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讲义1001

合集下载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讲义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讲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2016«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精华备考资料一、中级人力知识点考察规律1 围绕教材,全面考查根据历年真题情况,18章的内容基本全部覆盖:部分章节201320142015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组织激励16512领导行为6175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1463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5614人力资源规划8135人员甄选468绩效管理678薪酬管理1656培训与开发464劳动关系9911第三部分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15714工资与就业9人力资本投资理论81616第四部分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社会保险法律12劳动合同管理与特殊用工91010劳动争议调解仲裁624社会保险669法律责任与执法1例如,在2015年的新版教材对增加的第四章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㊁第七章的绩效管理评价与绩效管理工具㊁第八章的股权激励㊁第十二章工资就业㊁第十五章的劳动合同管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出题比例.3 近几年考试更注重细节4 近几年考试综合性增强二㊁中级人力各题型出题规律(一)计算题相关从历年考试的情况看,中级人力的计算题比较集中,主要是出现在马尔科夫法和劳动力参与率㊁劳动力供给弹性㊁劳动力自身需求弹性以及失业率的计算.(二)案例题相关从历年考试来看,中级人力案例题总体出题很灵活,主要的出题形式集中于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只考察知识点内容.此类题目不需要看案例内容可直接判断出答案.第二种类型:考察对案例内容的理解.此类题目需要在阅读完题目后,带着问题看案例内容,确定答案的范围,再根据选项进行判断选择.三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高频考点归纳第一部分㊀组织行为学第一章㊀组织激励1 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如对食物㊁水㊁空气等的物质需要,及对归属㊁爱等的社会需要.2 动机:人们从事某种活动㊁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动机有三个要素:①决定人行为的方向;②努力的水平;③坚持的水平.3 动机分为内源性动机(又称内在动机,员工看重工作本身,如寻求挑战性的工作)和外源性动机(又称外在动机,员工看重工资㊁奖金㊁表扬及社会地位等).4 激励的类型:①从激励内容角度分类: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②从激励作用的角度分类: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从激励对象的角度分类:他人激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和自我激励.5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包括生理需要㊁安全需要㊁归属和爱的需要㊁尊重的需要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三个层次为基本需要,后两个层次为高级需要,因为前三者的满足主要靠外部条件或因素,而后两者的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下一层次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6 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又称为 激励 保健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成就感㊁别人的认可㊁工作本身㊁责任和晋升等因素.保健因素:组织政策㊁监督方式㊁人际关系㊁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提供保健因素,只能防止牢骚,消除不满,却不一定能激励员工;要想激励员工,必须重视员工的成就感㊁认同感㊁责任感以及个人成长等.7 奥尔德佛提出E R G理论,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生存需要㊁关系需要㊁成长需要.E R G理论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话,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8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 麦克里兰提出三重需要理论.①成就需要:指个体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或者参照某种标准去追求成就感,寻求成功的欲望.成就需要高的人有三个特点:一是选择适度的风险;二是有较强的责任感;三是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大公司的杰出的总经理往往没有很高的成就需要.②权力需要:指促使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欲望.权力需要高的人喜欢支配㊁影响别人,喜欢对人 发号施令 ,十分重视争取地位和影响力.高权力需要是高管理效能的一个条件,甚至是必要的条件.杰出的经理们往往都有较高的权力欲望.③亲和需要:指寻求与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亲和需要强的人往往重视被别人接受和喜欢,他们追求友谊和合作.出色的经理的亲和需要相对较弱.9 出色经理人的成就需要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的特点是:成就需要较低㊁权力需要较高㊁亲和需要较低.10 亚 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而且关心自己和他人在工作和报酬上的相对关系;员工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相比较,来进行公平判断.比较方法包括纵向比较(组织内自我比较和组织外自我比较)和横向比较(包括组织内他比和组织外他比).②改变对照者的投入和产出;③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④改变参照对象;⑤辞职.12 弗罗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采取某种行动,如努力工作,是因为他觉得这种行为可以在一定概率上达到某种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可以带来他认为重要的报酬.效价ˑ期望ˑ工具性=动机.效价ˑ期望ˑ工具=动机.13 期望理论的特色是,它强调情景性,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原则可以用来解释每个人的动机.14 期望模型中的三个因素可以有多种组合,产生最强动机的组合是高的正效价㊁高期望和高工具.15 强化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有强化作用,是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一种行为主义的观点,强化理论忽视了人的内在心理状态.行为矫正是强化理论的应用.16 目标管理的基本核心是强调通过群体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㊁可行的而且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过程: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17 目标管理的要素:目标具体化㊁参与决策㊁限期完成㊁绩效反馈.18 参与管理就是让下属人员实际分享上级的决策权.19 质量监督小组通常由8到10位员工及1名督导员组成,小组成员定期集会讨论质量方面的难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然后监督实施.质量监督小组是一种常见的参与管理的模式.20 绩效薪金制是将绩效与报酬相结合的激励措施,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计件工资㊁工作奖金㊁利润分成㊁按利分红等.绩效薪金制的实施必须以公平㊁量化的绩效评估体系为基础.绩效薪金制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管理者的工作量.21 斯坎伦计划的主张是:①组织应结合为一体,不可分崩离析;②员工是有能力而且愿意贡献出他们的想法和建议的;③效率提高后所增加的获利,应与员工共同分享.22 斯坎伦计划有两项不可缺少的要素:一是设置一个委员会,二是制定一套分享成本降低所带来利益的计算方法.斯肯伦计划成功的关键在于劳资双方是否能够彼此相互信赖,以及整个组织中的所有员工是否对这一制度报以强烈认同的态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第二章㊀领导行为1 领导指的是一种影响群体㊁影响他人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领导有两个基本的特点:①领导必须有影响力;②领导还必须具有指导和激励的作用.2 特质理论: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人格特质与能否成为领导的关系上.3 传统的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具有某些固有的特质,并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先天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领导.4 特质理论的不足:①忽视了下属的需要;②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③忽视了情景因素;④没有区分原因和结果.5 美国伯恩斯把领导分为两种类型:交易型和改变型.交易型领导:强调的是一个人在组织中的与位置相关的权威和合法性,任务的明晰度㊁工作的标准和产出,他们很关注任务的完成以及员工的顺从,这些领导更多依靠组织的奖励和惩罚来影响员工的绩效.改变型领导:通过更高的理想和组织价值观来激励他的追随者们,能够为组织制定明确的愿景,他们更多地通过自己的领导风格来影响员工和团队的绩效.6 罗伯特 豪斯在伯恩斯改变型领导的基础上提出了魅力型领导理论.魅力型领导者是指具有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下属有高度的期望,有理想化的愿景,以及使用个性化风格的领导者.7 能够促使魅力归因的领导特质包括自信㊁印象管理技能㊁社会敏感性和共情等.8 路径 目标理论是由罗伯特 豪斯提出的,该理论采纳了俄亥俄模型的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的思路,并同激励的期望理论相结合.该理论认为领导的激励作用在于:一是使绩效的实现与员工需要的满足相结合;二是为实现有效的工作绩效提供必须的辅导㊁指导㊁支持和奖励.9 豪斯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①指导式领导: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㊁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②支持型领导: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要求;③参与式领导: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④成就取向式领导:设定挑战性目标㊁鼓励下属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10 费德勒的权变理论认为,团队绩效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与情境因素之间是否搭配.费德勒将领导方式区分为工作取向和人际取向两类.如果一个人对他最不喜欢的工作伙伴也用肯定性的形容词去描绘,说明他乐于和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属于人际取向型;反之,则认为该领导者主要关心生产,属于工作取向型.11 费德勒认为,情景因素可以分为三个维度:①领导与下属的关系;②工作结构;③职权.12 乔治 格雷恩及其同事提出领导 成员交换理论,简称L M X理论.领导 成员交换理论认为,团体中领导者与下属在确立关系和角色的早期,就把下属分出 圈里人 和 圈外人 的类别.13 道格拉斯 麦克格雷格的X理论代表了传统权威的管理风格,Y理论代表了启发式㊁人性化的管理风格.14 勒温的民主与专制模式:最初研究儿童攻击性行为模式,每个俱乐部有三种领导类型:独裁㊁民主㊁放任型.不同的领导风格能够在相似的组织中产生不同的反应.15 斯道格迪尔的研究:人格和情景都是决定领导的因素.16 俄亥俄模式:关心人和工作管理.许多研究发现,工作管理和关心人得分高的领导,比其他类型的领导更能促使员工有高的绩效和高的工作满意度.17 密西根模式 两个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员工取向和生产取向.员工取向的领导者关注人际关系,主动了解并积极满足员工需要(密西根模式支持此取向).生产取向的领导者强调工作技术和任务进度,关心工作目标的达成.18 赫塞和布兰查德发展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影响领导者风格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下属的成熟度,即个体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能力与意愿.成熟度包括两个方面:①工作成熟度;②心理成熟度.19 赫塞和布兰查德将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两个维度相结合,得出四种领导风格:①指导式(高工作 低关系):领导规定工作任务㊁角色职责,指示员工做什么,如何做.②推销式(高工作 高关系):领导不仅表现出指导行为,而且富于支持行为.③参与式(低工作 高关系):领导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④授权式(低工作 低关系):领导提供较少的指导或支持,让下级自主决定.20 领导者的三种主要技能是技术技能㊁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①技术技能:一个人对于某种类型的程序或技术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②人际技能:有效地与他人共事和建立团队合作的能力.③概念技能:按照模型㊁框架和广泛联系关系进行思考的能力.例如,长期计划就需要用到概念技能.在越高的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理职位上,概念技能的作用也就越重要.概念技能处理的是观点㊁思想,而人际技能关心的是人,技术技能涉及的则是事.21 管理层级越高,工作中的技术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小,而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大.22 西蒙的决策阶段:智力活动阶段ң设计活动阶段ң选择活动阶段.23 明茨伯格的决策阶段:确认阶段ң发展阶段ң选择阶段.24 经济理性模型.决策者在任何方面都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具备以下特征:①从目标意义上分析,决策完全理性.②在完整和一致的偏好系统,使决策者在不同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③决策者可以知道所有备选方案.④对计算复杂性无限制,可以通过计算选择出最佳备选方案.⑤对于概率的计算不存在任何困难性.25 相对于理性模型而言,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更加接近现实.该模型认为:①在选择备选方案时,决策者试图使自己满意,或者寻找令人满意的结果.满意的标准可以是足够的利润㊁市场份额㊁价格等.②决策者所认知的世界是真实世界的简化模型.③采用的是满意原则而非最大化原则.④可以用相对简单的经验启发式原则,或者商业窍门,以及一些习惯来进行决策.注:有限理性模型与理性模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程度上,而非质的差异上.26 决策风格可以归纳为两个维度:价值取向与模糊耐受性.价值取向是指决策者关心的是任务和技术本身,还是人和社会的因素.模糊耐受性是指测量到的决策者需要的结构和控制的程度(低模糊耐受性),以及是否有能力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工作(高模糊耐受性).27 两个维度上各有高低的区分,组合起来,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决策风格:①指导型:低模糊耐受性㊁倾向于关注任务和技术本身.②分析型:高模糊耐受性㊁很强的关注任务和技术取向.③概念型:高模糊耐受性㊁倾向于关注人和社会.④行为型:低模糊耐受性㊁倾向于关注人和社会.第三章㊀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1 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①组织结构设计.②保证组织正常运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设计.2 古典的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的,只对组织结构的设计进行研究;现代的组织设计理论是动态的,它包含组织结构设计和运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企业员工的分工协作关系;设计组织结构的目的是为体系.4 组织结构又可称为权责结构,实际中通常以组织图或组织树的形式出现.其主要内容有:①职能结构:完成企业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及其比例㊁关系.②层次结构:各管理层次的构成,又称组织的纵向结构.③部门结构:各管理部门的构成,又称组织的横向结构.④职权结构:各管理层次㊁部门在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和相互关系.5 组织结构的三要素:①复杂性.复杂性是指任务分工的层次㊁细致程度.②规范性.规范性是指使用规则和标准处理方式以规范工作行为的程度.③集权度.集权度是指决策权的集中程度.6 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特征因素和权变因素.7 进行职能分析和职能设计是组织设计过程中的首要工作;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是组织设计的主体工作.8 行政层级式组织形式是德国学者马克斯 韦伯首先提出的.9 行政层级模式的决定因素:①权力等级;②分工;③规章;④程序规范;⑤非个人因素;⑥技术能力.决定工作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能力和绩效,而不是其他非个人因素.10 行政层级形式的适用范围:复杂/静态环境.11 职能制(法约尔)的主要特点:①职能分工;②直线 参谋制;③管理权力高度集中.12 职能制的缺点:①狭隘的职能观念;②横向协调差;③适应性差;④企业领导负担重;⑤不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㊁能够经营整个企业的管理人才.13 职能制的适用范围:简单/静态.职能制结构主要适用于中小型的㊁产品品种比较单一㊁生产技术发展变化较慢㊁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企业.14 矩阵组织形式的特点:①一名员工有两位领导;②组织内部有两个层次的协调;③产品部门(或项目小组)所形成的横向联系灵活多样.15 矩阵组织形式的优点:①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②有利于顺利完成规划项目,提高企业的适应性;③有利于减轻高层管理人员的负担;④有利于职能部门与产品部门相互制约,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矩阵组织形式的缺点:组织的稳定性较差;双重领导的存在,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易产生责任不清㊁多头指挥的混乱现象;③机构相对臃肿,用人较多.17 矩阵组织形式的适用范围:复杂/动态.矩阵结构适合应用于因技术发展迅速和产品品种较多而具有创新性强㊁管理复杂的特点的企业.18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的特点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产品或地区分别建立经营事业部,实行集中决策指导下的分散经营.每个事业部都是实现公司目标的基本经营单位.19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的优点:①有利于总公司的最高层摆脱具体管理事物,集中精力于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②增强企业的活力;③有利于把联合化和专业化结合起来,提高生产效率.20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的缺点:①容易使各事业部只顾自身的利益,减弱整个公司的协调一致性;②公司和各个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复,会增加费用和管理成本.21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的适用范围:产品种类多且产品之间工艺差别大,或市场分布范围广且市场情况变化快㊁要求适应性强的大型联合企业或公司.22 团队结构形式:目前组织工作活动的最流行的方式.23 虚拟组织形式: 可以租用,何必拥有? 这是虚拟组织的实质.24 无边界组织形式.无边界组织形式所寻求的是通过组织扁平化来减少指挥链,对管理幅度不加限制,取消各种职能部门,代之以授权的团队.25 组织文化是指控制组织内行为㊁工作态度㊁价值观以及关系设定的规范.简单地说,组织文化就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26 组织文化的功能:①导向作用;②规范作用;③凝聚作用;④激励作用;⑤创新作用;⑥辐射作用.27 组织文化的内容:创新与冒险㊁注重细节㊁结果导向㊁人际导向㊁团队导向㊁进取心㊁稳定性.28 组织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①物质层;②制度层;③精神层.组织文化的物质层㊁制度层和精神层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则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及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也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组织文化中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人而准备的地方.提供大量的专业化培训.②俱乐部型:非常重视适应㊁忠诚感和承诺,培养通才.例如政府机构和军队等.③棒球队型:鼓励冒险和革新,重视创造发明.如会计㊁法律㊁软件开发等行业领域比较普遍.④堡垒型:着眼于公司的生存,工作安全保障不足.如大型零售店等.30 管理层次较少㊁组织结构趋于扁平的组织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较为灵活,开放,从而鼓励员工的自主决断.31 集权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在组织中形成民主㊁参与㊁开放㊁自主的文化.32 员工的多样化程度低㊁以内部招聘为主的组织倾向于拥有强调稳定和连续性的文化,而反之,多样化程度高㊁以外部招聘为主的组织重视灵活性和创新的价值.33 组织变革的方法:①以人为中心的变革.人员的变革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变革.②以结构为中心的变革.这种分化与统合就是组织结构的变革,包括重新划分和合并新的部门,调整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任免负责人,明确责任和权力等.③以技术为中心的变革.④以系统为中心的变革.34 传统的组织发展方法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①结构技术:是通过有计划地改革组织的结构,改变其复杂性㊁规范性和集权度的技术.②人文技术:是通过沟通㊁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的技术,主要包括:敏感性训练㊁调查反馈㊁质量圈㊁团际发展等.35 一个好的团队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规模小,能力互补,有共同的意愿㊁目标和工作方法,情愿共同承担责任.第二部分㊀人力资源管理第四章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1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略管理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共同发展的结果.2 审视企业内部的资源,研究者们发现组织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企业优势资源的以下四个条件:价值㊁稀缺性㊁不可模仿性㊁不可替代性.3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对人力资源各种部署和活动进行计划的模式.是指组织采用战略的眼光和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组织㊁实施和控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4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的注意力集中于:改变结构和文化,组织绩效和业绩,特殊能力的开发,以及管理变革.它的目的是:通过确保组织获取具有良好技能和良好激励的员工,使组织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组织的战略能力,依靠人们实现战略目标和依靠核心人力资源建立竞争优势.5 目前并非所有的组织愿意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①管理层的价值观;②对待风险的态度;③员工技能的性质;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可能性.6 组织的总体战略有以下三种类型:(1)成长战略.组织的成长战略可以分成内部成长与外部成长战略.①采用内部成长战略的组织关注市场开发㊁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开发.②外部成长战略通常是通过购并竞争对手(横向整合),或购并其他可能提供原材料或作为本组织分销链组成部分的组织(纵向整合),从而扩展资源或强化市场地位.(2)稳定战略或维持战略.采用这种战略的组织重要的是确定关键员工,并制订特殊的人才保留战略以留住他们.(3)转向或紧缩战略.采用这种战略的组织一般决定压缩或精简业务,力图增强基本能力.所以裁员常常是这一类组织的主要问题.7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组织力图提高效率㊁削减成本,将节省的资金用于吸引顾客.这种战略假设产品价格的小幅度变化会对顾客的需求产生重大影响,还假设,顾客对价格比对品牌更敏感.8 实施差异化战略的组织往往让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不同于竞争对手.组织极力追求顾客对某种特殊品牌的忠诚.对于采用差异化战略的组织而言,产品设计或服务多样化的创造与创新是关键.因此,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是激励创新.9 实施聚焦战略的组织认为,不同的细分市场有不同的需求,并极力去满足某一特定群体的需求.此时,关键性问题是确保员工清楚地了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个特殊市场的独特性.培训和保证顾客满意是这种战略的关键因素.10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投资的方法考虑回报,从关注人力资源增值的角度考虑费用支出.11 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的四种角色:战略伙伴㊁管理专家㊁员工激励者及变革推动者.12 职能职权是顾问性质的职权关系,即进行调查㊁研究并向直线职权提出建议.。

中级经济师人力讲义

中级经济师人力讲义

中级经济师人力讲义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人力资源专业,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契机。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中级经济师人力的知识世界。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策略和手段,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等,以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的双赢。

它不仅仅是招人、发工资这么简单,而是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和决策。

比如,招聘环节就需要考虑到岗位需求、人才市场状况、招聘渠道选择等多个因素。

怎样才能找到既符合岗位要求,又能融入企业文化的合适人才呢?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

再比如培训,不是随便安排几场课程就完事,而是要根据员工的技能短板、职业发展规划以及组织的战略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和方式。

二、人力资源规划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

它就像是一张蓝图,为组织的人力资源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力资源规划需要考虑到组织的战略目标、业务发展计划、现有人员状况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预测,确定组织未来一段时间内所需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

比如说,如果一家企业计划开拓新的市场,那么就需要提前规划好相应的销售、市场推广等人员的配备。

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可能会导致人员短缺影响业务发展,或者人员过剩增加成本。

三、招聘与选拔招聘是为组织引入新鲜血液的重要环节。

要制定明确的招聘标准,包括学历、工作经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也很关键,常见的有校园招聘、网络招聘、内部推荐等。

在选拔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如面试、笔试、心理测试等,对候选人进行全面评估。

面试时,不仅要考察候选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其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职业态度等综合素质。

另外,招聘与选拔也要注重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选拔出真正适合组织的优秀人才。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讲义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讲义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讲义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这档子事儿。

您知道吗?人力资源管理就像一个大乐团的指挥家,得把各个音符协调得妥妥当当,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

那中级经济师里的人力资源管理呢,就是要让您学会怎么把这乐团指挥得更出彩!先来说说人力资源规划。

这就好比是给乐团定个演出计划,得算清楚需要多少种乐器,每种乐器要多少人,什么时候排练,什么时候演出。

要是规划不好,那可就乱套啦!比如说,公司突然业务猛增,需要大量招人,可您没提前规划,临时抱佛脚,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吗?再讲讲招聘与配置。

这就像是为乐团挑选合适的乐手。

您得知道什么样的乐手适合什么样的乐器,还得看他们能不能和其他乐手配合默契。

找错了人,那整个乐团的演奏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就像招了个技术不过关的员工,不仅干不好活,还可能影响团队氛围,您说这得多糟心?培训与开发也不能忽视。

这就好比是给乐手们不断提升技艺,让他们演奏得更出色。

您得根据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不然,员工技能跟不上,怎么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呢?绩效管理呢,就像是给乐团的演奏打分。

您得制定合理的标准,公正地评价每个乐手的表现,奖励优秀的,激励有待进步的。

不然,乐手们哪有动力好好演奏?薪酬福利管理,这可是个重头戏。

就像给乐手们发工资和福利,得合理公平,让大家都满意。

发少了,乐手们没干劲;发多了,公司成本又受不了。

这尺度可得把握好。

劳动关系管理呢,就像是维护乐团内部的和谐氛围。

处理好员工之间的矛盾,遵守法律法规,让大家都能安心演奏。

总之,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这门学问,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演出,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您得用心去学,去琢磨,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指挥家”,让公司这个大乐团演奏出最辉煌的乐章!朋友,加油学吧,相信您一定能在这领域大放异彩!。

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章节重点讲义

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章节重点讲义

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章节重点讲义第一章第一节需要、动机与激励【知识点】(9个)1、★需要就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得心理状态。

包括:(2005年考题) 题型:单选、多选2、需要得两种状态:需要未能满足得状态,会产生一种驱动人采取行动来满足需要得压力,这种压力只有在达到目标、满足需要时才会缓解或消除.3、★动机就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得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得需要.4、★动机三要素:①行为得方向②努力得水平③坚持得水平题型:多选5、★★动机得类型:(2006年考题) 题型:单选内源性动机——内在动机、行为本身可以带来成就感、价值-—该类员工瞧重得就是工作本身,如:外源性动机——外在动机、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结果——该类员工更瞧重工作所带来得报偿,如:【例题1·2010年单项选择题】关于内源性动机与外源性动机得说法,错误得就是( )。

A、内源性动机就是指人做出某种行为就是为了获得行为带来得成就感B、外源性动机就是指人做出某种行为就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C、追求高社会地位属于内源性动机D、谋求多拿奖金属于外源性动机【答案解析】C “追求高社会地位”就是要通过行为获得社会报酬得范畴,属于外源性动机。

6、★激励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得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得过程。

7、(激励与组织绩效得关系)激励通过动机设法使员工瞧到自己得需要与组织目标之间得联系,使她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她们在这种状态得驱策下所付出得努力不仅满足其个人需要,同时也通过达成一定得工作绩效而实现组织目标.8、★激励得作用:调动人们潜在得积极性,促使员工出色完成工作目标,并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9、★激励得类型:题型:单选、多选①从激励内容得角度: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②从激励作用得角度: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③从激励对象得角度:她人激励与自我激励【重点】4、5、9第二节激励理论【知识点】(18个)需要七大理论: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ERG理论、三重需要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及强化理论。

中级经济师人力全.精讲

中级经济师人力全.精讲

第一章需要与激励需要、动机、激励员工的能力和天赋并不能直接决定其对组织的价值,其能力和天赋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机水平的高低。

所以说,“管理深处是激励”。

需要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一种驱动人采取行动的心理压力状态,这种压力只有在达到目标、满足需要时才会缓解或消除。

动机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需要。

动机有三要素:1. 决定人行为的方向(做什么);2. 决定努力的水平;3. 决定坚持的水平。

动机又分为内源性动机(又称内在动机)和外源性动机(又称外在动机)。

内源性动机是指人做某种行为是因为行为本身。

出于内源性动机工作的员工看重的是工作本身,诸如追求挑战性的工作、为工作和组织多做贡献的机会、充分实现个人潜力的机会以及成就感。

外源性动机指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精神回报或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

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非行为本身。

外源性动机工作的员工更看重工作所带来的回报,诸如工资、奖金、表扬、社会地位等。

激励就是设法使员工看到自己的需要与组织目标之间的联系,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分类或形式分类角度种类激励内容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激励作用正向激励、反向激励激励对象他人激励、自我激励激励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的强度并不都是相等的,他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种类型: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以及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观点1.人均有这五种需要,在不同时期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

2.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3.当下一层次的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上—层次的需要(滿足—上升)。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讲义、真题、预测(可编辑).doc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讲义、真题、预测(可编辑).doc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讲义、真题、预测(可编辑)第一模块核心讲义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激励第一节需要、动机与激励一、需要与动机.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对食物、水、空气等的物质需要及对归属、爱等的社会需要。

.动机的概念()概念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动机的要素①决定人行为的方向即选择做出什么样的行为②努力的水平即行为的努力程度③坚持的水平即遇到阻碍时付出多大努力坚持自己的行为。

()动机的分类①内源性动机又称内在动机是指人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行为本身因为这种行为可以带来成就感或者个体认为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

出于内源性动机的员工看重的是工作本身诸如寻求挑战性的工作获得为工作和组织多作贡献的机会以及充分实现个人潜力的机会。

②外源性动机又称外在动机是指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

出于外源性动机的员工更看重工作所带来的报偿诸如工资、奖金、表扬、社会地位等。

【例题】外源性动机强的员工看重的是()。

年真题A.工作的挑战B.工作带来的社会地位C.工作带来的成就感D.对组织的贡献【答案】B【解析】外源性动机是指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

出于外源性动机的员工更看重工作所带来的报偿诸如工资、奖金、表扬、社会地位等。

二、激励及其类型.激励的概念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使员工出色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激励的类型激励的类型是指对不同激励方式的分类从激励内容的角度可以将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从激励作用的角度可分为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从激励对象的角度可分为他人激励和自我激励。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教材讲义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教材讲义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各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发挥个人潜能需要属于()。

a.生理需要b.尊重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2.期望理论中,效价是指()。

a.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b.员工对努力工作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c.员工对完成工作所需努力的程度d.个体对所获报酬的偏好强度3.在众多激励理论中,不考虑人的内在心态,而是注重行为及其结果的理论是()。

a.目标设置理论b.强化理论c.能力与机遇理论d.认知评价理论4.组织的管理层在多大程度上考虑组织内部的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这属于组织文化内容中的()。

a.结果导向b.团队导向c.进取心d.人际导向5.关于组织人力资源投资意愿的陈述,正确的是()。

a.能够使用到方便、专业的外包服务的组织对自己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投资更少b.组织更愿意对员工培训那些能够被其他雇主利用的技能c.认为人力资产像物质资产一样可以复制和转让的组织更愿意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6.企业各职能工作分工的精细程度,具体表现为其部门(科室)和职务(岗位)数量的多少,这称为()。

a.规范化程度b.专业化程度c.集权化程度7.下列属于组织结构权变因素的有()。

①专业化程度②人员素质③关键职能④制度化程度⑤企业规模⑥企业生命周期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⑤⑥d.③⑤⑥8.“可以租用,何必拥有”反映的是()组织形式的实质。

a.事业部制b.团队c.无边界d.虚拟9.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权,正确的陈述是()。

a.拥有完成生产和销售等实际业务的下属b.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c. 人力资源经理属于直线经理d. 协助组织最高管理层确保人力资源方面的战略、目标、政策和各项规定的实施10.关于对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评价的陈述,错误的是()。

a.对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评价包括对该部门本身工作的评价和该部门对组织整体绩效的贡献的评价两部分b. 评价人力资源部门对组织整体绩效的贡献时,无需设置中间变量指标,可通过经济效益提升幅度等指标直接衡量c.在实践中,对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评价往往综合采用定量和定性指标d. 对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定性评价应采用等级评定法11. 通过系统地评价人力资源需求来制定措施,从而使组织能够稳定地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实现人员供需匹配,这种活动被称为()。

最新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讲义1001资料

最新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讲义1001资料

第十章培训与开发本章知识体系一、培训与开发的决策分析二、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与管理三、职业生涯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决策分析一、组织进行培训与开发的决策分析1.如果培训开发员工可以提高组织的收益计算三方面的预期净价值:(掌握)(1)培训开发的支出C。

(2)员工参加培训与开发给组织带来的收益B。

(3)组织支付给员工的加薪S。

只有B-S超过C,则培训开发就会提高组织的收益。

一般培训开发S是正的,但少于B。

2.影响培训与开发利润的因素:受训员工可能的服务年数受训员工技能可能提高的程度受训员工的努力程度和对组织的忠诚度二、培训开发决策的制定许多组织对培训开发不重视,表现在以下方面:(1)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报比其他类型的投资回报更难量化;(2)培训与开发的效果滞后;(3)很多组织都视培训为一种开支或一种员工福利,而不是一项投资。

【例题·单选题】从投资的成本——收益角度分析,组织适合做培训投资的条件是()。

A.c-s>bB.b-s>cC.s-b>cD.b>c[答疑编号708100101]『正确答案』B(b—培训可带来的增值,c—培训的支出,s—员工受训而要求的加薪)第二节培训开发的组织与管理一、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体系1.设立培训与开发机构,要考虑两个因素:(1)组织的规模;(2)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在大型组织中,一般设置专门的培训与开发机构,具体有两种模式:(1)培训与开发机构隶属于人力资源部,是其中的一个部门。

(2)培训与开发机构与人力资源部并列,是组织的一个独立部门。

前者的优点:便于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培训与开发计划。

缺点:无法体现培训与开发在组中的战略位置,而且会受到其他工作影响,难以保证培训与开发的力度和连续性。

后者刚好相反。

此外,两个部门并列,难免会发生冲突。

企业大学是独立的培训与开发机构的一种扩展模式。

二、培训与开发的组织管理:(一)培训与开发部门的职能:1.制定支持企业战略的培训与开发战略;2.分析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与开发的需要;3.形成满足这些需要的建议和计划;4.制定年度培训与开发计划;5.制定年度培训与开发的预算;6.确定企业内外部的培训与开发的资源;7.具体安排各种培训与开发的课程;8.帮助和指导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计划;9.管理好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档案;10.维护培训与开发的场地和设施。

经济师人力资源中级重点讲义汇总(DOC 24页)

经济师人力资源中级重点讲义汇总(DOC 24页)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考试内容: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掌握生产者的基本假设。

生产者即企业或厂商。

企业的主要形式包括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1.个人企业个人企业也称为业主制企业,在个人企业中,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了解其优缺点。

2.合伙制企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了解其优缺点。

3.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具有法人资格,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即公司资本和财产不属于出资人所有,而属于公司法人。

按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是:(1)公司为股东所有;(2)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即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4)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种企业中,()属于法人企业。

A.个人企业B.合伙制企业C.有限责任公司D.股份有限公司E.合作制企业[参考答案]CD【例题2∙多选题】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有0。

A.公司为股东所有B.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C.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D.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E.公司股东承担无限责任(二)企业形成的理论考试内容:掌握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

企业产生以后,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即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

两种交易方式都要支付交易费用或成本。

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产生了。

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讲义1001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讲义1001

第十章培训与开发本章知识体系一、培训与开发的决策分析二、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与管理三、职业生涯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决策分析一、组织进行培训与开发的决策分析1.如果培训开发员工可以提高组织的收益计算三方面的预期净价值:(掌握)(1)培训开发的支出C。

(2)员工参加培训与开发给组织带来的收益B。

(3)组织支付给员工的加薪S。

只有B-S超过C,则培训开发就会提高组织的收益。

一般培训开发S是正的,但少于B。

2.影响培训与开发利润的因素:受训员工可能的服务年数受训员工技能可能提高的程度受训员工的努力程度和对组织的忠诚度二、培训开发决策的制定许多组织对培训开发不重视,表现在以下方面:(1)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报比其他类型的投资回报更难量化;(2)培训与开发的效果滞后;(3)很多组织都视培训为一种开支或一种员工福利,而不是一项投资。

【例题·单选题】从投资的成本——收益角度分析,组织适合做培训投资的条件是()。

A.c-s>bB.b-s>cC.s-b>cD.b>c[答疑编号708100101]『正确答案』B(b—培训可带来的增值,c—培训的支出,s—员工受训而要求的加薪)第二节培训开发的组织与管理一、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体系1.设立培训与开发机构,要考虑两个因素:(1)组织的规模;(2)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在大型组织中,一般设置专门的培训与开发机构,具体有两种模式:(1)培训与开发机构隶属于人力资源部,是其中的一个部门。

(2)培训与开发机构与人力资源部并列,是组织的一个独立部门。

前者的优点:便于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培训与开发计划。

缺点:无法体现培训与开发在组中的战略位置,而且会受到其他工作影响,难以保证培训与开发的力度和连续性。

后者刚好相反。

此外,两个部门并列,难免会发生冲突。

企业大学是独立的培训与开发机构的一种扩展模式。

二、培训与开发的组织管理:(一)培训与开发部门的职能:1.制定支持企业战略的培训与开发战略;2.分析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与开发的需要;3.形成满足这些需要的建议和计划;4.制定年度培训与开发计划;5.制定年度培训与开发的预算;6.确定企业外部的培训与开发的资源;7.具体安排各种培训与开发的课程;8.帮助和指导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计划;9.管理好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档案;10.维护培训与开发的场地和设施。

中级经济师人力全.精讲

中级经济师人力全.精讲

第一章需要与激励需要、动机、激励员工的能力和天赋并不能直接决定其对组织的价值,其能力和天赋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机水平的高低。

所以说,“管理深处是激励”。

需要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一种驱动人采取行动的心理压力状态,这种压力只有在达到目标、满足需要时才会缓解或消除。

动机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需要。

动机有三要素:1. 决定人行为的方向(做什么);2. 决定努力的水平;3. 决定坚持的水平。

动机又分为内源性动机(又称内在动机)和外源性动机(又称外在动机)。

内源性动机是指人做某种行为是因为行为本身。

出于内源性动机工作的员工看重的是工作本身,诸如追求挑战性的工作、为工作和组织多做贡献的机会、充分实现个人潜力的机会以及成就感。

外源性动机指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精神回报或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

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非行为本身。

外源性动机工作的员工更看重工作所带来的回报,诸如工资、奖金、表扬、社会地位等。

激励就是设法使员工看到自己的需要与组织目标之间的联系,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分类或形式分类角度种类激励内容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激励作用正向激励、反向激励激励对象他人激励、自我激励激励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的强度并不都是相等的,他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种类型: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以及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观点1.人均有这五种需要,在不同时期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

2.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3.当下一层次的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上—层次的需要(滿足—上升)。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讲稿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讲稿
(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1.战略管理:将组织的主要目标、政策和行为顺序整合 为一个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整体的模式或规划。 2.巴尼:1991年提出,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需要 具备四方面特点,即能给企业带来价值;稀有的或者独 特的;不能为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不能为竞争者所有的 资源所替代。 3.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企业优势资源的四个条件: ★★ (1)价值(2)稀缺性 (3)不可模仿性(4)不可替代性
人力资源管理 与实务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规划 工作分析 人员甄选 绩效管理 薪酬福利管理 培训与开发
本章历年考题分值分布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
考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人力资源满足 企业优势资源的四个条件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类型★★ 按时间长短划分为: 略性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指根据企业战略确定的人 力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和配套政策,一般是三年以 上的人力资源计划;较多关注宏观因素。 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为了达到企业的战术目标而 制定的人力资源计划,主要指三年以内的人力资源 计划,常常又被称作年度人力资源计划。主要是为 了当前的发展,较多地考虑微观的影响因素,这一 类计划。常常是战略性计划的具体化和专业化。







二、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需具备的特征:三个 三、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权 (一)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管理者的责任★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认为从高层 到基层,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要承担人力资源管 理的责任。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 理职权上的不同★ 在组织管理中,职权分为直线职权和职能职权。 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权 (1)人力资源经理的直线职能包括两方面: (2)人力资源经理的服务职能也包括三(二)不同总体组织战略的人力资源需求★★

中级经济师企业人力资源讲义

中级经济师企业人力资源讲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2016«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精华备考资料一、中级人力知识点考察规律1 围绕教材,全面考查根据历年真题情况,18章的内容基本全部覆盖:部分章节201320142015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组织激励16512领导行为6175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1463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5614人力资源规划8135人员甄选468绩效管理678薪酬管理1656培训与开发464劳动关系9911第三部分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15714工资与就业9人力资本投资理论81616第四部分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社会保险法律12劳动合同管理与特殊用工91010劳动争议调解仲裁624社会保险669法律责任与执法1例如,在2015年的新版教材对增加的第四章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㊁第七章的绩效管理评价与绩效管理工具㊁第八章的股权激励㊁第十二章工资就业㊁第十五章的劳动合同管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出题比例.3 近几年考试更注重细节4 近几年考试综合性增强二㊁中级人力各题型出题规律(一)计算题相关从历年考试的情况看,中级人力的计算题比较集中,主要是出现在马尔科夫法和劳动力参与率㊁劳动力供给弹性㊁劳动力自身需求弹性以及失业率的计算.(二)案例题相关从历年考试来看,中级人力案例题总体出题很灵活,主要的出题形式集中于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只考察知识点内容.此类题目不需要看案例内容可直接判断出答案.第二种类型:考察对案例内容的理解.此类题目需要在阅读完题目后,带着问题看案例内容,确定答案的范围,再根据选项进行判断选择.三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高频考点归纳第一部分㊀组织行为学第一章㊀组织激励1 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如对食物㊁水㊁空气等的物质需要,及对归属㊁爱等的社会需要.2 动机:人们从事某种活动㊁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动机有三个要素:①决定人行为的方向;②努力的水平;③坚持的水平.3 动机分为内源性动机(又称内在动机,员工看重工作本身,如寻求挑战性的工作)和外源性动机(又称外在动机,员工看重工资㊁奖金㊁表扬及社会地位等).4 激励的类型:①从激励内容角度分类: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②从激励作用的角度分类: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从激励对象的角度分类:他人激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和自我激励.5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包括生理需要㊁安全需要㊁归属和爱的需要㊁尊重的需要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三个层次为基本需要,后两个层次为高级需要,因为前三者的满足主要靠外部条件或因素,而后两者的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下一层次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6 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又称为 激励 保健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成就感㊁别人的认可㊁工作本身㊁责任和晋升等因素.保健因素:组织政策㊁监督方式㊁人际关系㊁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提供保健因素,只能防止牢骚,消除不满,却不一定能激励员工;要想激励员工,必须重视员工的成就感㊁认同感㊁责任感以及个人成长等.7 奥尔德佛提出E R G理论,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生存需要㊁关系需要㊁成长需要.E R G理论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话,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8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 麦克里兰提出三重需要理论.①成就需要:指个体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或者参照某种标准去追求成就感,寻求成功的欲望.成就需要高的人有三个特点:一是选择适度的风险;二是有较强的责任感;三是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大公司的杰出的总经理往往没有很高的成就需要.②权力需要:指促使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欲望.权力需要高的人喜欢支配㊁影响别人,喜欢对人 发号施令 ,十分重视争取地位和影响力.高权力需要是高管理效能的一个条件,甚至是必要的条件.杰出的经理们往往都有较高的权力欲望.③亲和需要:指寻求与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亲和需要强的人往往重视被别人接受和喜欢,他们追求友谊和合作.出色的经理的亲和需要相对较弱.9 出色经理人的成就需要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的特点是:成就需要较低㊁权力需要较高㊁亲和需要较低.10 亚 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而且关心自己和他人在工作和报酬上的相对关系;员工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相比较,来进行公平判断.比较方法包括纵向比较(组织内自我比较和组织外自我比较)和横向比较(包括组织内他比和组织外他比).②改变对照者的投入和产出;③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④改变参照对象;⑤辞职.12 弗罗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采取某种行动,如努力工作,是因为他觉得这种行为可以在一定概率上达到某种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可以带来他认为重要的报酬.效价ˑ期望ˑ工具性=动机.效价ˑ期望ˑ工具=动机.13 期望理论的特色是,它强调情景性,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原则可以用来解释每个人的动机.14 期望模型中的三个因素可以有多种组合,产生最强动机的组合是高的正效价㊁高期望和高工具.15 强化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有强化作用,是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一种行为主义的观点,强化理论忽视了人的内在心理状态.行为矫正是强化理论的应用.16 目标管理的基本核心是强调通过群体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㊁可行的而且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过程: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17 目标管理的要素:目标具体化㊁参与决策㊁限期完成㊁绩效反馈.18 参与管理就是让下属人员实际分享上级的决策权.19 质量监督小组通常由8到10位员工及1名督导员组成,小组成员定期集会讨论质量方面的难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然后监督实施.质量监督小组是一种常见的参与管理的模式.20 绩效薪金制是将绩效与报酬相结合的激励措施,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计件工资㊁工作奖金㊁利润分成㊁按利分红等.绩效薪金制的实施必须以公平㊁量化的绩效评估体系为基础.绩效薪金制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管理者的工作量.21 斯坎伦计划的主张是:①组织应结合为一体,不可分崩离析;②员工是有能力而且愿意贡献出他们的想法和建议的;③效率提高后所增加的获利,应与员工共同分享.22 斯坎伦计划有两项不可缺少的要素:一是设置一个委员会,二是制定一套分享成本降低所带来利益的计算方法.斯肯伦计划成功的关键在于劳资双方是否能够彼此相互信赖,以及整个组织中的所有员工是否对这一制度报以强烈认同的态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第二章㊀领导行为1 领导指的是一种影响群体㊁影响他人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领导有两个基本的特点:①领导必须有影响力;②领导还必须具有指导和激励的作用.2 特质理论: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人格特质与能否成为领导的关系上.3 传统的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具有某些固有的特质,并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先天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领导.4 特质理论的不足:①忽视了下属的需要;②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③忽视了情景因素;④没有区分原因和结果.5 美国伯恩斯把领导分为两种类型:交易型和改变型.交易型领导:强调的是一个人在组织中的与位置相关的权威和合法性,任务的明晰度㊁工作的标准和产出,他们很关注任务的完成以及员工的顺从,这些领导更多依靠组织的奖励和惩罚来影响员工的绩效.改变型领导:通过更高的理想和组织价值观来激励他的追随者们,能够为组织制定明确的愿景,他们更多地通过自己的领导风格来影响员工和团队的绩效.6 罗伯特 豪斯在伯恩斯改变型领导的基础上提出了魅力型领导理论.魅力型领导者是指具有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下属有高度的期望,有理想化的愿景,以及使用个性化风格的领导者.7 能够促使魅力归因的领导特质包括自信㊁印象管理技能㊁社会敏感性和共情等.8 路径 目标理论是由罗伯特 豪斯提出的,该理论采纳了俄亥俄模型的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的思路,并同激励的期望理论相结合.该理论认为领导的激励作用在于:一是使绩效的实现与员工需要的满足相结合;二是为实现有效的工作绩效提供必须的辅导㊁指导㊁支持和奖励.9 豪斯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①指导式领导: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㊁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②支持型领导: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要求;③参与式领导: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④成就取向式领导:设定挑战性目标㊁鼓励下属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10 费德勒的权变理论认为,团队绩效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与情境因素之间是否搭配.费德勒将领导方式区分为工作取向和人际取向两类.如果一个人对他最不喜欢的工作伙伴也用肯定性的形容词去描绘,说明他乐于和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属于人际取向型;反之,则认为该领导者主要关心生产,属于工作取向型.11 费德勒认为,情景因素可以分为三个维度:①领导与下属的关系;②工作结构;③职权.12 乔治 格雷恩及其同事提出领导 成员交换理论,简称L M X理论.领导 成员交换理论认为,团体中领导者与下属在确立关系和角色的早期,就把下属分出 圈里人 和 圈外人 的类别.13 道格拉斯 麦克格雷格的X理论代表了传统权威的管理风格,Y理论代表了启发式㊁人性化的管理风格.14 勒温的民主与专制模式:最初研究儿童攻击性行为模式,每个俱乐部有三种领导类型:独裁㊁民主㊁放任型.不同的领导风格能够在相似的组织中产生不同的反应.15 斯道格迪尔的研究:人格和情景都是决定领导的因素.16 俄亥俄模式:关心人和工作管理.许多研究发现,工作管理和关心人得分高的领导,比其他类型的领导更能促使员工有高的绩效和高的工作满意度.17 密西根模式 两个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员工取向和生产取向.员工取向的领导者关注人际关系,主动了解并积极满足员工需要(密西根模式支持此取向).生产取向的领导者强调工作技术和任务进度,关心工作目标的达成.18 赫塞和布兰查德发展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影响领导者风格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下属的成熟度,即个体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能力与意愿.成熟度包括两个方面:①工作成熟度;②心理成熟度.19 赫塞和布兰查德将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两个维度相结合,得出四种领导风格:①指导式(高工作 低关系):领导规定工作任务㊁角色职责,指示员工做什么,如何做.②推销式(高工作 高关系):领导不仅表现出指导行为,而且富于支持行为.③参与式(低工作 高关系):领导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④授权式(低工作 低关系):领导提供较少的指导或支持,让下级自主决定.20 领导者的三种主要技能是技术技能㊁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①技术技能:一个人对于某种类型的程序或技术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②人际技能:有效地与他人共事和建立团队合作的能力.③概念技能:按照模型㊁框架和广泛联系关系进行思考的能力.例如,长期计划就需要用到概念技能.在越高的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理职位上,概念技能的作用也就越重要.概念技能处理的是观点㊁思想,而人际技能关心的是人,技术技能涉及的则是事.21 管理层级越高,工作中的技术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小,而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大.22 西蒙的决策阶段:智力活动阶段ң设计活动阶段ң选择活动阶段.23 明茨伯格的决策阶段:确认阶段ң发展阶段ң选择阶段.24 经济理性模型.决策者在任何方面都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具备以下特征:①从目标意义上分析,决策完全理性.②在完整和一致的偏好系统,使决策者在不同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③决策者可以知道所有备选方案.④对计算复杂性无限制,可以通过计算选择出最佳备选方案.⑤对于概率的计算不存在任何困难性.25 相对于理性模型而言,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更加接近现实.该模型认为:①在选择备选方案时,决策者试图使自己满意,或者寻找令人满意的结果.满意的标准可以是足够的利润㊁市场份额㊁价格等.②决策者所认知的世界是真实世界的简化模型.③采用的是满意原则而非最大化原则.④可以用相对简单的经验启发式原则,或者商业窍门,以及一些习惯来进行决策.注:有限理性模型与理性模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程度上,而非质的差异上.26 决策风格可以归纳为两个维度:价值取向与模糊耐受性.价值取向是指决策者关心的是任务和技术本身,还是人和社会的因素.模糊耐受性是指测量到的决策者需要的结构和控制的程度(低模糊耐受性),以及是否有能力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工作(高模糊耐受性).27 两个维度上各有高低的区分,组合起来,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决策风格:①指导型:低模糊耐受性㊁倾向于关注任务和技术本身.②分析型:高模糊耐受性㊁很强的关注任务和技术取向.③概念型:高模糊耐受性㊁倾向于关注人和社会.④行为型:低模糊耐受性㊁倾向于关注人和社会.第三章㊀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1 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①组织结构设计.②保证组织正常运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设计.2 古典的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的,只对组织结构的设计进行研究;现代的组织设计理论是动态的,它包含组织结构设计和运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企业员工的分工协作关系;设计组织结构的目的是为体系.4 组织结构又可称为权责结构,实际中通常以组织图或组织树的形式出现.其主要内容有:①职能结构:完成企业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及其比例㊁关系.②层次结构:各管理层次的构成,又称组织的纵向结构.③部门结构:各管理部门的构成,又称组织的横向结构.④职权结构:各管理层次㊁部门在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和相互关系.5 组织结构的三要素:①复杂性.复杂性是指任务分工的层次㊁细致程度.②规范性.规范性是指使用规则和标准处理方式以规范工作行为的程度.③集权度.集权度是指决策权的集中程度.6 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特征因素和权变因素.7 进行职能分析和职能设计是组织设计过程中的首要工作;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是组织设计的主体工作.8 行政层级式组织形式是德国学者马克斯 韦伯首先提出的.9 行政层级模式的决定因素:①权力等级;②分工;③规章;④程序规范;⑤非个人因素;⑥技术能力.决定工作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能力和绩效,而不是其他非个人因素.10 行政层级形式的适用范围:复杂/静态环境.11 职能制(法约尔)的主要特点:①职能分工;②直线 参谋制;③管理权力高度集中.12 职能制的缺点:①狭隘的职能观念;②横向协调差;③适应性差;④企业领导负担重;⑤不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㊁能够经营整个企业的管理人才.13 职能制的适用范围:简单/静态.职能制结构主要适用于中小型的㊁产品品种比较单一㊁生产技术发展变化较慢㊁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企业.14 矩阵组织形式的特点:①一名员工有两位领导;②组织内部有两个层次的协调;③产品部门(或项目小组)所形成的横向联系灵活多样.15 矩阵组织形式的优点:①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②有利于顺利完成规划项目,提高企业的适应性;③有利于减轻高层管理人员的负担;④有利于职能部门与产品部门相互制约,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矩阵组织形式的缺点:组织的稳定性较差;双重领导的存在,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易产生责任不清㊁多头指挥的混乱现象;③机构相对臃肿,用人较多.17 矩阵组织形式的适用范围:复杂/动态.矩阵结构适合应用于因技术发展迅速和产品品种较多而具有创新性强㊁管理复杂的特点的企业.18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的特点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产品或地区分别建立经营事业部,实行集中决策指导下的分散经营.每个事业部都是实现公司目标的基本经营单位.19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的优点:①有利于总公司的最高层摆脱具体管理事物,集中精力于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②增强企业的活力;③有利于把联合化和专业化结合起来,提高生产效率.20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的缺点:①容易使各事业部只顾自身的利益,减弱整个公司的协调一致性;②公司和各个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复,会增加费用和管理成本.21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的适用范围:产品种类多且产品之间工艺差别大,或市场分布范围广且市场情况变化快㊁要求适应性强的大型联合企业或公司.22 团队结构形式:目前组织工作活动的最流行的方式.23 虚拟组织形式: 可以租用,何必拥有? 这是虚拟组织的实质.24 无边界组织形式.无边界组织形式所寻求的是通过组织扁平化来减少指挥链,对管理幅度不加限制,取消各种职能部门,代之以授权的团队.25 组织文化是指控制组织内行为㊁工作态度㊁价值观以及关系设定的规范.简单地说,组织文化就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26 组织文化的功能:①导向作用;②规范作用;③凝聚作用;④激励作用;⑤创新作用;⑥辐射作用.27 组织文化的内容:创新与冒险㊁注重细节㊁结果导向㊁人际导向㊁团队导向㊁进取心㊁稳定性.28 组织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①物质层;②制度层;③精神层.组织文化的物质层㊁制度层和精神层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则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及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也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组织文化中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人而准备的地方.提供大量的专业化培训.②俱乐部型:非常重视适应㊁忠诚感和承诺,培养通才.例如政府机构和军队等.③棒球队型:鼓励冒险和革新,重视创造发明.如会计㊁法律㊁软件开发等行业领域比较普遍.④堡垒型:着眼于公司的生存,工作安全保障不足.如大型零售店等.30 管理层次较少㊁组织结构趋于扁平的组织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较为灵活,开放,从而鼓励员工的自主决断.31 集权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在组织中形成民主㊁参与㊁开放㊁自主的文化.32 员工的多样化程度低㊁以内部招聘为主的组织倾向于拥有强调稳定和连续性的文化,而反之,多样化程度高㊁以外部招聘为主的组织重视灵活性和创新的价值.33 组织变革的方法:①以人为中心的变革.人员的变革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变革.②以结构为中心的变革.这种分化与统合就是组织结构的变革,包括重新划分和合并新的部门,调整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任免负责人,明确责任和权力等.③以技术为中心的变革.④以系统为中心的变革.34 传统的组织发展方法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①结构技术:是通过有计划地改革组织的结构,改变其复杂性㊁规范性和集权度的技术.②人文技术:是通过沟通㊁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的技术,主要包括:敏感性训练㊁调查反馈㊁质量圈㊁团际发展等.35 一个好的团队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规模小,能力互补,有共同的意愿㊁目标和工作方法,情愿共同承担责任.第二部分㊀人力资源管理第四章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1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略管理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共同发展的结果.2 审视企业内部的资源,研究者们发现组织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企业优势资源的以下四个条件:价值㊁稀缺性㊁不可模仿性㊁不可替代性.3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对人力资源各种部署和活动进行计划的模式.是指组织采用战略的眼光和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组织㊁实施和控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4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的注意力集中于:改变结构和文化,组织绩效和业绩,特殊能力的开发,以及管理变革.它的目的是:通过确保组织获取具有良好技能和良好激励的员工,使组织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组织的战略能力,依靠人们实现战略目标和依靠核心人力资源建立竞争优势.5 目前并非所有的组织愿意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①管理层的价值观;②对待风险的态度;③员工技能的性质;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可能性.6 组织的总体战略有以下三种类型:(1)成长战略.组织的成长战略可以分成内部成长与外部成长战略.①采用内部成长战略的组织关注市场开发㊁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开发.②外部成长战略通常是通过购并竞争对手(横向整合),或购并其他可能提供原材料或作为本组织分销链组成部分的组织(纵向整合),从而扩展资源或强化市场地位.(2)稳定战略或维持战略.采用这种战略的组织重要的是确定关键员工,并制订特殊的人才保留战略以留住他们.(3)转向或紧缩战略.采用这种战略的组织一般决定压缩或精简业务,力图增强基本能力.所以裁员常常是这一类组织的主要问题.7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组织力图提高效率㊁削减成本,将节省的资金用于吸引顾客.这种战略假设产品价格的小幅度变化会对顾客的需求产生重大影响,还假设,顾客对价格比对品牌更敏感.8 实施差异化战略的组织往往让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不同于竞争对手.组织极力追求顾客对某种特殊品牌的忠诚.对于采用差异化战略的组织而言,产品设计或服务多样化的创造与创新是关键.因此,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是激励创新.9 实施聚焦战略的组织认为,不同的细分市场有不同的需求,并极力去满足某一特定群体的需求.此时,关键性问题是确保员工清楚地了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个特殊市场的独特性.培训和保证顾客满意是这种战略的关键因素.10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投资的方法考虑回报,从关注人力资源增值的角度考虑费用支出.11 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的四种角色:战略伙伴㊁管理专家㊁员工激励者及变革推动者.12 职能职权是顾问性质的职权关系,即进行调查㊁研究并向直线职权提出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培训与开发本章知识体系一、培训与开发的决策分析二、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与管理三、职业生涯管理一、组织进行培训与开发的决策分析1. 如果培训开发员工可以提髙组织的收益计算三方面的预期净价值:(掌握)(1)培训开发的支出C。

(2)员工参加培训与开发给组织带来的收益B。

(3)组织支付给员工的加薪S。

只有B-S超过C,则培训开发就会提高组织的收益。

一般培训开发S是正的,但少于13。

2. 影响培训与开发利润的因素:受训员工可能的服务年数受训员工技能可能提高的程度受训员工的努力程度和对组织的忠诚度二、培训开发决策的制定许多组织对培训开发不重视,表现在以下方而:(1)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报比英他类型的投资回报更难量化:(2)培训与开发的效果滞后:(3)很多组织都视培训为一种开支或一种员工福利,而不是一项投资。

【例题・单选题】从投资的成本一一收益角度分析,组织适合做培训投资的条件是()。

A. c~s>b B・ b-s>cC. s~b>cD. b>c[答疑编号708100101]『正确答案」B(b—培训可带来的增值,C—培训的支出,S—员工受训而要求的加嶄)第二节培训开发的组织与管理一、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体系1 •设立培训与开发机构,要考虑两个因素:(1)组织的规模;(2)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在大型组织中,一般设置专门的培训与开发机构,具体有两种模式:(1)培训与开发机构隶属于人力资源部,是其中的一个部门。

(2)培训与开发机构与人力资源部并列,是组织的一个独立部门。

前者的优点:便于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培训与开发计划。

缺点:无法体现培训与开发在组中的战略位置,而且会受到其他工作影响,难以保证培训与开发的力度和连续性。

后者刚好相反。

此外,两个部门并列,难免会发生冲突。

企业大学是独立的培训与开发机构的一种扩展模式3二、培训与开发的组织管理:(一)培训与开发部门的职能:1. 制左支持企业战略的培训与开发战略;2. 分析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与开发的需要;3. 形成满足这些需要的建议和讣划;4. 制立年度培训与开发计划:5 •制泄年度培训与开发的预算:6. 确左企业外部的培训与开发的资源:7. 具体安排各种培训与开发的课程;8. 帮助和指导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计划;9. 管理好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档案;10. 维护培训与开发的场地和设施。

(二)管理层的培训与开发责任:直线经理承担主要责任。

三、培训与开发效果的评估(掌握)应用最广的是层次评估模型,将评估容分为:反应、学习、行为、结果、投资收益等五个方而。

(一)评估的容:1. 反应评估:评估受训人员的主观感受和看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评估方式。

常用访谈、问卷调査法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査法应用最为普遍。

2. 学习评估:重点是:学到了什么?评价知识、技能、态度评价方法:知识一一笔试;技能一一实际操作:态度一一自我评价的态度量表3. 工作行为的评估:重点是行为上有什么改变评价方法:面谈、直接观察、绩效监测、行为评价量表。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行为评价量表4. 结果的评估:硬指标和软指标结果如何是组织进行培训与开发效果评估的最重要容硬指标(产出、质量、成本、时间)软指标(工作习惯、工作满意度、主动性、顾客服务等)。

5. 投资收益评估(二)评估的时机1•培训与开发结束时的评估2. 培训与开发的回任评估(三)评估的方法1. 评估方法的分类:(1)控制实验法:是评估培训与开发效果最好、最正规的方法不适用于那些难于找到疑化绩效指标的培训与开发项目或活动(2)问卷调査法:是常用的培训与开发效果的评估方法。

问卷收集的信息包括:受训人员对培训与开发项目的看法:受训人员所学的知识、技能;受训人员所学的新知识的能力:培训与开发的目标是否达成。

2. 具体的评估的办法:1)培训开发结朿时的评估方法:利用知识或技能测验评左培训与开发的效果设计工作态度调査问卷来评定培训与开发的效果:利用调查表来征询受训人员对于培训与开发的建议:记录培训与开发期间受训人员得出席情况;根据培训与开发的责任人、协助人员等的报告评估培训与开发的效果:根据受训人员在培训与开发结束时的成绩来评估培训与开发的结果。

2)回任工作评估的方法:培训与开发结朿一段时间,涮查受训人员工作的绩效改善:实地观察受训人员的工作实况来评估培训与开发的效果:调查受训员工的上下级主管和下属;分析受训人员的人事记录资料来评估培训与开发的效果。

根据受训人员是否达到工作的标准;根据培训与开发活动的目标。

(四)培训与开发的评估报告:评估的过程评估的容评估的方法分析的结果第三节职业生涯管理一、职业生涯管理的概述(一)职业生涯的涵:狭义:职业生涯是个体在他、她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选择从事工作的一个总的行为的过程。

广义:职业生涯是贯穿个体一生的系列活动,包括有崭的,无崭的,上限从零岁人生开始。

职业生涯规划的焦点是放在个人目标与现实可行的机会的配合上。

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员工个人共同对员工职业生涯进行设汁、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的综合性过程。

包括:组织主动实施的生涯管理和个人主动实施的生涯管理(二)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对组织的重要性:1•使员工和组织共同发展,以适应组织发展与变革:2. 为组织培养后备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和髙级技术人才;3. 从组织部培养的员工在组织适应性方而比从外而招聘的强:4. 满足员工发展的需要,增强员工对组织的承诺。

对个人的重要性:1. 通过参加职业生涯活动,员工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为发挥自己的潜力奠立了基础;2. 可在组织中学到各种可用的知识,锻炼能力,增加员工自身的竞争力:3. 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要。

二、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法(掌握) (一)职业生涯管理的模式索南费尔特等人提出划分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式的两个维度:一是组织中人力资源对外部劳 动力市场的开放性,二是组织部员工晋升竞争的激烈程度。

由此可将组织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模式 划分为四个类型:1. 城堡型。

对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髙,而部晋升竞争程度低,员工就业安全的主要威胁 来自外部竞争。

2. 棒球队型。

对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髙,部晋升竞争程度也高,员工就业安全和职业前 程受到来自外部竞争和部竞争的双重威胁。

3. 俱乐部型。

对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低,部晋升竞争程度也低,员工就业安全受到的威 胁很小。

4•学院型。

对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低,但是部晋升竞争程度高,员工的就业安全和职业 前程主要取决于其在组织中的表现。

外部劳动力市场开欣性(二)职业生涯的管理方法(熟悉)1.组织层次的职业生涯管理方法(1)提供部劳动力市场信息A. 公布职位空缺信息B. 介绍组织的职业生涯通道职业生涯通道,也称职业生涯路线或职业生涯道路,是指个体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 列岗位和层级所形成的链条,是个体一生的职业生涯轨迹。

包括三种类型,1)横向通道…员工在同 一个管理层级或同一个技术、技能等级上不同岗位或不同工种之间的变动路径;2)纵向通道…员工 在不同管理层级、技术等级、技能等级上下之间的变动路径;3)双通道。

同时承担管理工作和技术 工作。

C.建立职业生涯信息中心(2)成立潜能评价中心用于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提升的可能性评价。

常用方法:①评价中心;②心理测验:③替换或继任规划。

(3)实施培训与发展项目具体包括:①工作轮换;②利用公司、外人力资源发展项目对员工进行培训:③参加组织部或 外部的专题研讨会;④专门对管理者进行培训或实行双通道职业生涯设计。

2.个人层次的职业生涯管理方法(1)给个人提供自我评估工具和机会具体方法:①职业生涯讨论会:②提供职业生涯手册:③退休前讨论会。

(2) 职业生涯指导与咨询实施职业生涯指导与咨询的人员主要来自三而:一是人力资源部的专业人员或具体负责人;二 是员工的直内部晋升竞争懑烈程度低 高接主管;三是组织外的专业指导师或咨询师。

【例题•单选题】对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开发程度高,而部晋升竞争程度低,员工就业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外部竞争。

具有这种特点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式是()。

A.城堡型组织B.棒球队型组织C.俱乐部型组织D.学院型组织[答疑编号708100102]『正确答案」A三、职业生涯管理效果的评估可以用以下四个方面的标准来衡量:1. 是否达到个人或组织目标及程度2. 具体活动的完成情况3. 绩效指数变化4. 态度或知觉到的心理变化四、职业生涯管理的注意事项应注意:(一)职业生涯管理活动要与组织的人力战略、招聘、绩效评估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相互配合, 统筹考虑。

(二)得到组织高层的支持,特别是在政策、经费等方而。

(三)鼓励直线经理参与职业生涯发展活动。

(四)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

员工的个体差异重点包含:1.职业兴趣(掌握)心理学家霍兰徳提出职业兴趣类型理论。

英原则是:(1)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可以被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等6种。

(2>职业环境也可以被分为现实的、研究的、艺术的、社会的、企业的和常规的等6种。

(3)个体的职业生涯选择是苴职业兴趣和职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现实型研究型常规型〈)艺术型社会型2.3. 职业生涯锚这是美国著名职业生涯管理专家埃徳加•施恩教授提出的。

职业生涯锚是指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生涯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职业生锚的容包括:(1)自省的才干与能力(2)自省的动机与需要(3)自省的态度与价值观。

职业生涯锚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产生于早期职业生涯阶段,以个体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

(2)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而的相互作用与整合。

(3)不可能根据各种测试提前进行预测。

(4)并不是完全固立不变的。

职业生涯锚具有5种基本类型:(掌握)(1)技术/职能能力型(2)管理能力型(3)安全稳定型(4)自主独立型(5)创造型在个人职业发展和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中,职业生涯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有助于识别个体的职业生涯目标和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

(2)能够促进员工预期心理契约的发展,有利于个体与组织稳固地相互接纳。

(3)有助于增强个体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提髙个体和组织的绩效。

(4)为个体中后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