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护理

合集下载

留置针离心方向颈外静脉穿刺的应用

留置针离心方向颈外静脉穿刺的应用

【 穿 刺 成 功 率 提 供 方 法 。方 法 选 择 1 0例 患 者 任 一 侧 的 摘 2 颈 外 静 脉 进 行 穿 刺 。对 照 组 采 用 传 统 法 向心 穿 刺 , 察 组 采 用 离 心 方 向穿 刺 , 观 比较 两 组 的一 次 穿 刺 成 功 率 。结 果 两 组 一 次 穿 刺 成 功率 比较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一 I 9 , O 0 ) 。 . 8 P> . 5 。结 论 离 心 方 向 穿
3 讨 论
3 1 颈外静 脉 的解剖 特点 . 颈 外静 脉 的解 剖 特 点 让 离 心 静 脉 穿 刺 成 为 可
套 , 手拇指 压迫 锁骨 中点 上 1 5 c 处 , 量 使 左 . ~2 m 尽
颈外静 脉充盈 , 指 轻 轻绷 紧皮 肤 , 食 固定 静 脉 , 比 并
能 。其在 胸 锁 乳 突 肌 上 缘 、 缘 处 管 径 ( . 下 5 5±

对 瓣膜 在锁 骨 中点上 方 2 5 c 处 ¨ 。 留置 针 . ~5 m 1 ]
送 人血管 , 再拔 除 针 芯 , 见滴 注 通 畅 后 固定 , 明穿 注
的长 度为 2 rm, 5 a 离心方 向穿刺会避开锁 ( 下转 45 7 页)
中 国 临床 护 理 2 1 0 0年 1 月 第 2卷 第 6期 1
中国 临 床 护 理 2 1 0 0年 l 月 第 2卷第 6期 1
C ieeCii l rig N v mb r2 1 , 12No 6 hn s l c s , o e e 0 0Vo. , . n a Nu n
・ 47 ・ 3
留置 针 离 心 方 向颈外 静 脉 穿 刺 的应 用
留置 导 管 针 的 患 者 , 机 分 为 两 组 , 验 组 5 随 实 5例 , 对

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近压迫颈外静脉近心端 , 使静脉充盈 。操 作者左 手在下颌 角下 方绷紧皮肤 。右 手持针在 可见静 脉上方进 针。有突破感 后 , 平 针芯退 出使针尖进入软管 内, 再把留置套 管往前平 行推进至适 当深度 , 取出针芯 , 将病人 头部恢复 自由位 , 调整针 头使之顺应
血 管 的走 向 , 开输 液 管 调 节 器 观 察 液 体 滴 入 通 畅 后 , 透 明 打 用 敷 料 固定 针 头 。
位时 , 在敷料 的作用 下 , 留置针 头贴 紧血管壁 , 或打折 、 弯曲等 , 或/ 和敷料压迫血管使 血流受阻 , 造成 液体滴入 困难 。

般情况下针头刺破血管 壁后有一种落空感 , 但有时落空
感 并不 明显 , 上针 头 穿 入 血 管 内 而 常 无 血 液 回 流 入 针 管 内 , 加 临 床 常 被 误 判 为 穿 刺 失 败 。 因 此 当 留 置 针 穿 入 适 当 的 深 度 未 见 回血 , 要 忙 于把 针 头 退 出 , 把 输 液 管 末 端 打 折 轻 轻挤 压 , 不 应
针 头确 实不在血管内 , 出针头重新穿刺 。 退 颈外 静脉起 始 于胸锁乳 突肌前 缘 , 平对下颌 角处 , 经胸 锁 静 脉受胸锁乳 突肌 等 颈部肌 群的 压迫 , 导致 血液流动 不通畅 。 意识不清躁动病人 , 头颈部不 自主运动 , 常出现颈部过伸 、 屈 过 等强迫体位 。应及时 给予调整病人的体位 , 必要时适 当固定 头 部, 以确保液体输入通畅 。 输液完毕用 生理盐水封管 , 以防甘露醇结晶、 和血液凝 或/
集堵塞针管 。
行进针少许 , 未见 回血者适 当用力 挤压输 液管 末 端 , 回血把 乳 突肌 的表 面斜 向后 下 。病 人 颈部 过伸 、 见 过屈等 , 易使 颈外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护理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护理
对于休克、严重脱水的患者,颈外静脉留置针可以迅速建立静脉通 道,进行补液治疗。
需要反复采血的患者
颈外静脉留置针可以用于需要反复采血的患者,如重症监护病房的 危重患者。
02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流程
操作前的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年龄、病情、 血管状况和药物需求,以 便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 留置针型号。
研究新型的留置针材料,如生物降解材料、高分 子材料等,以提高留置针的耐用性和舒适性。
智能化辅助系统
开发智能化的辅助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 析,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新型固定方式
探索新型的固定方式,如可调节的固定装置,以 减少留置针脱落和移位的风险。
临床实践的改进与提高
培训和教育
01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颈外静脉留置针穿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护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介绍 •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流程 • 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培训与教育 •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未来发展
01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介绍
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定义
颈外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特殊的输 液工具,主要用于颈外静脉的穿
避免剧烈活动、观察穿刺部位等,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03
强调注意事项和并发症表现
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留置针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如避免用力咳嗽、保持平
卧位等,并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家属的指导
了解护理知识和技巧
向患者家属介绍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和技巧,如如何更换敷 料、如何正确冲管等,以协助家属更好地照顾患者。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与护理方法的文献复习与总结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与护理方法的文献复习与总结

颈外 静脉 的 临床 应 用 、穿刺 方法 、封 管、 并发症 护理 等 方 面的文献 资料 和 临床 进展 做一 综述 。 【关键 词 】颈 外静脉 ;留置针 ;穿刺 ;护理 方 法;总 结
中 图分类 号 :R473.5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671-8194 (201 3)32—0526—03
526 .1临床护 理 ·
November 2013,Vol。11,No.32
表1 两组 病{ ̄, IDVT发生率 的比较
注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P<0.05 表2 高危组和 中危 组DVT发 生率 的比较
注 :与高危 组比 较 : P<0.05 3讨 论 3.1 Hull等将 患者的DVT易感 因素分为 低 、中、高三种 。低危 组患者 发展 小腿DVT的机 会 <10%,胴静 脉或其 上的DVT的机 会 <1%,致 命性 肺动脉 栓塞的机 会 <0.01%。 中危 组患者 中患小腿DVT的机会为 10% ̄40%,下肢 近心侧DVT的机会为2%-10%,致命性肺 动脉栓塞 的 机会为0.1%-0.7%。高危组患者 患小腿DVT的机会为40%~80%,下肢 近 ̄UDVT的机会为 10%-20%,致命性肺 动脉栓塞的机会为 1%~5%。
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 究。 3.3 本研 究根 据骨 科大 手术静 脉血 栓栓 塞症预 防指 南及 美 国胸 科 医 师 协 会抗 栓 溶 栓 治疗 指 南 ,为 干预 组 病例 填 写 下肢 深 静 脉血 栓 形 成 (DVT)及 肺栓 塞 (PTE)风险评 估表 ,入 院时或 手术 后评估 一 次 ,以后每周 评估 一次 ,对 具有 中危和 高危风 险 因素的病 例设广 东 省 卫生 厅制 定的深 静脉 血栓 观察护 理单 ,进行 连续 、对 比的观察 , 并采取相 应的干预措 施 ,明显的减少 了小 腿DVT的发生 ,并且 无1列 发生近 心侧DVT及肺 动 脉栓塞 ,说 明了正确 掌握易 感 因素的评估 标 准 ,采取可 行 的有效 的护理 干预措 施 ,是可 以降低 脑 出血 术后 患者 DVT的发生率 ,减少 或避免 [  ̄DVT发生带 给患 者的痛苦 甚至危 害患 者生命 ,避 免增 加不 必要 的医疗 费用 ,具有 较大 的社会 效益和 经济 效益 ,值得 继续 推行 。而且 进行 风 险评 估和 设立观 察护 理单 后 ,使 护士在工作 中更明确需需重点关注的目标 ,在DVT预防方面更有预 见性和针对性,而且有明确的观察项 目,可 以更合理有效的安排和 利用 时间 ,提高 工作效率 。 参 考文 献 [1】 刘成 玲’于舂 华 .急性 颅 脑 损伤 并发下肢 静脉血 栓 的护理 进展 [J】.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操作规范】(一)目的1、协助患者完成影像增强检查,在患者的双侧上肢血管条件不佳时按照医嘱正确地为患者建立颈外静脉通道。

(二)实施要点1.评估(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2)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

(3)环境符合要求。

2.用物准备1.静脉留置针、无菌透明敷料、碘伏、棉签,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垫枕、无菌巾。

2.按医嘱备药,按需备急救药。

3.手消、垃圾篓、锐器盒。

3.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工作。

(2)携用物至患者旁,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工作,取舒适体位。

(3)将留置针连接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排气后,备好待用,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

(4)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嘱患者颈部尽量伸展,使静脉充盈。

(5)按无菌技术原则进行穿刺,固定贴膜。

(6)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4.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穿刺后检查时正确的体位摆放及药物注射反应。

(2)告知患者碘对比剂外渗的自我感觉和及时沟通的方法。

(三)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2.遵循生理解剖位置,CT动脉期显影要求,正常情况下尽量选择右侧颈外静脉进行穿刺,特殊检查或静脉条件欠佳等情况酌情考虑。

3.禁止二次穿刺。

4.注意与患者的人文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操作流程】(一)准备1.着装规范:衣、帽、鞋、袜、胸牌、挂表、指甲。

2.核对医嘱及检查部位。

3.评估(1)自我介绍,核对患者信息,解释取得合作。

(2)评估患者及注射部位皮肤,血管情况。

(3)酌情询问三史,嘱排二便。

(4)环境安静、整洁、舒适、适宜操作。

4.洗手,戴口罩。

5.备物(1)静脉留置针、无菌透明敷料、碘伏、棉签,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垫枕、无菌巾。

(2)按医嘱备药,按需备急救药。

(3)手消、垃圾篓、锐器盒。

(二)实施1.病人取仰卧位,去枕平卧,头转向穿刺对侧,尽量使头后仰,肩下垫以小枕,使颈部伸展平直,使导管与静脉成一线,并朝向同侧肩,使颈外静脉充盈;2.穿刺点位于下颌角与锁骨中线连线之上1/3处;3.助手用手指压颈静脉三角处,阻断血流,使静脉充盈;4.常规消毒,面积大于8cm,除去套管针尖保护套;转动针芯,松动外管套,以方便穿刺后针芯拉出5.手握蝶翼部位,针尖斜面朝上,手持穿刺针呈30~45°角进针,入皮后呈25°角沿颈外静脉方向穿刺,见回血后或者有落空感后再降低角度顺静脉进针少许。

静脉留置针在颈外静脉中的应用和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颈外静脉中的应用和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颈外静脉中的应用和护理静脉留置针,在医疗机构中常常被使用,它是一种能够连续输液或按照一定需求进行药物治疗的医疗方式。

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使用静脉输液或注射药物的患者来说,静脉留置针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这其中,颈外静脉是一种常见的使用部位,容易实施,但在应用过程当中也需要注意护理。

一、颈外静脉的应用1、适用病例颈外静脉留置针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或注射药物的患者,比如一些肿瘤患者、胃肠道手术后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严重脓毒症患者等。

2、操作方法进行颈外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前提条件是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操作。

在操作过程当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应流程,注意消毒,避免污染。

操作流程如下:(1) 患者处于仰卧位。

(2) 本地麻醉。

(3) 用交叉口留置针插入皮肤,注意要在弓形静脉下方进行。

(4) 碰到血管后,缓缓将留置针插入血管内,同时抽出针芯,如果有血液返回,则插管成功。

(5) 稳定留置针,用敷料固定留置针固定。

3、注意事项(1)颈外静脉留置针需要固定,并且经常检查留置针周围的患者皮肤状况。

(2)颈外静脉是皮下静脉,对于一些较胖的患者或年老体弱的患者,在插入过程中慎重操作。

(3)操作需要由医生或具备一定经验的护士进行,避免出现安全故障。

二、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护理1、换药操作由于颈外静脉留置针是一种长期使用的设备,所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留置针的换药操作。

操作过程如下:(1)先检查留置针周围的皮肤状况。

(2)用消毒棉球擦拭留置针周围,避免感染。

(3)切断留置针两端的输液管。

(4)拔出旧的留置针,并将新的留置针插入,留置针大小要与患者的血管容量相对应。

(5)将两端的输液管连接到新的留置针管道上,再进行输液或注射操作。

2、避免交叉感染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避免交叉感染。

每次操作前,都应注意消毒,并且所有工具都需要进行清洁消毒。

操作时,避免留置针与其他对患者有交叉感染风险的设备接触。

3、保持眼观察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中,保持眼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
1 。 次
性 静脉炎 、 穿刺处感染等并 发症 的发生 , 在一定程 度上增加患
者 的舒适度 。
1 操 作 方 法
1 血 管 及 留置 针 的 选择 . 1
222 生理盐水封管 ..
管, 增加 了封管次数 。
生理盐水替代 肝素盐水封管 , 维持
11 血 管的选择 .1 .
对使用静脉 留置针 的血管 宜选用 凸
选 择用大隐静脉 、 背静 脉、 手 头皮正 中静脉 、 冠状缝 、 颞浅静脉 、
作 者 简 介 : 清 秀 , , 科 , 管 护 师。 吴 女 本 主
E-mai 1 6 3 0 l 9 97 91 2@ q c : q.om
静脉 留置时间一般为 3  ̄ , d 7d如果护理好 可维持 7 d以上 ,
[ 路必琼 , 4 】 刘慧凤. 老年患者使用浅静脉 留置针 的血管选择[ . 学 J 护理 】
杂志 ,0 3 1 ( )9 . 2 0 ,8 2 :1
圈 代莉莉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实用 护理杂 志,0 2 20 ,
1( )5 . 8 2 :5 ( 收稿 日期 :0 2 0 — 2 2 1— 6 2 )
■ 缉验寓蠲
注 射 用 甲磺 酸 加 贝酯 与 头孢 哌酮舒 巴坦 钠存 在 配伍禁 忌
安 媚 耿 艳 刘 凤
( 成阳市中心医院 , 陕西 咸 阳 7 2 0 ) 1 00
近年来 由于 临床药 品更新 速度快 , 于药 物配伍禁忌的报 关
液有限公 司 ; 药理毒理 : 加贝酯 是一种非肽类蛋 白酶抑制剂 , 可
2 封管技术 21 通 常采 用脉冲式正压封管 ,其可 以将套 管内残 留药 . 液冲洗干净 , 避免局部刺激 。封管后 于近心端 1 , 3处夹闭 留置

颈外浅静脉留置针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颈外浅静脉留置针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颈外浅静脉留置针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作者:张芬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139-02【摘要】目的探讨经颈外浅静脉留置针在胃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优越性。

方法通过对6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经颈外浅静脉置管针行静脉化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

结果 60例胃癌化疗患者中有3例出现化疗药物外渗,2例出现堵管,2例出现药物性静脉炎,其余53例顺利完成化疗。

结论颈外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静脉炎发生率低,操作安全、简单,患者痛苦小。

【关键词】颈外浅静脉;置管针;胃癌化疗;护理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

化疗是胃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大多数化疗药物需通过静脉注入,而反复多次的穿刺及药物外渗造成的局部损伤,不但使患者感到疼痛不适,更使患者产生了抵触治疗的不良情绪,给临床工作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

颈外浅静脉留置针因其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方便患者起床活动,还能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而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

我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2间采用静脉留置针行颈外浅静脉留置针为60例胃癌患者静脉化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35~76岁,留置时间最长7天,最短3天,平均留置时间5天。

发生液体外渗3例,堵管2例,药物性静脉炎2例。

化疗药物有健择、紫杉醇、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等。

1.2置管方法术者立于床头,使病人去枕平卧,肩下垫一薄枕,头偏向一侧,暴露颈外静脉(左右均可),常规消毒皮肤,左手拇指绷紧穿刺点上方皮肤,助手站在病人另一侧,在锁骨中段上缘处以拇指或食指横向向锁骨下后方按压,尽可能使静脉充盈,选择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3处为穿刺点,呈40°角沿静脉方向进针,穿过皮肤后改15~30°角穿入血管,见少许回血即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前进1~2 mm,左手进导管针,右手向后拔针芯,边进边退,将导管全部置入,用无菌敷贴覆盖穿刺点留置针,并固定好Y型分叉处并标明穿刺时间。

颈外静脉穿刺技术

颈外静脉穿刺技术

颈外静脉穿刺技术
1、体位安置:嘱患者去枕平卧,将头转向穿刺对侧,必要时肩下垫小枕,尽量将头后仰,使颈部伸展平直,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2、进针点选择:一般可以选择下颌角与锁骨中点连线上1/3处(颈外静脉上1/3处)为进针点。

选择进针点,建议在最明显的部位直刺进针以保证穿刺成功,另外还要考虑便于患者颈部活动和留置针固定。

3、皮肤消毒:用碘伏消毒皮肤2遍,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消毒范围直径大于8cm,待消毒液自然干燥。

4、穿刺进针:可以让患者用力使颈外静脉静脉充盈,或请助手压迫另一端的颈外静脉。

穿刺时需要绷紧穿刺点皮肤,将针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0~15度角刺入,观察有回血或有落空感时降低针的角度,沿血管再进针0.1~0.2cm,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左手固定留置针,右手回抽注射器,抽取足够血标本。

5、留置针固定:用无菌透明敷贴进行固定,标注穿刺时间及操作者。

如有条件,敷贴固定时可以请助手协助。

提醒:
1、经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建议选择18G-22G静脉留置针。

22G留置针长度比24G长0.6mm,该长度可保证在血管内进行探查。

2、经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时常常不会有回血自动流出,进入血管时要凭是否有落空感来确定穿刺是否成功。

3、如同时需进行采血和输液,在穿刺前留置针不要先排气。

可以在穿刺成
功后旋下接头,接口与一次性20ml注射器连接后回抽,在抽足足够的血标本量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管,冲管后旋上输液接头,接上输液器进行输液。

经颈静脉穿刺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经颈静脉穿刺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2 1 年 1 月第 4 卷第 3 00 1 8 1

临床 护 理 ・
经颈静 刺PC 置管的 观察和 理 脉穿 IC 效果 护
鲁林花 邹宝俭 王玲娟 钱宇红 (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肿瘤 内科 , 浙江嘉兴 3 4 0 ) 10 0 【 摘要】目的 拓展 PC I C使用范围,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经手臂穿刺失败 的 3 例患者采用 经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 l
[ 关键词】 颈静脉 ;IC效果 ; PC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42 【 1 7 文献标识码】 【 1 A 文章编号】 6390(003-70 17— 7121 )15— 2
PC I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 首选贵要静脉 , 其 采用经颈 内静脉穿刺 PC IC置管 。
32 穿刺 时的 配 合 .
次为肘正中静脉 , 再次为头静脉 。因 PC I C留置时间长 , 病人活动 方便 , 没有威胁 生命安全 的并发症 而深受患 者欢 迎 , 在肿瘤 化疗
中应用广泛 。但是 PC I C穿刺也有其局限性 , 如手臂静脉细 、 反复
颈外静脉穿刺时需要助手按压颈外静脉近心端 , 患者屏气 , 使静脉充分充盈 , 退针芯送导管时嘱患者不要 吸气 , 导管送进套 管 1e 处时退出套管 , 0r a 嘱患者平静呼吸 , 不要做深 吸气动作 , 防
12 . 方 法
塞外 , 在更换肝素帽和拔管时也要防止空气栓塞。更换肝素帽和
拔 管时需要 患者 取平 卧位 , 取下 旧肝素帽 , 消毒连接器时嘱患者 不要做 吸气 动作 ,消毒后快速将生理盐水预 冲过 的新肝素帽安
上并旋 紧, 更换肝素 帽时动作要迅速 。拔管时也需要患者取平卧 位 , 导管时按压 穿刺点嘱患者轻轻 屏气 , 拔 切不可深 吸气 , 拔管

颈静脉穿刺(PICC)后的并发症及其护理

颈静脉穿刺(PICC)后的并发症及其护理

颈静脉穿刺(PICC)后的并发症及其护理目的:探讨颈静脉穿刺后的并发症及其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2个月内收治的50例行颈静脉穿刺的患者进行分析,同其他50例未经颈静脉穿刺的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经颈静脉穿刺的患者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结论:经颈静脉穿刺可以充分发挥PICC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颈静脉穿刺;并发症;护理颈静脉穿刺是经颈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穿刺,该种方法留置时间长,患者一般活动不受影响,是抗休克﹑输血﹑快速输液的主要通路[1],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现将颈静脉穿刺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50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5~70岁1.2 穿刺方法穿刺均由主治医师进行,操作前洗净双手,正确的洗手预防外源性污染,并减少感染的机会,备齐用物,戴好无菌手套,评估病人并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3次穿刺不成功停止操作[2]①常规输液准备,另备16G或24G静脉留置针一枚,一次性无菌透明敷贴一张;②协助患者去枕仰卧,头稍偏向一侧,选择颈外静脉直且充盈的一侧,若颈静脉不充盈或充盈欠佳时,压迫锁骨上缘静脉回流处,或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待颈静脉充分充盈后,以其中心点位穿刺点③打开留置针,使用前松动外套管,以便拔芯和送管时可顺利进行,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左手按压颈外静脉上段并绷紧皮肤,右手持静脉留置针穿刺,进针角度以30°~45°为宜,应直接刺入血管,进针速度宜慢,注意观察针芯回血情况,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潜行2-3mm,使套管针针尖全部进入血管,此时拔出针芯少许,若套管回血顺利,表示穿刺成功,否则只是针芯穿破血管2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2.1感染:穿刺处我们每天要更换一次敷料,出现渗血应加压止血并及时换药,疑有污染随时换药,并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局部出现红肿或有分泌物,应立即进行细菌培养,并拔除导管。

输液或静脉推注药物时要消毒接口处,三通和置管内不能存有血迹,每天要更换三通及延长管1次。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手术室的应用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手术室的应用

位 置 , 择 充 盈 好 的一 侧 进 行 穿 刺 。 穿 刺 前 认 真 摆 好 体 位 , 选 充 分暴 露 穿 刺部 位 , 细 选 择 血 管 , 伤 邻 近 组 织 , 仔 误 以保 证 穿
刺成功率。
方便 , 减少 了反复穿刺痛苦 , 良反应小 , 不 有效保 证 了术 中输
进 入 血 管后 完全 抽 出针 芯 , 延 长 管 连 接 紧 密 , 菌 透 明 贴 与 无 膜固定针柄。
2 结果
4 1 颈外静脉是 颈部最 大 的浅静脉 , 心脏 近 , . 离 管径 粗 ( 约
为 8~1 2mm) 套 管 针 可 漂 浮 在 管 腔 内 , 血 管 内皮 的 机 械 , 对 损伤小 。 4 2 因 留置 针 柔 软 , 刺 部 位 在 颈 部 , 于 颈 外 静 脉 活 动度 . 穿 由
能 配合 的手 术 患 者 一 名 护 士 操 作 即可 。 患 者 取 仰 卧 位 , 肩 颈 部 垫一 软枕 , 偏 向 一 侧 , 量 放 低 头 部 , 颈 部 伸 直 , 露 头 尽 使 暴 颈外 静 脉 , 作 者 位 于 患 者 的头 部 上 方 , 消 毒 穿 刺 部 位 , 操 先 消 毒 范 围 大 于 5c × m, 消 毒 操 作 者 左 手 的 拇 指 和 食 指 , m 5c 再 消 毒 后 的食 指轻 压 颈 外 静 脉 的 近 心 端 , 其 充 盈 , 不 能 用 使 但 力 过 大 , 指 向 下 绷 紧 皮 肤 , 手 持 留 置 针 针 柄 与 皮 肤 成 拇 右 l。~ 0 角 , 血 管 上 进 针 直 接 刺 入 , 回 血 后 , 低 穿 刺 角 5 3。 在 见 降 度 , 出针 芯 2~ m, 续 沿 血 管 前 行 , 置 针 的软 管 全 部 抽 3m 继 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刺局部有感染
*禁忌随意拔针(可以通过改变病人的体 位,尽管放平颈部,轻按留置导管尾 端或者向头部方向牵拉耳后皮肤,就 会保证输液通畅)。
*遇到针管堵塞时,忌用力推注生理盐水 以疏通管道。
精品课件
4.协作配合
颈外静脉穿刺由两名护士完成时,要 求护士间相互配合,随时严密观察病 情,保证体位接近最佳穿刺角度,在 最短时间内完成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 的操作。
颈外静脉解剖图
精品课件
颈外静脉特点
*管径粗 (充盈血管外颈最大可 达 0 .8~ 1.0 cm) 。
*体表投影明显 ,操作简便易行 。
*无重要组织伴行 ,并发症少 , 无损伤动脉、神经的可能。
精品课件
颈外静脉留置针 穿刺步骤
精品课件
物品准备
*备齐静脉穿刺用物,检查 有效期及外包装。
*将补液接输液器排气。 *取5ml注射器,抽吸4~5ml
精品课件
*
退针芯0.2 cm后再送套管,退 针芯应缓慢,针芯一下退出过 多,套管内无支持,易造成送 管打折。
精品课件
*
套管应留0.5 cm左右在血管外, 防止因患者过度活动致套管扭曲 断裂时便于取出。
精品课件
颈外静脉留置针 护理
精品课件
1.科学解释
由于颈外静脉位置特殊,又加上颈外 静脉穿刺没有普及,病人通常都有 恐惧心理,操作前通过向他们讲解 颈外静脉解剖、生理特点,让他们 有安全感,取得操作中和操作后的 配合。
生理盐水,接20/22G静脉留 置针排气。
精品课件
病人准备
*在病人肩下垫薄枕使头低肩高, 让病人头偏向对侧,充分暴露 。
*选血管,选择下颌角和锁骨上缘 中点连线上1/3处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步骤一
*左手食中指压迫颈外静脉近心 端,拇指绷皮,右手持注射器 与留置针,以15°~30°角穿 刺,边进针边回抽注射器,见 回血后放低角度,再进针1~ 2mm,以保证外套管也进入血管 。
精品课件
注 意


精品课件
*
颈外静脉位置表浅,穿刺角度 太小,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 过大,易引起渗漏;角度太大 则易刺破血管后壁而损伤血管。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在静脉系统,距心脏越近静脉压越 低 ,因此颈外静脉压较四肢静脉 压低,而留置针后接一注射器,可 边进针边回抽,能及时发现针是否 已进入血管;
精品课件
5.输液完毕
自输液器处分离,以含肝素钠的生 理盐水注入硅胶管内,取无菌静脉 帽,与针栓部旋紧,固定于耳后颈 部。
精品课件
6.留置时间
留置天数最好不超过7天。也有资 料显示,留置时间需要和局部情况 而定,定期更换导管无助于降低感 染率。
精品课件
7.并发症
* 感染,静脉炎。 * 血栓形成和栓塞。 *穿刺口出血。
颈外静脉留置针 穿刺及护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颈外静脉穿刺方法容易掌握 ,穿刺成功率高 ,减轻了患者 因反复穿刺而致的痛苦 ,为 临床抢救、治疗赢得时间 , 提供了最佳途径 。
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 2、熟悉颈外静脉留置针护理 3、了解颈外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8.临床应用
•*临床抢救休克病人。 •*外周静脉难穿刺的病人。 •* 儿科病童特殊用药。 •*留置PICC管。
精品课件
谢 谢!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步骤二
*右手固定针芯并推注生理盐水 ,左手将套管针往血管内送。针 芯撤出前再回抽一次,证明套管 针确实在血管内,退出针芯。精品课件Fra bibliotek步骤三
*用3M透明敷料固定留置针,输 液器与留置针连接,调节输液 速度。
精品课件
不应确定固定穿刺点
应在穿刺前先压迫胸锁乳突肌后 缘中点以下部分,待颈外静脉上 段充分充盈显露后以其中点为穿 刺点,穿刺针与静脉平行进针。
精品课件
2.细心观察
*颈外静脉粗,快时与慢时因卧位变化 而速度相差大,因此要经常观察及时 调整输液速度。
*在穿刺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
*经常观察穿刺部位针眼及皮肤有无发
红,如果发现敷贴有汗渍及卷边,及
时更换敷贴,保持穿刺部位皮肤干燥
和清洁。
精品课件
3.操作禁忌
*病人有颅内高压危象,颅内出血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