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归纳与整理》教案2(人教版选修2)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二教学案:第2单元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85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二教学案:第2单元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85页)](https://img.taocdn.com/s3/m/e6c51a5549649b6648d747c0.png)
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选修2化学与技术课题1获取洁净的水第1课时天然水的净化●课标要求知道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课标解读1.了解自然水的净化原理。
2.了解净水的常用方法——混凝法和化学软化法。
3.知道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学会简单、常用的检验硬水与软水的方法。
4.掌握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加热法、药剂法和离子交换法。
●教学地位本课时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与初中和高中学过的化学课程紧密相连。
侧重介绍水净化的原理、方法和简要流程。
在天然水的净化中主要介绍了混凝法和化学软化法,这些方法以化学反应原理为基础,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将化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高考侧重考查化学方法在水处理中怎样选择合适的处理剂、涉及反应方程式书写、现象等问题。
●新课导入建议水是生命之源,但天然水中会含有很多杂质而不能直接使用。
你知道水中含有哪些杂质吗?你了解人们怎样净化天然水吗?让我们共同学习本节知识,认识化学知识在水处理中的作用,节约和爱护水资源!●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1.自学教材课题1中“天然水的净化”,初步掌握混凝法、化学软化法。
2.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尝试解决[思考交流]中的问题。
3.标记预习中的难点和疑点。
⇒步骤1:新课导入利用水的重要性和常见的水处理方法,提出“为什么要净化天然水?怎样净化天然水?”引入新课。
⇒步骤2:分组实验,交流讨论。
1.分组进行实验2—1,并讨论铝离子、铁离子的净水原理。
2.讨论获取自来水的过程。
3.分组进行教材中的[科学探究],讨论完成软化水的实验方案。
⇓步骤5:巩固训练,检验测评。
1.利用[当堂双基达标]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2.根据教学实际安排课下作业,完成[课后知能检测]⇐步骤4:课堂小结,形成体系。
利用[课堂小结]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总结本节知识重点、难点和热点,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本节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步骤3:互动探究,重点讲解。
1.结合[课堂互动探究]中的要点阐述、例题进行重点讲解。
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2.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2.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b053dd645f0e7cd1842536b0.png)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一、教材分析和建议在初中化学和必修化学2中,都介绍了石油、煤和天然气的有关知识,并且,在必修化学2中又介绍了较多的有机化合物知识。
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题从化石能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进一步介绍了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知识。
关于石油,教科书通过再现必修化学2的一幅“原油分馏及裂化的产品和用途示意图”来引入,并用“思考与交流”的形式,使学生能回忆思考并充分交流,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石油炼制的方法。
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在必修化学2中有简单介绍,本课题又简单介绍了其方法依据的原理和过程,但并没有过多涉及实际的生产原理和过程。
关于天然气,学生已了解很多,本课题只是简单介绍了天然气作为有机化工基本原料的技术进步及应用前景。
关于煤,主要介绍了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
煤的液化近年来在研究和应用领域比较重视并有了一定的发展,我国在这方面也有新的进展,教科书强调煤的综合利用对于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的特殊意义。
最后教科书还介绍了一碳化学的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与传统的石油化工、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发展不同的思路和趋势,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化学所特有的应用价值和魅力。
教学建议如下: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通过讨论、思考、交流认识石油、煤和天然气,教学中可利用教科书中的“学与问”和“思考与交流”,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2. 配合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上网、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有关石油、煤和天然气的有关信息,归纳整理或写出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在班上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石油、煤和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新进展。
二、问题交流【学与问1】天然气主要来自与石油伴生的油田中。
天然气的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
此问题由学生先交流,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说明。
【学与问2】几种煤干馏的产品及主要成分:【学与问3】【思考与交流1】石油炼制的方法有分馏、裂化、裂解等。
可让学生根据教科书表216,进一步列举出他们身边见过或通过其他途径知道的石油化工产品的用途。
最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2讲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新人教版选修2教学设计
![最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2讲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新人教版选修2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7fb528844769eae009edd4.png)
第2讲与资开发利用[考纲要求] 1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意义。
2了解我国无机工的生产资和产品的主要种类。
3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了解发展对自然资利用的作用,了解在水处中的应用。
4了解资对废弃物的再生和综合运用的作用。
考点一多样的水处技术1.水的净与污水处(1)生活用水的净①基本流程②常用混凝剂为铝盐(如硫酸铝、明矾、碱式氯铝等)、三价铁盐等。
原为A3++3H23(胶体)+3H+,F3++3H23(胶体)+3H+,生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
③常用的消毒剂为液氯、漂白粉、臭氧、二氧氯等。
④除去水中的异味:活性炭颗粒的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让水通过由细小的活性炭颗粒组成的滤床能够除去水中的异味。
(2)污水处的方法①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暂时硬度:水的硬度是由(HO 3)2和Mg(HO 3)2引起的,称暂时硬度。
b .永久硬度:水的硬度是由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物引起的,称永久硬度。
②硬水软.硬水软的目的:降低硬水中2+、Mg 2+的含量使之达到规定标准。
b .软方法2 海水淡又称脱盐,利用物、、生物方法将海水中溶解的盐脱除。
常用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冷冻法等。
题组一 生活用水的获取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软水中一定不含2+、Mg2+B.硬水经煮沸后就一定变为软水了.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镁D.经过磺煤处过的水是不含离子的纯净水答案解析软水是含有较少2+和Mg2+的水,故A项错;煮沸法可以使硬水的暂时硬度降低,而永久硬度几乎是不会降低的;经磺煤处的水,2+和Mg2+的浓度降低了,但N+的浓度增大了。
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水在净处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可以是________(答一种),其净水作用的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高中化学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化学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1382bf12ed630b1c59eeb5ac.png)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专题2 关于海水的综合利用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专题1 专题2 专题3
【例题2】 海水约占地球总储水量的97%,若把海水淡化和化工
生产结合起来,既可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又可充分利用海洋
资源。
(1)目前,国际上实用的“海水淡化”主要技术之一是蒸馏法。蒸馏
N2。
(3)由于漂白粉中的ClO-具有强氧化性,故可发生反应:CN-+ClO-
CNO-+Cl-。
答案:(1)CN-+Cl2+2OH- CNO-+2Cl-+H2O
(2)2CNO-+3Cl2+8OH- 2CO32- + 6Cl − +4H2O + N2 (3)CN-+ClO- CNO-+Cl-
专题1 专题2 专题3
烯和丁二烯,A、B错误,C正确;石油和油脂都不属于高分子,D错误。 答案:C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理 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高中化学第2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单元归纳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化学第2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单元归纳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4bc99ca8ad02de80d5d8407e.png)
【解析】 (1)运用蒸馏法进行海水淡化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合理利用廉价
易得的能源——太阳能,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①金属钠可通过电解熔融的NaCl得到。
②溶液中:n(NaCl)=0.1
mol/L×0.1
L=0.01
mol,n(H2)=
0.112 L 22.4 L/mol
知
识
(
z
专
h
题
ī
(
s
z
h
h
n
题建
t
归
í)
纳
对
(
点
g
演
u
练
ī
n
à)
提
升
第一页,共23页。
第二页,共23页。
水的净化(jìnghuà)
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等天然水都是混合物,为使其净化可采用的 方法有沉降、吸附、过滤、蒸馏等,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是蒸馏。
第三页,共23页。
净化 水
CH4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炭
水煤气 层:C(s)+H2O(g)=高==温== CO、H2 CO(g)+H2(g)
主要用途 作燃料、制炭黑等
作燃料、合成 NH3
第二十页,共23页。
焦炉 气
煤的干馏
出炉 煤气
煤的干馏
H2、CH4、 C2H4、CO等
焦炉气、粗氨水、 煤焦油
作化工原料、燃料
制农药、医药、炸 药、染料等
第十八页,共23页。
干馏:把固态混合物(如煤、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叫作干 馏。蒸馏与分馏属于物理变化,干馏过程往往很复杂,属于物理、化学变化。
第十九页,共23页。
2.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炼厂气、出炉煤气、裂解气、高炉煤气、 石油气的区别: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归纳与整理》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2)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归纳与整理》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6690ea2050e2524de4187e8d.png)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归纳与整理前言: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一、环境污染的分类1.按环境要素分:______、______、______;2.按人类活动分:_______、______、______;二、介绍几类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三、化学在环境保护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环境情况进行监测: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进行分析和鉴定。
2.治理三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进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3.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化学[例题1]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响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
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响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以下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响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A +C2H5Cl→+HClB +C2H5OH→+H2OC +CH2=CH2→D →+HBr;+H2→[思考与交流]1、某工厂利用铜屑制硝酸铜。
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哪种最好2、回收利用废旧合成材料主要有哪些途径3、合成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开展是一个社会问题,很多具体问题就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例如,是限制使用聚苯乙烯快餐盒,还是回收利用[例题2]为了降低硫氧化物造成的污染,一种方法是在含硫燃料〔如煤〕中参加生石灰,这种方法称作“钙基固硫〞.采用这种方法“固硫〞的反响为〔〕A.2CaO+2S==2CaS+O2B.S+O2===SO2C.CaO+SO2===CaSO3D.2CaSO3+O2===2CaSO4【课时作业】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C.含磷污水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D.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2、“绿色商品〞是对环境无污染的商品,以下商品不能称为“绿色商品〞的是:〔〕A.无铅汽油B.无磷洗涤剂C.无氟冰箱D.无碘食盐3、开展绿色食品,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平安、无公害的营养食品4、“绿色化学〞是人们最近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响,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的是:〔〕.......,以下化学反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A.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B.制CuSO4:2Cu+O2=====2CuO CuO+H2SO4(稀)====CuSO4+H2OC.制Cu(NO3)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D.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5、大气或饮用水被污染时,可能引起人的牙齿骨骼变酥,引起这一污染的元素是( )。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归纳与整理》文字素材1(新人教版选修2)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归纳与整理》文字素材1(新人教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de1de4ecc7931b765ce15f2.png)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标准》还建议:化学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标准》还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目录和活动探究建议,这些学习情景素材目录包括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背景资料,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
教师如何在相关单元的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好这些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从初中新课程实施初期来看,我区初中化学教师对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教学上基本还是局限“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和考试。
素材性课程资源在我区许多学校短缺,有的学校连最起码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都不齐,没有专门的实验室,有实验条件的学校对书本上大量的“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不让学生去探究和体验,无条件的学校根本就不去想方法去解决目前的实验问题,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我区学校开展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的还很少,尤其是对实验探究很不重视,总认为与中考无关。
因此我们认为,在经济条件薄弱、教学理念落后的郊区初中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化学素材性课程资源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如果选题得当,研究得法,开发利用好效区初中化学素材性课程资源,可使效区初中化学教学有一个跨越式发展,使效区学生科学素养有较大的提高。
本课题的研究着眼于我区初中化学教育现状和现实条件,针对郊区初中化学校外课程资源缺乏的限制,一方面试图合理开发和运用校内现有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发挥现有条件下实验室资源的效益,努力完成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另一方面试图合理开发与运用校外的素材性课程资源,比如《课标》提供“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资源,网络和大众传播媒体中与化学有关的STS素材性课程资源。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归纳与整理》学案1(新人教版选修2)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归纳与整理》学案1(新人教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dd733154bd64783e08122b4b.png)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复习重点: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石油的利用;通过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有关知识,加强环保意识并培养绿色化学的理念。
复习难点:石油裂化的原理。
知识梳理一、的综合利用煤是由________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__元素,还含有少量_、_、_、_等元素。
1、煤的干馏煤干馏是指将__________________。
煤干馏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从煤干馏产物中可获得重要的化工原料,如__、__、__、__、__、甲苯、二甲苯、萘、酚类等。
2、煤的气化将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为:_____________。
该反应需要的热量可由碳的燃烧来提供:C(g)+O2(g)CO2(g)说明:碳燃烧时可用空气或O2,但得到的煤气的成分、热值及用途都不同.3、煤的液化煤的直接液化: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
煤的间接液化:先将煤转化为CO和H2,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等。
如:CO+2H2 CH3OH(甲醇------常温下为液体,可以燃烧,还可代替汽油作内燃的燃料。
)二、石油加工石油主要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石油的分馏石油分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石油分馏主要在分馏塔中进行,通过分馏可以获得_油、_油、_油等轻质油。
说明:(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温度计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冷凝管中进、出水的原则: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相反,此时的冷凝效果最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 归纳与整理-全国获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 归纳与整理-全国获奖](https://img.taocdn.com/s3/m/315172e8f18583d04864595a.png)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归纳与整理教学设计——沈阳二中侯艳玲教学目标1、学生归纳、整理天然水的净化和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知道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学生归纳、整理海水的综合利用,从中认识和体会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
3、学生归纳、整理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最新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建立知识网络,进一步熟悉天然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的化学原理,知道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意义。
掌握硬水的软化。
掌握中和法和沉淀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通过建立知识网络,进一步理解海水晒盐、海水提镁和海水提溴的原理和简单过程。
理解并运用氯碱工业的基本反应原理。
熟悉从海水中获取有用物质的不同方法和流程。
3、通过建立知识网络,进一步了解石油、煤和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新进展。
教学内容在学习化学必修1时,学生已经了解了如何从海水资源中获取有用的化学物质。
在学习化学必修2时,学生已经了解了煤、石油、天然气等的有关知识,本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的相关内容,并从资源和技术进步的角度,系统化介绍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生通过完成本章内容的整理与归纳,可以形成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观念,并对工业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有所了解,从而认识化学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①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本节课整理归纳的内容包括“获取洁净的水”,“海水的综合利用”和“石油、天然气和煤的综合利用”三大块内容,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
②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本节课提供了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很好的切入点,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1、讲授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
3、多媒体运用法。
4、课内与课外活动结合法。
教学过程板书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归纳与整理。
归纳与整理-人教版必修2化学教案
![归纳与整理-人教版必修2化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37a3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4.png)
归纳与整理-人教版必修2化学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归纳与整理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在学习本教案后,学生将会:•理解归纳和整理的概念;•查找化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掌握应用归纳和整理的方法总结化学知识的技能;•了解化学中的概念分类和知识体系。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归纳和整理教师上课前可以让学生自行了解和学习归纳和整理的概念。
当然,如果学生已经了解这些概念,那么教师就可以介绍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和化学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的参与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2. 知识的查找途径学生需要了解化学知识在哪些地方可以查找,如教科书、参考书、网络资源等。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获取化学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3. 归纳和整理的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若干例子来实际应用归纳和整理的方法总结化学知识,例如:•归纳元素周期表的组成规律;•整理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特点;•归纳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4. 化学概念分类和知识体系学生需要了解化学中的各种概念种类和知识体系,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物质状态等。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学科中的这些概念,让他们理解概念间的联系。
三、教学策略1.课前让学生了解归纳和整理的概念,以方便上课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2.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充分参与课堂讨论,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通过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归纳和整理的方法;4.强调化学知识的分类和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思维中建立清晰的图像。
四、教学评估通过本教案的讲授,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归纳与整理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能够自主探究并总结化学知识,对化学的各种概念类别和知识体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布置练习题来考核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总结能力;•鼓励学生总结学习收获,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收获和掌握情况;•通过讨论和互动来监测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单元说明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天然水的净化和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知道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 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从中认识和体会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
3. 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最新进展。
二、内容分析1. 地位和功能在初中和高中必修化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水、煤、石油、天然气等的有关知识,本章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和技术进步的角度,进一步介绍有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帮助学生形成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观念,并对工业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有所了解,从而认识化学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2. 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教科书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有关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分两个课题介绍,课题1主要介绍如何从水资源中除去杂质等而获取纯净的水;而课题2则介绍如何从海水资源中获取有用的化学物质。
另一部分介绍化石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在化学必修知识的基础上介绍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教科书以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主要线索,以水和化石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化学原理、方法及应用为主要内容,体现其过程中化学与技术的关系。
呈现时注意与初中和高中化学必修课的衔接,拓宽和加深有关的化学原理,并注意知识的实际应用。
同时,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示表示生产流程,介绍化学工业中的一些方法,使学生能比较容易地了解化学与技术的实际应用。
三、课时建议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 2课时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 2课时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2课时复习机动1课时小计7课时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一、教材分析和建议如何获得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可以使用的洁净的水,本课题从三个角度介绍洁净水的获取方法,即从天然淡水、从生产或生活污水及从海水中获取洁净水。
教科书侧重介绍水净化的化学原理、方法和简要流程。
例如,天然水的净化主要介绍了混凝法和化学软化法;污水处理介绍了中和法和沉淀法。
这些方法都是以化学反应原理为基础的,教科书从基本化学反应入手,给出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实际生产中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然后帮助学生了解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些原理和方法的一些技术问题。
海水淡化的相关知识,在初中化学、必修化学1化学2中都有涉及,所以教科书只以“思考与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和交流来认识其基本方法和原理,在此基础上,以图示来介绍工业上淡化海水的流程,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目前国内外海水淡化的有关情况。
本课题安排了一个有关硬水软化的“科学探究”,不只是单纯地做软化水的实验,而是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设计实验方案的方法,以及除去杂质时选择试剂和确定加入试剂顺序的一般思路。
教学建议如下:1. 本课题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而且在初中和高中必修阶段的化学课程中已介绍了一些相关知识,所以,本课题的教学可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入手。
例如,从生活中自来水的使用引入,结合初中学习过的有关水净化的知识,利用教科书中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通过讨论,认识自来水净化的一般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介绍硬水软化的方法。
2. 可以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栏目,如利用“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和交流;对于教科书中的“科学探究”,可先让学生讨论他们设计的不同方案,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分析,确定合理的方法。
在这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要先加Ca(OH)2然后再加Na2CO3,反过来是否可行,为什么”。
然后与学生一起归纳除去杂质和确定加入试剂顺序的一般思路,及设计实验方案的基本方法。
3. 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图示,如图、图、图等,了解工业上的简单流程。
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也可参观一些有关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展览。
教学重点:天然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的化学原理,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硬水的软化。
中和法和沉淀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二、活动建议【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可引导学生上网或查阅报纸、书刊。
三、问题交流【学与问1】Fe3++3H2O==Fe(OH)3 +3H+【学与问2】处理酸性废水可用熟石灰或石灰水等;处理碱性废水可用硫酸或二氧化碳等。
(化学方程式略)【学与问3】生成PbS、CuS等难溶物质而除去。
(化学方程式略)【思考与交流1】1. 加热、用消毒剂或紫外线消毒等等。
2. 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杀菌。
3. 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所采用有效的化学方法,如反应原理适用、添加试剂的性质、顺序和量等。
其次,还要考虑应用化学方法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主要指成本核算、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是否有直接影响或是否有潜在的、长远的影响等。
【思考与交流2】如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的原理等。
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一、教材分析和建议课题1是介绍如何去除水中的杂质以获取洁净的水,课题2与之相反,主要介绍如何从水中获取有用物质的方法。
这两个课题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重点在于了解作用于同一资源对象,化学与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不同的目的,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也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化学上所指杂质的含义。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从海水中提取化合物、单质和同位素等物质的方法。
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生产和生活中大多数食盐也是从海水中获取的,故以氯化钠为例介绍从海水中提取化合物的内容,主要包括海水晒盐和食盐的进一步利用(氯碱工业),氯碱工业也是基本化学工业之一。
从海水中获取单质,教科书中介绍了一种金属(镁),一种非金属(溴),其中的化学原理并不复杂,结合工业实际生产,以图示的方式,简单介绍了生产流程,帮助学生将化学原理的应用与实际生产过程结合起来,认识化学与技术的关系。
关于同位素的获取,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了重水的提取,可不作为重点内容。
教学建议如下:1. 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侧重于固体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原理,不宜过多涉及复杂混合溶液中各物质溶解度相互影响等问题。
可结合盐田示意图和盐田的照片,让学生了解晒盐的过程。
2. 从海水中提镁和提溴,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都是学生学习过的,教学中可利用两个“学与问”,结合图和图,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化学原理,以利于学生理解生产流程,体会和认识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生产时应该考虑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方法。
3. 关于氯碱工业,涉及到了电解的概念,教科书是以小注的形式给出的,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电解原理作适当的补充,如增加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等,以帮助学生认识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但不必过多介绍相关理论知识。
4. 提取重水的原理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这里也并不作为重点,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阅读“科学视野”或查阅其他资料。
教学重点:海水晒盐。
海水提镁和海水提溴的原理和简单过程。
氯碱工业的基本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从海水中获取有用物质的不同方法和流程。
二、问题交流【学与问1】Cl2与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NaClO:Cl2+2NaOH==NaCl+NaClO+H2OH2与Cl2能发生反应:H2+Cl2 == 2HCl电解食盐水制NaOH,应将几种产物分开,否则会产生其他物质。
而且,H2与Cl2相遇混合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
【学与问2】2NaBr+Cl2 == 2NaBr+Br2【学与问3】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一、教材分析和建议在初中化学和必修化学2中,都介绍了石油、煤和天然气的有关知识,并且,在必修化学2中又介绍了较多的有机化合物知识。
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题从化石能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进一步介绍了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知识。
关于石油,教科书通过再现必修化学2的一幅“原油分馏及裂化的产品和用途示意图”来引入,并用“思考与交流”的形式,使学生能回忆思考并充分交流,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石油炼制的方法。
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在必修化学2中有简单介绍,本课题又简单介绍了其方法依据的原理和过程,但并没有过多涉及实际的生产原理和过程。
关于天然气,学生已了解很多,本课题只是简单介绍了天然气作为有机化工基本原料的技术进步及应用前景。
关于煤,主要介绍了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
煤的液化近年来在研究和应用领域比较重视并有了一定的发展,我国在这方面也有新的进展,教科书强调煤的综合利用对于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的特殊意义。
最后教科书还介绍了一碳化学的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与传统的石油化工、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发展不同的思路和趋势,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化学所特有的应用价值和魅力。
教学建议如下: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通过讨论、思考、交流认识石油、煤和天然气,教学中可利用教科书中的“学与问”和“思考与交流”,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2. 配合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上网、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有关石油、煤和天然气的有关信息,归纳整理或写出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在班上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石油、煤和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新进展。
二、问题交流【学与问1】天然气主要来自与石油伴生的油田中。
天然气的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
此问题由学生先交流,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说明。
【学与问2】几种煤干馏的产品及主要成分:【学与问3】【思考与交流1】石油炼制的方法有分馏、裂化、裂解等。
可让学生根据教科书表,进一步列举出他们身边见过或通过其他途径知道的石油化工产品的用途。
【思考与交流2】参考必修化学2,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些他们生活中用到的以乙烯为原料生产的产品。
【思考与交流3】煤中所含的主要元素是碳。
目前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是煤的干馏、煤的液化和气化。
C+O2 == CO22C+O2 == 2COC+H2O == CO+H2练习与实践参考1. (1)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
(2)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3)氯气消毒会使水中所含的食物残渣和浮游生物等多种有机物发生变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卤代烃(如三氯甲烷等)。
这些卤代烃中有些是有毒的,有的还可能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
2. (1)取水样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观察有无沉淀或浑浊等现象发生。
(2)肯定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都存在,也有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镁。
(3)参考教学资源。
3.举出三种生产、生活中氯化钠的用途即可。
4.Cl2+2Br- == 2Cl-+Br2 , 1.4×108 m3教学资源1. 水的硬度和人体健康水的硬度最初是指水溶解肥皂的程度,现在主要用以指示水中含有钙、镁、锰、铁等盐类的浓度。
国际上对水的硬度的表示方法和计算单位很不一致,我国目前习惯上以“德国度”来表示。
如果1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钙,这种水的硬度就是1度。
一般将0~4度的水称为很软水,4~8度的水称为软水,8~16度的水称为中等硬水,16~30度的水称为硬水,30度以上的水称为最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