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分、秒,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字编码,集合。
教科书安排了三部分的学习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综合练习。
成长小档案是对全册学习内容的整理,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对学习中有趣事情的回顾两个方面。
数学活动以主题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动”中回顾,主要安排了三项数学活动。
综合练习是对全册教科书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各单元的知识已经了解和掌握,但可能有所遗忘,而且对重要的知识还会存在理解不透彻的地方。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能更系统地掌握知识。
学生在前面四个学期的数学学习中,每册都有安排总复习这一内容,经历了总复习的过程,有一定的整理知识的经验,但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串联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单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更要在总结的层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建立起知识框架。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理解四边形的意义。
4.理解“倍”的两种不同意义。
5.掌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能够解决集合问题。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针对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复习,确保学生能够对第一学期所学的数学概念、运算规则、问题解决策略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
教学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乘法初步认识。
- 量的计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换算和应用。
- 图形的认识:基础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的特征及分类。
- 逻辑思维: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整数加减法和乘法运算的掌握,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学生对长度、质量、时间单位及其换算的理解和应用。
4. 通过对图形的分类和特征学习,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5. 通过逻辑思维训练,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1. 加减乘运算中进位、退位的正确处理。
2. 单位换算中进率的应用。
3. 图形分类和特征的理解,尤其是对不规则图形的辨识。
4. 问题解决中逻辑推理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数学问题。
- 实物或模型,用于直观展示长度、质量单位。
- 数学练习本和文具,供学生做练习和笔记使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系统地回顾三年级上册的主要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和逻辑思维。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讨论:安排一些需要协作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总复习(2)-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总复习(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质量和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2. 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时间单位换算。
3. 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4. 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1000以内数的加减法,质量和人民币的单位换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教师带领学生系统复习本册所学知识,巩固基本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
3. 实践: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协助监督,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针对性辅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板书设计1.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公式。
2.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的重要提示和总结。
九、课后评价1.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本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的概念和运算2.几何图形的认识3.量的计量4.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和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量的计量,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分数和小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数的概念和运算1.导入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数的概念和运算。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数的概念呢?2.数的概念(1)整数: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
(2)小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3)分数:分子、分母、分数线。
3.数的运算(1)加法:两个数相加,和等于两个加数的和。
(2)减法:两个数相减,差等于被减数减去减数。
(3)乘法:两个数相乘,积等于两个乘数的积。
(4)除法:两个数相除,商等于被除数除以除数。
4.练习(1)口算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
(2)笔算练习: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二课时:几何图形的认识1.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数的概念和运算,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几何图形的知识。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呢?2.几何图形的认识(1)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3.几何图形的性质(1)长方形: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
(4)圆形:无数个点组成的封闭曲线。
4.练习(1)口算练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笔算练习:计算三角形、圆形的面积。
第三课时:量的计量1.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几何图形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量的计量。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呢?2.量的计量(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通用11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通用11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
2、能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我们复习、整理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复习1.回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何简单计算?执行简单算法时需要注意什么?2、全班交流:个别汇报当一个两位数可以分解成两个一位数进行乘法运算时,两位数的除法就可以转化为除数为一位数的连除法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题目都可以这样,有些题目也不能很简单,要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篇2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第7~1.1题,练习二十六的第10—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
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一、复习千米、吨1.第做109页的第7题。
教师提问,学生口答:(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2)1千米是多少米?1吨是多少千克?随着回答,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 1吨=1000千克2.做第109页的第8题。
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
10 总复习(奇数与偶数)(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10 总复习(奇数与偶数)——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奇数与偶数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区分它们。
2. 培养学生运用奇数与偶数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奇数与偶数的概念2. 奇数与偶数的性质3. 奇数与偶数的应用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奇数与偶数的知识,如:1、3、5、7、9……是奇数,2、4、6、8、10……是偶数。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奇数与偶数有什么区别吗?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讲解奇数与偶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奇数是指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偶数是指能被2整除的整数。
2. 通过举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奇数与偶数的性质,如:奇数加奇数等于偶数,奇数减奇数等于偶数,奇数乘奇数等于奇数,奇数乘偶数等于偶数等。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奇数与偶数现象,如:楼梯的台阶、衣服的扣子等,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奇数与偶数的知识。
2. 老师挑选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奇数与偶数的性质进行计算。
四、拓展提高(10分钟)1. 出示一些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培养他们运用奇数与偶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发现奇数与偶数在数学中的其他应用,如:在数列中,奇数项和偶数项的规律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加深对奇数与偶数的理解。
2.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奇数与偶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布置作业5分钟)1.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奇数与偶数现象,与家长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拓展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奇数与偶数的概念和性质,培养了他们运用奇数与偶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1.在回忆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纯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展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灵敏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浸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进展乘法口算、笔算、估算三、教学难点浸透学习方法四、教学具准备练习小篇子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内容。
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4×60=〔说算法〕80×5=〔注意0的个数〕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订正〔3〕全班交流3.选择适宜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1.快速抢答争第一〔1〕出示题目:〔2〕学生抢答2.认真观察填表格〔1〕出示题目:〔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兴趣数学找规律〔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很有趣的数学算式,你能在方块里填上适宜的数吗?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教案:秒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024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0单元 总复习(教案) 练习二十四 教案
练习二十四。
(教材第111~114页)1.在练习中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你们总结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究竟掌握的怎么样呢?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检验,希望你们能认真思考,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提示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1.计算。
师: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课件出示:教材第112页第5题)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如果出现错误,让学生指出并纠正。
2.解决问题。
师:认真读题,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112页第8题) 学生认真读题后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想法。
[此题解决的关键是要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展览馆一天售出870张门票,每张8元,所以一共收入的钱数就是870×8=6960(元)]3.图形。
师:你们能运用所学知识算一算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12题)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生:要想从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一定是长方形的宽,所以正方形的周长是21×4=84(厘米),剩下的图形的周长就是(30-21+21)×2=60(厘米)。
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趁热打铁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确定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师: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引入:热身小游戏二、复习旧知: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想一想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35+34= 48+29=230+540= 360+240=三、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湿地吗?(学生自由回答)那么今天徐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湿地的美。
(出示湿地图片)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吧!(课件出示四种野生动物)2、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
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第36页表格)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和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大家有信心学好吗?四、新课教学1、教学例1师: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271+122=师:这两个数有点大,而且不是整十整百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生:用竖式计算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生: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算式:271+3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
第十单元 总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第十单元总复习——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巩固和深化对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对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内容进行复习,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等。
2. 数的运算:包括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分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等。
3. 量的计量:包括长度的计量、质量的计量、时间的计量等。
4. 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等。
5. 数据的初步认识: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数学知识。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完成各种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系统地复习所学知识。
3. 巩固: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解题方法和技巧。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给予评价。
2. 练习完成情况:教师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教师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简洁(优秀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简洁(优秀8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把电影院的2个问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由学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在哪个电影院看的,电影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引出电影院座位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看电影,哪个同学说一说你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是在哪个电影院看的?请几个同学介绍。
师:谁仔细观察过,你去的电影院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生发言,教师对注意观察电影院座位的学生给予表扬。
师:-同学真不错,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特别注意观察电影院的座位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电影院的座位问题。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
2.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说电影院原来的座位情况和问题。
二、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算式,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呢?学生说,教师板书:36×30=师:36×30,这个算式你们都会计算,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吧!(2),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1)先算10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36×10=360(个)360×3=1080(个)(2)把30看成3个十,36乘3个十等于108个十,也就是108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免费下载(17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免费下载(17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精选篇11、知识与技能:(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教学工具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
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第3页例2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指名回答,教师总结,数字小格大格厘米、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总复习 人教新课标(PDF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总复习人教新课标(PDF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00以内的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数的读写。
2. 量的计量:长度、质量、面积、体积、时间、货币等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3. 加法和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十数的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4. 乘法:表内乘法,乘法口诀,乘法的应用。
5. 除法:表内除法,除法的应用。
6. 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图形的对称,图形的拼组。
7. 时间和空间:时间的认识,时间的计算,方向和位置,地图的识别和使用。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教具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提问学生对本册所学的内容有哪些疑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梳理1.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 教师可以通过PPT、教具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例题解析1. 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堂练习1.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本册书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整数、分数、几何、量的计量等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简单的几何知识,但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加强。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待提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对整数、分数、几何、量的计量等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整数、分数、几何、量的计量等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2.教学难点: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册书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准备相关案例和问题。
2.学生准备:回顾和复习已学知识,准备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请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整数、分数、几何、量的计量等。
同时,给出相关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根据呈现的知识点和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提示。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解题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题目,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完美匹配学生学习2024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教案完美匹配学生学习——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全册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发现数学的美丽。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章节:1、数的认识2、加法3、减法4、乘法5、除法6、长度、质量和容量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游戏教学法3、问答教学法4、实践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数的认识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入想象中的世界,体验数学的乐趣。
老师可以将教室变成一个数学的世界,让学生在其中学习、玩耍,并慢慢认识到数字的含义和作用。
2、加法通过直观的物理模型进行现实生活中的加法运算。
例如,给学生分发一些糖果,并让他们进行加法运算,体验加法的乐趣和有效性。
3、减法通过实际情境的举例,让学生体验到减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例如,让学生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分苹果、分巧克力等。
4、乘法通过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乘法知识。
例如,通过桌面游戏、计算机游戏等让学生游戏中掌握乘法的相关应用。
5、除法通过问答教学法,让学生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例如,通过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分糖果、分饼干等,让学生体验到除法的重要性。
6、长度、质量和容量通过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长度、质量和容量的相关知识。
例如,通过需要进行测量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如何测量长度、质量和容量等。
五、教学设计本次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问答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清晰易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我们发现教学过程的顺畅性和教学效果的显著性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
在本次教学中,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赞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七、结语本次教案完美匹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总复习的教学要求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教学设计。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速度;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2)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生活中感悟数学、体验问题冲突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2)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都跑过步吧,那你们知道我们班谁跑的最快吗我们就以50米为例,请5位你认为跑得最快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所用的时间。
[引用学生体育活动中熟悉的50米跑为情景,使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并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进而进一步对下文的路程相同、时间相同时,速度的变化情况讨论作铺垫。
]二、新授(一)路程相同时,比速度。
师:你们认为这5位小朋友中,谁跑的最快为什么 (生说理由)师:可见,在路程相等时,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得快。
(二)时间相同时,比速度。
师:一年级的小A同学看到( )号运动员跑的这个成绩,他乐坏了,高兴得说,我居然和三年级的大哥哥跑的一样快。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说想法)师:可见,在时间相同时,谁跑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
(三)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比速度。
1、学习速度的单位师:刚刚我们说,路程相等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相等时,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那么,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该怎么比快慢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揭题)谁跑得快来看看小丁丁和小胖之间的PK赛,小丁丁说“我3分钟走了180米,小胖说“我5分钟走了250米,谁跑的快”说说你准备怎么比(算出每分钟所行的路程)师:请你在1号本上完成(1学生板演、校对)。
师:再来看看摩托赛车与小汽车之间的较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四边形有哪三个特点( )。
4.长方形()边相等,四个角都是()。
5.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都是()。
6 你认识的四边形有()、()、()等图形。
一、回忆梳理
1、问: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什么?就是它的周长吗?。
2、复习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二、课堂练习
(一)、填空。
)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 )。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条边,( )个角。
3、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它的周长是( )。
4、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相框,它的周长是( )。
5、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有( )、( )。
(二)、判断:
(1)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2)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比正方形的周长大。
()
(4)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围法。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三个图形中,()不是四边形。
【①②③】
2、教室里黑板长大约是4()。
【①厘米②分米
③米】
3、平行四边形的()相等。
【①四条边②四个角③对边和对角】
4、长8厘米,周长20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宽是()。
【①12厘米②2厘米③4厘米】
5、 左图甲的周长和乙的周长比,( )。
【① 甲>乙 ② 甲=乙 ③ 无法比较】
6、下列3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一样大,那么( )图形的周长最长。
【① ② ③ 】
(四)、算一算下列每个图形的周长。
(五)、解决问题: 1、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长是6米,宽4米,这个喷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2、妈妈买回来一块方形的桌布,边长是10分米,现在要给这块桌布缝上一圈花边,请问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3、一张方桌的边长是2米,用一条90分米长的彩带能够围一圈吗?
4、 用两个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5、用四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6、一
个正
方形
的鸡舍,一面靠墙,三面用篱笆围起来。
边长 7米
正方形的周长 24分米 32厘米 1
8厘米 5厘米 8厘米 3厘米
环节 师生活动安排
二度修改
8、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 ) ( ) ( ) ( ) ( ) ( ) ( ) ( ) 9、根据图形计算:
12、数一数,填一填。
补充练习: 一.判断对错.
(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 . (2)任何分数都比1小。
(3)有一张纸,剪去它的25,还剩下这张纸的35。
(4)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7根,其中的4根是它的七分之四. (5)有两个杯子,各装了12的水,将它们倒在一起刚好是一杯水。
( )
二、根据分数涂颜色。
三、1、卫生大扫除,明明负责擦玻璃,他已经擦了 。
请问:
他还要擦几分之几才能全部擦完?
2、有两杯同样多的果汁,方方和贝贝一人喝一杯。
他们谁喝得多?谁剩得多?
方方 贝贝
5.一张长方形纸的 27 涂蓝色, 37 涂红色,没有涂色的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6、某小区的绿化带,39的地种了柏树,剩下的种松树,种松树的地占整个绿化带的几分之几?
教 学 反 思
33
527463
+ -
我喝了一杯的 4
1我喝了一杯的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