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及预防措施

一、当前大学生犯罪状况及特点

(一)大学生犯罪状况

大学生犯罪就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在高效学

习的大学生,基于自己的主观过错,对事件进行作为或者不作为,而

导致违反法律规定,破坏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社会利益等的危害性

行为。

大学生群体是青少年群体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犯罪学研究中,对青少

年的界定是14周岁至25周岁。“文革”前五六十年代,我国青少年

犯罪并不突出,仅占20%-30%,其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占犯罪人数的6O%,大学生犯罪上升为2.5%;从70年代后期开始,青少年犯罪呈现逐年上升之势,近几年来占到了刑事犯罪的80%,大学生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17%,

占高校总人数的1.26%,更为严峻的是,大学生犯罪呈逐年增加趋势:2001年比1999年增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

据相关资料透露,目前国内青少年犯罪占整个犯罪人数的80%左右,且以年平均2%—3%的速度上升,大学生犯罪在其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高,大学生犯罪率呈现上升的趋势。1尤其是1999年起高校继续扩大招生

规模,高考录取率持续提升,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到2007年底,全

国研究生教育招生42万人,毕业生31万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66万人,在校生1885万人,毕业448万人。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犯罪人数也持续增多,大学生犯罪日益严重化。

(二)大学生犯罪特点

1、数量增长的迅速性。这些可以从上面的现状中以及媒体的持续报

道中得出结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犯罪率的上升,而我国的大学

生数量因为持续的扩招而增加,庞大的基数下,犯罪率依旧上升,则

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了犯罪道路。

2、大学生犯罪主体的多样性。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自民办大

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

明显增多,学历已不再是影响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因素,很多高学历的

人正在跨入犯罪的行列。且女性大学生犯罪比率日益剧增,年龄日益

趋现低龄化。通过相关的报道可以发现在犯罪的大学生中,既有来自

经济落后地区的,也有来自发达地区,既有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也

有来自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大中城市。政治面貌上,有普通群众、共青

团员、共产党员;有平时表现差的,也有很多是学生中的高材生、三

好学生、学生干部;此外,初犯、累犯的复杂化,呈现出全方位、多

层次的状况。

3、大学生犯罪类型的多样化。根据一定的标准,我们把犯罪分类为:暴力型违法犯罪、财产型违法犯罪、性犯罪、智能型违法犯罪、特殊

类型的违法犯罪。大学生犯罪多以暴力型违法犯罪、财产型违法犯罪、性犯罪为主,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案件。大学生犯罪开始向多样

化和智能化发展,犯罪手段比一般犯罪表现出高智能、高技术性以及

高隐蔽、高危害性。比如大学生卢某就利用“黑客”软件,盗取某公

司上网账号和密码,不仅自己使用,而且还向好友传播,给该公司造

成经济损失达几万余元;还有某些博士硕士利用所学科学知识研制冰毒,从事毒品交易活动等等。

二、大学生犯罪心理特点及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大学生犯罪心理的特点。

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实施完成的,因此,探讨大学生犯

罪就有必要分析大学生犯罪心理的特点。当前,大学生犯罪心理的特

点主要有:

1、强烈的自卑心理。自卑指自我评价偏低。自卑除了可以消磨一个

人的雄心,还会使人自暴自弃、悲观绝望。因而产生消极、不自信、

抑郁等失落情绪。当前,一些大学生自卑情绪严重,有的对自己身体

素质或自己的社会条件、自身能力不满意而产生自卑。大学生的自卑

心理会导致其人格的缺陷,严重者会走上极端,抑或愤世嫉俗,消极

度日,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2、强烈的享乐欲望。某些大学生因为抵制不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假如没有及时的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和教育,

极容易产生心理趋同的倾向。很多大学生都存有盲目攀比的心理和现象,对于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自然有优势去高消费,但对于家庭贫

困的学生而又有这种心理的人,一般情况下,家庭是不能满足其极富

虚荣心的消费的。在这种“需要”的影响下,便产生盗窃以及其他的

犯罪动机。有很多女大学生为了这种极其低俗的享乐,从事卖淫和盗窃,并且这两种犯罪占到了女生犯罪的很大比率。

3、长期形成的冷漠心理。冷漠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心理,主要变现为

对人对事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有敌对情绪,这种人一般情况下不会

轻易的和别人交流思想感情,感情一般也不会外泄,对一般的事无动

于衷,缺乏同情心。形成这种心理的人通常受过极大的伤害,如欺骗、受人漠视甚至歧视等。大学生有这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国家、社会的

命运漠不关心,对自己的命运采取回避的方式,这是对生活环境的自

我逃避的退缩性反映。因为其回避人际交往,造成心理脆弱、自负等

不良心理,对周围的人、事高度不满,已发生冲突和争执,甚至实施

犯罪行为。

4、嫉妒心理。嫉妒心理在一定水准上会激发一个人的潜力,但如果

控制不好这个度,会造成心理的失衡,影响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才。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利益的

冲突和矛盾是大学生产生失衡心理的客观原因,同学间普遍存有盲目

攀比心理,使其对社会及诸多事物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这种心

理如果长期不能得到缓解、平衡,而为了其心理的平衡,大学生极有

可能通过违法犯罪手段报复他人、社会以求暂时的心理平衡。心理失

衡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5、追求刺激。大学生空余时间相对较多,接触的事物也较多,尤其

是受到一些不良书籍、录像、网络的影响、刺激,一些大学生会迷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