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4)TCP/IP一开始就向用户同时提供可靠服务和不可靠服 务,而OSI在开始时只考虑到向用户提供可靠服务。相对说来, TCP/IP更侧重于考虑提高网络传输的效率,而OSI参考模型更 侧重于考虑网络传输的可靠性。
(5)通信方式上面,在网络层OSI模型支持无连接和面向 连接的方式,而TCP/IP模型只支持无连接通信模式;在传输层 OSI模式仅有面向有连接的通信,而TCP/IP模型支持两种通信 方式,给用户选择机会。这种选择对简单的请求-应答协议是 非常重要的。
有限数据进行重发,数据链路层将比特流组织成以帧为单位传 送。帧的组织结构必须设计成使接收方法能够明确的从物理 层收到比特流中对其进行识别,也即能从比特流中区分出帧 的起始与终止,这就是帧同步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网络传输 中很难保证计时的正确和一致,所以不能采用依靠时间间隔 关系来确定一帧的起始与终止的方法。
OSI的参考模型分层的原则:是将相似的功能集中在同一层 内,功能差别较大时则分层处理,每层只对相邻的上、下层定 义接口。
9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一)OSI参考模型的结构及功能划分
OSI参考模型
10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 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 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为此,该层定义了物理链路的建立、维 护和拆除有关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机械方面规定 连接器的类型、尺寸,插脚的数目及所使用的电缆类型等;电 气方面则规定网络上所传输信号的电气范围(多大的电压表示1, 多大的范围表示0)以及信号的编码方法等;功能方面则规定每 个引脚代表的是什么意义;规程方面规定在相邻两个节点之间 传送电气信号时的工作顺序。除此之外,物理层还规定通信信 道上信号的传输速率等。
11
Baidu Nhomakorabea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 间的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数据帧中包 含物理地址(又称MAC地址)、控制码、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 该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 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此外, 数据链路层还要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即进行流量控 制,以防止接收方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方来的高速数据而导致缓 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
或设备连接起来,以达到更大范围的数据传输和资源 共享目的。
网络互连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多个独立的、 小范围的网络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较大范围的网络;二 是将一个节点多、负载重的大网络分解成若干个小网 络,再利用互连技术把这些小网络连接起来。
2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网络互连功能 基本功能:是指网络互连所必需的功能,如寻址 和路由选择等; 扩展功能:是指各种互连网提供不同服务时所需 的功能,如协议转换、分组长度控制、排序和差错检 测等。
(2)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了异种网的互连问题,并将互连 网协议作为TCP/IP的重要组成部分。而ISO只考虑到用一种统 一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连在一起,根本未想 到异种网的存在,这是OSI/RM的一大缺点。
(3) OSI模型有3个主要明确概念:服务、接口、协议。而 TCP/IP参考模型最初没有明确区分这三者。这是OSI模型最大的贡 献。
6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6、网络互连的类型 (1) LAN与LAN互连 (2)LAN与WAN互连 (3)WAN与WAN互连 (4)LAN通过WAN与其他LAN互连
7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7.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为实现开放系统互连所建立的分层模型。 目的:是为异种计算机互连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和标准框架, 并为保持相关标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提供共同的参考。 所谓开放:是强调对OSI标准的遵从。开放并不是指特定的 系统实现具体的互连技术或手段,而是对可使用的标准的 共同认识。
为数据线、控制线、定时线和接地线等。
(4) 规程特性 规程特性定义DTE和DCE通过接口连接时,各信号线进行二进 制位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规程(动作序列),如,怎样建立、维持和 拆除物理连接,全双工还是半双工操作等等。
24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3 数据链路层 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该层解决两个相邻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2 物理层协议 (2) 电气特性 电气特性规定了在链路上传输二进制比特流有关的电路特
性,如信号电压的高低、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等, 通常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的电气特性以及与互连电缆相关的有 关规则等。
23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2 物理层协议 (3) 功能特性 功能特性规定各信号线的功能或作用。信号线按功能可分
20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2 物理层协议 2. 物理层协议(标准)的内容 物理层接口协议实际上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
通信设备)DCE或其它通信设备之间的一组约定,主要解决网 络结点与物理信道如何连接的问题。
(1) 机械特性 规定物理连接器的规格尺寸、插针或插孔的数量和排列情
况、相应通信介质的参数和特性等。例如,PC机上的COM1和 COM2接口称为RS-232接口,使用的是典型的物理层协议RS232C和RS-232D。(这两种接口标准基本是等同的)
互通(Intercommunication):是指互连的两个网 络之间沟通逻辑连接并可进行数据交换。
互操作(Interoperability):是指网络中不同计算 机系统之间具有访问对方资源的能力。互操作是在互 通的基础上实现的。
互连、互通与互操作三个概念是不同的,它们表示 不同层次的涵义。但三者之间又有密切关系:互连是基 础,互通是手段,互操作是目的。
(4) 传输层 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 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该 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 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 可靠的数据通路。传输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
13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在OSI参考模型中,不同主机对等层之间按相应协议进 行通信,同一主机不同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除了最低 层的物理层是通过传输介质进行物理数据传输外,其他对等 层之间的通信均为逻辑通信。在这个模型中,每一层将上层 传递过来的通信数据加上若干控制位后再传递给下一层,最 终由物理层传递到对方物理层,再逐级上传,从而实现对等 层之间的逻辑通信。
(7) 应用层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 的接口。该层通过应用程序来完成网络用户的应用需求,如文件 传输、收发电子邮件等。
14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以上简单介绍了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那么,按照
这样的分层结构,信息传输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
3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4、网络互连目的 (1)扩大网络用户之间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范 围。 (2)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率和网络管理能力。 (3)使不同网络中的节点互连互通。
5
5、网络互连、互通与互操作
互连 (Interconnection):是指在两个网络之间 至少存在一条物理连接线路,它为两个网络之间的逻 辑连接提供物理基础。如果两个网络的通信协议相互 兼容,则两网络之间就能进行数据交换。
21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2 物理层协议
☆ 建议使用25针连接器(DB-25)。 ☆ 在DTE一侧采用孔式插座形式,DCE一侧采用针式插头形式, 并对连接器的尺寸、针或孔芯的排列位置等都作了确切的规定, 如图所示:
(a)DB-25
(b)DB-9
RS-232C或D规定的连接器的机械特性
22
(5) 会话层 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 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 的会话。会话层得名的原因是它很类似于两个实体间的会话概念。 例如,一个交互的用户会话以登录到计算机开始,以注销结束。
(6) 表示层 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 以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出。 如果必要,该层可提供一种标准表示形式,用于将计算机内部的 多种数据表示格式转换成网络通信中采用的标准表示形式。数据 压缩和加密也是表示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一。
25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3 数据链路层 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数据帧首部和尾部含有对等数据链路进程需要使用的协议信
息。头部的信息包括发送结点和接收结点的地址(MAC地址) 等。校验和、头、尾部分一般由发送设备的硬件实现,数据链路 层不必考虑其实现方法。
数据链路层不关心数据包中包含什么信息,而仅是将其传递 到网络中的下一结点。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概括如下:
(1) 数据链路的管理 和物理层相似,数据链路层要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 的连接。(包括同步、站址确认、收发关系的确定、最终一次传输 的表示等。)
在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又被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
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26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3 数据链路层 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2) 帧同步功能 为了使传输中发生差错后只将出错的
一个系统是开放的,是指它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遵守 相同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通信。
8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一)OSI参考模型的结构及功能划分 OSI参考模型提供了概念性和功能性结构。该模型将开放
系统的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各层协议细节的研究是各自 独立进行的。这样一旦导入新技术或提出新的业务要求时,就 可以把由通信功能扩充、变更所带来的影响限制在直接相关的 层内,而不必改动全部协议。
15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1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16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简介
17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1)TCP/IP虽然也分层,但其层次之间的调用关系不像OSI 那样严格。在OSI参考模型中,两个N层实体之间的通信必须经 过(N—1)层。但TCP/IP可以越级调用更低层提供的服务。这 样做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本章主要内容 3.1 OSI参考模型 3.2 物理层协议 3.3 数据链路层协议 3.4 网络层协议 3.5 传输层及高层协议 3.6 OSI参考模型与现场总线通信模型 3.7 网络互连设备与相应层次
1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1 网络互连 1、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网络互连是指利用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将多个网络
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实现两个相邻结点链路上无差错的协议 数据单元传输。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
所谓链路就是数据传输中任何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点到点的 物理线路。数据帧通常是由网卡(NIC)产生:上一层的协议数 据单元(数据包)传递到NIC后,NIC通过添加头部和尾部将数 据打包(封装成帧),如图所示;然后数据帧沿着链路再传送 至目的结点。
19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2 物理层协议
1. 物理层的功能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其任务就是为它的上一 层提供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连接。在这一层,数据仅作为原始 的比特流(bit流)进行处理。
该层规定了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特性及通信规则,即, 规定了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通信结点之间的物理路 径)所需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其作用是确保比特 流在物理信道上传输。
12
第三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 网络层 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 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 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路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 送到目的地。另外,为避免通信子网中出现过多的数据包而造成 网络阻塞,需要对流入的数据包数量进行控制(拥塞控制)。当 数据包要跨越多个通信子网才能到达目的地时,还要解决网际互 连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