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因小失大》经典公开课教案
《因小失大》语文教案范文
《因小失大》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成语“因小失大”的含义,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写作中。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小事而失去大局,要学会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成语“因小失大”的含义及用法。
2.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以及将成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成语“因小失大”的含义。
3.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用法和内涵。
3.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成语“因小失大”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因小失大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用法。
4.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成语“因小失大”,以及如何避免因小失大的情况发生。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因小失大”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引导学生将成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因小失大”相关的文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3 复习巩固: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堂所学,巩固对成语“因小失大”的理解和运用。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成语“因小失大”的理解和运用,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6.2 作文批改: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成语“因小失大”的实际运用能力。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问题,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我评估: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7.2 学生评价:邀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满意度,提高教学质量。
《因小失大》语文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及其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2)教育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分清主次,不能因小失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及其寓意。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生活中常见的因小失大的现象。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现象的看法。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故事寓意。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总结的故事寓意,进行讲解和引导。
(2)通过实例,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分清主次,不能因小失大。
5. 课堂练习:(1)设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互相批改,教师进行评价。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的因小失大”的作文。
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节约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
课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2. 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进行写作训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理解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好相关课文材料,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一份。
2. 准备书写工具,如铅笔、橡皮擦、作文纸等。
3. 准备一些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理解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有没有经历过因为小事而失去了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事情?你当时是怎样解决的?”2. 阅读课文(15分钟)学生开始阅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可以用铅笔在课文上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是觉得重要的地方。
3.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组内讨论他们在阅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并且尝试给出自己的解答。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补充说明。
4. 整理思路(10分钟)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整理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得到的答案,并且尽可能完整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5. 展示和讨论(15分钟)学生轮流上台展示他们的理解和分析,其他学生可以提问、评论和补充。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评价。
6. 写作训练(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写作任务,例如:“假设你是课文中的主人公,写一篇文章,描述你因为小事而失去了重要的东西,并且阐述你的成长和教训。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写作。
7. 作文分享(15分钟)。
因小失大教学设计定稿版
因小失大教学设计定稿版《因小失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2.学会正确运用“因小失大”这一成语,丰富语言表达。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注重细节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4.鼓励学生勇于承担责任,避免因小失大的行为。
5.引导学生明辨事物的本质,学会从整体出发,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二、教学内容:1.成语“因小失大”的解释和例句。
3.成语“因小失大”的用法和表达。
4.讨论“因小失大”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和危害。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以学生熟悉的故事或场景引入“因小失大”这一成语。
2.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相关素材,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讨论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写作练习:要求学生运用“因小失大”这一成语,写出相关文段或故事。
5.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因小失大的恶果。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教师引入成语“因小失大”的词汇,让学生猜测其含义。
然后呈现该成语的解释和例句,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第二节:理解成语2.学生阅读相关材料,理解成语的用法和表达。
第三节:讨论体现1.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日常生活中因小失大的例子。
2.学生分享讨论结果,讲述相关故事或亲身经历。
第四节: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写出一篇关于因小失大的文章或故事。
2.学生相互交流或展示作品,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第五节:案例分析1.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因小失大的恶果和后果。
2.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口头表现:学生在讨论和互动中表现积极,能准确理解和运用“因小失大”的成语。
2.写作表现:学生能够清晰表达思想,运用成语进行写作练习。
3.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案例中分析因小失大的危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六、课后作业:1.认真复习课堂内容,做好笔记和作业。
2.根据老师要求,完成相关写作练习。
3.整理相关材料,准备下节课的讨论和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因小失大”这一成语,并充分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因小失大》教学设计
《因小失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解课文内容,懂得不应该因一件小事而失去不应该丢掉的东西的道理。
2.初步了解课文论述的方法,学习用列举事例的方法表现文章的中心的写法。
3.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羞辱”等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借事喻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懂得课文中“小”和“大”的关系,学习借事喻理的文章的写法和论证方式。
教学准备
富兰克林及相关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深入理解内容
1.然而,这件事一直印在我的脑际,后来对我颇有益处。
“印”字能否改成“记”字?为什么?
2.课文列举了哪几种“为哨子付出过高代价的人”?
五种:第一例中是为“宫廷的青睐”而付出了太高的代价,第二例中是为“争名夺利”付出了过高的代价,第三例中是为“敛财致富”付出了过高的代价,,第四例中是为“寻欢作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第五例中是为“外表”“漂亮的装束”“讲究的住宅”“上等的家具”“精致的设备”付出了太高太高的代价。
2.对于不同的人,哨子分别指的是什么?为哨子付出了什么代价?
引导孩子发表自己对这几种行为的看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从这些事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4.请你谈一谈,对“因小失大”这个词的理解。
5.生活中有哪些时给你深刻的启示,和同学分享。
6.学完这节课,对于你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收获?。
《因小失大》语文教案范文
《因小失大》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故事《因小失大》的主题和寓意。
分析故事中角色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运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故事《因小失大》的情节梗概和主要角色。
强调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和教育意义。
2.2 词汇学习教授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和短语。
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新词汇。
2.3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角色心理变化。
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因小失大”主题的兴趣。
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故事主题的预知和期待。
3.2 课文阅读与讨论分组让学生阅读故事,并互相分享阅读感悟。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并进行小组讨论。
3.3 角色扮演与表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和表演。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发挥创意,表达角色心理和情感。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表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表达和表演能力。
4.2 作业和练习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小组项目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选择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议题。
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分析和报告,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5.2 社区参与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如环保志愿者等。
通过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将故事主题付诸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6.1 教材和教具准备《因小失大》的故事文本和相关阅读材料。
使用多媒体教具,如投影仪或白板,展示故事情节和相关信息。
6.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如故事解读、角色分析等。
提供在线阅读材料和拓展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小学六年级语文《因小失大》优质备课教案(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因小失大》优质备课教案(精选5篇)小学六年级语文《因小失大》优质备课篇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传神的人物动作和活动描写。
2、通过对文中重点段落和词句的理解,联系啊上下文,感受文中人物形象和感情变化。
3、通过反复阅读,能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4.、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的内容,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传神的人物动作和活动描写,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法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和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学习课文时,有意留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安排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对比归纳。
二、教学设想: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单元课文学习中获得概括文章主题的方法,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风筝》选自长春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的第四版块,这个版块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本版块安排了三篇文章,目的就是让学生用身心去感悟生活,留心观察体会身边的人,注意身边发生的事。
《风筝》是这一板块中的第二篇文章,是作者鲁迅一篇回忆兄弟之间往事的。
写“我“童年时,因风筝和弟弟发生误解和冲突,内心一直充满愧疚的事。
全文以风筝为线索,叙述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四、学情分析:由于本文是学生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的鲁迅的散文,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鲁迅的文风半文半白,读起来很拗口,所以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熟读正确是进行良好的学习重要的基础和保证。
五、总体思路:坚持新课程理念,转换教师角色,以引导者、参与者的形象介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对非连续文本有所了解,初步学习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方法。
①创设情景,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②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精读细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③联系上下文,捋顺按文章的表达顺序。
邯山区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4.3因小失大教案2 长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3因小失大教案
因小失大教学目标1。
解课文内容,懂得不应该因一件小事而失去不应该丢掉的东西的道理。
2。
初步了解课文论述的方法,学习用列举事例的方法表现文章的中心的写法。
3。
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羞辱”等词语的意思。
4。
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借事喻理的写法.教学重点懂得课文中“小”和“大”的关系,学习借事喻理的文章的写法。
教学准备富兰克林及相关的故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导入1。
板书课题:你怎么理解这个题目2。
课文中讲了一个七岁孩子身上发生的“因小失大”的事,这个七岁的孩子是谁?3.交流关于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资料.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
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是不是每个字音都读得准.2.强调字音:堕溺睐琢3.强调字型:奂琢4. 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美轮美奂沉溺青睐三、再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1.课文讲了富兰克林小时候一件什么事?2。
在这件事中,什么是小?什么是大?3.在作者看来,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对哨子付出了太多的钱"?为什么这么说,你怎么看待这些人的做法?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四、作业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深入理解内容1.课文列举了哪几种“为哨子付出过高代价的人”?五种:第一例中是为“宫廷的青睐”而付出了太高的代价,第二例中是为“争名夺利”付出了过高的代价,,第三例中是为“敛财致富”付出了过高的代价,,第四例中是为“寻欢作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第五例中是为“外表”“漂亮的装束”“讲究的住宅"“上等的家具”“精致的设备”付出了太高太高的代价.2.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引导孩子发表自己对这几种行为的看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拓展理解: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为哨子付出太多代价的事?4。
请你谈一谈,对“因小失大”这个词的理解。
白城市一小六年级语文下册4.3因小失大教案3长版
4、读一读本课的新词。
5、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自读自悟,然后讨论课文的写作思路,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四、作业
熟读课文。
写一写本课的词语。
板书设计
因小失大
︱
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
︱
通过五个事例引出结论
︱
不要因小失大
教学反思:
13《一夜的工作》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和简朴生活的崇高品质。
2.领悟课文选用生活小事、以平实文字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课前准备: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直接导入。
二、自学体验:
1。我会读:审阅, 陈设, 咨询, 浏览, 劳苦, 简朴
2。我会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文件 一( )台灯
因小失大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课文论述的方法,学习用列举事例的方法表现文章的中心的写法。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知道做事不应该因小失大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通过五个具体事例进行论述的.
(是柔和的、是灵动的,是快乐的,是充满情趣的,是童年的“伙伴",是水乡孩子的“摇篮”……)
预设:
桥多
桥头有故事
体会到绍兴的桥
(造型各异、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踩满了孩子成长的足迹、承载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记忆……)
5.绍兴的桥、船和当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么关系。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3因小失大(1)∣
1、课文讲了富兰克林小时候一件什么事?
2、在这件事中,什么是小?什么是大?
3、在作者看来,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对哨子付出了太多的钱”?为什么这么说,你怎么看待这些人的做法?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五、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
书
设
计
因小失大
引诱沉溺青睐良辰美景精雕细琢美轮美奂
2、指名分段读课文,余生倾听,准备点评。
3、相机指导向读得好的同学学习朗读。
三、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默读课文,圈画生字和词语。
2、强调字音:堕溺睐琢
.教
学
过
程
过程内容
改进意见
3、强调字型:奂琢
4、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引诱沉溺青睐良辰美景精雕细琢美轮美奂
羞辱敛财堕落颇有益处债台高筑富丽堂皇
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具
教学
内容
板块内容
第四单元第三课
课题
因小失大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羞辱”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用列举事例的方法表现文章的中心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借事喻理的写法。
教
学
过
程
过程内容
改进意见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想问一问大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个人你知道吗?富兰克林一生涉猎许多行业都获得了成功,他成功的原因你们了解吗?
2、交流关于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资料。
3、教师补充,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因小失大》语文教案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学会珍惜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的例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分享。
(2)教育学生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小,不因小失大。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学会珍惜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学会珍惜大。
2. 学会通过课文的例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道理。
2. 案例教学法:分析课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3.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1. 课文:《因小失大》2. 教学多媒体设备3. 生字词卡片4. 分组讨论表格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朗读上节课所学的课文《因小失大》。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道理和例子。
2.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意思。
(2)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例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过因小失大的经历,并思考如何改正。
七、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因小失大》,并完成课后练习。
2. 拓展作业: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因小失大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中的道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因小失大》语文教案范文
《因小失大》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生活哲理,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
(3)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观念。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到因小失大的错误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从课文中提炼生活哲理,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因小失大”的含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4. 实践环节:(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因小失大”现象。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因小失大”的错误思维。
(2)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避免“因小失大”的现象。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因小失大”的短文。
3. 思考生活中自己的“因小失大”经历,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程度。
3. 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
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因小失大》经典公开课教案因小失大是指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形容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侧重小利益与大损失对比.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因小失大》经典公开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因小失大》经典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我们做事不应该因小失大的道理.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课文论述的方法,学习用列举事例的方法表现文章的中心的写法.情态价值观: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教材特点:本篇课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是美国作家富兰克林.课文开头,作者叙述自己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为这个哨子我付出了比它原价高四倍的钱,然后,归结出教训: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于是便节省了钱.最后,我长大成人,走进社会,观察人们的作为,感到我遇到的很多很多的人,他们都为一个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用一个个事例进一步说明:许多人由于对事物错误的估计,因而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因小失大,遭受着人类很大的痛苦.全文论述生动活泼,举例丰富多彩,语言也幽默含蓄.教学重点:围绕中心抓住课文所阐述论点作者亲身的经历的生活实例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论述的方法,学习用列举事例的方法表现文章的中心的写法.教学突破点:阅读时要引导学生透过例子的生动阐述,把握文章论述的中心. 教学设计: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你们想看吗?(想) 但是老师有要求,不能光看啊,看完后要把主要内容说个同学听,要说说你从视频中看明白了什么?能用一个词概括这个视频吗?(播放视频)播放完问.(出示因小失大) 因小失大的意思你知道吗?(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因小失大》的课文.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打开书,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师:读完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本杰明﹒富兰克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出示作者简介)2、师:《因小失大》是美国作家富兰克林写的一篇议论文,请同学们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了买一只哨子付出了四倍价钱的事,从中得到教育.)二、梳理疑难,自主探究1、深入理解课文.师:从这件买哨子的事中作者知道了什么是小 ,什么是大 ?作者又从这件是得到了那些教训?就让我们一起在课文中找一找吧!默读第一自然段:从这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作者童年买哨子付出了他原价的四倍的价钱的事)(出示:童年)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装满了铜板,我立即向儿童玩具店跑去)玩具店那么多的玩具,我为什么会买哨子呢?(哨子吹出的声音把我迷住了)所以我的做法是?(把钱都掏出来,换了一只哨子)(出示:买哨)得到哨子后,作者的心情如何?(高兴、快乐)(出示:快乐)从哪可以看出作者很高兴呢?(一蹦三一跳、跑遍)此时此刻作者的心理会在想些什么呢?(要向家人炫耀、得意)原来想向姐姐们炫耀,结果怎样?(收到了他们的取笑)为什么姐姐们会取笑我呢?(因为我用一个哨子的钱可以买4个的哨子了)(出示:付高价)姐姐们取笑我,我是怎么做的呢?(气恼的哭了起来)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怎么样?(气恼、痛苦)作者会想些什么呢?(出示:痛苦)在这一段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有高兴、得意、到后来的气恼,感到了羞辱,可以看出买哨子带给作者的快乐和痛苦相比较是什么?(出示:〈 )这件事中什么是小 ,什么是大 ?(哨子带来的快乐是小 ,带给我的羞辱是大 .师:这是作者小时候时发生的一件小事,事情虽小,但却对作者的成长有了很大的启迪和帮助,在读2自然段.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作者从买哨子的事中得到了教训)得到了什么教训?(不要为哨子付出太多)从那可以看出作者得到了教训?(每当别人引诱我去买一些用不着的东西钱省下来)师:这一段中全是在写作者得到的教训吗?(出示:乃至长大成人得人)这句话什么意思?(出示:成年、观察他人、许多认为自己的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这段中出现了两个哨子分别指的是什么?(第一处比喻自己用不着的东西,第二处指的是表面价值很大,而对自己没有实际用处的事情,是一种象征.)(3)、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为哨子付出太多代价的事?说一说.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1、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不作者在课文中就列举自己成年后观察到的几种人为哨子付出过高代价的人?下面请同学默读3、4自然段,根据提纲读并在书中找一找,画一画.作者在成年后看到了几种人?这几种人分别是什么人?对于不同的人, 哨子分别指的是什么?他们又为哨子付出了什么?从例子中感悟到了什么?小组汇报;渴望得到宫廷青睐的人 (放弃了)休息、自由、美德,甚至是朋友.为了争名夺利的人--(忽视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最终堕落.为了敛财致富的人 (失去了)舒适、快乐、他人的尊敬与友谊.专事寻欢作乐的人 (失去了)健康. 只注重外表的人 (结果)债台高筑.思考:这些为了哨子付出太多的原因是什么?(对事情的错误评价) 从这些事例中你有什么感悟?(不要为哨子付出太多)(出示:感悟)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的事,可作者只寥寥数语用了一小段进行叙述,那么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作者长大后观察的事例呢?(这些事例具体生动,激发读者的兴趣)像这样的运用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的一般特征的方法叫举例论证).这种方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呢?(以这种方法写成的文章,能使读者比较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我们要在平时的习作中借鉴这种方法.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五个事例,意在告诫我们什么呢?(不要因小失大,做事要全面深入考虑,不可追求表面的浅淡虚荣而付出巨大的代价,造成终生的痛苦.要善良、真诚、追求美德,珍惜友情、时光,热爱工作、踏实奋进、努力让自己的人生美好而快乐.)四、课外拓展,生活思考师: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生活中什么是小什么是大呢? 出示;1、学生踩踏事故的图片:(这是陕西省一小学去海洋馆发生的踩踏事故,只因一个孩子摔倒了,就致16人伤2人死亡,这里什么是小什么是大呢?这样的结果我们谁也不想看到,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我们以后走楼梯时应该怎么做呢?)2、垃圾图片:这是老师在我们校园内外拍摄的真实照片,这都是我们随手丢弃的,你们认为这里什么是小什么是大呢?这样的环境你们喜欢吗?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3、醉酒车祸的图片:(这是老师在网上搜集的一些醉酒驾车出事故的图片,据统计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占每年意外死亡的人的3/10,一场场惨烈的车祸的发生,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你们认为什么是小什么是大呢?)4、小结: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老师只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这也是作者的真实感受,(出示:错误估价生痛苦,高昂付出不值得)希望从以上的事例中吸取教训,不要因小失大.(出示:因小失大)课后作业:生活中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它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有哪些事是你受到了启示,选一件启示最深的事写一写.的抉择小学六年级语文《因小失大》经典公开课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传神的人物动作和活动描写.2、通过对文中重点段落和词句的理解,联系啊上下文,感受文中人物形象和感情变化.3、通过反复阅读,能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4.、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的内容,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传神的人物动作和活动描写,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法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和感情变化.教学难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学习课文时,有意留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安排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对比归纳.二、教学设想: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单元课文学习中获得概括文章主题的方法,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题的能力.三、教材分析:《风筝》选自长春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的第四版块,这个版块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 ,本版块安排了三篇文章,目的就是让学生用身心去感悟生活,留心观察体会身边的人,注意身边发生的事.《风筝》是这一板块中的第二篇文章,是作者鲁迅一篇回忆兄弟之间往事的散文.写我童年时,因风筝和弟弟发生误解和冲突,内心一直充满愧疚的事.全文以风筝为线索,叙述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四、学情分析:由于本文是学生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的鲁迅的散文,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鲁迅的文风半文半白,读起来很拗口,所以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熟读正确是进行良好的学习重要的基础和保证.五、总体思路:坚持新课程理念,转换教师角色,以引导者、参与者的形象介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对非连续文本有所了解,初步学习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方法.①创设情景,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②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精读细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③联系上下文,捋顺按文章的表达顺序.概括文章的主题.④结合本版块的其他课文进行对照,归纳出记叙文主题的常用格式.教学流程图:创设情境复习古诗,引出课题鼓励质疑,梳理疑问通过预习、检查预习,初步了解整体感知个性阅读,组内交流发散思维,探究文意学生依据对本版块其他文章主题整理拓展延伸,总结规律抓住重点段落精读细读捋顺顺序,核心讨论小学六年级语文《因小失大》经典公开课教案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几幅连续的图画,通过合理想象将故事说具体说完整.2、在说图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合理想象,把故事说生动.3、利用多幅图,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神态说生动,并能进行合理想象.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同学们,你们了解小猴子吗?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聪明、机灵 )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特别的小猴子,看看它又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出示图画和题目)二、整体看图1、齐读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如:什么是因小失大 ?为什么说小猴子因小失大?)2、我们一起来看图,仔细观察,谁能概括地说一说这四幅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师方法指导:用一句话,把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说清楚,这就是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试试?4、为什么说小猴子因小失大呢?下面我们来具体地看图说一说.三、具体看图学习第一幅图1、运用我们学过的看图说话的歌诀,具体说说这幅图的内容.2、指名说:有一天,小猴子在 ,得到了一大把豆子.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豆子,兴高采烈地往家走,准备回家去 .突然,他一不小心, .3、师指导:刚才XX同学不但运用了小心翼翼捧着兴高采烈这样的词准确说出了小猴子的动作、神态,还能根据歌诀走出画面去合理想象小猴子是从哪儿得到了这么多豆子.我们在看图说话时,就是要将人物的动作、神态说清楚,并通过合理想象,把静止的画面说活了,说具体.4、对于这幅图,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想象,来说给同学听一听.5、看到这种情况,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接着看第二幅图.学习第二幅图: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画,像刚才那样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神态来说一说.2、学生自己练习看图说话.3、指名说:小猴子心想: 这可不行, 于是,他 , 去捡那颗掉在草地上的豆子.4、其他同学评价,如:歌诀里说: 主要人物能导航,次要人物也要讲. 旁边还有几只鸡,它们在干什么也应该说清楚.5、指名继续说:就在这个时候,几只鸡看到了 ,连忙 .6、师指导:XX同学在说的时候,不仅抓住小猴子的动作神态,还说出小猴子捡豆子时心里在想什么,这就是心理活动!我们要注意根据画面的内容合理想象.7、看到这个情景,小猴子会怎么样呢?他又做了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习第三、四幅图:1、认真观察,小猴子又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请你抓住小猴子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大胆地展开想象来说一说.老师在这里给你提供一些词语,你可以尽情使用.2、小黑板出示大吃一惊、四散奔逃、狼狈逃窜、所剩无几、后悔莫及、欲哭无泪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3、指名说,其他同学评价.如:当他回过头来一看,不由地大吃一惊, , ,他后悔莫及,拍着自己脑袋说: , .4、树上的小鸟看到了这一切,会说些什么呢?5、指名说.如;嘲笑式: 小猴子你可真笨哪!这下子因小失大了!劝告式: 小猴子,你以后做事可不能这样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了啊!安慰式: 小猴子你别再难过了!记住这次教训,以后别再因小失大就行了!6、伤心的小猴子,听了小鸟的话,你想说点什么?7、同桌二人,一个做难过的小猴子,一个做可爱的小鸟,一起来表演三四幅图的内容.指名上前面表演.8、故事讲完了,现在你对课题有了什么新的认识?9、师小结: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一定要吸取小猴子的教训,千万不要犯因小失大的错误啊!四、编说童话1、同学们,你们编过童话吗?想编吗?老师告诉你,把四幅图的内容联系起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具体说一说,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来,自己试着编一编.2、指名说.3、将这篇童话写下来,你就会成为一名小作家了.课后反思:1、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适时点拨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将画面说具体.2、引导学生走出画面去合理想象,将静止的画面说活,说生动.3、课前有意识引导学生积累相关格言谚语,课堂上为学生提供部分词语,并在说话过程中合理运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4、在引导学生想象过程中,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多角度思考.5、注意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说话兴趣,但评价的方式和语言有点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