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工艺研究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工艺研究反相悬浮法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合成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合成,其中聚丙烯酸钠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探讨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工艺研究。
1.背景介绍聚丙烯酸钠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和吸水性,在水处理、医药、纺织、建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合成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反相悬浮法实现高效合成,该方法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2.反相悬浮法的原理反相悬浮法是一种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进行高分子聚合反应的方法。
在反相悬浮法中,水溶性单体经过乳化剂的包覆形成微米级乳液,通过高分子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微球,最终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产物。
反相悬浮法具有操作简便、产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合成多种高分子材料。
3.工艺参数的优化在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工艺参数的优化。
首先是反应温度的选择,温度对于高分子聚合反应的速率和产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常在较高的反应温度下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也会增加副反应的可能性。
其次是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乳化剂的选择和用量会影响乳液的稳定性和粒径分布,进而影响高分子微球的形成和性能。
此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配比、搅拌速率、反应时间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实现高效、高产率的合成。
4.实验方法在实验中,首先需要准备所需的反应单体、溶剂、乳化剂等原料,将反应单体溶解于溶剂中,加入适量的乳化剂后进行搅拌,形成均匀的乳液。
随后,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高分子聚合物产物。
最后通过对产物进行分析测试,如红外光谱、分子量分布等,评价合成效果。
5.结论通过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工艺研究,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聚合物产物,并且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点。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现更好的合成效果和经济效益。
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超强吸水剂
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超强吸水剂田大听 过俊石 谢洪泉*(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 武汉430074)摘 要 以两性高分子作悬浮稳定剂,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类超强吸水剂.研究了交联剂、稳定剂、引发剂等用量、中和程度、单体组成及链转移剂等聚合条件对吸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吸蒸馏水1050mL /g 及吸0.9%Na Cl 溶液86mL /g 的超强吸水剂.此外,还比较了含不同反离子的聚丙烯酸类吸水剂的吸水性能.关键词 反相悬浮聚合,吸水剂,丙烯酸,丙烯酰胺超强吸水剂是一种特殊的功能高分子,已广泛应用于婴儿尿片,医用吸水垫以及农林业保墒材料等.最早采用淀粉接枝丙烯腈再经皂化的方法制得,现已发展到用聚丙烯酸盐[1].后者可用溶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及反相悬浮聚合法得到.反相悬浮聚合法的优点是聚合热容易除去,产物呈小颗粒状,较易后处理,吸水率高,已成为制造聚丙烯酸盐类吸水剂的主导方法.聚合时,一般采用HLB 值小的表面活性剂司班(Span)等作为聚合稳定剂[2~4].也有用十八烷基磷酸单酯为稳定剂[5,6].本文采用两性高分子作为稳定剂,研究了丙烯酸盐的反相悬浮聚合及其与丙烯酰胺共聚的各种条件对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效果较司班等要好,聚合体系稳定,产物颗粒合适,易于操作,且吸水及吸盐性能优异.1 实验部分1.1 原 料丙烯酸(AA)聚合级,北京东方化工厂产;交联剂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 BAM )、过硫酸钾、甲醇、环己烷、甲酸均为化学纯;高分子稳定剂(PSR)为两性聚合物(丙烯酸及其十八酯共聚物),由本实验室自制.1.2 超强吸水剂的合成及性能测试将用一定量碱中和的丙烯酸与交联单体、引发剂K 2S 2O 8溶于蒸馏水中加入到由PSR 、环己烷所组成的油相中,搅拌约30min 后,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到70℃.维持一定的搅拌速度,聚合4h,降至室温,快速过滤分离,用甲醇洗涤数次.干燥后得到小颗粒状聚合物.称重,计算转化率.与丙烯酰胺(AM)共聚时,则将AM 溶于水相,其它同均聚.吸液率测定系称取0.5g 吸水剂置于1000mL 蒸馏水的烧杯中,室温下静置1h 后,用100目尼龙布袋过滤,量出滤液体积.吸液率(mL/g )=加入液体积(m L)-滤液体积(m L)吸水剂质量(g )吸盐水率则用0.9%氯化钠溶液代替蒸馏水,操作及计算同上.1997年10月 CHI NESE JOU RN AL O F A P PL IED CHEM IST RY O ct.19972 结果与讨论2.1 交联剂和稳定剂用量的影响由图1可知,随交联单体M BAM 用量的增加,转化率几乎不变,而产物聚丙烯酸钠盐的图1 交联剂用量对转化率和吸液率的影响1.转化率;2.吸水率;3.吸盐水率吸水率或吸盐率都会出现最大值.这是因为,交联剂用量小,聚合物中可溶的线型大分子多,吸水率低.若用量过大,则交联密度太大,聚合物的网络空间变小,溶胀性不好,因而所能容纳的液体量减少,这从Flory [7]关于离子型网络的膨胀理论也可预测到,其公式如下:q 5/3m =(i2V u S *1/2)2+1/2-X 1V 1V c V 0(1)其中q m 代表膨胀比,i /V u 代表网络上固定电荷的浓度,S *代表外界离子浓度,X 1代表相互作用参数,V 1代表水的体积分数,V c /V 0即交联密度.由公式可知膨胀比与离子渗透压及亲水性有关,与交联密度成反比.因此交联剂用量愈大则吸水膨胀比愈小,也即吸水率愈低.当水中存在外加的电解质离子时,由于降低了水与网络内离子的浓度差,减小了渗透压,使吸水剂的吸液能力下降,从式(1)也可看出,S *增加则分子中第一项减小,导致q m 降低.图2 稳定剂用量对转化率和吸液率的影响1.转化率;2.吸水率;3.吸盐水率为了保证反相悬浮聚合的顺利实施,防止聚合物粒子间发生粘结,必须向体系加入一种能起空间稳定作用(ster ic stabilization)的悬浮稳定剂.本文采用两性高分子作稳定剂.从图2可见,稳定剂用量除低于2%(对单体总质量,下同)外对转化率很少影响.当PSR 用量为4%时,吸水剂的吸液率达到最大值.低于4%时,反应体系不稳定,易凝聚,因而性能不好.PSR 过量时,则所合成的聚合物粒子较小,吸液性能也不好.这类吸水剂的吸水机理是由于聚合物网络内外离子浓度差引起的渗透作用以及COO -基团的排斥作用使网络膨胀等导致的.当聚合物粒子表面覆盖过多疏水基团时,必然会对这种渗透作用起阻止作用.2.2 中和度和引发剂用量的影响中和度对AA 的聚合及产物的吸水性影响较大.如果中和度过低,则聚合速度过快,易产生副交联反应生成凝胶,且由于聚合物网络中—COOH 基离解程度小,分子链及网络均呈收缩状态,因而吸水率小.随中和度增加,链上—COOH 基离解为—COO -基,由于—COO -基的16应用化学 第14卷 排斥作用,分子链伸直,网络膨胀,因而吸水率增加,从Flory 理论(见式(1))也可预测到,即随i /V u 增加,q m 也增加.但中和度过高时,由于聚合速度下降,转化率下降,可溶的线型聚合物增多,网络减少,使吸水率有所下降.一般以中和度75%为好.转化率随过硫酸钾增加而增加,直到过硫酸钾的用量达到0.25%,产物的吸液率达到最大值.这是因为引发剂用量少,则活性中心少,聚合速度慢,导致了转化率及交联度均低,吸液率小;如果引发剂用量太多,则聚合速度过快,副交联反应增加,导致交联度过大,吸液率变小.2.3 油/水质量比和共聚单体(AM )的影响分散介质的组成主要影响聚合热的控制及聚合物粒子的大小.油/水质量比增大,转化率略有下降,产物颗粒变小.如果颗粒过小,易生成胶球,妨碍了水分渗透,因而吸水率下降(表1);油/水质量比过小,聚合热难以扩散,反应不易控制,副交联反应增加,导致吸水率下降.一般以油/水质量比为3/1最佳.表1 油/水质量比的影响油/水质量比转化率/%吸水率/m L ・g -1吸盐水率/mL ・g -12/195.0600503/194.0770664/193.075065图3 共聚单体(A M )对转化率和吸液率的影响1.转化率;2.吸水率;3.吸盐水率 由图3可见,随着共聚单体AM 的引入,聚合物吸蒸馏水及盐水的能力都逐渐增加.当AM 为单体总量的30%时,达到最大值.虽然—CONH 2基团的亲水性不如—COO -Na +,但由于多重基团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吸水性能提高.另外,由于—CONH 2为非离子基团,在水中不离解,受离子的影响小,因此AM 的引入对聚合物的吸盐水性能有所改善.但如果超过30%,则—CONH 2亲水性不如—COO -Na +的特性就会表现出来,从而导致吸液率下降.2.4 不同反离子及链转移剂的影响表2比较了分别用NaOH 、KOH 、NH 3・H 2O 中和的3种丙烯酸盐的均聚物以及它们与AM 的共聚物的性能.表2 不同反离子的影响吸水剂 转化率/%吸水率/m L ・g -1吸盐水率/mL ・g -1PAA -Na +94.077066PAA -K +92.870064PAA -NH +491.565060P (AA -Na +-AM )93.088076P (AA -K +-AM )91.577070P(AA -NH +4-AM )90.571068 结果表明,无论均聚还是共聚,转化率及产物的吸水性能均呈如下顺序:Na +>K +>17第5期田大听等: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超强吸水剂18应用化学 第14卷 NH+4.这与3种离子的电荷密度顺序一致.反离子的电荷密度愈大,则水分的渗透作用就会越强.因而含钠离子的聚合物网络中包容的水分最多.为了进一步提高吸液率,选择甲酸作为链转移剂[1]进行聚合.结果发现两种吸液率均在甲酸用量占0.8%时呈现最大值,分别达到1050mL/g及86mL/g,而转化率在甲酸超过0.8%时开始下降.前者是由于聚合物的分子量及交联度被调节至适当的结果;后者可能由于产物分子量过低,水溶部分增多,交联部分减少所致.参 考 文 献 1 Buchho lz F L.Poly m M at Sci Eng,1993;69:489 2 A skar i F,N atisi S,Omidian H et al.J Ap p l P oly m Sci,1993;50:1851 3 张宇东,刘延栋.石油化工,1993;22:672 4 范荣,朱秀林,路建美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5;11(6):25 5 罗晓峰,李绵贵,何培新.石油化工,1993;22:745 6 罗晓峰,李绵贵,何培新.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9(4):23 7 F lor y P J.Pr inciples of P olym er Chemistr y.New Y or k:Cor nell U niv Pr ess,Ithace,1953:589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Copolymers of Acrylic Salt and Acrylamide as Superabsorbents by Inverse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T ian Dating,Guo Junshi,Xie Hongquan*(Dep artment of Chemistry,H uaz hong University o f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Wuhan430074)Abstract Poly(acry lic salt-acry lamide)as superabsorbents w ere sy nthesized by means of in-verse suspensio n polym erization,in w hich the suspension stabilizer w as an am phiphilic co poly mer o f acry lic acid with its octadecyl ester.Poly merizatio n conditions such as am ount of crosslinking monomer,stabilizer,initator,co monom er,neutralizatio n degr ee o f acry lic acid and chain transfer agent o n the w ater-absorbency o f the absorbent w er e studied.T he optim um abso rbency of the superabsor bent obtained is1050mL/g and86m L/g in distilled w ater and0.9%NaCl so lution,r espectively.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unter ions o f PAA on the absorbency w as also studied.Keywords inverse suspension poly merizatio n,superabsorbent,acrylic acid,acry lamide。
聚丙烯酸钠PAA的合成工艺与应用领域研究
聚丙烯酸(钠)PAA(S)的合成工艺与应用领域研究---------------鑫泰水处理聚丙烯酸(钠)作为重要的工业助剂,在工业生产中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那么聚丙烯酸(钠)就是什么合成的,主要合成工艺有哪些,目前对聚丙烯酸(钠)的应用研究有哪些?下面,小编对聚丙烯酸(钠)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给大家做个参考:1、聚丙烯酸(钠)基本性质2、聚丙烯酸(钠)的聚合方法3、水溶液法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工艺技术4、聚丙烯酸(钠)的主要应用领域聚丙烯酸(钠)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聚丙烯酸钠就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小可以到几百,大可以到几千万,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粘稠液体、凝胶、树脂或固体粉末,它最大的特点就就是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由于分子中含有大量羧基,故可与碱、醇、胺发生反应,还可以进行脱水、讲解与络合反应,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质量指标:聚丙烯酸(钠)的聚合方法目前合成聚丙烯酸(钠)的主要方法就是水溶液法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属于自由基聚合自由基的聚合机理:链引发(如下图)链终止(如下图)链转移(如下图)链自由基有可能转移的方向有:单体、溶剂、引发剂、大分子、链转移剂链转移对聚合的影响:对小分子转移降低平均分子量对大分子转移使聚合物支化聚丙烯酸(钠)的聚合方法1、水溶液聚合法-目前在工业上普遍采用2、反相悬浮聚合-用于合成高分子吸水树脂3、本体聚合-可以反应,但就是难于控制4、辐射聚合-无助剂适合应用于食品卫生用品5、水向沉淀聚合-能有效降低反应物黏度水溶液法聚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工艺技术间歇式水溶液聚合-静置水溶液聚合法1、原料为40%浓度的丙烯酸水溶液2、用活性炭处理,除去阻聚剂3、用NaOH中与丙烯酸4、将丙烯酸钠以雾状送入聚合装置5、用浓盐水循环冷却6、持续静置聚合连续式水溶液(如下图)1、丙烯酸钠水溶液供给到可动的聚合板上2、丙烯酸纳的水溶液在反应区中连续反应3、反应完成后,聚合物带在干燥箱中烘干4、由刮刀从输送带刮下聚丙烯酸(钠)的主要功能低分子量(约1000-5000),主要起分散作用中等分子量(约1万-100万),主要起增稠作用高分子量(约100万-1000万),主要起絮凝作用超高分子量(1000万以上)的聚丙烯酸钠不再溶于水,在水中溶胀,生成水溶胶,主要做吸水剂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应用状况:分散剂、阻垢剂、水泥减水剂、钻井泥浆降失水剂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应用状况:絮凝剂、增稠剂、保湿剂、吸水树脂。
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_杨玉峰
第16卷 第2期化 学 研 究V o.l 16 N o .22005年6月CHE M I CAL RESEARC H Jun .2005收稿日期:2005-03-11.基金项目:河南省科委基金资助项目(984071300).作者简介:杨玉峰(1963-),男,副教授,从事有机合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杨玉峰(河南教育学院化学系,河南郑州450003)摘 要:以丙烯酰氧基Span -80为乳化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研究了乳化剂和中和度对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NH 4)2S 2O 8 甲基丙烯酸 N 、N 二甲氨基乙酯(DM AE M A ) N a HSO 3引发剂和单体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实验条件:中和度为90%;乳化剂用量为3%(油相);引发剂占单体的质量分数分别为(NH 4)2S 2O 80.06%、D M AE M A 0.04%、N a HSO 30.02%;单体在水相的质量分数为40%(水相).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合成聚合物分子量超过2.6 107,且溶解性能优于溶液聚合所得产品.关键词:聚丙烯酸钠;反相乳液聚合;丙烯酰氧基Span -80中图分类号:O 6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011(2005)02-0063-03Synthesis ofH igh M olecularW eight Sodi u m Polyacryl ate byI nverse Emulsion Poly m erizati onYANG Yu -feng(De part m e n t of Che m ist ry,H enan Institute of Edu c a tion,Zhengzhou 450003,H enan,Ch i na )Abstract :H i g h mo lecular w e i g ht sodium po lyacry late w as synthesized by i n verse e mu lsi o n po l y m eriza -ti o n w ith acryloy l Span -80as e m u lsifying agen.t The e ffect of e m u lsify i n g agent and neutralisation leve l on the stability of t h e po l y m eric syste m w as i n vestigated .The effect o f initiator dosage and m ono m er concentration on the perfor m ance o f the productsw ere also st u died .It is shown t h at the opti m a l exper-i m ental cond itions are neutralisation level 90%,e m ulsify i n g agent usage leve l3%(oil syste m );i n iti a -tor concentrati o n (NH 4)2S 2O 80.06%,N a H SO 30.04%,DMAE MA 0.02%(m ono m er w eight);m ono m er concentration ,40%(w ater syste m ),respecti v e l y .The m o lecular w eight o f the synthesized titl e product at the opti m al experi m en tal cond itions is grea ter than 2.6 107.The so l u bility of t h e pr oduct is better than that synthesized by conven ti o na l so l u ti o n po l y m erizati o n.Keywords :sodi u m po l y acr y late ;i n verse e m ulsion po ly m erizati o n ;acryloyl Span-80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P N a AA )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发的丙烯酸钠化工产品之一,分子量的范围在106~107之间,结构为聚阴离子型电解质.通过聚阴离子间的架桥,使悬浮粒子相互凝聚成团,加速悬浮粒子沉降.应用其絮凝沉降作用,在食品添加剂、铝红泥的絮凝、动植物蛋白废水、生活用水、氯碱工业、盐水精制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1-2].目前该产品国内工业生产广泛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其缺点是产品溶解性差,传热困难,过程易发生交联,有爆聚现象.也有人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高分子聚丙烯酸钠[3],但由于需要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和助剂,使生产成本太高,故难以工业化生产.作者以丙烯酰氧基Span -80为乳化剂,在反相乳液下制备水溶性高分子聚丙烯酸钠,探讨了乳化体系、中和度对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及引发体系、单体的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1 实验部分1.1 原料及试剂丙烯酸(AA),工业级,北京东方化工厂,使用时经结晶法纯化处理;120#溶剂油,工业级,经活性炭吸附64化 学 研 究2005年处理;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氢氧化钠,丙烯酰胺,醋酸钠,甲醇,均为分析纯;甲基丙烯酸 N、N 二甲氨基乙酯(DMAE MA),化学纯;丙烯酰氧基Span-80(自制)[4].1.2 合成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通气管的四颈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油,丙烯酰氧基Span-80,搅拌溶解均匀,并通氮驱氧;在另一烧杯中加入丙烯酸,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后,加入丙烯酰胺,乙酸钠为水相;在高速搅拌下,滴加水相,进行乳化,通N2驱氧后加入氧化 还原引发剂,在45 下恒温4h,用甲醇沉淀、抽滤、真空干燥得产品.1.3 分析测试1.3.1 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采用乌氏粘度计法[5],在30 ,2m ol/L Na OH溶液中测定聚丙烯酸钠特性粘度[ ],并以下式计算分子量.M=94 0.43[ ]/3.38 10-3.1.3.2 溶解性能测定取聚丙烯酸钠样品0.3g,加入100g去离子水,在45 下搅拌溶解,记录完全溶解时间.2 结果与讨论2.1 乳化剂用量对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乳化剂用量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见表1.实验中单体总质量为40g(含丙烯酰胺5g),C H3COON a,1.52 %(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以下同);DMAE MA为0.04%;Na H SO3为0.02%;中和度为40%;油相/水相= 1.25(质量比);45 ;聚合4h.以下实验条件均同.从表1可以看出,表面活性剂占油相重量的2%以下时,浓度太低,形不成稳定的乳液;浓度太高,将对聚合物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本实验选用乳化剂的浓度为3%,即可形成较为稳定的聚合体系.2.2 中和度对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丙烯酸单体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条件下,丙烯酸的聚合速度快,易发生爆聚.因此,丙烯酸在聚合前,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部分中和,中和度对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中和度小于70%易产生爆聚结块.中和度达到90%时,已接近等当点,仅有少量的游离的丙烯酸,因而反应可以平稳进行;当中和度超过90%时,单体的离子化程度高,分子间的排斥力大,将导致聚合物分子量下降.故本实验条件下,最佳中和度为90%.表1 丙烯酰氧基Span-80用量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T ab l e1 E ffect o f concen trati on of acry l oy l Span-80on the stab ili ty o f the po l ym er i za ti on syste m添加量(w%油相)实验现象1团聚1.5团聚2有一定量的粘壁3体系稳定均匀表2 中和度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T ab l e2 E ffect o f neutralizati on degree on the stability o ft he po ly m er izati on中和度(%)体系的稳定性50爆聚、结块60爆聚、结块70少量结块90反应平稳100反应平稳2.3 引发体系的选择及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过硫酸铵是一种水溶性引发剂,单独使用时,引发温度较高,通常在70~80 .在如此高的温度下,很难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以三级脂肪胺[6]或亚硫酸氢钠作还原剂,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可以大大降低引发温度,使聚合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一般在30~40 温度下即可.单独以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作引发体系,诱导期短,分解速度快,开始时自由基就多,聚合反应速度过快,不利于高聚物的生成;单独以(NH4)2S2O8 DMAE MA作引发体系,诱导期长,有少量的交联反应发生,产物中有极少量不溶凝胶.若把二者结合起来,前期N a H SO3起作用较大,后期D MAE MA起作用较大,两者协同作用,克服了各自的缺点,起到了互补的作用,使整个聚合过程能平稳进行,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故本研究选用(NH4)2S2O8 D MAE MA N a H SO3三元引发体系.引发剂的用量对产品的分子量的高低影响很大.浓度太低,引发剂分解的活性中心第2期杨玉峰: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65少,不足以引发聚合反应;浓度太高,产生的自由基多,分子量亦偏低.作者考察了(NH4)2S2O8的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如图1).图1表明(NH4)2S2O8在小于0.05%时随着浓度增加,聚合物的分子量增大;当超过0.07%时,继续增加,分子量反而降低,最佳的引发剂浓度在0.06%左右.2.4 单体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单体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如图2.随着单体浓度的升高,不仅聚合反应速度加快,且分子量亦升高,这是因为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在单体浓度高时,易进行链增长反应,因而易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单体浓度小,单体分子与引发剂分解产生的自由基碰撞机会少,不易引发聚合反应.在本实验条件下,单体浓度小于15%,一般聚合反应进行不完全.若单体浓度大于40%,一是受丙烯酸钠的溶解度限制;二是聚合反应速度太快,易爆聚.故选择单体浓度为40%.图1 (NH4)2S2O8用量对产品分子量的影响F i g.1 E ffec t of(NH4)2S2O8concentration onm o l ecular w e i ght图2 单体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F i g.2 E ffec t of mono m er concentrati on onm o l ecular we i ght表4 PN a AA溶解性能比较T ab l e4 Comparison of t he so lub ility o f PN a AA样品溶解时间/m i n分子量(107)产地1#400.12辽宁2#362.1进口3#303河南4#252.7自制2.5 产品溶解性能比较聚丙烯酸钠的水溶性不仅与分子量有关,更与合成的条件有关.不同厂家生产的PN a AA溶解性能见表4.其中1#、3#产品均为水溶液聚合法所得,4#为反相乳液法所得.从表4可以看出,本实验自制4#样品,溶解速度优于另外三个样品,且分子量高于1#、2#与3#相当.这是由于4#自制样品采用反相乳液聚合体系,产品颗粒细小,无交联产物.故溶解性好.结论:(1)以反应型单体乳化剂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少,体系稳定,反应平稳,产物的溶解性好等优点.(2)采用三元引发体系,(NH4)2S2O8 DMAE MA N a H SO3较佳的用量分别为0.06%、0.04%和0.02%;中和度为90%;单体浓度40%;本实验条件下合成的聚合物分子量超过2.6 107.参考文献:[1]余学军,徐丹.速溶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J].化学世界,1999,40(6):310-311.[2]韩慧芳,崔英德.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2003,33(1):36-38.[3]徐相凌,殷亚东.微乳液聚合研究进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20(3):478-479.[4]叶志文,迟波.丙烯酰氧基Span-80的合成及在乳化炸药中的应用[J].爆破器材,2004,33(1):20-22.[5]大森英三.丙烯酸酯及其聚合物 [M].朱传棨译.北京:科学工业出版社.1987.85.[6]张贞浴,潘桂兰.过硫酸盐 含叔胺单体 亚硫酸氢钠,复合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酰胺聚合动力学的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14(1):103-104.。
反相悬浮聚合法生产聚丙烯酸钠树脂流程
反相悬浮聚合法生产聚丙烯酸钠树脂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反相悬浮聚合法生产聚丙烯酸钠树脂的详细流程聚丙烯酸钠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纺织、造纸等多个领域。
静态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钠
广东 东 莞 5 37 ;3 2 02 .仲 恺农 业工 程学 院 ,广东 广州 502 ) 12 5
[ 摘
要] 以过氧化 氢为 引发 剂 ,以食用 植物 油如菜 子油 、花 生油、茶 油、葵 花油 、大豆 油或者 玉米 油为 分散 相 ,采 用静态 反相 悬浮 聚合 工艺
合成 聚丙 烯酸 钠 ,研究 了 引发剂 用量 、分 散相 以及 反应 温度 对聚 丙烯 酸钠分 子 量 的影响 。结果 表 明 ,随过 氧化 氢浓 度增 大、 丙烯酸 钠 单体浓 度 降低 、聚 丙烯 酸钠 的分 子量 降低 ;玉 米油 为分 散相 时聚 丙烯 酸钠 的分 子量最 大 ;随 反应 温度升 高 ,聚 丙烯 酸钠 的分 子量 增大 ;但反 应温 度超 过 6 ℃ 时 ,聚 丙烯 酸钠 的分子 量随 反应 温度升 高 而降低 。 O
5 37 2 0 2;3 Zh n k i iest f rc l r n n ie rn , a g h u5 0 2 , ia . o g a v ri o Ag iut ea dE gn eig Gu n z o 1 2 5 Chn ) Un y u
Ab ta t U igH 0 s ni t tre il v g t l ol u ha rp se i p a u i ta i sy enol r onol s ov n, oys d m a rl e w s sr c: s 2 2 i a , dbe e e be is c s a e edol en t l e l o b a i o r ia le tp l o i cya ) a n a a n io a , o, o, c s ( u t
[ 键词】 丙烯 酸钠 ;静态 反相 悬浮 聚合 ;过氧 化 氢 关 聚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耐盐性的超强吸水剂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耐盐性的超强吸水剂陈密峰;张秀娟;杨健茂;魏献军【期刊名称】《精细化工》【年(卷),期】2002(19)9【摘要】以多元醇为交联剂、烷基磷酸钠 -司盘 (NP -SP)为复合悬浮稳定剂、丙烯酸 (AA)为单体、过硫酸铵 (APS)为引发剂、环己烷为分散介质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耐盐性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剂。
研究了交联剂类型和用量 ,悬浮稳定剂类型、用量和质量比 ,引发剂浓度 ,单体中和度(丙烯酸钠占单体总量的摩尔分数 ) ,聚合温度等对产品物理性状、耐盐性及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当ρ(多元醇 ) =0 5 3g/L、ρ(NP -SP) =0 0 0 8~ 0 0 1g/mL、m(SP)∶m(NP) =(2 3~4 0 )∶1 0、c(APS) =40 5mmol/L、单体中和度x(丙烯酸钠 ) =79 2 %、聚合温度 70~76℃时 ,体系稳定 ,产品成球性好 ,吸盐水 (生理盐水 )率 199mL/ g ,吸水 (蒸馏水 )率 86 4mL/ g ,耐盐性高于其他交联剂交联型产品。
【总页数】4页(P544-547)【关键词】聚丙烯酸钠;反相悬浮;耐盐性;超强吸水剂【作者】陈密峰;张秀娟;杨健茂;魏献军【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省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2.4;TQ316.335【相关文献】1.高耐盐性超强吸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J], 由英才;焦京亮;李桢;朱常英;沈忻2.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超强吸水剂 [J], 华峰君;钱孟平;谭春红3.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超强吸水剂 [J], 田大听4.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超强吸水剂 [J], 田大听;过俊石5.反相悬浮法合成耐盐性超强吸水剂 [J], 王乐明;李小红;张克举;何培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作者:李晓丽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4期聚丙烯酸钠(polyacrylate sodium)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具有良好的离解性、润湿性、保水性、成膜性(浸渍或涂布时)、冻融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经长期贮存后黏度无明显变化,被广泛地应用于涂料、冶金、医药、化妆品、造纸、纺织、石油开采、水处理、食品保鲜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制备它的单体主要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等。
一、用途聚丙烯酸钠因其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用途。
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106~107)用作絮凝剂及高吸水性树脂。
聚丙烯酸钠用作絮凝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天然水澄清,去除污水中的磷酸盐,从氧化铝中分离赤泥及用做土壤改良剂等。
聚丙烯酸钠类吸水性树脂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发研究的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是一种具有松散网络结构的低交联度的强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超高的吸水和保水性能,无毒无臭,在医疗卫生、石油化工、土壤保水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中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104~106)可用作增稠剂和保水剂,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103~104)可用作分散剂、阻垢剂,超相对低分子质量(700以下)聚丙烯酸钠的用途还未被完全开发。
二、工艺路线及其合成方法聚丙烯酸钠的生产工艺路线如下。
1.聚合法先用丙烯酸和烧碱反应生成丙烯酸钠单体,再将单体在过硫酸盐、还原剂引发下聚合成聚丙烯酸钠。
2.中和法首先将丙烯酸在氧化还原剂作用下聚合成聚丙烯酸,然后将聚丙烯酸与烧碱中和生成聚丙烯酸钠。
3.皂化法先由丙烯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将丙烯酸甲酯聚合后的悬浮液或乳胶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制得聚丙烯酸钠。
4.水解法先有丙烯酰胺聚合生成聚丙烯酰胺,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聚丙烯酰胺水解生成聚丙烯酸钠。
目前一般使用聚合工艺路线,中和后的丙烯酸钠聚合速率平稳,工业反应容易控制。
聚合法制备高吸水聚丙烯酸钠
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一、实验目的(1)、了解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2)、了解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原理及影响因素; (3)、巩固减压蒸馏和重结晶操作; 二、实验原理烯烃可以在引发剂或催化剂的作用下,双键断裂而相互加成,得到长链的大分子或高分子化合物。
本实验中丙烯酸用氢氧化钠中和后,在过硫酸铵和N,N-亚甲基丙烯酰胺的条件下聚合成高吸水聚丙烯酸钠。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的吸水作用主要是靠树脂内部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作用。
吸水性基团极性越强,含量越多,吸水率就越高,保水性就越好。
而交联度需要适中,交联度过低则保水性差,尤其是在外界有压力时水很容易脱去;交联度过高,虽然保水性好,但由于吸水空间减少,是吸水率明显降低。
标准红外光谱图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40.60.81.0T r a n s m i t t a n c e [%]Wavenumber /cm-1Fig. 6 FTIR spectra of superabsorbent polymer物性参数表三、仪器及药品仪器:水浴锅、圆底烧瓶(100mL、50 mL各一个)、温度计(100℃、200℃各一个)、克氏蒸馏头、冷凝管、减压接引管、真空泵、烧杯(250 mL 、100 mL)、玻璃棒、蒸发皿、布氏漏斗、毛细管、表面皿、量筒(50 mL)、电子天平、研钵、红外光谱装置、瓷盘、塑料瓶(2个)、容量瓶(250 mL)、滤纸、小塑料烧杯(6个)、移液管(5 mL)、洗耳球、试剂瓶、广口瓶。
药品:丙烯酸、过硫酸铵(分析纯)(APS)、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氢氧化钠(分析纯)、氯化钠(分析纯)、溴化钾(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实验分组方案(注:1-6组由另外一组同学完成,本组做7-12组)a、对药品的处理1、用250 mL的容量瓶配置好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氯化钠溶液,转入塑料瓶中装好,待用;2、在大约150℃的温度下,对丙烯酸进行减压蒸馏,蒸馏出大约70 mL的丙烯酸溶液,并置于试剂瓶中;3、对过硫酸钠进行重结晶操作,并置于广口瓶中。
聚丙烯酸的合成及应用
摘要聚丙烯酸(PA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是丙烯酸盐类中最重要且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有机物。
聚丙烯酸的应用极为广泛,主要被应用在日用化学工业、农业、石油工业、工业循环水系统、矿业、涂料、造纸、纺织、建筑和医药卫生等行业。
聚丙烯酸的聚合属于自由基聚合,主要产物分为低分子量聚丙烯酸和高分子量聚丙烯酸。
这两种聚丙烯酸的聚合方法以及应用状况都有很大的不同。
聚丙烯酸的聚合方法目前有:水溶液聚合、反相悬浮聚合、本体聚合、辐射聚合、水向沉淀聚合等。
本文对低、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合成工艺以及所用的催化剂等进行了分析。
国内外化学工作者以及在聚丙烯酸的合成及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通过对聚丙烯酸的合成与应用的研究,分析各种聚合工艺的优缺点,有助于寻找聚丙烯酸合成和应用的改进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聚丙烯酸,聚合工艺,催化剂ABSTRACTAcrylic acid Polymers(PAA)is an important chemical raw material,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rylic acid salts an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rganic matter.Acrylic acid Polymers uses widely.It mainly used in daily chemical industry,agriculture,oil industry, industrial water recycling system,mining,paint,paper,textile,construction and medical and health industries,etc.The 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Polymers belongs to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he main product is divided into low molecular weight Acrylic acid Polymers and high molecular weight Acrylic acid Polymers.Their polymeriz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are very different.Acrylic acid Polymers polymeric methods are:solution polymerization,reversed phas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bulk polymerization, radiation polymerization,water was added to the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polymerization methods and catalysts.Chemists had huge researches in the polym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crylic acid Polymers,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methods to develop.In this paper,we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polymeriz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polymeriz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status.So this paper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Acrylic acid Polymers,glycerol,polymerization technology,catalys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聚丙烯酸的性质及应用 (1)1.1聚丙烯酸的性质 (1)1.2聚丙烯酸的应用 (1)2聚合方法和催化剂 (3)2.1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聚合方法 (3)2.1.1动态水溶液聚合法 (3)2.1.2静态水溶液聚合法 (4)2.2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聚合方法 (5)2.2.1间歇式水溶液聚合 (5)2.2.2反相悬浮法 (5)3聚丙烯酸产品的合成工艺 (7)3.1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盐的工艺流程 (7)3.2聚丙烯酸树脂合成工艺 (7)3.2.1聚合方法 (7)3.2.2生产工艺流程 (9)4结论与展望 (10)参考文献 (11)1聚丙烯酸的性质及应用聚丙烯酸(PAA),分子式为[C3H4O2]n,又称为丙烯酸树脂,由丙烯酸单体聚合而成,本文的第一部分对聚丙烯酸的性质以及应用进行阐述。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OCCUPATION1332012 04实践与探索E XPLORATION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文/李晓丽聚丙烯酸钠(polyacrylate sodium)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具有良好的离解性、润湿性、保水性、成膜性(浸渍或涂布时)、冻融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经长期贮存后黏度无明显变化,被广泛地应用于涂料、冶金、医药、化妆品、造纸、纺织、石油开采、水处理、食品保鲜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制备它的单体主要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等。
一、用途聚丙烯酸钠因其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用途。
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106~107)用作絮凝剂及高吸水性树脂。
聚丙烯酸钠用作絮凝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天然水澄清,去除污水中的磷酸盐,从氧化铝中分离赤泥及用做土壤改良剂等。
聚丙烯酸钠类吸水性树脂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发研究的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是一种具有松散网络结构的低交联度的强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超高的吸水和保水性能,无毒无臭,在医疗卫生、石油化工、土壤保水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中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104~106)可用作增稠剂和保水剂,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103~104)可用作分散剂、阻垢剂,超相对低分子质量(700以下)聚丙烯酸钠的用途还未被完全开发。
二、工艺路线及其合成方法聚丙烯酸钠的生产工艺路线如下。
1.聚合法先用丙烯酸和烧碱反应生成丙烯酸钠单体,再将单体在过硫酸盐、还原剂引发下聚合成聚丙烯酸钠。
2.中和法首先将丙烯酸在氧化还原剂作用下聚合成聚丙烯酸,然后将聚丙烯酸与烧碱中和生成聚丙烯酸钠。
3.皂化法先由丙烯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将丙烯酸甲酯聚合后的悬浮液或乳胶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制得聚丙烯酸钠。
4.水解法先有丙烯酰胺聚合生成聚丙烯酰胺,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聚丙烯酰胺水解生成聚丙烯酸钠。
目前一般使用聚合工艺路线,中和后的丙烯酸钠聚合速率平稳,工业反应容易控制。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工艺研究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工艺研究作者:王兴国来源:《科技风》2020年第18期摘要:聚丙烯酸钠以其良好的物化性质在化工、石油、食品、纺织、医疗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聚丙烯酸钠应用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其生产工艺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基于此,本文以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法,从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特征入手,就反相悬浮法合成工艺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反相悬浮法;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丙烯酸钠目前水溶液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法是聚丙烯酸钠较为常用的合成工艺,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水溶液聚合法存在操作难度大、聚合组分少等弊端,反相乳液聚合法存在乳液稳定性控制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等弊端。
而反相悬浮法的提出与科学运用,能够有效改善上述弊端,提升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合成质量。
1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工艺理论分析1.1 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高分子聚丙烯酸钠是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丙烯酸或者丙烯酸酯通过聚合法、皂化法、中和法等不同方法制备而成,属于高分子水溶性聚合产物,具有不完全溶解缺陷。
由于聚丙烯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相对较好的润湿性、成膜性、保水性、耐温性,且能够长期保存,应用到不同场合中,包括水处理、食品生产加工、医药制造、石油开采、纺织制造、工业铸造等[1]。
基于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在各领域应用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加强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生产质量与效率成为相关企业以及工作人员思考的重点内容。
1.2 聚丙烯酸钠常见生产工艺分析目前,在聚丙烯酸钠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解法生产工艺。
即将丙烯酰胺进行聚合使其转化为聚丙烯酰胺,并在碱性环境中对其进行水解,实现聚丙烯酸钠的有效制备。
(2)皂化法生产工艺。
即聚合丙烯酸甲酯,并利用氢氧化钠在高温环境下处理聚合后的乳胶或者悬浮液,实现聚丙烯酸钠的有效制备。
(3)中和法生产工艺。
即立足氧化还原反应制备聚丙烯酸,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实现聚丙烯酸钠的有效制备。
聚丙烯酸钠生产工艺设计
目录第1章合成工艺相关背景知识 (1)1.1 聚丙烯酸钠简介 (1)1.2 聚丙烯酸钠的产品性能和用途 (1)1.3 反相悬浮聚合 (2)第2章聚合物合成的原理 (3)2.1 合成原料以及原料的要求 (3)2.2 反应方程式 (3)2.3 反相悬浮聚合及相关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的原理 (4)第3章工艺流程设计 (5)3.1工艺流程图及简介 (5)3.2 工艺流程的分析 (7)第4章物料衡算 (9)CH=CH-COOH)的投料量 (9)4.1主要原料丙烯酸(24.2 V102(中和罐)物料衡算 (9)4.3 V101(NaOH溶液调配罐)物料衡算 (11)4.4 V103(分散介质调配罐)物料衡算 (12)4.5 R101(聚合反应器)物料衡算 (13)4.6 V104(引发剂调配罐)物料衡算 (14)4.7整理并校核计算结果 (15)第5章聚合物反应器的设计 (17)5.1反应器的类型 (17)5.2反应器体积的计算 (18)5.3外形尺寸的设计 (19)5.4搅拌器的设计 (21)设计总结 (23)参考文献 (24)第1章合成工艺相关背景知识1.1 聚丙烯酸钠简介聚丙烯酸钠,英文名Sodium polyacrylate,缩写PAAS或简称PAA-Na,结构式为[-CH2-CH(COONa)]n-。
是—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商品形态的聚丙烯酸钠,相对分子质量小到几百,大到几千万,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粘稠液体、凝胶、树脂或固体粉末,易溶于水。
因中和程度不同,水溶液的pH一般在6-9。
能电离,有或无腐蚀性。
易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但在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等水溶液中随碱土金属离子数量增加,先溶解后沉淀。
无毒。
丙烯酸分子式1.2 聚丙烯酸钠的产品性能和用途食品级聚丙烯酸钠的用途1、增稠剂。
2、作为电解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改变蛋白质结构,增强食品的粘弹性,改善组织。
3、由于在水中溶解较慢,可预先与砂糖、粉末淀粉糖浆、乳化剂等混合,以提高溶解速度。
聚丙烯酸-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设计2016试卷教案
常熟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题目:聚丙烯酸-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设计姓名:田江学号:Z15114128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141班指导教师耿飞起止日期2016.12。
08-2016.12。
28目录第1章 前言11。
1 聚丙烯酸简介11。
2聚丙烯酸钠简介11.3聚丙烯酸—丙烯酸钠的应用21.4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需求、生产和应用前景4第2章 聚丙烯酸-丙烯酸钠合成原理62.1 合成原理62。
2 合成反应方程式62.3合成原料以及各原料的性质62。
4分散剂的选择72.5 反相悬浮聚合及相关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的原理82。
6选用反向乳液聚合的原因9第3章 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103。
1聚合物生产工艺流程图103。
2聚合物合成工艺流程图113。
3工艺流程分析12第4章 聚合物合成工艺的物料衡算及效益估算144。
1主要原料丙烯酸(COOH CH CH -=2)的投料量144。
2 V102(中和罐)物料衡算144。
3(NaOH 溶液调配罐)物料衡算154。
4 V103(分散介质调配罐)物料衡算164.5 R101(聚合反应器)物料衡算174。
6 V104(引发剂调配罐)物料衡算174。
7整理并校核计算结果18第5章聚合反应反应设备的设计205。
1反应器形式的选择205.2釜式反应器的选择原因215.3反应器体积的计算215。
4外形尺寸的设计235.5搅拌器的设计245.6分离设备215.7干燥设备25第6章建设工程及公用、辅助工程说明276.1建设工程说明276.2生产车间布置276。
3给水、排水系统276.4电力供应及生产控制286。
5车间布置图28第7章 概算与技术经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反相悬浮法合成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及性能研究
反相悬浮法合成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及性能研究张圣祖;杜勇;袁庭;徐强【摘要】高吸水性树脂由于在农业、生理卫生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广泛用途近来得到广泛的观注.本文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Span-60为悬浮稳定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探讨了交联剂浓度、悬浮稳定剂浓度、中和度和不同单体配比等对树脂吸液率的影响,以及树脂的吸液速率.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高吸水树脂对去离子水、0.9%生理盐水和人工血液的吸收率分别达到1100g/g、90g/g和75g/g.【期刊名称】《武汉纺织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24)003【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反相悬浮聚合;高吸水树脂;丙烯酸;丙烯酰胺【作者】张圣祖;杜勇;袁庭;徐强【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武汉纺织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武汉纺织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武汉纺织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1.1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ption Polymers, SAP)是一类具有亲水基团并轻度交联的三维网络聚合物。
因其吸水能力超过自身重量数百倍,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对水分子具有缓释作用的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卫生、园林、工业水处理等领域[1-5]。
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作为一类全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由于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吸水性能好以及产品保质期长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
罗晓峰等[6]以十八烷基磷酸单脂为分散剂,制备的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共聚物高吸水树脂,聚合体系稳定,聚合物呈颗粒状,产物吸水率达680mg/g。
钱欣等[7]以丙烯酸为聚合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得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
聚丙烯酸-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工艺设计
聚丙烯酸钠,英文名 Sodium polyacrylate,缩写 PAAS 或简称 PAA-Na,结 构式为[CH2 CH (COONa)]n ,是—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2222222 工艺与设备 水溶性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
图 2 聚合实验装置 1. 超级恒温槽;2. 玻璃夹套釜;3. 变压器;4. 搅拌电机; 5. 氮气入口;6. 搅拌桨;7. 冷凝管
直接蒸馏回收,没有废水和环境污染;
( 3 ) 产品分子量可达千万以上,溶解性能比
水溶液聚合好。
2 聚合工艺的特点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 在实验室小试规模进行研究,其聚合工艺有以下特 点:
醇油的精制品可用于配制果酒、白兰地、朗姆酒和水果型香 量约 200 kt, 供需缺口较大,是一种值得大力发展的杂醇油深
精。
加工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仅领取食用酒精生产许可证的企
杂醇油和醋酸反应,可制取醋酸异戊酯,用于配制香蕉、苹
业就达 1 000 多家,酒精行业的年生产能力达 5 Mt 左右。近 年来随着国内酒精产量的增加,杂醇油的产量也随之增长。
参考文献
1 宫崎澈 . 水溶性聚合体の重合方法 . 1971. 46. 49969 2 森英三 . 张育川等译 . 功能性丙烯酸树脂 . 北京 化学
工业出版社, 1993 3 Donald E. Ballast, Midland, Mich. Process for polymerization
of watersoluble acrylic monomer. USP 3, 509, 114, 1970 4 伊藤博夫, 清水昭二, 铃木重成 . 工业化学杂志, 1956
无机过氧类引发剂(如过硫酸钾)或水溶性氧化
- 还原引发体系(如过硫酸铵 / 尿素)引发聚合,
生成粉状或粒状沉淀,与溶剂分离后即得最终
产品。与水溶液法相比,其优点如下: ( 1 ) 产品为粉状或粒状固体,减少了烘干和
粉碎工序及设备投资,且包装和运输方便; ( 2 ) 产品极易从体系中沉淀分离,且溶剂可
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树脂及其性能研究
第16卷第1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V o l.16,N o.1 2000年1月POL Y M ER M A T ER I AL S SC IEN CE AND EN G I N EER I N G Jan.2000 文章编号:100027555(2000)0120067203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树脂及其性能研究Ξ陈军武,赵耀明(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广东广州510641)摘要: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悬浮剂用量对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的影响。
得出吸水能力(Q)与交联剂用量(C c,交联剂相对单体的摩尔分率)之间存在着Q=2.014C-0.735c的关系。
研究了丙烯酸中存有阻聚剂时对高吸水树脂吸水能力的影响,发现市售阻聚剂含量为0.05%~0.1%的丙烯酸可直接用于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关键词:高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反相悬浮聚合中图分类号:TQ324.8 文献标识码:A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结构为经适度交联的三维网络。
高吸水树脂能在短时间内吸收达自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水,在工业、农业、日用品、医疗卫生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
高吸水树脂研究的突破始于60年代,在日本、欧美发展很快,并在70年代相继进入工业化。
高吸水树脂在我国起步于80年代,已有不少单位和个人研制或试生产过各种不同类型的高吸水树脂,如淀粉接枝丙烯酸或丙烯酰胺类高吸水树脂[1~4],交联纤维素醚高吸水树脂[5],丙烯酸甲酯均聚或与醋酸乙烯共聚再经水解制备高吸水树脂[6,7],变性PVA类高吸水树脂[8],聚丙烯酸盐均聚物类高吸水树脂等[9,10]。
聚丙烯酸盐类均聚物属全合成系高吸水树脂,产品除具有高吸水树脂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不腐烂、发霉等优点,有更广泛的用途。
与以往反相乳液聚合法[10]不同,本研究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并与反相乳液聚合的有关结果作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是在前文[2 ] 的基础上进行的 ,前文中聚 丙烯酸钠的分子量可达到 1 400 万 ,但分子量逾千 万后 ,产品的溶解性能下降 (需数小时) 。现在 ,通过 改变配方 ,调节引发剂 、助剂等方法可使分子量高达 3 000 万左右 。此外通过加入抗交联剂改善了产品 的溶解性能 ,消除了因分子量高而产品溶解性不好 的缺陷 。 211 ( NH4) 2S2O82DMAEMA2CO( NH2) 2 三元氧化 还原引发剂
properties of NaPA
w (DMAEMA) / % 溶解时间/ min
Mη×10 - 7
2148 ×10 - 4
9
01215
6124 ×10 - 4
11
01746
9136 ×10 - 4
15
01860
12148 ×10 - 4
10
11820
15160 ×10 - 4 18172 ×10 - 4
根据报道这两类自由基都可引发丙烯酰胺和 DMA EMA 的双键聚合 。在反相悬浮聚合体系丙烯 酸钠聚合中 DMA EMA 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如表 1 所示 。
从表 1 可看出随着 DMA EMA 用量的增加 ,Na2 PA 的分子量明显增加 ,溶解性能也较好 ,DMA EMA 的用量为 1215 ×10 - 4 % ,分子量不但高而且溶解性 能也好 ,但用量再增加则有不溶凝胶出现 ,这是因为 DMA EMA 是含叔胺基单体的一种化合物 ,它含有 聚合活性的双键 ,可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自由基聚 合反应 ,也可和其他烯类单体共聚而被引入聚合物 链中 。同时 DMA EMA 链节侧基上的叔胺又可作为 还原剂和 (N H4) 2 S2O8 反应生成新的链自由基引发 单体生成长支链自由基 ,最终通过终止反应生成长 支链 NaPA ,也可形成大分子间交联而导致不易溶
[η] =
1 m
(
t
/
t0 -
1)
m
为 NaPA 质量 (即样品
固含量) ,称取 0105~011 g ;
P
0143
=
[η]/
3138
×10
-
2
P
为聚合度 ;
Mη = 94 ×P Mη 为 NaPA 的粘均分子量 。
11312 溶解性能的测定 取 NaPA 样品 0115 g 放 入 100 mL 烧杯中 ,然后加入 50 mL 去离子水 ,在 45 ℃的水浴中搅拌使其溶解 。观察溶解状况 ,并记录 下从加入去离子水到完全溶解所用的时间 。
第 1 期 赵春凤等 :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
·53 ·
解 ,因此本实验条件下 DMA EMA 的用量在 914 × 10 - 4 %~1516 ×10 - 4 %之间 ,分子量较高且溶解性 好。
表 1 DMA EMA 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content of DMA EMA on
第 29 卷 第 1 期 2002 年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J OU RNAL OF B EIJ IN G UN IV ERSIT Y OF CHEMICAL TECHNOLO GY
Vol. 29 , No. 1 2002
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
赵春凤1 刘昆元1 韩淑珍2
( 北京化工大学 11 化学工程学院 ;2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北京 100029)
收稿日期 : 2001207210 基金项目 :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962A12208201203) 第一作者 : 女 ,1976 年生 ,硕士生
明显改善 。
1 实验部分
111 原料及试剂 丙烯酸 (AA) ,聚合级 ,东方化工厂 ; 丙烯酰胺
(AM) ,聚合级 ,天津化学试剂六厂分厂 ; 失水山梨 糖单硬脂酸酯 ( Span - 60) ,化学纯 ;溶剂油 ,工业级 ; 氢氧化钠 ,分析纯 ,均为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 司产品 。甲基丙烯酸 N ,N2二甲氨基乙酯 (DMA E2 MA) ,工业品 ,江苏新宇化工厂 ;抗交联剂 ( KL ) ,烯 烃 ,自制 ;异丙醇 ( POH) ,化学纯 ,北京市昌平石鹰 化工厂 ;脲 ,化学纯 ;过硫酸铵 ,化学纯 ;醋酸钠 ,化学 纯 ;均为北京化工厂产品 。 112 合成反应步骤
实验结果见图 1 。
图 1 氧化剂用量对聚丙烯酸钠分子量的影响 Fig. 1 Effect of oxidant concentration on molecular
weight of NaPA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氧化剂的浓度有个最佳值 , 即 w (N H4) 2S2O8 为 0115 %时 。当再增加氧化剂的 用量时 ,分子量明显下降 。因此确定 (N H4) 2 S2O8 的 最佳用量范围为 0114 %~0118 %。 21112 DMA EMA 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过氧化物 和 DMA EMA 可发生单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 ,生 成两类自由基 : 碳自由基和氧自由基 , 反应式如 下[3 ]
好一些 ,只是效果并不明显 。如表 2 所示 。
表 2 CO (N H2) 2 浓度变化对产品溶解性能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different reducer concentrations on dissolubility of NaPA
w (还原剂) / %
溶解时间/ min
·52 ·
北 京 化 工 大 学 学 报 2002 年
GB10534 —89 测定 。 用毛细管内径 0145 mm ( ±012 %) 的乌氏粘度
计 ,以水作溶剂配成含 NaOH 2 mol/ L 、聚丙烯酸钠 015~110 ×10 - 3 g/ mL 的溶液 ,在 (30 ±0105) ℃下 用一点法测粘度 。分子量计算公式为 :
文献中制备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采用二元氧 化还 原 引 发 体 系 的 报 道 较 多, 但 还 未 见 (N H4) 2S2O82DMA EMA2CO ( N H2 ) 2 三 元 引 发 体 系 的报道 。前文[2 ] 采用 ( N H4) 2 S2O82CO ( N H2 ) 2 构成 的二元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引发 聚合 。而本研究新引入 DMA EMA ,使引发体系增 至三元 ,DMA EMA 既作为还原剂参与引发 ,同时它 的双键又可以参与聚合起到扩大分子链的作用 ,使 产品分子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 21111 氧化剂 (N H4) 2 S2O8 浓度对分子量的影响 氧化剂的浓度在聚合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浓度 过低不足以引发聚合反应 ,浓度过高则产生的自由 基 活 性 中 心 多 , 分 子 量 偏 低。本 文 考 察 了 (N H4) 2S2O8 浓度对分子量的影响 ,实验中单体总质 量为 1814 g ( NaAc 0175 g ; AA 17165 g) , 异丙醇 ( POH) 的用量 (相对单体的质量 ,用 w 表示 ,全文 同) 为 613 % , 抗 交 联 剂 ( KL ) 的 用 量 为 0146 % , DMA EMA 用量为 311 ×10 - 4 % ,脲用量为 0122 %。
聚丙烯酸钠的制备方法较多的是水溶液聚合 法 ,但该法在反应后期体系粘度增加 ,不利于反应热 的移出 ,容易局部过热 。还可采用热喷射聚合 、辐射 聚合和反相乳液聚合 ,但这些合成技术由于受多方 面条件限制 ,不能被广泛采用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 法合成高分子量的 NaPA 的报道较少 ,最早由 M. V. Dimonie 等人发表了有关反相悬浮合成方法的研 究文章[1 ] 。该法具有以下优点 : 反应体系粘度低 , 易于移出反应热 ;产品为粉末状 ,便于运输 ,减少了 烘干和粉碎工序及设备投资 ;溶剂可直接蒸馏回收 , 没有废水和环境污染 。据国内资料表明 ,采用反相 悬浮聚合法合成均为实验室小试 ,并且报道较少 。 本文在前文[2 ]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将产 品分子量从 114 ×107 提高到 3. 0 ×107 ,溶解性也有
引 言
聚丙烯酸钠 (NaPA) 高分子絮凝剂作为水处理 剂是一类很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与无机絮 凝剂或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 ,它的特点是分 子量高 ,用量少 ,絮凝效果好 。同时在絮应用领 域已发展到工业废水处理 ,饮用水处理 ,也可用于日 用化工 、冶金 、造纸等 。
0. 13
13
0. 15
13
0. 22
12
0. 26
7
聚合配方 : 同图 2 。
212 抗交联剂 KL 对分子量和溶解性能的影响 根据大分子间叔碳自由基偶合机理 ,在聚合反
7 少量凝胶
11076 —
聚合配方 :单体总质量 1814 g ;油/ 水 = 3/ 1 (体积比) ;助剂的用 量为 POH 613 % , KL 0146 % ,脲 0122 % , ( N H4) 2S2O8 0115 % ; 反 应温度 40~75 ℃。
21113 还原剂 CO (N H2) 2 的浓度对分子量及溶解 性能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 ( N H4 ) 2S2O82DMA EMA2 CO (N H2) 2 三元引发体系 ,为了观察还原剂的变化 对产品分子量的影响情况 ,固定氧化剂和 DMA E2 MA 的用量 ,通过改变脲的用量得到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 。
在 250 mL 三 口 瓶 中 加 入 溶 剂 油 和 分 散 剂 Span260 搅拌并升温至 35 ℃使其溶解 ,然后降温至 25 ℃左右待用 ;在 100 mL 的烧杯中依次加入丙烯 酸 、丙烯酰胺 (少量) 、抗交联剂 、分子量调节剂 、三元 引发剂水溶液 ,使其混合均匀 ;把混合溶液慢慢倒入 三口烧瓶中 ,在连续搅拌的情况下使其与溶剂油混 合成为稳定的反相悬浮液 。用滴液漏斗向聚合体系 中滴入预先配制好的 NaOH 溶液 ,并将体系的温度 升至 40 ℃,恒温 1 h ,再升温至 50 ℃,恒温 1 h ;升温 至共沸出水 ,出水量达加入水量的 75 %左右即可停 止加热 ,降温 ,分离产品和溶剂油 。产品为均匀粉末 状或颗粒状 。 113 分析测试 11311 固 含 量 和 分 子 量 的 测 定 固 含 量 根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