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媒考研试题及答案
新闻传媒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项?A. 新闻传播的技巧B. 新闻传播的媒介C. 新闻传播的过程D. 新闻传播的效果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传播媒介的类型?A. 报纸B. 电视C. 互联网D. 广播答案:D3.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不包括以下哪项?A. 及时性B. 重要性C. 接近性D. 趣味性答案:D4. 在新闻报道中,以下哪项不是新闻来源的类型?A. 第一手资料B. 第二手资料C. 匿名消息源D. 虚构消息源答案:D5. 新闻伦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项?A. 新闻真实性B. 新闻客观性C. 新闻公正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新闻传播的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传递信息B. 引导舆论C. 教育公众D. 娱乐大众答案:A, B, C, D7. 下列哪些属于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环节?A. 采集B. 编辑C. 发布D. 反馈答案:A, B, C, D8. 新闻报道的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真实性B. 客观性C. 中立性D. 独立性答案:A, B, C, D9. 新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带来的影响包括以下哪些?A. 传播速度加快B. 信息量增大C. 互动性增强D. 传统媒体的消亡答案:A, B, C10.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实证研究B. 理论研究C. 历史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新闻传播的四个基本要素。
答案:新闻传播的四个基本要素包括:传播者、信息、渠道和受众。
传播者是新闻信息的采集和发布者,信息是传播的内容,渠道是信息传递的途径,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
12. 描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答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包括:即时性,即新闻可以实时更新和传播;互动性,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的讨论和传播中;个性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新闻内容;多媒体性,新闻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
新闻传播考试真题试卷
新闻传播考试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传播学中,以下哪个不是新闻的五要素之一?A. 谁B. 什么C. 何时D. 地点2. 以下哪种媒介不属于传统媒体?A. 报纸B. 广播C. 电视D. 博客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传播学理论?A. 两级传播理论B. 议程设置理论C. 传播效果理论D.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5. 新闻传播中的“倒金字塔”结构是指什么?A. 信息量由少到多B. 信息量由多到少C. 信息重要性由低到高D. 信息重要性由高到低6. 以下哪个不是新媒体的特点?A. 互动性B. 即时性C. 单向性D. 个性化7.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麦克卢汉B. 施拉姆C. 诺依曼D. 拉斯韦尔8.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应该避免以下哪种行为?A. 客观报道B. 深入调查C. 断章取义D. 尊重事实9. 新闻传播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塑造公众意见B. 反映社会现实C. 引导公众关注点D. 直接改变公众行为10.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A. 广告学B. 公共关系学C. 心理学D. 媒介经济学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2. 描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其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3. 阐述新闻传播中的“框架理论”,并解释它如何影响公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2. 分析当前社交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它如何改变新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阅读以下新闻案例,分析其传播策略,评价其传播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案例内容省略]五、作文题(共30分)请以“数字时代下的新闻传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08博传播学试题
08博士命题(传播学)一、简答(10×3=30)1、简要评述拉斯韦尔的5W模式。
2、何谓“媒介即讯息”?试结合实际加以解答。
3、何谓“议题设置”功能?它是否等于“舆论引导”作用?二、论述(20×2=40)1、有人认为,在当代社会,各种媒体的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2、你如何理解“把关人”理论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适用性?三、操作(15×2=30)1、请阅读材料一,并依据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评述。
2、请阅读材料二,并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角度加以分析。
阅读材料一:总理的鞠躬与某些新闻单位的幸灾乐祸2008年01月30日(来源:人民网)从25日起,央视推出直播节目《迎战暴风雪》,让全国人民能够比较直观、全面了解到灾区的情况和各地抗冻救灾的进展。
这个节目本来是一个好节目。
可是,在27日的《迎战暴风雪》节目中,我却看到主持人连线黄山的记者,记者在报道黄山的情况时,却在给黄山旅游做广告,说什么别的地方受灾,黄山却是一片难得的观赏风光,黄山山上山下如何如何为游客准备了多么良好的接待条件,让游人这时候可以都到黄山来旅游云云,而且这段广告报道还很长。
南方的雪灾、冻雨、厚冰造成交通阻塞,电力中断,又碰在春运期间,局面更加严峻,受灾人口已达几千万,单江西全省房屋倒塌3528间,房屋损坏3.09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42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91.3千公顷;49.95万人饮水困难,因灾死亡大牲畜2.64万头(只),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5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54.98亿元。
贵州因路滑,发生特大车祸客车坠下陡坡25死14伤,湖南这个重灾区更不要说,已经有电力职工因灾殉职,可想而知当前雪灾的破坏力有多强。
面对这样人人都痛恨的雪灾,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号召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按照中央部署,充分认识灾情的严重性,把抗灾救灾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做好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坚决打好这场抗灾救灾的硬仗。
2023 新传历年考博题库
2023 新传历年考博题库引言考博是解决博士生选拔、培养和培训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推动学科和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我们整理了2023年新传专业历年考博题库,供考生参考。
一、新传学科知识点梳理1.1 媒体与传播理论•媒体与传播理论的发展历程•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研究•媒体与社会关系研究•媒介语言与视觉传播1.2 新传媒体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对媒体产业的影响•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1.3 新闻与传媒管理•新闻传播的组织和管理•媒体经营与营销•媒体政策与规制•媒体融合与创新发展1.4 传媒与社会变迁•媒介技术与社会变迁•媒体与公共议程•媒体与公共参与二、2023年考博模拟题2.1 题目一:媒体与传播理论请述说媒体与传播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对传媒研究的影响。
2.2 题目二:新传媒体技术与应用请分析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对媒体产业的影响。
2.3 题目三:新闻与传媒管理请就新闻传播的组织和管理进行论述,并探讨媒体经营与营销的策略。
2.4 题目四:传媒与社会变迁就媒介技术与社会变迁进行分析,并探讨媒体与公共参与的关系。
三、备考指导3.1 提前准备•充分了解考试大纲和考试要求•扎实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研究论文,提高理论素养3.2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个人情况和复习进度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将知识点分解为小模块,逐个攻克•制作复习提纲和笔记,帮助记忆和复习3.3 多维度复习•阅读相关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了解前沿研究动态•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等,与专业人士交流•利用互联网资源,扩展知识面和资料来源3.4 做好模拟试题•通过做模拟试题,了解考试形式和题型•分析试题,寻找解题思路和技巧•针对性地改进答题方法,提高应试能力3.5 注意备考时间安排和心理调适•合理安排考前的复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做好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的心态•备考期间可以适当进行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状态四、考试注意事项1.注意遵守考场纪律和要求,服从监考人员指导2.准备好必备的考试材料和工具,如身份证、准考证、文具等3.注意时间分配,合理安排每个题目的答题时间4.仔细阅读每个题目的要求和说明,确保理解准确5.写作时注意结构清晰、表达准确、论据有力6.审题全面,确保答题内容贴合题目要求7.交卷前仔细检查答题卷,确保答题内容完整、规范结论通过对新传专业历年考博题库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到新传学科的知识点涉及广泛且深入,要求考生具备全面的学科素养和研究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新闻传播)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新闻传播)真题专业课一:新闻传播学基础
1.谈谈中国传媒业发展路径依赖及其影响。
(25分)
(25分)
2.举例分析大数据时代电视新闻报道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3.请谈谈新时期做好一个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5分)
4.新兴的网络直播领域,设计一个了解这个领域的方案,任选行业、从业者、用户或内容中一个元素,作为对象进行方案设计。
(25分)专业课二:新媒体与媒介文化
(按专业方向选择答题)
一、出版方向
1.谈谈对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的认识。
2.分析人类探索出版载体方面的成就及其内在规律。
(2题各50分)
二、网络
1.如何看待社交媒体在我国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2.资本、互联网技术、创新(创新二字字迹不清晰,猜的,请考过的同学正谬)是三个客观变量,论述三者对我国传媒的影响。
(2题各50分)
三、新闻理论实务
1.谈谈网络直播和传统电视直播的特点、未来发展趋势。
(30分)
2.以案例分析媒体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35分)
3.运用媒介场景理论和媒介文化批评理论对网络视频如何传播正能
量进行分析。
(35分)
四、新媒体
1.试述新媒体赋权的内涵及表现。
2.有人说VR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未来媒体。
你怎么看?(2题各50分)。
1999-2014中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新闻学考博真题
2014社科院考博真题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一、概述传播学芝加哥学派代表性人物关于传播的社会影响的主要观点。
二、列举一本你印象最深刻的新闻学理论著作进行评述。
(包括主要学术观点、理论体系、有点与不足等)三、试论大众传播中的宣传观念和宣传话语。
四、论新闻学研究中“学”与“术”的关系。
传播与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1、什么是发展?传播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该书传播与社会发展(发展传播学)的主要理论。
2、联系你的个人或家庭经历谈谈你对传播与社会发展的治学旨趣。
3、谈谈你对“社会性别”概念的理解,并对某一媒介作品进行社会性别分析。
4、概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发展及不同流派。
5、举例说明商业流行文化或主流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的区别。
传媒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实践1、在传媒经营研究中素有“内容为王”与“渠道为王”之争。
请就此谈谈你的观点。
2、请阐述品牌在传媒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3、目前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主要有哪些类型,请举例概述之。
4、列举你所读过的3本有关传媒经营管理方面的著作,并作简要点评(包括论题、主要学术观点,理论体系、优点与不足等)新闻法治与伦理的学理基础1、在我国是否需要制定专门的《新闻法》这一问题上,国内学界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暂缓制定”,另一种观点主张“尽早制定”,还有一种观点主张“未必制定”。
请你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试述新闻报道活动中可能面临的伦理冲突及其应对方案。
3、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请简要分析说明上述引文中“言论自由”与“表达权”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4、简述你对国内媒介法(或传播法)研究的总体印象及评价。
5、请列举国内两至三位研究媒介与传播伦理问题的学者,简要点评他们在上述专业方向的一项研究成果。
(专著、论文或研究报告)2013年人大新闻学考博真题一、新闻史论1、试论述中国与美国政党报纸出现、发展历史及对各自国家新闻事业的影响。
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博士入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博士研究的基本要求?A. 创新性B. 系统性C. 可复制性D. 广泛性2. 博士论文撰写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遵守的学术规范?A. 引用他人观点必须注明出处B. 数据必须真实可靠C. 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选择性报告D. 论文结构必须清晰合理3. 在博士研究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猜测法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博士生培养的目标?A. 独立思考能力B. 解决问题的能力C. 团队合作精神D. 个人英雄主义5. 博士生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文献资料?A. 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B. 最新的研究论文C. 过时的学术文章D. 权威的学术期刊6. 在博士学习期间,以下哪项不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A. 好奇心和求知欲B. 批判性思维C. 严格遵守学术道德D. 只关注个人研究方向7. 下列哪项不是博士生参与学术交流的目的?A. 分享研究成果B. 获得同行评议C. 增加个人知名度D. 拓宽研究视野8. 在博士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数据处理时需要注意的?A. 数据的完整性B. 数据的准确性C. 数据的保密性D. 数据的随意修改9. 博士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以下哪项不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A. 摘要B. 引言C. 结论D. 个人感想10. 在博士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研究伦理的基本原则?A. 诚实B. 责任C. 公正D. 利益最大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博士研究中创新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学术界的作用。
12. 描述博士生在学术写作中应如何避免抄袭和剽窃。
13. 解释为什么博士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博士生在科研工作中应如何处理与导师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15.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讨论该领域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中传新闻学考博笔试题目
中传新闻学考博笔试题目一、选择题1. 新闻学的基本概念是指:A. 传播和报道新闻的技巧和方法B. 研究新闻生产、传播、接受和评价等过程的学科C. 新闻媒体的经营和管理方式D. 新闻媒体的市场分析与竞争策略2.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学的研究内容:A. 新闻采访和编辑技巧B. 媒体融合和数字化发展C. 新闻传播学D. 社会心理学3. 以下哪个不属于新闻报道的原则:A. 及时性原则B. 客观、真实、准确原则C. 主观性原则D. 公正、公平、公开原则4. 新闻报道风格种类中,以客观、中立、客观事实为主的报道风格是:A. 解说性报道B. 报道性报道C. 评论性报道D. 观点性报道5. 以下哪个不属于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A. 新闻创作B. 新闻采访C. 新闻传播D. 新闻广告二、判断题1. 新闻报道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 )2. 新闻学主要研究传播和报道真实的新闻事件。
( )3. 新闻创作过程中,采访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确保新闻的真实准确。
( )4. 新闻报道的核心是基于主观观点的评论。
( )5. 新闻传播过程中,公正、公平、公开是重要的原则。
( )三、简答题1. 请简要阐述新闻报道的特点和要求。
2. 请简要介绍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3. 请解释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原则和真实准确原则的含义,并区别二者之间的关系。
4. 请描述新闻报道的四种风格种类及其特点。
5. 请描述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新闻采访环节,并阐述其重要性。
四、论述题1. 请论述媒体融合现象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 请论述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3. 请论述新闻报道的道德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4. 请论述跨文化传播对新闻学的影响和挑战。
5. 请论述数字化媒体时代对新闻学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博士2018年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博士2018年真题(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博士2018年真题(回忆)【新闻传播史论】1.(35分)“门户型”的媒体已经逐渐衰落,请问未来谁在决定我们读什么内容?(这道题回忆中,衰落这个词不确定,但基本意思是。
决定这个词非常肯定,觉得这是题眼)2.(35分)以媒介发展史的视角,分析大数据、VR、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这道题回忆基本上不差字,是原题)3.(30分)简要说一下,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质性分析方法,并比较这些方法同计算传播学的差异。
(计算传播学这个名词绝对没问题,那几个方法回忆的也保证正确。
不过这题……张洪忠出的有点偏门,俺就不大了解啥叫计算传播,下来后看看鼻子差点歪了,就这个啊……)【新媒体与媒介文化】(这张卷子题目太多了,每个导师题目不同。
话说俺怎么那么倒霉,每次考试都是前两排,抄题也没法啊。
复旦是第一排,抄题监考的小男孩发现过来找事,被俺骂了一顿,但题也没抄成)喻国明老师:第一道题是内容分发方式的,第二道题是postman的娱乐至死说信息娱乐化的,各50分。
王长潇老师:三道题,记不住,好像有新媒体赋权和身份啥的,还有道题让用理论分析电视直播,这和去年差不多啊。
*安伦:这老师出了四道题,原谅老师名字都记不住了。
唯一记住的是,让分析技术对中国出版事业发展的作用,和去年的题目一模一样——话说他命题前不上网搜搜么,去年抄的题可是在网上放着呢……秦艳华:这个不知道为啥记得那么清楚。
大约这个老师的题目根本不是新媒体和媒介文化吧,首先让列举10个近现代出版史上的节点事件,每个都要清楚论述过程意义啥的。
第二道题是论述商务印书馆现代出版业成功的啥啥。
话说这两道题是送分吗,出版的硕士都不能这么简单考吧。
还有两个老师,不记得名字,题也模糊了。
那么多题目咋能靠回忆呢……【英语】今年阅读题目比较难,感觉6个只有一个简单些。
2000-200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新闻传播学)
2000-200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新闻传播学)2000年:新闻史论:1、《万国公报》2、“癸丑报灾”3、邹韬奋新闻业务:1、隐性采访2、静态采访3、勾推法4现场直播5字幕新闻2001年:新闻史论:1、议程设置2、史量才3、哈瓦斯通讯社4、每日电讯报新闻业务:1、新闻角度2、新闻由头3、敏感新闻4、特写镜头5、卫星电视2002年:新闻史论:1、亨利卢斯2、合众国际社3、热媒介4、《循环日报》5、《中国青年记者学会》新闻业务:1、新闻摄影2、色温3、录音报道4、新闻来源新闻规避2003年:新闻传播史论:1新闻策划、2拟态环境(psend-emironment)、3《西行漫记》、4开元杂报、5华盛顿邮报新闻传播业务:1遥控采访、2漂近法、3直播节目、4频道专业化、5曝光2004年:新闻传播史论:1新闻人的人文关怀、2谷登堡、3《每日邮报》、4《中国报学史》、5《大公报》的“四不”方针、6癸丑报灾、7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新闻传播业务:1隐性采访、2版面“画面意识”、3报章文体、4有效口径和相对口径、5典型瞬间、6纪录片、7非线性编辑2005年:新闻传播史论:1潘恩、2洋旗报、3邹韬奋、4《权利的媒介》、5全国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新闻传播业务:1新闻摄影、2新闻过滤、3实况音响、4新闻要素、5广告代理、6著作权2006年:新闻传播史论:1《中国报学史》、2“指令讯息”、3德福勒模式、4受众中心、5新闻价值、6传播新闻传播业务:1开本、2广告管理、3新闻过滤、4第四媒体、5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6非线性编辑2007年:新闻传播史论:1“客里空”、2西方四大通讯社、3大众传播、4AGIL模式、5“三贴近”原则、6timelessness 新闻传播业务:1广告概念、2广告预算、3交叉蒙太奇、4非线性编辑、5目标受众2002年一、名词解释:(4小题,30分)1. 进奏院状(5分)2.“警察局新闻”(5分)3.“拒检无能运动”(10分)4. 线性传播模式(10分)二、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列宁的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要点。
新闻传播学测试题及答案
新闻传播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物理学B. 经济学C. 传播学D. 心理学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A. 媒体B. 受众C. 传播效果D. 计算机编程答案:D3.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麦克卢汉B. 拉斯韦尔C. 科恩D. 施拉姆答案:C4. 新闻传播学中的“两步流”理论主要描述了什么现象?A. 信息传播的直接性B. 信息传播的间接性C. 信息传播的多级性D. 信息传播的单向性答案:C5. 以下哪个是新闻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A. 人们在公共场合不敢表达少数意见B. 人们总是倾向于表达多数意见C. 人们在私下里表达意见D. 人们总是避免表达自己的意见答案:A6. 传播学中的“媒介即信息”是谁的观点?A. 麦克卢汉B. 施拉姆C. 拉斯韦尔D. 科恩答案:A7. 新闻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主要研究什么?A. 新闻报道的格式B. 新闻报道的深度C. 新闻报道的角度D. 新闻报道的广度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A. 直线模式B. 循环模式C. 互动模式D. 单向模式答案:D9. 新闻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通常指的是什么?A. 政治领袖B. 媒体领袖C. 社会领袖D. 拥有影响力的个体答案:D10. 传播学中的“螺旋沉默”理论认为,人们在表达意见时会受到什么的影响?A. 社会压力B. 个人情绪C. 媒体偏见D. 经济因素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调查法C. 内容分析法D. 历史比较法答案:ABCD12. 新闻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可以分为哪些类型?A. 认知效果B. 情感效果C. 行为效果D. 社会效果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A. 议程设置理论B. 沉默的螺旋理论C. 媒介即信息理论D. 两步流理论答案:ABCD14. 新闻传播学中的“传播障碍”可能包括哪些因素?A. 语言障碍B. 文化差异C. 技术限制D. 信息过载答案:ABCD15. 新闻传播学中的“受众分析”通常关注受众的哪些特征?A. 年龄B. 性别C. 教育背景D. 职业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新闻传播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2020-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博真题及考博参考书
2020-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博真题及考博参考书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联合各大新传名校导师及考博状元联合整理2019年9月10日星期日【温馨解析】就以北京地区为例,招生新闻传播博士的院校就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博与考研不同,博士阶段的入学考试主要侧重考察考生对理论的运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研究潜力,也就是研究方法。
1.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活动。
(厦门大学2016研;湖南大学2010研)【育明教育参考答案】梁启超曾先后参与《万国公报》、《时务报》、《新民丛报》、《清议报》、《时报》、《政论》、《国风报》、《国民公报》等报刊的创办或编辑活动,在维新派报刊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时务报》。
资产阶级维新派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这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由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
《万国公报》每两天出版一期,版式与《京报》相似,但不署出版时间及地点。
由各报房的报贩在递送《京报》时免费附送给在京的“王公大臣”及“士夫贵人”等各级官绅阅读,起初每期送出千余份,以后最多送出3000份左右。
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再度兴起的第一炮。
由梁启超任总撰述。
《时务报》每期约30000字,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
创刊初期,梁启超一人担负全部编撰工作,每天除撰写4000多字的评论外,还要撰写、修改20000多字的文稿。
他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数十篇政论,最为著名、也最有影响的是《变法通议》。
这篇长文,自创刊号起在报上连载了 43期,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
梁启超在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大力鼓吹多办报纸,主张报刊应“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术要书”,以启民智,以开风气,以助变法。
新闻传播专业笔试题目及答案
新闻传播专业笔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政治学B. 社会学C. 传播学D. 经济学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A. 真实性B. 客观性C. 时效性D. 娱乐性答案:D3. 新闻传播中的“五W”指的是什么?A. 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B. 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C. 谁、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D. 谁、什么、何地、为什么、如何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传播的媒介?A. 报纸B. 电视C. 广播D. 小说答案:D5. 新闻传播中,什么是“舆论监督”?A. 媒体对公众意见的调查B. 媒体对政府和公共事务的监督C. 政府对媒体的监督D. 公众对媒体的监督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新闻传播的功能。
答案:新闻传播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传递、舆论引导、社会监督、教育娱乐和文化传承等。
2. 什么是新闻价值?答案: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所具有的能够引起公众关注和兴趣的属性,通常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
三、论述题1. 论述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进行转型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
答案: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需要进行以下转型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 内容创新: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 技术应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内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 平台融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多媒体传播平台。
- 用户参与:鼓励用户参与内容创造和传播,形成互动性强的社区。
- 品牌建设:加强品牌意识,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四、案例分析题1. 请分析某一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并讨论其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答案:(此处应根据具体新闻事件进行分析,以下为示例答案)以2020年新冠疫情为例,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媒体迅速传播了疫情的相关信息,提高了公众的警觉性。
其次,通过深入报道,媒体帮助公众理解了疫情的严重性和防控措施的必要性。
苏州大学2017考博真题
苏州大学2017新闻考博真题苏州大学2017年博士考试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媒介与文化产业)真题完整回忆版一、英语英语题型为:词汇(20分),阅读4篇文稿20道题(20分),英译汉(30分),作文(30分)词汇是找和句子中斜体部分意思相近的选项,4选1。
比较难,给的词都不怎么认识。
阅读4篇文章,1、2、4约700-750词。
词比较简单。
第3文450词,比较难一点儿。
每篇5道题,但每道题都是5个答案选一。
主题分别为文学(两个男孩的日常),生活概况(在美日本人的回忆),第三篇第四篇都不难,主题忘了。
5个选项真的很费思量。
英译汉估计是因为医学博士统考的缘故,出了医学内容(话说出题人不知道俺曾是医学生吗),说的是那个大肆推荐维生素C包治百病的诺奖获得者鲍林的故事,比较简单。
翻译出来中文大约300多字吧。
作文要求400词,说英雄主义困境,家人不愿意让你去管闲事当英雄balabala……二、评论写作题目很简单,字也很少。
【原题】如何看待“网红”这一流行现象?请结合现代性的相关特点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写一篇1000字左右评论(题目自拟,)这个要求非常不明确,很想在复试的时候问问老师,到底是让写新闻评论,还是专门的学术评析。
没敢问,怕那个不苟言笑的院长不高兴。
题目是完全超出来的,考场里仔细核对了,字和左右评论之间没有“的”,题目自拟后面那个逗号也很奇葩。
但就是这样。
话说苏大考硕士写作题目也是语法不咋地的,标点也乱点。
三、媒介文化理论1.试阐述互联网时代文化危机的具体表现。
2.依据大数据算法进行文化产品生产靠谱吗?为什么?3.试述詹姆斯·凯瑞(James W ·Carey)的传播观念之要义,并论述其对我国媒介文化研究的启示性价值。
4.后亚文化理论为何质疑“亚文化”的概念?请联系新媒介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情况,表达你对“破与立”关系的看法。
5.结合具体案例,论述霍尔《表征》中经由语言的意义表征系统的运作方向有那几种途径?6.有学者提出,“政治传播的本质就是制造同意”。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新闻传播学)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新闻传播学)一、名词解释(6分/个,共30分)1、个案研究方法2、熵3、XXX模式4、社会责任理论5、XXX二、简答(20分/个,共40分)1、简述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2、简述XXX在大众传播研究方面提出的主要命题。
三、论述(1题20分,2、3题各30分,共80分)1、比较中国和西方的媒介产业制度,请结合现实论述媒介控制对社会的影响。
2、在文化日益多样化,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发展的趋势下,一些像世界杯、奥运会这样的媒介事件仍能引起大量受众广泛关注,请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3、用说服理论分析下面XXX副主任XXX在批“台独”分子“公投制宪”义正严词的讲话中运用了哪些说服技巧。
“‘公投制宪’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举动。
XXX为了谋求自己连任,不惜将台湾的利益作为竞选工具,把广大台湾人民作为赌注,把台湾同胞推到与祖国大陆冲突的边缘,这是极不道德的,是在破坏台海和平。
其所作所为,是要把台湾同胞多年来的艰辛成果毁于一旦。
”“台独”是一条底线。
我们一再表示,我们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因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不愿看到兵戎相见。
但最终能否实现和平统一的目标,并不是完全取决于祖国大陆方面。
如果台湾的当权者,与社会上“台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一起公开搞“台独”,公然向祖国大陆挑衅,那武力恐怕就难以避免。
“台独”就是战争,也就是这个道理。
XXX为了给“台独”分裂势力壮胆,为了消除中间选民对他们搞“台独”的忧虑,一再误导舆论,甚至说什么“中共是纸老虎”,宣传什么如果大陆对台动武,美国会保护台湾。
这是很危险的,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
不管是从历史上还是法理上看,台湾都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两岸过去一直的共识。
任何人企图用公投的方式,达成“台独”分裂的目的,都是不能容忍的,也是非法的。
打着民主的旗号搞“台独”,利用民意搞分裂,这是XXX的一大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入学试题
新闻史方向新闻史:怎样看待和评价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以“文人论政”为标榜的报纸和报人? 试结合当时的政治和新闻工作申论之。
(100 分)新闻理论:试述你对新闻理论的创新的认识的建议。
(100 分)新闻实务(加试) :11 新闻记者与新闻编辑同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但又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请你谈谈对采编工作和采编关系的认识。
(50 分) 21 成就报道是我国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你认为我国新闻媒介的成就报道有什么经验和不足? 如何才能做好成就报道? (50 分)新闻学论文:谈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100 分)新闻理论方向、实务方向新闻理论:试述你对新闻理论的创新的认识的建议。
(100 分)新闻实务:11 你认为记者工作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根据这些特点,新闻记者应该加强那些自身修养? (50 分)21 在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报道的独家特色可以从那些方面表现出来? 你认为新闻编辑在创造新闻报道的独家特色方面应该做些什么? (50 分)新闻学论文(加试) :谈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100 分)新闻史(加试) :11 五四和建党时期有哪些有代表性的报刊? 它们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面起过那些积极作用和影响? (50 分)21 简论邹韬奋和范长江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50 分)传播理论及实务方向传播理论:1. 分析妨害我国传播业发展的瓶颈性因素。
(50 分)2. 大众传播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 与地方化(localization) 的趋势及其背景。
(50 分)传播实务:11 请联系实际对下述观点进行评述:“有效的传播节目往往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通的结合”(《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 (50 分) 21 对新闻传播的娱乐化的思考。
(50 分)传播史(加试) :11 论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特征及其颤进过程。
(50 分)21 论述20 世界最后10 年西方国家新闻传播业呈现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2018年暨南大学新闻学博士初、复试真题
2018年暨南大学新闻学博士初、复试真题2018年初试真题(2011)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1.结合具体学术作品,论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与理论成果。
(40分)2.结合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的史实,试论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0分)3.结合理论视野和学术文献,论述新媒体跨学科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0分)(3023)新闻业务(时间太久,本门课程分值分配已经忘记了)1、分析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文体的变革与创新。
2、以人工智能等传播技术分析其对新闻业的影响及对策。
3、用相关理论话语和实际案例,论述中国政治话语国际传播的思路和策略。
英语2018年的英语比较简单,或者说改卷比较宽松,80+的挺多(从复试通知里能看到)。
阅读是6个,前两个阅读非常简单,感觉是直接把听力题目改成笔试了。
英译汉是在段落里选择几个句子翻译,比较绕。
15分。
写作是老龄化社会的对策,25分。
这个恐怕对于应届生比较难一点儿,但有工作尤其是体制内工作经历的人,分清楚老龄化社会,老龄社会,计划生育,二孩政策,估计拿分就不难。
17、18年复试回顾17-18连续两年在暨南参加了博士复试。
复试程序比较繁琐,要参加心理测试(明尼苏达399题),体检(包括内外五官抽血血常规肝功能等),面试分专业和英语两组。
复试比例比较低,200%,18年提高到了230%左右,人不多,但因为是学院不分专业直接大排名的,所以人还是不少,加上面试非常慢,等的非常久,考验人的耐力和心理素养。
一、专业分组16年和18年均为分两个专业面试组平行进行,这样一组10多个人都要一天。
17年中午一点半开始,不分组,26个人一个一个进去,一个人半小时,据说最后面到了午夜——真佩服抽到最后一个号的人,从中午等到夜里,是什么感觉呢。
英语不分组,但面试顺序和专业面试顺序倒排,也就是先面英语的,最后面专业。
英语组3个老师,4分钟自我介绍,基本上每人问一个问题。
17年只有一个老师问一个问题,再追问一下就打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新闻传播学)
一、名词解释(6分/个,共30分)
1、个案研究方法
2、熵
3、赖利夫妇模式
4、社会责任理论
5、英尼斯
二、简答(20分/个,共40分)
1、简述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2、简述罗伯特•帕克在大众传播研究方面提出的主要命题。
三、论述(1题20分,2、3题各30分,共80分)
1、比较中国和西方的媒介产业制度,请结合现实论述媒介控制对社会的影响。
2、在文化日益多样化,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发展的趋势下,一些像世界杯、奥运会这样的媒介事件仍能引起大量受众广泛关注,请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3、用说服理论分析下面国台办副主任王在希在批“台独”分子“公投制宪”义正严词的讲话中运用了哪些说服技巧。
“‘公投制宪’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举动。
陈水扁为了谋求自己连任,不惜将台湾的利益作为竞选工具,把广大台湾人民作为赌注,把台湾同胞推到与祖国大陆冲突的边缘,这是极不道德的,是在破坏台海和平。
其所作所为,是要把台湾同胞多年来的艰辛成果毁于一旦。
”
“台独”是一条底线。
我们一再表示,我们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因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不愿看到兵戎相见。
但最终能否实现和平统一的目标,并不是完全取决于祖国大陆方面。
如果台湾的当权者,与社会上“台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一起公开搞“台独”,公然向祖国大陆挑衅,那武力恐怕就难以避免。
“台独”就是战争,也就是这个道理。
李登辉为了给“台独”分裂势力壮胆,为了消除中间选民对他们搞“台独”的忧虑,一再误导舆论,甚至说什么“中共是纸老虎”,宣传什么如果大陆对台动武,美国会保护台湾。
这是很危险的,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
不管是从历史上还是法理上看,台湾都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两岸过去一直的共识。
任何人企图用公投的方式,达成“台独”分裂的目的,都是不能容忍的,也是非法的。
打着民主的旗号搞“台独”,利用民意搞分裂,这是陈水扁的一大特色。
陈水扁当局推动“公投立法”,就是试图为其今后搞“台独公投”提供法律依据,图谋通过公投来实现“台独”主张。
对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我们一直认为是台湾内部的事情,我们不会介入。
但对利用选举大搞“台独”分裂活动,我们将旗帜鲜明地坚决予以反对,这是我们的一贯立场。
传播学教程
传播学核心理论专题研究
专题一传播学
一、传播学产生与确立
1、传播学产生的背景
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其形成是许多因素促成的:
第一、传播媒介发展
第二、历史社会环境
第三、社会科学的发展
2、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第一、在政治上,美国的政治家无论是在日常的政治活动中,还是在四年一次的竞选中,都比较重视和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第二、在经济上,一方面传播学的兴起与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在美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众传播在两次大战中和以后日益壮大,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共同形成一个产业---大众传播业。
第三、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是在美国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兴起发展的。
3、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源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欧洲源流,二是美国源流
欧洲源流:
塔尔德:模仿理论
西默尔:躯体对个人行为影响传播网络理论
美国源流:
杜威:大众传播的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
库利:初级群体镜中我
帕克:社会互动理论
米德: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社会自我理论“主我”与“客我”李普曼:拟态环境刻板成见
4、四大先驱与施拉姆
拉斯韦尔
拉斯菲尔德
霍夫兰
卢因
施拉姆
4、信息论与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香农与信息论
维纳与控制论
二、传播学及其研究对象
三、传播学主要学派
经验学派
批判学派
区别比较
四、传播学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
2、定量研究: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专题二传播
一、传播的含义
二、传播的类型
1、人内传播
2、人际传播
3、组织传播
4、大众传播
社会功能
三、传播的模式
1、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2、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3、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四、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口语传播时代
文字传播时代
印刷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时代
专题三信息与符号
一、信息
1、信息实质与特征
2、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二、符号
1、符号的定义
2、符号的特性
3、符号的类型
专题四传播者
一、传播者
二、社会制度与传播制度施拉姆《报刊四种理论》
三、传播者与把关
1、把关人与把关
2、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专题五传播媒介
一、媒介、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
二、认识媒介
1、认识媒介的意义和基本观点
2、认识媒介的角度和原则
3、传播媒介的特点
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新媒介
三、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媒介是人延伸
2、媒介即讯息
3、热媒介与冷媒介
4、地球村
专题六受众
一、受众
受众、分类、特征、受众的权利与动机
二、主要的受众观(郭庆光)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2、作为市场的受众
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二、受众与信息
1、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
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2、影响受众选择的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选择性心理、逆反心理、从众心理)
三、有关受众的主要理论
1、个人差异论
2、社会分化论
3、社会关系论
4、文化规范论
5、社会参与论
专题七传播效果研究
一、传播效果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
1、枪弹论
代表性研究:宣传研究
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2、有限效果论
代表性研究
(1)霍夫兰和耶鲁学派:态度劝服研究
(2)库珀等:漫画“比戈特先生”的研究。
1947年。
选择性理解会减弱信息的效力。
(3)拉扎斯费尔德等:两级传播论
(4)1960年约瑟夫·克拉珀《大众传播的效果》
3、适度效果论
代表性研究和理论成果
(1)雷蒙·鲍尔:《顽固的受众》 1964年
从考虑“what can the message do to the audience”,到考虑“what can the audience do with the message”
(2)使用与满足理论
传播效果:指受众能从大众传播的讯息当中得到什么样的需求的满足。
(3)创新与扩散理论
(4)议程设置理论
(5)教养理论
(6)暴力内容对行为的效果
1972年,医务总监报告:“在看电视暴力和侵犯行为之间存在着初步的以及暂时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只在某些儿童,那些具有暴力倾向的儿童身上起作用;这种因果关系只在某些环境下才起作用。
”
(7)知识沟假说
4、强大效果论
代表性研究:
(1)诺纽曼:沉默的螺旋理论
1973《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大众传播所鼓吹的观点被人们认为是主流观点,于是持异见的人避免发表自己的意见,人际支持也随之减弱,最终“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
”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是累积性、普遍性和共鸣性,三者综合,对民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2)第三者效果
1983年,戴维森提出。
第三者假设认为,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而低估了自己所受到的影响。
(3)电视暴力对行为产生的效果
①净化说。
②模仿说。
③免除抑制说。
1982,美国全国精神健康研究所报告:“电视上的暴力确实导致了看这些节目的少年儿童的侵犯行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会变得有侵犯倾向;但是,在电视暴力与侵犯行为之间存在着积极相关。
”
(4)1984年《伟大的美国价值观测验》
电视的确可以改变人们的态度、他们对基本价值观的评定及他们参与政治性行为的意愿。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普遍结论
专题八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郭庆光)
一、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二、世界信息传播秩序
三、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
1.新闻传播资源--是新闻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资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具体包括新闻环境资源、新闻信息资源、新闻受众、资源、新闻媒介资源。
2.新闻格局--是荷兰学者梵.迪克(van.Dijk)提出的一个专用于新闻话语分析的术语,指在新闻文本构成中各处相关知识的特定组织形式。
它有自己的基本范畴和组织系统,由此给新闻文本的语义宏观结构起具体组织作用,同时监控文
本的局部和整体的语义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