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讲解和练习(共8首)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讲解和练习(共8首)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讲解和练习(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苏轼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练习】1.对本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 本首词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B.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不仅描绘出雨骤风狂,而且又以“莫听”二字表达了对狂风骤雨的厌恶之情。

“何妨吟啸且徐行”,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

C.“竹杖芒鞋轻胜马”,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D.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2.对本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B“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以小见大,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完整)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附答案)

完整)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附答案)

完整)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附答案)一)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枫叶千枝万枝,XXX掩映XXX迟。

我想起你,你的心像西江水,日夜流淌不停。

1、XXX和万枝对应的是枫叶,重复的“枝”字加强了枫叶的形象,表达出枫叶茂盛的景象。

2、江桥掩映XXX迟,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边夕阳下的景色,令人想象江水和帆船的缓慢流动。

二)渡汉江(唐)XXX岭外音书断,经XXX。

离家久了,音信断绝,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冬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回到故乡,我却有些害怕见到亲人,不敢主动询问他们的消息。

1、外、断、复三个字表达了作者的孤独、远离家乡的苦楚和时间的流逝。

2、作者不敢主动询问来人,表达了他内心的复杂和矛盾,既渴望家人,又害怕失望和伤心。

三)闺怨(唐)XXX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XXX都飞走了,我写信寄不出去,愁绪纷杂,梦境也难成真。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我希望自己能像孤月一样,照亮伏波营的黑暗。

1、孤字可以理解为寂寞、孤独,也可以理解为独特、独立,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状态和个性特点。

2、通过描绘思妇的心情递进,表达了她对远方恋人的思念和渴望,以及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四)送杜十四之江南(唐)XXXXXX接水为乡,君去XXX正渺茫。

我和XXX一起生活在荆州和吴县之间的水乡,现在他离开了,漫长的XXX在他面前无边无际。

日暮征帆何处泊?XXX一望断人肠。

夕阳西下,他的帆船驶向何处?他的离去让我感到无尽的伤痛。

1、以XXX之口,表达了他对故乡、家人和朋友的思念和不舍。

2、XXX渺茫,与XXX的离去相呼应,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五)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我独自一人在旅馆里,寒冷的灯光下无法入眠,内心充满了悲伤和忧虑。

故乡今夜思千里,XXX明朝又一年。

今夜,我在思念远方的故乡,我的白发在明天又要增加一年。

1、XXX形成对比,加强了孤独的感觉。

2、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老去。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

答:“春江正渺茫”写春江烟云迷漫,辽
远而又含混,一如离人迷茫无奈的心绪,
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2021/3/7
CHENLI
10
11.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 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 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
2021/3/7
CHENLI
3
4.雪中偶题(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 答:选择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
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经典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
2021/3/7
CHENLI
9
10.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以送者对行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与友 人离别时,怅然凄苦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 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11
12.从军行(王昌龄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 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 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 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 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阅读题 ( 一)雨夜念书[宋]陆游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念书蓬户间。

但与先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原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注]①蹭蹬:比喻失落落魄。

②仗下:借指朝堂。

8.首联写出了一幅如何的图画请简要说明。

(5 分)9.诗歌里包含那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剖析。

(6 分)【参照答案】 ()8.写出一幅清静的“雨夜念书”图。

( 2 分)深夜,帘雨声淅沥。

帘内一灯如豆。

陋室灯下,衰老的诗人正沉醉在古书里。

(3 分)9.①叹息青春凋落,人生迟暮。

诗人对镜自照,见容貌衰老,倍感遗憾。

②伤感功名未成,宦途失落。

功名本来是像我这样的人的追求,可是人生多艰,上天对我太小气。

③依旧固守志向,盼望立功。

固然自己像多病的瘦小的骐骥,但也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去天山边塞立功立业。

(每点 2 分)阅读题(二)柳梢青·岳阳楼戴复古①袖剑飞吟②。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

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

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现在。

说明:①戴复古(1167 年— 1248 年后 ) ,字式之,南宋诗人。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河山破碎风飘絮 . ,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的时代。

②“袖剑飞吟. ,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 指剑 ) 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1) 词的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简析。

(4 分)(2) 简析“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现在. 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4分 )【参照答案】()阅读题(三)江村元末明初金涓寂寂江村路,轻烟晚自生。

远峰晴有色,独树暖无声。

渚鹭行看水,溪鱼卖入城。

孤舟人不渡,两岸夕阳明。

【注】金涓,元末明初著名学者和诗人。

其一世幽居在野,不该招聘,咏水歌山,传道授业,深为时人与后代崇敬。

(1)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绘江村之景的请联合诗句赏析。

八年级课外古诗词鉴赏练习带答案

八年级课外古诗词鉴赏练习带答案

八年级课外古诗鉴赏专项练习(一)寒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分)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二)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养麦花如雪。

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2.请描绘“月明养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3分)(三)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争堪悲。

路出①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②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③何处期。

【注解】①“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

人:指诗人自己。

②客:在外漂泊。

③风尘:喻指社会动乱。

1.诗人以一个“”字奠定全文感情基调,“”这一动作是此种情感的具体表现。

(2分)2.请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2分)(四)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养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

(3分)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分)(五)望江南①李煜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解】①望江南:词牌名。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

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1.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的景色。

(3分)2.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

(3分)(六)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②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佛寺的别称,此处指柏林寺。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题。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 这首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2. 诗中“润物细无声”一句,表现了春雨的什么特点?3.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4-6题。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这首诗的作者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5. 诗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 请结合诗句,分析“明月”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9题。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哪位诗人?8. 诗中“白日依山尽”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9. 请分析“更上一层楼”在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鉴赏答案一、《春夜喜雨》1.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

2. “润物细无声”一句表现了春雨细腻、柔和、无声滋润万物的特点。

3. 全诗通过对春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诗人将春雨比作知时节的好雨,随风潜入夜,无声地滋润万物,使春天的景色更加生机勃勃,从而体现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二、《静夜思》4. 李白是唐代的诗人。

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6. “明月”在诗中象征着家乡的明亮和温暖,通过明月的光辉,诗人联想到了远方的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三、《登鹳雀楼》7.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8. “白日依山尽”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的景象。

9. “更上一层楼”在诗中蕴含着“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通过登高望远,诗人表达了对更广阔世界的渴望和探索。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附答案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附答案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中考考查内容1.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情感。

(1)概括古诗词的大意,能描绘出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

(2)能联系与古诗词有关的背景资料对古诗词做出自己的评价。

(3)注意诗体与风格,品味古诗词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4)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能说出自己对古诗词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的体会。

2.会品析古诗词的语言、写作技法。

(1)从遣词用语、修辞方面揣摩、推敲、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词语、诗句的含义。

(2)从作者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古诗词在语言中所寄寓的深意。

(3)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古诗词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把握内容,体会情感1.感知诗词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看题材。

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如:田园诗多写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或向往;写景诗多写诗人对自然的陶醉、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送别诗多写与友人的惜别、对亲人的思念、对友人或亲人的安慰劝勉;边塞诗多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愤、思乡念亲的孤独;咏物诗多写自己的人生态度、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蕴含对人生道理的理解;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表达对民众的同情等。

(2)抓题目。

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一看题目就知道这首诗是写诗人读书的感受。

因此,从题目入手,应该成为感知诗词内容的重要环节。

(3)析词义。

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必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扫清诗词中的阅读障碍,断不能一知半解,否则无从把握内容,更谈不上分析技巧和情感了。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附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暮春即事周敦颐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1.请你想象“双双瓦雀行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

2.诗人为什么“不知春去几多时”?请简要回答。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春夜别友人[唐]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一二句中的“金樽”“绮筵”可以看出饯别酒宴场面的隆重。

B.三四句中的琴瑟之思和别路之忧都蕴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C.五六句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表明朋友已经远去。

D.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路漫漫的感叹以及与友人再会难期的惆怅。

三、古诗词鉴赏。

鹧鸪天①[清]纳兰性德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

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注】①友人梁汾回南方奔丧,作者送友人一幅小肖像画,并为之题词。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描写出一幅在萧瑟秋风之中,与友人握手话别,泪水止不住滑落的场景。

B.回忆起以前交往的种种:有分离时的孤灯相伴,也有相聚时在雪后观山的快乐。

C.诗人特意叮嘱友人别后注意饮食,保重身体,并约定要在桂花时节从南方回来。

D.全词描写生动传神,富有画面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关心,情感真挚浓烈。

2.借助注释,分析“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两句的虚实结合的手法。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早归[唐]元稹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

2.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①送友人[唐]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初中课外古诗词理解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语文

初中课外古诗词理解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语文

初中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题(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

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分)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2分)答案:【小题1】破满目凄然【小题1】描画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诗人悲凉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4分)宴词王之涣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畎:田间小沟。

1、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结合全诗简析其作用。

(2分)2、结合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从表现手法上赏析《宴词》一诗的后两句。

(2分)答案:1、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

一、二两句寓情于景,眼前美景激起诗人因友人离别而生发的无限依恋。

(1分)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以舴艋舟之小之轻反衬愁之重之浓。

而《宴词》一诗,三、四句则用“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

解析:【小题1】本题是一道综合题。

先根据“绿悠悠的春水、涓涓的田沟流水”等描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然后根据一、二两句景物的特点以及整首诗歌的内容来简析其作用。

2、【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

先分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一句,这一句主要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船的小来反衬词人的愁之多;然后根据“反衬”这种手法,来分析《宴词》的三、四两句,用桃溪的浅来反衬诗人对朋友的情之深。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完整word版)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阅读以下各首古诗, 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一)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说明】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如何的思想品行?(答案: 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自命不凡的品行。

)(二)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天曛,寒风吹雁雪纷繁。

莫愁前路无知音,天下谁人不识君?【说明】①董大:指唐朝有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惨淡。

白天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以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何?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如何的友情?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风格有什么不一样?(答案: 1、用“千”字好。

“千里”境地壮阔,能够着力衬着凄寒悲苦的氛围,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和赞叹之情,鼓舞朋友乐观豪放,踊跃进步。

这两句诗气概雄伟,胸怀宽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三)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说明】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程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应诗人如何的贬谪生活?2、按常理说后两句仿佛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适合,这里的“怯”和“不敢”反应了如何的心理?(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想念亲人,又长久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难过。

2、因为一方面诚然昼夜在想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辰担忧家人的命运,怕他们因为自己的连累或其余原由受到不幸。

这类抒写,更显真实、耐人咀嚼。

)(四)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说明】①物态:光景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风景。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成效上品尝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由?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梦想?(答案: 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洗浴在春色中的静景写活了,给光景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忧如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这样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五)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中考古诗词鉴赏选择题

中考古诗词鉴赏选择题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选择题)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有误得一项就是()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这首《凉州词》写得就是边塞将士得生活,描绘边地得生活环境,反映戍边将士得复杂感情,就是宋代边塞诗得名篇之一。

B、第三句中得“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就是吹奏哀怨得《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就是说,因为与家人离别而怨恨得戌卒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得愿望也难以表达。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得修辞,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

D、这首诗格调雄奇,语句流畅,虽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壮,不失慷慨、豪放得风格。

2、选出对此诗理解不恰当得一项就是()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A、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得比喻,绘出了雨得形态。

B、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得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到忙得气氛、忙得节奏。

C、《乡村四月》写江南农村初春得风光及繁忙得农事,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得热爱之情。

D、这首诗写景、叙事相结合,语言质朴、清新。

3、选出理解有误得一项就是()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这就是唐代诗人王维作得一首七言律诗,又名《送六二使安西》.B、这里得“渭城”指秦故都咸阳城,“故人”就是老朋友得意思.C、诗得一、二两句写景,写出了送别得时间、地点与环境气氛。

D、诗得三、四两句叙事抒情,抒发了强烈、真挚得惜别之情.4、选出解说有误得一项就是()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就是河豚欲上时。

A、这就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所作得画上题写得七言绝句。

B、全诗通过对画面景物得描写,结合联想,显示了早春自然界得勃勃生机,形象真实,意境清新。

C、第三、四句实写了画中得景物,如鲜嫩得蒌蒿、短壮得芦芽、逆水上游得河豚。

七年级下学期部编本古诗词赏析习题八首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部编本古诗词赏析习题八首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部编本古诗词赏析习题八首及答案习题一诗词赏析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习题二诗词赏析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习题三诗词赏析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答案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习题四诗词赏析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习题五诗词赏析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习题六诗词赏析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答案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习题七诗词赏析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习题八诗词赏析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赏析(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赏析(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赏析(附参考答案)(一)放舟蓬莱①阁下戚继光②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崚嶒③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

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注释】①蓬莱:今属山东,戚继光家乡。

②戚继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征讨倭寇,屡建奇功,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因遭弹劾被罢官回归故里之时。

③崚嶒:形容山高峻。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先从时间上着笔,“续”字点明是故地重游,从“自悠悠”可见诗人心境悠然自得。

B.颔联中“沧波”言水之澄碧;“浩荡”言水面广阔壮大,“浮轻舸”暗合诗题“放舟”。

C.颈联慨叹不知不觉中两鬓已经花白,但上天依然让自己存活于世,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诗人情感起伏变化,意蕴深远,撼人心扉。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首联写诗人时隔三十年旧地重游,看到山川依旧,有人事沉浮、物是人非之感。

B. 颔联中“出”字精炼传神,突出了蓬莱阁立于高崖有缥缈飞天之势的特点,表达诗人隐逸家乡的意愿。

C. 颈联写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诗人已是双鬓斑白,垂垂老矣,转而又想到自己仍存活于世,颇有感慨之意。

D. 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诗人情感起伏变化,意蕴深远,撼人心扉。

3.尾联是诗歌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4. 这首诗情感起伏有致,撼人心扉。

请根据诗歌内容和注释,简要概括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二)客夜与故人偶集①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②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③。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释:①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

②翻疑:反而怀疑。

翻:义同“反”。

③寒蛩:深秋的蟋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描写了诗人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

B.首联交代了时间(秋夜)和地点(城中),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一阅读题雨夜读书陆游[宋]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②仗下:借指朝堂。

[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

5分)8.首联写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简要说明。

(分)9.诗歌里蕴含那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参考答案】分)深夜,帘雨声淅沥。

帘内一灯如豆。

陋室灯下,28.写出一幅幽静的“雨夜读书”图。

(分)衰老的诗人正沉浸在古书里。

(3②伤感功名未成,倍感遗憾。

人生迟暮。

诗人对镜自照,见容颜衰老,9.①感叹青春凋零,上天对我太吝啬。

③依然坚守但是人生多艰,仕途失意。

功名原本是像我这样的人的追求,向,渴望建功。

虽然自己像多病的瘦弱的骐骥,但也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去天山边塞志(每点2分)建功立业。

阅读题(二)柳梢青·岳阳楼戴复古①袖剑飞吟②。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

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

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字式之,南宋诗人。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山河破年后)注释:①戴复古(1167年—1248,据《唐才子传》记②“袖剑飞吟.碎风飘絮.,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的时代。

胆气粗。

三入岳)“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指剑.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 分(1)词的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简析。

(4(2)简析“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4分)【参考答案】()阅读题(三)江村元末明初金涓寂寂江村路,轻烟晚自生。

远峰晴有色,独树暖无声。

渚鹭行看水,溪鱼卖入城。

孤舟人不渡,两岸夕阳明。

【注】金涓,元末明初知名学者和诗人。

其一生幽居在野,不应征聘,咏水歌山,传道授业,深为时人与后世钦敬。

(1)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江村之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4分)分)4()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参考答案】())①远近结合,颔联写了远处的山峰,近处的独树。

点明江村的环境。

②从视觉和听觉(1与颔联静景相映衬。

④虚实和“暖无声.。

③动静结合:颈联写动景,来写江村。

“晴有色.眼前虽不见渔人,应该是进城结合,看到江边鸥鹭在水面飞行,联想到江中应该溪鱼肥美,卖鱼去了。

(答案任选两点作答即可得分)4等景物描写,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幽居山野)尾联以“孤舟.“无人渡. (2“两岸夕阳但不应征聘的孤高之情怀。

同时也透露出一丝不在其位的无奈之情。

.又给这一丝无奈增添了暖色,表达了安于幽居,乐于传道授业的情感。

明阅读(四).比较赏析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甲]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诗)[乙]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诗)(1)杜牧、王安石两位诗人对同一历史人物评价的观点不同,请各找一句表达他们不同观点的诗。

(用原诗作答)答:杜诗:王诗:(2)①[甲]、[乙]两诗涉及的人物是谁②对他的生平事迹有详细记载的是哪部书③这部书的作者是谁④鲁迅对这部书有两句精辟的评价,请写出来。

23.(1)卷土重来未可知。

肯为君王卷土来(2)①项羽②《史记》③司马迁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阅读(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分)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2分)阅读(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分)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分)阅读(七)、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1.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2分)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2分)阅读(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2分)阅读(九)、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分)2.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1.2. 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2分)阅读(十)、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宋)杨万里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2分)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阅读十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白发老农如鹤立”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2.在《农家望晴》和《观刈麦》中两位诗人抒发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4分)阅读(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答题。

春光好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1.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2.“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

(3分)阅读(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阅读(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

梅花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

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

②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阅读(十四)、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两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阅读(十五)、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

冰壶洞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道,谁缩庐山此洞中。

1.诗中第一、二句中的“斗”备受称道,请说说好在哪里(2分)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010中考改题)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

下第①后上永崇②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释】①下第:指科举落榜。

②永崇:唐时长安的坊名。

1.诗中“碧桃”、“红杏”“芙蓉”各有什么比喻意(2分)2.请分析末两句诗的含义。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