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模型归纳(高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想前提,后记结论
力学 一.静力学:
1. 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 平衡的力。
2. 两个力的合力:F 大 +F 小≥F 合≥F 大 -F 小。三个大小相等的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3.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μ=tan α。
4. 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貌合神离,弹力为零。此时速度 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二.运动学:
1. 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
-
V =V 2/t =
2
2
1V V +=
T
S S 22
1+
3. 匀变速直线运动:
当时间等分时:S n -Sn-1=aT 2.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s/2= 2
2
2
2
1V V +,V s/2>V t/2
纸带点迹求速度加速度:V t/2=
T
S S 21
2+, a=2
1
2T
S S -, a=
2
1)1(T
n S S n --
4. 自由落体:V t (m/s): 10 20 30 40 50 = gt
H 总(m ):5 20 45 80 125 = gt 2/2
H 分(m):5 15 25 35 45 = gt 22/2 – gt 12 /2 g=10m/s 2
5. 上抛运动:对称性:t 上= t 下 V 上= -V下 6. 相对运动:相同的分速度不产生相对位移。
7. “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先求滑行时间,确定
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V 2=2aS 求滑行距离。 8. "S=3t+2t 2
”:a=4m/s 2
,V 0=3m/s 。(s = v 0t+ at 2
/2)
9. 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合垂直绳的分速度。
三.运动定律:
1.水平面上滑行:a=-µg
2.系统法:动力-阻力=m总g 绳牵连系统 3.沿光滑斜面下滑:a=gSinα
时间相等: 450
时 时间最短: 无极值:
4.
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N=
2
1
2m m m +
F,(N 为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与有无摩
擦(μ相同)无关,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
5.几个临界问题:a=gtg α(注意α
角的位置)
光滑,相对静止 弹力为零
6.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
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V M = p/f
四.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
1.向心力公式:F=
R
mv 2
=mR ω2
=m
2
2
4T
πR=m4π2f2
R=mωv
2.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使用向心力公式的办法: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是向心力。
3.竖直平面内的圆运动
(1)“绳”类:最高点最小速度gR ,最低点最小速度gR 5,
上下两点拉力差6mg。
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下摆到最低点:弹力3mg ,向心加速度2g (2)“杆”:最高点最小速度0,最低点最小速度gR 4。
光滑轨道类要通过顶点,最小下滑高度2.5R。
4.重力加速度g=
2
R
GM ,g与高度的关系:g=
2
2
)
(h R R
g地
5.人造卫星:h大→V小→T大→a小→F小。
速率与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周期与半径的平方根的三次方成正比。 同步卫星轨道在赤道上空,h=4.6 R ,V=3.1km/s
6.卫星因受阻力损失机械能:高度下降,速度增加,周期减小。 7.变换:GM=gR2
8.在飞行卫星里与依靠重力的有关实验不能做。
9.双星引力是双方的向心力,两星角速度相同,星与旋转中心的距离跟星的质
量成反比。
10 第一宇宙速度:V1=
gR ,V1=
R
GM ,V1=7.9km/s
五.机械能:
1.求机械能的捷径:
(1) 用定义求恒力功,
(2) 用动能定理(从做功和效果)或能量守恒求功。 (3) 用功率求功。
2.恒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摩擦生热Q=fS相对,Q常不等于功的大小(功能关系) 4.电场力做功w=qU
5.重力、电场力、分子力、弹簧弹力的功W保=-ΔEp
六.动量:
1.反弹:Δp=m(v1+v2)
2."弹开“(初动量为零,分成两部分):速度和动能都与质量成反比。
3.一维弹性碰撞:V`
1=
2
12
21212)(m m V m V m m ++-,V`2=
211
12122)(m m V m V m m ++-
动物碰静物:V2=0 V`
1=
2
11
21)(m m V m m +-,V`2=
2
1112m m V m +
大碰小一起向前;质量相等,速度交换;小碰大,向后返。
4.A追上B发生碰撞,则
(1)VA>VB (2)B的动量和速度增大 (3)动量守恒
(4)动能不增加 (5)A不穿过B V`A <V`B 。
5.碰撞的结果总是介于弹性(无动能损失)与完全非弹性(碰后粘一起)之间。 6.解决力学问题的三条路:
七.振动和波:
1.物体做简谐振动,
在平衡位置达到最大值的量有速度与动能
在最大位移处达到最大值的量有回复力,加速度,势能
通过同一点有相同的位移,速率,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势能。可能有不同的运动方向。
经过半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对称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由波的图像讨论波的传播距离,时间,周期和波速等时:注意“双向”和“多
解”
3.在波形图上,介质质点的运动方向:“上坡上,下坡下”
4.波进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波长与波速成正比。 5.波发生干涉时,看不到波形的移动。
电学“二级结论”
一、
电学:
1、检验电荷电性用感应法,不用接触法
2、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的功对应,电场力的功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
3、感应现象中移动的是电子,不是正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