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与修复概述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防治与修复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防治与修复
客土法:在被污染的土壤上覆盖上非污染土壤; 换土法:部分或全部挖除污染土壤而换上非污染土壤。 换土的厚度愈大,降低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效果愈明显。
注意事项:
① 主客土的pH要尽量接近,避免因客土 酸性增加,引起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 增大,一般换土的厚度大于耕作层的厚度。 ② 妥善处理被挖污染土壤,避免引起次 生污染。 适用性:客土法或换土法花费的人力和 和财力巨大,只适用于小面积严重污染土
基本原理:根据土壤介质及污染物的物理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污染物质 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包括:①依据粒径大小采用过滤或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②依据分布、密度大小采用沉淀或离心分离; ③依据磁性特征采用磁分离的手段; ④依据表面特性采用浮选法进行分离等。
应用
优点
缺点
污染土壤中无机污染物 的修复(从土壤、沉积 物、废渣中分离重金属)
8.水洗法
原理:采用清水灌溉稀释或洗去重金属离子,使重金属离子迁移至较深 土层中,以减少表土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或者将含重金属离子的水排 出田外。 注意事项:采用此法也应遵守防止次生污染的原则,要将毒水排入一定 的储水池或特制的净化装置中,进行净化处理,切忌直接排入江河或鱼 塘中。 适用性: 只适用于小面积严重污染土壤的治理。
电动力学修复重金属举例
Marceau等开展了小规模的Cd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研究。土柱中包 含325t的Cd污染土壤,电极之间距离为1m,电流控制在0.3mA·cm-3, 加入硫酸控制阴极酸度。Cd的起始浓度为882mg·kg-1。经过3259h的电 动修复后,98.5%的Cd被清除,电能消耗为159kW·m-3。������
电动修复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在一些特殊的地区使用比较方便,因为 对于土壤的处理,仅仅限于两个电极之间,不涉及以外地区的土壤。这种方 法对于质地黏土的土壤效果良好,因为黏土表面有负电荷。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
• 土壤酸化系指由于人为活动使土壤酸度增强的 现象,叫做土壤酸化。
• 土壤酸化结果,首先使土壤溶液中H+浓度增加。 土壤pH值下降,继而增强了钙、镁、磷等营养 元素的淋浴作用;其次,随着溶液中H+数量增 加, H+开始交换吸附性A1+等,而使A1+等重 金属离子的活性和毒性增加,导致土壤生态环 境恶化。
总重量的10% 以下 )。分为非腐殖物质和腐殖质两大类。
土壤水分 ——土壤溶液
土壤中的空气 ——主要成分都是N2、O2和CO2 。与空
气比较,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 O2的含 量低于大气;水蒸气的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还含有少量还 原性气体
.
1.2 土壤的特性 酸碱性
◎我国土壤的pH大多在4.5-8.5范围内,并有由南 向北pH值递增的规律性。
.
• 盐碱土和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措施有: 实施合理的灌溉排水制度;调控地下水 位,精耕细作;多施有机肥;改善土壤 结构;减少地表蒸发;选择耐盐碱作物 品种;此外,对碱土增施石膏等,不但 可防治次生盐渍化,而且发挥盐碱土资 源的潜力,扩大农用土地面积,改善盐 碱地区的生态环境。
.
土壤沼泽化
• 土壤沼泽化或潜育化是指土壤上部土层 l m内,因地表或地下长期处于浸润状态 下,土壤通气状况变差.有机质因不能 彻底分解而形成一灰色或蓝灰色潜育土 层,称为沼泽化或潜育化。它是常发生 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地区的土壤退化现 象。
.
2.4 重金属污染
.
污染土壤的修复
• (一)排土、客土 • (二)生物改良措施 • (三)施加抑制剂
.
3 土壤退化及其保护
土壤退化——由于自然的,特别是人为的原因,
使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或破 坏(如,自然植被的破坏或丧失、土壤生物区种群 组成的明显变化、物种的消失;土壤侵蚀、荒漠化、 盐渍化、沼泽化或潜育化、酸化、肥力下降等)而 使土壤固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和状态发生 改变,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生产潜力和环境质 量的等级或状况下降,均属土壤退化现象。

《环境土壤学》课件

《环境土壤学》课件
时维持土壤结构和肥力。
土壤结构包括土壤颗粒大小、孔隙度和团聚体等,影 响水分和空气的流动,以及养分的保持和传递。
土壤生态系统由土壤生物、土壤环境、土壤结 构和土壤养分等组成,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 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土壤环境包括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氧化还 原电位和土壤气体等,对土壤生物的生存和活动 产生影响。
交通运输
汽车尾气、轮胎磨损等 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土
壤。
土壤污染的类型
重金属污染
如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积累。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中的富集。
有机物污染
如石油、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机化合物污染 土壤。
病原菌和寄生虫污染
污水灌溉和垃圾填埋等导致病原菌和寄生虫 在土壤中滋生。
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土壤生态保护与修复
通过生态工程和生物修复等技 术手段,恢复受损土壤生态功 能。
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进 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和规划

环境土壤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
环境土壤学开始萌芽,主要关注土壤污染问题。
20世纪中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土壤污染和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土 壤学得到快速发展。
土壤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其中微 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植物包括根 系和地衣等,动物包括蚯蚓、蚂蚁和蜘蛛等。
土壤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 、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 同地区的土壤生物群落存在差异。
土壤生物在土壤形成、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等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也有 重要影响。
特点
环境土壤学具有跨学科性,涉及环境 科学、土壤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多 个领域;同时,环境土壤学强调实践 应用,旨在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

2024版土壤污染及防治ppt教案

2024版土壤污染及防治ppt教案
形式
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PPT课件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或报告
2024/1/30
26
教育宣传内容及形式
组织实地考察或参观学习 利用网络、媒体等多元化宣传手段
2024/1/30
27
公众参与途径和方式
途径
通过政府网站、公众号等渠道了解土壤污染防治信息
2024/1/30
参加环保组织或志愿者团队,参与土壤污染防治活动
土壤污染及防治ppt教案
2024/1/30
1
目 录
2024/1/30
• 土壤污染概述 • 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政策 •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 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估 • 土壤污染防治实践与案例 • 土壤污染防治教育宣传及公众参与
2
01 土壤污染概述
2024/1/30
3
定义与分类
2024/1/30
2024/1/30
9
企业责任与义务
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企业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应依法履行土壤污染防治义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 少土壤污染。
开展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了解自身用地范围内的土壤污染状 况和风险水平。
2024/1/30
实施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
决策支持。
数据发布与公开
定期向社会公布土壤环境质量状 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024/1/30
18
05 土壤污染防治实 践与案例
2024/1/30
19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案例
介绍我国某地区土壤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包括污染状况、治理措施、治理效 果等。
国外案例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PPT课件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PPT课件
• 动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蚯蚓养殖和线虫控制两种方式。蚯蚓养殖是指利用蚯蚓 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线虫控制是指利 用一些寄生线虫来控制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其对土壤的危害。
• 动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包括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但动物修复技术的 缺点是处理周期较长,且对某些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成熟度
某些生物修复技术仍处于 研究阶段,技术成熟度有 待提高。
影响因素多
生物修复效果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如污染物特性、 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
03 生物修复技术应用
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 来减少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从而使 土壤环境得到净化和修复的过程。
政府应加大对生物修复技术的政策支 持和资金投入,促进技术的研发和应 用。
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生物修复技术的评价体系,制定 相关标准和方法,规范技术的实际应 用。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生物修复 技术的整体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包括处理效果好、适用范 围广、对环境影响小等。但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缺 点是处理周期较长,且对某些重金属污染土壤的 处理效果不佳。
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 种方式。原位修复是在污染场地就地处理,而异 位修复是将污染土壤转运至集中处理场地进行修 复。
微生物修复技术适用于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 和农药污染等多种类型的土壤修复。其中,有机 物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利用土壤动物(如蚯蚓)对污染物 的抗性和净化能力,实现污染土壤 的治理和生态修复。

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ppt课件

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ppt课件

02
03
生物农药降解
利用特定微生物降解残留 农药,降低农药对土壤生 态系统的毒性。
2024/1/25
有机肥料分解
通过微生物作用,将有机 肥料分解为植物可利用的 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重金属钝化
利用某些微生物对重金属 的吸附、沉淀或氧化还原 作用,降低重金属的生物 有效性。
18
工业场地土壤污染治理
石油烃降解
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复ppt 课件
2024/1/25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5
• 引言 • 土壤污染类型及来源 • 微生物修复技术原理与方法 • 微生物修复技术应用实例 • 微生物修复技术优缺点分析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2
2024/1/25
01
引言
3
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
2024/1/25
针对石油污染土壤,利用 能够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 ,降低土壤中石油烃含量 。
2024/1/25
有机氯溶剂降解
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氯溶 剂,减少其对土壤和地下 水的污染。
重金属生物沥滤
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 机酸溶解土壤中的重金属 ,降低其毒性。
19
城市土壤污染治理
城市绿地土壤改良
通过添加有益微生物和有机物质,改 善城市绿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
土壤污染现状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严重,工矿业 、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自然背景 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 要原因。
危害
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 失和农作物的减产;土壤污染还 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4
微生物修复技术概述
定义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土壤中的某 些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代谢、降 解等功能,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 无害物质或低毒性物质的技术。

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简介分解ppt课件

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简介分解ppt课件

预处理
解吸
固相后处理
气体后处理
适用的污染物:挥发和半挥发有机污染物、卤化或非 卤化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重金属、氰化物、炸药等;
不适用于:多氯联苯、二恶英、呋喃、除草剂和农药、 石棉、非金属、腐蚀性物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典型的土壤清洗系统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用水将土壤分散 并制成浆状
高压水龙头 冲洗土壤
用过筛或沉降的方法将 不同粒径的颗粒分离
利用过滤或絮凝的方法 使土壤颗粒脱水
利用不同的性质差异 进一步将污染物浓缩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一、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用微生物方法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在土壤中存在能够降解或转化污染物的微生物
二、有机化合物大部分具有可生物降解性
土著微生物
微生物的来源
外源微生物 基因工程菌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生物通气系统通常用于那些蒸汽挥发速度低于蒸汽提 取系统要求的污染物。
最适合于:中等分子质量的石油污染物,如柴油和喷 气燃料。分子质量小的如汽油,分子质量更大的如润滑油 都不适用。
例子:美国犹他州的一个空军基地曾采用生物通气法 处理被喷气燃料污染的5000 m3,处理历时2年,处理后土 壤石油烃的含量降低到6 mg/kg,总费用约60万美元。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土壤污染治理》课件

《土壤污染治理》课件
• 详细描述:土壤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垃圾和交通运输等。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 和固体废弃物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硫化物、氮化物等污染物。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 、化肥和畜禽粪便等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这些物质通过雨水冲刷、灌溉水渗透等方式进入土壤。城市垃圾和交通 运输也会产生土壤污染,城市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和车辆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会通过大气沉降和直接排放等方式进入土壤。
随着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一些新型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 污染物等对土壤的污染日益严重,研究新型污染物的治理 技术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土壤污染修复的长期效果
土壤污染修复后,需要关注其长期效果和稳定性,研究如 何保持修复效果的持久性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土壤污染挑战
建立国际合作平台
加强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土壤污染 治理研究和项目。
分享技术与经验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各国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的先进技术和 经验,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制定国际标准与规范
在国际层面制定统一的土壤污染治理标准和规范,促进各国在治理 过程中的协调与配合。
THANK YOU
感谢观看
03
物理修复技术
利用物理方法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或提取出来,如热解吸、电动力学
修复等。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进步,物理修复技术将更加高效和
安全。
土壤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
复合污染的治理
针对土壤中多种污染物共存的情况,研究多种污染物的协 同作用机制和治理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新型污染物的治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土壤污染防治 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防治措施和法律责任。

《土壤修复》课件

《土壤修复》课件

04
土壤修复的未来发展与 挑战
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的代谢作用 ,分解和转化污染物,实现土
壤的净化。
化学修复技术
通过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 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降低 其对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物理修复技术
利用物理原理,如吸附、萃取 、蒸馏等,将污染物从土壤中 分离出来。
修复效果
经过修复后,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显著降低,土 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某城市绿地土壤复合污染修复案例
污染源
某城市绿地受到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土壤 受到复合污染。
修复方法
采用植物提取和微生物降解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植物吸收和微生物 降解去除污染物。
修复效果
经过修复后,土壤中的多种污染物含量显著降低,土壤质量得到明 显改善。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 经验和技术成果,推动全球土壤修复 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联合修复技术
结合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种 方法,针对不同污染类型和程 度,采取最合适的修复技术组
合。
土壤修复的法规与政策
01
02
03
04
国家层面
制定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 法规,明确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的原则、目标、任务和措施。
地方层面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当地 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
则和操作规程。
《土壤修复》PPT课 件
目录
• 土壤修复概述 • 土壤修复技术与方法 • 土壤修复案例分析 • 土壤修复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 结论与展望
01
土壤修复概述
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污染类型
重金属、农药残留、石油和工业废弃 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建立土壤修复标准的方法
• 一个土壤修复标准方法体系的建立是由多方面 因素决定的.除了修复技术水平、仪器可检出 水平、环境背景水平、法规可调控清洁水平外, 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 1.污染物的选择 • 2.分析检测方法 • 3.修复标准的分类 • 4.对地下水的保护 • 5.生态毒理学评价标准
(一)物理修复技术
• • • • • 1.土壤蒸气提取技术 2.稳定化技术 3.热处理技术 (1)热解吸技术 (2)焚烧技术
(二)化学修复技术
• 1.化学淋洗技术 • 2.化学 Nhomakorabea化修复技术 • 3.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三)生物修复技术
• 1.植物修复技术 • 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指利用植物及其根 际微生物对土壤污染物的吸收、挥发、转 化、降解、固定作用而去除土壤中污染物 的修复技术。 • 一般来说,植物对土壤中的无机污染物和 有机污染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挥发和 降解等修复作用,有的植物甚至同时具有 上述几种作用。
二、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
• 近年来,对于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一直是 热点领域。 • 但是对于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制定却远远 落后于修复方法的研究 • 这就很难说清楚土壤修复到什么程度可以 认为是清洁的。
(一)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现状
• 在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尚未建立起来之前,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间接作为 我国农田、蔬菜地等污染土壤的修复标准。 •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该土 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的不足也越来越明显 • 这样就使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很难适用于当今的 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价。 • 而且污染土壤修复标准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两 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实质性差异.
二、土壤污染分类
• • • • 1.化学污染 2.物理污染 3.生物污染 4.放射性污染物
三、土壤污染的形成
• 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 • (1)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为了提 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人们普遍施用化 肥和农药,这是污染物质进入土壤的首要 途径。 • (2)土壤是垃圾、废渣和废水的重要处理 场所,大量有害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随 此而进入土壤。
• 通过十余年的不断研究,微生物修复技术 已应用于地下储油罐污染地、原油污染海 湾、石油泄漏污染地及其废弃物堆置场、 含氯溶剂、苯、菲等多种有机污染土壤的 生物修复 • 如何提高微生物修复的功能是当前研究的 热点之一
• • • • • • •
提高微生物修复作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① 接种微生物。 ② 添加外源营养物。 ③ 添加电子受体。 ④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⑤ 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 ⑥ 调控其他环境因子。
第五章 土壤污染与修复概述
• 第一节 土壤污染 • 第二节 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 • 第三节 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定方法
第一节 土壤污染
• • • • • 一、土壤污染 二、土壤污染分类 三、土壤污染的形成 四、土壤污染的特点 五、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
一、土壤污染
• 土壤污染的定义 • 目前对于土壤污染的定义尚不统一。有三种定 义 • 现阶段采用第三种定义更具有实际意义 • 即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 或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积累量超过土壤基准量, 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此时才能被称为土壤 污染,这也可视为“相对性”定义。 • 我国不同部门按照部门职责需要对土壤污染进 行的定义。
• 土壤经过修复后的最佳目标就是恢复其农 业用地的功能 • 对于污染特别严重的土地。首先要考虑的 就是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其对地下水的 污染.
4.对地下水的保护
• (3)土壤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大 气圈和水圈中存在的污染物可经过多种迁 移和转化途径而进入土壤,从而使土壤遭 受污染。
四、土壤污染的特点
• • • • • 1.隐蔽性和潜伏性 2.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3.后果严重性 4.难以治理 5.防治基础薄弱
五、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
• (一)物理修复技术 • (二)化学修复技术 • (三)生物修复技术
第二节 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
• 一、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 二、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
一、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1.发展清洁生产技术 2.发展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1.发展清洁生产技术
•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是防止污染的根本 措施。 • 应大力推广清洁工艺,以减少或消除污染 源,可以采取的措施: ① 进行废弃物资源化 ② 对排放的"三废"要净化处理 ③ 禁止或限制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④ 合理施用肥料
• 植物修复技术分为植物提取修复、植物挥 发修复、植物稳定修复、植物降解修复、 根际圈生物降解修复。 • 植物降解一般对某些结垢构比较简单的有 机污染物去除效率很高,但对结垢构复杂 的污染物质则无能为力。
2.微生物修复技术
• 大多数环境中都进行着天然的微生物降解 和净化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过程。 • 研究表明,大多数土壤含有能降解低浓度 芳香化合物 (如苯、甲苯、乙基苯和二甲 苯) 的微生物 ,只要地下水中含足够的溶 解氧,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就可以进行。
3.修复标准的分类
• 我们认为我国土壤修复标准的分类方式不 应局限在现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的分类方法中,应充分考 虑到城市土地修复后再利用的问题。 • 国外的土壤修复标准一般都是按照土壤类 型或土壤修复后再利用的目的进行分类 的. • 我国的土壤修复标准根据修复后再利用的 目的分为4类是比较适宜的
1.污染物的选择
• 污染物的选择是制定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 首要工作. • 我国当前土壤污染物主要分为四大类: • 一是有害重金属 • 二是农药、兽药、抗生素等污染物; • 三是持久性毒害有机污染物 • 四是大量施用化肥
2.分析检测方法
• 在评定土壤中无机污染物影响时,不能以 总量的方式,应主要考虑重金属有效态的 含量。 • 在建立我国土壤修复标准时,应充分考虑 到我国实验设备条件因不同部门、不同实 验室和不同地区的差异,规范测试方 法.同时也可以考虑参考国外其他国家的 一些做法,建立分析检测规程认证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