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浅谈
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浅析
进, 经 常给 自己充 充 电 , 给 自己补 充补 充营养 。
.
、
思想上 高 度重 视 . 充 分认 识 到 增 强 语 文 教 学 的 科 学 性 与
古人云 : “ 腹有诗书气 自华”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介绍 自 己的成功经验时 , 提出 四个字与大家共勉 : 读书一生。她说一个
先进的教学手段
l
I
情 境缩短 了久 远事物 的时空距 离 , 增 强 了形 象 的真 实 感 ; 它 以 ( 一) 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合理使用多媒体和 感 ,
性与艺术性是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 的。科学性是基础和前提 , 艺 交 际训练 实效 。
术 性是 先导 和手 法 。脱离 了语 文教 学 的科 学 性 , 语 文 教 学 艺术 性 ( 二) 语 文教 师要 不断 的 “ 充电” , 补 充 营养 , 扩 大 自己的 知识
便必然流于矫揉造作 , 空疏庸俗 。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又都寓于 视 野 , 提 高 自己的业 务水 平 和能力 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中, 并通过艺术性来体现。 新的形势要求语 文教 师要不断充电, 丰富 自己的知识储备 ,
’卜 课堂教学的情景化。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语文教学 的 宽视野, 力求 “ 读 书破万卷” 不断提高 自身的知识素养与文学修
两面。
养 。书读 的多 了 , 文 化 底 蕴 自然 就 会 丰 富 。试 想 , 语 文 教 师 只 有
. 1 ’
诿
.
才华横 溢 , 在 授 课 时 才会 宏论 滔 滔 , 得心应手, 在 课 堂 科学性是语文教学的学科基础性质 , 艺术性是语文教学的教 满腹 经纶 、 法 主导 。通 常说 语文 教 学 “ 教学 有 法 ,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第 上才会如鱼得水 、 游刃有余 , 学生才会如饮甘醇, 如沐春风 , 课堂 一个“ 法” 就是 “ 有 规 律” , 可 以理解 为教 学 的一 般 原则 , 也 就是 语 效果 自然 就不言 而喻 了 。
浅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浅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
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其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所谓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是要求教师用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有机统一。
下面从常规教学的几个方面,谈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一、导语的艺术性一节课的导语必须引人入胜,才能为讲授新课铺平道路。
这里介绍三种导语的设计:1、承上启下的引入。
课与课之间都有过渡的过程,按正常的教学秩序,每节课都是下节课的基础。
上课时应注意承上启下,总结上节内容,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不让学生感受到突然。
有些学科也可通过对过去学的引入,使已学过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再现,使其在学习新知识时不感到困难。
2、通过生活或工作实例引入。
对于生活、工作中的事例或自然现象,有时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应撷取生活、工作中的或自然现象中一些恰当的例子,作为新课的引入,使学生产生可望了解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3、直观法引入。
图表或实验,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利用这种方法的直观性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手段,通过它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1、提问时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积极思维和回答的前提。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也可以削除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恐惧心理,学生自然会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这就要求教师态度和蔼,语言亲切。
当学生因心理、知识、语言或思维诸方面的障碍,很难确切回答问题时,教师决了能冷眼旁观,让学生难堪,更不能讽刺挖苦,而应及时启发诱导,理顺其思路,给学生圆满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
这样,既可使学生因终于回答了问题而感到心理满足,又可使他们受到锻炼,得到提高。
课堂教学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生的个体差异 ,采用不同等级的评 学 呢 ?
价 方 法 全 面促 进 学 生 的健 康 发 展 ,
教 师 缺 乏 应 有 的批 评 底 气 和 批 评 教
评价缺乏真实性 。 很 多 教 学 育 的艺 术 课 堂评 价 关 注 知 识 与 技
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合理 、 真实、 的 课堂 中 ,我 们 经 常 能 听 到 这 样 的 能 多 , 对过程与方法 、 情 感 与 态 度 等
经 过 教 学 实 践 ,我 深 刻 地 认 识 点 上 获得 发 展 。 因此 ,科 学 真 文 合 理 地 评 价 方
学 习 水 平 必 须 从 只 关 注 学 生 的基 础 式 不 是 为 了 给 学 生 一 个 对 与 错 的 结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是 数 学 活 知 识 与 基 本 技 能 掌 握 情 况 ,逐 渐 全 论 ,也 不 仅 仅 是 为 了检 查 学 生 的 学 动的 教学 , 是 师生 之 间 、 生 生 之 间 部 转移 到全面 关注学 生 的情 感 、 态 习情 况 ,而 是 为 了 让学 生 在 现 有 基 交往互 动 、 共 同发展 、 共同进 步 、 共 度 、 个性 、 认知、 能 力 等 各 方 面 的 发 础 上 取 得 实 实 在 存 的发 展 ,通 过 这 同学习的一个过 程 。 教 师 在 课 堂 教 展 上 来 ,把 学 生 的 学 习潜 力 全 部 激 种 评 价 使 学 生 学 会 更 多 的 学 习 策 学 中 评 价 学 生 时 要 正 确 地 认 识 学 发 ¨ { 来 ,数 学 学 习 评 价 的作 用 主 要 略 , 提 供 展 示 学 习 效 果 的 平 , 形 成
生的个 体差异 , 因材施教 。在 当前 是通过收集认知领会 、动手 实践 等 学 生 自我 认 识 、 自我 反 思 、 自我 教
完善的教学方法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 一)教学 的科学性 科学 ,尤 其是 以 自然科 学 为代表 的规范 给我们 一种 印象 ,即严谨 、客
观 、量 化 、标 准 化 。 因 而 ,认 为 教 学
导因材施教。
教学视 为艺 术 ,并排 除对 它 的科学 探 索 ,那 么就会 导致使 教学 变为 纯粹 主
观 的活动 ,没 有规律 可循 ,最 终会 陷
着人 们 的教学认 识与 实践 。例 如 ,为
什 么说教 学是一 门艺术 ?其 内在 的根 据是 什么 ?教学 艺术 能不 能进行 科学
数像艺 术家 这样 的人才拥 有 的技 能或
技术 ;第二 ,对 于它 ,甚 至艺 术 家都
依 赖于情 感 、兴趣 、需 要 、价值 等 因
学是一 种艺术 活动 者表示 ,优 秀的教
师是个性鲜 明的人 ,感 情丰富 、幽默 、 富有情 趣 ,教学 中个人 的魅 力感 染着 学生 ,能 不断 形 成 自己的 教是一 门被 人广 泛理解 的学 问。 问题在 于使用 不 同的认 识方 式和方 法 。后 来 ,盖奇 又
探索 ,从 而建 立教学艺术 的科学 理论 ? 教 学艺术 与教 学科学 的关 系如何 ?等
等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解答。
二 、教 学 的 科 学 性 与 艺术 性
一
位教 学研 究专家 加拉赫 提 出 了调 和 门艺 术 ,但 强调教 学 的科 学性 是有 好
导 ,使教学按科学 的要求 来开展 ,如 ,
评价学 生量 化 ,不 能 随意 主观化 ;命 题时标 准化 、客 观化 ;师生 交往 避免
捷 克大 教 育家 夸美 纽 斯早 就指 出 ,
的看 法 。他认 为 ,可 以承认教 学是 一 处 的。他将 教学与 外科手 术相 比 ,认
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它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科学性。
艺术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得知识更加生动、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科学性则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获得高效的学习成果。
首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讲解、讨论、实验、展示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知识。
通过生动的故事、精彩的例子和趣味性的活动,教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艺术性还表现在教师的表达方式和声音语调的运用上,使得课堂教学充满情感色彩,更易引起学生共鸣,增强学习效果。
其次,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深刻理解,并据此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水平等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此外,科学性还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上,包括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学资源的利用、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测等,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总的来说,课堂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艺术性使得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科学性则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和教学科学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课堂评价语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探讨
课堂评价语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探讨一、课堂评价语言有推动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在教师组织、引导学习的过程中,在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交流中,时时穿插着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这种语言,既是对行进中的学习内容、方法及参与程度等多方面的评价,也是对后续学习环节及内容的调度和引导。
可见,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有推动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
这种语言,就像节目主持人的舞台串词一样,有评点、启发、激励、引导等多方面的功效。
随着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随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普及,教师评价性教学语言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既是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对学习进程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教师评价性教学语言质量的高低,事关课堂学习的质量,事关学生终身的发展,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探究。
二、当前课堂评价语言的弊病及其困惑一是课堂评价语言武断、生硬。
具体表现就是,凡是与《教参》、教师的认识有悖或不全一致的,就一律全盘否定,语言生硬甚至还夹带着批评和讥讽的语气。
这是应试教育思想反映和遗毒。
二是课堂评价语言贫乏、苍白。
贫乏的表现就是词汇量少语言单调,没有程度的区别和量的轻重变化。
如夸奖肯定总是“很好”、“好极了”,批评否定就是“不动脑子”、“真笨”。
苍白就是表述简单,滥用形容词而没有好与坏的具体的说明。
三是“赞扬的贬值”。
所谓“贬值”,指的是过度的、拔高的、不恰当的赞扬。
这是一般公开课、优质课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常见倾向。
这个倾向的心理背景是期望学生的合作与活跃。
对学生的答问,一味地高度肯定,廉价表扬,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虽暂时有些作用,但留给学生的不良影响却可能是深远的。
三、关于提高课堂评价语言质量的思考要构建科学的课堂评价机制。
要致力于营建民主的学习氛围,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情景中友好地交流,辩论,探索。
要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教师和《教参》不能解决的问题是随时可能的,这时,要鼓励学生来参与解决,如果当时不能解决,就不妄下结论,留待课后探讨,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及其与艺术性的关系
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及其与艺术性的关系我们在谈到教学的艺术性时,自然要联系到教学的科学性和教育性。
科学性的两个方面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各科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科学,其知识结构是一种科学体系,这是科学性的实质方面。
例如,代数中数的概念,从整数到分数,有理数到无理数,实数到虚数,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物理中的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声学、原子物理学等都有各自的结构体系。
如果教学中教师在知识方面出现了概念性错误,偏离了知识的科学体系,我们说,这是科学性错误。
一位语文教师,在讲鲁讯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时,在板书时把“峰”字写成了“锋”。
电影《红衣少女》中的韋老师,讲《吕氏春秋·察今》篇时,把“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一句中的“铘”(ye)读成了“邪”(xie)。
语文课中教师读错字或写错字,都属于科学性错误,因为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使学生正确掌握汉语的字词。
理科教师如果讲了错误的概念,也是科学性错误。
如,一位1/ 7化学教师在讲“碳酸钙”时说:“石灰石加粘土就制成了水泥”,他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煅烧。
课本中原是“粉碎的石灰石和粘土按适当比例混和,再加强热,就制得水泥”。
这位教师的错误是他备课时不够细心,讲述时又不够严密所致。
除了这种直接的科学性错误外,还有一种间接的科学性错误,即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及时加以纠正。
如,有一位小学自然教师,在讲静电现象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静电现象。
学生说,梳头时有轻微的响声,脱毛衣时有轻微的响声,如果在傍黑儿时,还可以看见微小的火花;但有的学生说,用砂轮磨刀时也发出火花和响声,用火通条敲打烧红的火盖时,也迸发出火花。
学生举的后两例显然是错误的,原因是只看到了静电的表面现象(响声和火花),而未掌握实质,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这种错误并不为怪,问题在于这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不加评价,既不肯定正确也不指出错误。
对学生的错误概念不加纠正与教师自己讲了错误的概念,其结果是一样的,同属于科学性错误。
浅谈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德育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所谓美育,就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从而使人们拥有健康的心灵、高尚的情趣。
而语文教学是实施审美教育得天独厚的一隅,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把“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呢?一、让学生从“读”入手,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首先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的主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必经之路。
朗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素质、语言能力、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
语言的海洋是色彩斑斓、辽阔无边的。
新颖巧妙的比喻、荡人心魂的情韵、精彩和谐的叠句、智慧隽永的警句、整齐优美的排比、机智含蓄的幽默等,在语文课本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朗读这些优美的文字不仅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更能感受到汉语的独特魅力。
二、让学生从“品文”着眼,挖掘作品的形象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的,又以形象感染和教育读者,影响读者的精神世界。
学生通过语言有了直接的审美感受,获得了审美愉悦后,还要对作品鉴别和评价,以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这种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仅仅靠“读”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品”,即在读熟、读透的基础上对文章作深入分析、归纳和判断,从中挖掘出作品的形象美。
一个美好却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崇高信念;而一个丑陋又猥琐的形象,则能让学生痛斥丑恶,憎恨虚假。
形象越鲜明,学生的思想影响就越激烈、越深刻。
如学习《曹操煮酒论英雄》,通过对刘备、曹操的语言、心理加以归纳和整理,就能对他们的形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曹操骄矜多疑,老谋深算;刘备善于伪装、大智若愚。
在美与丑,智与愚的对照中人物的形象美得以品鉴。
三、让学生“悟”出文章的内涵,领略作品的思想美打开语文教材,那一篇篇凝聚作者浓郁的情感和心血的作品无不闪烁着熠熠生辉的的思想光芒。
领受作品的美,必须靠“悟”,惟有“悟”才能把审美体验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完整而深刻的领略作品的思想之美。
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
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摘要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以对教授内容的深入挖掘为基础,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为框架,以充满艺术性、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为表现形式。
关键字语文教学;科学性;艺术性【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19-01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既符合科学性,又要具有艺术性。
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以对教授内容的深入挖掘为基础,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为框架,以充满艺术性、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为表现形式。
所以,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和授课语言有着直接的关系。
语文教师要把丰富的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充满艺术性的语言中去,从而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艺术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同时,语文的学习是多方面的,教师那充满艺术性的语言本身就是对学生的语文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又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身教”,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我认为直观性、趣味性、修饰性和抒情性是更便于课堂使用、更具感染力的语言艺术表现形式。
1直观语言——形神毕现直观性是历来被称道的教学原则之一。
直观教学除了实物、教具之外,最实用的就是直观性的语言。
从理论上讲,语言从来都不是直观的,但好的、形象的语言可以使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进而直接地去感知事物,这就是语言的直观性。
这种直观性表现为生动形象,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运用直观语言,自然会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特定的情境之中。
比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中《雨中登泰山》一文时,当读到对泰山松出神入化地描述之前,我启发学生说:“作为人,我们有你争我夺的球场竞技,有追逐嬉戏的课间游戏,有等待好友的焦灼不安,还有自我感觉甚佳的自得情态。
现在,作者把这些描述统统给了泰山松,那么,这些泰山松显示了怎样的形象呢?”这样的启发唤起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他们还极有兴趣地去印证自己想象中的形象。
例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例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我们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插曲”。
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学生。
教师只有读懂学生,找到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学问题,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有效。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认识了1/2后,在设计“揭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环节时,我遇到了始料未及的情况,下面我想把这一过程再现给各同行,可能对大家也会有所启发。
过程描述:我拿出两个大小明显的苹果,问:“谁大?谁小?”(学生脱口而出)又问:“它们的1/2一样大吗?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物体有大小,物体大,物体的1/2大;物体小,物体的1/2小。
再问:“如果两个苹果一样大,它们的1/2一样大吗?”根据学生回答,我又板书:物体一样大,它们的1/2也一样大。
我正在为自己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沾沾自喜时,一个学生高高举起了小手,说:“老师,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苹果,所以,它们的1/2也不会一样大。
”“哎,可爱的孩子,干吗这么较劲呢?”我心里嘀咕着,稍作考虑,说:“你很会动脑筋,提的问题很好,很有科学性。
但现在,我们假设两个苹果是完全一样大的,好吗?”于是,那个学生满意地点了点头,高兴地坐了下去。
正当我在为自己处理了课堂问题而暗暗庆幸的时候,又一只小手高举了起来:“老师,就当世界上真有两个完全一样大的苹果,它们的1/2也不会一样大呀。
因为切开的时候是没有那么准确的。
”天哪,如果说刚才那学生给了我致命的“一刀”的话,现在这不是往我刚才的伤口上撒盐吗?我又只好表扬了这位学生,而以假设没有误差结束了这一环节的教学。
感悟体会:由此,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课外知识丰富,课堂上往往会“险象环生”。
每当此时,我们教师该如何应付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该如何走近学生、读懂学生?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教育的艺术与科学
教育的艺术与科学教育是一门既有艺术性又有科学性的事业。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还需要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本文将探讨教育的艺术与科学,并介绍如何将二者融合,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第一部分:教育的艺术教育的艺术在于教师的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
教师需要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用心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教育的艺术还表现在教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面对教学内容的传递,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资源,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部分:教育的科学教育的科学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研究。
教师通过系统的教育学知识和专业培训,掌握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的科学性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育的科学还体现在教师对学习评估和反馈的运用。
通过科学的评估工具和方法,教师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及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这样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第三部分: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教育的艺术和科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艺术使得教育更有温度和人文关怀,科学使得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和情境,灵活运用艺术和科学的元素。
教师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通过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教师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工具,结合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教育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一、教育的科学性教育的科学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首先是知识来源的科学性;我们现在通用教材的编排都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特点,它兼顾到知识的渐性性,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用科学世界观分析教材、把握教材、运用教材,用科学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是知识组合的科学性;在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个性特点的多个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学科教材特点,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因材施教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己管理自己;再次是知识运用的科学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用科学的态度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而且要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生,使他们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最后是日常行为引导的科学性;对学生的教育不光体现在教学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健康、向上发展;二、教育的艺术性教育的艺术性通常体现在教学上;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而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导入新课的艺术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先导;每节课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兴趣,老师课下就必须得做好准备工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在新课开始巧妙地利用图片、影像、视频等引导、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对新知的自主探究之中;二、自主探究的艺术自主探究就是导引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三、结论确立的艺术经过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迫切要求对所学知识有一清晰的认识;在此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调控,引领整个教学活动沿着教学设计的轨道顺利向前;在交流中,教师要巧用各种教学手段,利用自己的智慧组织学生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四、巩固练习的艺术巩固练习是每节新授课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尝试、巩固、升华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既要考虑到新知的难易程度,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识能力,然后再设计出有梯度的练习,由易到难,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要让他们学有余力,产生继续探究实践的兴趣;只有这样,教学才是成功的;五、拓展延伸的艺术经过巩固练习之后的学生,已能达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再一味地重复练习下去,学生必然觉得乏味,因此此时要设计一些拓展练习;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事,让他们学有所用,学有所乐;“拓展延伸”是新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者如果能够把握好教材内容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相应的“拓展延伸”策略,将会为课堂教学增加亮丽色彩,为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铺桥引路;六、自我评价的艺术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从中找到快乐的一种方法,合理的自我评价,会使学生愉悦,进而提升他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积极的学习,进而得到全面发展;总之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论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教学 艺术就不 需要 科学 吗? 术原理不 也是科 学 的总 艺 结 吗? 艺术 的独创 性能离开基 本艺术 原理吗 ? 如果教学 不需
要 科学 , 那么师 范院校是用来 做什 么的? 是用来 从整体上 科 学 地培养未来教 师的。 有独创性 、 懂艺 术的人 未必能胜任 教 师。 因此 , 学解决 的是教学 中的基本 的 、 科 普遍 的 、 内在 的规 律 , 是用来 提供 现成 的教学方 案 、 不 解决 特殊 问题 的 , 而是
48 河 南 教 育 ( 旬 ) 0 1 8 中 2 1 .
教学 艺术
本 , 同的导演会 导演 出艺术效 果不 同的 电影 。 不 他们 的表 演 内容完全相 同 . 效果不 同的原 因在于演 唱艺术 、 导演艺术 的 高 下 。 同一 教材 、 用 同一教 案教 同一班 学生 , 学效 果也 不 教 会 相 同 。 学不仅 是 “ 教 传道 ” 的过程 , 还是 “ 人 ” 育 的过 程 , 不 仅 有知识 的传输 , 还有 感情 的交 流 。 学涉 及 的是人 , 人 教 是 审美创造 、 情感 发展为意趣 。 教学 的科 学是教学 活动进行 的 核心 。 是教学 艺术得 以实现 的内容和凭借 的手段 ; 教学艺术
学生 的认知结 构 、 感结构 、 性结 构产生 沟通 , 情 个 以获 得智 慧 的发展 、 感的陶冶 和精 神的愉悦 。 情 即以灵活 多变的教学
的形式借用 , 一种存在 , 而是 是一种 力量 , 一种追求 。 也是 其 中, 言、 语 教具 、 书、 板 动作 、 情等各方 面 的协调 运用 , 现 表 表
同一首歌 , 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演唱效果 ; 同一个 电影脚
浅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
浅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的管理者、教师都应把精力放在搞好课堂教学上。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
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1. 坚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所谓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都必须是科学的,而不是谬误的。
它包括对课堂教学认识的科学性;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是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性和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等方面。
(1)对课堂教学认识的科学性。
①搞好认识活动。
要对课堂教学过程有正确的认识。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培养人的工作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并获得全面发展的学习过程;其次,从教与学统一的整体来看,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以认知任务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和教学观。
②搞好意向活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知识和技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这些心理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另一类是围绕着认知活动展开的激发认知活动的意向活动,即学生对待学习活动的意志倾向。
意向活动虽不是认知活动本身,但它是认知活动的动力,它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激发、调节、维持和导向作用。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还必须认真组织好意向活动,创设情景,创设环境,创设气氛,千方百计地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③搞好评价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对学习过程、结果进行评价。
只有不断地进行评价,学生才能获得学习的动力。
评价要注意及时性,要更好地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
评价还要注意教育性和保护积极性,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指正要注意分寸,切不可简单粗暴。
(2)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是科学的。
浅谈教育孩子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浅谈教育孩子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孩子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进行探讨,首先强调了科学性教育的重要性,包括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方法论。
接着介绍了科学性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如提倡实践和探究式学习。
然后探讨了艺术性教育的价值,包括促进孩子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接着介绍了艺术性教育的实践方法,如通过音乐、绘画等形式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
强调了科学性与艺术性教育的结合,认为综合发展孩子的科学素养和艺术情感是最为有益的教育方式。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教育孩子时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性教育, 艺术性教育, 方法与策略, 价值, 实践方法, 结合, 教育孩子1. 引言1.1 引言教育是每个家庭和社会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教育孩子既需要科学性,又需要艺术性。
科学性教育注重理性思维、逻辑推理和学科知识的传授,而艺术性教育则注重情感表达、审美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在教育孩子时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科学性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学性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方法。
科学性教育还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单纯追求科学性教育也是不够的。
艺术性教育同样重要。
艺术性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世界。
艺术性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乐趣。
教育孩子既需要科学性的严谨,也需要艺术性的温暖。
只有在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下,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展现出更大的价值和魅力。
2. 正文2.1 科学性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性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认知基础和思维能力。
科学性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扎实的科学知识体系,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浅谈
李安全(CQ200701149 重庆外国语学校 400039)教学既富有科学性,又富有艺术性。
因为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性的艺术。
下面从三个方面略作阐释。
一、“教”“学”新解
小结:
教学是“成人”之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自然人成为社会人。
教学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成熟的人。
与学生自学有本质的不同,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实践活动。
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交流活动;教学是以教学内容的学习与掌握为“核心”,为主线;教师的“教”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更好更快”、更全面更讲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的科学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使科学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教学活动首先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教学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又一定的客观依据和客观制约性,并且在教学活动的各种关系中存在必然联系,因而教学活动表现为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不仅如此,教学活动无论怎样千差万别,都会存在着诸多普遍性和共同性,表现为普遍性的特点。
正因为教育活动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通性使教育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逻辑、规则和规律,它并不是杂乱无序、变化无常和无章可循的。
(刘茜《当代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课程·教材·教法》2007,4)
客观事实:教学作为技能是可以学习,可以传授,可以模仿的。
重庆市“名师工作室”,“老带新”等教师培训模式可以为证。
1.教学规律:有道可传,有理可探
教学规律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教学基本规律;二是学科教学的规律。
教学基本规律主要包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熏陶渐染、循循善诱、教学相长、以学定教(《论语》)和便宜性原则,彻底性原则,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大教学论》等。
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内容体系,也有不同的教法,自然应当遵循学科教学规律。
比如语文教学,首先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必须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
2.教学方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中国古代,《论语》中提出了启发与讨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话或谈话(高中《语文》第一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诱导或引导等教学方法。
《荀子·劝学》提出了反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等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更加重视启发式、讨论式、对话式、研讨式、体验式教学。
3.教学模式:有模可建,有轨可求
以语文教学为例,自学辅导式教学法(魏书生)、“三主四式”导读教学(钱梦龙)、人文主义语文教学(程翔)、新语文教学(韩军)、导创教学(黎见明)等作为教学模式,都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
三、教学的艺术性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论是指教学的艺术。
……‘大教学论’,就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是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
”——尽管这只是“一家之言”,但是,这里所包含的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对“教学”的艺术性最朴素而概括的论说。
“由于教学是一种表演艺术,这就要求师资培训中注重训练未来教师的个性(这并不是说要排斥其他方面的学习)。
”(特拉佛斯《教师个性品质的塑造》[A]瞿葆
奎《教师教学文集·教师》[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37))——虽然这是从教师培训的角度来讨论培养未来教师的个性的重要意义,但其基本的逻辑起点就是“教学是一种表演艺术”;尽管这种说法未必完全正确,或者说未必全面地揭示了“教学”的特性,但至少是从一个侧面“发现”了教学的本性。
1.教学个性:努力创建自己的教学风格
人生经历、知识背景、专业素养、理念追求的差异决定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个性。
即使相同的学科甚至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会有不同的教学个性;即使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也会有不同的特性;课堂教学不可复制,因为其中蕴含了艺术创造的成分,在科学的程序中包含着随机应变的艺术的成分:偶然性,不确定性,随机性,多样性。
2.教学境界:以“自由境界”为极致
技术境界: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按照“教案”进行教学。
技艺境界:融会贯通,灵活自如地选择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能够随即应变。
艺术境界:“自由境界”,“无技巧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富有教学机智和灵性。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对教学方法的孜孜以求,是为了达到教学的艺术境界。
欧阳代娜:“要在语文教学中讲出‘美’字来,‘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要在语文教学中讲出‘巧’字来,‘巧’是语文教学艺术的核心”;“要在语文教学中讲出‘活’字来,‘活’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契机”;“要在语文教学中讲出‘实’字来,‘实’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
(《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3.教学创新:突破自我与超越时代
教师的自觉追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地实践活动,其中蕴含着教师与学生的机智与创造。
一个教师需要不断地吸纳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融化凝结创建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一个教师也需要不断地突破自己,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