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测验考试《广告心理学》重难点归纳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
广告心理学重点(下)
自学考试“广告(guǎnggào)心理学”全书重点(下)第四节说服的信息(xìnxī)传播模型与广告说服说服的传播模型⎽ƒ 1959年霍夫兰德和詹尼斯提出了一种基于(jīyú)信息传播过程的说服或态度改变的模型。
说服模型的每个环节,都表明了所关联的重要因素ƒ4传递者或信息源涉及的问题是,它是否从自己所维护(wéihù)的看法中得到个人的好处。
客观性或无私心成为可信的基本条件。
4意见传播,也就是进行说服(shuō fú)。
主要取决于信息的本身,但传播方式方法对说服效果亦有影响4接受者是被说服的对象。
中心问题是信念和人格(人性)情境因素对说服过程的影响主要涉及警告与分心4广告的说服⎽ƒ广告成为诱因的因素:广告信息本身与消费者的潜在需要有关4广告信息源有较高的可信度44广告给消费者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化广告气氛或情境4如何增强广告信息的可信度ƒ4突出广告产品的特点,也不回避次要特性的不足,即宣传的客观性实际表演或操作4科学鉴定的结果和专家学者的评价44消费者的现身说法失实广告的修正作用⎽第五节误导性广告的分析与对策误导性广告的分析⎽ƒ误导性广告:误导是一种心理效应。
它借助与文字、图案等知觉线索,让人对特定对象产生错误的理解。
利用误导,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造成了负面社会效应,这种广告就是误导性广告。
(名词解释)ƒ引起误导的因素:从误导的词语来看,他们的语义往往带有多义性或模糊性4某些误导性传播跟境联效应有关44误导引发的错误知觉可能涉及主体的期待心理。
克服误导性广告的对策⎽健全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ƒƒ大众应努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识别虚假广告的手法ƒ在识别各类广告信息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注意知觉的线索上,须做进一步的信息加工第六节态度的测量总加量表Likert Scale⎽利凯特 1932等距离表Equal-appearing Interval Scale 塞斯通蔡夫 1929⎽⎽语义分析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奥斯古特 1957多极估量量表Multistage Evaluation⎽ Scale二维评价量表马谋超曹志强 80年代初第七章广告(guǎnggào)理性诉求的需要基础第一节广告的理性诉求于“独特卖点建议”⎽广告的理性诉求:基于商品(shāngpǐn)的功能和特性的一种诉求。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归纳
广告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5个,2分/个,共10分)1、光环效应:人们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强烈的知觉,就像月晕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
①梦露的鞋子②环效应是把双刃剑2、奥卡姆剃刀:“奥卡姆剃刀”是一种“反动的”哲学。
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就是不断为这个世界增添新的内容,而“奥卡姆剃刀”却不断向我们的文明成果发出挑战,指出许多东西实际上是有害无益的,而我们正在被这些自己制造的麻烦压垮。
①把烦琐累赘一刀砍掉②享受简单的生活③如无必要,勿增实体3、皮革马利翁效应: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①“雕像”变成“美少女”的故事②不应吝啬对孩子的赞美③学会赞赏别人4、广告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5、AID(M)A: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AIDAS:引起注意—诱发兴趣—刺激欲望—促进购买—买后满足6、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猜测,考2个)①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起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关系。
②投射法:投射法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用来探讨消费者潜在的动机和情感,消费者首先接受一个可用多种方法解释的模糊刺激,在其作出反应时,通常会把自己隐藏起来的需要、愿望、情绪投射到对这一刺激的解释上,通过对这些反应的间接推测,我们可以了解其内心的深层想法。
③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蕴含规律的方法。
7、理性广告的说服过程:(四选一)①功能一致性理论:消费者接受到广告刺激时,会把从广告中获得的产品性能方面的特点与自己心目中所期望的或理想的产品应具有的性能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广告中的产品是否与自己的期望是否相符,这一过程称为功能一致性过程。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
广告心理学1.什么是广告心理?主要研究说服大众购买商品的心理过程,即研究广告传播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心理现象、本质、规律及方法的一门学问。
2.什么是AIDMA?广告五字经打动公众的广告应具有的5个心理条件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Memory Action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欲望激发强化记忆促使行动3.什么是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独特的销售建议(罗瑟瑞夫斯)①每一条广告都必须给消费者提出一条建议。
②提出的建议必须是竞争对手没有或无法提出的。
③提出的建议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撼动消费者。
4.什么是绝对阈限?绝对阈限是指能被感觉渠道察觉的刺激的最小量。
5.什么是知觉偏见?知觉偏见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型作用)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p17马斯洛认为人有许多基本需要,并将这些需要排成一个有高低层次的系统。
并且优势需要决定人的行为。
①生理需要:吃、喝、拉、睡、性。
②安全需要:身体、财物、住所、就业、投资、生活。
③社交需要:需要有人关注我们,关心我们,与人相处,认同家庭,寻根寻祖,结交朋友,受人赞扬……④尊重需要:声望、尊严、地位、胜任感、力量、成就、他人的尊敬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风度。
7.图地关系“图”是主要的知觉对象,“地”是次要的知觉对象,其作用是作为主要对象的陪衬。
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图地关系反转,将分别出现不同意义的画面,便产生了双重意象。
8.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贺曼·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发现:输入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记忆,但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了的东西就会被遗忘,而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时间。
广告心理学的重点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章绪论1,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对象A广告心理学史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
B其研究对象使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
广告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包括广告受众(即消费者)在广告活动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各类广告形式、手段的心理效果的测定,以及广告人在广告活动(如创意等)中的心理活动。
它更多的是强调心理学的原理在广告实践中的应用。
C功能:第一,传递沟通功能,是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一座桥梁。
第二,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第三,影响态度功能。
3)研究任务2,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3,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询问调查法3)投射法4)问卷量表法5)实验法6)内容分析法4,学习广告心理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学习广告心理学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特定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1,广告受众的注意1)发挥广告心理功效的原则:“AIDMA”(attention引起注意, interest引发兴趣, desire激起欲望, memory强化记忆, action促成行动)2)广告受众的注意及种类A内涵: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为心理过程提供一种背景状态。
其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B种类:第一,有意注意,第二,无意注意,第三,有意后注意,3)广告受众注意的功效C广告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有以下作用:选择作用、维持作用、调节监督作用。
2,广告引起广告受众注意的方法1)广告信息的特点A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多,无意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式由客观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的一种应答性反应。
因此,广告作为对广告受众的刺激物,其本身的特点会影响广告受众对他的注意。
a新异性 b活动变化性 c对比性d广告信息的相对强度e信息呈现的方式、信息量和速度2)选择广告的位置3)增加广告的重复率4)符合广告对象的兴趣5)运用幽默增加广告的趣味性6)增加广告的艺术性7)了解广告受众注意的分配如何8)利用悬念吸引注意43,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 1)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A商业广告是市场营销整体中重要的环节,广告成功指它最终能够促使整体营销计划的完成,并促使其整体市场营销保持在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2010年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重难点归纳
1、题目里有“口”的选50米,有“站”的选30米,叫“口五站三" 剩下的全选150米,没有150的选最大。
判断题全对。
2、有关公里的题目:城市街道选50公里,其余有30的全选30。
高速最高70,高速最低60。
判断题全对。
3、吊销机动车证的为二年,撤消机动车证的为三年,以醉酒吊销五年,因逃跑而吊销是终身,叫“吊二撤三醉五逃终身”。
4、伤员急救知识:选择题:A、B、C、“选字最多的”。
判断题:只有“远心端”和“软质担架”是错的,其余都是对的。
5、危险知识:题目里找“不需要” “不受” “可以” “三层” “坚固无损”是错的,其余都是对的。
6、扣分题:扣1分:“未带证件”判断题:有“灯光” 和”倒车“ 是对的,其余全错。
扣2分:匝道超车(高速),未达20%,打手机,违反标志,超4小时,没有划中心线,实习期,交叉路口。
判断题:”未与前保持安全距离“ 是对的。
其余全错。
扣3分:灯光、信号灯、号牌、高速、挂车,判断题全错。
扣6分:饮酒、超过50%、超过30%,学习驾车(高速),不按规定停车(高速)。
判断题全对。
扣12分:醉酒、扣证驾车、逃逸、借证驾车,超过三个月未缴罚款,驾不符合车型的,强行通过。
判断题全对。
7、罚款题:有”2000“ 选”2000“ ,没”2000“ 选”500“ ,没有”2000以上” 的和没有”1000“的罚款。
其它全选最大题。
考罚款金额的判断题全选正确。
8、有关天数的题目:只要记住一个调解的选10天,其余有15天选15天,没有15天的选3或90。
9、有关高度的:出现”集装箱“ 选最大,其余选小。
广告心理学重点
一、广告心理学1.广告心理学:研究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2.科学的心理观: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3.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广告媒体接触心理、广告构成要素与广告效果的关系、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消费者的心理差异、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品牌心理、消费者对商品品牌的态度的变化或购买行为。
4.广告心理学研究方法:①调查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比较:相同:有一定目的,面对面谈话,有访谈策略;不同:结构式访谈:拟有提纲甚至题目、访谈者询问受访者回答;无结构式:无拟定提纲和题目、以受访者漫谈的方式进行,访问者只掌握谈话重点和方向。
优缺点对比:结构式访谈优点:谈话易控制、简练省时、内容可量化。
缺点:受访者处于被动、不易深入;无结构式访谈优点:气氛轻松、受访者易吐出心中真言。
缺点:费时费事、难以量化】、查阅文献法。
②实验法: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者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这一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两种: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法。
③内容分析法:1、确定问题2、选择资料3、培训人员4、评分编码5、统计分析。
④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记录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法和发展的规律。
⑤测量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的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
5. 广告的心理效应模式AIDA:广告理论中较为经典的观点。
既可认为是广告创作原则,也可认为是消费者接受广告的心理过程。
是英文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Action(行为)的首字母组成。
后来有人加入了记忆(Memory),变成AIDMA,即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
2010年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重难点归纳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习填空题1、线性度是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又称非线性误差。
2、若用t表示摄氏温度(O C),T表示热力学温度(K),当t= 20O C 时,T= 293 K。
3、光栅位移传感器由主光栅、指示光栅、光源和光电器件等组成。
4、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值远大于金属热电阻,所以灵敏度很高。
5、在置于磁场中的导体或半导体内通入电流,若电流与磁场垂直,则在与磁场和电流都垂直的方向上会出现一个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耳效应。
6、某些晶体受一定方向外力作用而发生机械变形时,相应地在一定的表面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外力去掉后,电荷消失;力的方向改变时,电荷的符号也随之改变。
这种现象称为压电。
7、在传感器控制电路中,在继电器电感线圈的二端一般均并联二极管用来起续流作用。
8、光栅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时,光栅的刻痕密度为每毫米100线,则所测的最小单位为0.01 mm, 若主光栅和指示光栅间夹角为10分,则莫尔条纹的放大倍数K为344 。
9、若用t表示摄氏温度(O C),T表示热力学温度(K),当T=30 K时,t= -243 O C。
10、热电偶基本定律包括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和参考电极定律。
11、当一些晶体受热时,在晶体两端将会产生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由于热变化产生的电极化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
12、假若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则发射机发射信号的频率与接收机收到信号的频率就不同。
此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13、光纤传感器按照光纤的使用方式可分为功能型传感器和非功能型传感器。
称为传感型光纤传感器和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14、物体材料吸收光子能量而发生相应电效应的物理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可分为三种效应,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和光生伏打效应。
15、光敏二极管应该工作在反偏状态,因为只有少数载流子具有光敏特性。
名次解释1、PTC: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2、Cu50:铜热电阻,其0度时的阻值为50欧姆3、应变片:把机械应变转换成电阻应变4、弹性敏感元件:把力或压力转换成了应变或位移5、外光电效应:物体受到光照产生光电子的现象6、NTC: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7、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8、CCD:电荷耦合器件9、AD590: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10、光生伏打效应:在光线作用下,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光生伏打效应问答题1、引起零点残余电压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零点残余电压?零点残余电压的产生原因:(1)传感器的两个二次绕组的电气参数与几何尺寸不对称,导致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幅值不等、相位不同,构成了零点残余电压的基波;(2)由于磁性材料磁化曲线的非线性,产生了零点残余电压的高次谐波;(3)励磁电压本身含高次谐波。
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
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主观题部分)一、名词解释1.个性心理特征,是指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所构成的人们心理上的差异。
它受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的制约。
2. AIDA广告作用于视听者的心理历程,包括注意、兴趣、欲望、行动这几个过程。
意思是广告首先引人注意,即从周围的对象中指向和集中于特定广告,接着对引起注意的广告发生兴趣,而后产生占有广告产品的愿望,最后导致消费者产生购买该广告产品所诉求的行动。
3.心理过程(伴随着注意的心理特性),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喜、怒、哀、乐等) 和意志过程(意志的确定、困难的克服等)。
它是人人都有的,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共性。
4.注意,是心理过程所共有的心理特性,并伴随于心理过程之中,指意识对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5.总体,是指具有某一类特征的对象全体。
有时被称为样本空间。
构成总体的个体不限于人或物,也可以是事件或活动。
6.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基本原素称为个体。
有时也被叫做一个随机事件或活动。
7.随机现象,即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或观测,其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会得到什么样的数据事先也无法确定,这种现象就叫随机现象。
8.随机事件,是指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结果,简称为事件。
9.在总体中按一定规则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10.随机试验,是指对随机现象的观察。
要知道在一定条件下一个随机现象的某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即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只需大量重复地进行这一随机试验。
11.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和受访者的交谈,了解受访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态度等的方法。
12.问卷,就是一套让受测者回答的题目,以及使用这套问卷的说明。
说明包括施测的条件、指导语和记分的规则。
把问卷交给受测者,让受测者回答,通过对答卷的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
13.实验法,是指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发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联系。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
广告心理学第二章广告与注意1、注意P20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P21注意: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注意:无意状态下对广告的注意在心理上称为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没有预定的目标,产生心理活动的一方也不需要做什么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一直努力的注意,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
“注意”是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现象?当消费者注意广告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是什么?答:不是。
注意贯穿在心理活动之中,它的作用是让感觉和知觉停留在对象上。
2、阈下广告P43刺激低于阈限水平,就是阈下刺激。
人们通常感觉不到阈下刺激,但仍然会有反应,这种情形被称为阈下知觉。
阈下知觉广告(subliminal Advertislng)是在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将产品图片、品牌名称或其他营销刺激物呈现给他们的一种技巧。
通过这种呈现,营销者希望消费者会在阈下水平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做出购买反应.避免消费者对传统广告侵入式营销的反感.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阈下广告:在其他媒体背景上呈现极微弱或极短暂的广告的信息。
阈下技术的各种实际应:◆用心设计的隐讳图案和暗示性的身体语言◆低俗的或经过艺术修饰的、能够使人发生联想并引发本能冲动的隐藏符号◆极微弱、极短促的言语或图像的闪现◆经过声学处理或隐含不被感知的背景信息的音乐◆设置隐喻或使用催眠术 hypnoti c 来进行言语表达阈下广告的使用在很多地区是违法的,所以不能随便使用。
这种说法是对的。
因为阈下广告的效果非常难以测量,对人的影响难以估计。
第三章广告与知觉1、知觉的一般概念P47知觉:大脑能对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加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实现的,这种认识加工在心理上称为知觉。
感觉:当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大脑中对特定对象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感受性:指反映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是以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广告心理学的重点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章绪论1,广告心理学得研究对象与任务1)研究对象A广告心理学史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得人在广告活动中得心理现象及其存在得心理现象得一门学科。
B其研究对象使参加广告传播活动得人在广告活动中得心理现象及其存在得心理规律。
广告心理学得具体研究包括广告受众(即消费者)在广告活动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得规律与各类广告形式、手段得心理效果得测定,以及广告人在广告活动(如创意等)中得心理活动。
它更多得就是强调心理学得原理在广告实践中得应用。
C功能:第一,传递沟通功能,就是连接商品与消费者得一座桥梁。
第二,诱发或满足需要得功能:通过^$种媒体与手段来激发消费者得购买动机,并满足她们得需求,包拒i物质与精神得需要;第三,影响态度功能。
3)研究任务2,广告心理学得诞生与发展3,广告心理学研宪得方法1)观察法2)询问调查法3)投射法4)问卷量表法5)实验法6)内容分析法4,学习广告心理学应该注意得问题学习广告心理学得原则:系统性原则、特定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广告成功得心理基础1,广告受众得注意1)发挥广告心理功效得原则:“AIDMA” (attention引超注意jmcrcst引发兴趣,desire激起欲望.memory强化记忆,action促成行动)2)广告受众得注意及种类A内涵:注意就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为心理过程提供一种背景状态。
其就是心理活动对一是对象得指向与集中。
B种类:第一,有意注意,第二,无意注意,第三,有意后注意,3)广告受众注意得功效C广吿受众对广告得注意有以下作用:选择作用、维持作用、调节监督作用。
2.广告引起广告受众注意得方法1)广告信息得特点A受众对广告得注意就是以无意注意为多,无意注意就是一种左向反射,定向反射式由客观环境中得刺激所引起得有机体得一种应答性反应。
因此,广告作为对广告受众得剌激物,其本身得特点会影响广告受众对她得注意。
a新异性b活动变化性C对比性d广告信息得相对强度C信息呈现得方式、信息量与速度2)选择广告得位置3)增加广告得重复率4)符合广告对象得兴趣5)运用幽默增加广告得趣味性6)增加广告得艺术性7)了解广告受众注意得分配如何8)利用悬念吸引注意43,广告成功得心理基础1)广告成功得心理基础A商业广告就是市场营销整体中重要得环节,广告成功指它最终能够促使整体营销计划得完成,并促使其整体市场营销保持在积极得、可持续发展得状态。
广告心理学重点(上)word版本
广告心理学重点(上)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全书重点(上)2006年03月23日 14:3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为什么要学习广告心理学♀为什么要学习广告心理学:广告说服需要把握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卖点与消费者的价值观消费者与厂家在商品关注特性上的差异广告传播依赖心理学法则准确地了解心理学法则需要用科学方法♀卖点R.Reeves 独特销售主张或销售点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or Point 简称USP第二节心理的科学观心理现象的实质: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心理是脑的活动的产物/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所共有的心理特征:注意①认识②情感③意志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
①气质: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上的差异,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为上的表现。
(名词解释)②性格特点:对现实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名词解释)③个性心理特征的制约因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④心理过程的进行制约个性心理特征制约个性倾向性心理现象(03.4填空、选择)①心理过程(伴随着注意的心理特性)A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B 情感过程C 意志过程②个性A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B 个性心理特征:性格、能力、气质第三节广告与消费行为的关系♀发展简史:~ 1895年美国 H.盖消费者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态度与看法的调查研究------广告心理最早的工作~ 1901年底美国 W.D.斯科特提出广告工作应发展成一门科学和心理学的见解1903年 W.D.斯科特《广告理论》------标志广告心理学的诞生,是消费者心理学的雏形(03.4填空)~ 1908年 W.D.斯科特将广告心理的知识系统化《广告心理学》~ 1908年 H.闽斯特伯格实证性研究:关于广告面积、色彩、文字运用、广告编排等因素与广告效果关系的研究~ 20世纪40年代后对深层动机的探讨更加得到重视♀消费者成为市场要素中心的理由:商品生产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宗旨一切市场策略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才可能奏效♀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怎样进行的:个体消费行为: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表现出的一切脑体活动。
2010年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重难点归纳
2010年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重难点归纳(五)龙耒为你整理:第九章广告效果测评理论及方法广告效果对其目标受众所产生的影响:1、广告心理效果2、广告的经济效果3、广告的社会效果DAGMAR模型:(从三个方面答,名解,传播谱,过程)1、DAGMAR模型将广告传播效果阶段称为传播谱。
判定实现广告目标泊程度:1、根据传播谱设定广告目标2、在不同时期实施消费者调查3、根据结果,判断广告目标达成程度。
广告作用六阶梯说:认识(觉察——认识)——情感(喜好——偏好)——意向(信念——购买)第十章网络广告及其心理效果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在“1998年5月”兴霆的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
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广告具有如下一些独特的优势:1、传播范围极大2、非强迫性传送资讯3、受众数量可准确统计4、灵活的实时性。
5、强烈的交互性与感官性。
第十一章环境因素与广告文化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文化是用来表达人类生存所积累的一切成就的概括。
狭义上,文化是人脑中最容易被提取,使用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
根据文化载体的不同,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生活和各种有形的具体产物表现出来的(包括,建筑物,交通工具,通讯工具,衣服,装饰品),通过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表现出来的文化称作精神文化(包括,文艺术,科学,哲学),行为文则是通过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规范行为表现出来的(包括:道德,风俗,信仰,价值观)。
也有人把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称为非物质文化。
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1、语言2、宗教信仰3、风俗习惯4、价值观★广告的统一化与本土化:一、统一化:指公司不是针对各个目标市场分别采取广告活动,而是在几个国家采用统一化的广告。
统一化策略:1、可通过图片来表现品牌或产品特点的情况2、形象对消费有重要作用的产品。
3、不同文化背景下差异很少的高科技产品。
4、世界各地定位都一样的产品。
二、本土化(当地化):由于文化以及其他各种条件的差异,致使许多公司无法进行统一化的广告诉求,不得不采取本土化策略。
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重难点归纳(六)
2、加剧儿童对父母的购买请求
3、增强儿童对日后可能用到的广告产品的好感。
儿童广告中常见的广告策略?
一、故意遗漏相关信息
二、利用亲情进行诉求
三、利用同伴的参照作用
四、赠送小礼品的促销广告
五、广告与其他儿童的融合
1、选购商标的顺序
2、购买比例
3、重复购买的概率
4、对商标的偏好
发展商标忠诚性的商市场策略:
1、商标定位(品牌定位)
2、奖励对商标的忠诚
★正确处理: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之间的逻辑关系(重点,须背会)
答:在消费者形成认牌购买或认牌消费的行为特征过程中,知名底,美誉 度和忠诚度,三者环环相扣。知名度是发生认牌购买的必要前提条件,它提 供消费者知道有哪些选择的品牌。然而,对品牌仅此了解或认知并不一定去 购买。真正产生认牌购买,本质上只能是相信该品牌会带来利益(信息)和好 感之时。这就意味着美誉度才是推动购买的动力。
六、针对儿单的网络广告
七、儿童广告
第十三章 品牌建设与经营的心理基础
品牌的认识特征:
一、品牌外部识别特征:
二、品牌的价值观体系
1、品牌名称
2、品牌标志(图案)
在我国市场上经常出现的商标类型:4 种
1、抽像型
2、具像型
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重难点归纳(六)
知名度:通常被理解为消费大众对企业及其品牌(商标)产品的了解程度。
第十二章 儿童与广告
广告对儿童的市场效果?
一、广告与儿童购买行为
二、广告与儿童的购买要求行为
三、广告与儿童对商品的态度
广告对儿童的影响具体表现三个方面?
2010年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重难点归纳
2010年自考《广告心理学》笔记5第四章理解广告信息的知觉基础第一节感觉、阈限及市场策略一、感觉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首先是从感觉开始的,只有通过人的感觉,商品才能进入到更高级的心理活动阶段。
(一)感觉的概念:是当外界的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大脑对特定对象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二)感觉的类型人的感觉主要有五种类型,它们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其中,皮肤觉又可细分为温度觉、冷觉、触觉和痛觉。
①视觉视觉是通过人的眼睛来实现的一种感觉。
它包括对色彩、亮度和灰度的感觉。
人们主要通过视觉来获得外界信息。
获得信息所通过的感觉器官:视觉方式占:80%以上,其他感觉器官:不到20%。
企业在信息传播中常通过可视要素对产品特性(如产品大小、风格、色彩等)进行传播,并使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颜色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颜色不仅能使人产生系列的联想活动,也能诱发人们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很多企业常通过对其标准色以及包装等的设计来建立视觉识别,甚至颜色成了企业代名词。
②听觉听觉是依靠耳朵等听觉器官来实现的一种感觉,人们通过对声音的频率、音量的大小以及音色的感觉等产生听觉。
人们对音乐、戏曲、影视等产品的消费离不开听觉。
声音会影响到人们的情感和行为。
③嗅觉参与嗅觉的主要器官是人的鼻子。
在市场营销中,气味对化妆品和食品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也能诱发人的情绪或使人产生某些联想。
④味觉味觉主要是通过舌头来实现的,此外,部分喉咙来参与到对味觉的感觉。
它主要有酸、甜、苦、咸四种类型。
它在食品行业有重要作用。
⑤皮肤觉皮肤觉是通过人的皮肤对于事物的感觉。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感觉器官,它可产生温度觉、冷觉、触觉和痛觉等感觉类型,这些感觉类型在消费行为中都有重要作用,其中,触觉在市场研究中应用的比较多。
二、感觉的特点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有其特殊的表现形态和作用方式,具体包括感受性、适应性和联觉。
(一)感受性1、感受性的概念感受性是指个体在感觉上对于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2010年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重难点归纳
2010年自考《广告心理学》笔记7第六章广告创意中的想象活动第一节创意的一般问题1、创意与制作创意:广告创意是依据确定的广告主题进行整体的构思活动。
制作:是使用艺术手法表现构思,其结果是广告作品。
创意是形成关于广告表现的基本概念的过程,而制作则是将创意物化为可供传播的广告作品的过程。
2、创意的主要依据(1)确定的主题,它反映了厂家对广告的诉求重点。
不能反映企业的广告诉求重点的广告不是好广告3、创意的心理“素材”——表象知觉映象:人们对当前对象的直接反映是知觉映象。
表象:人们对过去感知的对象在头脑中再现出来,这就是表象或记忆表象。
就创作过程来说,人们经常利用脑子中的表象,而进行创作,例如,郑板桥曾说过,胸中之竹非眼中之竹,手中之竹非胸中之竹。
4、表象与知觉的关系:表象来自于知觉,没有知觉便没有表象;表象,一方面来自知觉,并且同知觉一样具有直观性;另一方面,又高于知觉,具有概括性。
这种概括性既可以反映在一系列相似对象的表象上,又可以反映在个别对象的表象上。
第二节广告构思、接受与想象一、想象1、概念:在构思活动中, 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称为想象。
想象的中的形象可以是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事物,甚至可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形象(如星球大战中的很多人物);但新形象的素材都是来自客观现实。
2 、依据想象活动有否预定目的, 它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的产生常表现为自由联想。
在有意想象中,按其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的不同,又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
二、广告构思中的创造想象1、概念: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称做创造想象。
2、创造新形象的方法:(1) 把有关各个成分联合成为完整的新形象。
“旧的元素,新的组合”。
(2) 留白,它可使观看者依据画中的形象展开想象,一方面可感受到画面空白里所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东西,另一方面可突出所要表现出来的作品。
(3)认知失谐:通常我们所说的“反常态”。
广告心理学要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注意:指的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E=1/R:绝对感觉阈限(E)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R)。
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感觉能力越强。
3、差别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差别感觉阈限,简称为最小可觉差(JND)。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4、K=△S/S:韦伯定律。
刺激从原有强度上变化至最小可觉差是一个恒定的比例常数,而不是绝对的差数。
这种关系可表达为:△S/S=K。
其中,S是原有刺激值;△S是对S的最小可觉差值;K为比例常数,亦称韦伯分数。
5、联觉: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是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6、晕轮效应:又称月晕效应、光环(圈)效应、印象扩大效应、泛衍效应或成见效应,指对人、对物的知觉活动中,因知觉对象某种行为或品质给知觉者留下深刻鲜明印象而干扰了对其他行为或品质的全面知觉的现象。
7、错觉:错觉是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歪曲的知觉。
它是我们知觉事物的一种特殊情况。
(错觉≠幻觉)8、想象:想象就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9、态度:态度是个体稳定持久地、以特定方式对待一定对象(人、事、物或者一定的思想观念)的一种倾向性。
10、ELM模型:态度改变的理论,即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用来解释态度的形成和态度如何在不同的卷入程度条件下发生变化。
这一理论把态度改变归纳为两个基本路径: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
11、USP理论:独特销售点理论。
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的介绍不能面面俱到,在进行广告传播时,要善于找出竞争对手的商品所没有的特性,在广告中加以强调,消费者一旦将这种特性与某一商标联系在一起,会使商家在竞争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12、境联效应:指的是上下联系、周围情境对知觉的影响。
13、启发式线索:消费者接触广告时,若时间紧迫或由于缺少必要的知识而不能仔细思考广告中的产品信息,或在低卷入条件下无意对大量信息进行系统加工,便会采取一种启发式策略,即不去仔细思考广告中的那些支持性论据,而只是根据广告中的一些线索形成一定的品牌态度,这样的线索被称为启发式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测验考试《广告心理学》重难点归纳————————————————————————————————作者:————————————————————————————————日期:2010年高自考《广告心理学》重难点归纳第一章绪论现今在营销界和广告界流传着一个时髦概念:“卖点”(消费者有利益点)它源于R.Reeves提出的独特销售主张或销售点,简称USP.心理现像的实: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通过实践活动,主动地,能动地进反映的过程。
研究这种反映过程的规律性及由此发展起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正是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都是心理过程。
注意则是这些心理过程所共有的心理特性。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标志着人在完成某种活动时潜在可能性的特征。
气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上的差异,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为上的表现,称之为气质。
性格特点:对现实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差异,被称为性格特点。
广告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情形细分5个水平:觉察——知觉——评价——探求——购买决策。
广告心理的研究方法:一、访谈法、问卷法二、提问方式与方法(封闭式和开放式)1、封闭式:让回答者从所列答案中进行选择。
方法:是非题、选择题、区配题、评定量表。
2、开方式:让回答者任意填写答案,不作限制。
方法:自由回答法、投射测验法、造句法。
三、实验法第二章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策略注意的过滤器说:一种称为过滤器的注意理论认为,有机体有着许多彼此分离着的神经通道。
它们对于外界来的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行着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或堵塞住),以免大脑负担过重。
因为大脑的信息加工容量是有限的。
这种理论的要点,就是把注意看成一种信息的过滤器。
吸引力是广告成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注意信息的一般动机:1、有用(实用价值)性的信息2、支持性的信息(人们往往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产生偏好)。
3、刺激性的信息(有变化才会有信息,而变化的本质是追求新颖性,意外性)。
4、趣味性(娱乐性)的信息。
适应水平理论:适应水平理论是海尔森(Helson.H)在1964年提出的。
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与适应的基础水症有差,或者说,对刺激作判断时会有一个参照点,该参照点受3个因素的制约:1、注意集中的焦点刺激。
2、背景刺激。
3、有机体的内部活动。
刺激因素与注意的关系及其广告策略:1、大小与强度2、新奇3、活动与变化的刺激物4、颜色5、版面位置(位置反映了刺激的空间特性)6、形状观察路线的三种方式:1、左——上——中——下——右2、上——左——是——右——下3、上——中——下——左——右第三章理解广告信息的知觉基础绝对阈限:那种可被感受哭觉察到的最小刺激值,叫做绝对阈限。
差别阈限:指的是最小可觉察的刺激差异量。
简称为最小可觉差(JND)。
韦伯分数:刺激从原有强底上变化至最小可觉差是一个恒定的比例常数,而不是绝对的差数。
这种关系可表达为:△S/S=K,其中,S是原有刺激值,△S是对S的最小可觉差值,K为比例常数,亦称韦伯分数。
差别阈限的概念有着基本意义,一方面:设法让消者觉察有关产品质量的任何一点改善,而同时又避免浪费。
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的提价,产品价格或数量、大小需作适当调整,但又不易被消费者发觉。
现存商品包装的现代化,可能波及到消费者心目中早已熟知的商标,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包装设计是把产品外表的现代化与不失人们对该商标产品任何好的印像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包装现代化的每一进程,都要求不使消费者感到商标的变化。
阈下知觉:对于阈下刺激人们觉察不到,但却仍然会有反应,这种情形定义为阈下知觉。
决定知觉选择的机制:3个1、知觉的超负荷2、选择的感受3、知觉防御知觉的整体性:1、完形(客观事物具有许多属性,并且由不同部分组成)2、境联效应(刺激间的相到作用还表现为境联效应)这种效应指的是上下联系对知觉的影响。
知觉的组织原则1、接近2、相似性3、连续性4、封闭性知觉的恒常性1、大小恒常性2、明度恒常性3、颜色恒常性视错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对像歪曲的知觉。
第四章广告传播高效率的记忆策略学习理论:1、联想理论2、认知理论联想学习理论或条件联系:1、经典的条件反射方法2、操作性条件反射方法(创始人:斯金纳)[斯金纳箱]认识学习理论:该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发现可能解决问题的有决模式(完形)或领会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尝试错误的结果,而且所说的发现和领会常常又是突发性的。
习得特点:1、泛化、分化、学习率1)泛化:当受试者学会对某个刺激作特定反应时,这种反应不仅可以由原有的刺激所引起,而且还可以由类似的刺激所引起,这种现像称作条件反射的泛化。
2)分化:条件反射的泛化,指的是学习者对不同的类似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而条件反射的分化,则是对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广告重复的积极意义,但是必须指出,频率的效果仍然是很有限的。
主要原因:1、在形成行为的模式中,忽视了巨大的个体影响,诸如主体知觉。
2、把遗忘率看成是时间的简单函数并非完全合适,因为人们能够记住一些对自身有功能意义的东西,直至非常久远。
3、学习决非取决于有关信息量的简单积累。
在功能上,它是从一个有意义的认知结构向着另一个认识结构运动。
广告重复的消极作用:广告重复效果的两种理论见解:1、二因素说2、二阶段认识反应说记忆系统特征概述记忆系统保持时间容量编码类型遗忘的主要机制感觉记忆短于1秒所有感官都能传达送类似于实际的直接表现衰减短时记忆短于1分大约七个项目间接表现——组块衰减长时记忆直至许多年几乎不限间接表现——意义化聚类干扰如何提高记忆的信息量1、把信息编成组块(chunk)2、增加对像的维度3、巧用汉语特点组织编码4、编辑广告信息的记忆点5、注意视觉记忆优势第五章广告创意中的想象与认识策略的运用想像:在构思活动中,重要的是对这些记忆表像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这种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称为想像。
依据想像活动有否预定目的,它可以分做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创造想像: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称作创造想像。
具有特点: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如何创造新形象呢?1、利用原型启发,创造新形象。
2、把有关各个成分联合成为整的新形象。
3、把不同对像中部分形黏合成新形象。
4、突出对像的某种性质或它与其它对像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新形象。
联觉是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像。
联想:由一种事物的经验想起另一种事物的经验,或由想起的一种物的经验,又想起另一种事物的经验,人们把它叫做联想。
四大联想律:1、接近律: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例如,火些与香烟的联想)2、对比律:在性质或特点上相反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例如:白天与黑夜的联想3、类似律:在形貌和内涵上相似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例如:鸡与鸭孵蛋)4、因果律:在逻辑上有着因果关系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例如:潮湿与下雨) 认知策略的运用分为两大类型:一、组织策略二、视觉策略(一)组织策略(统领策略)包括?1、组块2、高级统领者3、类比4、境联(二)视觉策略包括?1、对比2、镶嵌3、转换4、特征展露。
第六章广告说服与态度改变态度的特性:1、态度不是生来俱有,而是后天习得。
2、态度必有对像。
3、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4、态度有结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构成。
5、态度是内在的体验,只有通过言语、行为、间接地推测。
6、态度有方向、强度和信任度。
态度的功能:1、调节的机能2、自我防卫的功能3、价值表现功能4、知识功能态度改变的两种形式:前者是:“性质上”的改变后者是“程度上”的变化。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论述题}1、本世纪80年代,在态度改变理论的研究领域里,心理学家(R.E.佩蒂)、(J.T.卡西窝波)和(D.休曼)提出了一种称为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该理论把态度改变归纳为两个基本的路径“中枢的和边缘的。
2、中枢说服路径把态度改变看成是消费者认真考虑和综合信息的结果。
边缘说服路径的看法与中枢的相反,认为消费者对客体的态度改变不在于考虑对像本身的特性或证据,而是将该对像同诸多线索联系起来。
3、ELM模型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的说服方法依赖于对传播信息作精细加工的可能性高低。
4、上述两条说服路径的效果有两点重要的区别:第一中枢路径所引起的态度变化比边缘路径的要持久,第二中枢路径所形成的态度可能比边缘路径预测后来的行为更好。
第七章广告理性诉求的需要基础广告的理性诉求:是基于商品的功能和特性的一种诉求。
产品概念的涵义:附加产品、核心产品、有形产品一、附加产品包括:安装、送货和信贷、保证、销售后服务二、核心产品包括:购买者所追求的利益三、有形产品包括:包装、外观、式样、质量、品牌名称USP理论是由“瑞夫斯(R.Reeves)提出来的。
意思是”独特的销售主张或销售点“。
制约理性广告效果的因素:一、有关商品的因素1、同质化程度2、商品的购买风险水平3、商品的吸引力二、有关消费者的因素1、消费者的有关知识和经验。
2、消费者的社会经济地位。
3、消费者的购买预期。
4、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点。
需要、动机与消费行为需要: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消费者的行为,总是以需要为中心的。
需要正是人类活动的基础。
动机:动机可以定义为推动有机体寻求满足需要目标的力。
动机冲突表征为几种型式:1、双避式2、趋避式3、双重趋避式人类基本需要的分类:依据需要的起源,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或心理需要)”两类该需要项目单中,对消费行为经常起作用的有:1、成就2、获得3、公认4、显示消费者的需要与广告诉求:1、广告诉求与优势需要2、广告诉求的变换与动态需要3、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兴趣4、根据竞争对手的广告诉求选择适当的广告拆求点失谐理论:它是“费斯大林庭格”1957年提出的。
该理论述说,人们对于一个对像形成新的态度时会有下述倾向:使新的态度与原有的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相一致。
如果感到的新信息与原有的了解、信念或态度不一致。
那么,就会体验到失谐并由此产生态度的改变,或者说,引起消费者寻求解除这种不愉快的失谐。
第八章广告的情感诉求情绪和还必须感的两极性普拉特契克(R.Plutchik)曾经设想把各种情绪概括成三个基本特性:1、强度2、相似性3、极性高级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情绪的三因素学说:是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
广告诉求中常见的情感维度1、亲热感2、幽默感3、“惧怕”诉求4、美感第九章广告效果测评理论及方法广告效果对其目标受众所产生的影响:1、广告心理效果2、广告的经济效果3、广告的社会效果DAGMAR模型:(从三个方面答,名解,传播谱,过程)1、DAGMAR模型将广告传播效果阶段称为传播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