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2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2.4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以气候变化热点事件为背景,如极端气候现象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2.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天气变得越来越极端?全球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哪些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和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和案例教学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技术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互动方式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地球仪、气温变化图、气候分布图等,用于直观展示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
2.多媒体资源:视频、PPT、网络资源等,用于展示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他们对环境问题和全球性的挑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但对于气候变化的具体知识可能知之甚少。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经习惯了通过阅读、讨论和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明确的指导和反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4《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1
3.尊重科学、崇尚真理,对气候变化问题保持敬畏之心,勇于探索、敢于质疑。
4.增强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关注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措施和贡献。
5.培养全球视野,关注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问题,倡导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布置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教学内容:习题涉及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应对策略等方面,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目的: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复杂且宏观的课题,他们在认知和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需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气候变化的概念、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需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
2.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往往容易局限于表面现象,难以挖掘深层次原因,需要引导他们运用地理学科思维进行深入思考。
-设计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实践能力。
4.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讲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组织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5.评价方式多样化,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当地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地理必修一教案:2.4全球气候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2.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气候变化,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概念。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1.历史时期和19世纪末以来气候的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教学设计】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概念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根据不同的时间尺度,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和近代气候变化。
2.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特点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
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
从地区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从季节分布看,我国冬季增温最明显。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全球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海平面上升,并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和整个水循环过程。
如三.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4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三维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不同时间尺度,知道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2.通过阅读图表,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3.通过阅读图得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人为原因起了加剧的作用。
4推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扮演角色的形式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2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4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重难点突破】
1、通过阅读图表归纳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的周期和特点。
2、结合“水循环”知识和农业生产和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引导学生从原因中去寻找措施,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得出气候变化的解决对策。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读图归纳法、合作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一学时)教学设计【课标解读】:【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涉及到的气温变化曲线知识已有接触,初步掌握读法,所不同的是本节课中图表横坐标代表的时间跨度更长。
作为高中课程讲全球气候变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深层次地分析原因,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以及思考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该节是本章大气内容的最后一节内容,在本章节中起到一总结的作用,整节内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
②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的读图分析,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②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提高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②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投影仪、PPT、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教师活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活动设计是环环相扣的问题串联的,学生互动反馈比较好,参与性也还积极;可是到了最后“变暖怎么办?”的讨论就显得时间不够宽裕了,以后实际教学中必须调整分配好。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3.引入新课: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全球气候变化》,强调学习气候变化知识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介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种类、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
2.气候系统的反馈机制:讲解气候系统内部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以及它们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认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
1.描述全球气候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运作原理,理解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作用和影响。
2.掌握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理解低碳、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自觉践行节能减排。
3.培养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了解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和贡献,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全球环境安全作出努力。
4.增进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全球气候变化》的学习中,学生处于高中一年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科学素养,但对气候变化这一复杂系统的认识尚浅。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基础的气候知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概念有所了解,但往往缺乏对气候变化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的深入理解。此外,学生在数据分析、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1.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注重激发学生探究气候变化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关注全球环境问题。
2.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理性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形成自己的见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4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概念解释:首先,为学生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帮助他们建立基本概念。
2.原因分析:其次,通过图表、实例等方式,详细讲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如温室气体排放、地球运动等,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背后的科学原理。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层级式布局,清晰展示知识结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概念、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板书风格简洁明了,关键词突出,辅以图表和箭头表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3.影响阐述:接着,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结合实例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认识。
4.应对措施:最后,介绍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和途径,如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疑惑,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2.生生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等问题展开探讨;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分析问题,促进思维碰撞。
2.课堂互动可能不够充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本节教学内容涵盖的时空跨度非常大,思维的链索很长很广,许多问题涉及到学科的前沿及人类所关注的热点,因此,本节课对学生而言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
重难点分析:●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难点:(1)历史时期和19世纪末以来气候的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课标分析:●知识和技能:(1)通过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处在波动变化之中。
(2)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变化周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够提出一些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2)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气候变化,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3)利用网络表达、交流在“全球气候变化”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成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不同纬度(热带、温带、极地)气候变化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涉及到的气温变化曲线知识在初中已有接触,应该知道横、纵坐标的含义及读法。
对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原因,也有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1)(网络探究)教学方法:教师必须依托课堂互动,互动学习网站和常用的网络手段展开教学组织,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2)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设计:2.4《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教师提问)针对气候变化,我们应有那些预防和应对措施?作为一个高中生,我们能为延缓全球气候变化做些什么?
(小组讨论)
提高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点拨)针对原因,提出对策。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
(小组展示)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说一下:作为一个高中生,我们能为延缓全球气候变暖做些什么?
2.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气候变化,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2.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忧患意识,树立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作
业
布
置
填充图册本节内容填完
通过作业再次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做题、解题能力。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变化趋势:气温升高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影响农业生产
3.影响水循环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
堂
导
入
(师)展示好莱坞电影大片《后天》部分震撼剧照;展示北极熊、乞力马扎罗山的冰雪等一些列图片,提出“我们的地球怎么了?”思考:影片中北极熊的遭遇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灾害?
学生回答:
全球变暖。
通过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新
课
展
开
(教师引入)面对如此局面,我们不禁思索:人类应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每个地球人都应该做些什么来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地理科组胡继兰【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一学生2.学科:地理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利用百度搜索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课标要求】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
②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的读图分析,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②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提高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②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全球气候变化”是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对于重难点的突破比较容易解决。
教材中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用了很多不确定的词语,如“很可能是”“可能影响”等,笔者认为本节课思想性大于知识性,因而本节课的重点其实是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教学资源】人教版必修1教材、全球气候变化相关图像、电影《后天》剪辑视频、学生互联网搜索的资料【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过程】投影有关全球变暖的图片【百度图片】bbb://baike.baiduaaa/albums/758611/758611.html#2197651$83cab81eb022 787f403417f6bbb://baike.baiduaaa/albums/758611/758611.html#2197651$4075890a2cbf a07f94ca6bf6bbb://baike.baiduaaa/albums/834804/834804.html#0$9252ae7e6330cc1b0d d7da71教学环节1:电影片段欣赏【导入】说到全球气候变化,有一部电影,对全球变暖的后果做了大胆的假设,它就是《后天》。
2.4 全球气候变化 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三维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2、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1、全球气候变化的的原因分析2、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分析教学难点1、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图瓦卢举国搬迁,原因何在?二、新课教学(这节课只要把纲要性的知识让学生标注就行,本节重在记忆)(一)展示本节主要内容(二)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1、概念: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应2、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3、时间尺度划分:地质历史时期追溯到距今上万年至几十亿年前。
近代时期是指最近一二百年。
4、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表现:全球气候变暖5、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本节课的重难点)1、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2、影响农业生产:①有利影响: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提高高纬度地区农作物的产量;②不利影响:温度升高伴随着干旱的家中,造成供水不足使农作物减产。
3、影响全球水循环: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空间空间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二)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针对目前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2、对策的意义:①延缓气候变化;②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
课堂总结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名校学案P51-55课后反思:时间分配要更加合理不能因为课程紧,板书就潦草。
板书一定要注意工整结束,谢谢!!。
高一地理必修1第2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4.分组进行项目式学习,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调查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及成效,撰写一份不少于1000字的项目报告。
5.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点:
-你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作业评价:
1.教师将对作业进行及时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2.评价将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及表达能力。
3.优秀作业将予以展示,激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站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其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邀请环保专家或参与过国际气候谈判的嘉宾进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保活动,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特定地区或国家的气候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提供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讨论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
-设计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1.教学活动设计:
-展示一组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图片,如极地冰川融化、极端天气现象等,引发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
-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2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河南省武陟县阳城一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2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一、课标解析课标:分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指导全球气候变化已经给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带来了重要影响,应提高环境危机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主干知识点梳理气候变化的概念: 按时间尺度分、 候变化 特: 。
原因: 。
危生具体: 。
影响 过程。
导变化致。
适应对策:、、等。
三、典题解析1、读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原因是。
(2)二氧化碳对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有很大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将发生什么影响?解析:本题对全球变暖问题进行了考查,可涉及三方面的知识,一是近年来二氧化碳增加及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造成的。
二是二氧化碳增多与全球变暖的内在联系,是由二氧化碳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的性质所决定的。
三是全球变暖的危害。
答案:(1)升高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毁林(2)地面长波辐射气温(3)一方面全球变暖会引起部分极冰融化,使海平面升高,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另一方面,全球变暖会使世界各纬度地区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读图,分析回答:(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这种现象称之为二氧化碳的。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日益俱增的原因:一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二是。
(3)把图中预测海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并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
(4)按图中①状况发展下去,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E、台湾海峡将变宽解析:前两问较基础,后两问难度较大。
第(3)问重在分析图,由④→③→②→①,反映海平面上升幅度由小到大,上升幅度越大说明温室气体排放量大,能源利用状况无变化。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解读:1、能够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是第二章的最后一节,是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全球气候是有变化的,使学生一发展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和现象,从而学会客观分析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已知我们生活的地球现在在变暖,但更多的同学认为是人为原因,而忽略自然原因,同时对全球变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缺乏理解,需通过本节学习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2、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气候变化,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教学方法:分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做本节的同步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标解析课标:分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指导全球气候变化已经给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带来了重要影响,应提高环境危机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主干知识点梳理 气候变化的概念:不断变化中 按时间尺度分为 、 、 。
近代气候变化 特点: 。
原因: 。
海平面 。
危害: 。
可能影响 影响 生产。
具体: 。
影响 过程。
导致 。
适应对策: 、 、 等。
三、典题解析1、读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 ,原因是 。
(2)二氧化碳对 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 有很大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将发生什么影响?解析:本题对全球变暖问题进行了考查,可涉及三方面的知识,一是近年来二氧化碳增加及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造成的。
二是二氧化碳增多与全球变暖的内在联系,是由二氧化碳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的性质所决定的。
三是全球变暖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化答案:(1)升高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毁林(2)地面长波辐射气温(3)一方面全球变暖会引起部分极冰融化,使海平面升高,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另一方面,全球变暖会使世界各纬度地区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读图,分析回答:(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这种现象称之为二氧化碳的。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日益俱增的原因:一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二是。
(3)把图中预测海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并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
(4)按图中①状况发展下去,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E、台湾海峡将变宽解析:前两问较基础,后两问难度较大。
第(3)问重在分析图,由④→③→②→①,反映海平面上升幅度由小到大,上升幅度越大说明温室气体排放量大,能源利用状况无变化。
第(4)问,按①状况发展,意味着气温逐渐升高,华北春旱将更为严重,天山雪线也将明显上升。
这是一道读图分析综合题,能力要求较高,解答中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需认真分析。
答案:(1)波动上升“温室效应”(2)森林被大量砍伐的缘故(3)按表中情况分析,对照图示得出自上而下依次是:②①④③(4)A、C、E四、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高于全球平均值B、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增高比较明显C、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气温呈下降趋势D、从季节来看,我国冬季增强最明显北半球冬至日,航行中的海轮上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74°,物体影子朝北,从收音机里听到北京时间是8:20,回答2-3题。
2、此时该船位于()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3、上述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岛国内环境变迁将被迫举国移民,这里所讲的“环境变迁”最可能是()A、海平面上升B、火山爆发C、酸雨侵蚀D、臭氧层空洞4、我国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5、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因为()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6、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有()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②禁止燃烧矿物燃料③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④加强国际间合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据估计,由于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有()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B、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南移C、珠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将往下移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2003年12月,我国大部分地区“缺电”“缺油”,拉响了我国能源安全的警报。
若右图为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据此判断第8-10题。
8、①②③④四点所代表的能源中,成本相对较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少的是()A、①B、②C、③D、④9、从图中可以看出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A、核能B、天然气C、煤炭D、可再生能源10、下列能源中,发电成本最高的是()A、水能B、核能C、天然气D、太阳能下图为某群岛示意图,此季节我国盛行东南风,M线为晨昏线,此时北京为某月10日,读图回答11-13题。
11、此时格林尼治的地方时为()A、9日23时B、10日1时C、9日13时D、10日13时12、当图中 夹角为2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B、此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30°06′C、北半球各地昼长正逐渐加大D、该地区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南13、危及到该群岛国家经济发展和生存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地震B、全球性气候变暖C、泥石流、滑坡D、海洋环境污染14、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据推测21世纪全球气温可能上升2-5摄氏度,若这种推测属实,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①海水蒸发旺盛,水循环活跃,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降水量增多②我国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的农田范围缩小③随着海平面上升,我国部分沿海地区有淹没的可能④我国橡胶种植面积扩大,畜牧业地区范围缩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综合题:1、分析“近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增长示意图”,并回答:(1)图中代表近年来CO2增长的曲线是。
(2)计算1985-1968年这十年间CO2含量平均每年增多ppm。
(3)为什么大气中CO2的含量与日俱增?答:由于、、大量燃烧、和。
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大量被砍伐所致。
(4)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对气候有何影响,为什么?(5)列举一、二项事例,说明由于CO2的增多使气候发生的变化及所带来的后果:。
(6)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适应对策。
2、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约℃;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和℃。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五、能力提高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3)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却很大的原因是。
2、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
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英吉利海峡常年受(风带)的影响。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3、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 厘米。
图12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读图回答(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B.滩涂面积减少C.淹没部分耕地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A.臭氧层破坏B.森林被大量砍伐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4、图2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
回答(1)、1951~2002年,我国A. 各地都增温B. 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C. 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D. 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2)、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 西北、华北、东北地区B. 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 西北、华北、华东地区D. 西北、华北、华南地区六、课后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