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2)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
(3)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
(4)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5)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2)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结合课件资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战统一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2)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3)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全民族的抗战
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三、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原旧人教分四课时,现人教则浓缩为一课时。与旧人教相比,
新课程:
(1)对日军的暴行除原有的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外,还增加了“潘家峪惨案”;
(2)中国的抗日还增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还增加了“武汉会战”;
(3)略去了中共根据地建设和中共“七大”相关内容。
四、主干知识认识和学习点睛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的情况,主要围绕三个内容
展开:日军不断扩大对华侵略并在中国制造灭绝人性的屠杀、中华民族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战线统一的推动下开展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活动和抗战胜利。。全方位
介绍了中国抗战艰辛历程。要充分认识中共在面对复杂形势之下,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时调整策略推动着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并在抗战中不断壮大和发展自己,成为民族抗战的脊梁,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人民的抗战走的是一条民族之路世界之路,这也符合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立足本民族放眼全世界。学习本课还要深刻对历史进行反思,近代中国为何从泱泱大国最后沦落为被人任意欺凌的局面?日本军国主义为何步一步走上与世界人民为敌的不归路?学习本课时要中国抗战放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去认识,要适当了解与此同时世界反法西斯活动的进程。
五、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
(师)在学习今天的内容前,我们先通过3幅历史图片复习一下上节的内容。
图片1: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图片2:中日《马关条约》签字仪式
图片3:《辛丑条约》签字仪式
这3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生)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三次战争
都以中国战败告终,清政府被迫和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师)中国近代史是屡遭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
英勇抗争的历史。然而,由于清王朝的腐朽、中国的落后,以及种种内外因素,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正义战争都没能取得胜利。以上3幅历史图片正是这段屈辱史
的历史见证。然而,在强敌面前,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顽强抗争。反
抗、失败、再反抗,再失败,终于,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师)播放纪录片片段:日本无条件投降(盟军受降仪式、南京政府受降仪
式)
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
为什么能够赢得这场战争?中华民族是这样战胜敌人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
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有怎样的历史地位?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本节内容:抗日战争。
新课探究:
(一)、全民族的抗战:
1、日本大举侵华(抗战前期):
(1)1931年9月,制造“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亡;
(2)1932年1月,制造“一·二八事变”,袭占上海;
(3)1932年3月,扶植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4)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
(5)1937年7月,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抗战开始;
(6)1937年8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7)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影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此要矛盾,促使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固的长城,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2)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的倡导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对团结中国人民抗战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合作探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提示:①1935年华北事变时,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②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抗日民族统统一线的策略方针作了进一步阐述。它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③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