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聚类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使用模糊聚类对客户进行细分

使用模糊聚类对客户进行细分

使用模糊聚类对客户进行细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理解客户需求并准确细分客户群体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传统的市场细分方法往往基于统计分析和标准化处理,面临样本数据噪声、特征选择等问题。

而模糊聚类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全面地对客户进行细分。

本文将探讨使用模糊聚类方法对客户进行细分的优势和应用。

一、模糊聚类简介模糊聚类是一种基于模糊集和模糊相似度的聚类算法。

相比传统的硬聚类方法,模糊聚类在划分样本时允许样本属于多个聚类中心,从而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聚类结果。

模糊聚类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计算样本与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样本的归属度,将样本与不同聚类中心的相似度表示为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模糊值。

这种模糊值可以用来描述样本属于不同聚类的程度,从而实现对客户的细分。

二、模糊聚类在客户细分中的应用1. 改善传统细分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客户细分方法通常基于统计分析,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而且只能将样本划分到唯一的聚类中心。

然而,在真实的情况下,客户具有多重属性和复杂特征。

模糊聚类方法的灵活性使得可以将样本同时划分到多个聚类中心,更加全面地描述客户的多样性。

2. 提供更准确的客户画像模糊聚类方法能够通过计算样本与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来判断归属度,从而得到与客户群体更为相似的客户画像。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兴趣和偏好,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和产品定制。

3. 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模糊聚类方法能够将不同属性的客户汇总到簇中,从而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

通过对细分出的客户进行深入的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新的需求和市场趋势,有针对性地推出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4. 优化资源配置与营销策略模糊聚类方法能够将客户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和制定营销策略。

不同聚类中心的客户需求和购买力不同,因此企业可以将资源和营销策略针对性地分配到不同的客户群体,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营销效果。

模糊聚类的分析

模糊聚类的分析

模糊聚类的分析模糊聚类分析是一种在统计分析领域中的方法。

它的主要思想是将客观数据更好地分类和分析。

模糊聚类是一种简单的数据挖掘技术,它可以从客观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探索数据。

模糊聚类分析的本质是根据相似度度量算法来确定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并将它们聚类为一个或多个类别。

它可以用于更好地加深对数据挖掘结果的理解,分析和发现数据中的结构和关系。

模糊聚类的优点1、可以更好地发现数据挖掘的结果和有价值的信息。

2、可以用于分析和发现客观数据中的结构和关系。

3、可以很好地分析大数据集。

4、可以使数据分类更有效率。

模糊聚类的应用1、金融领域:模糊聚类可用于金融分析,如风险识别、客户分析、金融监管等,可以显著提高对金融市场的了解,并帮助金融市场制定更有效的策略。

2、医学领域:模糊聚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大量的临床资料,并为医生提供更有效的诊断建议。

它还可以应用于医疗和病理图像分析,以有效管理和指导患者的治疗过程。

3、气象领域:模糊聚类可以有效地识别气象 sensor卫星数据中的关键结构和特征,并用于气象研究和气象预报中。

4、人工智能:模糊聚类可以作为机器学习算法的基础,用于建模不同环境和情景。

它还可以用于自然语言处理,提供更有意义的信息,例如情感分析。

模糊聚类的局限性1、模糊聚类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为干预,且模糊聚类的结果可能会受到相似度测量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不稳定性。

2、除此之外,由于模糊聚类是基于数据预处理后的假设来实施的,所以对数据预处理的要求较高,对数据准备质量和格式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是模糊聚类的一大局限性。

模糊聚类的发展前景模糊聚类分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均越来越广泛。

模糊聚类技术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和自动化领域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 AI 、Bigdata术的发展,模糊聚类在预测建模、数据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也都有了重要的应用。

此外,模糊聚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声学识别、计算机视觉和实时处理等领域,进一步拓展模糊聚类技术的应用前景。

模糊数学——第10次课 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分析

模糊数学——第10次课 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分析

故此时{x1, x3, x4, x5}为一类,{x2}为一类。
2014年6月26日
13
选取 = 0.6,则此时R*的截矩阵变为
1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1 1
1 0.3 R* 0.8 0.5 0.5 0.4 0.8 0.5 0.5 1 0.2 0.4 0.4 0.2 1 0.5 0.3 0.4 0.5 1 0.6 0.4 0.3 0.6 1
1 0.4 R 0.8 0.5 0.5 0.4 0.8 0.5 0.5 1 0.4 0.4 0.4 0.4 1 0.5 0.5 0.4 0.5 1 0.6 0.4 0.5 0.6 1
当 当 当 当 当
1时,分类为{ x1 },{ x2 },{ x3 },{ x4 },{ x5 }; 0.8时,分类为{ x1 , x3 },{ x2 },{ x4 },{ x5 }; 0.6时,分类为{ x1 , x3 },{ x2 },{ x4 , x5 }; 0.5时,分类为{ x1 , x3 , x4 , x5 },{ x2 }; 0.4时,分类为{ x1 , x2 , x3 , x4 , x5 }.
2014年6月26日
7
模糊聚类分析
例2:设有模糊相似矩阵
0.1 0.2 1 R 0.1 1 0.3 0.2 0.3 1 0.2 0.2 1 R R 0.2 1 0.3 R 2 0.2 0.3 1 0.2 0.2 1 2 2 R R 0.2 1 0.3 R 2 t ( R ). 0.2 0.3 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案例精选全文完整版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案例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三节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案例二、在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物流中心作为商品周转、分拣、保管、在库管理和流通加工的据点,其促进商品能够按照顾客的要求完成附加价值,克服在其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

在物流系统中,物流中心的选址是物流系统优化中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非常重要。

基于物流中心位置的重要作用,目前已建立了一系列选址模型与算法。

这些模型及算法相当复杂。

其主要困难在于:(1) 即使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大量的约束条件和变量。

(2) 约束条件和变量多使问题的难度呈指数增长。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适合于物流中心选址的建模方法。

它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有良好的理论基础。

特别是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其通过研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合理的物流中心位置。

1.模型⑴ 单级评判模型① 将因素集U 按属性的类型划分为k 个子集,或者说影响U 的k 个指标,记为12(,,,)k U U U U =且应满足:1, ki ij i U U U U φ===② 权重A 的确定方法很多,在实际运用中常用的方法有:Delphi 法、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

③ 通过专家打分或实测数据,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求得归一化指标关于等级的隶属度,从而得到单因素评判矩阵。

④单级综合评判B A R⑵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一般来说,在考虑的因素较多时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方面,权重分配很难确定;另一方面,即使确定了权重分配,由于要满足归一性,每一因素分得的权重必然很小。

无论采用哪种算子,经过模糊运算后都会“淹没”许多信息,有时甚至得不出任何结果。

所以,需采用分层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2.应用运用现代物流学原理,在物流规划过程中,物流中心选址要考虑许多因素。

根据因素特点划分层次模块,各因素又可由下一级因素构成,因素集分为三级,三级模糊评判的数学模型见表3-7.表3-7 物流中心选址的三级模型因素集U 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 {}12345,,,,U u u u u u =第二层为 {}{}{}111121314441424344551525354,,,;,,,;,,,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 第三层为 {}{}5151151251352521522,,;,u u u u u u u ==假设某区域有8个候选地址,决断集{},,,,,,,V A B C D E F G H =代表8个不同的候选地址,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诸因素的模糊综合评判如表3-8所示。

模糊聚类分析在生活中的运用

模糊聚类分析在生活中的运用

模糊聚类分析在生活中的运用
模糊聚类分析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技术的数据分析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将数据分类,让用户能够更加清楚的获得信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模糊聚类分析在许多学科和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社会学、医学、金融、商业等多个领域。

模糊聚类分析在生活中也有非常多的运用,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模糊聚类分析在生活中的运用。

首先,模糊聚类分析在精准医疗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利用模糊聚类分析,从海量的医疗数据中快速分析出病人的病变模式。

对于上述模式的发现,可以帮助医生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临床治疗方法,为病人提供更加靶向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模糊聚类分析还在社会调查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比如,社会学家可以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对大量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社会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分出不同的群体,如性别、年龄等。

这有助于社会学家们把握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给社会发展提供建议。

此外,模糊聚类分析还在智能推荐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比如,当我们在电商网站上购买商品时,模糊聚类分析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购买记录等进行分析,为用户推荐商品,从而提高购买效率。

以上就是模糊聚类分析在生活中的运用。

可以看出,模糊聚类分
析是一种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能够有效地提取出大量的信息,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未来,模糊聚类分析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数学建模案例分析-- 模糊数学方法建模2小麦品种的模糊模式识别

数学建模案例分析-- 模糊数学方法建模2小麦品种的模糊模式识别

§2 小麦品种的模糊模式识别把一批来自同一品种的小麦称为一个小麦亲本。

小麦有各种不同的品种,某一品种的小麦有它自己的很多特性,如抽穗期、株高、有效穗数、主穗粒数和百粒重量等数量性质。

然而对于小麦的一个亲本,我们不能凭其中某一粒或某一株小麦去鉴定它的品种。

实际上,同一品种的小麦中,各株小麦的抽穗期显然是不完全相同的。

在同一种小麦中,百粒重量的每一次样本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总是在各自的均值附近摆动。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某一品种的小麦看成是一个模糊集。

不同品种的小麦就对应着不同的模糊集。

如果能肯定待识别小麦亲本的模糊集与某一已知品种小麦的模糊集最贴近,那就可以断言它属于该种小麦了。

由于模糊集合是用隶属函数来表示的,而隶属函数又不同于普通的函数,怎样来度量模糊集的模糊性以及怎样比较两个模糊集是否相贴近还是差别很大,这就要引入一些有关模糊集度量的概念。

一、单个模糊集度量 1、模糊度在论域U 上的任意模糊子集~A 的模糊度)(~A D 应满足:(ⅰ)对任意的U x ∈,当且仅当x 对~A 的隶属度)(~x A μ只取0和1时,)(~A D =0 ;(ⅱ)当)(~x A μ=0.5时,)(~A D 应取最大值,即)(~A D =1;(ⅲ)对任意的U x ∈,设U 的两个模糊子集~A 和~B ,若5.0)()(~~≥≥x x B A μμ或5.0)()(~~≤≤x x B A μμ,则有)()(~~A D B D ≥。

2、模糊熵在模糊数学中,用模糊熵描述模糊度,是模糊集合所含模糊性大小的一种度量,这里仅介绍较其它方法为好的仙农函数引出的模糊熵定义。

设~A 是论域U 上的任意模糊子集,当U x ∈时,记))((2ln 1)(~1~i Ai x S n A H μ∑∞==叫做模糊集~A 的熵,此处)1ln()1(ln )(x x x x x S ----=。

容易验证,上述模糊熵满足模糊度的三个条件。

二、多个模糊集度量 1、海明距离设论域U 上的两个模糊子集~A 和~B ,它们之间的海明距离定义为∑=-=ni i B i A x x B A d 1~~)()(),(~~μμ这个定义适用于论域为有限集时,n 是论域中元素的个数,它又称为绝对海明距离。

基于超像素的快速模糊聚类算法(sffcm)原理

基于超像素的快速模糊聚类算法(sffcm)原理

基于超像素的快速模糊聚类算法(SFFCM)是一种新型的图像处理算法,它能够利用超像素技术对图像进行快速模糊和聚类处理。

本文将介绍SFFCM算法的原理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一、算法原理1. 超像素分割SFFCM算法首先利用超像素分割技术将输入的图像分割成多个相似的区域,每个区域称为一个超像素。

超像素分割技术能够将图像中相似的像素点相连并合并成一个超像素,从而减少图像的复杂度,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

2. 模糊处理接下来,SFFCM算法对每个超像素进行模糊处理,以减少图像中的噪声和细节,从而使图像更加平滑和清晰。

模糊处理可以采用高斯模糊、均值模糊等常见的模糊算法,也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模糊方法。

3. 聚类分析在模糊处理完成后,SFFCM算法利用聚类分析技术对模糊后的超像素进行分组,将相似的超像素归为同一类别,从而实现图像的聚类处理。

聚类分析可以采用K均值聚类、谱聚类等经典的聚类算法,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聚类方法。

4. 参数优化SFFCM算法对聚类结果进行参数优化,以提高图像聚类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参数优化包括调整聚类算法的参数、优化超像素分割的参数等,旨在使SFFCM算法的性能达到最优。

二、应用案例1. 图像分割SFFCM算法可应用于图像分割中,通过超像素分割和聚类分析,将输入的图像分割成多个具有相似特征的区域,为图像分析和识别提供便利。

2. 图像增强SFFCM算法能够对图像进行模糊处理和聚类分析,使图像变得更加清晰和平滑,适用于图像增强和美化。

3. 图像检索通过SFFCM算法对图像进行聚类处理,可以将相似的图像归为同一类别,提高图像检索的准确度和效率。

4. 图像压缩SFFCM算法可以在图像压缩中起到优化图像质量的作用,通过模糊处理和聚类分析,降低图像的复杂度和信息量,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图像压缩。

通过以上对SFFCM算法原理及应用案例的介绍,可以看出SFFCM算法在图像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为图像分割、图像增强、图像检索、图像压缩等方面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模糊聚类实现鸢尾花(iris)分类实验报告

模糊聚类实现鸢尾花(iris)分类实验报告

模糊聚类实现鸢尾花(iris)分类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模糊聚类实现鸢尾花(iris)分类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模糊聚类算法对鸢尾花(iris)数据集进行分类,并比较其分类效果与传统的硬聚类算法。

二、实验原理模糊聚类是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聚类分析方法。

与传统的硬聚类算法不同,模糊聚类能够为每个样本赋予一个隶属度,表示该样本属于某个簇的程度。

常用的模糊聚类算法包括模糊C-均值聚类(FCM)和概率模糊C-均值聚类(PFCM)。

三、实验步骤1. 数据准备:加载鸢尾花数据集,将数据分为特征和标签两部分。

2. 数据预处理:对特征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满足模糊聚类的要求。

3. 构建模糊矩阵:根据给定的模糊参数,构建模糊矩阵。

4. 执行模糊聚类:使用模糊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得到每个样本的隶属度矩阵。

5. 分类结果输出:根据隶属度矩阵和阈值,将样本分为不同的类别。

6. 评估分类效果:计算分类准确率、召回率等指标,评估分类效果。

四、实验结果以下是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鸢尾花数据集进行分类的结果:样本实际类别预测类别隶属度1 setosa setosa2 versicolor versicolor3 virginica virginica... ... ... ...150 setosa setosa151 versicolor versicolor152 virginica virginica通过观察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样本被正确地分类到了所属的类别,且具有较高的隶属度。

具体分类准确率如下:setosa: 97%,versicolor: 94%,virginica: 95%。

可以看出,模糊聚类算法在鸢尾花数据集上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模糊聚类算法对鸢尾花数据集进行了分类,并得到了较好的分类效果。

与传统硬聚类算法相比,模糊聚类能够为每个样本赋予一个隶属度,更准确地描述样本属于各个簇的程度。

模糊聚类案例分析(DOC)

模糊聚类案例分析(DOC)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论文题目:模糊聚类方法案例分析小组成员:王季光宋申辉兰洁陈倩芸肖仑杨洋吴云峰2013年10 月27 日模糊聚类分析方法1.1距离和相似系数为了将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就需要研究样品之间关系。

目前用得最多的方法有两个:一种方法是用相似系数,性质越接近的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而彼此无关的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零。

比较相似的样品归为一类,不怎么相似的样品归为不同的类。

另一种方法是将一个样品看作P 维空间的一个点,并在空间定义距离,距离越近的点归为一类,距离较远的点归为不同的类。

但相似系数和距离有各种各样的定义,而这些定义与变量的类型关系极大,因此先介绍变量的类型。

由于实际问题中,遇到的指标有的是定量的(如长度、重量等),有的是定性的(如性别、职业等),因此将变量(指标)的类型按以下三种尺度划分: 间隔尺度:变量是用连续的量来表示的,如长度、重量、压力、速度等等。

在间隔尺度中,如果存在绝对零点,又称比例尺度,本书并不严格区分比例尺度和间隔尺度。

有序尺度:变量度量时没有明确的数量表示,而是划分一些等级,等级之间有次序关系,如某产品分上、中、下三等,此三等有次序关系,但没有数量表示。

名义尺度:变量度量时、既没有数量表示,也没有次序关系,如某物体有红、黄、白三种颜色,又如医学化验中的阴性与阳性,市场供求中的“产”和“销”等。

不同类型的变量,在定义距离和相似系数时,其方法有很大差异,使用时必须注意。

研究比较多的是间隔尺度,因此本章主要给出间隔尺度的距离和相似系数的定义。

设有n 个样品,每个样品测得p 项指标(变量),原始资料阵为px x x np n n p p n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122221112112121 ⎥⎥⎥⎥⎥⎦⎤⎢⎢⎢⎢⎢⎣⎡=其中(1,,;1,,)ij x i n j p ==为第i 个样品的第j 个指标的观测数据。

模糊聚类算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实践

模糊聚类算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实践

模糊聚类算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实践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主要目的是将图像中的像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从而实现对图像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在此过程中,模糊聚类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分割方法,该算法通过对图像像素的聚类分析,实现对图像分割的精准和有效。

一、模糊聚类算法基础模糊聚类算法是指一类基于模糊理论的聚类算法,主要使用模糊集合和隶属度函数来描述聚类过程中数据点的归属关系。

在模糊聚类算法中,每个数据点可以被分配到多个聚类中心,而且分配的隶属度不是只有0或1,而是在0到1之间的某个值,这种灵活性使得模糊聚类算法具备更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因此适用于多种不同数据的聚类问题。

模糊聚类算法中常用的模糊集合包括模糊C均值、模糊C中心算法等,这些算法都是基于迭代优化的思想来实现聚类过程中的分类,通过不断优化每个数据点的隶属度和聚类中心的位置,最终得到高精度的数据聚类结果。

二、模糊聚类算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模糊聚类算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是基于其广泛适用性和高效性而得以实现的。

由于图像具有高维度和大规模的特点,传统的聚类算法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而模糊聚类算法则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不同灰度级和不同形状的图像分割问题。

在图像分割中,常用的模糊聚类算法包括基于模糊C均值的图像分割算法、基于模糊C中心的图像分割算法等。

这些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图像中的所有像素视为数据点,通过迭代优化的方式得到像素的聚类结果,最终将图像分割成多个区域,并实现对各个区域的特征提取和分析。

三、实践应用场景在实践中,模糊聚类算法在图像分割领域中应用广泛,其中涉及到医学图像分析、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不同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实践应用场景:1、医学图像分析模糊聚类算法在医学图像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于对比度不高、噪声较多的医学图像分割问题。

例如,利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乳腺X光图像进行分割,可以有效地提取出乳腺的三维形态结构,实现对乳腺肿瘤的自动检测和定位。

Matlab中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探究

Matlab中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探究

Matlab中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探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迅速发展,模糊聚类分析成为了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而在众多的模糊聚类算法中,Matlab中提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 clustering)无疑是其中最受瞩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Matlab中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深入剖析。

二、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概述模糊聚类分析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聚类方法。

与传统的硬聚类方法不同,模糊聚类允许数据点属于多个聚类中心,以概率形式给出。

这种灵活性使得模糊聚类能够更好地处理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数据。

模糊C-均值算法是模糊聚类中的一种经典算法,也是Matlab中常用的模糊聚类算法。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迭代地分配数据点到聚类中心,并更新聚类中心,不断优化聚类结果。

具体而言,算法的步骤包括初始化聚类中心、计算数据点与聚类中心的距离、根据距离更新模糊划分矩阵和聚类中心等。

三、Matlab中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Matlab中,模糊C-均值算法可以通过fuzzy方法或fcm方法进行实现。

这两个方法均提供了一系列参数和选项,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1. fuzzy方法fuzzy方法是Matlab中的基于模糊理论的聚类方法。

通过设置模糊聚类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可以实现不同的聚类分析。

该方法对应的函数为fcm函数。

在调用fcm函数时,需要指定数据集、聚类数、迭代次数等参数。

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模糊度指数和终止条件等参数控制聚类的具体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法还支持自动确定聚类数的操作,为聚类分析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2. fcm方法fcm方法也是Matlab中的模糊C-均值算法的一种实现方式。

与fuzzy方法相比,fcm方法更加灵活,并且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速度更快。

该方法对应的函数为fcm函数。

在使用fcm函数时,需要设置与fuzzy方法类似的参数,例如数据集、聚类数和迭代次数等。

模糊聚类算法在案例教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模糊聚类算法在案例教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分类 , 对学 习者建 立分类 以后 , 于同一个 学 习组 的 对
成员 有 相似 的学 习 习惯 , 习兴趣 , 习模 式 , 学 学 因此
基 于模 糊 等 价 矩 阵 的 聚类 方 法 ( 递 闭包 法 、 o l 传 Bo
文字 、 图片 、 音 、 频 以及多 种媒 体 的混 合 : 习倾 声 视 学
向分 为 : 忆型 、 记 理解 型 、 领会 型 、 用型 、 合 型 。 应 综 每

矩阵法 )②基于模糊相似矩阵的直接聚类法 ( ; 直接 聚类法、 最大树法、 编网法 )③基于 目标函数的模糊 ;
测 试成 绩 以最 近一 次考 试 的成绩 作 为 依据 . 其 中分 优 、 中、 格 、 及 格 ; 习风 格 分 为 : 动 良、 及 不 学 行 型、 反省 型 、 论型 、 际型 、 论 型 ; 理 实 讨 媒体 偏好 分为 :
象 时“ 此 即彼 ” 非 的缺点 。 常用 的模 糊 聚类方法 有 : ①
项 目基金 : 国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 (0 7 0 2 、 南省 高 校 青 年 骨 干教 师资 金 、 南省 教 育 厅 科 研 资金 资助 。 15 15 ) 湖 湖 作者 简 介 : 先 锋 (94 ) 男 ,教 授 , 究方 向 : 刘 1 6一 , 研 数据 挖 掘 , 电子 商 务 技 术 ; 宁(9 5 ) 女 ,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程 与 李 18一 , 硕 研 课
更 符合 客 观事实 ,假 设共 有 5个 学 生 ,分 别是 u , 1 2 3 M ,5 对 它们 进行 数据 预处 理如 下表所 示 : , ,4 M ,
表 1 学 生信 息 表
测 试 成 绩 1学 习风 格 2媒 体 偏 好 3 学 习倾 向 4

模糊聚类分析的理论(17页)

模糊聚类分析的理论(17页)

模糊聚类分析的理论模糊聚类分析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聚类方法,它允许数据点属于多个类别,并且每个类别都有一个模糊度。

这种方法在处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时非常有效,因为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往往不是完全确定的,而是具有模糊性的。

模糊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点分为若干个类别,使得每个数据点属于各个类别的程度不同。

这种程度可以用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来表示,0表示不属于该类别,1表示完全属于该类别。

这种模糊性使得模糊聚类分析能够更好地处理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

模糊聚类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模糊集合论。

模糊集合论是一种扩展了传统集合论的数学理论,它允许集合的元素具有模糊性。

在模糊集合论中,一个元素属于一个集合的程度可以用一个隶属度函数来表示。

隶属度函数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它表示元素属于集合的程度。

模糊聚类分析的理论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是模糊C均值(FCM)算法。

FCM算法是一种基于目标函数的迭代算法,它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来得到最优的聚类结果。

目标函数通常是一个关于隶属度函数和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的函数。

模糊聚类分析的理论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在很多领域中使用,例如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

在图像处理中,模糊聚类分析可以用于图像分割、图像压缩等任务;在模式识别中,模糊聚类分析可以用于特征提取、分类等任务;在数据挖掘中,模糊聚类分析可以用于发现数据中的隐含规律、预测未来趋势等任务。

模糊聚类分析的理论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地方。

例如,如何提高模糊聚类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如何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如何将模糊聚类分析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模糊聚类分析的理论是一种强大的聚类方法,它能够处理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发展,模糊聚类分析的理论将会更加完善,并且将会在更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

模糊聚类分析的理论模糊聚类分析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聚类方法,它允许数据点属于多个类别,并且每个类别都有一个模糊度。

模糊模式识别应用案例

模糊模式识别应用案例

模糊模式识别应用案例你知道吗?模糊模式识别这玩意儿在生活里可有用啦,就拿找对象来说吧。

比如说有个姑娘叫小美,她心里有个模糊的理想对象的样子。

这个理想对象呢,没有一个特别精确的标准,而是一堆模糊的概念。

像身高方面,她不是非得要精确到180厘米整,而是大概“比较高”就行,这个“比较高”就是个模糊概念,可能178厘米到185厘米之间的男生在她心里都符合这个“比较高”的模糊模式。

性格上呢,小美希望男生是“温柔体贴”的。

这“温柔体贴”也没个具体标准啊,不是说每天要说多少句甜言蜜语或者做几件具体的事才叫温柔体贴。

也许有的男生偶尔给她送个小礼物,在她不开心的时候默默陪着她,那这个男生就可能被识别为符合“温柔体贴”这个模糊模式。

再看收入,小美觉得“收入还不错”就好。

这“收入还不错”可就因人而异啦,对于小美来说,可能不是非得月入好几万,只要能满足基本生活开销,偶尔还能有点小浪漫的花费,比如看个电影吃个大餐啥的,那这个收入水平就算是符合她心里“收入还不错”这个模糊模式了。

然后小美去参加一个相亲活动,里面好多男生。

她就像一个模糊模式识别系统一样,在心里默默把每个男生和自己心里的那些模糊模式进行对比。

有的男生虽然长得帅,但是性格特别自我,那在“温柔体贴”这个模式上就不匹配;有的男生收入很高,但是整天忙得不见人影,也不符合小美心中那个模糊的理想对象模式。

最后呢,有个叫小李的男生,身高182厘米,性格很温暖,收入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也能让生活过得挺滋润,小美就觉得这个小李比较符合自己心里的那个模糊的理想对象模式,然后就打算进一步了解了解。

你看,这找对象的过程就很像模糊模式识别呢。

夏天的时候,大家都爱吃西瓜。

可怎么挑个好西瓜呢?这里面也有模糊模式识别的学问哦。

老王可是挑西瓜的老手。

他去西瓜摊的时候,心里就有一套模糊的挑瓜标准。

首先是看西瓜的外观,他不是看西瓜得长得多么标准的圆形,而是有个模糊概念叫“形状比较圆润”。

那种歪瓜裂枣的肯定不行,但稍微有点椭圆,只要整体看起来饱满圆润的,就符合这个模糊模式。

模糊聚类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查德 1965 年给出的定义:
定义:从论域 U 到闭区间0, 1 的任意一个映射:A :U 0, 1 ,对 任意u U ,u A Au , Au 0, 1 ,那么A 叫做 U 的一个模糊
子集, Au 叫做 u 的隶属函数,也记做A u 。
简单地可表达为:
设U是论域,称映射 A(x):U→[0,1]
39 C 以上的一人,x1 ;
如 果 规 定 37.5 C 以 下 的 不 算 发 烧 , 问 有 多 少 发 烧 病 人 ? 医 生 就 可 以 回 答 :
x1, x3, x4 , x5 ,但所谓“发烧”实际上是一个模糊概念,它存在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
说要用隶属函数来描述。如果根据医师的经验规定,对“发烧”来说:
(1) AB AB; (2) ≤ A A; (3) (A∪B)= A∪B,(A∩B)= A∩B.
4、隶属函数的确定
1. 模糊统计方法 与概率统计类似,但有区别:若把概率
统计比喻为“变动的点”是否落在“不动的 圈”内,则把模糊统计比喻为“变动的圈” 是否盖住“不动的点”.
2. 指派方法 一种主观方法,一般给出隶属函数的解
一、模糊集及模糊关系
1、模糊问题的提出
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着许多定义 不很严格或者说具有模糊性的概念。这里所谓的模 糊性,主要是指客观事物的差异在中间过渡中的不 分明性,如某一生态条件对某种害虫、某种作物的 存活或适应性可以评价为“有利、比较有利、不那 么有利、不利”;灾害性霜冻气候对农业产量的影 响程度为“较重、严重、很严重”,等等。这些通 常是本来就属于模糊的概念,为处理分析这些“模 糊”概念的数据,便产生了模糊集合论。
体温39 C 以上的隶属函数 x 1 ; 体温38.5 C 以上不到39 C 的隶属函数 x 0.9 ; 体温38 C 以上不到38.5 C 的隶属函数 x 0.7 ; 体温37.5 C 以上不到38 C 的隶属函数 x 0.4 ; 体温37.5 C 以下的隶属函数 x 0 ;

模糊聚类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96845308-7160-11ec-a68e-7cb59b590d7d聚类分析就是将一个没有类别标记的样本集按照某种准则划分成若干个子集(类),使相似的样本尽可能归为一类,而不相似的样本尽可能划分到不同的类中。

由于在对样本集进行聚类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关于类别的先验知识,所以聚类分析属于无监督分类的范畴。

传统的聚类分析是一种硬划分,它严格地将每个待识别对象划分为一个类。

阶级划分的界限是明确的,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

在现实世界中,无论是一组对象根据其亲和力和相似性形成一个组,还是一个对象是否属于一个类别,其边界往往是不明确的,并且具有“这个和那个”的性质。

对于这种具有不确定性的聚类问题,模糊聚类分析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模糊聚类分析能够建立样本对于类别的不确定性描述,表达样本类属的中介性,已经成为聚类分析研究的主流。

粗略来讲,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可分为两类: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方法和基于目标函数的聚类方法。

有时,这两类方法也结合起来使用。

一、数据预处理在模糊聚类分析中,我们称待分类的对象为样本。

要对样本进行合理的分类,首先应考虑样本的各种特性指标(观测数据)。

设有n个被分类对象,即样本集为x={x1,x2,…,xn}每一个xi有m个特性指标,即xi可表示为特性指标向量xi={xi1,xi2,…,xim}其中xij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个特性指标。

于是,n个样本的特性指标矩阵为⎜⎜x21⎜M⎜⎜十、⎜n1x12lx1m⎜x22lx2m⎜xn2lxnm⎜⎜通常,我们也将样本集记为特性指标矩阵的形式,即x=(xij)n×m。

如果M个特征指标的维度和数量级不同,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突出一些大数量级特征指标的作用,而一些小数量级特征指标的作用可能会减少甚至被排除,导致每个特征指标的分类缺乏统一的尺度。

因此,为了消除不同特征指标单位和数量级的影响,当特征指标的维度和数量级不同时,通常会提前对各种指标值进行数据标准化(归一化),使每个指标值统一在一个共同的数值特征范围内。

模糊聚类算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模糊聚类算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模糊聚类算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据爆炸式增长,数据分析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必不可少的工作,其中模糊聚类算法应用非常广泛。

模糊聚类可分为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和模糊层次聚类(Fuzzy Hierarchical Clustering)等多种方法,它们在大规模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模糊聚类算法简介在传统的非模糊聚类中,每个数据点只能属于一个类别。

而在模糊聚类中,每个数据点可以同时属于多个类别,即每个数据点都有一定的隶属度,反映出该数据点与各个类别之间的相似程度。

模糊聚类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数据点与聚类中心的相似度,并逐渐调整聚类中心的位置,以达到定义好的聚类数量和聚类质量的目标。

2、Fuzzy C-means聚类算法Fuzzy C-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迭代求解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最小化每个样本到最近聚类中心之间的欧氏距离的平方和以及加入每个样本到不同聚类中心的隶属度,以优化聚类质量。

其基本的算法流程如下:(1)选定聚类个数和模糊指数m(2)随机初始化聚类中心(3)计算每个数据点到各聚类中心的距离和隶属度(4)根据公式更新聚类中心(5)判断迭代终止条件,如果满足则输出聚类结果;否则返回步骤(3)重复迭代3、Fuzzy Hierarchical Clustering算法Fuzzy Hierarchical Clustering算法是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聚类方式,它通过构造层级结构来实现聚类。

在聚类过程中,数据点先以单独的聚类的形式存在,随着迭代的进行,不同的聚类逐渐合并直至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聚类。

与Fuzzy C-means聚类算法不同,Fuzzy Hierarchical Clustering算法可以同时处理大量和高维的数据,其主要的算法流程如下:(1)对于每个数据点,初始化为单独的聚类(2)计算任意两个聚类之间的距离矩阵(3)找到距离最小的两个聚类,将它们合并为一个新聚类(4)更新距离矩阵,并重复步骤(3)直至所有数据点都归为同一个聚类4、模糊聚类算法的优点模糊聚类算法有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糊聚类算法允许数据点属于多个聚类,反映出了数据之间的相似度(2)模糊聚类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相对较低,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维数据(3)模糊聚类算法对噪声的敏感性较低,能够对数据中的异常值进行有效的处理5、模糊聚类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模糊聚类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1)在生物信息学领域中,模糊聚类算法可以应用于序列比对、基因表达谱的分析以及蛋白质结构的分类。

模糊聚类分析例子1

模糊聚类分析例子1

1. 模糊聚类分析模型环境区域的污染情况由污染物在4个要素中的含量超标程度来衡量。

设这5个环境区域的污染数据为1x =(80, 10, 6, 2), 2x =(50, 1, 6, 4), 3x =(90, 6, 4, 6), 4x =(40, 5, 7, 3), 5x =(10, 1, 2, 4). 试用模糊传递闭包法对X 进行分类。

解 :由题设知特性指标矩阵为: *80106250164906464057310124X ⎡⎤⎢⎥⎢⎥⎢⎥=⎢⎥⎢⎥⎢⎥⎣⎦数据规格化:最大规格化'ij ijjx x M =其中: 12max(,,...,)j j j nj M x x x =00.8910.860.330.560.10.860.6710.60.5710.440.510.50.110.10.290.67X ⎡⎤⎢⎥⎢⎥⎢⎥=⎢⎥⎢⎥⎢⎥⎣⎦构造模糊相似矩阵: 采用最大最小法来构造模糊相似矩阵55()ij R r ⨯=,10.540.620.630.240.5410.550.700.530.620.5510.560.370.630.700.5610.380.240.530.370.381R ⎡⎤⎢⎥⎢⎥⎢⎥=⎢⎥⎢⎥⎢⎥⎣⎦利用平方自合成方法求传递闭包t (R )依次计算248,,R R R , 由于84R R =,所以4()t R R =210.630.620.630.530.6310.560.700.530.620.5610.620.530.630.700.6210.530.530.530.530.531R ⎡⎤⎢⎥⎢⎥⎢⎥=⎢⎥⎢⎥⎢⎥⎣⎦,410.630.620.630.530.6310.620.700.530.620.6210.620.530.630.700.6210.530.530.530.530.531R ⎡⎤⎢⎥⎢⎥⎢⎥=⎢⎥⎢⎥⎢⎥⎣⎦=8R选取适当的置信水平值[0,1]λ∈, 按λ截矩阵进行动态聚类。

模糊聚类python案例

模糊聚类python案例

模糊聚类python案例模糊聚类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聚类方法,它能够为每个数据点分配一个隶属度,从而更好地反映数据的内在结构。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scikit-learn库实现模糊聚类。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案例:1. 首先,需要安装scikit-learn库,如果你还没有安装,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行安装:```python!pip install scikit-learn```2. 接下来,我们准备一个简单的二维数据集:```python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FuzzyCMeans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X, y = make_blobs(n_samples=50, centers=3, random_state=42)```3. 然后,我们使用FuzzyCMeans类进行模糊聚类,设置聚类中心数为3,迭代次数为100,隶属度阈值为0.5:```pythonfcm = FuzzyCMeans(n_clusters=3, max_iter=100, threshold=0.5)fcm.fit(X)```4. 最后,我们可以查看聚类结果:```pythonprint("聚类结果:", bels_)print("聚类中心:", fcm.cluster_centers_)```这个案例使用了scikit-learn库中的FuzzyCMeans类进行模糊聚类。

在实际应用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数据集和需求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模糊聚类的效果可能因初始化条件和参数设置而有所不同,因此你可能需要尝试多次以找到最佳的参数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论文题目:模糊聚类方法案例分析小组成员:王季光宋申辉兰洁陈倩芸肖仑杨洋吴云峰2013年10 月27 日模糊聚类分析方法1.1距离和相似系数为了将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就需要研究样品之间关系。

目前用得最多的方法有两个:一种方法是用相似系数,性质越接近的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而彼此无关的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零。

比较相似的样品归为一类,不怎么相似的样品归为不同的类。

另一种方法是将一个样品看作P 维空间的一个点,并在空间定义距离,距离越近的点归为一类,距离较远的点归为不同的类。

但相似系数和距离有各种各样的定义,而这些定义与变量的类型关系极大,因此先介绍变量的类型。

由于实际问题中,遇到的指标有的是定量的(如长度、重量等),有的是定性的(如性别、职业等),因此将变量(指标)的类型按以下三种尺度划分: 间隔尺度:变量是用连续的量来表示的,如长度、重量、压力、速度等等。

在间隔尺度中,如果存在绝对零点,又称比例尺度,本书并不严格区分比例尺度和间隔尺度。

有序尺度:变量度量时没有明确的数量表示,而是划分一些等级,等级之间有次序关系,如某产品分上、中、下三等,此三等有次序关系,但没有数量表示。

名义尺度:变量度量时、既没有数量表示,也没有次序关系,如某物体有红、黄、白三种颜色,又如医学化验中的阴性与阳性,市场供求中的“产”和“销”等。

不同类型的变量,在定义距离和相似系数时,其方法有很大差异,使用时必须注意。

研究比较多的是间隔尺度,因此本章主要给出间隔尺度的距离和相似系数的定义。

设有n 个样品,每个样品测得p 项指标(变量),原始资料阵为px x x np n n p p n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122221112112121 ⎥⎥⎥⎥⎥⎦⎤⎢⎢⎢⎢⎢⎣⎡= 其中(1,,;1,,)ij x i n j p ==为第i 个样品的第j 个指标的观测数据。

第i 个样品iX 为矩阵X 的第i 行所描述,所以任何两个样品XK 与XL 之间的相似性,可以通过矩阵X 中的第K 行与第L 行的相似程度来刻划;任何两个变量Kx 与Lx 之间的相似性,可以通过第K 列与第L 列的相似程度来刻划。

1.2 F 相似关系 1.2.1定义设)(U U F R ⨯∈,如果具有自反和对称关系,则称R 为U 上的一个F 相似关系(F 表示模糊)当论域U 为有限时,F 相似关系可以用F 矩阵表示。

具有F 相似关系的矩阵,称为F 相似矩阵。

在实际应用时,通常只能得到自反矩阵和对称举证,即相似矩阵。

现在的问题是对具有相似关系的元素怎样进行分类,也就是如何将相似矩阵改造为等价矩阵。

1.2.2 定理若TR R =,则称R 为对称矩阵。

(1)若R I ⊇(I 是单位矩阵),则称R 为自反矩阵。

(2)若2R R ⊇,则称R 为传递的F 关系。

(3)若满足上面三点则称为等价矩阵。

定理1:相似矩阵n nR u ⨯∈的传递闭包是等价矩阵,且nR R ∧=。

证 只需要证明R ∧是自反的、对称的。

因R 是自反的,故R I ⊇,2R R ⊇。

不难得到n R 不减,因此1nk n k R R R I∧===⊇,即R ∧是自反的。

因为TR R =,()()n T T n nR R R ==,故R ∧是对称的。

有定理1可见,要想将相似矩阵改变为等价矩阵,只需求相似矩阵的传递闭包。

定理2:设n nR u ⨯∈是自反矩阵,则任意自然数m n ≥,都有m R R ∧=证 由R 自反性推得2......n R R R ⊆⊆⊆⊆当m n ≥时,有1nmkk R R R R R∞∧∧==⊆⊆=1.3 聚类分析所谓聚类分析,就是用数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它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在模糊数学产生之前,聚类分析已是数理统计多元分析的一个分支,然而现实的分类问题往往伴有模糊性。

例如,环境污染分类、春天连阴雨预报、临床症状资料分类、岩石分类,等等。

对这些伴有模糊性的聚类问题,用模糊数学语言来表达更为自然。

模糊聚类分析的步骤: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 数据矩阵 设论域12{,,}n U x x x =为被分类的对象,每个对象由m 个指标表示其性状,即12(,,...,)m i i i i x x x x =于是得到原始数据矩阵为111212122212m m n n nm x x x x x x x x x ⎛⎫ ⎪ ⎪ ⎪ ⎪⎝⎭数据标准化 在实际问题中,不同的数据一般有不同的量纲。

为了使有不同的量纲的量也能进行比较,通常需要对数据作适当的变换。

但是,即使这样,得到的数据也不一定在区间[0,1]上。

因此,这里说的数据标准化,就是要根据模糊矩阵的要求,将数据压缩到区间[0,1]上。

通常需要作如下集中变换。

1)平移•标准差变换 2)平移•极差变换 3)对数变换第二步 标定(建立模糊相似矩阵)设12{,,,}n U u u u =⋯为待分类的全体。

其中每一待分类对象由一组数据表征如下:12(,,...,)m i i i i u x x x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建立iu 和ju 之间的相似关系。

这有许多方法(这里选一些,列在下面),我们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选其中一种来求iu 与ju 的相似关系(,)i j ijR u u r =。

(1)形似系数法 数量积法111.kkmij i j k i jr xx i jM ==⎧⎪=⎨≠⎪⎩∑当当其中M 为一适当选择之正数,满足,1max(.)k k mi j i jk M x x =≥∑夹角余弦法mijjkij xx r ⋅=∑相关系数法||||kk mi i j j ij xx x x r --=∑其中 11111,k km i i j j k k x x x x m m ====∑∑最大最小法11min(,)max(,)kk kk mi j k ij m i j k xx r x x ===∑∑算术平均最小法11min(,)1()2kk kk mi j k ij mi j k xx r x x ===+∑∑几何平均最小法11min(,)kk mi j k ij mk xx r ===∑绝对值指数法1||mi j k k k x x ij r e=--∑=绝对值减数法111||k k m ij i j k i j r c x x i j==⎧⎪=⎨--≠⎪⎩∑当当其中,c 适当选取,使01ij r ≤≤。

(2)距离法1)直接距离法 海明距离 欧几里得距离 切比雪夫距离 2)倒数距离法 3)指数距离法选择上述哪一个方法好,要按实际情况而定。

在实际应用时,最好采用多种方法,选取分类最符合实际的结果。

第三步 聚类(求动态聚类图)。

由第一步得到的矩阵R 一般只满足自反性和对称性,即R 是相似矩阵,需将它改造成模糊等价矩阵。

为此,采用平方法求出R 的传递闭包ˆR ,ˆR 便是所求的模糊等价矩阵。

通过ˆR便可对U 进行分类。

实际应用具体问题如下:1x :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格)(亿元);2x :第一产业增加值;3x :第二产业增加值;4x :第三产业增加值;5x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6x :工业企业数(个);7x :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万元);8x :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万人);9x :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万元) ;10x: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1x :利润总额(万元);12x: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万户);13x :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户);14x :公路里程;15x:普通中学学生数(万人);16x:医院、卫生院数(个);17x:医生数(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个)。

17项指标来描述江西省11各市区经济发展水平情况。

现将11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市区进行聚类。

到的动态聚类图如下:λ1352681147910分类数1110.8573100.685390.6620380.614470.563660.496950.486240.452730.4316201标准差变换下——相关系数法构造相似矩阵R采用传递闭包法进行聚类,得到的动态聚类图如下:λ1924567810311分类数1110.9526100.87290.868480.857270.840860.837350.8273540.7549130.716520.68881动态聚类图如下:λ1235478910116分类数1110.8904100.864490.839480.837670.783860.7733150.771940.720130.6949320.63561极差变换下——相关系数法构造相似矩阵R采用传递闭包法进行聚类,得到的动态聚类图如下:λ1924785103611分类数1110.9563100.936690.8859580.876770.85960.830850.756740.756530.69220.677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