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简介
![电镀工艺流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2b3011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a.png)
电镀工艺流程简介一、流程步骤:电镀工艺分为三个阶段,即电镀前处理、电镀过程、电镀后处理。
1、电镀前处理:镀件在进行电镀之前,要根据镀件的材质、表面状况和表面处理的要求进行预处理,如除去待镀工件油污、氧化皮等;对有表面粗糙度或光亮度要求的待镀工件,要进行机械抛光、电化学抛光、喷砂处理等,以改善镀件表面状况,使镀层质量达到要求。
当镀件表面有油污、锈蚀、氧化皮时,就会使镀层不致密、多孔,镀件受热时会出现小气泡、鼓泡;当镀件表面附着极薄的甚至肉眼看不见的油膜或氧化膜时,虽然也可以得到外观正常、结晶致密的镀层,但镀层与基体结合的并不牢固,在遇到外力的冲击、冷热变化时,镀层就会开裂、脱落。
只有在镀液和镀件表面有良好的结合,发生分子间力和金属间力的结合时,镀层与基体的结合才是牢固的,因此在电镀前一定要将镀件清洗干净。
2.、电镀过程:其主要工作有工件电镀表面积的计算、挂具的选择或设计、阴阳极的调整(距离、面积)、非镀表面的绝缘、电镀电流密度的选择、镀液的配制,然后进入电镀。
流程如下∶毛坯→磨光→抛光→化学除油→水洗→酸洗→水洗两道→淡碱浸渍甩干→上挂具→电解除油→酸洗水洗两道→电镀第一层(铜)→浸洗回收两道→漂洗两道→电镀第二过层(镍)→浸洗回收两道→漂洗两道→电镀第三层(铬)→浸洗回收两道→漂洗两道→热水洗→下挂具→干燥→抛光。
具体到某一种镀种、镀件,根据其要求,其工艺有所增减。
3、电镀后处理:电镀后处理直接影响镀层质量的好坏,是电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作用是清除表面残液、提高耐蚀性、提高镀层亮度、消除镀层应力、提高镀层结合力、改善镀层理化性能,它包括清洗、出光、除氢、钝化、干燥、防变色等。
二、电镀原材料电镀液的成分:电镀液主要包括主盐、导电盐、缓冲剂、络合剂、添加剂等,各自的作用如下:1、主盐:能提供镀液金属离子的盐,能在阴极上沉积,其沉积是所要求的金属盐。
主盐浓度要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并与其他成分维持恰当的浓度比例。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807d8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d.png)
电镀的工艺流程1. 简介电镀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方法将一层金属沉积到另一种金属或非金属表面的技术过程。
它主要用于增加制品表面的装饰性、耐腐蚀性以及提高导电性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常见的电镀工艺流程。
2. 电镀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电镀之前,必须对待镀物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最佳的镀层质量。
以下是电镀前的准备工作步骤:2.1 清洗首先,待镀物需要经过彻底的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油污、污渍和其它杂质。
常见的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化学清洗和喷射清洗。
2.2 抛光在清洗完毕后,需要对待镀物进行抛光,以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凹凸不平的部分。
通过抛光可以提高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泽度。
2.3 除杂如果待镀物上有尘埃、锈迹或其它杂质,需要使用特殊的装置进行除杂处理,确保待镀物表面的干净和光滑。
2.4 洁净处理最后,待镀物需要经过洁净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
这可以通过浸泡在酸性或碱性的溶液中,或者通过电解方法进行。
3. 电镀工艺流程完成了电镀前的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预处理首先,待镀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步骤。
这些步骤包括除油、除锈、除硫和酸洗等。
预处理的目的是清除待镀物表面的污染物和氧化层,以提供良好的镀层附着力。
3.2 电镀液配制接下来,需要根据镀层的要求配制电镀液。
电镀液通常由金属盐、添加剂和溶剂组成。
金属盐提供希望在表面镀层的金属,添加剂可以调节电镀液的性质,而溶剂则用于稀释电镀液。
3.3 电解槽设定在电镀液配制完毕后,需要将待镀物放入电解槽中。
电解槽由阴极和阳极组成,待镀物作为阳极,而阴极则由金属板或其它导电材料制成。
3.4 电镀将待镀物放入电解槽后,可以开始进行电镀。
通常,待镀物在电解槽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使电流通过电解液使金属沉积在待镀物表面。
电镀的时间和电流密度取决于具体的金属和要求的镀层厚度。
3.5 涂层处理完成电镀后,待镀物需要进行涂层处理,以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电镀的一般工艺流程
![电镀的一般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0db7a2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f.png)
电镀的一般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将金属沉积在物体表面的工艺,通过电化学方法来实现金属的沉积。
它不仅可以提升物体的外观,还能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硬度。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电镀工艺流程。
1. 表面处理: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物体表面进行处理。
首先要清洗物体表面,去除油脂、灰尘等杂质,以确保镀层与基材的粘附力。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机械清洗、酸洗和碱洗等。
然后进行除锈处理,以去除铁锈和氧化层,常用的方法有酸洗和机械除锈。
最后进行活化处理,使基材表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的方法有酸洗和活化剂处理。
2. 镀液配制:根据所需的镀层材料和性能要求,配制合适的镀液。
镀液是由金属盐和其他添加剂组成的溶液,可以提供金属离子和形成镀层所需的条件。
不同的镀液适用于不同的金属镀层,常用的镀液有镀铜、镀镍、镀铬等。
3. 预处理:在将物体浸入镀液之前,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步骤。
首先是激活处理,将物体浸入活化液中,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提高镀液的附着力。
然后是敏化处理,将物体浸入敏化液中,使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敏化层,以促进镀液中金属离子的沉积。
最后是引入处理,将物体缓慢地浸入镀液中,避免产生气泡和颗粒。
4. 电镀过程:在进行电镀时,将物体作为阴极,将金属盐溶液作为阳极,通过外加电流的作用,使金属离子从阳极迁移到阴极上,形成金属镀层。
电镀过程中需要控制镀液的温度、电流密度和时间等参数,以获得理想的镀层厚度和质量。
5. 后处理:在完成电镀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步骤。
首先是冲洗,将镀层表面的残留镀液和杂质冲洗掉,以防止镀层腐蚀或变色。
然后是烘干,将物体放入烘干设备中,使其完全干燥。
最后是抛光,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对镀层进行抛光处理,以获得光滑、亮丽的表面。
电镀的一般工艺流程包括表面处理、镀液配制、预处理、电镀过程和后处理。
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以确保获得理想的镀层效果。
电镀工艺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改善产品的外观和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电镀的流程
![电镀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d15c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7.png)
电镀的流程电镀作为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产品的防腐蚀性能,外观质量和耐磨性,同时还能改善产品的导电性能。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电镀的基本流程。
电镀的基本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清洗、酸洗、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以及质量检验。
首先是清洗。
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将待处理的工件进行彻底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油污、尘土和其它杂质。
清洗可以使用机械方法,如喷淋、刷洗等,也可以使用化学方法,如浸泡在溶液中清洗。
通过清洗,可以保证工件表面干净,并使之更好地与电镀液进行反应。
接下来是酸洗。
酸洗是一种强酸处理方法,通过将工件放入稀酸溶液中,可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层、锈蚀物和其他表面不平整的部分。
酸洗可以提高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增加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电镀的质量和附着力。
第三个步骤是镀前处理。
镀前处理是为了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性质,使其适应电镀工艺的要求。
常见的镀前处理方法有活化、酸洗、碱洗、除膜、镀亮等。
通过这些处理,可以去除不良的金属或合金组织,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为电镀工艺奠定基础。
然后是电镀。
电镀是指将金属离子从电解液中还原到工件表面形成金属覆盖层的过程。
在电镀过程中,将待镀工件作为阴极,放入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液中,并通过外加电流,使金属离子在工件表面还原成金属原子,从而形成均匀的金属覆盖层。
在电镀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电镀金属,如镍、铬、银、金等。
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场合,可以根据工件的性质和要求进行选择。
接下来是镀后处理。
镀后处理一般包括水洗、干燥、热处理、涂覆等。
这些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金属的表面质量和工件的性能,并保护电镀层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
最后是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对镀层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价,以确保电镀后的工件符合要求。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厚度、均匀性、硬度、附着力等。
只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才能保证电镀的质量和效果。
以上就是电镀的基本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4cfc5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f.png)
电镀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非金属薄膜,以改善金属的性能和外观。
电镀工艺流程是指在进行电镀过程中所需的一系列步骤和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镀工艺流程的具体内容。
首先,进行表面处理。
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以确保表面干净、平整。
通常会采用清洗、打磨、酸洗等方法,去除表面的油污、锈蚀和其他杂质,以保证电镀层的附着力和光泽度。
接着,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是为了提高金属表面的粗糙度,增强电镀层与金属基材的附着力。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粗化、活化、化学镀等,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提高电镀层的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
然后,进行电镀操作。
在经过表面处理和预处理之后,就可以进行电镀操作了。
电镀是通过在电解液中施加电流,使金属离子在阳极处析出并沉积在阴极上形成金属膜的过程。
根据需要镀的材料不同,可以选择镀铜、镀镍、镀铬等不同的电镀方法和电镀液。
紧接着,进行后处理。
电镀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工序,以提高电镀层的光泽度和耐腐蚀性能。
后处理通常包括清洗、烘干、抛光、封孔等步骤,这些工序可以使电镀层更加光滑均匀,提高其外观和质量。
最后,进行检验和包装。
在完成电镀工艺流程后,需要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电镀层的厚度、硬度、附着力等性能符合要求。
通过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包装,以保护电镀层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美观。
总的来说,电镀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严格的操作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并且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才能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电镀工艺流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电镀前处理工艺流程
![电镀前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9ba04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f.png)
电镀前处理工艺流程电镀前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在进行电镀之前对工件进行处理,以保证电镀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一份常见的电镀前处理工艺流程:1. 清洗(Cleaning):将工件放入清洗槽中,使用碱性或酸性清洗剂清洗表面的油脂、污渍和其他杂质。
清洗槽中可以加热或超声波来增加清洁效果。
2. 酸洗(Acid Pickling):将工件放入酸洗槽中,使用酸性溶液(如硫酸或盐酸)进行酸洗,目的是去除表面的氧化物、锈蚀物和其他有害物质,以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3. 防酸处理(Acid Resistant Treatment):将工件浸入防酸液中,例如磷酸或硼酸液体,目的是形成一个防止酸洗液对工件表面的继续侵蚀和氧化的保护层。
4. 水冲洗(Water Rinsing):将工件从酸洗槽中取出,通过水冲洗去除残留的酸洗液和防酸液,以防止其对后续工艺造成不良影响。
5. 除油(Degreasing):将工件放入除油槽中,使用有机溶剂或碱性溶液去除表面的油脂和其他有机物,以提高电镀的附着力和均匀性。
6. 再水冲洗(Water Rinsing):将工件从除油槽中取出,通过水冲洗去除残留的溶剂或碱性溶液,以防止其对后续工艺造成不良影响。
7. 预光(Pre-polishing):将工件放入预光槽中,使用研磨材料或预光剂进行预光处理,以去除表面的凹陷、细微划痕和氧化物,以改善镀层的外观和质量。
8. 再次水冲洗(Water Rinsing):将工件从预光槽中取出,通过水冲洗去除残留的研磨材料或预光剂,以防止其对后续工艺造成不良影响。
9. 碱洗(Alkaline Cleaning):将工件放入碱洗槽中,使用碱性溶液进行碱洗,目的是去除预光过程中生成的氧化物和其他杂质,以提高电镀的质量和光亮度。
10. 最后水冲洗(Final Water Rinsing):将工件从碱洗槽中取出,通过水冲洗去除残留的碱洗液和其他杂质,以确保工件表面干净无污染。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电镀前处理工艺流程,其中细节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件和要求进行调整。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1)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1)](https://img.taocdn.com/s3/m/bb16670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1.png)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化学镍
电镀部分 electro-plating
焦铜/瓦特镍 2 µm
光铜 10-30 µm
化学镍 0.5 µm
光镍 8-15 µm
光铬 0.1~ 1 µm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1)
概述
电镀
五金电镀--在金属基体上直接进行电镀
塑胶电镀--使不导电的塑胶基体覆上一层 导电金属膜后进行电镀 ●前处理 通过化学反应在塑胶表面涂覆一层薄金 属膜层,为之后的电镀提供导电媒介 ●电镀 通过电化学反应使被镀工件表面沉积上致 密而平整的金属层
塑胶电镀 Plastic Electro-Plating
粗化Ⅰ
粗化Ⅱ
整面
亲水
中和
钯水
喷水洗
水洗1#
七 联 水 洗 7# 6# 5# 4# 3# 2# 1#
四 联 水 洗 1# 2# 3# 4#
碱解胶
水洗
水洗
水洗
水洗
三联水洗 1# 2# 3#
化学镍前 水洗
除蜡
除油
水洗
水洗
沙 碳 水 洗
酸 浸
水 洗 2# 3# 4#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目的:使塑料制品表面金属化。 原理: 化学镀---在无电流通过(无外界动力)时借助还原剂在同一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从而使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在胶件表面上的一种镀覆方法。 Ni2+ Ni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aa9ac3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3.png)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是一种将金属离子沉积到基材表面的工艺,可以改善基材的外观、性能和耐腐蚀性。
电镀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前处理、电解液制备、电解
沉积、后处理和质量检测等环节。
1. 前处理
前处理是指对基材进行表面清洗和处理,以去除污垢、氧化物和其他
不良物质,为后续的电解液制备和沉积工作做好准备。
前处理包括机
械清洗、碱洗、酸洗等步骤。
2. 电解液制备
电解液是将金属离子输送到基材表面的介质,其成分和配比直接影响
到沉积层的厚度、均匀性和质量。
一般来说,电解液由金属盐溶于水
或有机溶剂中,并加入一定的添加剂以调节PH值、温度和导电性等
参数。
3. 电解沉积
在经过前处理和电解液制备后,基材被放置在一个适当的容器中,并
与正极相连。
随着电流通过,金属离子从电解液中沉积到基材表面,形成金属镀层。
电解沉积的过程需要控制电流密度、时间和温度等参数,以确保沉积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4. 后处理
后处理是指对电镀件进行清洗、干燥和加工等步骤,以去除残留的电解液和其他污垢,并对沉积层进行必要的加工和修整。
后处理包括水洗、烘干、抛光、喷漆等步骤。
5. 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是电镀工艺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检验沉积层的厚度、均匀性、附着力、硬度和耐腐蚀性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厚度计测量、显微镜观察、耐腐蚀试验等。
综上所述,电镀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并进行有效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镀件的质量和稳定性,并满足不同客户对于外观和性能要求。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5984b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3.png)
电镀的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将金属镀在其他表面的工艺,以提高材料的防腐蚀性能、装饰性能和导电性能等。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
下面将介绍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第一步是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被镀物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以确保镀层的质量。
预处理的目的是增加被镀物表面的粗糙度,以增强镀层的附着力。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机械清洗、化学清洗和电解清洗等,而预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机械打磨、酸洗和酸蚀等。
第二步是电解液的配制。
电解液是电镀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它包含了金属离子和其他添加剂。
金属离子决定了最终镀层的成分,而添加剂可以调节镀层的颜色、硬度和光泽等。
不同的金属需要使用不同的电解液,常用的电解液有铜电解液、镀镍电解液和镀铬电解液等。
第三步是电镀的操作。
在电镀过程中,需要将被镀物作为阴极放入电解液中,同时将镀层材料作为阳极放入电解液中。
当电流通过电解液时,阳极上的金属开始溶解,并在阴极上沉积形成镀层。
电流的大小和时间可以调节,以控制镀层的厚度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搅拌电解液、调节温度和pH值等方式来控制电镀过程的效果。
第四步是后处理。
在电镀完成后,需要对镀层进行处理,以提高其质量和性能。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有烘干、热处理和抛光等。
烘干是将镀层表面的水分去除,以防止氧化和脱落。
热处理可以提高镀层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
抛光则可以使镀层更加光滑和亮丽。
需要对电镀过程进行检验和测试。
这包括对镀层的厚度、硬度、粗糙度和附着力等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X射线荧光光谱仪、显微镜和刮痕测试等。
通过这些检测,可以确保镀层的质量符合要求。
总结起来,电镀的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电解液的配制、电镀的操作、后处理和检验测试等。
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只有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才能得到高质量的镀层。
电镀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使得电镀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电镀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9603e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1.png)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制品表面沉积一层金属或合金来改变其表面性质和外观。
电镀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准备工作、清洗处理、化学镀液配制、镀层制备、后处理和检验等步骤。
首先是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需要进行电镀的金属制品、设备和工具等。
清洗处理是为了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脏物和氧化层,以提高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
清洗处理一般包含碱洗、酸洗和水洗等步骤。
化学镀液的配制尤为关键,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镀液,根据镀件材质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镀液配制,以确保镀层质量。
镀层制备是将镀件放入镀液中进行电解,通过阳极和阴极的反应,将金属溶解并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镀层。
后处理主要是对电镀完成的制品进行各种加工工艺,包括清洗、抛光、烘干、烧结等,以增强镀层的光泽、硬度和耐腐蚀性。
最后是检验工作,主要是对电镀制品的外观和性能进行检测,如测量镀层厚度、检查表面光洁度、硬度和耐腐蚀性等。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才能确保电镀制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在整个电镀生产工艺流程中,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技术标准和要求,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电镀制品。
电镀前处理流程
![电镀前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f3c0f7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d.png)
电镀前处理流程1. 清洗清洗是电镀前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材料表面的油脂、灰尘和其他杂质。
常见的清洗方法包括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
物理清洗通常使用高压水或溶剂进行,而化学清洗则使用酸碱溶液来去除表面的污垢。
2. 酸洗酸洗是为了去除材料表面的氧化层和锈蚀物,提高电镀层的附着力。
酸洗一般使用酸性溶液,常见的酸洗剂有硫酸、盐酸等。
在酸洗过程中,需要控制酸洗液的温度、浓度和酸洗时间,以确保酸洗效果的稳定和一致。
3. 碱洗碱洗是为了中和酸洗后残留在材料表面的酸性物质,并去除酸洗过程中产生的氢气。
碱洗一般使用碱性溶液,常见的碱洗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在碱洗过程中,需要控制碱洗液的浓度和碱洗时间,以确保碱洗效果的稳定和彻底。
4. 酸洗酸洗的目的是去除碱洗后残留在材料表面的碱性物质,并进一步提高电镀层的附着力。
酸洗的方法和酸洗工艺参数与第二步酸洗相似,但酸洗剂的种类和浓度可能有所不同。
5. 除油除油是为了去除材料表面的油脂,以使电镀层与基材直接接触,提高附着力。
除油可以通过溶剂清洗、热水清洗或使用去油剂等方法进行。
除油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除油剂和清洗方法,以确保除油效果的彻底和稳定。
6. 磷化磷化是为了增加材料表面的粗糙度,提高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机械锚固力。
磷化一般使用磷酸盐溶液进行,通过在材料表面形成磷酸盐层来增加表面粗糙度。
磷化工艺参数需要根据材料的类型和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磷化层的均匀和稳定。
7. 洗净洗净是为了去除处理过程中残留在材料表面的化学药剂和其他杂质。
洗净一般使用流动水或稀释溶剂进行,需要保证洗净液的流速和温度适宜,以确保洗净效果的彻底和稳定。
8. 预处理预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改善电镀层的质量和附着力。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有活化和敏化处理。
活化处理是利用酸性或碱性溶液处理材料表面,以提高电镀层的结晶度和致密性。
敏化处理是在活化处理之后,使用敏化剂处理材料表面,以提高电镀层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3篇)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9499c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f.png)
第1篇一、引言电镀是一种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或非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或合金层的方法。
电镀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子、汽车、轻工、航空航天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电镀过程、后处理等方面。
二、电镀生产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1)镀件表面处理镀件表面处理是电镀工艺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清洗、除油、酸洗、钝化、活化等步骤。
①清洗:将镀件放入清洗槽中,用超声波或手工清洗,去除表面污物、油脂、尘埃等。
②除油:采用有机溶剂或碱液去除镀件表面的油脂。
③酸洗:用稀硝酸或盐酸溶液去除镀件表面的氧化层。
④钝化:在酸洗后,对镀件进行钝化处理,以防止镀层与基体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
⑤活化:在钝化处理后,对镀件进行活化处理,以提高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力。
(2)电镀液配制根据镀层要求,配制相应的电镀液。
电镀液主要由主盐、辅助盐、导电盐、pH调节剂、光亮剂等组成。
(3)镀槽准备将镀槽清洗干净,检查槽内是否有异物,确保镀槽符合电镀要求。
2. 电镀过程(1)挂具安装将处理好的镀件安装在挂具上,确保镀件在镀槽内均匀分布。
(2)通电接通电源,调整电流、电压,使镀层厚度达到要求。
(3)镀层形成在电流、电压的作用下,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镀件表面还原,形成金属镀层。
(4)电镀时间控制根据镀层要求,控制电镀时间,确保镀层厚度均匀。
(5)电镀液维护定期检查电镀液成分,补充消耗的化学药品,保持电镀液稳定性。
3. 后处理(1)清洗电镀完成后,将镀件取出,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清洗,去除表面残留的电镀液。
(2)干燥将清洗后的镀件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去除表面水分。
(3)抛光对镀层进行抛光处理,提高镀层的光亮度和平整度。
(4)检测对电镀产品进行检测,确保镀层质量符合要求。
三、电镀工艺注意事项1. 电镀液稳定性电镀液稳定性是电镀工艺的关键,应定期检查电镀液成分,补充消耗的化学药品,保持电镀液稳定性。
2. 镀层均匀性镀层均匀性是电镀工艺的重要指标,应确保镀件在镀槽内均匀分布,调整电流、电压,使镀层厚度均匀。
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877cd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c.png)
电镀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将金属离子沉积到导电基材表面的工艺,通过电镀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外观,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
电镀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镀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
首先,准备工件。
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洗和表面处理,以确保金属离子能够充分沉积到基材表面。
清洗工件可以采用化学清洗、机械清洗或超声波清洗等方法,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锈蚀和其他杂质。
表面处理可以采用打磨、酸洗、酸洗中和等方法,增加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和活性,有利于金属离子的沉积。
其次,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是为了增加工件表面与金属离子的结合力,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活化、镀前活化、镀前锌化等。
活化是利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活性金属或化合物,增加金属离子的沉积速度和结合力。
镀前活化是在活化层上再形成一层金属或化合物,增加金属离子的结合力和耐腐蚀性。
镀前锌化是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锌层,增加金属离子的结合力和表面的耐腐蚀性。
接下来,进行电镀。
电镀是将金属离子通过电解在工件表面沉积成金属层的过程,常见的电镀方法包括镀铬、镀镍、镀铜等。
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准备电镀槽、电镀液和阳极等设备,通过调节电镀槽中的电流密度、温度、PH值等参数,控制金属离子的沉积速度和均匀性。
在电镀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电镀液的成分和温度,及时补充电镀液和更换阳极,以保证电镀层的质量和厚度。
最后,进行后处理。
在电镀完成后,需要对工件进行后处理,包括清洗、干燥、抛光等环节。
清洗是为了去除电镀液残留和其他杂质,干燥是为了防止电镀层氧化和脱落,抛光是为了提高电镀层的光泽和平整度。
在后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外观。
综上所述,电镀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操作规范,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电镀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电镀基本工艺流程
![电镀基本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0fcc4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6.png)
电镀基本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或改善其外观。
电镀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电解液配制、物体预处理、电镀操作、清洗和保护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镀的基本工艺流程。
1.准备工作:在进行电镀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电解槽、电源和相应的电解液。
电解槽通常由耐酸碱的材料制成,例如聚丙烯或塑料。
电源的选择要根据电镀物品的材料、形状和大小来确定。
电解液的配制需要根据需要的电镀金属和电镀效果进行选择。
3.物体预处理: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待镀物体进行预处理,以确保镀层的附着力和质量。
预处理包括清洗、除油、去除氧化物、活化和钝化等步骤。
清洗使用碱性或酸性清洗液,除油使用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
去除氧化物和活化可以使用酸性或碱性溶液。
钝化是为了增加金属表面与电镀层的结合力,通常使用酸性钝化液。
4.电镀操作:物体经过预处理后,可以进行电镀操作。
首先,将待镀物体连接到电源的阳极。
然后,将重新配制好的电解液倒入电解槽中。
同时,选择适当的电流和时间,根据电镀物品的要求进行调节。
在电镀过程中,阳极上的金属离子会被还原为金属,形成一层均匀的金属镀层。
5.清洗:电镀完成后,需要对物体进行清洗,以去除电解液的残留物和不良镀层。
清洗使用去离子水或中性清洗液,确保物体表面干净无污染。
6.保护:为了保护电镀层,一般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喷涂、烘干、包装和质检等。
喷涂可以使用无色透明的清漆或涂层,用于增加电镀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烘干可以通过烘箱或空气流动进行。
包装是为了避免电镀层受到机械性或环境性的损坏。
质检是为了检查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总的来说,电镀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电解液配制、物体预处理、电镀操作、清洗和保护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严格执行能够保证电镀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延长电镀层的使用寿命。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2b21f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d.png)
电镀的工艺流程1. 预处理首先需要对待镀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铁锈和其它杂质。
这可以通过碱洗、酸洗、电解清洗等方法实现。
2. 清洗清洗后的待镀件需要进行水洗和酸洗,以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3. 镍底电镀接下来进行镍底电镀,这是为了提高镀层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
通常采用镍盐溶液进行钢铁制品的镍底电镀。
4. 主电镀在镍底电镀后,进行主电镀。
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采用镍镀、铬镀、铜镀等方法进行主电镀,以增加产品的外观、耐蚀性和耐磨性。
5. 清洗主电镀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残留物和污垢。
6. 抛光抛光是为了使镀层表面更加光滑和有光泽,可以通过化学抛光或机械抛光来实现。
7. 洗涤最后进行洗涤,以确保产品表面无残留物,达到质量要求。
以上就是电镀的工艺流程,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使待镀件表面得到一层均匀、具有特定功能和美观的镀层。
抛光完成后,待镀件通过最后一道洗涤工序之后,就基本完成了整个电镀工艺流程。
在电镀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能、提升外观质量,还可以增强产品的硬度、耐磨性和导电性等特性。
下面,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电镀工艺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
1. 预处理预处理是电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首先需要对待镀件进行碱洗,去除表面附着的油脂、铁锈等杂质。
通过碱性溶液的清洗,可以有效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为后续的电镀工艺做好准备。
接着进行酸洗处理,通过酸溶液的腐蚀作用,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迹,确保待镀件表面的干净和光亮。
2. 清洗待镀件经过预处理后,需要进行水洗和酸洗,以确保表面彻底清洁。
水洗可以有效清除碱洗和酸洗残留在待镀件表面的化学物质,保证镀层的附着力和光洁度。
3. 镍底电镀镍底电镀是为了提高镀层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
通常采用镍盐溶液进行钢铁制品的镍底电镀,通过电流的作用,在待镀件表面镀上一层均匀的镍层,为后续的主电镀打下坚实的基础。
4. 主电镀主电镀是电镀工艺中的关键一步,主要是为了增加产品的外观、耐蚀性和耐磨性。
电镀前处理流程
![电镀前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51aacd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4.png)
电镀前处理流程电镀前处理流程是指在进行金属电镀之前,需要对金属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工序,以确保电镀层的附着力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电镀前处理的几个主要流程。
首先是清洗。
清洗是电镀前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金属表面的各种污垢和杂质,以保证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牢固结合。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机械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
机械清洗主要利用喷砂、喷丸等方法,通过高速流动的颗粒物冲击金属表面,去除表面氧化层、油污和锈蚀等。
化学清洗则是利用酸、碱或其他溶液,将金属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溶解掉。
第二个流程是脱脂。
脱脂是指将金属表面的油脂和有机物质去除掉,以提高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
常用的脱脂方法有溶剂脱脂、碱性脱脂和酸性脱脂等。
溶剂脱脂是利用有机溶剂将金属表面的油脂溶解掉;碱性脱脂则是利用碱性溶液将金属表面的有机物质和油脂转化成水溶性物质,从而去除掉;酸性脱脂则是利用酸性溶液将金属表面的有机物质和油脂溶解掉。
第三个流程是除锈。
除锈是指将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和锈蚀物去除掉,以减少电镀层的缺陷和氧化层的影响。
常用的除锈方法有机械除锈、化学除锈和电解除锈等。
机械除锈是利用刷子、砂纸等工具对金属表面进行刮擦和磨砂,将氧化层和锈蚀物去除;化学除锈则是利用酸、碱或其他溶液将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和锈蚀物溶解掉;电解除锈则是利用电解原理,在电解液的作用下,将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和锈蚀物溶解掉。
最后一个流程是活化处理。
活化处理是指在除锈后,对金属表面进行活化处理,以提高电镀层的质量和附着力。
常用的活化处理方法有酸洗和活化剂处理两种。
酸洗是利用酸性溶液将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去除,并同时生成一层活化膜,以便后续电镀层的附着;活化剂处理则是利用活化剂溶液,通过化学反应将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转化成金属化合物,从而提高电镀层的附着力。
电镀前处理流程包括清洗、脱脂、除锈和活化处理等几个主要步骤。
通过这些处理工序,可以有效地清除金属表面的污垢、油脂、氧化层和锈蚀物,使电镀层与基材之间能够更好地结合,从而提高电镀层的附着力和质量。
电 镀 流 程
![电 镀 流 程](https://img.taocdn.com/s3/m/e7565958be23482fb4da4c95.png)
6.超声波
产品在经过保护缸之后,要再经过超声 波,清洗产品里面脏的东西。
7.脱水
Hale Waihona Puke 产品在经过那么多的缸之后,要再放 进脱水机里面脱水。
8.烘干
产品经过脱水之后还要经过烤箱,把残余的 水分给烘干。大概的烘干时间为10分钟。
9.拆解
最后的一个程序是拆解。就是把产品从铁丝 上解下来。这样整个电镀的流程就完毕了。 整个电镀的流程花费时间为2个小时左右。
电镀流程
1.接线、绑线
电镀之前,要先把要电镀的产品进行绑线,既绑在铁 丝上面。
2.前处理
所谓前处理就是把绑好线的产品先经过清水清洗。把产品 清洗干净。清洗的时候要经过很多个水缸。
3.酸桶缸
产品经过前处理之后,要再经过酸桶缸把产 品镀亮。
4.镀 厚 银
镀银要把产品经过酸桶缸后再放进银缸。电镀厚银和电 镀薄银在电镀方法的区别是:镀厚银的缸里要放入2块 银板。上面左图为镀厚银缸,里面有4块银板。右图为 银缸里的银板。电镀时间上:厚银1.5分;薄银1分钟。
电 镀
电镀除了电镀厚银,还有电镀白K、电镀古银、古 青铜,古红铜……等等。每个电镀的效果在电镀 这个过程的的时候都要经过不同缸。 然后在电镀好了之后还要再经过清水清洗。之后 再经过后面的保护缸。
5.保护缸
产品在经过电镀之后,要经过保护缸,保护 缸的作用是:使产品不易退色。保护时间 一般为30秒。
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fa025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f.png)
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是一种通过电解沉积金属或其他材料在基体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性涂层的工艺。
电镀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基体处理:将待镀件表面清洁去除油污、氧化物和其他附着物,以确保表面光洁,便于涂层附着。
包括化学清洗、机械处理和电解处理等工艺。
2.电解处理:将处理好的基体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工件连接阴极,电流通过阴阳极之间的电解质体中,阳极溶解金属或其他材料,在阴极表面上沉积出所需涂层。
3.中性化和再清洗:将电镀后的工件,通过酸洗、碱洗等方法对其进行中和,除去残存的电解质及防腐剂等物质,并冲洗干净。
4.表面处理:对于镀铬、电镍等涂层,还需要进行研磨、抛光等表面处理工艺,以达到所需的表面光洁度或光泽度。
5.检验和包装:对电镀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例如膜厚、耐蚀性等指标。
然后将产品进行包装,以防止搬运和运输过程中受损。
以上是电镀工艺的基本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具体工艺流程和方法可能因产品材料和要求不同而有所不同。
电镀镍工艺流程及详解
![电镀镍工艺流程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6e4ae0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3.png)
电镀工艺前处理流程:磨光——超声波——水洗——除油——水洗——电解除油——水洗
电镀分很多种
分别如下
镀铜
前处理--预镀铜--水洗--焦铜--水洗--酸铜--纯水洗--烘干
镀镍
前处理--预镀铜--水洗--焦铜--水洗--酸铜--水洗--镀镍--纯水洗--
烘干
镀烙
前处理--预镀铜--水洗--焦铜--水洗--酸铜--水洗--镀镍--水洗--
镀烙--纯水洗--烘干
镀金
前处理--预镀铜--水洗--焦铜--水洗--酸铜--水洗--镀镍--水洗--
镀18k金(24k金.钯金.铂金)--纯水洗--烘干--喷呖架--烘干
当然电镀工艺不仅仅是这几种
电镀的好坏首先目测,看电镀死角是否镀透;颜色
厚度都有仪器测量;耐蚀性也有盐雾检测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胶电镀流程(3/3)
2008-08-06 14:01
欧洲环保新规定。
欧洲环保团体认为现在世界各地工厂所生产大大小小家庭电器用品,通讯照明,电子工具,电子玩具,医疗设备及其他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用上一些危害生态环境的化学物品,或产品上含有此类物质,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故一定要立法禁止,首先在电子产品生产商开始立法实施,名为:ROHS(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所有有关电子产品的生产商在生产程序中一律禁止使用以下有害化学物质。
..LEAD铅
..MERCURY 汞
...CADMIUM镉
..HEXAVALENT CHROMIUM 六价洛和三种含溴的有机溴化物,如PLOYBROMINATED BIPHENYLS和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及含溴的防火料,以上7种化学物质会在1-7-2006开始限制使用,但有以下放宽条件:金属镉的含量如少于100PPM则可,而其余六种化学物质,其含量如少于1000PPM则可不受限制,还有一点要指出,此规条所列出的受禁制的化学物质而在生产程序中一定要使用,现阶段又无法用其他方法代替时,则生产商仍可继续使用,但一旦发现有其他方法可代替此工序时,就一定不可使用这些受禁制的化学物质
欧洲环保团体又指出除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上述这些化学物质外,还要对使用后弃置的电子产品订立弃置条规,名为: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简称,WEEE,此条规是针对过去这些被人们弃置的电子产品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设,故一定要立法管制。
在2005年8月13日开始,所有大大小小家用电器,电子用具,玩具,医疗器械等一律要贴上不准弃置标记,这些贴上不准弃置标记的产品,一定要按指定交回给该产品的指定经销商或厂家,进行50-80%不等程度的回用,违例者会受检控,但此法规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何立例和执行则要继续开会讨论,现阶段还在洽谈中。
工模注塑与塑胶电镀之关系
现今世界用塑胶来代替其他原料以日渐普及,尤其是铜锌合金铸造的产品,现大多采用塑胶注塑代替,又为使其美观化,使塑胶成品更趋近金属化,增加其外观价值,塑胶电镀便需求日增,但一般塑胶工程师,工模技师对电镀了解不深,未能注出一些供电镀的优良塑胶产品。
他们大多认为电镀生产可将一切注塑缺点遮盖,但实际上是相反的,电镀非但不能将注塑缺电改善,反而将其缺点扩大而大大影响电镀产品素质。
要得到理想的塑胶电镀件,一定要多方面配合才可,单靠电镀工艺去克服困难是于事无补的。
新造电镀件零件时便要注意模具的设计,机种,胶料的选择和啤塑条件等,现每项说明如下:
1.模具设计
造模时应按一般正常电镀塑胶工模要求之规定来设计,在可能情况下,将模具设计图纸于塑胶部和电镀部参考,提供合理意见,使日后生产更为顺畅,注意事项如下:
1-1 胶件壁厚
壁厚之设计应在2.3-3mm之间。
胶壁过厚易缩水,胶壁过薄则难啤,容易变形和存有应力。
1-2 加骨
设计骨之厚度时要注意,不可大于壁厚的60%,偌大于60%时便容易缩水。
1-3 圆柱和盲孔
胶件如有圆柱之设计时,其高度不可超出圆柱外径之两倍,若高度过高则啤塑时容易缩水,盲孔过深,电镀时水洗困难,容易漏镀和污染镀液。
故圆柱的高度,盲孔之深度应尽量减少,且底部应有R位
1-4锐角
设计塑胶零件时尽量避免锐角,因有锐角之零件,生产时亦碰花,啤塑时B分子易有不均现象,电镀时亦会漏镀,容易烧角和厚度差别大。
1-5 R位
设计塑胶零件时,所有的角位,边位,内直角和外直角,骨位等应有R位和最少1度之脱模斜度,这样可减少披峰和利口。
1-6 大平面
电镀时电流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多集中于周边,而平面中部为最弱,故为了厚度之平均性,在设计大平面时要有曲面,中央部份要比周边高
1-7 电镀撑位
设计胶件时注意有没有电镀撑位,撑位之位置是否影响外观,上落撑位时是否弄花胶件和是否容易变形,如胶件没有撑位,则要设计称水口位置,电镀后剪掉
2.用胶料的选择
我厂的电镀工程设计是以电镀级的ABS胶料而设计的。
故胶料的选择一定要事ABS塑料或ABS+PC塑料。
其他胶料则较难金属化。
以我们过往的经验,日本三菱公司的3001M胶料最好,硬度较3570灰料为佳,胶件不易碰花,且接受粗化时有较大的宽容度,采用原
料新装,不要水口料。
3.机种的选择
不同大小的工模所用的机种均不相同,在试模时会做出适当选择和记录,日后生产时指定机种啤塑,不应随意调机
4.啤塑
因啤塑条件不适当而导致电镀前处理漏镀,镀层之附着力差之事例,委实不少,单从电镀工艺补救很难解决问题,在新模试模时,便要将啤塑条件做到最好,日后生产时严格遵守。
4-1用电镀级ABS(B分子在18-23%),在生产成本许可下,最好采用日本3001M,不要混入翻打料
4-2干燥胶料ABS具有吸水性,含水分之胶料,成型时会有射纹,斑点和胶泡,使报废上升和成本增加。
故啤塑前一定要把胶料在80-85度烘干2小时
4-3不可用脱模剂
影响电镀品质,一律禁止使用。
4-4熔化温度
胶料融化时B分子会变形,产生应力,镀层结合力差,导致电镀测试不合格
4-5模具温度
模具温度太低时,胶料固化快,会使靠近模具表层B份子含量偏少影响镀层结合力。
4-6注塑速度
注塑速度快时,容易造成B分子含量不均匀,导致入水口和入水口附近区域应力大,镀层结合力差
4-7注塑压力
注塑压力高时,B分子会变形,改变B分子的分配密度,从而影响镀层结合力。
总结起来应避免低料温,高压和高速注塑,尽量使成型胶件不存有应力,如无可避免时应尽量减少,前15啤工件不要,成型之后最好放置24小时后进行电镀,新造零件在镀前要做应力试验,其程序如下:
A.将胶件浸入保持25度之浓冰醋酸中,30秒后取出胶件
B.立刻用自来水冲洗
C.让胶件自然分干后观测表面应力
D.表面应力观测后,再将胶件浸入原先的冰醋酸中2分钟后,再将胶件取出
E.立刻用自来水冲洗
F.让胶件自然风干后观测其内部应力
胶件经冰醋酸浸泡后,发白地区表示该处有应力存在。
电镀后镀层结合力差,冷热循环测试可能会不合格。
如表面有裂纹产生时,则表示应力更大,电镀不理想。
一定要改善啤塑条件
5.尺寸检查
新胶件成型后,便应交QA部作尺寸检查。
如尺寸均在图纸范围内,便可将胶件与电镀之要求规格一并移交电镀部作电镀处理
6.电镀处理
电镀部对新塑胶零件之处理程序和注意事项如下:
6-1胶件检查
A.胶件的外观没有刮花,缩水,夹纹和披峰
B.此胶件用什么胶料啤塑
C.有没有撑位供电镀处理
D.此胶件是否容易变形
E.胶件是否应力存在
6-2电镀规格
电镀厚度要求规格,铜镍洛之厚度要求
电镀后要做什么测试,一般有冷热循环,冷热冲击,和不同程序的盐雾测试
6-3设计撑具
撑具之设计对塑胶电镀非常重要,故设计时一定要多加小心,不可让胶件变形和使厚度平均化
6-4去除应力方法
胶件在啤塑时应尽量避免产生应力,但在无可避免时,电镀部便需要在电镀前将胶件的应力去除,其方法有:
A.胶件放在60度之局炉中热处理4小时
B.将胶件浸泡在25%丙酮水溶液中5分钟。
C.在亲水硫酸缸多加1%CP整面剂
D.含有PC成分之胶件则可用3489J溶液处理
7.电镀后测试
A.厚度
B.冷热循环
C. 冷热冲击
D. 盐水喷雾
E. 尺寸亮度
F.外观检查
G.功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