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

3.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提高他们对旅游行业发展的关注度。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定义、旅游者的特点等。

2. 旅游的起源与发展:旅游的起源、世界旅游发展历程、中国旅游发展概况。

3. 旅游活动类型: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等。

4.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旅游满意度等。

5. 旅游业的构成: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市场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活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旅游活动类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认识。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旅游活动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

3. 第三课时:旅游业的构成及发展。

4. 第四课时:旅游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5. 第五课时: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活动类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旅游者心理特征时的表现。

4. 实地考察报告:考察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和观察力。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知识。

2.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旅游活动案例,用于分析旅游活动类型。

3. 视频资料:拍摄旅游景点的视频,增强学生对旅游业的直观认识。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旅游业的相关信息,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旅游的定义,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2. 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阐述旅游的定义、特点和旅游者的概念。

《旅游学概论》教案.pdf

《旅游学概论》教案.pdf

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精品课程教案《旅游学概论》责任教师:蒋述东第1页共66页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和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方法;认识旅游的定义及基本属性;认识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任务;明确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意义。

重点:如何学习《旅游学概论》?难点: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任务一、《旅游学概论》是怎样一门课?(一)什么是旅游学?1、学科性质旅游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性学科。

(陶汉军《新编旅游学概论》)多学科:一是经济学(如旅游经济学、统计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等);二是文化学(如旅游历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等);三是管理学,如饭店餐饮及客房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

2、研究对象和任务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

旅游学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3、研究现状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作为一门科学,旅游学是随着近代旅游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世界:二战之前,旅游发达的地区是欧洲,旅游研究的中心也在欧洲,欧洲有着良好的旅游研究传统。

二战以后,原先繁荣的欧洲成了一片废墟,北美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旅游研究的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了北美地区。

◎中国:中国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研究总体情况是比较重视应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对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代表著作有:1982年,邓观利等《旅游概论》;王洪滨《旅游概论》(1990年);孙文昌《旅游学导论》(1992年);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1993年)等。

其中1999年出版了两部旅游学基础理论著作比较重要,一是申保嘉、刘住主编《旅游学原理》(上海学林出版社),二是谢彦君、陈才、谢中田编著《旅游学概论》,初步构建了全面、开放的旅游学学科理论体系。

旅游学概论教案共72页文档

旅游学概论教案共72页文档

三、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
指凡是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动 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 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 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
旅游资源的特点: 观赏性和体验性 时限性和区域性 多样性和综合性 垄断性和不可迁移性 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吸引力的定向性 可创新性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学基本问题
一、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 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旅游管理者、旅 游资源和旅游设施这四个因素的基本特征 与相互之间的关联作用及其运行规律的科 学。
• 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是以 研究旅游的三要素(旅游主体、客体、媒 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探讨旅游活动 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旅游学的研究内容 • 旅游的本质与起源 •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 • 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 旅游的组织结构和旅游政策法规 三、旅游学的研究框架 • 旅游活动的认知模型框架(p8) • 旅游系统的机制解释框架(p9)
第二章 旅游学的核心概念
旅游市场的特点 • 异地性 • 季节性 • 全球性 • 波动性 • 多样性 • 竞争性
六、旅游地
• 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 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是对各种不同规模 形式和特征旅游景区的统称。
• 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 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 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狭义:为旅游者的旅行游览活动提供直接服 务的行业和部门。
旅游业的构成: • 住宿接待部门 • 交通运输部门 • 旅行业务组织部门 • 餐饮服务部门 • 游览娱乐场所经营部门 • 旅游商品经营部门 • 目的地旅游组织部门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认识,提高其对旅游市场的敏感度。

4. 引导学生了解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其关联产业。

5. 使学生熟悉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旅游政策。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3.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4.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 我国旅游政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基本概念、特点、主体、媒介、客体、旅游业组成部分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政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关联产业,培养学生对旅游市场的敏感度。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认识。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第二课时: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3. 第三课时: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4. 第四课时: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 第五课时:我国旅游政策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特点、主体、媒介、客体等知识点的掌握。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旅游业关联产业的认识。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对旅游业发展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我国旅游政策的理解和应用。

5.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六、教学内容6. 旅游者的需求与行为7. 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8.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9. 旅游服务与管理10.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者的需求与行为、旅游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策略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旅游市场营销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市场营销的技巧。

3. 角色扮演法:模拟旅游服务与管理场景,培养学生对旅游服务的认识。

4. 小组讨论法:讨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旅游学概论》教学案.pdf

《旅游学概论》教学案.pdf

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精品课程教案《旅游学概论》责任教师:蒋述东第 1 页共 66 页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和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方法;认识旅游的定义及基本属性;认识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任务;明确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意义。

重点:如何学习《旅游学概论》?难点: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任务一、《旅游学概论》是怎样一门课?(一)什么是旅游学?1、学科性质旅游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性学科。

(陶汉军《新编旅游学概论》)多学科:一是经济学(如旅游经济学、统计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等);二是文化学(如旅游历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等);三是管理学,如饭店餐饮及客房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

2、研究对象和任务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

旅游学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年 4 月第 1 版)3、研究现状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作为一门科学,旅游学是随着近代旅游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世界:二战之前,旅游发达的地区是欧洲,旅游研究的中心也在欧洲,欧洲有着良好的旅游研究传统。

二战以后,原先繁荣的欧洲成了一片废墟,北美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旅游研究的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了北美地区。

◎中国:中国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研究总体情况是比较重视应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对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代表著作有:1982 年,邓观利等《旅游概论》;王洪滨《旅游概论》(1990 年);孙文昌《旅游学导论》(1992 年);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1993 年)等。

其中 1999 年出版了两部旅游学基础理论著作比较重要,一是申保嘉、刘住主编《旅游学原理》(上海学林出版社),二是谢彦君、陈才、谢中田编著《旅游学概论》,初步构建了全面、开放的旅游学学科理论体系。

旅游概论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旅游概论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旅游概论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旅游概论教案旅游者就旅游活动内容,包括:食、住、行、游、购、娱。

旅游活动基本要素有: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中介体旅游业一、关于旅游者的界定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一)国际旅游者1、国际联盟定义:1937年“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异国旅行和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2、罗马会议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定义:1975年成立后采纳了罗马定义。

1981年出版《国内与国际旅游统计资料收集与提供方法手册》对罗马定义作了补充和完善。

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的;(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3)上述人员的随从人员;特点:(1)以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旅游者。

(2)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地(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

(3)根据来访者停留时间,将国际旅游者分为(过夜)国际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4)“游客”称谓用于所有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者(二)、我国对入境旅游者的界定1、一般将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称为“海外游客”,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华人)。

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

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同胞。

2、来华海外游客是指因上述原因或目的离开其长住国(或长住地区)到我国大陆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12个月,并在我国大陆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3、海外游客分为:海外旅游者海外一日游游客4、非海外游客:政府高层访问团;驻华使领馆人员和长驻我国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航班过境旅客、边境往来的边民;来华定居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

(三)、关于国内旅游者的界定国内旅游者: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中国国家统计局标准:离开长住地外出距离在10公里以上,时间超过6 小时但不足24小时,未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教师资格证试讲——旅游学概论教案2

教师资格证试讲——旅游学概论教案2

教师资格证试讲——旅游学概论教案2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案授课所属刘亮亮教师授课题目课程类别旅游与酒店教研室授课班级10级会展策划与管理教研室旅游者□必修课□选修课□讲座授课类型□理论□实践教学课时 34学时了解: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及对旅游者的界定教学目的熟悉: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点与要求掌握:旅游者的基本概念教学重点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旅游动机,旅游者的分类教学难点旅游动机与旅游分类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归纳法教学手段多媒体 1.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思考题目 2.我国是否应该推广带薪假期制度?怎样推行? 1.李天元,《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资料 2.吴必虎,《旅游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喻学才,《旅游文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4.河北旅游政务网。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_课程教案纸导入新课(5分钟)提问:列举你参加过的旅游活动?你觉得是何种因素会影响你的旅游活动的进程?讲授新课(35分钟)一、旅游者任何一个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且其旅行的主要目的是消遣、商务、朝觐、健康等,而并非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被访问地获取报酬或移民的人。

一般分为国内旅游者和国际旅游者:(1)公民在本国国境范围内的旅游活动。

细分:(1)过夜国内旅游(2)不过夜的一日游。

(2)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

包括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和本国居民出境旅游两种情况。

不可列为旅游者的人员包括:(1)到某国就业谋职的人,不管其是否定有合同;(2)到国外定居者;(3)到国外学习,寄宿在校的学生;(4)居住在边境地区、日常跨越国境到邻国工作的人;(5)临时过境但不作法律意义上停留的人,即使在境内时间超过24小时。

二、影响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因素(一)社会因素(1)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例如: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预言成为现实。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试讲人:试讲科目:旅游学试讲日期: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案首页《旅游学概11酒店管理名师精编优秀教案____课程教案首页____教学方法设计组织教学:学习委员清点学生人数(1min)复习旧课):旅游的产生(4min讲授新课: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30min)一、旅游的内涵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三、旅游活动三要素四、旅游活动的性质五、旅游活动的特点巩固总结: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分析旅游动机(4min)布置作业:(2min)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费项目”对团费的影响?3.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教学反思:机动时间(2min)名师精编优秀教案____课程教案续页____板书设计:一、旅游的内涵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三、旅游活动三要素.主体 1 .客体 2 .介质3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1. 社会现象2.文化现象经济活动3. 政治色彩4.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名师精编优秀教案____课程教案续页____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教学组织:请学习委员清点学生人数复习旧课旅游的产生: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分工——商品交换——商业旅行现代旅游业的开端: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

参加这次旅游活动的人数达570人之多,往返全程24英里,目的是参加在该地举行的一次禁酒大会。

(第一家旅行社: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讲授新课一、旅游的内涵(教材41-42页)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旅游是一种高层次消费方式,因为现代社会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学考察。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试讲人:试讲科目:旅游学试讲日期:《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案首页教学方法设计组织教学1min)复习旧课:旅游的产生(4min)讲授新课: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30min)一、旅游的内涵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三、旅游活动三要素四、旅游活动的性质五、旅游活动的特点巩固总结4min)布置作业(2min)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费项目”对团费的影响?3.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教学反思:机动时间(2min)板书设计:一、旅游的内涵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三、旅游活动三要素1.主体2.客体3.介质四、旅游活动的性质1.社会现象2.文化现象3.经济活动4.政治色彩五、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教学组织:请学习委员清点学生人数复习旧课旅游的产生: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分工——商品交换——商业旅行现代旅游业的开端: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

参加这次旅游活动的人数达570人之多,往返全程24英里,目的是参加在该地举行的一次禁酒大会。

(第一家旅行社: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讲授新课一、旅游的内涵(教材41-42页)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旅游是一种高层次消费方式,因为现代社会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学考察。

它是人类社会中一种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将需求分为五种,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旅游学概论教案

旅游学概论教案

旅游学概论教案《旅游概论》教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旅游概论》是一门研究旅游及旅游业发展历史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经过多年发展,该学科已成为与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法学、环境保护学、心理学等学科发生交叉又有自身独立体系的学科。

是一门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始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确旅游的本质和社会性质以及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我国旅游发展的现实状况,分析旅游的作用与影响,旅游发展的模式和趋势。

二、教材分析《旅游概论》作为旅游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系统介绍、讨论了构成旅游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概念;二是将各种旅游要素分别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类型、特点、功能等。

本课程力求在总体上囊括构成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与旅游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旅游理论对实践中出现的旅游现象进行分析评价,提高旅游管理、决策水平,同时提高学生在旅游方面的素养。

各章的教学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按“了解、理解、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章:概述1、旅游的特征2、旅游活动的类型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分析不同发展时期的旅游特征第三章:旅游活动的构成1、掌握旅游者的基本概况2、旅游资源的分类第四章:旅游经营行业1、旅行社2、旅游饭店3、旅游交通4、旅游会展第五章:旅游市场第六章:旅游业的影响四、学生情况分析职业中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成绩不够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多数对学习信心不足,平时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又不太端正。

上了职高以后,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对所学专业和发展前景不太了解,导致出现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的逐步缺失,从而对学习活动兴趣淡漠,这种“学习冷漠症”,使得学生对一切的学习活动甚至包括专业技能的学习都表现出无动于衷,得过且过的态度。

《旅游学概论》教案.pdf

《旅游学概论》教案.pdf

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精品课程教案《旅游学概论》责任教师:蒋述东第1页共66页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和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方法;认识旅游的定义及基本属性;认识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任务;明确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意义。

重点:如何学习《旅游学概论》?难点: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任务一、《旅游学概论》是怎样一门课?(一)什么是旅游学?1、学科性质旅游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性学科。

(陶汉军《新编旅游学概论》)多学科:一是经济学(如旅游经济学、统计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等);二是文化学(如旅游历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等);三是管理学,如饭店餐饮及客房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

2、研究对象和任务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

旅游学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3、研究现状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作为一门科学,旅游学是随着近代旅游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世界:二战之前,旅游发达的地区是欧洲,旅游研究的中心也在欧洲,欧洲有着良好的旅游研究传统。

二战以后,原先繁荣的欧洲成了一片废墟,北美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旅游研究的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了北美地区。

◎中国:中国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研究总体情况是比较重视应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对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代表著作有:1982年,邓观利等《旅游概论》;王洪滨《旅游概论》(1990年);孙文昌《旅游学导论》(1992年);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1993年)等。

其中1999年出版了两部旅游学基础理论著作比较重要,一是申保嘉、刘住主编《旅游学原理》(上海学林出版社),二是谢彦君、陈才、谢中田编著《旅游学概论》,初步构建了全面、开放的旅游学学科理论体系。

旅游学概论教学教案

旅游学概论教学教案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 □旅游学的任务是通过研究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
发生的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 种外部影响。
3、旅游学研究的内容
► 旅游活动包括旅游者的活动和旅游产业的活动两个
互为前提、互相依存的界面。 ► 从旅游者活动的角度来看,研究内容包括: 1)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2)旅游需要及其形成机制; 3)旅游需要与旅游需求的关系; 4)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5)旅游决策过程; 6)旅游体验过程; 7)旅游流的运动规律及其影响; 8)旅游容量以及旅游容量管理。
2、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旅游学是研究旅游活动(旅游产业活动和旅游者 的活动)的,它是旅游专业最基础性学科,并统率着 众多的分支学科。 在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包含着所有不同但相互关联的 三大模块: 1)研究旅游者活动模块; 2)研究旅游产业活动模块; 3)研究旅游者需求与旅游产业供给二者之间 关系 的模块。
► 二战后,研究中心转向美洲,研究方法多学科渗透。
► 总之,国外旅游学研究的特点有三:
(1)从单学科的分散研究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发展。
(2)重应用研究而轻理论研究。 (3)对国际旅游研究超过对国内的研究,对第三世 界的研究超过对发达国家的研究。(讨论例证)
2、国内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20世纪80年代初,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经济视角。
著作和教材在研究对象上受“三要素”观点的制约过
深。
► 目前,中国的旅游研究相对还不够成熟:
(1)研究主流 :“应用导向”和“热点导向”。
(2)与国外的差距较大。 (3)喜欢作大文章,框架宏大,内容平常,缺乏科学 实证的态度和方法。
第二节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三要素”和“六要素”的观点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试讲人:试讲科目:旅游学试讲日期:《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案首页《旅游学概论》 11酒店管理专业学科授课教材授课班级旅游学概论授课内容授课类型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理论本章节授课内容部分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旅游行业,掌握旅游活动教材分析的界定以及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

了解:有关旅游的定义;教学目的熟悉: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以及对人类的旅游活动属于高层次需求的认与要求识;掌握:旅游的定义、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动机。

旅游的定义、马斯洛需求层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旅游动机论、旅游动机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黑板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思考题目费项目”对团费的影响,3(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参考资料2(四川旅游政务网。

- 2 -, , , , 课程教案首页, , , ,教学方法设计组织教学:学习委员清点学生人数(1min)复习旧课:旅游的产生(4min)讲授新课: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30min)一、旅游的内涵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三、旅游活动三要素四、旅游活动的性质五、旅游活动的特点巩固总结: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分析旅游动机(4min)布置作业:(2min)(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1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费项目”对团费的影响,(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3教学反思:机动时间(2min)- 3 -, , , , 课程教案续页, , , ,板书设计:一、旅游的内涵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三章 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三章 旅游者
(1)每日闲暇:即每日扣除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时间之后剩余的闲暇时间。这部分闲暇时间较为零星分散,不可能用于从事旅游活动。
(2)每周闲暇:主要是指周末公休时间。周末短途旅游已成为人们逃离都市、放松心情的绝佳方式。
(3)公共假日: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节假日。连续3-7天的公共假日,为中短途旅游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我国的公共假日为元旦、五一节、国庆节和春节)
课后
小结
2.可进入性:时空距离、入关签证、交通状况等
旅游者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时空距离
国际旅游中的旅游签证、服务水平
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运输状况 决定着旅游者进入目的地的难易程度。
3.旅游者个人因素:身体状况、家庭结构等
4.旅游目的地国的条件:
旅游目的地的政治、社会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变化
二、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
6.按照地理范围划分:可分为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洲际旅游者、环球旅游者。
7.按照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团体旅游者、散客旅游者。
8.按照计价方式划分:可分为全包价旅游者、半包价旅游者、非包价旅游者。
9.按照费用来源划分:可分为自费旅游者、公费旅游者、社会旅游者、奖励旅游者。
10.按照旅游交通方式划分:可分为航空旅游者、铁路旅游者、公路旅游者、水上旅游者、徒步旅游者;
8.湖北大学马勇教授的分类
(三)影响旅游动机形成的因素
1.个性心理特征
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对旅游动机的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心理学家斯坦利·帕洛格将人的心理特征分为五种类型:即自我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中间型、近多中心型和多中心型。
2.个人自身条件
就性别而言,女性旅游者的出行主要出自于文化动机、购物动机、浪漫动机等,而男性旅游者的出行动机则更多的与体育锻炼、探险、度假等有关。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

3.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1 旅游的定义1.2 旅游的特点1.3 旅游的类型2.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2.1 旅游活动的起源与发展2.2 我国旅游活动的历史演变2.3 世界旅游活动的发展现状3. 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3.1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3.2 旅游者的行为特点3.3 旅游者的出行决策4. 旅游业的组成与作用4.1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4.2 旅游业的经济作用4.3 旅游业的社会文化作用5. 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5.1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2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5.3 我国旅游业的战略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历史发展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特点等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旅游业发展与管理方面的分析能力。

4. 实地考察报告:了解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

3. 案例资料:相关旅游案例。

4. 实地考察:旅游景点门票、交通等。

5. 网络资源:旅游相关网站、新闻报道等。

六、教学单元六:旅游市场与旅游者1. 旅游市场的概念与构成6.1 旅游市场的定义6.2 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6.3 旅游市场的分类2.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6.4 旅游市场分析的方法与步骤6.5 旅游市场预测的原理与技术6.6 旅游市场趋势分析3. 旅游者的特征与需求6.7 旅游者的基本特征6.8 旅游者的需求与动机6.9 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七、教学单元七:旅游业的产品与服务1. 旅游产品的基本概念7.1 旅游产品的定义与特点7.2 旅游产品的类型与分类7.3 旅游产品的价值与功能2. 旅游服务的组成与提供7.4 旅游服务的构成要素7.5 旅游服务的提供过程与质量管理7.6 旅游服务的创新与改进3. 旅游业的营销策略7.7 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7.8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7.9 旅游市场营销的新趋势八、教学单元八: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8.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8.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目标8.3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2. 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8.4 旅游资源的价值与保护的重要性8.5 旅游资源保护的管理措施与实践8.6 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3. 社会责任与旅游业的发展8.7 社会责任在旅游业中的意义8.8 旅游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案例8.9 旅游业社会责任的推进策略九、教学单元九:旅游政策与法律法规1. 旅游政策的概念与作用9.1 旅游政策的定义与类型9.2 旅游政策的目标与作用9.3 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 旅游法律法规的体系与内容9.4 旅游法律法规的构成与特点9.5 旅游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9.6 旅游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督3. 旅游业的政策环境分析9.7 旅游政策环境分析的方法9.8 旅游政策环境案例分析9.9 旅游政策环境的优化建议十、教学单元十: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科技发展与旅游业的变化10.1 科技进步对旅游业的影响10.2 数字旅游与智慧旅游的发展10.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旅游业的应用2. 全球化与旅游业的互动10.4 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业发展10.5 跨国旅游合作与竞争10.6 全球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与挑战3. 旅游业的创新与变革10.7 旅游业创新的重要性10.8 旅游业务模式创新案例10.9 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十一、教学单元十一:旅游规划与管理1. 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1.1 旅游规划的定义与目的11.2 旅游规划的流程与步骤11.3 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2.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11.4 旅游资源规划的原则与方法11.5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6 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11.7 旅游服务质量的构成与评估11.8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11.9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与措施十二、教学单元十二: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1. 旅游企业的类型与特点12.1 旅游企业分类及其特点12.2 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层次12.3 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2. 旅游企业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12.4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与应用12.5 旅游企业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12.6 旅游企业品牌推广与传播的方法3.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2.7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与需求12.8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与培训12.9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激励与考核机制十三、教学单元十三:旅游安全与危机管理1. 旅游安全的重要性与挑战13.1 旅游安全问题的类型与特点13.2 旅游安全管理的原则与方法13.3 旅游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对2. 旅游危机管理13.4 旅游危机的类型与影响13.5 旅游危机管理的流程与策略13.6 旅游危机应对的案例分析3. 旅游保险与风险管理13.7 旅游保险的作用与类型13.8 旅游风险评估与控制13.9 旅游保险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十四、教学单元十四:旅游伦理与责任旅游1. 旅游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14.1 旅游伦理的概念与重要性14.2 旅游伦理原则的应用与挑战14.3 旅游伦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2. 责任旅游的概念与实践14.4 责任旅游的定义与发展背景14.5 责任旅游实践的关键领域14.6 责任旅游的推广与评价体系3. 旅游业的道德与社会责任14.7 旅游业道德责任的表现与影响14.8 旅游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案例14.9 旅游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推进策略十五、教学单元十五:综合实践活动与案例研究1. 旅游项目管理15.1 旅游项目的类型与特点15.2 旅游项目的策划与管理流程15.3 旅游项目的案例分析与讨论2. 旅游线路设计与产品创新15.4 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与方法15.5 旅游产品的创新策略与实践15.6 旅游线路设计与产品创新的案例研究3. 旅游实地考察与分析15.7 实地考察的目的与安排15.8 旅游实地考察的实践与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旅游概论》涵盖了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历史发展、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旅游业的组成与作用、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旅游市场与旅游者、旅游业的产品与服务、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政策与法律法规、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旅游安全与危机管理、旅游伦理与责任旅游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与案例研究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讲人:
试讲科目:旅游学试讲日期: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案首页
教学方法设计
组织教学1min)
复习旧课:旅游的产生(4min)
讲授新课: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30min)
一、旅游的内涵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巩固总结4min)
布置作业(2min)
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费项目”对团费的影响?
3.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教学反思:
机动时间(2min)
板书设计:
一、旅游的内涵
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
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
1.主体
2.客体
3.介质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1.社会现象
2.文化现象
3.经济活动
4.政治色彩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教学组织:请学习委员清点学生人数
复习旧课
旅游的产生: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分工——商品交换——商业旅行
现代旅游业的开端: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

参加这次旅游活动的人数达570人之多,往返全程24英里,目的是参加在该地举行的一次禁酒大会。

(第一家旅行社: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讲授新课
一、旅游的内涵(教材41-42页)
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旅游是一种高层次消费方式,因为现代社会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学考察。

它是人类社会中一种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将需求分为五种,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1.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可以满足;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4.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

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旅游活动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活动,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第四和第五层次。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
就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而言,其构成要素分为:
1.主体——旅游者
2.客体——旅游活动的对象即旅游资源
3.介体——旅游业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1.社会现象
旅游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就表现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交往。

2.文化现象
旅游者外出旅游会不可避免接触到东道社会的文化;同时也会影响东道社会
的文化和居民。

3.经济活动
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与旅游企业产生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使旅游活动染上了经济活动的色彩。

4.政治色彩
旅游活动素称“民间外交”,可以增进国际间相互了解,缓和紧张局势,有
助于推进世界和平。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课堂练习
1.下列哪项为旅游活动()
A.三峡移民
B.海外华侨回大陆定居
C.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D.农民异地打工
2.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A.旅游资源
B. 旅游者
C.导游
D.旅游业经营者
巩固总结
1、旅游的内涵;
2、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分析旅游动机;
3、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

布置作业
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费项目”对团费的影响?
3、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