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简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简析

摘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体裁之一,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说明文论述比较单调,文章基本是平铺直叙,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兴趣不高,这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进度。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本文笔者就说明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感情的运用、趣味元素的挖掘、课内外结合以及说明文的语言魅力几个角度出发,谈一下我对初中说明文教学的一点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兴趣引导策略

一、正确认识文体,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便加强对于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以及学生审美情趣的教学。说明文作为描述、表达的一项主要文体,同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培养学生较强的说明能力,对于他们日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发展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作文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说明文,鼓励他们学好说明文,树立明确的目标,今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比如在上说明文之前,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几大特点,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

方法、说明顺序及说明语言的特点。上课时引导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关对象分析,就会提升教学效果。

二、融入教师感情,引导学生兴趣

“亲其师则重其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感情引导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教师对于说明文的阅读、感受来感染学生进行说明文的学习。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比如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爱读说明文。如果教师自己都讨厌说明文,那么自然就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做好说明文的学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主动加入到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看云识天气》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小的时候,由于上学要走很远的路,特别是在夏天,路上往往遇到下雨,可是我又经常忘记带伞,就常常会被雨淋,后来我读了一篇课文之后,发现原来天气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认真观察天上的云,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的看出天气的状况,于是后来我就根据云来识别天气,很少被雨淋了。在学生感慨之余,我就引出了要学习的课文:今天我们学习的《看云识天气》便是当年我看到的文章,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大家都可以成为天气预报员。通过这样的形式,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挖掘趣味元素,提升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说明文虽然表达方式较为单调,但是其中说明的对象却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对于说明文的学习,我们能够学习到更多、

更丰富的事物,可以不断的拓展我们的见识。叶老说过,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字”。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一定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例如第三册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既富有知识性,又饱含强烈的爱国激情;《桥之美》,《说屏》,语言优美生动,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科学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奇妙的克隆》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所说明的对象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引入与克隆有关的故事和克隆最新发展,通过播放文字和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还可与生物老师取得联系,结合生物课的学习来开展一些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热情就会很好的激发出来,同时也会很好的提升教学的效果。

四、课内课外结合,加强联系教学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内外结合,在做好课本教学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知识拓展,让学生能够更全面、更深刻的进行知识的理解、掌握。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课内外生活结合起来,多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显示说明文学习的指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浓厚兴趣。《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平实的说明文,内容浅显易懂,倘若按一般的教学要求,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学习文章的内容和

各种说明方法,时间绰绰有余,但课堂毫无生气,苍白干瘪,学生注意力必然分散,学习积极性不会高。因此,在教学时以课本为本,从广度上开拓,选择知识点延伸扩展,介绍乡土桥梁名胜,引进桥梁知识,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多汲取营养,尽量把课上丰富生动,学生当然兴趣盎然,学习效果也高。也可以将这一做法延伸到课外,要学生去观察家乡的桥梁,用说明性的语言来写家乡的桥梁,在引导学生学好说明文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五、重视语言魅力,培养学生素质

说明文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以及严格性,其中的措辞用句都十分讲究,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去发现、多去学习,不断的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比如讲“石拱桥”特点时,“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其中关联词表示出“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递进的关系,不仅形体美,而且耐用,这足以说明石拱桥的好处了。讲“赵州桥”的特点之二时“大拱桥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让学生画出三幅大拱上有小拱的不同位置和数量的三座桥,进行比较,体会出说明语言的真正魅力。吴冠中的《桥之美》是一篇说明性的小品文,作者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感染力。如“矛盾故乡的乌镇的小河旁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

的感受投射到它的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教学时调动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以欣赏的眼光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发现和感受桥之美,这样一来,说明文也就不枯燥了,而是也含有人情味,更具可读性了。

参考文献:

[1]杨永霞.说明文因“文”利导教好《陕西教育》 2005 第4期

[2]李小莲,陈向洲.新课标下如何教说明文《湖南教育:综合版》2005 第1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