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产学研合作计划项目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868d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7.png)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在推动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项目旨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技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发展。
二、项目内容与任务分工(一)项目内容1. 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通过调研、实验等手段,对前沿技术进行研究与探索,以解决当前产业面临的技术难题。
2.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解决方案,并在企业中进行应用。
同时,进行市场调研和推广,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
3. 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二)任务分工1. 企业方:提供项目经费和场地、设备等必要条件,负责项目的运行管理和组织协调。
2. 学术机构:负责技术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并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
3. 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和项目评估等相关服务,协调解决项目中的问题。
三、项目实施计划与预期成果(一)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6个月):开展前期调研,明确项目的技术需求和解决方案,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
2. 第二阶段(1年):进行技术研究与创新,开展实验和样品制备,评估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 第三阶段(6个月):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和应用,并开展市场调研和推广,寻找合作伙伴和投资机会。
4. 第四阶段(6个月):总结项目经验和成果,撰写项目结题报告并组织相关论证和评审。
(二)预期成果1. 项目成果包括创新理论、技术发明、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成果,有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2. 项目将建立企业与学术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各方带来更多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3. 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发展动力,促进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四、项目风险和对策(一)项目风险1. 技术风险:由于项目涉及前沿技术研究与创新,存在技术难度大、实施周期长等风险。
2014年河南省产学研合作项目(第二批)奖补资金预算表
![2014年河南省产学研合作项目(第二批)奖补资金预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00d48a621eb91a37f1115ca0.png)
赵顺波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新武 洛阳广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葛运旺 河南曦光科技有限公司 赵红霞 洛阳市建园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常家东 洛阳九久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常家东 洛阳一拖众成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张耀武 洛阳昌盛水产有限公司 周庆峰 商丘奥神面业有限公司
一种以葛粉苦荞为主的解酒面条的制备及挤压工 商丘师范学院 艺研究
新型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伪狂犬病二联活疫苗的研制 河南农业大学 省教育厅 132107000002 与开发 142107000082 142107000081 142107000078 142107000104 142107000103 142107000102 142107000088 142107000087 142107000066 142107000059 142107000058 142107000057 142107000076 142107000093
烟草节能增温育苗技术及育苗设施综合利用与产 河南科技大学 业化开发 142107000067 新型钨钼棒板带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河南科技大学
142107000056 142107000055 142107000054 142107000053
节能环保型交流液压伺服系统 超大扭矩高精静扭试验机研究与开发 高压输电设备中的爆炸焊接关键技术应用 散烟收购自动化分级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洛阳理工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郝二军 新乡市天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姜玉钦 天方药业有限公司 李建军 河南绿生堂金银花生物发展股份有限公 司 苗艳艳 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方晓艳 河南仲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王灿 河南天方药业中药有限公司
新工科视角下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为例
![新工科视角下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0925ce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b.png)
第38卷 第1期Vol.38 No.1 中州大学学报JOURNAL OF ZHONGZHOU UNIVERSITY 2021年2月Feb.2021 新工科视角下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为例段博楠(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44)收稿日期:2020-10-13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7SJGLX505);郑州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市级立项研究项目(ZZJG-A8002);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ZGJG2017002A)作者简介:段博楠(1990—),女,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新一轮的产业革命迫切需要新工科人才的支撑,不断创新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是地方高校对新工科建设的积极回应。
地方校企合作模式可分为以教学为目的、以科研为目的、以生产为目的三类。
作为郑州市政府主管的地方高校,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积极搭建校企合作产学研平台,探索出订单培养合作模式、顶岗实习合作模式、应用技术研究合作模式、训练营等新型合作模式,并从三个角度对新工科视角下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创新:回应产业发展需求,破除学科壁垒;创新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优化校企合作平台;以培育核心能力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新工科;校企合作;地方高校;工程教育DOI:10.13783/j.cnki.cn41-1275/g4.2021.01.019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21)01-0103-05 面对工业4.0发展的新态势,“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部署,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培育学生个人效能、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决定了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动力能否持续强劲。
河南省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河南省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9ef19c1711cc7930b7166b.png)
河南省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作者:陈玉香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5年第4期陈玉香(新乡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摘要院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当前产学研合作现状的实例分析,指出当前存在问题,并从创新人才培养、立足中小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扶持等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以利于产学研合作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院产学研合作现状对策2006 年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1]。
在这一政策指引下,全国各的产学研合作开展的如火如荼。
据不完全统计,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已有86 个,遍布全国20 多个省、市、自治区。
在这些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内,批准发明专利1185 项,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306 项,在孵企业总收入499.98 亿元,累计有15 家企业上市[2]。
河南省的产学研合作也日渐活跃。
1 河南省产尧学尧研的合作现状1.1 河南省产学研合作项目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2012 年度河南省协同创新项目13 项,汇集17 所高校,20家科研机构,25 家大中型企业和6 个省辖市政府,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化工、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3 年上半年17 个单位62 个项目达成产学研合作。
2014 年河南省116 项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集中签约,涉及95 家企业,拟投资5.9 亿元。
1.2 企业合作单位从名牌高校向省内高校转移。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会议提供的2001 年资料显示:河南省企业产学研联合以与名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为突破口,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中科院等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正式签署了一大批合作协议。
近年来,随着高校对科研创新工作的重视,省内高校也不断有新的科研成果涌现。
河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方案
![河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cb02b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8.png)
河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方案一、项目背景1.1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指企业和学校通过合作实施共建,结合实际产业需求,进行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的场所。
这样的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同时,它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实力、选拔人才的优越平台,对于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1.2河南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需求随着河南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于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同时,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实践环境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因此,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成为了迫切需要。
1.3项目的立项意义当前,河南省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因此,本项目的立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概况2.1项目名称河南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2.2建设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升河南省的职业教育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资源。
同时,通过产业和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河南省产业的转型升级。
2.3项目内容(1)场地建设: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等(2)设备采购:生产设备、实训工具等(3)合作协议签订: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训基地(4)人才培训:教师和企业员工实训2.4建设规模基地总面积XXX平方米,包括实训场地、教学楼、实训设备等多个功能区域。
2.5建设地点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或其他符合要求的地区。
三、建设方案3.1场地建设初步选址在郑州市郑东新区,这里是河南省的经济中心,交通便利,产业聚集。
规划中考虑实训场地、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功能区域,满足产教融合实训的需求。
3.2设备采购根据产业需求,确定购买数控机床、焊接设备、电子生产线等多种生产设备,以及实训所需的工具、模具等。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28af3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1.png)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一. 项目背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科技和经济环境下,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推动创新、提高竞争力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项目旨在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 项目目标基于以上背景,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如下:1. 实施产学研合作,促进产学研三方资源的共享与整合;2.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3. 加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4. 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提高产业创新的人才供给。
三. 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为实现上述项目目标,我们拟定了如下内容及实施方案:1. 需求调研:对企业现有的技术研发需求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2. 合作伙伴筛选:根据需求调研结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科技研发项目。
3. 项目立项: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预算,明确项目的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4. 资金申请:根据项目计划和预算,向相关部门申请资金支持,确保项目实施所需经费的到位。
5. 实施过程管理:建立科技研发项目的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
6. 成果转化与应用:针对项目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开展技术转化和应用工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
7. 人才培养与交流:通过项目实施的过程,加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提高科技创新的人才供给。
四. 预期效果通过以上的方案实施,我们预期能够取得以下的效果:1.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行业合作的加强: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促进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
3. 人才培养的提升:通过科技研发项目的实施,提高企业内部的科技人才培养水平,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066905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5.png)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0.10•【字号】郑政办〔2023〕38号•【施行日期】2023.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办〔2023〕38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0月10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8〕47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推进郑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完善产教融合发展机制,促进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使郑州成为富有活力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打造100家市级及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10个市级以上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个产教融合教育集团(联盟)、15个校企合作示范性产业学院、30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50个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50个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项目,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达60%以上。
产学研合作项目计划书
![产学研合作项目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0f3e41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1.png)
产学研合作项目计划书一、项目概况本产学研合作项目旨在建立工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的紧密联系,共同开展研究和创新,推动技术和产业发展。
项目由学术机构和工业界合作伙伴共同发起,并在特定的研究领域开展合作。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1. 促进技术创新:通过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合作,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并开展前沿研究。
2. 实现产业化应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推动将创新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中,促进产业发展。
3. 提升人才培养:通过项目合作,培养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的人才交流和合作机制,推动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
三、项目内容1. 研究方向:明确项目的研究领域,例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并提出具体的研究计划和任务。
2. 项目合作机制:描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合作方式和机制,例如成立联合研究小组、共同设立实验室等。
3. 参与团队:列出项目涉及的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合作伙伴,包括各方的专业背景和技术实力。
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专业配合和协作。
4. 时间计划:设立项目的时间框架和具体的里程碑,明确项目的各阶段目标和完成时间。
5. 预期成果:阐明项目的预期成果和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包括技术创新、产业化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四、项目实施计划1. 资源配置: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包括经费预算和物资采购等。
2. 风险评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规避措施的制定,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 进度管理:制定项目进度管理和监控机制,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并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4. 结果评估:制定项目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定期评估项目进展和成果,以及对未来的改进措施。
五、项目经费详细说明项目所需的经费来源和使用计划,包括各方的投资额度和使用细则。
六、知识产权保护明确项目涉及的知识产权归属和保护措施,合法有效地保护项目成果和创新。
七、参考文献列出项目参考的相关学术文献和工业资料,以支持项目的研究和实施。
扩展和深入分析:本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目标是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应用和提升人才培养。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1cd0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1.png)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产学研项目是指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的研发项目,旨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本项目申报方案旨在介绍项目的背景、目标及具体计划,以便获得相关支持和资金。
二、项目背景(此处无需具体介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三、项目目标1. 推动产学研合作:通过项目推动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知识与技术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提高创新研发能力。
2. 加强科技创新:通过项目的实施,突破技术瓶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具体产品,促进产业的技术升级与创新发展。
3. 促进产业发展: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强产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的升级。
四、项目计划与实施方案1. 项目概述(此处根据具体项目填写,包括项目的名称、主要研究内容、时间计划、研究团队等)例如:项目名称: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整合现有生产设备,设计开发智能制造系统,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时间计划:项目计划从2022年1月开始,历时2年。
研究团队:本项目将由xxx企业、xxx大学和xxx研究所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负责实施。
2. 项目方法与技术路线(此处根据具体项目填写,包括项目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例如:研究方法:本项目将采用文献研究、实验室试验、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索智能制造系统的集成与优化技术。
实验设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和建议。
3. 预期成果与影响(此处根据具体项目填写,包括预期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或推广应用的影响等)例如:预期成果:本项目预计能够开发出一套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优化的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影响:该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有望推动整个行业的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郑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郑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c474c16edb6f1afe001fcc.png)
郑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郑发〔2018〕17号)《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郑发〔2019〕4号),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规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发展,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精神,参照《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豫发改高技〔2018〕93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设立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负责制定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开展产业技术研发、创造运用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凝聚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推进技术创新全过程实施。
第三条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机制,对技术创新能力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
第四条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市工信局)负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指导和运行评价管理。
各县(市、区)工信部门负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日常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认定第五条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
第六条申请市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在郑州市注册超过2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郑州市具有显著的行业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3.企业领导层重视技术中心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4.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我市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5.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科技人员队伍结构合理,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6.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完善,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具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技术创新绩效显著;7.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年度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不低于200万元;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15人;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万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00万元)。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9cc1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8.png)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1. 项目背景产学研项目是指由产业界、学界和科研机构共同合作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
通过产、学、研三方的深度融合,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本项目申报方案旨在准确描述项目的目标、方法和预期成果,以便获得相关资金和支持,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某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产学研三方的合作,解决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并最终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 深入研究并解决某一具体问题;- 推动产业应用和技术转化;- 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 项目内容与方法本项目将采用综合研究方法,结合产学研三方的专业优势,共同开展以下工作:- 研究项目背景和需求,明确解决方案的技术要求;- 开展相关技术领域的专项研究,提取现有技术和知识,进行整合和创新;- 设计实验方案,采集数据,并进行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 与产业界进行深度对接,了解市场需求,确保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 定期组织项目评估和检查,及时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 提出技术推广与应用方案,推动产学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 预期成果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 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项或多项创新技术;- 技术推广与应用方案;- 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发表文章;- 产学研三方的合作基础和互信机制。
5. 项目计划与时间表本项目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并按照时间表有序进行:- 阶段一:项目启动与需求调研(2个月)- 阶段二:背景研究与技术整合(6个月)- 阶段三:实验验证与数据分析(8个月)- 阶段四:成果总结与推广应用(4个月)6. 预期经费与资源本项目预计需要XX万元的经费支持,并需提供以下资源:- 实验室设备和场地支持;- 人力资源,包括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相关文献和数据库的使用权限。
7. 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本项目的负责人为XXX,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研究经验。
项目团队由产业界、学界和科研机构的优秀成员组成,具备开展该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2ff2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1.png)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标题: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以推动创新科技和产业协同发展为例一、项目背景和目标(200字)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学研合作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项目旨在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技与产业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创新竞争力和产业核心优势。
二、研究内容和方案(400字)1.研究内容:本项目将以其中一创新科技领域为研究方向,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具体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
在该领域选取具有前瞻性和市场潜力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满足产业的积极需求和创新动力。
2.研究方案:(1)需求调研和问题分析:对该创新科技领域中的技术需求和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明确研究方向和重点。
(2)知识储备和技术攻关: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和研究团队,建立联合研发平台,通过学术研究和技术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提高核心竞争力。
(3)产业化推广和应用示范:根据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技术转化推广和产业应用示范,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200字)1.技术可行性:根据前期调研和技术分析,本项目选择的创新科技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技术前沿,研究方向和内容基于实际需求和技术现状,具备技术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本项目将产学研有机结合,实现科技成果和产业需求的对接,通过技术研发和产业推广,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经济效益。
同时,项目按阶段进行,风险可控制,具备经济可行性。
四、项目计划与进度(150字)本项目计划的总工期为3年,具体分为以下阶段:需求调研和问题分析(6个月)、知识储备和技术攻关(18个月)、产业化推广和应用示范(12个月),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任务和目标,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五、预期效益和评估方案(150字)本项目预期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科技和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以下效益: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17e12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a.png)
产学研项目申报方案一、项目背景现代社会对于创新、科技和知识产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强高校科研和企业技术研发的结合,本项目针对解决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以下申报方案。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并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具体目标包括:1. 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 推动产学研共同攻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3. 加强企业内部研发能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4. 提高科技项目的申报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三、项目内容1. 确定合作方: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根据项目需求确定合作方,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2. 筹备项目团队:组建项目团队,明确各团队成员职责和分工。
3. 制定项目计划:根据合作方的需求和项目目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时间表、任务分配和资源调度等。
4. 开展科研工作: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根据项目计划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并及时上报研究进展。
5. 技术转化与推广:根据项目研究成果,积极开展技术转化工作,推广和应用项目成果。
6.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确保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得到充分保护,建立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四、项目实施计划1. 项目准备阶段(一个月):- 确定合作方及项目团队成员;-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
2. 项目执行阶段(六个月):- 开展科研工作,完成各项任务;- 定期召开项目例会,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做好科研成果的整理和报告。
3. 项目总结和转化阶段(一个月):- 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撰写项目结题报告;- 开展技术转化工作,推广和应用项目成果。
五、项目预期成果1.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2. 加强高校科研和企业研发的合作,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3. 提高科技项目的申报成功率,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4. 增加知识产权的产生和保护,推动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
河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方案
![河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b5e4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9.png)
河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方案一、项目背景及意义产教融合是当前教育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将教育教学和实际生产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机会,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河南作为中国人口大省、产业大省,具有优越的教育和产业基础,产教融合已成为河南教育改革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为了促进河南省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我们拟在河南省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一流的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推动河南省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河南产业转型升级。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划(一)基地选址:本项目拟选址于河南省主要工业城市郑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同时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众多知名企业,适合开展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
(二)基地规划: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要包括实训场地、实验室、教室、办公区等功能区域。
实训场地主要用于举办各类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实验室用于提供实验条件和设备,支持实训项目的开展;教室用于开展理论知识的教学;办公区用于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三)基地设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主要设施包括机电维修设备、先进制造设备、数字化控制设备、智能机器人等现代化设备,并配备一批专业的教师和实训指导员,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训服务。
三、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提高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二)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促进产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推动河南省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资源和产业需求的有机结合。
(四)打造河南省一流的产教融合实训平台,为区域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四、项目建设流程及进度安排(一)前期准备:项目启动之后,我们将进行地理调查、市场分析、人员招募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建设筹备:确定选址、规划设计、设备采购等建设筹备工作。
郑州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报告
![郑州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7d93a1c77da26925c5b0dc.png)
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报告报告类型: 中期报告□结题报告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起止年月填报日期郑州市科学技术局一、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项目文号项目编号起止时间开始年月日截止年月日归口处室技术来源1.自有技术; 2.产学研合作技术; 3.国内其它单位技术4.引进国内技术企业消化创新;5.引进国外技术企业消化创新6.国外技术项目承担单位及参加人员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法人代码项目负责人电话(手机) E-mail 项目联系人电话(手机) E-mail项目参加人员总人数按职称分1.高级3.初级2.中级按学历分1.博士3.本科2.硕士4.大专其中引进人才 1.高级 2.中级合作单位1.2.项目经费预算总额及到位情况(万元)科技经费拨款自筹贷款其它合计项目合同金额实际到位金额财务管理情况是否单独建账是()否()项目经费使用情况(万元)其中支出项目合同计划支出实际支出财政经费合同支出财政经费实际支出1、设备费2、材料费3、测试化验加工费4、燃料动力费5、差旅费6、会议费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9、人员劳务费10、专家咨询费12、协作研究费13、管理费14、其他开支合计合同技术指标:目前实际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合同经济指标:目前实际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项目进展及执行情况项目进度1.按计划进行4.停顿2.进度超前5.申请撤销3.进度延后 6. 逾期项目拖延、停顿、逾期、申请撤项的主要原因1.计划指标过高6.技术骨干变动2.设备材料不落实7.立题不当3.协作关系影响8.不可抗拒因素4.资金不落实(不到位)9.其它原因5.市场变化四、项目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万元)项目已实现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累计工业或农业总产值预期未来三年的经济效益(万元)项目累计工业或农业总产值项目累计销售收入累计销售收入项目累计利润总额累计利润总额项目累计缴税总额累计缴税总额项目增加就业人数引进开发新品种、新产品新产品(个)项目增加农民收入新设备(台/件)项目举办培训班(期)新材料(种)项目累计培训人员(人)新技术、新工艺(项)新品种推广面积或扩繁数量(亩/头)备注与本项目无关的效益不能计算在内,工业项目与农业社会类项目区别填写。
2024年度河南省高职高专精品课程
![2024年度河南省高职高专精品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27474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6.png)
2024年度河南省高职高专精品课程
申报表
课程名称化工工艺学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生化与药品大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化工技术类
所属专业名称应用化工技术
课程负责人李靖靖
所属学校中州高校
举荐单位中州高校
申报日期二○一○年二月二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化部制
二○一○年二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照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
再次出现时可以运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
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依据课程实际状况,填写1~4名主讲
老师的具体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须要说明的,请在“其他说明”栏
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状况
2. 主讲老师状况⑴
2. 主讲老师状况⑵
2. 主讲老师状况⑶
2. 主讲老师状况⑷
3. 教学队伍状况
4.课程设置
5.教学内容
6.教学方法与手段
7.实践条件
8.教学效果
9.特色与创新
10.课程建设规划
11.学校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介绍
![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e0afe1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7.png)
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介绍近年来,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项具体的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并对其取得的成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该项目是由某企业与某高校联合开展的,旨在解决某行业的技术难题和提升产品质量。
项目团队由企业和高校的专家组成,共同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
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通过密切的沟通和协作,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项目团队在某项新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传统的生产工艺存在一些瓶颈,限制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和工艺流程,成功地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
该项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巨大的优势,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大幅度提升。
项目团队在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团队对产品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改进。
在技术研发的基础上,结合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重新设计了产品的外观和功能,使其更符合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
经过市场测试和推广,产品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产品。
项目团队还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企业和高校的紧密合作,实现了科研人员和企业员工的互相交流和学习。
高校专家为企业员工提供了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了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企业员工也为高校研究人员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市场需求的反馈,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
该项目还取得了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同时,项目的成功还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进一步拓展了市场份额。
此外,项目的成果还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升级和进步。
该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合作,解决了技术难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河南模式和路径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河南模式和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fbe77b8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a.png)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河南模式和路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密切合作的一种模式,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中部地区,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路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河南省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首先是加强政策支持。
河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包括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研发项目、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建立重点实验室等。
政府积极出资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项目,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共享创新成果,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其次是加强平台建设。
河南省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如河南省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器等。
这些平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支持服务,也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了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和平台。
平台的建设扩大了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是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
河南省通过建立人才交流平台和政策引导,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人才互相流动和合作。
高校学者和科研人员进入企业开展科研项目,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企业技术骨干和人才进入高校参与科研项目,为高校带来实际问题和需求。
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深入推动了产学研之间的融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此外,河南省还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河南省积极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动科技成果落地,促进产学研融合的实践和应用。
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利用科研成果进行创新创业,并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这些举措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发展的提升,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河南省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产学研间的理念和文化差异较大,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需要更好的沟通和协调。
另一方面,现有合作平台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高产学研合作的便利性和效益。
“产教融合、学研联动、专创协同”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产教融合、学研联动、专创协同”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44973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f.png)
基金项目:河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产教融合㊃学研联动㊃专创协同:面向新经济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1JGLX055)㊂作者简介:刘威(1984-),男,河南商丘人,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物流产业经济㊂8㊀结语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 高等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 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㊁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 ㊂劳动意识㊁劳动观念以及劳动教育的自觉性,都与责任伦理具有密切的关系㊂医学院校的劳动教育教师不但要提高责任伦理意识,还应当加强责任伦理生活的自我检视,这也是一个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高的过程㊂要对照劳动教育教师的角色要求,对照相关的责任伦理规范,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㊂责任伦理可以引导行为主体向既定目标不断迈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随时修正和完善自身行为㊂探讨医学院校劳动教育教师的责任伦理,强化劳动教育教师的责任观念,有助于提升劳动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医学院校劳动教育教学的工作水平,实现劳动教育的预期目标,为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㊂由于重视程度不高㊁内容设计缺乏系统性,高校劳动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㊂建设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责任伦理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有利于从提升师资水平角度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医学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㊂参考文献[1]马克斯㊃韦伯.以政治为业[M ]ʊ马克斯㊃韦伯,著.王容芬,译.伦理之业:马克斯㊃韦伯的两篇哲学演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刘俊玮,尹旭.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22,(14):33-37.[3]赵蒙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与实践进路[J ].现代教育管理,2022,(02):38-47.[4]李丹,闻凤辰.完善新时代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J ].中国工运,2020,(04):58.[5]赵伟.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157-164.[6]罗建文,李爱军.劳动教育厚植美好生活内涵的文化基因[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05):150-158.[7]王飞,车丽娜,孙宽宁,等.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反思[J ].中国大学教学,2020,(09):75-79+85.产教融合㊁学研联动㊁专创协同 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为例刘㊀威㊀李凤廷㊀张㊀艳(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㊀要:新经济呼唤新商科人才,新商科人才培养也必须与新经济㊁新技术㊁新模式紧密衔接㊂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围绕 产教融合㊁学研联动㊁专创协同 三个维度,提炼了面向新商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重点总结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创新路径与成果应用,进而为服务新经济㊁培养新商科人才提供参考借鉴㊂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新文科;新经济中图分类号:F2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20.043㊀㊀在当今的数字经济时代,社会的生产方式㊁组织形态㊁商业模式㊁金融范式㊁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变,传统商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㊂新实践水平总是领先于商科教育水平,以会计㊁财务管理㊁工商管理㊁市场营销㊁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为代表的传统商科,如何应对商业新伦理㊁新技术㊁新需求㊁新实践的挑战,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新商科人才,是当前新商科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命题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探索培养具有 持续发展㊁批判性思维㊁创新能力㊁分析技能㊁人际沟通 五大能力的 新商科 人才㊂依据学校商科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面向物流管理㊁电子商务和粮食三大行业,以人才链㊁产业链和创新链 三链协同 为总体目标,树立符合河南特色㊁区域实际的新商科专业办学理念和定位㊂1㊀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1.1㊀新商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一是结合河南工业大学定位㊁学校和现有商科专业㊃521㊃的特点,制定了 大数据分析+物流管理 智能+会计 数据挖掘+电子商务 的特色化㊁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二是根据社会对网络营销推广㊁供应链建模和物流运营管理等紧缺岗位的状况,与世界工厂网㊁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㊁顺丰快递等企业联合,共同制定新商科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融入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㊂1.2㊀新商科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根据 新商科 的特点,组建一支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㊁专业技术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师资队伍㊂首先,引进一批拥有跨学科教育背景的高层次自有教师,共引进大数据分析方向教师2人㊁数据挖掘方向教师1人㊁联网+方向教师2人㊁系统控制方向教师2人㊂其次,升级改造传统教研室,组建课程团队㊂学院组建16个专业基础课课程团队,以课程为单位组织教学,选拔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召集同一门课的教师相互协作,提高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寻求课程教学的新发展㊂再次,对现有师资开展培训,或组织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共派出4名青年博士教师到河南省发改委㊁河南省工信厅㊁郑州市工商局等单位进行挂职,使师资队伍从单一专业型向跨学科复合型转变㊂另外,还从顺丰速运㊁北京络捷斯特㊁三全食品㊁郑州良运等头部企业聘用一批兼职产业教授,使得师资队伍学科结构多样化㊁高端化㊂1.3㊀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构建依据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基于OBE教育理念,探索出基于产教融合 学研联动 专创协同的 一核多能㊁层级递进㊁三驱动㊁五融通 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新模式㊂(1) 一核多能 :立德树人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㊂ 多能 :数字分析素养㊁战略思维能力㊁批判创新精神㊁社会责任意识㊁沟通协调能力, 五大 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㊂(2) 层级递进 :贯彻 宽口径㊁厚基础㊁重应用㊁强特色 理念,构建工商管理大类平台㊁专业平台(电子商务㊁物流管理㊁会计学㊁工商管理㊁市场营销㊁人力资源㊁供应链管理)㊁个性化平台(学术拔尖类㊁就业创业类)层级递进人才培养方案㊂(3) 三驱动 :遵循 产业需求 专业基础 专业特色 个性化发展 的新商科人才培养逻辑,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以学研联动为内生推力,以专创协同为外部拉力,充分发挥产教融合㊁学研联动㊁专创协同的三重驱动效果㊂(4) 五融通 :实现新商科人才 学(理论学习)㊁练(模拟演练)㊁赛(学科竞赛)㊁训(管理实训)㊁创(创新创业实作) 五个维度相互融通,构建学校㊁政府㊁企业㊁社会等多层次融通体系㊂本成果经过精心建设,形成专业特色鲜明㊁专业与课程建设成果丰硕㊁高素质师资队伍㊁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竞争优势显著,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大批优秀管理人才,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商科人才培养基地㊂2㊀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2.1㊀深化产教融合,推进 校内教学+校外实践 联动式教学以人才链㊁产业链和创新链 三链协同 为目标,先后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4832)㊁顺丰速运(湖北顺和丰快运有限公司)㊁郑州良运粮食口岸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产教融合协议,聚力打造了河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㊁中国物流学会优秀产学研基地㊁CSCMP供应链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产教融合平台㊂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获批了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河南工业大学 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共建(Lamasoft)长风供应链建模工程创新基地㊁供应链建模工程创新实践基地㊁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合作基地,双方在人才培养㊁课程开发㊁实验室建设㊁培训认证㊁师资能力㊁对外推广等方面共同投入资源,探索建立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㊁开发实践教育资源㊁建设实践教育师资㊁规范实践教育管理㊁丰富实践教育形式㊁共享实践教育模式为内容的 六位一体 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育培养模式㊂与顺丰速运(湖北顺和丰快运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深度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发起成立 顺丰快运物流运营管理未来之星训练营 ,旨在瞄准企业紧缺的物流运营管理高端人才㊂通过严格的校内选拔和企业面试,25名入围学生修读了企业高管讲授的16门课程(共计21个学分),17名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入企业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顶岗实习㊂与郑州良运粮食口岸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基地建设协议,建设多学科融合㊁多团队协同㊁多技术集成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高校人才㊁学科㊁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㊂合作双方在共同研发的基础上,结合国家㊁河南省和行业发展需求,有选择地共同申请㊁承担政府计划项目㊂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联合申报政府或行业的科技平台㊁创新团队㊁重点及新兴交叉学科㊂2.2㊀突出学研联动,以创新成果产出为导向,实施 案例分析+学术研讨 研究性教学将国家相关政策㊁企业运营实践㊁管理前沿成果㊁教师的学术研究课题等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案例分析㊁学术研讨等互动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利用前沿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撰写报告㊁演讲答辩㊁团队合作等能力㊂立项建设2个校级㊁2个院级创新实验班,推行学业导师制,组建 高学历+高职称+高学术水平 导师团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差异性,每位同学可以选择一名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国家级课题主持人㊃621㊃为指导老师,一对一指导学生读书㊁思考㊁写作,每位导师指导在校学生原则上总数不超过8人㊂通过讲座㊁沙龙㊁读书会等多途径实现研究性学习,鼓励并资助学生参与国内外各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㊂学生加入导师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术小论文,鼓励参与科研课题,参与专业竞赛㊂以科创项目㊁导师项目㊁企业导师项目㊁校企合作项目等为驱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㊂2.3㊀强化专创协同,推进专业知识向 专业知识+创新创业 知识谱系有序拓展以思政㊁专业+创业和科研等案例为线索,以教学和学习方法改革为驱动,以基层教学组织㊁一流课程建设为支撑,通过集体备课㊁教师互评㊁督导反馈等形式,将课程间的松耦合转变为紧关联,形成内容融通的课程谱系㊂围绕专创协同,建设河南省 专创融合 特色示范课程供应链管理㊁校级精品公选课创业训练等一批特色课程㊂在第二课堂实践/实训中聚焦强基笃行,结合学生的学业/职业规划和行业发展需求,变革传统的实验内容,适时适当的开发设计性㊁创新性㊁综合性实验,实现课内专业知识与双创知识之间㊁课外与其他专业核心课之间的融通与渗透,推进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转化能力㊂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综合创业比赛,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力㊂结合用人单位㊁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引入企业导师,在校内外实习实训中强化学生创新方法的运用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具备将学科竞赛中呈现的各类优秀项目㊁作品适度适地转化成创业项目㊁创业产品的意识,发挥专业课程所提供的技术和技能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㊂2.4㊀坚持内外并举,打造了学科交叉融合㊁校企联合的教学团队在面向社会需求岗位的㊁以项目课程为载体,构建了以校外企业课程和教师为主的新商科教学团队㊂建立 双师制 ,聘请企业导师参与制定课程教学目标㊁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邀请企业导师参与课程教学,把企业运营实际纳入课堂教学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㊂目前,学院已聘任23位创业导师,结合物流运营管理未来之星训练营㊁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行业学院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350人次,累计课时达400学时㊂2.5㊀注重学以致用,实行连接社会岗位急需㊁校企联合培养㊁职业资格认证的贯通式培养主动适应新技术㊁新经济㊁新业态,以行业需求和企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结合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开展 物流服务师 电子商务师 供应链建模工程师 供应链管理师 共4个专业(职业)技能认证,扩展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和知识储备,打通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 最后一公里 ㊂截至目前,共有112名学生获得 物流服务师 认证,67名学生获得 电子商务师 认证,18名学生获得 供应链建模工程师 认证㊂3㊀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应用3.1㊀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的反向设计理念,课程体系日趋完善,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以新商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在修订5个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百余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㊂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教研成果丰硕,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新文科项目1项,发表相关教改论文4篇㊂电子商务㊁物流管理㊁会计学共3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专业获评省一流本科专业㊂3.2㊀协同育人特色鲜明,实践创新成效显著先后与国内行业龙头或知名企业㊁世界工厂网㊁中钢网㊁德邦物流㊁顺丰物流等3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协同开展多维度实践创新教育㊂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打造本科生进导师科研项目的科研课堂㊁建立课外竞赛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综合类和专业类课外科技竞赛,以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㊂依托学院电子商务㊁物流管理㊁会计学㊁工商管理㊁供应链管理5个本科专业,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学生近两年来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在国家级㊁省级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奖35项,学生专业竞赛参与率达到60%;1名学生被团中央授予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在校生注册公司15家,2名学生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㊂3.3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育校内外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团队通过新商科课程体系的建设,打造体现学科交叉特色的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团队,健全课程教师评价制度,鼓励教学团队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的创新㊂以 顺丰班 等实验教学小组为抓手,打造 实务导师+专业教师 双师型队伍㊂其中,河南省教育厅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2人㊁秘书长1人㊁委员1人,获省教学名师1人,省教学标兵1人,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黄大年式教学团队3个,校长教学质量奖3人,中国青年创业导师1人,挑战杯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2人㊂参考文献[1]刘同超.循证视角下的新文科经管类专业改革路径研究[J].林区教学,2023,(04):45-48.[2]陈琳,张希雅,樊莎莎,等.多维度打造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3,9(11):30-34.[3]田爱玄,姚波.新文科背景下本科经管类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成长研究[J].才智,2023,(09):133-136. [4]蒋红兰.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02):78-80.㊃721㊃。
河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方案
![河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fb37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12.png)
河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方案一、申报单位基本信息1.申报单位名称:河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申报单位负责人:XXX3.申报单位联系方式:XXXXX4.申报单位成立时间:XXXX年XX月XX日二、申报基地的建设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为了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产业需求的实践机会,我们决定申报建设河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促进产教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三、申报基地的建设目标1.培养高技能人才:通过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现对学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推动产学研合作:搭建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申报基地的建设内容1.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实训场所,包括实训车间、实验室、模拟工厂等设施,以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
2.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引进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技术装备,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训设施和技术支持。
3.开展产教融合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项目,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五、申报基地的建设优势1.地理优势:河南地处中原经济区,交通便利,产业发达,是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理想地区。
2.产业基础:河南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产业基础,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3.政策支持: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和扶持。
六、申报基地的建设方案1.建设实训场所:投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实训场所,包括实训车间、实验室、模拟工厂等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产学研合作计划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项目领域:
申请人:
申请单位(签章):
合作单位:
填报日期:年月日推荐部门(签章):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制
填报要求
1.本项目仅针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包括由政府主导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
2.申请书内容必须真实有效、所附材料齐全。
3.申请书中的项目团队及项目负责人指的是项目申请单位的项目团队及项目负责人。
.项目申报人除填写《郑州市产学研合作计划项目申请书》外,还需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的复印件(提供的复印件材料需签署“此件与原件相符”并加盖提供该材料单位公章)。
网上申报时,相关材料扫描后上传。
.项目应在申请前已完成实施。
.“申请书”打印规格统一使用纸,按照所提供模板进行填写,小四号宋体字,于左侧装订成册。
目录
一、概况…………………………………………………………………………
二、项目总结报告………………………………………………………………(一)项目简介……………………………………………………………………(二)项目执行情况………………………………………………………………(三)主要科技创新点……………………………………………………………(四)产学研结合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项目财务决算报告…………………………………………………………(一)项目实施、经费收支总体情况……………………………………………(二)项目经费收入情况…………………………………………………………(三)项目经费支出和结余情况………………………………………………(四)项目经费核算管理情况…………………………………………………
四、项目申请单位、项目合作企业及推荐部门意见……………………………
五、其他有关附件、证明材料复印件……………………………………………
一、概况
二、项目总结报告
(一)项目简介(正文)
(二)项目执行情况(对照科技合作协议或合同约定进度,列出完成情况)
(三)主要科技创新点(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项目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技术,客观、详实的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的主要参数、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等)
(四)产学研结合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应用情况(就本项目的生产、应用、推广等情况进行概述)
.项目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形成的主要技术成果情况
.社会效益(应说明本项目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培养人才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项目财务决算报告
(一)项目实施、经费收支总体情况
(二)项目经费收入情况
(合作企业拨付本单位的资金、项目申请单位自筹资金及其他资金到位情况。
)
(三)项目经费支出和结余情况
(为实施该项目付出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经费支出科目逐项说明。
项目经费结余情况。
)
(四)项目经费核算管理情况
项目经费收入和支出如何管理、审批?
项目经费收支是否专账核算?
项目经费收入的账务处理情况,经费收入是否开具发票?经费收入是否纳税?
项目经费结余如何分配?
项目收入决算总表
金额(万元)
项目支出决算总表
金额(万元)
项目经费收支决算明细表
.经费收入:
合作企业投入(金额单位:万元)
(企业汇款凭证复印件必须作为附件附后并加盖单位财务公章)
.合作企业投入经费支出:(按支出科目逐项、逐笔列出,格式相同,行数可根据实际增减,须加盖单位财务公章)
()研发设备费(金额单位:元)
()材料费
……
支出凭证复印件必须作为附件附后。
四、项目申请单位、项目合作企业及推荐部门意见
五、其他有关附件、证明材料复印件
(一)具有明确合作目标的协议或合同(签订时间在项目申请之前三个年度内)(二)合作企业拨付的项目研发资金银行转款证明(汇款人、收款人、汇款金额、汇款日期等相关信息须清晰可辨,银行转款证明中汇款人名称须与科技合作协议或合同中企业名称一致,汇款日期须在科技合作协议或合同约定的项目实施期限或付款期限内)(三)合作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四)郑州市科技型企业备案证明
(五)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注册信息的截图
(六)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收款凭证(加盖财务专用章)
(七)合作企业投入经费支出凭证(加盖财务专用章)
(八)合作企业成果应用情况和评价意见证明材料
(九)相关知识产权证明
(十)客观评价材料(国家、省相关部门正式作出的技术检测报告、验收意见、评价意见等)
(十一)获奖情况证明
(十二)其他附件材料
(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