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其他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培养要求:本专业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学生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检索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特色: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培养学生绩效管理、薪资福利管理、人才培训和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工商管理、法学、公共管理五、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才测评与招聘、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分析技术、劳动法、社会保障学等。
六、学时与学分七、教学进程计划表表一:通识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备注:形势与政策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安排,学分计入第六学期。
体质监测由体育部统一安排。
表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表三:专业课程平台表四:实践教学平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就业前景与职业规划
就业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竞争加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 类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
职业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方 面的工作。在职业发展上,可以从初级岗位逐步晋升到高级岗位,甚至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或总 经理等高层管理者。
绩效管理
介绍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评 估员工的工作表现,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绩效改进计划 。
薪酬福利管理
介绍薪酬福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如 何设计和实施合理的薪酬福利计划,提高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和满意度。
课程设置与培养重点
课程设置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全面 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在企业和组织 中担任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同时,课程设置还 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创新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 力。
专业课程
包括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 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 关系管理等,使学生全面了解人
力资源管理各个方面的知识。
实践课程
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项目、人 力资源模拟实验等,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课程介绍
组织行为学
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了 解人类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心理,提高管理效能。
03
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以实践课程、实践项目、实习实践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 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推行“导师制”实践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206)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面向区域发展和行业一线,具有深厚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管理技能与方法、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应用、社会交流沟通、职业指导等方面的能力。
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政府机构,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系统开发和应用、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一)知识规格与要求1.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方面的相关知识;4.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二)能力规格与要求1.具备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等专业能力;2.具备有效地组织企业的招聘与录用、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培训等职业能力;3.职业技能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或通过相关职业技能鉴定;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5.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和创新能力;6.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基本素质规格与要求1.政治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人格素质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3.职业素养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职业技能,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协作、乐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
三、学制和学位(一)学制基本学制四年。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员工招聘选拔、薪酬福利管理、绩效考评与激励、培训组织与开发、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信息化办公技术等技能,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建设与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行政事务办理能力,能够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一)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
(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三、职业面向表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四、培养规格(一)能力要求1.懂得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工作分析计划的制定、分析工作的选择、工作分析方法的确定、工作分析的步骤和时间的安排、工作分析调查的实施、工作说明书的撰写,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
2.会员工的招聘与配置,包括:招聘计划的制定、招聘广告的编写、招聘渠道的选择、招聘流程的制定、面试活动的组织和时间安排、工作申请表的设计和筛选,面试问题的设计,面试过程的实施、面试结果的评估,劳动合同的签订,入职手续的办理。
3.能够熟练运用绩效考核的方法,包括:绩效考核内容的确定、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绩效考核表格的设计、绩效考评制度的制定。
4.能实施员工培训与开发,包括: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的日常管理,进行培训工作的准备工作,培训预算和核算、培训评估。
5.能进行薪酬管理,包括:薪酬管理信息的采集,员工工资核算,能够处理常规情况下出现的问题;6.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和道德规范(二)知识要求1.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2.掌握选择合适员工招聘和选拔方法,为企业招聘合适的员工;3.熟悉绩效和薪酬管理的基本技能;4.掌握员工培训的流程;5.掌握劳动合同管理实施的规范;6.掌握劳动关系处理的技能。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内的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培养要求1.系统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学生应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应具备实际操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能力,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技能。
3.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应具备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4.领导和沟通能力:学生应具备领导和沟通的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员工和管理层进行沟通和协调,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
三、培养内容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学习: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组织行为学、劳动法律、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2.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3.项目实践: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锻炼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4.学术研究与实践交流: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并能够进行实践交流,了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四、培养方法1.课堂授课:在理论学习方面,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训练:通过模拟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3.项目实践: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接触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锻炼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4.学术研究和实践交流:学生在专业领域进行学术研究,并通过学术论坛和实践交流,与行业专家和同行进行互动和交流。
五、培养评价1.学业成绩:通过考试和论文写作等形式,检验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掌握程度。
2.项目实践报告:学生完成项目实践后,需撰写项目实践报告,展示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培养社会经济各类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简称HR)人才的本科专业,属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文科招生。
本专业重视素质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专业知识和互联网技术及管理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是社会各类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服务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特征,立足北京市经济发展需要,重视学生在知识、素质、能力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有知识、会创新、懂心理、晓人事、善沟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及服务工作。
三、毕业要求:1.基本素养: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2.公共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等工具性知识,以及必要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3.专业知识: 掌握工商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学习经历,了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学科视野。
4.问题分析能力: 具备调查分析的基本能力,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综合与创新: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信息获取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法律法规知识:熟悉劳动法律体系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知识,熟悉企业用工、社会组织劳动关系相关的一系列方针与政策,能正确认识利用法律工具维持和谐劳动关系。
8.团队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拓展课程
管理学
学习管理理论和实践,提升学生 的管理能力。
市场营销
掌握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提 升学生的市场洞察力。
财务管理
了解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 升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
03
培养计划实施
教学计划
专业知识课程
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规、招聘与选拔、绩效 管理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
操作能力
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和交 流,让学生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和
趋势
02
课程体系设计
公共课程
01
02
03
大学英语
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提 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
高等数学
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基础
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办 公软件的操作,提升工作 效率。
专业课程
注重国际化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适 应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课程改革
通过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 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综合素质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以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 。
组织行为学
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 提高管理效能。
人力资源管理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提升企业绩效。
劳动法律法规
了解劳动法律法规,保障企业合法 用工。
实践课程
招聘与选拔
模拟企业招聘流程,提升 学生招聘与选拔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控制性素质: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执行力,能够对组织人力资源进行分析、规划和管理;能够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持。
2.沟通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各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协调处理各类人力资源问题。
3.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招聘、薪酬福利、绩效管理、培训发展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操作。
4.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和方法。
二、培养内容1.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包括组织行为学、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关系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3.统计学和调查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学基础知识和调查研究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信息管理与技术应用:包括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搭建与应用,以及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5.实践能力培养:包括实习实训、案例分析、模拟经营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传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
2.实验实训: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中开展实际操作和模拟管理,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3.实习实训:学生在实习期间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外拓展: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和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培养环节1.前期基础阶段:开设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组织行为学、劳动法律法规等。
2.中期理论阶段: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和专业的不断完善,如何培养出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在于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针对该专业的学生需求和未来的职业要求,我们建议以下课程设置:1. 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基础,使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2. 人力资源规划:培养学生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和规划能力,包括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岗位需求分析等。
3. 招聘与选拔:教授学生招聘与选拔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识别和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
4. 培训与开发:重点培养学生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的能力,使其能够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5. 绩效管理:教授学生如何设计和实施绩效管理体系,以及如何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6. 薪酬与福利管理:重点培养学生薪酬和福利管理的能力,使其能够设计合理的薪酬激励方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7. 劳动法与劳动关系:介绍劳动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定,培养学生解决劳动争议和维护劳动关系的能力。
二、实践环节除了理论课程的学习,实践环节也是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实习:学生需要在具有人力资源部门的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践了解人力资源工作的实际操作,提升实践能力。
2. 案例分析:学生需要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3. 项目设计:学生需要参与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锻炼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4. 社会实践:学生需要参与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行业动态和社会需求。
三、能力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环节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招生对象与学制(一)专业代码: 650204(二)招生对象:经全国一般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符合招生条件旳一般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 三年。
二、培养目旳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意在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具有良好旳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系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工具, 可以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旳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一)素质构造1.基本素质(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党旳基本路线,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旳基本原理, 具有良好旳思想品质。
(2)人文素质对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有一定理解, 具有一定旳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心理素质能对旳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 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和健康平和旳心态。
(4)身体素质具有一定旳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 养成锻炼身体旳习惯, 掌握一定旳运动技能, 到达国家颁布旳《学生体质健康原则》规定。
2.职业素质(1)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旳职业道德素质;(2)具有较强旳团结合作精神;(3)具有较强旳语言与文字体现、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旳基本能力;(4)具有良好旳生活习惯、意志品质和较强旳应变能力;(5)有遵守行业规范旳工作意识和行为意识。
(二)知识构造1.基础知识(1)掌握较扎实旳科学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马克思主义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人文、道德和法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4)掌握一定旳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等信息技术知识;(5)掌握一定旳外语知识、应用文写作知识;(6)掌握一定旳老式文化、商务礼仪等知识;2.专业知识(1)掌握一定旳金融、财会、经济法等经济知识;(2)掌握一定旳市场营销等商务知识;(3)掌握系统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知识;(4)掌握详细旳员工招聘、新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等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016年6月修订)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和谐劳动关系意识,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业务操作技能以及熟悉劳资政策和法规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能够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从事组织人事管理、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应系统学习现代企事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实务,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开发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决策能力。
具体来说,其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三)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四)掌握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人员素质测评、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人工成本核算、劳动关系管理等技能。
(五)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领导能力。
(六)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依法治事。
(七)掌握观察、问卷调查、访谈、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八)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九)较熟练地掌握一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外语,基本上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笔译能力。
(十)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工作。
三、学制与学位全日制学习四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五、专业特色、专业主干课程及特色课程介绍(一)专业特色本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劳动关系导向上,在教学安排上,在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体系完整的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全部开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外,还突出劳动关系的课程,如劳动关系概论、劳动法、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管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等,这不仅可以强化本专业学生的劳动关系意识,还能够提高其处理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英文):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专业代码:120206二、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遵循“厚基础、精专业、强实践、宽选择”的理念,让学生在广泛学习管理、经济、心理及劳动法等方面的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专业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强化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和创新思维方式,致力于将学生打造成为各类企业、公共部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开拓精神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毕业要求四、毕业合格标准1、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完成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成绩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
五、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符合学校学位授予相关规定。
六、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21世纪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经济、管理、心理等多学科相互支撑下,突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教育,强化实践环节,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国际化理念、视野与交流沟通能力,具备参与和管理涉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能力。
七、主干学科工商管理八、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员素质测评、工作分析与岗位管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社会保障概论九、课程体系注:创新创业实践(2学分)仅指学生参加的大创项目及取得的学科竞赛奖项、科研成果等,按照《“创新学分”认定办法》认定的创新学分。
十、课程配置流程图与结构分析表课程配置流程图说明:表示课程修读的先后关系, 表示课程间构成知识体系,但无先修关系。
×100%注:实践学分比例=必修课课内实践学分(含集中实践环节和创新创业学分)+选修课课内实践学分×0.67总学分十一、教学进程表及选课指导1、教学进程计划教学进程表业实习课程号为:EAPL001_40P 毕业论文为EAPL019_80P)2、选课指导:(1)素质拓展课选课要求素质拓展课为全校统一开设的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体育、特色课程等方面,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最低应修学分为8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适合2006级、2007级)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进展,把握治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律等学科的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理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人际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治理及咨询、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培养要求(一)培养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差不多原理,具有愿为国家富强、民族强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和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持续追求新知识、独立摸索、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和良好作风;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差不多理论知识。
较好地把握人力资源治理专业的差不多理论、差不多技能与方法以及相近专业的差不多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治理能力、决策能力及踏实的学习和工作作风。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把握科学锤炼躯体的差不多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锤炼和卫生适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具备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
(二)培养要求1、本专业学生应系统学习现代企事业治理理论与实务,把握人力资源治理理论及实务,具有较强的人的潜能开发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治理能力与决策能力。
具体来讲,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把握治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经济应用数学、法律等学科的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理论。
(2)把握人力资源治理的差不多知和识理论。
(3)把握人力资源治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把握人力资源规划与聘请、人员素养测评、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人工成本核算、劳动关系治理等技能。
(5)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和谐能力及领导能力。
(6)熟悉人力资源治理方面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依法治事。
(7)把握观看、咨询卷调查、访谈、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差不多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9)较熟练地使用一种外语,差不多上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讲、笔译能力。
(10)较熟练地使用运算机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治理的实际工作。
(11)良好的自学适应和学习能力。
2、人力资源治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在各级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工商企业中从事人力资源的治理工作。
3、本专业毕业生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即可获得劳动保证部颁发的全国通用的人力资源治理员中级职业技术证书(助理人力资源治理师证)。
三、要紧课程和特色课程专业基础课:治理学原理、经济数学、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劳动经济学、治理心理学、人力资源治理与开发。
专业主干课:工作分析、职员聘请、选择与录用、人员素养测评、职员培训与开发、企业文化、中小企业治理、绩效治理、薪酬治理等。
特色课程:人员素养测评、职业生涯规划。
四、学习期限与学位2、学位:治理学学士学位五、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要求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5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必修课1 31学分(含实践教学环节24学分),选修课34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授予治理学学士学位。
六、要紧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如人员素养测评操作)、实训(如人员聘请仿真训练、治理信息系统操作)、社会调查(如人力资源需求供给状况调查分析)、课题研究、工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见习、毕业实习(含操作层面的实习和决策层面的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见附表)附表:本科专业公共必修课讲明:“形式与政策”以讲座形式分布在八个学期,学分与周课时运算在第八学期。
本科专业实践必修课(表二)专业必修课(表三)选修课(限选课)(表四)选修课(任选课)(表五)公共任选课由学院教务处先公布课程名称标﹡号的为自修课程,理论课时量为自修辅导课时量人力资源治理专业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构成表(表六)教学活动安排一览表(表七)符号讲明:√上课◆生产实习●教育实习○见习★论文答辩◇课程设计△考试▲入学或毕业教育☆毕业设计/论文◎军训■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机动人力资源治理专业要紧课程修读指南课程编号:423001课程名称:经济数学二(Mathematics Ⅱ)课程类不:专业必修课内容概要:教材:龚德恩等编,《经济数学基础(第二分册线性代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胡显佑等编,《线性代数学习指导》,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胡显佑编著,《线性代数习题集(经济数学题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课程编号:423002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课程类不:专业必修课内容概要: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的产生和运行。
专门是揭示了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样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进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进展的必定结果,并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时期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关系和经济体制等内容。
教材:参考书目:马伯钧主编,《政治经济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马克思:《资本论》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吴树青主编,《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 999年课程编号:423003课程名称:经济数学(二)(Linear Algebra)课程类不: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经济数学(一)内容概要:《线性代数》是经济类专业的核心数学基础课程之一,《线性代数》的内容是许多经济学和治理学课程的基础。
《线性代数》要紧讲授的是向量和矩阵及其各自的运算法则,向量与向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向量与矩阵之间的相互关系,向量空间的线性结构等内容。
本门课程还介绍了线性代数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的具体应用以及线性代数在其他学科领域的一些具体的应用。
教材:龚德恩主编,《经济数学基础第二分册线性代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W.Keith Nicholson ,《Elementary Linear Algeb ra with Application 2ndEdition 》,Boston PWS-KENT Publishing Company 1990课程编号:423005课程名称:治理学原理课程类不: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内容概要:《治理学原理》这门课程是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全面把握治理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以及治理理论流派和进展过程,并探讨其进展趋势。
该课程采纳的是南京大学周三多教授主编的《治理学》教程。
该教程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汲取古今中外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积存的治理思想和治理理论的精华,通过治理职能的分析,系统介绍治理学差不多原理。
该教程将治理原则归纳为效益原则,人本原则,系统原则,道德原则,并以这一思路引导全书内容的展开,分析了治理的信息、决策、打算、组织、领导、操纵以及创新等职能活动。
既注意了工业经济时代成熟的企业治理理论的系统分析,又充分体现了治理研究最新成果,探讨了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治理、组织、制度、文化创新趋势。
专门是对企业治理实践中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及创新的探讨对国骨企业治理者的成长有深刻的启发。
本课程的讲授将引入案例教学,以关心学生加深明白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材:周三多:《治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斯蒂芬·P·罗宾斯:《治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王利平:《治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许庆瑞:《治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课程编号:423006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课程类不: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一内容概要:本课程讲授有关微观主体的经济决策和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作用的差不多知识。
我们第一在理想化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讨论消费者和厂商的决策咨询题以及市场均衡和其福利经济学含义,然后我们转向不太理想但更为现实的市场条件下显现的咨询题。
我们将讨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市场失败(market failure)的经济学后果及计策,以及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平新乔著,微观经济学18 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Microeconomics,Third Edition, Michael L. Katz and Har vey S. Rosen, Irwin McGraw-Hill。
课程编号:423007课程名称:人力资源开发与治理(human resource mana gement)课程类不: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治理学原理内容概要:人力资源治理实一门重要的治理学科,其要紧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的规划、岗位设计与职位分析、职员聘请、素养测评、职员培训与进展、绩效考评,薪酬治理、人员调整与流淌、劳动关系等。
教材:谌新民主编:《新人力资源治理》,中国编译局出版社,2002年参考书目:史若玲、金延平编著:《工商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美]亚瑟·W·小舍曼等著,张贤文主译:《人力资源治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马洪、孙尚清主编:《现代治理百科全书》,中国进展出版社,1990年课程编号:423008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课程类不: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内容概要:本课程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采纳总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各种总量关系及其变动规律。
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袁志刚,《宏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 7年8月第1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布莱恩.斯诺登等,《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第1版。
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差不多方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8月第1版。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3版。
课程编号:423009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Economics of Laboring)课程类不:专业必修课内容概要: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与优化配置、就业与收入分配以及有关的公共政策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