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及方式的研究
新版美国眼科临床指南(PPP)对间歇性外斜视诊治的指导及解读
![新版美国眼科临床指南(PPP)对间歇性外斜视诊治的指导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d772f81941ea76e59fa0402.png)
得分
项目
家庭评估
0分 从未观察到斜视 /闭一眼
1分 偶尔观察到看远时斜视 /闭一眼(<50%的时间)
2分 经常观察到看远时斜视 /闭一眼(>50%的时间)
3分 看远和看近均有斜视 /闭一眼
诊室评估 -看近 0分 仅在遮盖试验时表现出斜视,不需要眨眼或重新注视
便会恢复融合 1分 在遮盖试验后需眨眼或重新注视恢复融合
Haggerty等[3]提出了间歇性外斜视的纽卡斯眼位 控制能力评分(NewcastleControlScore,NCS,表 1)标 准,在 此 基 础 上 制 定 了 修 订 版 NCS(revisedNCS, RNCS,表 2)标准[4],为患者日常和就诊时的眼位控制 能力进行评分,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手 术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常用的评价方法。
【Abstract】 Intermittentexotropiaisthemostcommontypeofexotropia.Basedonthe2017editionofthe PreferredPracticePattern(PPP),thispapermakesanunderstandingofthestandardizeddiagnosisandtreatmentof intermittentexotropiafrom fouraspects:medicalhistory,specializedexaminationofstrabismus,classificationand treatment.
2分 自发性表现出斜视或者融合中断无法恢复
诊室评估 -看远 0分 仅在遮盖试验时表现出斜视,不需要眨眼或重新注视
便会恢复融合 1分 在遮盖试验后需眨眼或重新注视恢复融合
儿童斜视手术注意事项 手术的过程
![儿童斜视手术注意事项 手术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c91cdfd7cd184254a35357c.png)
儿童斜视手术注意事项手术的过程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发现,小孩子好像特别爱玩手机,或者是玩电脑,只要给他这些仪器,他就能玩上一整天。
儿童斜视在生活中不算少见,这些与儿童的用眼习惯或者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有关。
斜视给儿童带来的影响并不算少,首先会影响到视力,大部分出现斜视的儿童都有视力下降的情况,因此要尽快调整好斜视,才能恢复视力。
那么儿童斜视手术方法有哪些?儿童斜视手术方法对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经戴镜3~6个月后检查仍有12Δ以上者均作为手术对象,手术原则是根据AC/A比值,融合力大小及内斜度的多少来决定手术。
但手术必须是在戴全矫远视镜下测量出的内斜度数,如AC/A比值高、融合力低行双眼内直肌后徒术,相反行双眼外直肌缩短术。
单眼内斜视,行斜视眼的内直肌后徒术、外直肌缩短术。
对内斜视度数较大者,因考虑辐辏功能,所以除做双眼内直肌后徒5~6mm外,主要采取外直肌缩短加前徒的联合手术。
一般可矫正70Δ~90Δ度数。
对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根据外斜视三种类型(外展过强型、集合不足型和基本型)选择手术方式。
外展过强型行双眼外直肌后徒,不足部分行内直肌缩短。
集合不足型行双眼内直肌缩短,不足部分行外直肌后徒。
基本型一般以单眼非对称性手术为主。
A-V征斜视,在矫正水平斜视的同时,将双眼内、外直肌垂直移位,内直肌向A征V征的闭口端移位,外直肌向A征或V征的开口端移位。
上下移位根据A-V征大小决定,一般5mm~10mm即可。
儿童斜视手术的适应症我们认为先天性斜视或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应当尽早手术矫正,这将有助于儿童立体视觉的恢复,如不能早期矫正眼位,将会对立体视觉的发育造成难以恢复的损害,对调节性内斜视或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应先配戴全矫眼镜,对戴镜后斜视度不稳定的患儿要等待和观察,待其斜视度稳定后再行手术。
手术应做戴镜下测的斜视度数,对间歇性外斜视和双眼视功能不好或有异常视网膜对应者应尽早做手术矫正。
手术年龄不能做硬性规定,只要符合手术条件,就应及早手术治疗,但是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术前术后检查,所以有时检查结果不一定完全可靠,应反复检查。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观察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42a7965011ca300a6c39020.png)
Cl i n i c a l Ob s e r v a t i o n o n t h e Ope r a t i o n Tr e a t me n t o f I n t e r mi t t e n t Ex o t r o p i a
F U C h e n g b i n , 3 l N T a o WA N G Q i 由u Z O UZ h i l i n g , Y U We i x i a ( D o n g g u a n K a n g h u a Ho s p i t a l , D o n g g u a n 5 2 3 0 8 0 , C h i n a )
间歇性外斜视40例手术疗效分析
![间歇性外斜视40例手术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21896d783e0912a2162a14.png)
双 眼单视 功 能 。
【 关键 词】间歇性 外斜视 ; 手术 ; 位 ; 正 眼 矫 【 中图分 类号】R 7 .1 7 74 [ 文献 标 识码】B [ 文章 编号】1 7 — 7 1 2 1 1 — 1 8 0 6 3 9 0 ( 0 2)7 0 2 — 2
O p r to c a ie e f c na y i f 4 a e a in s wih i e m it n x e a i n ur tv fe t a l ss o 0 c s s p te t t nt r te t e -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和疗效观察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和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d60a0462e3f5727a5e96264.png)
重 建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结 论 : 议 5岁 左 右 可 以 配 合 眼位 检 查 , 合 功 能 未 完 全破 坏 , 时 手术 为合 适 时 机 , 后 易 于 重 建 融 此 术
建 双 眼 视功 斜 视 ; 眼视 觉 ; 合 功 能 双 融
文 献 标 识 码 : B
( e Pe pl Th o e S Hos ta l n Cou y, l n 0 30 Chi p i lofKe a nt Ke a 36 0, na)
Ab ta t Obe t e: td h eain e we n t e t n n fe to n e mi e te o r pas r ey . sr c jci To su y t e rlt s b t e h i g a d efc fitr t n x to i u g r v o mi t
M e h s: g y— i a e fi e m it nte ot o a p te sw e e op r td ,olow- o e y r c a n n heop t od Ei ht sx c s s o nt r te x r pi a int r e a e f l up f ron ea , onti i g t —
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异常, 防止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 发展,O gd较 2 gd 4 / m 0 / 作用更为明显, m 且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 :
E] 范小 红 , 春. 动脉 粥 样 硬 化 的发 展 情 况 及 其 影 响 1 王 颈 因 素 的 调 查 与 相 关 分 析 口] 中 华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 .
文 章 编 号 :6 1 6 1 2 1 ) 1 8 0 O 1 7 —8 3 ( 0 0 1 一O 1 一 3
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452e32bbcd126fff7050be3.png)
D p r e tfO hh l l y teFr ete s optl a g i , h n q 7 10, hn eat n o p tamo g . h it o, ’ H si S n qu S a g i 4 6 0 C ia m o sP  ̄ l ao h f u
术后远期 眼位 与
视度、 融合 功能及双眼视 觉功 能, 术后检查眼位 、 融合功 能及双 眼视 觉功能 , 并观 察疗效 。结 果
手术量及术前有 无双眼视 功能有关 , 与发 病年龄 、 手术年龄 、 视类 型无 关。手术年龄 较 早, 斜 术前 有融合 功能及 双 眼视觉功能 的患者 , 术后眼位更稳 定。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术前有无 融合功 能和双眼单视 功能对术后 眼位有较 大
【 e od 】 I e iet xt p ; pr i ;y o tn C r i f t K yw rs n r tn eooi O e t nE epsi ;uav ee t t r a m ao io te fc
vso . Pain swi o tp r tv uso u t n a i o u a ii n f ci n a d y u g o r to g ii n te t t p so e a ie f in f n i nd b n c lr vso un to n o n pe ain a e h co
ai n a e a d t p f ta imu ,b t sc re ae t e o e ai e q a t y a d p e p r t t d wi t p r t u n i n r o e ai i o u a o y s wa h h v t v
间歇性外斜视诊断与治疗PPT
![间歇性外斜视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e91f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2.png)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间歇性外斜视病史
环境因素: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
眼部疾病:如屈光不正、弱视等
神经பைடு நூலகம்统疾病:如脑瘫、癫痫等
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
其他因素:如头部外伤、药物副作用等
症状表现
眼睛向内或向外 偏斜
斜视程度可随年 龄增长而加重
可能伴有视力下 降、复视等症状
斜视程度可能随 疲劳、紧张、注 意力集中等因素 而加重
Part Seven
间歇性外斜视的常 见问题解答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间歇性外斜视?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经常向同一 方向偏斜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在阅读、看 电视或玩游戏时 容易疲劳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在光线较暗 或看远处物体时 容易偏斜
观察孩子的眼睛 是否在注意力不 集中或情绪激动 时容易偏斜
间歇性外斜视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间歇性外 斜视是一 种常见的 眼科疾病, 主要表现 为眼睛向 外斜视。
手术治疗 是间歇性 外斜视的 一种治疗 方法,但 并非所有 患者都需 要手术治 疗。
手术治疗 的目的是 矫正眼位, 改善外观, 提高生活 质量。
手术治疗 的适应症 包括:病 情严重、 保守治疗 无效、影 响生活质 量等。
手术治疗 的风险包 括:手术 并发症、 术后复发 等。
诊断:眼 科检查, 排除其他 眼病
治疗方案: 佩戴眼镜, 进行视觉 训练
治疗效果: 斜视程度 减轻,视 力保持正 常
随访观察: 定期复查, 调整治疗 方案
案例二:成人间歇性外斜视的诊断与治疗
患者情况:年龄、性别、症状等 诊断过程: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等 治疗过程:手术方法、术后恢复等 治疗效果:改善情况、注意事项等
间歇性外斜视眼位控制力评分综述
![间歇性外斜视眼位控制力评分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b3f967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8.png)
间歇性外斜视眼位控制力评分综述许丽丽;杨先;张雨晴;唐春【摘要】·Eye position control is essential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ermittent exotropia, which it may be a caritia for the surgery intervention, as well as a indicator for the severity of the deviation. Thus, the quantitaties of intermittent exotropia eye position control ability is crucial. This article aims to review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the eye position control of intermittent exotropia, so as to clearly a need for a well planned, prospective clinical intervention.%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管理中,眼位控制力至关重要,它是评价手术时机的重要参考指标及监测和判断病情发展严重程度的必要指标之一.因此,眼位控制能力的量化成为间歇性外斜视评估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位控制力评估方法做一综述,帮助临床医生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8(018)004【总页数】4页(P664-667)【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眼位控制力;手术时机【作者】许丽丽;杨先;张雨晴;唐春【作者单位】266000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医学院;266000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266000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医学院;266000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0引言间歇性外斜视是最常见的外斜视类型[1-2]。
治疗间歇性外斜视(专业文档)
![治疗间歇性外斜视(专业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fa721cb360cba1aa811daf0.png)
治疗间歇性外斜视(专业文档)治疗间歇性外斜视1、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有明显屈光不正,特别是散光和屈光参差的患者,为保证视网膜清晰像,应该全部矫正;外科伴有近视乾,应该全矫;外斜伴有远视者,矫正远视将减低调节性集合,使外斜增加,需要全矫还是部分矫正,要完全取决于远视程度、患者年龄和AC/A比值,通常小于+2.00D婴幼儿,可不予矫正,较大患者为避免屈光性疲劳,矫正远视通常是必要的。
年老年有外斜伴老视眼,调节减弱,如有远视,需要矫正,可以给最小度数以利于看近。
2、负球镜用负镜矫正间歇性外斜视,可做为一暂时性措施,或放于双焦点镜上半部,以治疗分开过强;或放于双焦点镜下半部,以治疗集合不足,刺激其调节性集合,控制外斜,这种治疗方法,不应提倡,患儿用这种方法治疗,常引起视力疲劳。
3、三棱镜及遮盖疗法底向内三棱镜可加强双眼中心凹刺激,约有1/2~1/3偏斜可用三棱镜刺激融合得到矫正,最近有人提出在间歇性外斜视初期,遮盖为一良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用这种方法治疗,大约40%患者其显斜(看远)可以变为隐斜。
早期的间歇性外斜视,因为大部分时间为外隐斜,显斜次数不多,偏斜度不大,不主张手术治疗。
4、手术治疗对竭生外斜视手术最适宜年龄目前还有争论。
有人主张手术愈早愈好,否则会变成恒定性外斜。
5、过矫的处理有报告外斜术事过矫的患病率介于6%~20%。
外斜术后,立即发生大度数过矫,患者应在24小时内再次手术,因为有可能发生肌肉丢失或滑脱,外直肌与内直肌相比,不易丢失。
若机械因素内直肌过多量截腱,也可发生明显过矫,但过矫量不如前者大。
6、欠矫的处理外科术后残留大度数外斜大于15~20△,可在第一次术后6~8周内行2次手术,这种情况应做为一个新病例来考虑。
若残余斜度看远斜角等于看近斜角,第一次术式为后徙-截腱术,则另一眼可做同样的手术;第一次术式为双侧外直肌后徙,可做一侧外直肌边缘性肌切开合并同侧内直肌截腱。
若残余外斜看远角大于看近斜角,第一次术式为双侧外直肌后徙术,则外直肌应再后徙或外直肌边缘性切开术;第一次术式为后徙-截腱术,可做另一眼外直肌后徙术。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84例手术疗效分析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84例手术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d9a218a2161479171128f4.png)
13 手 术 方 式 .
全 部 以三 棱 镜 检 查 度 数 作 为 手术 依 据 : 斜 按
视 类 型 设 计 手 术 方 式 和 肌 肉 , 开 过 强 型 行 双 侧 外 直 肌后 徙 分 术 , 合 不 足 型 行 双 侧 内直 肌 截 除 术 , 本 型 与 类 似 分 开 过 强 集 基 型 行 单 侧 外 直 肌 后 徙 联 合 内 直 肌 截 除 术 , 最 大 斜 视 角 设 计 按 手术量 , 手术 量 按 外 直 肌 后 徙 1 矫 正 1~ 2( ~3 , mm 。 。2 ) 内 直肌缩短 1 矫 正 斜 度 2~3( ~ 5 设 计 。外 直 肌 后 徙 mm 。 。3 ) 量6 9 ~ mm, 直肌 缩 短 量 ( 除 量 ) ~ 6m 内 截 3 m。不 能 配 合 手 术 者 应 在 全 身 麻 醉 下 进 行 手 术 , 麻 术 者 按 术 前 三 棱 镜 检 查 全
・ 34 0 ・ 3
J r lo qh rM e ia le e。01 Vo. 1, . 1 ouna fQiia dc lColg 2 0, 13 No 2
儿 童 间歇 性外 斜 视 8 手 术疗 效 分 析 4例
张巍 巍 田 虹 喻 巍 张 晶旭
3 讨 论
间 歇性 外 斜 视 是 介 于 外 隐 斜 与 恒 定 性 外 斜 之 间 的 一种 斜
视类 型 , 儿童 多 见 , 视 角 因 受 融 合 机 能 的 影 响 , 发 生 改 变 , 斜 常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 童斜视 常见病 , 占外 斜 视 的 8 , O 随
术后 复 发 率 高 , 而 手 术 时 机 的选 择 和 手 术 设 加 而 逐 渐 加 重 , 后 失 代 偿 成 为 恒 定 性 外 斜 视 。 最 斜 视 手 术 的 目的 不 仅 是 改 善 外 观 , 重 要 的是 建 立 正 常 的 视 更
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分析
![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d5e09351e79b89680226a8.png)
义, 有研究将 PR扩增技术和 D A芯片技术结合检测艾滋病病 C N
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分析
白永泉 李 岚
3 00 ) 30 6 ( 西省 人 民 医院 眼科 江
[ 摘
要] 目的 研 究间歇性外斜视 临床特 点、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 总结 6 例 间歇性外斜视病人-床特点 ,对其 手术 时机 7 1 盏 成人 常以与视力有 关的症状 为主要 主诉 ,外斜影响外观 为第二位 。成人间歇性外斜视 的手术应保守,手术 目的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7 —0 5( O 7 2 0 2 - 8 6 2 5 8 2 O )1 _ 180 眼位和第二眼位的斜视角及单眼包盖至少 1 h后 的最大斜
和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成人 间歇性外斜视就诊原 因是 以视疲劳、阅读 困难为最多见症状;手术评价是 以改善术前 症状 为依
据 。结论
以改善消除术前症状为主 ,手术成功就在 于术 中尽量将眼住调整至 内隐斜 为好。 中图分类号:R 7 . 1 7 74
在间歇性外斜 的临床研究中, 因此类型外斜 视常发生于 儿童早期,所 以既往 的研究对象大童 ,本文分析研究 6 7例成 年人 (8 5 1- 8岁)的间歇性外斜视,发现其临床特 征及处理与 儿童不一样。 现将总结报告如下:并提 出处理原则,以引起
来说, 前病毒载量与血浆病毒载量是平行的, 具有相关性; 但是,
经过高效抗逆 转录病毒 H A T治疗后, AR 血浆病毒载量可能检测 不到, 前病毒载量依然可 以检测到; 前病毒载量, 也应该成为一
个评价 HA T A R 疗法 的指标。
3 生 物 芯 片 技 术 的应 用
检测方法应用于实验室检测. 基因芯片技术 的应用给HI 实验 V
关于斜视诊断和治疗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讨论
![关于斜视诊断和治疗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4cf193ad02768e9950e738de.png)
整理课件
37
四、治疗方法中的一些问题
1.集合训练(笔尖训练)治疗
经过观察,认为对控制眼位无效。 诱发过度的自主性集合,但不能改善融合功能。 患者通过自主性集合和调节性集合控制眼位,
可诱发假性近视,产生视疲劳。当患者年龄渐 大,调节与集合能力减低,视疲劳更加明显。 手术:在术中过矫,或因集合掩盖了实际的斜 视度,使手术低矫。 主张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不使用集合训练。
– 双眼黄斑中心凹为视网膜对应点,其视 觉方向与眼位相符,所以内斜视为交叉 复视,外斜视为同侧复视。
整理课件
13
右眼外直肌麻痹
整理课件
14
右眼上斜肌麻痹
整理课件
15
两类检查方法的原理不同,不能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结果,否则会得出 错误的诊断。
整理课件
16
3.复视的可能原因
麻痹性斜视:
– 先天性:通常有代偿头位, – 后天性:以复视为主要症状。
多数人认为应尽快提高弱视眼的视力,使之具 备建立正常双眼视的条件后,尽早施行手术矫 正眼位。
美容正位的应择期手术。
整理课件
36
– 先行手术,术后双眼视力不等,仍不能建立完 善的双眼视。
– 术后治疗弱视还要继续遮盖单眼,不利于双眼 单视的建立。
– 手术后从外观上认为患儿的斜视已经治愈,不 再继续随诊,贻误了弱视的治疗。
41
谢谢
2005 - 4
整理课件
42
25
2.调节性内斜视:
– 内斜视合并远视:均应戴全矫镜观察。戴镜后 内斜度可能完全消失或减小,即为屈光性调节 性内斜视或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根据戴镜残留 的斜视度进行手术。
浅谈间歇性外斜手术治疗的体会
![浅谈间歇性外斜手术治疗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4e7f0c5a1c7aa00b52acba6.png)
设计手术方案及 术者经验和精巧手术操作有关。术后 双眼视功能恢复与年龄有 关,年龄越 小恢复率越 高,3 8岁为 10 - 0 %,
91 — 4岁为 7 . 1 %,大于 1 4 5岁双眼视功能恢复 困难 ,手术 时机越早越好 ,年龄越 小,双眼视 功能恢复越好 。
中图分类号 :R 1 6
Ⅱa d lo e i i r c u e i h I i a o xt r a n l p n t b a1f a t r s w t l z r v e e n 1 I
针眼感染是较常见 的并发 ,通过针 眼护理及换药,一般都
可 以获得 良好的预后 。 骨延长术对 力线要求较高 , 术中应重视 骨折端的对位 对线 。肢体延长速度要适宜,每 日 l m,骨膜、 m
1 检 查方法:术前术后角膜映光法 、同视机检查法 ; . 2
包括 a 现象及双眼视功能 ( v 三级 );三棱镜+ 马氏杆或三棱 镜+ 遮盖 ,分别查 3 c 3 m和 5 的斜视角;单眼包扎 4 m 5分钟 以 上查远 、近斜视角,线状镜 远近检查 ,fu s i mu 立体 图等 。 t
浅谈间歇性外斜手术治疗的体会
李 彦 杨立新 张淑娥
( 东省 淄博 市第一 医院眼科 2 5 0 山 50 0)
[ 摘
要] 目的 观察 间歇性外斜手术治疗的 临床 效果及手术成功的 因素。方法
对 6 间歇性外斜视 手术治疗及术后进 6例 手术成功的 因素与术前细致检 查、合理
行分析。结 果 手术后 正住 率 1 周为 9 . %,8 为 7 . %,1年为 6.0 09 1 周 27 2 9 %。结论 7
节集合功能逐渐 减弱, 最后失代偿成为恒 定性外斜视。 其特 点
眼科疾病外斜视诊疗规范
![眼科疾病外斜视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8ee351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f.png)
外斜视诊疗规范一、间歇性外斜视【概述】外斜视在婴幼儿较内斜视少见,但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
患者可由外隐斜进展为间歇性外斜视,也可以一发病即为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斜视根据视远、视近时斜视度的不同,临床可分为4种类型:1.基本型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2.分开过强型视远时比视近时斜视度大于>15。
3.集合不足型视近时比视远时斜视度大于>30°。
4.假性分开过强型视远时斜视度明显大于视近时斜视度,但单眼遮盖1小时或双眼配戴43D球镜后,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临床表现】1.强光下喜闭一眼。
2.控制正位时有一定的双眼视功能。
眼位偏斜时偏斜眼可以有抑制,保持正常的视网膜对应,没有或很少有弱视。
3.无明显屈光不正,眼位偏斜与屈光不正无特殊联系。
【诊断要点】4可以发病较早,如1岁内出现,但发现较晚。
5.眼斜频率随年龄增大逐渐增加。
6.由于受融合控制斜视度数变化较大,疾病、疲劳及充分破坏融合时斜视度暴露充分。
【治疗方案及原则】1.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时机应掌握在双眼视功能受损前。
提倡早期手术。
2.集合训练可能有暂时效应,但不能矫正眼位,不要因集合训练而延误手术时机。
手术前尤其不应进行集合训练,否则容易出现手术后过矫。
二、恒定性外斜视【概述】恒定性外斜视较间歇性外斜视少见,可以生后即出现或由间歇性外斜视进展而来。
外斜视不能控制,眼球运动无明显限制,合并垂直斜视者可能有斜肌异常。
交替性外斜视时弱视不常见,单眼外斜视可以合并斜视性弱视。
根据视远、视近时斜视度的不同,恒定性外斜视也像间歇性外斜视一样可分为基本型、分开过强型、集合不足型和假性分开过强型四种类型。
【临床表现】1.外斜的程度变化较大,单眼视力较差时,偏斜度数较大。
2.经常为双眼交替偏斜,所以弱视不常见。
合并屈光参差或单眼斜视时,可以出现弱视。
3.5岁前出现眼位偏斜者可以有抑制存在,5岁后发病可以有复视存在。
4.可以合并垂直偏斜。
【诊断要点】1.外斜视恒定存在,眼位不能被融合机制控制。
间歇性外斜视何时需要手术
![间歇性外斜视何时需要手术](https://img.taocdn.com/s3/m/ea8ce27e01f69e314332949f.png)
间歇性外斜视为什么需要手术治疗?发表者:刘虎7881人已访问收藏临床上对于准确把握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是极为重要的。
如果过早的积极手术可能由于眼位的过矫导致继发性内斜视,使得原有的看近立体视觉受到破坏,并且给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会给再次手术带来诸多的困难。
如果消极等待由间歇性转变为恒定性外斜视或者交替性外斜视时,双眼视觉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害,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和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
多数外斜视的病情有逐渐发展不断加重的趋势;但是有部分病人观察多年都没有变化;还有 <10%的病人会逐渐改善,无须手术矫正。
因此在外斜视发展过程中,只有了解这些特点,才能确定哪些病人不需要手术矫正,哪些病人需要安排手术,在什么时间是最佳的手术时机。
von Noorden 观察了一组间歇性外斜视病人,由于不同的原因,他们没有做斜视矫正手术,随访 5-10 年。
前面所述的症状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加重的 75 %,无变化的 9 %,有改善无须治疗的 16 %。
间歇性外斜视病人在随访期间,应该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特别是那些恒定性斜视出现时间不到一半的病人,更应该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要掌握好手术时机。
要注意对病程有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随着年龄增长集合功能下降、调节力降低、单眼抑制出现、眼眶与眶轴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分开。
2.在斜视发展过程中,病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比如看近斜视度增加,或看远斜视度增加(比前者少一些);隐斜视变为间歇性的,或恒定性的;出现抑制现象。
外斜视手术操作本身并不复杂,关键是如何把握矫正的度数,做到适度!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目的和手术效果发表者:刘虎5559人已访问收藏手术目的是尽量矫正眼位,而且期望远期能够保持双眼正位。
目前许多眼科学家都主张,对于儿童的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术后近期内保持一种内隐斜或者小角度内斜视状态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眼位,具有稳定功能治愈的作用。
有作者认为,手术后的复视能够提供一种特殊的刺激,能够促进融合功能的恢复,这样融合性集合或者融合性分开功能得到恢复之后,对将来眼位的稳定、双眼单视的恢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斜视的最佳手术时机等
![儿童斜视的最佳手术时机等](https://img.taocdn.com/s3/m/93db8caa04a1b0717fd5dd89.png)
儿童斜视的最佳手术时机等作者:彭湘粤等来源:《家庭医学·新健康》2008年第07期儿童斜视的最佳手术时机彭湘粤婴幼儿出生后或6个月以内发现的先天性内斜视,手术应在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之前的1~2岁进行。
6个月以后发生的内斜视,切不可马上手术,一定要先散瞳验光,如有远视,先戴足量矫正眼镜3~6个月。
如果内斜完全矫正,则不必手术,继续戴镜即可治愈。
如戴镜6个月以上,内斜仅是减轻,残存斜视应尽早手术。
戴镜后斜视无变化者,更应早做手术。
单眼性恒定性内斜视可先采用遮盖疗法,促使变成交替性斜视,然后再行手术,这样对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更有利。
如遮盖半年以上仍无效,也可手术治疗。
外斜视儿童应早期手术,尤其是间歇性外斜视虽有负镜治疗,辐辏训练等保守治疗方法,但这些方法仅能减轻斜视度数,多达不到治愈目的。
该病首选手术治疗,并应在未形成显性外斜,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全部丧失之前尽早手术矫正。
本病在4~6岁手术最佳。
双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无明显屈光不正,证明戴镜治疗无效,应尽早手术。
斜视度很小且经常有变动的间歇性斜视暂缓手术,观察是否可以自愈,如斜视度逐渐加大再手术也不迟。
斜视合并弱视的儿童原则上先治疗弱视,后治疗斜视。
只有视力提高,手术效果才能巩固(但对于大度数的斜视要先矫正斜视,否则斜视眼不能很好地注视,弱视眼也无法很好治疗。
)对于合并有眼内疾患视力无法恢复的内、外斜视,手术宜在12岁以后进行,防止术后无双眼视控制而变成外斜视或外斜复发。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特别是有代偿头位的儿童应在3岁左右就手术矫正,而后天引起的麻痹性斜视则应尽力寻找病因,配合药物治疗,经半年治疗无效者方可考虑手术。
产房趣事张春涛我是高龄产妇,临近预产期时,检查的医生就告诫我说:“别等着自己生了,剖吧,提前十天就给你安排住院。
”可临预产期还有十九天,羊水就破了,一大早,就进了急诊室,等到下午一点钟才进了手术室,没办法,床位紧张呀!。
不同年龄患者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效果的观察
![不同年龄患者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效果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13fb4b31a37f111f1855b58.png)
化顽 固性腹水患者给予 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后直接 回输腹腔 治疗后 , 患者血 浆 总蛋 白、 血清总蛋白明显升高 , 腹水吸收明显 , 该法不 仅简便、 有效 , 还增 加了腹腔抗感染能力 , 减少了 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
4 其 他 疗 法 .
腹腔穿刺放液的适应症为① 高度腹 水影响心肺功能 ; 高度 腹水压迫 ② 肾 静脉 影 响其 血 液 回流 ; ③并 发 自发性 腹膜 炎 , 进 行 腹 腔 冲 洗 时 。腹 腔 穿 须 刺 放 液 是 治疗 肝 硬化 腹 水 的有 效 方 法 , 反 复 大 量 放 液 , 但 以丢 失 蛋 白质 和 电 解 质 , 致 电解 质紊 乱 , 此放 液 后 要及 时 补 充 蛋 白质 和 电 解质 。有 人 证 实 导 因
在 补 充 蛋 白 的情况 下 , 利尿 剂 耐 药 的 张 力性 腹水 病 人 , 次放 腹 水 4—6 对 每 L 是 安 全 的 , 液 后补 充 白蛋 白 1昏2 , 电解 质 、 清 肌 酐 改变 明显 减 少 。 补 O/L其 血 综 上所 述 , 医 内科 治疗 肝 硬化 腹 水 已 取 得 较好 的效 果 , 由于 对 硬 西 但 化 腹 水 的顽 固性 , 能 单 靠一 种 方法 或 药 物 , 加 强综 合 治疗 。 不 应
医学信 息
・
2 l ・ 8O
N .0 2 1 01 0 0
ME IA F R A 1N DC L N 0 M T0 I
临床 医学
相 互竞 争 醛 固酮 受 体 , 终 阻 断 mR A的 合成 , 制 N 2 最 N 抑 a+ K+交 换 , 少 N 强 而持 久 , 有 抗 肝纤 维 化 作用 。 减 a 还 +再吸收和 K+的分泌。付敏 等对 9 4例肝硬 化腹 水患者采用螺 内酯治 3 腹 水 浓 缩 回输 . 疗 , 内酯 用量 为 2 0 g d 分 3次 口服 , 程 3周 。结 果显 示 20r/ 螺 4m/, 疗 4 r d能显 g 腹 水 通 过浓 缩装 置 浓 缩 后 , 过 器 械 以一 定 速 度 回 输 给 患 者 。通 过 浓 通 著降低血清醛 固酮水平 , 2 h尿 N +明显增加 , 使 4 a 水钠潴留减轻 , 水减少 。 缩 回输 , 腹 可补充蛋白质 ,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 增加有效血容 量, 改善 肾血液 速尿是排钾利尿剂 , 作用于远 曲小管 。盖 秀芹等 l 对 口服氨体舒通无 明显 循环 , 4 J 消除部分潴留的水和钠 , 从而减轻 或消除腹水。曾晓华对 4 6例肝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及方式的研究目的探索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X(T)达到功能治愈的影响因素,比较双侧外
直肌后退术(BLR-rec)和单侧外直肌后退联合内直肌缩短术(R&R)两种术式的效果,为临床决定手术时机和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法和病例对照研究,对2015年8月~2016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斜视矫正术治疗的基本型X(T)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对66例斜视度在-25~-50PD的基本型IX(T)随机分组行BLR-rec和R&R,收集术前Newcastle评分、远近Worth4点灯、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IXTQ);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6个月眼位;术前、术后6个月远立体视(OPTEC6500视功能分析
仪,Functional Visual Analyzer,FVA;Frisby Davis Distance,FD2)、近立体(Frisby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手术方式。
术后6个月视远斜视角≤-8PD并且≤+4PD为眼位正位;斜视角>+4PD为过矫、>-8PD为欠矫,功能治愈是指眼位正位和立体视功能均恢复正常。
分析生活质量、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功能治愈的影响因素,获得最佳手术时机的截断点和最佳手术方式。
结果132例患者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84例,手术正位率为63.6%;欠矫44例,欠矫率为33.3%;过矫4例,过矫率为3.0%;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视远斜视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系数b=-0.093);术前33厘米Worth4点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系数
b=0.725),而术前33厘米Worth 4点灯ROC曲线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第1天眼位在0~+10PD的72例患者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
术后眼位对FVA 远立体视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36,P=0.045);术后FVA远立体视影
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和术前6米FD2远立体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系数b=-0.213;P=0.036,系数b=0.036)。
ROC曲线分析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术前6米FD2测量的远立体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752),最佳截断点是22.5。
患儿问卷总分和年龄、视远评分负相关,r分别是-0.453、-0.254,P分别是0.000、0.023;患儿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y)是主要影响因
素,y>12组做参照,9<y≤12组OR=8.243,P=0.108,6<y≤9组
OR=22.284,P=0.025,5≤y≤6组OR=64.929,P=0.001,随着年龄增大,生活质量评分降低,9<y≤12下降显著。
BLR-rec组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率68.75%、欠矫率18.75%、过矫率12.5%;R&R 组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率47.06%、欠矫率35.29%、过矫率17.65%,两组术后6个月眼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5);BLR-rec组术后6个月功能治愈率56.25%;R&R组术后6个月功能治愈率29.41%,,两组术后6个月功能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8)。
结论术后第1天眼位影响术后眼位正位率;术后第1
天的理想眼位是0~+10PD;术后远立体视可明显改善,6米FD2远立体视下降至22.5秒弧之前行手术治疗,可提高术后功能治愈率。
斜视角大、控制力差的X(T)患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随着患儿年龄增大,X(T)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逐渐增大。
BLR-rec术和R&R术对斜视度在-25~-50PD的基本型X(T)术后眼位及立体视重建的效果是相同的,但术后6个月内R&R术后回退大于BLR-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