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流派及代表人物

合集下载

心理学七大流派 (1)

心理学七大流派 (1)

心理学七大流派一、构造主义(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2)活跃时间:1879—20世纪20年代(3)观点:①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②主张将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

(4)评价:①首先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推动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传播和发展;②把心理学看成纯科学,只研究心理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因而狭隘。

(5)备注: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二、机能主义(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2)活跃时间:1890—20世纪30年代(3)观点:①主要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流的概念;②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③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④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评价: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主观方面扩大到外部行为,因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

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三、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旧行为主义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以斯金纳为首(2)活跃时间:20世纪20年代—50年代(3)观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②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③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④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是由环境所控制和决定的。

(4)评价:①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心理学的应用;②过分简化的S—R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选择性和适应性;③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④犯了机械还原论的错误。

(5)备注:电击疗法四、格式塔心理学派(1)代表人物:维特海默、柯勒、考夫卡(2)活跃时间;1912—20世纪40年代(3)观点:①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②反对行为主义的“S—R”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

心理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心理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19世纪末在美国发展形成了一个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与特观点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较大学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2、意动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特的容心理学息息相关。

可以说,特的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

意动心理学派与特的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

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

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

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

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

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

观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省法分析意识的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评论: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

在他们的示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

所以极为狭隘。

从反面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1、詹姆士詹姆士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

心理学十大流派

心理学十大流派

心理学十大流派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多年来涌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理论。

这篇文章将介绍心理学领域的十大流派,包括结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社会学习理论、生物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人类发展心理学和系统论。

1.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早期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以其关注分析心理过程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而闻名。

代表人物包括威廉·詹姆斯和爱德华·塔奇纳。

结构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将其拆分为更小的组成部分来理解。

然而,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结构主义逐渐式微。

2.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强调观察和测量可观察行为,而忽视内心思想和情绪。

行为主义的先驱是约翰·沃森和伯福斯·斯金纳。

行为主义者相信,行为是通过外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所确定的。

他们使用实验和条件反射来研究行为模式和学习过程。

3.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过程,强调我们如何获取、处理和保存信息。

代表人物包括乔治·米勒和乔姆斯基。

认知心理学研究记忆、学习、语言、注意力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

它通过实验和模型构建来研究人类思维和心理活动。

4.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类的主观体验和个体的自我实现。

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是该流派的代表人物。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到自由意志、自我概念和情感需求的驱动。

它注重个体的成长和达到个人潜力的过程。

5. 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是心理学领域最早的一种探索潜意识和个人心理动力的流派。

精神分析学主张人的行为和人格特征受到心理冲突和潜意识欲望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使用自由联想和解析技术来揭示潜意识,并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

6.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结合起来,强调观察、模仿和情境的重要性。

阿尔伯特·班达和朱利安·罗特尔是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心理学七大流派

心理学七大流派

心理学七大流派一、构造主义(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2)活跃时间:1879—20世纪20年代(3)观点:①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与激情状态三种元素;②主张将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

(4)评价:①首先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推动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传播与发展;②把心理学瞧成纯科学,只研究心理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与功用,因而狭隘。

(5)备注: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就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但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与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二、机能主义(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2)活跃时间:1890—20世纪30年代(3)观点:①主要研究意识,把意识瞧成就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流的概念;②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③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与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④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与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评价: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主观方面扩大到外部行为,因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

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三、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旧行为主义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以斯金纳为首(2)活跃时间:20世纪20年代—50年代(3)观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②主张心理学就是一门科学;③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④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就是由环境所控制与决定的。

(4)评价:①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心理学的应用;②过分简化的S—R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选择性与适应性;③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与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④犯了机械还原论的错误。

(5)备注:电击疗法四、格式塔心理学派(1)代表人物:维特海默、柯勒、考夫卡(2)活跃时间;1912—20世纪40年代(3)观点:①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强调经验与行为的整体性;②反对行为主义的“S—R”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与,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与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

心理学各流派举例

心理学各流派举例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

以下是一些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举例:1. 结构主义流派:结构主义是心理学的早期流派,由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旧金斯创立。

他认为心理学的目标是研究心灵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结构主义者采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通过分析人们的感知、注意力和意识等过程来揭示心理活动的结构。

2. 功能主义流派:功能主义是心理学的另一早期流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

他关注心理过程的功能和目的,强调心理活动如何适应和帮助个体在环境中生存和适应。

功能主义者更加关注行为的结果,注重研究心理现象的功能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3. 行为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是20世纪初期的一种主导性心理学流派,其代表人物包括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和伯福德·斯金纳。

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可观察的行为,而非不可观察的内在过程。

他们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通过实验和条件反射等方法来研究和解释行为。

4. 心理动力学流派:心理动力学是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弗洛伊德提出了无意识、潜意识和童年经验等重要概念,认为人类行为受到潜意识冲突和童年经验的影响。

心理动力学流派注重解析个体的心理过程,并通过治疗方法如精神分析来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5. 人本主义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积极成长。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

人本主义者关注人的主观体验和自我意识,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动机和自我实现的愿望。

他们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和选择,并注重探索人类的潜力和快乐。

6. 认知流派: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心理学流派。

该流派的代表包括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和尼尔·古德弗雷德。

认知流派关注人类的思维、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

7大心理学流派

7大心理学流派

7大心理学流派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名称、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如下表所示:
记忆口诀:
冯特构造铁钦纳,奈瑟加工皮亚杰。

机能主义詹杜安,完型格式特可靠。

行为开创有华生,人本主义在罗马。

性欲人格潜意识,精神分析弗洛伊。

一行二知两革命,神人认知三势力。

1. 冯特构造铁钦纳。

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

2. 奈瑟加工皮亚杰。

信息加工心理学派又称现代认知学派,代表人物是奈瑟和皮亚杰。

3. 机能主义詹杜安。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有詹姆士、杜威和安吉尔。

4. 完型格式特可靠。

格式塔心理学派也称为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5. 行为开创有华生。

行为主义学派开创者是华生。

6. 人本主义在罗马。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有罗杰斯和马斯洛
7. 性欲人格潜意识,精神分析弗洛伊。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主张性欲论,提出潜意识,主张人格结构的三层次。

8. 一行二知两革命。

“一行”是指行为主义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二知”是指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9. 神人认知三势力。

认知行为主义理论是第一大势力,精神分析是第二大势力,人本主义是“第三势力”。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以及其后的荣格)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

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

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

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

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心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心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只看重意识的组成成分,而不管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

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主要观点:机能主义心理学是作为构造主义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

他们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有机体的需要和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主要观点:心理学的研究行为的观点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规律性的关系。

华生认为心理学家需要研究的只有那些可以被观察、预见、最终可以被科学工作者控制的行为。

4.格式塔代表人物:韦特海默、科勒、考夫卡主要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每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不是由若干元素组合而成的,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主要观点:行为的原因是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和激发的。

这种力量主要来自于本能,是一种潜意识。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成长都是正常的,特别是自我成长至关重要,他能使自己的本我力量通过合适的方式得到释放。

推动人的行为的动力是人的欲望或动力,特别的性欲的冲动,这种冲动收到压抑就会产生精神疾病。

可以通过对梦的解析等方法发现被压抑的欲望和冲动,并加以疏导,精神疾病就可以得到治疗。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主要观点: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和重视个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重视自我。

以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性本善等观点。

7.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奈瑟、西蒙、纽维尔主要观点:关注人脑所发生的心理事件,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即把人脑比作电脑。

认为认知历程包括:信息的接受、存储和运用。

8.进化心理学代表人物:DavidBuss、JeromeHBarkow、Ledaosmides和JohnTooby主要观点:人类的心理(Mind)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

心理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等人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认知心理学:奈瑟附:冯特的简介冯特(冯特一般指威廉·冯特)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

童年时期1832年8月16日,冯特出生在德国巴登地区曼海姆市的内卡劳镇,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父亲是一位路德教会牧师。

他4岁时和家人搬到了巴登地区中部的海德尔斯海姆镇,并在这里度过童年。

冯特有个哥哥叫卢德维格,比冯特大8岁。

在冯特2岁时,哥哥就被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在那里上学。

童年时冯特的伙伴很少,唯一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是一个比他年纪大的智力发育有些问题的孩子。

他在镇里的学校上了2年学。

在上学期间,冯特有严重的爱做白日梦的毛病,为此还被父亲训斥。

从他8岁开始,父亲的助手弗里德里克·穆勒牧师成为他的老师。

他和老师关系非常好,以至于老师在教了他三年后,要到附近另一个镇当牧师,冯特也过去和他一起住和学习。

中学时期1845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冯特进入布鲁赫萨尔高中学习。

害羞、胆小的冯特没有适应这里的环境,和同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关系,学业成绩也特别差。

有时候他会逃回家里,但是母亲会把他送回学校。

由于他的学业表现极差,甚至有老师认为一个比较适合冯特的工作是到邮局工作。

冯特的父母于是在年把他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从1845年秋开始在这里上大学预科。

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期间,冯特变得开朗了很多,结识了一些朋友,并参加课外的活动。

心理学的七大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七大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七大主要流派自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正式将心理学独立出以来,心理学界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流派。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这些流派也是常考的一个点,主要考查: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七大理论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2.基本观点:①心理学应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状态三种元素;②用内省的方法(依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③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和安吉尔2.基本观点:①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②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旧行为主义:华生;新行为主义:斯金纳、赫尔、托尔曼2.基本观点:①《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主义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②反对研究意识,直接研究行为;③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法进行客观研究。

四、格式塔(完型)心理学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2.基本观点: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Gestalt”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2.基本观点:提出潜意识;主张人格结构的三层次;主张性欲论。

(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的第二势力)六、现代认知心理学派(信息加工心理学派)1.代表人物:奈瑟、皮亚杰2.基本观点:①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②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③主张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派1.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2.基本观点: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独立于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主义理论的第三势力)。

论述心理学各大流派和主要思想

论述心理学各大流派和主要思想

论述心理学各大流派和主要思想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可以分为多个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主要思想和方法。

1.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结构主义是心理学的早期流派,旨在研究人类心理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詹姆斯和爱德华·汤德。

2. 行为主义(Behaviorism):行为主义强调外部刺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行为是对刺激的反应。

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翰·沃森和伯斯·斯金纳。

3.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功能主义关注个体适应环境和实现目标的能力,认为心理过程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具有的功能性的。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威廉·詹姆斯。

4. 心理分析学(Psychoanalysis):心理分析学是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建的,强调个人无意识的力量对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该流派注重梦境解析和童年经历的影响,并使用自由联想等技术。

5.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自我实现和人类的积极动机。

主要代表人物有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

6.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关注思维、记忆、学习等认知过程对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米勒、乌尔里希·诺伊塞和约翰·斯托利。

7. 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环境心理学研究环境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8.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和行为是进化的产物,研究基因和环境对心理特征的影响。

以上是心理学的一些主要流派和思想,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共同推动了心理学领域的发展。

心理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心理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心理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1、内容心理学派: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

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费希纳受赫‘尔巴特的启发,认为心理是可测量的。

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他把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感觉强度;C-适用于不同感觉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刺激强度;R0-在阈限的刺激强度。

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

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

冯特将内省实验法引入了心理学。

由于冯特的努力,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以后,世界各国的青年学生纷纷来到莱比锡学习心理学的实验方法。

这些学生学成回国以后,成为各国心理学发展的先驱人物。

他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观点: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动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

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

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

评论:冯特把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经验取代客观现实,把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当成主观经验,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在研究方法上他归根结底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内省法,内省的成分在他的方法中仍占一定比例。

既然依赖于个体的直接经验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那么抛弃内省就无法探索这种经验,这是冯特无法解决的矛盾。

冯特使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从此开辟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创立了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冯特的内容心理理论观点,后来被他的学生铁钦纳带到美国,并于19世纪末在美国发展形成了一个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与冯特观点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较大学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2、意动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

心理学七大流派

心理学七大流派

心理学七大流派一、构造主义(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2)活跃时间:1879—20世纪20年代(3)观点:①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②主张将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

(4)评价:①首先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推动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传播和发展;②把心理学看成纯科学,只研究心理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因而狭隘。

(5)备注: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二、机能主义(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2)活跃时间:1890—20世纪30年代(3)观点:①主要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流的概念;②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③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④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评价: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主观方面扩大到外部行为,因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

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三、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旧行为主义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以斯金纳为首(2)活跃时间:20世纪20年代—50年代(3)观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②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③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④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是由环境所控制和决定的。

(4)评价:①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心理学的应用;②过分简化的S—R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选择性和适应性;③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④犯了机械还原论的错误。

(5)备注:电击疗法四、格式塔心理学派(1)代表人物:维特海默、柯勒、考夫卡(2)活跃时间;1912—20世纪40年代(3)观点:①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②反对行为主义的“S—R”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

十大心理学流派及发展

十大心理学流派及发展

十大心理学流派及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有着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流派。

本文将介绍十大心理学流派及其发展。

一、结构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早期流派,其代表人物为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怀德特和爱德华·布恩特。

结构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类心智的结构和构成,主张通过分析自我观察的经验来了解心理活动。

然而,结构主义心理学较为主观,并且仅依赖自我观察的数据,因此不久后被后来的流派所取代。

二、功能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以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为代表,强调心理活动的功能和目的。

功能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是为了适应环境和满足需求而发展的,强调研究行为的目的和意义。

该流派对于研究动物行为和人类适应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以美国心理学家沃森和斯金纳为代表,强调研究可观察行为和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环境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和调节环境刺激来预测和改变人类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治疗和行为管理领域。

四、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在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探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和信息处理机制。

认知心理学关注主观经验背后的认知结构和过程,研究问题的方法包括实验和计算模型。

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对于解释学习、记忆、决策和问题解决等认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关注人的主观体验、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

其代表人物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强调个体的人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积极面和主观意义,并且在心理咨询、治疗和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六、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创建的心理学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探究人类心理活动中的潜意识和无意识过程,关注个体的童年经历和潜意识冲突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在心理治疗领域具有显著影响,还对文化、艺术和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启示。

简述心理学发展过程的主要流派

简述心理学发展过程的主要流派

简述心理学发展过程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

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

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

冯特首创实验内省法。

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士。

主要观点:比较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其著名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等。

3、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

主要观点: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

行为主义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后期代表人物是勒温。

主要观点: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心理组织的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该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该学派的理论根据是来自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

主要观点:该学派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研究问题的窄化和偏颇,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

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七、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

主要观点:这一学派反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不一定必须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

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著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弗洛伊德所著的《精神分析引论》本书能大致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无论是对精神分析一无所知的读者,还是颇有研究的学者,都可以从此书中获益。

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

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

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

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心理学十大流派

心理学十大流派

心理学十大流派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领域,它通过不同的流派和理论来解释和理解人类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其背后的心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十大流派,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对心理学的贡献。

一、结构主义流派结构主义是心理学的最早一个流派,它强调研究心理现象的结构和构成。

结构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廉·詹姆斯,他提出了“意识流”理论,认为人的心理体验是一系列连续的意识状态。

结构主义流派对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功能主义流派功能主义流派相较于结构主义,更加关注心理现象的功能和目的。

其代表人物是威廉·詹姆斯的学生,也是第一位美国心理学教授之一的约翰·杜威。

功能主义流派认为心理活动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产物,强调心理过程的功能和作用。

三、行为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流派以行为为研究对象,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局限于可观察到的行为,忽略了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是约翰·B·华生和伊万·巴甫洛夫,他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建立了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

四、人本主义流派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内在价值。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

他们认为人具有自我动力和自我决定的能力,注重心理健康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五、认知流派认知流派关注个体的思维过程,强调人的信息处理和思维方式。

认知流派的代表人物有乔治·米勒、诺曼·库伯等。

他们提出了信息处理模型,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和认知结构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六、解释主义流派解释主义流派关注个体的主观理解和经验,强调理解人的现实世界和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有赫尔曼·埃宾豪斯、弗洛姆等。

他们通过对个体生活故事的分析,揭示了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多样性。

七、动机与人格流派动机与人格流派研究人类的动机和个体差异对行为的影响。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亨利·穆雷和列文托尔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等人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认知心理学:奈瑟附:冯特的简介冯特(冯特一般指威廉·冯特)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

童年时期1832年8月16日,冯特出生在德国巴登地区曼海姆市的内卡劳镇,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父亲是一位路德教会牧师。

他4岁时和家人搬到了巴登地区中部的海德尔斯海姆镇,并在这里度过童年。

冯特有个哥哥叫卢德维格,比冯特大8岁。

在冯特2岁时,哥哥就被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在那里上学。

童年时冯特的伙伴很少,唯一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是一个比他年纪大的智力发育有些问题的孩子。

他在镇里的学校上了2年学。

在上学期间,冯特有严重的爱做白日梦的毛病,为此还被父亲训斥。

从他8岁开始,父亲的助手弗里德里克·穆勒牧师成为他的老师。

他和老师关系非常好,以至于老师在教了他三年后,要到附近另一个镇当牧师,冯特也过去和他一起住和学习。

中学时期1845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冯特进入布鲁赫萨尔高中学习。

害羞、胆小的冯特没有适应这里的环境,和同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关系,学业成绩也特别差。

有时候他会逃回家里,但是母亲会把他送回学校。

由于他的学业表现极差,甚至有老师认为一个比较适合冯特的工作是到邮局工作。

冯特的父母于是在年把他送到海德堡的姑母家,并从1845年秋开始在这里上大学预科。

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期间,冯特变得开朗了很多,结识了一些朋友,并参加课外的活动。

但是冯特在这里的学习情况还是表现平平。

大学时期1851年,冯特进入图宾根大学,学医学课程。

1852年,转学到海德堡大学,学医学专业。

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期间,冯特学习非常努力。

有一次为了研究食盐对身体的影响,他连续几天控制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直到身体出现代谢紊乱情况出现。

基于这次研究,1853年他发表自己的第一篇文章《谈尿液中的氯化钠》。

1855年,冯特参加巴登大公国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并且在各科考试里都名列前茅。

这一年,他还在海德堡一家医院当了几个月的实习医生。

1856年,冯特到柏林大学跟约翰尼斯·彼得·穆勒和埃米尔·杜波依斯-雷慕学习了一个学期生理学。

同年,冯特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医学系,取得博士学位,并取得了该校讲师资格。

海德堡任教1857年,冯特在海德堡大学开设了实验生理学课程。

同年,冯特生了一场大病。

1858年,赫尔曼·冯·亥姆霍兹来到海德堡大学担任生理研究所教授,冯特成为他的实验室助手。

1862年,冯特开设了“自然科学的心理学”课程(后来改为“生理心理学”),并在该年第一次提出“实验心理学”的一词。

在这个课程中他开始使用来自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研究心理学。

1864年他晋升为副教授。

1871年,亥姆霍兹离开海德堡大学,冯特未能继任他的职位,只得到了临时教授的头衔。

同一年他与未婚妻索菲·毛完婚。

婚后的冯特致力于写作心理学历史上最重要著作之一《生理心理学原理》。

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出版。

这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本专门以心理学为内容的教材。

在这部书中,他把关于心理实验的结果整理成为一个系统,研究了人的以下心理活动:感觉、情感、意志、知觉(冯特称之为统觉)和思维。

莱比锡任教及退休1875年,冯特被莱比锡大学聘为哲学教授,从此一直生活在莱比锡。

1879年12月,冯特在大学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起初学校并不太支持这个实验室的运行,但是冯特的课越来越受欢迎,1882年实验室从开始一个单间搬到了有11个房间的新地址,1897年实验室甚至有了一座独立的楼。

1881年,冯特创办《哲学研究》杂志。

这是第一个专业的实验心理学的杂志。

1889-90年,担任莱比锡大学校长。

1917年,从教学岗位退休,由他的学生费利克斯·克鲁格继任他的岗位。

自从来到莱比锡,冯特几乎从不外出旅行,除了欣赏音乐会以外,也不热衷于公众活动;不过,他和妻子经常在家中招待高年级的学生和助手们。

如同康德一样,冯特一直过着严谨有规律的生活,上午的时间主要用于写作,下午访问实验室、上课,然后散步。

冯特在课堂上富于激情,口若悬河,充分体现对于本专业的无所不知。

1920年8月31日,冯特在莱比锡附近的大博滕去世,享年88岁。

在那一年花费了他20年时间完成的十卷巨著《民族心理学》全部出版。

冯特心理学体系注重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结构、要素及其组合规律。

整个体系由个体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两部分构成。

个体心理学注重研究个人意识;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

研究对象在冯特的心理学体系中,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的直接经验;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

冯特认为实验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

他认为心理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以经验为研究对象,但是,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的。

从经验的主体来看,感觉、感情、意志等心理过程是主体直接经验到的,是直接经验(immediate experience),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从经验的客体来看,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是通过间接推论而认知的,是间接经验(mediate experience),它是自然科学的对象。

因此,冯特把心理学称为“直接经验的学科”。

冯特认为,实验心理学只能研究个体的直接经验,而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如观念、情绪、意志等,则需要在民族心理学的体系中进行研究。

[3]研究方法冯特从其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出发,确定了心理学的两种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和心理产品分析法。

实验内省法由于冯特将个体心理学的对象规定为研究人的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有存在于经验者的主观之中,因而他认为内省法是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

冯特认为传统的内省法不科学,必须与实验法结合起来,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或自我观察,才是科学和可靠的。

因为心理现象稍纵即逝,不容易精确观察,而内省与实验的结合就可以做到以下两点:(一)人为制造出外部状况,使一个有确定性的心理过程在一定的时刻发生;(二)可以使观察者控制一般情况,做到伴随这个过程的意识状态几乎一致。

因此,冯特特别重视实验,认为“研究意识过程,实验法是基本工具”。

冯特把实验法引入到心理学中,把传统的经验内省改造为现代的实验内省,增强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心理产品分析法心理产品分析法是通过人类历史文化资料来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一种特殊方法。

冯特认为,要想建立完整的心理学体系,除了个体的实验心理学外,还必须有群体的民族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只涉及心灵的“外围”,民族心理学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

冯特在他的著作《民族心理学》中,尝试把文化产物,如语言、神话、风俗、法律等历史资料加以分类比较和分类解释,以说明人类高级心理过程,揭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规律。

[3]研究任务冯特的思想受到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洛克以来的联想心理学思想和约翰·穆勒的心理化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心理复合体的构成要素及其构造方式和规律,也就是说,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心理有哪些要素;(二)心理复合体的结构是什么;(三)心理复合体的形成的规律是什么。

心理要素的分析冯特认为一切心理现象都是由心理元素构成的。

对心理元素的分析是心理学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感情三度说示意图在他看来,心理复合体是心理元素的联合;心理元素是不可再分的心理结构的单位,它包括感觉和感情两个方面。

冯特指出,感觉(sensation)是心理元素的基本单位,呈现人的经验的客观内容。

而感情(feeling)显示人的经验的主观内容,是感觉元素的主观补充。

冯特认为,感觉和感情是相互联系的,简单的情感是伴随着感觉产生的。

冯特认为,感情不能只用愉快和不愉快进行说明,而需要从三个维度进行描述才更准确,即:(一)愉快—不愉快;(二)紧张—松弛;(三)兴奋—沉静。

冯特由此于1896年提出了感情三度说(tri-dimensional theory of feeling)。

心理复合体的结构冯特认为心理元素可以结合成各种心理复合体。

他把由感觉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观念。

而观念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忆(或记忆表象)(memory image),即非直接起因于外在印象的观念;另一种是知觉(perception),即由外在感官印象形成的观念。

冯特认为心理复合体除了观念外,还有情绪;它是先由几种感情组成的复合体。

因为感情组成情绪,情绪导致意志,所以冯特把情绪和意志二者也视为由感情组成的复合体。

在冯特看来,意志过程虽然是一种高级心理复合体,但又是人和动物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命过程。

冯特认为简单意志是一种无意识的冲力,是有机体生命的本质。

它起源于原始的感情,引起冲动行为。

而复杂意志则引起有意行为和选择行为,表现为立志感情(feeling of resolution)和决断感情(feeling of decision)。

心理复合体的形成规律冯特认为心理元素是通过联想和统觉的方式结合成心理复合体的。

联想有以下四种基本形式:(一)融合(fusion),即把若干心理元素融为一体;(二)同化(assimilation),即两个差异很小的物体处于彼此熟悉的关系中往往会产生等同性的观念;(三)复合(complication),即不同感觉之间的联想;(四)相继性联想(successive association),即记忆的联想。

冯特认为,统觉是把印象提高到注意焦点或者意识中心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综合(creative synhesis)的功能。

冯特认为上述联想的组合是被动、机械和低级的,只有统觉的组合才是主动、内在和高级的。

冯特强调统觉的主动性和统合性,指出各种心理元素是通过统合的创造性综合而组成新的心理复合体,人的理性认识活动主要是通过统觉的创造性综合实现的。

出版著作编辑主要著作《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1862)在这本书中,冯特首次提出了“实验心理学”的概念。

这部书和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常被认为促使了新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灵的讲演录》(1863)这本著作是冯特的新心理学系统构想初步成型的著作。

这本书中论述了许多实验心理学家多年来注意的问题。

此书在冯特去世后还被重印,并被译为英文出版。

《生理心理学原理》(1874)这部著作比上述两部著作更为丰富和深入,是冯特早期十多年在海德堡大学从事生理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总结,也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表现,所以,波林认为它是近代心理学史上一部很重要的书,是冯特由生理学家转为心理学家的标记,也是心理学成为新的独立科学的创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