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种类图片大全

合集下载

节肢动物蝗虫

节肢动物蝗虫

蚜虫
蜻蜓
螳螂
蟋蟀

蚂蚁
蚊子
河蟹
蜈蚣
家蚕
蜕皮
巩固检测
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是( A 腔肠动物 C 节肢动物
1、动物界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
c

B 环节动物 D 软体动物
巩固检测
2、下面有关沼虾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A B C D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体表具有外骨骼 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 额剑是沼虾防御或攻击敌害的武器
任务二、说出蝗虫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的结构特点。
1、体表有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 止体内水分蒸发。 2、有发达的感觉器官,适应复杂的陆地生活。 3、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在陆地生活的 范围。 4、蝗虫依靠气管进行呼吸
大河虾,沼虾
生活在湖泊或河流等 淡水中、其主要分布 于南方沿海地区,发 现最大雄性个体达 200克,肉味鲜美。 体色以白色透明为多
节肢动物
蝗虫是危害农 作物的农业害 虫。夏秋季节, 我们经常能看 到蝗虫在草地 里跳跃,你了 解蝗虫吗,你 知道蝗虫是怎 样危害农作物 的吗
蝗虫
蝗虫的外形
观察: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有哪些结构组成?
头部 复眼 单眼 触角 胸部 腹部
前翅 产卵器
口器 前足 中足
后足 气门
(触觉和嗅觉) 触角 1对
巩固检测
4、蝗虫的下列特征中,不属于与陆地生活 相适应的是( B ) A 蝗虫依靠气管进行呼吸 B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 蝗虫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D 蝗虫的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 在陆地上生活的范围
巩固练习
5、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在 甲、乙两只装满水的试管里, 一只把头浸没在水中,另一 只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中, 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 现象?

主要蝗虫种类的识别及分布1

主要蝗虫种类的识别及分布1

新疆主要蝗虫种类的识别及分布蝗虫的识别蝗虫(locusts&grass hoppers)属直翅目(Orthoptera),蝗亚目(Acridodea=Locustodea),包括蚱总科(Tetrigoidea)、蜢总科(E umastacoidea)、蝗总科(Acridoidea=Locustoidea)的种类,俗称蚂蚱一、蝗亚目的特征头较宽,触角较粗短,一般不超出体长之半,常少于30节。

单眼三个。

前胸背板发达,复盖胸部背面和两侧,在蚱总科(菱蝗类)中向后延伸。

常达到或远超过腹部末端;有时向前延伸,越过头顶。

前翅狭长,较厚,复于腹部背面;后翅宽大,三角形,膜质,静止时呈扇状纵褶,藏于前翅下;少数种类翅退化成鳞片状或完全退化。

有翅的种类一般具发音齿,分别着生于前翅、后翅、后足腿节内侧或外侧以及腹部的侧面,短翅及翅退化的种类发音器常退化残缺;若具发音器,则由后足股节内侧与前翅或腹部摩擦发音。

腹部第一节背板两侧常有一对鼓膜听器,少数种类缺如。

后足适于跳跃,跗节3节;蚱类的前足、中后足跗节2节,末端有爪。

产卵瓣粗短,卵产于土中,形成卵块,外围有胶状物保护,称为卵囊。

渐变态,若虫称为蝻。

二、蝗虫的分类特征蝗虫和其它昆虫一样,全躯可分为头、胸、腹三大部分,各部分均又具有若干附属器官,如亚洲飞蝗的结构如下:(一)头部:触角分节明显,一般不超过30节,基部一节称柄节,基部第二节称梗节,其余所有的节通称鞭节。

触角的形状变异颇大,通常有丝状触角、剑状触角和棒状触角三种。

2.口器由上唇、1对上颚、1对下颚、下唇和舌等组成。

上颚颇发达,顶端坚硬,常呈锯齿状,左右不对称,取食不同植物的蝗虫,其上颚齿面常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

(二)胸部由前胸、中胸和后胸三部分组成。

1.前胸前胸背板通常具有纵形隆起的中隆线,它一般呈线状,有时则呈片状隆起或被横沟切割成齿状。

侧隆线位于中隆线两侧,与中隆线平行或在中部向内弯曲,而在两端向外扩展;侧隆线有时不发达或仅呈现为淡色条纹。

蝗虫的种类

蝗虫的种类

蝗虫的种类蝗虫的种类(2010-03-23 09:26:30)1.稻蝗稻蝗形态特征:中华稻蝗属直翅目,蝗科。

成虫雄虫体长15~33毫米,雌虫20~40毫米,黄绿色或黄褐色,有光泽。

头顶两侧在复眼后方各有1条黑褐色纵带,经前胸背板两侧,直达前翅基部。

前胸腹板有1锥形瘤状突起。

前翅长度超过后足腿节末端。

卵圆筒形,长约3.5毫米,宽约1毫米,中央略弯。

具卵囊,卵粒在卵囊内斜排。

卵囊茄果形,褐色,长9~14毫米,宽6~10毫米,前端平截,后端钝圆,平均有卵10~20粒,卵粒间有深褐色的胶质物相隔。

若虫称蝗蝻,一般6龄。

1龄若虫体长约7毫米,绿色有光泽,头大。

2龄后体形渐大,前胸背板中央渐向后突出,体绿色至黄褐色,头、胸两侧黑色纵纹明显。

3龄时翅芽出现,逐龄增大,至第5龄时向背面翻折,第6龄时可伸达第3腹节,并掩盖腹部听器的大部分。

生活史及主要习性:平地地区、低海拔地区〈800公尺以下〉。

中华稻蝗在南方一年发生2代。

第一代成虫出现于6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出现于9月上、中旬。

以卵在稻田田埂及其附近荒草地的土中越冬。

越冬卵于翌年3月下旬至清明前孵化,1~2龄若虫多集中在田埂或路边杂草上;3龄开始趋向稻田,取食稻叶,食量渐增;4龄起食量大增,且能咬茎和谷粒,至成虫时食量最大。

6月出现的第一代成虫,在稻田取食的多产卵于稻叶上,常把两片或数片叶胶粘在一起,于叶苞内结黄褐色卵囊,产卵于卵囊中;若产卵于土中时,常选择低湿、有草丛、向阳、土质较松的田间草地或田埂等处造卵囊产卵,卵囊入土深度为2~3厘米。

第二代成虫于9月中旬为羽化盛期,10月中产卵越冬。

食性:中华稻蝗在南方各地都有分布,主要为害水稻、玉米、高粱、麦类、甘蔗和豆类等多种农作物。

对作物的为害是以成、若虫咬食叶片,咬断茎秆和幼芽。

水稻被害叶片成缺刻,严重时稻叶被吃光,也能咬坏穗颈和乳熟的谷粒2.东亚飞蝗飞蝗:昆虫纲直翅目(Orthoptera)蝗科(Locustidae)。

蝗虫资料

蝗虫资料

别名:蝗虫又名“蚱蜢”、“草螟”、“蚱蚂”、“蚂蚱”。

特征:通常为绿色、褐色或黑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像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后胸愈合不能活动。

脚发达,尤其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跃专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产卵器没有明显的突出,是和螽斯最大的分别。

食性: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等。

分布:蝗虫(Locust)[3] 数量极多,生命力顽强,能栖息在各种场所。

在山区、森林、低洼地区、半干旱区、草原分布最多。

大多数是作物的重要害虫。

在严重干旱时可能会大量爆发,对自然界和人类形成灾害。

幼虫只能跳跃,成虫可以飞行,也可以跳跃。

大多以植物为食物。

人们常说的蚂蚱天敌:蝗虫的天敌主要有蛙和鸟两大类,尤其是蛙类,与蝗虫生活在同一类型的生态环境中--凡长有芦苇、杂草的低洼地、坑塘、沟渠等处,都是其良好的生存场所,所以说,蛙类是制约蝗虫生息繁衍的先头部队。

据统计,一只青蛙一个夏季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一只泽蛙,平均每天吃掉50只害虫,最多的可达266只;即使是身体笨乎乎的蟾蜍,夏季三个月也能捕食近万只害虫呢!照此推算,两平方米的庄稼地里只要平均有一只青蛙坐镇,便足以抑制跳蝻的生存。

(蚂蚱)只是蝗虫的幼虫,并不是单独的物种。

灾害:2011年7月以来,受高温、干旱等因素的影响,长沙部分地区蝗虫暴发,数万亩竹林和稻田遭殃。

7月11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迎龙在蝗虫重灾区召开现场调度会,市农业和林业部门正联手做好充分准备,将在3天后对来势汹汹的蝗虫进行全面围剿。

7月4日开始,仅两三天的时间,雨敞坪镇福胜村附近山头的竹叶就被蝗虫吃了个精光,山下丰收在望的早稻也遭了殃。

据专家介绍,蝗虫属于发育期,食量相当大。

8月底,蝗虫的成虫将自然消亡。

但是如果不及时剿灭蝗虫,埋藏在土壤中的虫卵将在次年大面积暴发。

蝗虫的可怕源于其繁殖力,繁殖如复制,低等生物终靠数量取胜

蝗虫的可怕源于其繁殖力,繁殖如复制,低等生物终靠数量取胜

蝗虫的可怕源于其繁殖力,繁殖如复制,低等生物终靠数量取胜旱之年必有蝗灾,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性规律,近期蝗虫灾害泛滥,一场发源于东非的蝗灾已经席卷多个国家。

现如今4000亿蝗虫已经抵达印度,面对气势汹汹的蝗灾,印巴双方开始进入缓和状态,这个让国际都头疼的巴以冲突问题,如今在一场蝗灾之下,暂且偃旗息鼓,甚至让双方握手言和来共同应对灾害,蝗虫的威力竟至于此。

而区区蝗虫有何威力,不就是让我们捉来玩,拿来烤的吗?是的,一只,两只,几只蝗虫确实处在生物链的低端,任由高等一点的生物摆弄,但若是多了呢,很多很多,如上面提到的4000亿,那是何等的铺天盖地!怎么会产生出这么多的蝗虫,那是因为它们有着超强的繁殖力,这是如蝗虫一般的生物能够长存于地球的唯一方法!大多数蝗虫从卵中出生到成蝗交配繁殖只需要30天左右,而一只成熟雌蝗一生平均能产卵200~1000粒。

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在繁殖季节成熟的雌、雄蝗虫交配后,将卵产在干燥的土壤中。

繁殖率极高,每只蝗虫一次产卵六十至一百二十粒。

蝗虫一般每年繁殖两季,越冬卵孵化并发育成若虫,若虫蜕皮5次后发育成夏蝗;夏蝗交配后产下受精卵;受精卵孵化并发育成若虫,若虫蜕皮5次后发育成秋蝗。

蝗虫的生活史如图:在温带地区,蝗虫一般一年生两代,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可以繁殖3~4代,当年生的蝗虫多数都可以繁殖,也就是说,一只蝗虫当年产的卵,发育成成虫之后仍然可以繁殖1~3代,即便按最低的两代和最低产卵数量来看,也就是1×200×200=4万,如果是三代的话就是800万了,4代就是16亿了,这种如复制式的繁殖方法,成几何倍数的增加。

哪怕天敌再多,挡不住我能生呀!它们的可怕在于,数量惊人,食量同样惊人!蝗虫孵化之后就可以啃食植物,它们的成长以及交配和繁殖过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植物来给他们提供营养。

小型蝗虫一生能吃掉100克左右的植物,大型蝗虫则可以吃掉数百克植物。

一串红拟短额负蝗

一串红拟短额负蝗

2023-11-10contents •概述•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防治与利用•研究进展•展望与建议目录01概述定义一串红拟短额负蝗是一种蝗虫,属于直翅目、蝗科。

特点该物种的雄虫和雌虫体型相近,成虫体长约15-20mm,体色为绿色或褐色,翅膀折叠,前翅短后翅长,后足股节内侧红色。

定义与特点分布一串红拟短额负蝗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栖息地该物种通常生活在草地、荒野和农田等环境中,喜欢较为湿润的环境,也能适应较为干旱的环境。

分布与栖息地一串红拟短额负蝗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会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损害,导致产量下降。

经济价值虽然一串红拟短额负蝗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控制植物的数量和分布。

生态价值经济与生态价值02形态特征外部形态一串红拟短额负蝗的体型属于较小的蝗虫,体长通常在1-3厘米之间。

体型头胸部腹部头部较小,呈三角形,具有较长的触角和复眼。

胸部有三对足,用于行走和跳跃。

腹部柔软,通常有10-12个环节。

包括口腔、食道、胃、肠等部分。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等部分。

包括肾脏、输尿管等部分。

03内部结构0201颜色与斑纹基本色通常为绿色或褐色。

斑纹一串红拟短额负蝗的背部通常具有明显的黑色斑纹。

03生物学特性一串红拟短额负蝗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以及蒙古、俄罗斯等国家。

分布范围该物种通常栖息在较为干燥的环境中,如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带。

栖息环境一串红拟短额负蝗主要以植物为食,尤其是草本植物的叶片和花。

食性生活习性一串红拟短额负蝗的繁殖季节通常在夏季,具体时间因地区而异。

繁殖与发育繁殖季节雌性一串红拟短额负蝗会将卵产在土壤中,孵化出的若虫会经历多个龄期,最终发育成成虫。

产卵与孵化一串红拟短额负蝗的生活史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和成虫均为植食性。

生活史天敌与防御天敌一串红拟短额负蝗的天敌包括鸟类、蜥蜴、蜘蛛等。

内蒙古主要蝗虫种类和其防治方法

内蒙古主要蝗虫种类和其防治方法

(8)大垫尖翅蝗(Epacrom古、东北 等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卵 在土壤中越冬。大垫尖翅蝗 发生在土壤潮湿、地面反碱、 植被稀疏特点的环境中。高 燥地区、山坡地带则无分布。 成虫喜产卵于高岗、河堤、 田埂、路旁和湖区荒地杂草 稀矮、阳光充足的地方。喜 食禾本科、豆科、菊科、黎 科、蓼科牧草,也常危害玉 米、高粱、谷子、小麦、苜 蓿等作物。主要分布于西北、 华北、东北、内蒙古等地 。
• 亚洲小车蝗是地栖性害虫,适应于植 被稀疏的坡地或丘陵地生活,有趋热 性,中午活动盛。一年发生一代,以 卵在土中越冬。内蒙古越冬卵6月初 开始孵化,7月中旬开始产卵。产卵 时,选择向阳温暖、地面裸露、土质 板结、土壤温度较高的地方,主要危 害禾本科、莎草科等牧草,高密度发 生时对牧草的取食几乎没有选择性, 是目前危害我国北方的主要蝗虫之一。 分布于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 山东。
(17)黄胫小车蝗( 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 )
• 内蒙古及华北部分地 区一年发生1代,以卵 在土中越冬,6月孵化, 7月见成虫。较南地区 可发生2代,第1代5月 中孵化,6月中下旬见 成虫;第2代7月下旬 或8月上旬孵化,9月 见成虫,主要发生在山 区、坡地,但平原地区 地势较高处也可发生。 属地栖性蝗虫。
• 在内蒙古一年发生一代,以卵 在土中越冬,6月中旬开始孵化, 成虫7月末到8月上旬羽化,8月 下旬到9月间产卵。短星翅蝗在 山坡丘陵草地中种群数量大, 善跳不善飞。除取食外,常在 地面上活动。以艾蒿、冷蒿、 委陵菜等杂类草为食,对许多 农作物也形成一定的危害。分 布于东北、内蒙古、甘肃、河 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 湖北、江西、广东、广西。
(11)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 )

教你分清蚱、蜢和蝗

教你分清蚱、蜢和蝗

教你分清蚱、蜢和蝗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以上是李清照的名作《武陵春》,供诸位文化人儿赏鉴、复习,本砖家只取“舴艋”二字做引子。

舴艋,音同“仄猛”,虽从“舟”旁,但显然是从“蚱蜢”脱胎而来,正如王念孙《玉篇》中所说:舴艋,小舟也。

小舟谓之舴艋,小蝗谓之蚱蜢,义相近也。

以蚱蜢喻小船,极言其逼仄狭小。

蚱蜢和蝗虫都是蚂蚱之类的别称,并非精确的概念,但如果把民间俗称和昆虫分类学联系起来看,蚱、蜢和蝗三个字倒是值得说道一番。

它们均属于直翅目蝗亚目,可以统称为蝗类;与同属直翅目的螽斯类相比,蝗类的共同特点是触角粗壮而短(长角蝗科除外),不及螽斯触角的飘逸修长。

蚱,具体种类不知蚱,具体种类不知蝗类还可以分为三类:蝗、蚱和蜢。

其中最不起眼的是蚱,其特点为:体小,呈菱形,故又叫菱蝗。

前胸背板向后延伸,盖住整个腹部。

前翅小,鳞片状。

经常在灯下飞舞乱窜的小蚂蚱一般就是它了。

蚱的体型虽小,但却颇为粗壮,因其前胸背板盖过腹部,整体感觉略“硬”。

蚱的体色一般较黯淡,多和泥土近似,非常低调。

平时最容易见到的则是蝗,基本特点是:前胸背板不向后延伸。

触角长于前足腿节的长度。

爪有中垫。

产卵于土内。

蝗的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而且分布广泛,中华大地上几乎所在都有。

北方常见的种类有棉蝗、东亚飞蝗、花胫绿纹蝗、短角异斑腿蝗、短额负蝗和中华剑角蝗等。

棉蝗的若虫,蝗蝻棉蝗成虫棉蝗,学名Chondracris rosea (De Geer, 1773),又名大青蝗,雄体长45~51mm,雌60~80mm,是北方乃至于全国体型最大的蝗。

通体呈黄绿色,种加词rosea则指后翅基部的玫瑰红。

总体上孔武有力,后足尤为健硕,且外侧生有细齿,锋利如刀,被它蹬一下子可能会有血光之灾,故民间美其名曰“蹬倒山”。

东亚飞蝗,学名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1835),飞蝗科飞蝗属飞蝗的一个亚种。

飞蝗

飞蝗

分布范围
飞蝗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的分布范围最广,遍布非洲、泰加林以南的大部欧亚大陆、东印度群岛、 大洋洲热带部分和新西兰。较小的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和摩洛哥戟纹蝗(Dociostaurus maroccanus)在地中海地区对植物造成重大危害。南非的褐飞蝗(Locustana pardalina)和红翅蝗 (Nomadacris septemfasciata)危害极大。中美和南美的主要迁飞种是南美蝗(Schistocerca paranensis)。落矶山蝗(Melanoplus spretus)和迁徙蝗(M. sanguinipes)在1870年代破坏了加拿大和美 国的许多草场。
康乐研究组在多年研究飞蝗生态基因组学的基础上,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发展了组装超大基因组的生物信 息方法,对飞蝗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组装、注释等,获得迄今人类破译的最大动物基因组―飞蝗基因组图谱。飞 蝗基因组(6.3 Gagabase)是人类的两倍多,约是果蝇基因组的30倍,预测出大约17,3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 同时完成的还包括飞蝗的遗传图谱以及飞蝗重要生物学特性的基因组学基础。
有明显的夏季,一般日间高温均大于30℃,冬季不过于严寒;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春季蒸发量大、降水量小, 有较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经常间隔若干时间后,在夏或秋季有1次时间不长的浸水,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并有明显季节变化;
土壤以冲积性壤土较为普遍;植被一般以禾本科植物为主,代表性的植物有芦苇、稗草、茅草、狗牙草、两 栖蓼、蒿草等,沿海蝗区则普遍混生暇须草及少数的海蓬子、盐蒿等;植被覆盖度一般在75%以下,以15~30%最 适发生。
2、改变发生地的植被,因地制宜种植飞蝗不食的作物。
3、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改变飞蝗发生地的土壤条件。尚未得到彻底改造的蝗区,在做好蝗情侦查和测报的 基础上,于 3龄前采用超低容量制剂如马拉松、乐果等进行药治。农田附近要将蝗蝻消灭在孵化阶段。

上海常见昆虫---10中华蚱蜢

上海常见昆虫---10中华蚱蜢

上海常见昆虫---10中华蚱蜢
小时夏秋季,放假期间或者上学放学路上,呼朋引伴往路边荒地一钻或者谁家院子一进,又或者多瞅瞅草丛都会有收获,再不济也可以上手一只两只蚱蜢,然后拿着两只长长的后腿看着蚱蜢一耸一耸的,时光不知不觉中从手缝中流逝。

中华蚱蜢拉丁学名:Acrida cinerea),有夏季型(绿色),秋季型(土黄色有纹)。

直翅目昆虫,蝗科。

别名尖头蚱蜢、括搭板(握住大腿上身上下摆动)。

在中国通常叫蚱蜢,有一些地区称其为"秀才"、'扁担锅'、'刀伶''担杖钩'"簸簸箕"。

比中华负蝗大,细长。

身体瘦长,绿色或褐色,头特别尖,突出在身体前面。

触角剑状,前翅狭长,后足细长。

多在田边、草丛中活动,以植物为食。

中华蚱蜢成虫体长80~100毫米,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雄虫体小,雌虫体大,背面有淡红色纵条纹。

前胸背板的中隆线、侧隆线及腹缘呈淡红色。

前翅绿色或枯草色,沿肘脉域有淡红色条纹,或中脉有暗褐色纵条纹,后翅淡绿色。

若虫与成虫近似。

卵成块状。

各地均为一年一代。

成虫产卵于土层内,成块状,外被胶囊。

以卵在土层中越冬。

若虫(蝗蝻)为5龄。

成虫善飞,若虫以跳跃扩散为主。

在各类杂草中混生,保持一定湿度和土层疏松的场所,有利于蚱蜢的产卵和卵的孵化。

一般常见发生于农田与杂草丛生的沟渠相邻处。

节肢动物蝗虫

节肢动物蝗虫


试题分析:A、节肢动物中唯一会飞的是昆虫,A正 确; B、一般有灵敏的感觉器官,具有发达的脑和独特 的呼吸器官,B错误; C、大多数昆虫对人类是有益的,C错误; D、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 ,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陆生生活,D错 误; 故选A。
家蚕是节肢动物吗?

家蚕是蚕蛾的幼虫,蚕蛾属于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鳞翅目。再补充一点,生物中有一 个规则,即生物发生律,就是说一种生物在 其发育过程中会简短迅速的重现其物种的进 化历程。昆虫起源于环节动物,所以它的幼 虫看起来就像是个环节动物,但鉴别一种动 物的分类不能看幼虫 。
节肢动物
蝗虫的外形
观察: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有哪些结构组成?
头部 复眼 单眼 触角 胸部 腹部
前翅 产卵器
口器 前足 中足
后足 气门
上颚
上唇
下唇 舌
下颚
蝗虫的咀嚼式口器
讨论:蝗虫身体的哪些结构是与其暴食 庄稼的习性相适应的?
(触觉和嗅觉) 触角 1对
头部 眼
身 体 结 构 腹部
(识别物体) 复眼1对 单眼
(感光) 3只 咀嚼式口器 1个(取食)
足3对 (爬行、跳跃) 胸部 (保护) 翅 前翅 1对 后翅 气门 (飞行) 1对
产卵器(产卵)
蝗虫和沼虾同属于节肢动物,它 们在形态结构上有何不同点?
蝼蛄
蚜虫
金龟子
菜粉蝶
地老虎
螳螂 蜜蜂
蚂 蚁
蚊 子
河 蟹
蜻 蜓
蜘 蛛
蜈 蚣
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七 星 瓢 虫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 A.节肢动物B.软体动物C.线形动物D.腔肠动 物 下列各组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乌贼章鱼 B.海葵海蜇 C.龙虾蜘蛛蟹 D.海豚海豹 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 )A.翅B.足C.刚 毛D.四肢 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B .后足C.前翅D.翅和足 下列四组动物中全是节肢动物的一组是( )A .蝗虫、蚊子、蜈蚣B.蝗虫、蚯蚓、飞蛾C.蜜蜂 、河蚌、河蟹D.蜜蜂、对虾、蜗牛

天津常见20种蝗虫的识别

天津常见20种蝗虫的识别

天津常见20种蝗虫的识别作者:胡奇,田小卫,常钰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0年第04期摘要:列出了1999—2008年间采集的天津常见的20种类蝗虫:1.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2.短额负蝗 Atractomorpha sinensis、3.短星翅蝗 Calliptamus abbreviatus、4.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5.长翅素木蝗Shirakiacris shiraki、6.短角异斑腿蝗Xenocatantops brachycerus、7.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8.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 coerulipes、9.花胫绿纹蝗Ailopus tamulus、10.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11.亚洲小车蝗 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12.疣蝗Trilophidia annulata、13.红翅皱膝蝗 Angaracris rhodopa、14.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15.条纹异爪蝗 Euchorthippus unicolor、16.中华剑角蝗Acrida cimerea、17.线剑角蝗Acrida limeata、18.荒地剑角蝗Acrida oxycephala (Pallas, 1771)、19.二色嘎蝗Gonista bicolor、 20.日本蚱Tetrix japonicus Bolivar。

列出了识别这些种类的检索表,比较了部分种类若虫之间的识别特征及部分种类的体色变化,为蝗虫类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蝗虫;若虫;识别特征;天津中图分类号:S433.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0.04.011Recognition of the Twenty Common Species of Grass Hopper and Locust from TianjinHU Qi1, TIAN Xiao-wei1, CHANG Yu2(1.Tianjin Agricultural College,Tianjin 300384,China;2. Tianjin Institute of Garden and Afforestation,Tianjin 300181,China)Abstract:The names of twenty common species from Tianjin was given below: 1. Haplotropis brunneriana, 2.Atractomorpha sinensis, 3. Calliptamus abbreviatus, 4. Oxya chinensis, 5. Shirakiacris shiraki, 6. Xenocatantops brachycerus, 7.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8. Epacromius coerulipes, 9. Ailopus tamulus, 10. Oedaleus infernalis, 11. 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12. Trilophidia annulata, 13. Angaracris rhodopa, 14. 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 15. Euchorthippus unicolor, 16. Acrida cimerea, 17. Acrida limeata, 18. Acrida oxycephala (Pallas, 1771) , 19. Gonista bicolor, 20. Tetrix japonicus Bolivar. A key to the twenty species was listed, the nympha differences and body color among some specie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will supply information for the study and the control work on grass hopper and locust.Key words:grass hopper;nymph;re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Tianjin蝗虫是自然界中较为常见的昆虫,包括有害和无害两种,各种类蝗虫均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同的生态位。

蝗虫简介课件ppt

蝗虫简介课件ppt

其他利用价值
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可作为鸟类和其他动物的饲料,有助于生态平衡和养殖业的发 展。
蝗虫的养殖还可以产生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 护。
THANKS
感谢观看
毒饵防治
将农药与食物混合制成毒饵,引诱蝗虫取食,达到防治效果。
农业防治
生态调控
通过调整农作物布局、轮作等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蝗虫的滋生地。
机械防治
使用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收割机等进行大面积的蝗虫防治,效率高,但成本较高。
05
蝗虫的经济价值与利用
食用价值
01
蝗虫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 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 养食品。
降低农作物产量
蝗虫的侵害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 损失。
对环境的破坏
破坏生态平衡
蝗虫大量繁殖会改变生态环境中的食物链关系,破坏生态平衡。
降低土地பைடு நூலகம்量
蝗虫排泄物覆盖在土地上,影响土壤质量,降低土地肥力。
对人类的影响
威胁食品安全
蝗虫侵害农作物,导致食品供应减少 ,威胁食品安全。
影响经济发展
迁徙与扩散
迁徙原因
迁徙规律
蝗虫的迁徙通常是为了寻找更适宜的 栖息地或食物来源,以维持种群生存 和繁衍。
蝗虫的迁徙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 在特定的季节和气候条件下发生。
扩散方式
蝗虫可以通过飞行、风力、水流等多 种方式进行扩散,扩散距离远近不一 。
03
蝗虫的危害
对农作物的危害
破坏农作物生长
蝗虫以植物叶片为食,大量繁殖并迅速扩散,导致农作物叶 片受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环境

中华蚱蜢

中华蚱蜢

中华蚱蜢中华蚱蜢(属直翅目锥尾亚目蝗总科剑角蝗科剑角蝗属,拉丁学名:Acrida cinerea),有夏季型(绿色),秋季型(土黄色有纹)。

直翅目,蝗科。

别名尖头蚱蜢、括搭板(握住大腿上身上下摆动)。

在中国通常叫蚱蜢,有一些地区称其为“秀才”、‘扁担锅’、‘刀伶’‘担杖钩’。

比中华负蝗大,细长。

中华蚱蜢为杂食性昆虫,寄主植物广泛,有高粱、小麦、水稻、棉花、各种杂草、甘薯、甘蔗、白菜、甘蓝、萝卜、豆类、茄子、马铃薯等作物,蔬菜,花卉。

常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将叶片吃光。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北至黑龙江,南部到海南,西至四川、云南均有分布。

在皖北地区,农村人也称其为蚂蚱。

中文学名:中华蚱蜢,拉丁学名:Acrida cinerea,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亚门:六足亚门,纲:昆虫纲,亚纲:有翅亚纲,目:直翅目,亚目:蝗亚目,科:蝗科,亚科:蚱蜢亚科,属:剑角蝗属,种:中华蚱蜢。

目录1 特点与习性: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为害特点,食用方法,防治方法。

2 药用价值特点与习性形态特征中华蚱蜢(6张)成虫体长80~100毫米,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雄虫体小,雌虫体大,背面有淡红色纵条纹。

前胸背板的中隆线、侧隆线及腹缘呈淡红色。

前翅绿色或枯草色,沿肘脉域有淡红色条纹,或中脉有暗褐色纵条纹,后翅淡绿色。

若虫与成虫近似。

卵成块状。

生活习性各地均为一年一代。

成虫产卵于土层内,成块状,外被胶囊。

以卵在土层中越冬。

若虫(蝗蝻)为5龄。

成虫善飞,若虫以跳跃扩散为主。

在各类杂草中混生,保持一定湿度和土层疏松的场所,有利于蚱蜢的产卵和卵的孵化。

一般常见发生于农田与杂草丛生的沟渠相邻处。

为害特点成虫及若虫食叶,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降低农作物商品价值。

食用方法我国食用蚱蜢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迄今蚱蜢仍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秋后从田间采收,油炸后即可食用,另外也可加工成各种食品。

蚱蜢产卵量特别大,可以此为原料加工制作蚱蜢卵酱。

防治方法发生严重地区,在秋、春季铲除田埂、地边5cm以上的土及杂草,把卵块暴露在地面晒干或冻死,也可重新加厚地埂,增加盖土厚度,使孵化后的蝗蝻不能出土。

蝗虫图片大全

蝗虫图片大全

蝗虫图片大全蝗虫是什么?其实蝗虫就是我们常说的蚂蚱、蚱蜢。

细心的人应该都能发现去草地总能能看到几只蝗虫跳来跳去。

蝗虫喜欢吃植物的叶子,一般都生活在草丛草地间,因为蝗虫全身都是绿的,潜伏在草地更不容易发现。

蝗虫种类1、土蝗土蝗是指除飞蝗以外的其他蝗类,其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其群落结果和发生为害特点有所不同。

如中华稻蝗、短额负蝗等。

蝗虫食物范围广,可取食小麦、水稻、谷子、玉米、豆类、烟草、芦苇、蔬菜、果树、林木及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和嫩果等,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大发生时可将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外观特征:体长雌性21~31mm,雄性26~39mm。

体背灰褐色;腹部和各脚绿色。

生态习性:本种是平地与低海拔地区草丛间极常见的蝗虫。

成虫除了冬季外,几乎随处可见。

主要以禾本科植物叶片为食,早期是稻作的重大害虫。

生活环境:平地地区、低海拔地区(800公尺以下)。

生活小环境:草丛环境。

食性:植食性昆虫,包括植物各部位与腐果。

活动时间:昼行性昆虫。

2、东亚飞蝗东亚飞蝗的发生地在我国分布区域极广,从北纬42°C以南直至南海和云南,西起甘肃南部和四川,东至渤海、黄海沿岸和台湾等地。

其中,长江以北的华北平原,即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中下游的低洼地区,主要包括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五省与天津市及其所属县是其主要发生地。

飞蝗食性很杂,主要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

最嗜食芦苇,稗草和红草(荻)等杂草。

栽培作物中的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粟、甘蔗等也喜食。

大发生缺乏食物时,也能为害棉花、大豆和蔬菜等农作物。

飞蝗以成虫和若虫(蝗蝻)咬食植物的叶片、嫩茎和幼穗等植物地上的所有绿色部分。

蝗虫的形态结构1、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头部的主要结构有触角、眼和口器蝗虫的头部触角:1对,丝状、分节,是感觉器官,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眼:蝗虫具有1对复眼和3只单眼。

复眼:位于头部上部,左右两侧各1只,较大,是由很多小眼组成,是主要的视觉器官。

8节肢动物蝗虫的解剖

8节肢动物蝗虫的解剖
幼虫期发育
卵期:卵的孵化过程和孵化条件
跳蝻期:跳蝻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成虫期:成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殖方式
蜕皮过程: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多次蜕皮
成虫期发育
发育阶段:成虫期是蝗虫发育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体态特征:成虫具有六条腿的无脊椎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繁殖能力:成虫具有繁殖能力,通过交配产卵进行繁殖
属于直翅目蝗科
分为飞蝗、稻蝗、东亚飞蝗等种类
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
蝗虫的分布与习性
分布范围:全球各地,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栖息环境:草地、草原、沙漠等
食性:以植物为主,特别喜欢食用禾本科植物
迁徙性:部分种类有迁徙习性,成虫会飞行
03
蝗虫的外部形态
头部的构造与功能
蝗虫的头部结构:包括触角、复眼、口器等
肠道:连接胃部和肛门,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呼吸系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气囊:位于蝗虫的腹部,用于储存氧气,辅助呼吸
气管系统:由一系列气管组成,用于呼吸和气体交换
呼吸孔:位于蝗虫的胸部,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呼吸器官:包括气管、气囊和呼吸孔等,共同构成蝗虫的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心脏:位于蝗虫的胸部,由多个心室组成,负责输送血液至全身各部位
分布范围: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
蝗虫的进化特点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进化特点:蝗虫经历了多次物种大爆发,形成了多个亚种,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和迁徙能力。
适应环境的能力:蝗虫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包括干旱、半干旱和潮湿地区。它们通过改变饮食习惯、繁殖方式和迁徙行为来适应环境变化。

昆虫世界《蝗虫》

昆虫世界《蝗虫》

昆虫世界《蝗虫》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

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蝗虫俗称“蚱蜢”,台语称之为“草螟仔”。

属不完全变态。

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

大部分不太挑食,在野外草丛中,常看到它正一口一口的啃食禾本科植物的叶片,它的触角没有螽斯那么长,呈短鞭状,但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

有时可看到两只蝗虫雄上雌下的结婚画面。

蝗虫是群居型的短角蚱蜢,是蝗科,直翅目昆虫。

全世界有超过12,000种。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其散居型有蚱蜢、草蜢、草螟、蚂蚱等叫法。

中国食用蝗虫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人们习惯将蝗虫洗净用油炸,佑酒食用,据《食用昆虫与菜谱》一书中介绍,蝗虫体内含有蛋白质73.5%,氨基酸18种,总含量为20.3%,蝗虫体内还含有维生素B1、B2、E、A胡萝卜素和丰富的多种维生素,4种脂肪酸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常食用的种类有中华稻蝗,东亚飞蝗等。

蝗虫是灾害性昆虫,它不同于其它的特种养殖业,养殖它一方面可以变害为宝,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又增加蝗虫的种量,形成了潜在危害。

必须对它的养殖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成规模的养殖,按1亩地养殖为标准,在养殖场地四周应建有半米宽的植物染毒隔离带,周围要用铁丝网做围栏,并配有农药喷雾器,杀蝗虫的农药有很多种,可以用75%马拉硫鳞乳油,也可以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药进行杀灭。

养殖户如果不想对蝗虫进行养殖,要进行最后一次的灭绝措施。

养殖户不想养殖了,应提前做好准备,在每年的春季5月20号之前不能反养殖棚撤掉,待蝗虫全部出土以后,未成虫之前,用农药将其全部杀死,这样就不会有危害了。

养殖户在秋末之前,决定不在养殖了,必须在9月10号之前,即蝗虫没有交配前将其全部出售,或用农药杀死,不得让其在养殖棚内产卵,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根除以后的潜在危害,利于养殖蝗虫产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蝗虫种类图片大全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常见的蝗虫主要有稻蝗、东亚飞蝗、红后负蝗、台湾大蝗、拟稻蝗、台湾稻蝗、沙漠蝗虫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稻蝗
在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稻蝗有中华稻蝗、日本稻蝗、小稻蝗、长翅稻蝗、无齿稻蝗5种,均隶属直翅目斑腿蝗科昆虫,其中中华稻蝗为优势种,占稻蝗总数的85%以上。

在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夏威夷、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地,国内稻区几乎均有发生,而已长江流域及华南稻区为害较重。

成虫体长30~44毫米,雌大雄小,黄绿色或黄褐色,复眼灰色,触角褐色,丝状,头部两侧复眼后方各有深褐色纵纹l条,直达前胸背板后缘,雄虫尾须近圆锥形,雌虫下生殖板表面向外突出,卵长约4毫米,长圆筒形,中部稍弯,两端纯圆,深黄色,由平均30多粒卵、不很整齐地斜排成卵块,卵块处包有坚韧胶质物的卵囊。

若虫称蝗蝻,形似成虫,一般6龄。

东亚飞蝗
蝗虫是直翅目短角亚目蝗总科昆虫的统称,中国有600多种,为害性大的有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属直翅目蝗总科,分布在中国北起河北、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