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历史发展
吉林的几所大学
吉林几所大学的历史沿革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
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
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 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
1960年,吉林大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
学校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汽车和农机为优势和特色,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第十八集团军卫生学校。
1948年与北方大学医学院合编为华北医科大学,1951年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9年更名为吉林医科大学,1978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
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医学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长春地质专科学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成立东北地质学院,1958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1997年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
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
原长春邮电学院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信息通信类工科高等学校。
学院于1947 年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55 年更名为长春电信学校,1960年更名为长春邮电学院,是一所办学条件较为完善、学科新、发展势头较好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类人才。
东北大学南湖校区校园规划及历史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东北大学南湖校区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了校园规划与历史建筑设计的意义与作用,并探讨了如何保护和发展该校区的历史建筑文化。
文章基于对校园规划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强化校园景观及校园功能性规划三个关键点,以期为东北大学南湖校区一项持续性的文化发展提供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东北大学南湖校区、校园规划、历史建筑设计、文化发展引言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日益成为各地政府和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大学是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南湖校区是其重要校园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因此,如何保护和发展南湖校区的历史建筑文化,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校园规划,已成为该校未来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校园规划和历史建筑设计两方面出发,对东北大学南湖校区的发展作出研究和探讨。
首先,我们将对东北大学南湖校区的历史和文化进行研究,探讨学校传统文化与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将研究未来校园规划的发展趋势及校园规划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措施,以促进地区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历史建筑设计1.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东北大学南湖校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校园。
作为该校进修部创校地之一,南湖校区于1949 年开始筹建,约占地400 亩。
该校区曾是1949 年至1955 年东北大学建设的主要部分,也是东北大学校区的一个代表性场所。
南湖校区是一座典型的西式城市建筑群,有着较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中不少建筑物具有代表性,在校内的建筑产品和学生们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今,东北大学南湖校区已成为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成为各方人士争相保护的焦点。
因此,保护和利用校园内的历史建筑,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2.历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为保护和利用南湖校区的历史建筑,必须对历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历史建筑设计面临着一个基本挑战:如何保护遗产,使其不仅保存下来,而且还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东北大学校史
东北大学校史我们东北大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
我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我们东北大学的校史吧!我记得在2001年时,我爸爸妈妈曾带我去过这里。
那时的它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校,可现在已经变成了让全世界瞩目的学校,因为它已经培养出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教授等。
这所学校培育出来的人才真的数不胜数,就像钱学森、周光召、李永乐……他们在各自领域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正因为如此,东北大学还被列入了中国“ 211”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
我们东北大学原名东北工学院,是一所由沈阳机电学院和沈阳黄金学院组合而成的。
在1960年更名为东北大学,并迁到沈阳。
2000年,在辽宁省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学校进入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6年,教育部和辽宁省共建东北大学,使学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我上初二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应该努力学习,以后要考上好的大学,比如清华、北大,最好是去国外留学。
因为只有好的大学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栋梁之材。
你们说,我说的对吗?”他问的这个问题让我心潮澎湃,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好的大学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栋梁之材。
当然也要从好的中学出发,没有一个好的中学怎么能培养出好的人才呢?我还记得我上小学时,每次上课前都要排队进班级。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进班级都不用排队了,因为我们有先进的通讯技术了。
而且每个人的手腕上都有一个计算器,只要你拿起它,摁一下“开始”键,所有的门窗都会打开。
想什么时候进班就什么时候进班,非常方便。
不但如此,现在每一节课结束,学生都可以去按自己的座位。
这样一来,教室里不会留下一片纸屑,更不会有地方让你擦嘴了。
看,我们的学校环境多么优美,比以前进步多了。
同学们,请你们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学习,好的中学、好的大学会接纳你们的。
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再向我提问题,因为你们应该知道,你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现在就让我们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习吧!我相信,你们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
《东北大学宣传》课件
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举措介绍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高素质人才
课程设置改革:增加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模式改革: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 机会和就业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
06
开展公益活动: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如支教、扶贫、环保等, 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提高学校的公益形象。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 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
07
未来发展
学校的未来发展规划和目标设定
未来发展规划: 明确学校的发展 方向和目标,制 定科学合理的规 划,推动学校的 可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和校企合作的意义:产 学研合作和校企合作对于推动学校 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 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的社会服务品牌和影响力提升举措
01
开展社会服务项目:学校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服务项目,如科技研发、 文化传承、教育普及等,以满足社会需求。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 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
科研实力:东北大学在科研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实力,承担了多项国家级、 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教学质量:东北大学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了学生实践能 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实力
学科建设: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一流学科 科研实力: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科研平台:拥有多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 师资力量:拥有一批优秀的教授和学者,为学科建设和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东北大学电气工程学科
电气工程学科专业介绍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二O一一年五月本专业历史与发展历程1875年法国巴黎火车站建成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火力发电厂,1882年爱迪生建立商业化电厂和直流电力网能发660kw电力,1876-1878年俄国人亚布洛切科夫成功试验了单相交流输电技术。
1880年前后英国费朗蒂改进了改进了交流发电机,并力主采用交流输电。
1882年法国人高兰德和英国人约翰。
吉布斯成功研制了第一台实用变压器,使得交流输电,变压变得得心应手,1885年英国工程师菲尔安基设计的第一座交流单相发电站建成发电发电功率1000kw,电压2500v升压后10kv传输,最后用户供电电压为100v,交流和直流输电在历史上有过很大的争议,但是最终交流输电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
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力网理论和控制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则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
该专业还有一些特点,就是强弱电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宽口径”专业。
我国许多大学设立了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气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并为国家培养了许多的这方面人才。
他们已成为本行业的专家学者,分布在我国许多省、市,成为骨干力量。
“文革”期间,由于受政治的影响,全国的高等院校相继停止招生,本专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先是老师被批斗,后来学校根本办不下去了,只能停止招生。
但是,即便如此,许多老师并没有停止研究。
东北大学的历史与发展
• 1.云涛日破
(1923-1931) • 2:风雨载途 (1931-1949) • 3. 力耕躬学 (1949-1993) • 4. 知馨行远 (1993-2003)
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向时任东 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的张作霖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 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
1922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次年4月19日,奉天省公 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 立王永江为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 件刚刚过去两个多月,身负国仇家 恨的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长张学良 继任东北大学校长。一直以教育为 立国之本的少帅对东大的发展倾注 了大量心血,明确提出以“研究高 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 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为办学宗 旨,在学校建设和管理方面采取了 一系列新举措,东北大学从此进入 了发展的新时期。
“九 一 八” 的 炮 火 炸 碎 了 东 北 大 学 的 强 校 之 梦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城陷 未几,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 来校,伪致慰问,劝照常上课, 称经费由日本供给。全校师生 悲愤已极,严词拒绝,被迫走 上流亡之路,成为第一所流亡 大学,东大师生先到北平、后 迁开封、西安,南下三台,一 路求学,一路斗争。
1993年,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 学。 4月22日复名仪式隆重举行。在东北大学的发展史上,这是 值得铭记的一天。
复名以后的东北大学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遇:
1996年成为全国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1999年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
校史研究视野下大学的国际化——以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大学为例
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其高等教育历史同样源远流长。
但严格意义上讲,我们今天所谓的大学是近代中国在外国列强入侵、国家民族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的社会背景下,本着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技术的宗旨从西方“移植”过来的一种教育组织,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舶来品”,在其出生之时就自带着“国际化”的基因。
从学校创立、发展的角度,以微观的视角来考察学校的国际化,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大学国际化的细节,为我们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鉴作用。
一、大学国际化的内涵与要求“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理念,有的学者认为,从内涵上说,“大学教育国际化是指把大学的讲授、学习、研究、服务和管理置于世界教育文化中进行建设和管理的这样的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
笔者认为,大学国际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国际化更重要的是过程的体现,是指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大学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诸功能中的过程。
大学的国际化涉及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包含着极为广泛的内容。
大学国际化作为一个过程,必须通过各方面的国际化活动最终实现大学整体的国际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认为“大学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该定义注意到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国际化是一个过程,大学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注重知识和文化的交流,强调文化的多元共存,总结出了现代大学国际化的基本内涵。
大学国际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体现:1.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大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方面是在观念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国校史研究视野下大学的国际化——以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大学为例◎王天琪陈均〔内容提要〕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都在就其国际化的目标、途径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
东师红色记忆(三)迁徙赞歌
东师红色记忆(三):迁徙赞歌*口述整理田丽君曾鹿平编者按: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为东北大学,1946年2月始建于辽宁本溪,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在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学校于白山松水间辗转办学,不断壮大。
1949年7月定址于长春,1950年4月易名东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东师),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
建校75年来,东师始终秉持“国家需要就是东师选择”使命意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走出了一条求实创造、强师报国的红色之路和特色之路,为东北人民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东师智慧与力量。
东师的创建发展史,就是一部红色学府的奋斗史、奉献史和光荣史,既是中共现代高等教育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四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承载了我党红色基因的历史记忆,是进行“四史”教育,读懂中国精神,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继承百年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本刊推出“东师红色记忆———东师口述史系列”。
每期口述通过一件档案、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追溯革命前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再现东师儿女前赴后继传承红色基因,与党同行、与国共进的永恒不变的追求与担当。
战火中诞生的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为追求自由、民主、进步和人民解放,毅然担负起育才兴邦之重任,在烽烟四起的白山松水间辗转办学,汇源聚流,发展壮大。
学校声名大振,教育和引领了整整一代东北青年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为东北解放,进而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一曲教育报国的英雄赞歌。
1.三千里大迁校创校之初,在中共东北局正确领导下,本溪市委的大力支持下,舒群、张松如、张东川、黄耘和全体教职员工同甘共苦,艰苦创业。
他们一边整修校舍,筹集教学设备,一边分别奔赴各地招生。
经考试,预科和研究室录取学生70余名,行政训练班录取学生200余名。
普通班学制为一年,预科半年,研究室学员学制不限。
国立东北大学在抗战大后方创办的两种史学期刊——《志林》与《东北集刊》
文史杂谈1152018年·第4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立东北大学可谓命运多舛。
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国立东北大学师生随战事辗转迁移,历经艰辛。
国立东北大学前身是1923年4月在沈阳成立的东北大学,首位校长由时任奉天省省长王永江兼任。
学校以“知行合一”为校训,仿德国柏林大学设计建设,一度成为当时国内最大校园。
1927年11月,时奉天省省长刘尚清接任为第二任校长。
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再由东北诸省军政新领导人张学良担任第三任校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沈阳被日军占领,东北大学师生流离失所,开始了“流亡大学”的征途。
其后,逃至关内的东北大学师生在北平勉强复课,并在张学良的周转协调下于1933年成立国立东北大学,渐由国民政府中央财政拨款维持,但仍由张学良任校长。
1935年的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国民党对国立东北大学全面整顿、实施接管,学校实权终于归属国民政府。
在这中间,东北大学的“国立化”转型进程,“实质充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互动及东大内各派系之冲突,并对东大此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1937年,在国民政府委任校长臧启芳的命令下,国立东北大学由北平迁往河南开封,后又迁至陕西西安办学。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立东北大学再度被迫迁移。
1938年5月,国立东北大学迁至抗战大后方的四川省三台县,才最终安顿下来,结束了长达七年的流亡搬迁历程。
在三台县,国立东北大学创办了《志林》和《东北集刊》两种关于史学的学术期刊,在萧一山、金毓黻、姜亮夫、李光忠、赵鸿翥、潘重规、郑资约、蒋天枢、汤晓非、杨曾威、娄学熙、赵曾傅、吴希庸、左仍彦、张亮采、高亨、蒙文通等众多教职员及学生们的勤恳钻研下,在抗战大后方开辟了一片孜孜不倦的学术耕耘园地。
一、《志林》《志林》,也称《国立东北大学志林》,线装石印;“志林”二字集自“颜碑”。
《志林》于1940年1月由国立东北大学创刊于四川省三台县,至1945年6月停刊,共编辑出版9期。
东北大学辽宁分校
东北大学辽宁分校东北大学辽宁分校是中国知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
作为东北大学体制下的一个分校,辽宁分校自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辽宁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东北大学辽宁分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当时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沈阳高级职业学校”。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推动,该校于1952年更名为“东北重工业学院”,开始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逐渐壮大并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于1959年更名为“东北大学”。
2005年,东北大学正式设立辽宁分校,以进一步满足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人才培养需求。
东北大学辽宁分校的校园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占地面积达到2000多亩,拥有优美的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校园内设有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各类教学和活动场所,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该校设有多个学院,覆盖了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开设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多个层次的教育。
学校注重学科交叉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实践机会。
学校的教师队伍庞大而优秀,包括了一大批在各自领域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教授和专家。
东北大学辽宁分校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校与多个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教师互派、学生交流等各种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同时,学校也积极推动国际化教育,在校园内设有国际学生交流中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除了学术方面的成绩,东北大学辽宁分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学校积极推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领导能力。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和项目支持,帮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
东北大学辽宁分校一直秉持“扎根东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地方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东北高校五虎将及工科八骠骑
东北高校五虎将及工科八骠骑东北高校大多建于建国前后,也不乏东北大学,哈工大等历史十分悠久的大学。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东北地区高校建设得到了苏联的不少帮助,尤其是工科方面始终与东北工业基地保持步调东北高校数量不在少数,各门类俱全,其中以五所学校最为领先。
工科方面除去五虎,当属八骠骑为先。
这八所学校都以工科见长,虽然综合实力略逊,但工科方面都很有特色,在各自行业大名鼎鼎。
吉林大学—大刀关胜吉林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之一,是首批211和985高校,中国在校人数和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学。
长春人戏称:“美丽的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之中。
新的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
吉大合并的其他几所大学,都是国家各部委直属重点高校,吉林工大,白求恩医科大,长春地质,长春邮电,解放军军需大学都很有实力。
强强合并后的吉大一举摘得东北第一的桂冠。
招收沈阳军区国防生。
吉林大学以其庞大的规模和冠绝东北的排名无疑可以做东北高校之首。
而且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他广阔的专业覆盖范围玩强大的教学科研实力在东北高校中都是响当当的。
个人感觉吉大是一所“帅才”型的高校,就像水浒中的关胜,不仅个人战斗力强,还且综合素质全面,带兵打仗很有章法,想当年关胜可是自己领兵来取梁山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豹子头林冲绝对的实力派,强悍不需要多说,一般人都听说过哈工大的威名,在工科院校中属于第一流高手,许多领域无人能敌。
正如水浒中的林冲,剽悍不需要多说,一生无败绩,八十万禁军教头名满天下。
哈工大,无论在东北还是全国,以其工科的优势都绝对是第一流的虎将。
正如林冲,内敛却杀气逼人,止不住威名远扬。
也正如林冲,只能是个虎将而不能像关胜,呼延灼一样独立领兵。
总参签约国防生高校大连理工大学—霹雳火秦明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成立于1949年4月新中国诞生前夕,是我党为迎接全国解放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而创立的第一所正规大学,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优势学科是机械和化工,辽宁省唯一一所副部级高校有 1 个国家干部培训基地,3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1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 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1 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1 个国家级技术中心。
东北大学校歌
任务名称:东北大学校歌一、引言东北大学是中国东北地区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越的著名高等学府。
作为该校的象征之一,东北大学校歌既体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也传达了学校的精神理念。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歌曲内容以及深层含义三个方面,探讨东北大学校歌。
二、历史背景1. 东北大学简介东北大学创立于1923年,原为沈阳北洋大学,是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和科学的策源地之一。
1949年建国后,学校更名为东北大学,并成为中国重点支持的高等学府之一。
2. 校歌创作背景东北大学校歌创作于1958年,当时正值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校方委托文化艺术工作队创作校歌,希望通过这首歌表达学校对国家、人民的赤诚之情,并激励广大师生为学校、为国家贡献力量。
三、歌曲内容东北大学校歌以雄壮的旋律和慷慨激昂的歌词,唱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东北大学人的奋斗理想。
下面是校歌的完整歌词:东宝疆、大京城,拥邦山河入我衷。
煮茗时代群英创,国家威名东立中华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东大人的奋斗理想,是东大人的追求目标。
四、深层含义东北大学校歌的歌词虽然简洁明了,但蕴含着丰富的深层含义。
这首歌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东北大学人的奋斗理想和追求目标,体现了东北大学人矢志报效祖国,贡献社会的使命感。
1. 修身“修身”体现了东北大学人追求个人修养和道德修养的理念。
学校秉持着”诚信、勤学、崇德、明理”的校训,强调学生要有高尚的品质和人文素养。
通过自我修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成为社会有益的人才打下基础。
2. 齐家“齐家”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责任。
东北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通过推行寝室文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3. 治国“治国”体现了东北大学人为国家、为人民贡献力量的愿望。
东北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急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东北大学在三台
邹开歧东北大学在三台○往事回首 1923年4月26日创建于沈阳的国立东北大学,因“九一八”事变,师生避难流向关内,1938年3月经川陕公路举校迁来四川三台,借得杜甫草堂寺一部分及潼属联立中学一角,作为校址复课。
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暑期迁回沈阳,在三台整整经历了八年。
这八年,正是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的八年,进步的东大师生在这片土地上,通过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使这个交通闭塞的大后方,成为抗日救国的前沿阵地。
不仅壮大了三台的抗日救亡文化宣传活动的阵容与声势,而且极大地激发了民众之爱国热情,增强了抗日必胜的信心。
东北大学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师生组织的读书会,最早把《延安整风文件》、《改造我们的学习》、《论持久战》、《论解放区战场》等进步书刊传到三台,让三台追随革命的进步人士得天独厚领先一步受到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熏陶。
由一批东北大学的热血青年组织的进步社团、如“黑土地社”、“菩提社”、“群力社”、“青年民主同盟”、“东北问题研究社”以及中共南方局青年组所属的“新民主主义小组”领导下的“学习社”、“求实学会”、“野火社”、“东苑文学日报社”、“剧人剧社”等,采用墙报、油印小报、手抄报等形式传播马列,宣传抗日救国,据统计,1942年东大校园内共有各式壁报60余种。
影响较大的壁报有《合唱群》、《菩提》、《黑土地》、《火把》、《新生代》、《学声》、《时事萃报》、《学习》、《夜光》、《野火》、《狂飚》、《铁流》、《抗战文艺》、《大队接力》、《射击手》、《挡箭牌》等。
特别是《时事萃报》因摘录了《新华日报》、《华西晚报》中的有关材料进行抗日宣传,引起当时敌特机关的严密注视;声势浩大的“东北问题研究社”通过各种活动,使其逐步成为倾向共产党的进步组织。
在进步社团中,还有影响面宽、凝聚力强的“抗敌协会”和所属的实验剧团。
东北大学内迁三台,校内的进步师生不仅通过进步社团办的几十种壁报、期刊宣传抗日,还有不少热爱戏剧的志士仁人组成的 每天一早到店里去,在回住处的路上都要去看看报纸杂志。
26852516_郭维城推动东北大学复名
>>>>>>>>>71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张学良曾亲任校长,对其倾注了大量心血和财力,使其迅速跻身当时中国知名大学行列。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离开沈阳,成为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并且是流亡时间最长的大学。
1949年,东北大学迁回沈阳后,东北人民政府将其根据专业拆分为不同的院校,从此没有了东北 大学。
20世纪80年代后,为充分肯定张学良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东北大学的校友们非常希望东北大学复名。
在郭维城和国内外校友的共同努力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下,东北大学终于在1993年4月成功复名,成为当时新中国成立后唯一恢复解放前旧校名的大学。
东北大学的创立与发展1923年,张作霖创建了东北大学,校址在沈阳北陵。
东北大学的创建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只有培养自己的人才方能自立图强。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视东三省为其势力范围,创建东北大学遭到日军的强烈反对。
他们认为东北是他们控制的地盘,不能让东北有自己的高级人才。
1922年秋,东北大学开始筹备,1923年春就挂起了校牌。
1926年5月,又增设东北大学附属高中,学生毕业后经过考试升入大学;并成立东北大学夜校专修科,招收在职公教人员,修业三年成绩合格,发大专毕业证书。
另外,还设有师范性质的专修科,享受官费待遇,培养中学教员。
郭维城推动东北大学复名郭梅东北大学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主政东北和东北军,同时兼任东北大学校长(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
张学良深刻认识到,教育乃立国之本,救国必须培养人才,智力资源较物力资源更重要。
他视东北大学为振兴东北的基础,竭尽心血提升东北大学的整体水平。
当时成立的校务委员会,由张学良、宋子文、于学忠、胡适、张伯苓、宁恩承、蔡元培、章士钊等人组成。
张学良除了把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大部遗产捐给了东北大学,还用自己的私款近300万银元在北陵校园加盖汉卿南楼、汉卿北楼,扩充实验室等基本设施。
学校简介:东北大学(简称东大)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东北大学包括两个校区:一个是沈阳主校区,位于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沈阳,南滨浑河,北畔南湖;一个是秦皇岛分校,位于举世闻名的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北倚燕山、南临渤海。
秦皇岛分校包含主校区(位于海港区)和北戴河小区,两个校区校园绿荫郁郁,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楼群建筑,风格迥异,校园文化,底蕴深厚,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治学严谨,校风纯正,教学科研、产学一体,是一个求学深造、科学研发的全国著名重点大学。
学校始建于1923年4月23日,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曾担任过校长,1960年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学士、硕士和博士授权点重点大学。
先后由中央、政务院、国家部委直属,1998年9月随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划转教育部直属。
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综合素养强,功底深厚,基础扎实,理念超前,开拓创新能力强,在京、津、沪、深、沈、冀、长江及珠江三角等地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赞赏,一次性就业率连年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已与美、日、英、法、意、澳、俄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交流关系。
东北大学正朝着综合型、研究型、开放型、国际型的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前进。
东北大学办学规模:东北大学沈阳校区占地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秦皇岛分校占地总面积3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9万平方米共有12个学院、58个学士学位点、一级硕士点34个、二级硕士点17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4个,博士生导师277人,院士5人,博士研究生2528人,硕士研究生5118人,普通本科生23080人。
学校介绍东北大学有沈阳主校区和秦皇岛分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包括秦皇岛研究生分院),已设立理学、软件学院、文法、外国语、艺术、资源与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中荷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继续教育等12个学院。
东北大学 ——信息学院成立十二年来的历史回顾和体会
回顾改革成长历程,促进学院和谐发展——信息学院成立十二年来的历史回顾和体会今年是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周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三十二个年头。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1995年,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正式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年,国家“211工程”建设开始正式启动;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形式,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将“科教兴国”确定为基本国策,奠定了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96年10月,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原来自动控制系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合并的基础上成立。
至此,东北大学全面实现了学校、学院两级管理体制,朝着探索现代化大学管理运行机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学院成立以来的历史回顾十二年来,信息学院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形势下一路走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1996.10~1999年(磨合调整、酝酿改革阶段)1996年10月,信息学院成立,在经历了一段“合系”的动荡之后,人心开始思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几个学科和教师之间慢慢相互熟悉、彼此适应、逐渐磨合。
1997年12月,学院领导班子在基本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与学校领导班子沟通并达成了共识,学校领导同意我们学院作为学校的试点单位,推动基层组织改革工作。
随后,学院开始着手做改革前的准备工作,通过召开原基层组织负责人、各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师代表座谈会等形式,统一大家思想,提高对基层组织改革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在酝酿中耐心等待改革时机的成熟。
1999年3月,学院召开首届教代会,院长顾树生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将一个全新的信息科学学科带入二十一世纪”的工作报告,分析了学院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基层组织改革步伐的工作任务。
东北大学简介
东北大学简介东北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于1923年创立于沈阳,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保持着高水准的国家重点大学。
学校以引领高等教育、服务国家为宗旨,秉承让学生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为己任,以教学为主,科学研究、学生科技竞赛和社会服务为辅,全面把握知识前沿和学科发展动态,教师及生源性价比不断提高,以其独特的教育品质和科研水准,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创新型学子,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逐步完善,拥有经、理、文、艺、管、建、旅、教、社、法、体等11大学科门类,其中有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哲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等9个一级学科,22个二级学科,39个三级学科,18个独立学院,16个研究所,5个国家核心实验室,具有3个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省级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实践教育中心。
东北大学现有教职工2200多名,其中教授813名,副教授967名。
学校拥有国内外知名教授,如著名家长张力子、著名营养学家周家栋、中修研究会会长黄新民等。
他们为东北大学贡献了许多高水准的作品和研究成果,带来强大的科学支持和学术氛围,为东北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东北大学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并在大众传媒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除了传统的综合教育外,还开展了诸如计算机、英语、法律、商业、财务、工程、管理、社会学、会计、文学、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等多种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一些文艺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享受创作的快乐,丰富课余生活,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东北大学以严谨、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专业的教育氛围,学术自由的环境,巩固了自身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的优势地位,朝着更高层次发展。
在将来,东北大学将继续加强教育质量和研究能力,为世界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中国发展努力!。
东北大学历史简介
东北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吉林省沈阳市的省属重点大学。
该校前身为沈阳高级工业学校,创建于1923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级工业学校。1949年起更名为东北工学院,1955年更名为东北工业大学。1958年起,学校开始转变为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197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重点支持高校,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高校。
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秉持"以工为本,工科为主"的办学特色,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所建树。
东北大学拥有多个学院和研究机构,涵盖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一。
东北大学还设有大量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高水平的科研设施和资源。学校还与众多国内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
参观东北大学校史馆
参观东北⼤学校史馆东北⼤学,位于东北重镇沈阳,始建于1923年,为张作霖创建,张学良曾任校长,现在是国家“211、985”重点⼤学。
2017.7.5⽇,王基铭院⼠相邀,到东北⼤学参加《⼯程管理前沿》专刊会议,同⾏的还有袁晴棠、舒兴⽥、丁烈云院⼠(原东北⼤学校长,现为华中科技⼤学校长),还有鲍庆伟博⼠等。
当天,有幸参观了东北⼤学校史馆。
总的感觉是历史沉淀深,发展道路曲折悲壮。
但是,有关历史、⼈物介绍、以及校徽之类,有些令⼈费解,其中有三点值得商榷。
⼀、25年与近70年。
东北⼤学,始于1923年,1932年⽇本占领东北全境,东北⼤学逼迫内迁,直到1948年东北解放,东北⼤学重新返回故⼟,先后经历了时间约25年。
这⼀时期习惯称之为解放前。
⽽解放后,是指1949年后,这⼀时期,学校名称多次改变,专业也作了调正。
但是,东北⼤学的主脉没有断,东北⼤学的根还在。
所以说,东北⼤学在新中国已存在了70年,为国家建设培养了⼀⼤批优秀⼈才。
遗憾的是东北⼤学校史馆,⽤了⼤量篇幅描述解放前25年,其中⼜重点叙述了张学良任校长(1928.8—1937.1)时期。
⽽解放后近70年,东北⼤学真正意义上的继承者东北⼯学院,在校史馆只简单介绍⽽轻轻带过,有些轻描淡写,使⼈感觉没有多⼤份量。
讲解员也是快步⾛过,说话表情也没有介绍张学良时期哪样认真和激情。
就是说解放后近70年,还不如张学良挂名当校长那⼏年丰富多彩。
25年与70年,从时间空间讲,相互差距很⼤。
东北⼤学校史馆,把⾃⼰的历史严重的本末倒置了,⽽且很较严重,做的有些过分。
东北⼤学这70年,从规模、贡献,与前25年绝对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东北⼤学校史馆就轻易地⾃⼰把⾃⼰给否定了?正确的看东北⼤学,应该是这样:不论以什么名称或形式存在,他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物,⽽且存在了70年,还在继续。
中国⼯业的摇篮在东北,中国⼯业的最初的基地在东北、在辽宁,中国⼯业的重镇在沈阳,改⾰开放以来中国南⽅⼯业发展的孵化器在东北、在辽宁、在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