卷中包括对学生、教师和企业的调查问题,以全面了解校企合作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1. 学生意见调查:a. 80%的学生表示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了实践机会,对自身职业发展有益。

b. 60%的学生认为校企合作能够提高就业竞争力。

c. 40%的学生认为学校应更好地与企业合作,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2. 教师意见调查:a. 70%的教师认为校企合作能够让教学更加贴近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b. 50%的教师表示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支持,才能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c. 30%的教师认为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3. 企业意见调查:a. 90%的企业认为校企合作能够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

b. 80%的企业表示与学校合作的初衷是为了培养人才。

c. 60%的企业认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1. 学校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不够:学校在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对校企合作的支持还有待提高。

2.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机会有限: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项目比例较低,合作机会有限。

3. 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建议1. 学校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学校应在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合作机会和条件。

2. 学校与企业合作项目的拓展:学校应广泛与企业合作,拓展合作项目的范围和数量,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 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六、结论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重要合作模式,对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校企合作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育培训、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活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以及对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在线问卷对相关学校和企业进行调查,了解双方对校企合作的看法和评价,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访谈方法:选择校企合作模式较为成熟的学校和企业进行深入访谈,收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三、调研结果1.校企合作的优势:(1)提高教育质量:校企合作可以减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将企业实践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2)增加就业机会: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率。

(3)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科研项目和专业设备,推动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

2.校企合作的问题和困难:(1)资源不平衡:一些学校和企业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合作模式不稳定,资源优势无法充分发挥。

(2)信息不对称:学校和企业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难以达成共识和合作协议。

(3)利益分配问题: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是影响合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3.校企合作的影响:(1)对学校的影响: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学生。

(2)对企业的影响: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的资源和支持,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提高竞争力。

(3)对社会的影响:校企合作可以缩小校企之间的认知差距,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1.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学校和企业应加强沟通,建立定期互换信息的机制,促进合作顺利进行。

2.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学校与企业应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享机制,确保双方合作利益互惠互利。

3.加强引导和指导:政府应加大对校企合作的引导和指导力度,促进合作项目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校企合作调研报告目录一、校企合作的现状1、目前校企合作的近况:(1)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生产车间搬进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研究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车间进校使校企双双真正达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学校与企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企业把人才需求信息传递给学校,帮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派遣技术人员到学校作兼职教师‘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进行就业指导’并定期接受学生顶岗实。

学校派教师以“访问工程师”身份到企业进行实践,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在学校开设“订单班”,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校给“订单班”上课,传授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接受“订单班”学生的顶岗实。

企业还提供助学金、奖学金等。

从调查情况看,“订单班”培养现象还比较普遍,由于学校和企业有着利益共同点,企业比较积极参与到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学校与企业组建职教集。

通过XXX来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院校专业设置、开发教学材料、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等。

2、XXX与XXX合作现状:就目前XXX与XXX合作现状看:首先,缺少完善的组织机构,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实实训指导师;其次,政府、学校缺少对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支持;第三,学生对校企合作的企业缺乏认识,对校企合作方面的内容了解的比较少。

二、做此调查的意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

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强调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

校企合作既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方向,也是职业院校寻求自身发展空间和服务区域经济途径的必然要求。

职业院校只有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克服办学模式中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感受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起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校企合作的现状以及发展潜力,本次调研主要以某地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相关调研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1. 校企合作的意识不足:在调研中发现,高校师生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盲区。

部分高校甚至缺乏校企合作的意识,对企业来校宣讲和实践基地建设的需求不敏感。

2. 合作模式单一:当前校企合作主要集中在企业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高校提供人才培养的方向上。

合作模式单一,缺乏创新,不能满足企业对创新与研发方面的需求。

3. 合作深度有限:目前校企合作多停留在表面层面,基本是双方自身需求的匹配,较少涉及深度合作,无法实质性地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结合。

二、问题分析1. 忽视了企业的需求: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能力,而忽视了企业对实践经验和实用技能的需求。

这导致了毕业生不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培养成本。

2. 多数项目缺乏可持续性:由于资金和资源的限制,一些校企合作项目只能在短期内进行,无法长期维持。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浪费,难以形成持续的合作关系。

3. 双方合作意愿不强:既有高校对校企合作重视程度不高的情况,也有企业对高校合作意愿不强的情况。

双方的合作意愿不强烈是制约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建议1. 加强合作意识:高校应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师生对校企合作的意识和重要性的认识。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并引导他们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推动创新合作模式:高校和企业应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例如设立联合实验室、共建科研平台等,以满足双方创新与研发的需求。

同时,应鼓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进行深度合作,推动教学和科研的内容与企业需求更好地衔接。

3. 提高双方合作意愿:高校和企业应加强沟通,明确双方合作的目标和利益。

并加强合作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能够长期有效进行。

此外,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校企合作调研报告1. 引言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等活动,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校企合作的情况与效果,为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学校和企业的代表进行调研,通过填写问卷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校企合作的目的、合作方式、合作效果等方面。

3. 调研结果(1)校企合作的目的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共同目标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产学研结合。

(2)合作方式调研结果显示,双方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较为多样化,包括实习实训、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设计等。

其中,实习实训是最常见的合作方式,它通过让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3)合作效果调研结果显示,校企合作的效果较好。

绝大多数学生和企业代表表示通过校企合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实践机会并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出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

4. 问题分析(1)信息不对称问题。

部分学校和企业表示在校企合作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例如学校对企业需求的不了解、企业培训需求的不明确等。

(2)合作机制不健全。

部分学校和企业认为合作机制不够灵活、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效果和效率。

(3)资源不足。

部分学校和企业表示校企合作中资源不足,包括实践基地、师资力量等方面,限制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5. 建议和对策(1)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起定期沟通和交流的机制,及时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动态,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2)优化合作机制。

学校和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合作协议和机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益,加强沟通和协调,提高合作的效果和效率。

(3)加强资源投入。

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增加资源投入,提升实践基地建设、师资力量等,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校企合作对企业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对企业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对企业调研报告摘要本篇报告旨在研究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企业进行调研,收集数据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校企合作能够为企业带来许多益处,如技术创新、人才储备和市场拓展等。

然而,对于某些企业而言,校企合作可能存在一些挑战和障碍。

本报告将重点探讨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校企合作实现自身发展。

1. 引言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企业可以得到来自学术界的最新科技成果和人才储备,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校企合作的本质是对企业需求与高校资源的有效结合,既有助于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对高校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校企合作对企业的益处2.1 技术创新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了机会获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和专业知识。

高校在科研和教学等方面拥有丰富资源和经验,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借鉴学术界的经验和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工艺改进中,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2.2 人才储备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与高校合作可以为企业引入年轻、有活力且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

通过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企业可以与学生进行紧密接触,关注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从而吸引优秀的毕业生加入企业,并为企业输送人才储备。

2.3 市场拓展校企合作可以促进企业的市场拓展。

企业与高校合作进行研发和创新,可以开拓新产品和新市场。

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成果和研究平台来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 校企合作的挑战和障碍尽管校企合作对企业带来了许多益处,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障碍。

3.1 人力和资源投入校企合作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进行项目策划和管理。

企业需要与高校学院或研究所进行对接,并与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和协调。

这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源和时间,对企业来说是一项挑战。

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doc

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doc

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篇一: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调研报告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近几年,我市的职业教育却存在着举步维艰的发展窘境,而相当多的企业又难以招到合适的技术工人。

应该说,造成目前企业招工难与职业教育的现状息息相关。

职业教育路在何方?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具体来讲,“产学合作”就是指在职业教育进程中职业院校与产业部门(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依照各自的优势,遵循平等互利的一种办学模式。

它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主要目的,其显著特点是及时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把传统的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快出人才,好出人才产学共同发展的目标,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这种办学模式实现了使学校由被动服务社会,由“要我办学”转向“我要办学”,完成了从传统依赖政府办学到现代经营学校的转变。

实现了高职院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直接服务于企业的重要突破,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促进了岗位的优化,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有效的岗位竞争机制,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深受企业的欢迎。

对企业、对学院、对政府都是赢利。

学生、家长也欢迎。

笔者在07年、08年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牵头,相关职业院校参加的年度职教工作检查,分别对市本级及四个县区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情况进行检查。

通过查阅资料、召开会议、走访群众等形式,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了解。

现就我市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六盘水职业教育基本情况(1)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六盘水市现有职业学校18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含民办3所),县级职教中心4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8所,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79所。

校企合作工作报告精选5篇

校企合作工作报告精选5篇

校企合作工作报告精选5篇校企合作工作报告篇一按照年度学校工作要点和部门工作计划,结合上学期工作完成情况、当前新形势和学校新要求,重点围绕:“校企合作特色校”建设,多方联动推进校企合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启动就业质量提升工程,多措并举促进就业质量提高;加强工学交替实习管理,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改革;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库、校友资源库和互动交流平台,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形成校友、企业、学校三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新格局。

本学期具体工作制定如下:重点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业服务、资源库建设管理、基金筹措管理、平台交流等方面,不断实践探索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做到有章可循,确保学校就业与校企合作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积极选派工作人员参加省、市、校各类专业培训及会议,开拓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视野,提升学校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就业工作人员在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为了促进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提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必须与一大批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关系。

在原有合作企业基础上,全面增量提质,建立建设、运行和评价制度,推行共赢和淘汰机制。

重点围绕各专业(群)建立一批由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型企业为骨干、大中小微企业全覆盖的校企合作基地群,基地群及企业数量要达到一个专业拥有一个基地群、5个学生配备一个企业。

充分发挥基地群作用,协同各相关部门开展人才培养、就业实习、教师锻炼、科研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成果转化、职工培训、学历提升、人才互聘等工作,深化校企合作内涵。

开展企业需求调研,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种交流会、对接会、展示会、洽谈会等。

根据学校20xx年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依托校企合作基地、校友企业以及社会其它优质单位,建立并完善校企一体化互利共赢机制,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就业岗位,全面提升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报告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报告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扮演着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角色,校企合作也成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研究目的:了解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多个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调研,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研究结果: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合作形式包括实习基地、共建研究中心、人才培养计划等。

2. 校企合作的优势:高职院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实践经验和技术人才,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实习机会和教学资源。

3.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合作项目缺乏长期规划和战略,企业需求和学校教学内容之间存在脱节,合作模式不够灵活等。

研究建议:
1. 加强合作项目规划:建立长期合作规划,明确项目目标和实施计划,提高合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2. 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和学校教学:加强双方沟通,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 推动创新合作模式:引入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和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提高合作模式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结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规划和沟通、推动创新合作模式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提高合作效果。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目录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3)1、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 (3)2、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现状: (3)二、做此检查的意义 (3)三、校企合作的内容及方式 (4)1、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4)2 、其余学校与苏宁合作的内容: (4)3、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的内容: (4)4、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的方式: (5)四、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5)1、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5)2、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存在的问题: (6)问题一: (6)问题二: (6)问题三: (7)五、解决方案 (7)方案一: (7)方案二: (7)方案三: (7)附:检盘问卷 (7)一、校企合作的现状1、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1) 公司把与学校正口的生产车间搬进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车间进校使校企双双真实达到了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2)学校与公司成立按期交流体制。

公司把人材需求信息传达给学校,帮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教材、设计教课过程;差遣技术人员到学校作兼职教师‘向学生宣传公司文化,进行就业指导’并按期接受学生顶岗实习。

学校派教师以“接见工程师”身份到公司进行实践,帮助公司解决技术难题。

(3) 在学校开设“订单班”,公司派专业人员到学校给“订单班”上课,教授专业知识和公司文化,接受“订单班”学生的顶岗实习。

公司还供给助学金、奖学金等。

从检查状况看,“订单班”培育现象还比较广泛,因为学校和公司有着利益共同点,公司比较踊跃参加到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学校与公司组建职教集。

经过职教公司来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院校专业设置、开发教课资料、评估教育教课质量等。

2、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现状:就目前淮信院信息管理系与苏宁电器合作现状看:第一,缺乏完美的组织机构,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实习实训指导师;其次,政府、学校缺乏对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支持;第三,学生对校企合作的公司缺乏认识,对校企合作方面的内容认识的比较少。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校企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学校对接社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质量,还可以促进企业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校企合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将以此为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二、调研目的
1. 了解目前校企合作的情况,包括合作形式、领域、模式等;
2. 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 提出改进校企合作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学校和企业为调研对象,以大学生和企业员工为主要调研对象,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企业问卷调查和双方访谈的方式获取所需数据。

四、调研结果
1. 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包括联合实习、合作办学、科研合作等,以联合实习为主要形式;
2. 校企合作的领域主要包括工程、信息技术、金融等,以工程领域最为普遍;
3.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双方信息不对称、学生实习衔接不畅等,需要通过加强双方沟通、优化实习安排等方式加以解决。

五、建议和措施
1. 学校应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指导和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
2. 学校和企业双方应加强沟通,提高信息透明度;
3.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实习质量。

六、结论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次调研可以了解到目前校企合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希望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调研结果,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引导和规范,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校企合作实训中心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实训中心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实训中心调研报告校企合作实训中心调研报告一、引言校企合作实训中心是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开展密切合作的平台,通过将企业实践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实际有效的实践教育。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我国校企合作实训中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旨在为校企合作实训中心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发放问卷和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了一定的数据和信息,使调研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三、调研结果1.校企合作实训中心的设置情况校企合作实训中心在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中得到了相应的设置,以实习基地的形式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但也有一些高校没有设立或设置不完善的情况存在。

2.校企合作实训中心的运营方式校企合作实训中心的运营方式多样化,既有由学校自行管理的中心,也有由专门的实训基地或企业管理的中心。

两者各有优势和劣势,在管理和运营效果上有所差异。

3.校企合作实训中心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校企合作实训中心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企业实践为基础,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贴近实际工作。

教学形式包括实地实践、实习、创新项目等多种形式,学生普遍认为这种实践教育方式对其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校企合作实训中心的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实训中心的师资队伍由学校教师、企业专家和行业从业人员组成,多数师资力量较为雄厚,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但也有少数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

5.校企合作实训中心的问题与挑战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校企合作实训中心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关系存在不稳定性,双方各自的利益需要更好地协调;校企合作模式不够灵活,对各类企业需求的适应能力有限;校企合作实训中心的规模和设备问题等。

四、改进建议1.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稳定性通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制定明确的合作条款和规定,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升合作稳定性。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企业情况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企业情况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企业情况一、引言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校企合作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本篇报告旨在深入研究企业在校企合作领域的情况,并对其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展望。

二、企业背景2.1 企业概述本次调研的企业是一家在信息技术领域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国内公司。

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云计算、大数据等。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并与多家知名高校进行密切合作。

2.2 校企合作背景该企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合作,并与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合作范围包括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双向交流等多个领域。

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科研项目,并提供相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同时,公司还定期举办技术讲座、校园招聘和实习项目,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校企合作情况3.1 人才培养该企业与多家高校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计划。

企业与高校合作开设专业课程,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并提供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该企业还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在学术和实践方面取得突出3.2 科研合作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在信息技术领域开展了多个科研项目。

双方共同组建研究团队,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共同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通过科研合作,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科研资源。

3.3 双向交流为了促进校企交流,该企业定期举办技术讲座和培训活动,并邀请高校教师和学生参与。

讲座内容涵盖了最新的技术进展和应用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

此外,企业还为高校学生提供暑期实习和校园招聘机会,为其提供了实践锻炼和就业机会。

四、校企合作评估以该企业为例的校企合作模式,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对高校和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于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关于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关于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校企合作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环境的逐渐加剧,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兴的合作模式,在高等教育和企业之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校企合作的本质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知识、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共享,实现教育、科研和产业的有机结合,从而提升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的意义1.提升教育质量校企合作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提升教育质量。

2.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校企合作可以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3.提升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增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4.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校企合作有助于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三、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1.缺乏有效机制目前,一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临时性的、项目性的,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这导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影响了合作效果。

2.合作资源不均衡一些高校校企合作重点集中在少数学科或行业,而其他学科或行业的合作相对较少,导致资源利用不均衡。

3.缺乏对学生全面培养一些校企合作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竞争压力。

4.合作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公平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学校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使得校企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受到制约。

四、校企合作的发展策略1.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高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设立专门的合作平台等形式,确保合作关系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促进资源共享高校应通过合作项目的平台建设,推动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和质量。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及目的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校企合作的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校企合作的形式、目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及双方合作的效果与影响。

方法与样本选择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问卷包括校企合作的情况、双方期望达到的目标、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改进的计划等。

问卷对象为校内教职员工和企业代表,样本选择包括了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代表,以及来自不同层次的教职员工。

调研结果与分析
校企合作的形式:调研结果显示校企合作形式多样,包括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研究项目、企业提供讲座和工作坊等形式。

校企合作的目标:调研结果显示校企合作的共同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加强产学研合作等。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合作交流平台不畅、校企目标认知不一致、资源分配不均、合作成果评价不及时等。

校企合作的解决方案:调研结果显示解决校企合作问题的方案主要包括加强沟通与交流、明确双方目标、完善资源配置机制
以及建立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的效果与影响:调研结果显示高效的校企合作能够提高学生就业率、促进产学研结合,对于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结论与建议
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质量和产学研合作水平。

然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进行解决。

建议加强双方沟通与交流,明确各自的期望和目标,并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和评价体系。

以此为基础,推动校企合作效果的持续提升,促进双方良性发展。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合作开展教学、科研、实践等活动,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通过对多所高校和企业进行调研,我们发现校企合作在各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包括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科研项目的合作、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展等。

这些合作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和科研支持。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然而,校企合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性,导致合作效果不够明显。

其次,一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够顺畅,导致合作项目的实施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阻碍。

最后,一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化,限制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推动校企合作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学校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明确合作的目标和方向,确保合作项目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其次,学校和企业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提高合作项目的实施效率和效果。

最后,学校和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注重创新和实践,拓展合作的领域和深度,为校企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结语。

校企合作是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校企合作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希望通过本次调研报告,能够为各地区推动校企合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目录1. 校企合作调研背景分析1.1 教育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1.2 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1.3 调研的目的和意义2. 校企合作调研方法2.1 调研设计与流程2.2 调研对象选择2.3 调研工具和实施步骤3. 调研结果分析与总结3.1 教育机构的态度与期望3.2 企业的合作需求与考量3.3 双方合作模式探讨3.4 合作共赢的可能性及发展前景4. 校企合作调研建议与展望4.1 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4.2 未来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4.3 双方合作需不断深化的领域校企合作调研背景分析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提升教学质量,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而企业也可以通过与教育机构合作,获得人才培养支持,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目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合作模式不够多样化、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共享不够等。

因此,进行校企合作调研对于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双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调研方法在进行校企合作调研时,需要设计合适的调研方案和流程,选择合适的调研对象,并采用有效的调研工具与实施步骤。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获取全面客观的调研数据,为后续的结果分析提供支持。

调研结果分析与总结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与总结,可以了解教育机构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态度和需求,探讨双方合作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合作共赢的可能性及发展前景。

这些分析可以为今后校企合作的深化提供指导和借鉴。

校企合作调研建议与展望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建议,探讨未来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指出双方合作需不断深化的领域。

这些建议和展望有助于推动校企合作迈向更加稳健、互利共赢的发展阶段。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一、引言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并合作的一种合作模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校企合作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

为了了解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本报告进行了一系列调研。

二、调研内容1. 调研对象选择了本市多所高校和相关企业作为调研对象,包括理工类、经管类和文法类三种不同类型的学院。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针对学校教师、企业负责人和参与校企合作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校企合作的态度和看法。

同时,组织了一系列访谈,深入了解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和困难。

三、调研结果1. 学校教师对校企合作的态度大部分学校教师对校企合作持积极态度,认为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对接。

然而,个别教师担心校企合作可能会损害学术自由和独立性,需要制定相关规则加以约束。

2. 企业负责人对校企合作的看法企业负责人普遍认为校企合作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和创新思维。

同时,他们也对学校教育质量和培养方式提出了一定的期望和建议,希望学校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3. 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对校企合作持积极态度,认为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然而,也有个别学生表示参与校企合作的机会较少,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相关实践机会。

四、调研结论1. 校企合作对学生就业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实际经验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而企业可以获得更多优秀的人才和专业知识,推动企业创新与发展。

2. 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需要更加密切合作,加强对接。

学校教育应更贴近企业实际需求,提高质量和水平;同时,企业应主动参与学校教育,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机会。

3. 校企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学校教师和企业负责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需要提高,合作模式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机会和方式也需要更多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嵩明职教基地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人才需求规律,办出职业教育自己的特色。

云南省嵩明职教基地以建校即建城、资源共享化、后勤社会化、运作市场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等规划理念,按照公共资源共享、职业教育、公共技能实训、高新技术产业孵化的功能定位,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地对14.1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进行规划,计划引入10—15所中高职院校,建成12万人口规模的现代化、人文化、园林化、生态化职业教育新城。

为推动职教基地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针对目前职教基地的现状,我对职教基地开展了校企合作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职教基地入驻院校的部分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访谈,对周边片区的部分企业进行了沟通访谈,并查阅了其他方面的大量资料,重点围绕如何“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办好职业教育园区”这一主题进行了调研,侧重于查找问题,提出对策。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校企合作调研内容1.在调研的企业中,关于招聘的员工来源方面,有部分企业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人员,有部分企业选择应届中、高职毕业生有部分企业选择进城务工人员。

2.关于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包括团队合作与沟通、职业道德素养、吃苦耐劳、专业技能、积极进取及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企业对校企合作项目的参与意向4.在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方面,企业希望政府提供按实习工种给予人才培养培训经费补助、补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教育费用、宣传企业形象、给予相关荣誉称号及实物奖励等优惠政策。

5.在参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主要担忧学生安全、学生管理、生产效益、习劳动报酬、设备损耗等问题。

最希望得到学校、用工优先、解决员工培训、专业技术支持、协助企业完成应急性任务、宣传企业品牌、提升生产效益、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支持。

二、调研情况分析根据调研情况,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看法和观点:1.企业在聘用员工时,愿意选用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其次是应届毕业生,再次是应届大专院校毕业生。

2.与其他求职人员相比,企业更倾向职业道德素养,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专业技能水平和积极进取等素质。

3.关于目前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被调研的企业普遍反映主要集中在品行、素养及职业道德等方面。

多数企业认为,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眼高手低,缺乏稳定性,自制力差,个人主动意识不强,进取心不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差,责任感不强,缺乏自我批评意识,社会经验不足,环境适应能力需提高,心理承受力差。

此外,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能力差,工作经验缺乏,动手能力有欠缺。

4.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学校的重视,但企业参与度并不高,校企间的合作缺乏实质性内容,已开展的合作基本属于较浅层面。

5.校企合作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岗位的专业,如餐饮服务与管理、烹饪、数控、电子专业、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等,这些专业企业一次性可提供的岗位多,而且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相对来说不是太高。

6.企业对校企合作项目的参与意向,主要集中在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开展校企文化交流,为职校教师提供实践机会。

企业不愿意参与的是在学校建立生产型实训车间、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设施。

企业不愿参与的原因,部分企业认为自己无职业培养经验,无闲置设备,以及给企业营销增加负担和涉及行业机密等。

7.对于制约企业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是:企业认为政府缺少相关政策引导,缺乏合作机制,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

三、调研结论1.校企合作在一定层面上得到了发展,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而且校企合作基本上呈现校“热”企“冷”的态势。

校企合作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就业的作用不言而喻,2.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尚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在调研中,部分企业也意识到校企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因为缺乏相关的政策和合作的平台而止步不前。

(1)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长效合作机制,法律法规不健全,校企合作缺乏有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做依托,企业难以承受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难以得到补偿。

(2)学生实习安全缺乏保障措施,学校指导和管理工作不到位。

学生在企业的管理、安全、薪金待遇等都成为制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因素。

学生不是企业正式员工,企业在安全和管理方面不愿承担责任,监管难以到位,这就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风险;此外,校企合作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也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3)企业对使用我们的学生表现出困惑和忧患:吃苦耐劳精神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眼高手低,缺乏稳定性,心理承受力差,责任感不强。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①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准,过分强调待遇而从未考虑自己为企业做了什么,能为企业做什么。

②期望值过高,缺乏对企业的正确认识,过于美化企业的工作环境、弱化工作强度、强化工作待遇,于是当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现实与想象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落差,难以接受,于是采取一走了之手段,很多学生还返回学校要求再次寻找工作机会,总幻想后面会有更好的工作。

③制度约束力不够。

没有任何措施、制度约束学生随意走开的行为,所以纵容了学生的这一做法。

④对专业没兴趣。

许多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是因为家长的意愿、该行业收入情况、学费的多少而非发自学生内心兴趣,再加上学生年龄小等因素,他们缺乏自制力、没有责任心,难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四、对策与建议要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是要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特别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1.充分发挥职教基地政府的职能优势,通过明确解读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义务,并强力推进行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通过政策激励和税收优惠,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建立政府牵头、行业与协会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规,明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及相互关系,并积极扶植和发展校企合作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解除企业对学生安全、学生管理和企业利益保障等后顾之忧。

2.职教园区要督促入驻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

(1)加强学生做人教育,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教育的职业指向性非常明确,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取决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更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技能水平不足企业可以培养,而责任感欠缺、态度不端正、吃苦精神不足则是致命的缺陷。

尤其是在今天,企业出售的并不单是产品,更主要的是服务,服务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始终,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2)切实做好学生第四年的顶岗实习工作。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是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成为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期和适应期,而事实上顶岗实习已退行为变相的就业,学生的实习管理和指导不能有效落到实处,这就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系列问题的产生,固然基于多方面的原因,但在一定层面上,与其说是品行素养问题,不如说更多归于适应问题。

因此,学校要重视学生第四年的实习管理工作,设立驻厂教师,联合企业共同管理学生,严格落实学生实习管理制度,把学生实习期间校企双方综合考核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不合格的学生不授予毕业证书。

(3)加强有职教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面向企业的能力培养,严格落实教师(不仅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

学校员工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学校员工文化也有别于企业文化,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但教师并不真正了解企业,对企业的了解多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所以,很多时候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空洞而苍白。

教师必须到企业去学习、调研、见习,有能力的要顶岗实习,亲身体验企业的管理和文化氛围,对其有深层次的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技能学习的层面。

(4)做好常规教学中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工作。

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也应体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而在实际中,很多学校的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仅限于政治课教师。

此外,专业课重技术忽视素养,文化基础课日益被边缘化,其育人功能也日益被削弱,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陈旧实效性差,流于形式,所以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调研中企业反映最多、最强烈的不是学生的技能问题,而是学生的职业态度和综合职业能力问题。

(4)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合作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剖析工作岗位,分解工作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重新调整课程设置,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使“以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不再仅是理念倡导,而且能真正落到实处。

(5)突出教育特色,实现个性化培养。

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勇于承担、善于合作,能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不断或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选修课、专业二课堂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激发潜质,提升专业兴趣,提高综合能力;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涵,目前志愿者活动群体化,对学生品行培养和能力提升等作用有限,学校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到社区、福利和慈善机构做义工、志愿者的机会,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社会和职业内涵,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勤谨敬业、负责任等综合职业能力,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做基本的准备。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八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