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土地资源的经济社会构成要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 经济社会构成要素
目的要求
1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了解人地关系及其发展,了解人类对土地 资源的利用方式
2
理解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以及土 地资源的经济特性。
第三章 土地资源经济社会构成要素
主要内容 3.1 3.2 3.3 3.4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经济与土地资源
制度与土地资源
文化与土地资源
第三章 土地资源经济社会构成要素
20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2 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4)现代人地关系-协调论 协调论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方式,有其丰富的内涵,它 既不单指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不单指生态持续发展, 而是指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是 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标。 协调论不仅代表更高目标的效率和更公平的理想,而 且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活 跃在现代文明社会体系中,对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行 为起着引导、规范、塑造和升华的巨大作用。
3.1.3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1)影响特征 人类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改造利用形成不 同种类的土地资源。 影响是社会性的,受社会制度、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相对于自然因素,人类影响是快速的,随着社会发展, 速度和强度不断加大。 影响具有双向性:合理利用——良性发展;不合理利 用:退化
31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3
森林采伐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6)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一是,森林采伐后林地裸露,改变了原有 生境。 二是,减弱了截留雨水功能,造成水土 流失的发生。 三是,局部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 减少。
32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3
采矿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28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3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6)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人类对土地生态系统开发利用表现在开垦、放牧、砍伐 森林、采矿等几个方面。总之,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促进 生态系统的更新和正向演替,反之就会造成生态环境恶 化,破坏生态平衡,人类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
29
经济社会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具有十分 重要的影响,它们对土地资源演化速度的作用甚 至大大超过自然演化过程。如改良土地、平整土 地、施肥等。 影响土地资源的经济社会属性主要有: 社会因素:包括人口、社会需求、土地政策与法 规、资源与环境政策等; 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 构与生产力布局、区域条件、投入水平等;技术 因素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 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
土地资源,是针对人类可以利用而言,因此, 土地资源也包含了人类利用、改造的社会经济属 性。在一定的自然基础条件下,土地资源利用结 果因社会经济属性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利用结构、 利用现状和投入产出结果等。本章主要介绍人类 与土地资源利用、经济与土地资源、制度与土地 资源、文化与土地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4
第三章 土地资源经济社会构成要素
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 人类的文化可以改变自然。
“天人合一”观
认为人与自然处于一个整体中,天人关系是由自然规律 联系的,人与环境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2 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4)现代人地关系
现代可持续人地关系理念
协调论
是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思想,它是由众多科学家的提倡 而逐步深化和被公认的。它主张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速度同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2 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人地关系理论发展 小结 人地关系论经历了“天命论” —— “决定 论” ——“或然论” —— “生态论” —— “协调论”,正在逐渐逼近真理。 人地关系复杂多变,需要进行长期深入 的研究,并在社会实践中协调好人地关系。
23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3
(6)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很多,如土地破坏、生 态环境改变、人类健康和社区安全带来威 胁等。采矿后的生态环境重建任务很艰巨。
采矿活动的环境影响及其机制非常复杂, 不仅取决于开采矿物的种类、采矿方法、 采掘机械的选用,还取决于矿山周围的自 然地理特征、社会文化环境等。
33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生态持续是基础 经济持续是条件 社会持续是目标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2 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4)现代人地关系-协调论 人对地有依赖性,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的地域特征,制 约着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起到促进或延缓 社会发展的作用。 人地协调同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是互为条件的,人类间 的合作是协调人类行动、解决人地矛盾的必要条件。 协调是一种动态的协调,不仅要看人地协调的程度, 而且要看它能否实现持续发展。 协调的观点与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可 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实现人与地的互惠共生。
30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3
放牧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6)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合理的放牧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更新和正 向演替,不会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 不合理的放牧,会导致草丛变矮、覆盖 度降低、物种减少、杂草毒草增多,优 良牧草减少等,导致环境恶化,出现沙 化、盐渍化等现象。
人地关系理论
地 理 环 境 决 定 论
可 能 论 或 然 论
适 应 论
生 态 论
文 化 景 观 论
生产 关系 决定 论和 唯意 志论
环 境 感 知 论
文 化 决 定 论
“ 天 人 合 一” 观 14
( )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2 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3)近代人地关系
源于工业社会和二战前后 地理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 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理论等起绝对支 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可能论(possiblism)(又称人地相关论和 或然论), “可能论”过分强调“人” 的选择能力,“地”只是提供可能。它 对人地关系的解释是不彻底的 。
9
10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2 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1)人地关系概念
人地关系是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 关系,是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 系。随人类对土地资源环境客观作用和 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认识发展而发展, 在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人地关系
11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2 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1)人地关系概念
12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2 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2)历史上的人地关系-古代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 历史上的人地关系——源于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 中国:“天命论”,人定胜天,天定胜人 西方: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神的干预,上帝主宰一 切
13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近现代人地关系
26
三峡大坝的利与弊
27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3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5)人类对生物和土壤影响 对生物影响 天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培育农作物满足需要 通过捕食、毒杀改变局部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 对森林、草原等的利用和破坏 对土壤影响 有利影响:耕作和育肥,增加肥力 不利影响:土壤侵蚀和次生盐碱化、土壤污染
5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1 人类文明(发展)与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最基 本的自然资源之一。 人类的需求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以个人需求 为基础,但是必须放在由个人组成的社会这 个层次统筹考虑与配置。 随着畜牧业和耕作业的兴起,特别是集约化的 耕作业的兴起,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强度越来越 大,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被 利用的土地开始真正成为自然界与人类活动 的共同产物。 保障土地利用持续利用,推进人类文明发展
17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2 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3)近代人地关系 环境感知论(environmental perceptionism)
不同的环境感知成为人们对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 的依据,从而导致对环境进行利用、改造的决策不同。
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3
土地垦殖 土地垦殖是把土地自然生态系统转化为农田生态系统, 改变了土壤系统中的各种水热条件和物质循环,对土壤 动物和微生物产生影响,也可能产生间接影响,如土壤 酸碱化等。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6)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不合理的土地垦殖,会严重地破坏植被、加重土壤侵 蚀、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次生盐渍化等使得 土地生态系统退化。
16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2 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3)近代人地关系
文化景观论(cultural landscape),认为一 个特定的人群,有它特有的文化,在其长期活 动的地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境的地 表特征,就是文化景观 。 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认为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各自按自身 的规律发展。
8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1 人类文明(发展)与土地资源
(3)工业社会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17世纪中叶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是土 地资源开发利用史的一个里程碑。以化 石燃料为动力的农业机械,以不可更新 资源为原料的化肥,以及新的植物育种 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产,推动 了城镇化进程。 但同时,更严重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 问题也相继产生,对人类生态安全形成 威胁——环境恶化、资源的短缺和耗竭
21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2 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人地关系理论的两个极端的观点
一是:单项的从环境到人,强调以环境为中心, 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作是和其它生物一 样的,完全受控于他所处的地理环境中,人类对环 境的作用完全被掩盖在环境的压力下 。 二是:单项的从人到环境,强调以人类为中心, 环境是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随意改造的,忽视了 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环境本身失去了独立存在的 价值和内在的价值。 两种极端都是把“人”和“地”简化为因果链 的两端,没有反映出真正的“人地关系”。 22
6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1 人类文明(发展)与土地资源
(1)狩猎、采樵社会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影响很小,自由迁移 余地很大,局部、力量有限,会钻木取 火,能够使用火来改变环境。 后期狩猎和采樵者对土地资源影响稍大, 处于原理、野蛮阶段
7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24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3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 改变下垫面性质,影响热平衡和气候。 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和热量。 臭氧层破坏和大气污染
25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3 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4)人类对地表形态和水资源的影响 对地貌的改变 形成人工地貌:大规模开采 水库和梯田:防洪、养殖、灌溉 对水资源影响 有利影响:水利灌溉,建立大坝 不利影响:水体污染和浪费,水利工程的负作用,超 量采地下水
15
3.1 人类与土地资源利用
3.1.2 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3)近代人地关系
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又称调整论),认 为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 限制,而这种适应与生物遗传上的适应不同, 它是通过文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 应。 生态论(human ecology),认为地理学的目的不 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 象,而是致力于人类生态的研究,所以该理论 又被称为生态论或人类生态论。
3.1.1 人类文明(发展)与土地资源
(2)农业社会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影响逐渐有所提高,但仍然较小。大约1 万年前,开始了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 刀耕火种,小规模种植; 大约7000年前,开始兽力的使用、金属 冶炼技术的发明、水利灌溉技术的掌握 等,对土地资源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人类开始定居开垦土地,出现了村庄、 城镇等。 不合理利用出现土地退化、次生盐碱化、 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