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诀百韵歌 解释
草诀百韵歌原文及解释_[All]
![草诀百韵歌原文及解释_[All]](https://img.taocdn.com/s3/m/eca8635fbb68a98271fefaaf.png)
0001草诀百韵歌_原文及解释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0002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宀头无左畔,辵遶阙东边,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0003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
0004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0005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思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
0006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
0007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宀,才畔详牋牒,水元看永泉,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
0008才傍干成卉,勾盘柬作阑,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全,玉出头为武,干衔点是丹。
0009蹄号应有法,云虐岂无传,盗意脚同适,熊弦身似然,矣其头少变,兵共足双联。
0010莫写包庸守,勿书绿是缘,谩将绳当腊,休认寡为宽,即脚犹如恐,还身附近迁。
0011寒容审有象,宪害寘相牵,满外仍知备,医初尚类坚,直须明谨解,亦合别荆前。
0012颡向戈牛始,鸡须下子先,撇之非是乏,勾木可成村,萧鼠头先辨,寅賔腹裏推。
0013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龟,点至堪成急,勾干认是卑,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
0014右邑月何异,左方才亦为,举身为乙未,登体用北之,路左言如借,时边寸莫为。
0015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惟末分忧夏,就中识弟夷,斋斋曾不较,流染却相依。
0016或戒戈先设,皋华脚预施,睿虞元彷佛,拒捉自依稀,顶上哀衾别,胷中器谷非。
0017止知民倚氏,不道树多枝,虑逼都来近,论临勿妄窥,起旁合用短,遣上也用迷。
0018欲识高齐马,须知兕既儿,寺専无失错,巢笔在思维,丈畔微弯使,孙边不绪丝。
0019莫教凡作愿,勿使雍为离,醉碎方行处,丽琴初起时,栽裁当自记,友彂更须知。
0020忽讶刘如对,从来缶是垂,含贪真不偶,退邑尚参差,减灭何曾误,党堂未易追。
0021女怀丹是母,叟弃点成皮,若谓涉同浅,须教贱作师,鼋鼍鼂一类,茶菊策更亲。
草诀百韵歌原文及解释
![草诀百韵歌原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d3bdc65680203d8cf2f24cd.png)
草诀百韵歌原文及解释草诀百韵歌原文及解释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宀头无左畔,辵遶阙东边,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思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
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
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宀,才畔详牋牒,水元看永泉,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
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惟末分忧夏,就中识弟夷,斋斋曾不较,流染却相依。
或戒戈先设,皋华脚预施,睿虞元彷佛,拒捉自依稀,顶上哀衾别,胷中器谷非。
止知民倚氏,不道树多枝,虑逼都来近,论临勿妄窥,起旁合用短,遣上也用迷。
欲识高齐马,须知兕既儿,寺専无失错,巢笔在思维,丈畔微弯使,孙边不绪丝。
莫教凡作愿,勿使雍为离,醉碎方行处,丽琴初起时,栽裁当自记,友彂更须知。
忽讶刘如对,从来缶是垂,含贪真不偶,退邑尚参差,减灭何曾误,党堂未易追。
女怀丹是母,叟弃点成皮,若谓涉同浅,须教贱作师,鼋鼍鼂一类,茶菊策更亲。
非作浑如化,功劳总若身,示衣尤可惑,奄宅建相隣,道器吴难别,竟充克有伦。
市於增一点,仓欲可同人,数段情何密,曰甘势则匀,固虽防梦蕳,自合定浮淳。
添一车牛幸,点三上下心,叅参曾不别,閧巽岂曾分,夺旧元无异,嬴羸自有因。
势头宗掣絜,章体效平辛,合戒哉依歳,寜容拳近秦,邪聴行复止,郎断屈仍伸。
田月土成野,七九了收声,最迫艰难叹,尤疑亊予争,葛尊草上得,廊庙月邉生。
里力斯成曼,圭心可是舂,出书观项转,别列看头平,我家曾不远,君畏自相仍。
甚乂犬傍获,么交玉伴琼,膝滕中委曲,次比两分明,二下客为乱,宀藏了则寜。
而由问上点,早得幸头门,耻死休相犯,貌朝喜共临,鹿头真戴草,狐足乃疑心。
勿使微成渐,奚容闷即昆,作南观两甫,求鼎见棘林,休助一居下,弃奔七尚尊。
草诀百韵歌黑白图片、释文、译文
![草诀百韵歌黑白图片、释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802aa6a216147916112877.png)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 盖头无左畔,之趬缺东边。
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
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
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
思惠鱼借来旋:“某”和“枣”字借“来”字转变而成;
(5)慰赋真难别:“慰”和“赋”这两个字写法几乎一样,但细看还是有差别的;
(6)朔邦岂易参:“朔”和“邦”字简直是一样写法,能参得透吗?
(1)常收无用直:“常”字的末笔不必用竖画,只要用点就行了;
旧说唐同雁,尝思孝似存。扫搊休得混,彭赴可相侵。
世老偏多少,谢衡正浅深。酒花分水草,技放别支文。
可爱郊邻郭,偏宜谌友湛。 意到形须似,体完神亦全,
斯能透肝腑,落笔自通玄。习观羲献迹,免使墨池浑。
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标题下四句为一首五绝。第一句说的是写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第二句是讲草书的形态,草书在书法艺术中以最具韵味的抽象形式,表现了最生动的意象和境界。草书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惊蛇入草。。。。。。所有这些都在草书人的笔端强劲地表现出来。第三句说的是写草字要有法度,即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之差就是二个不同的草字,笔画的长短也可以改变一个草字,但这些都有它的判别方法,而更重要的是第四句,即草书写得好坏在于其体势,体势要圆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势,气势不好就是笔法再好也不是好作品。
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摄称将属倚,某枣借来旋。
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黾。
点急堪成彗,勾于认是卑。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全。
玉出头为武,干衔点是丹。蹄号应有法,云虐岂无传。
王羲之草诀百韵歌原帖及解释
![王羲之草诀百韵歌原帖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e64954ada38376baf1fae8f.png)
草诀百韵歌明朝韩道亨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年)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
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第一句:要写好草书很难。
第二句:草书在书法艺术中以最具韵味的抽象形式,表现了最生动的意象和境界。
草书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惊蛇入草······所有这些都在草书人的笔端强劲地表现出来。
第三句:写草字要有法度,即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之差就是二个不同的草字,笔画的长短也可以改变一个草字,但这些都有它的判别方法。
第四句:草书写得好坏在于其体势,体势要圆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势,气势不好就是笔法再好也不是好作品。
(1)有点方为水;上面有点,下面竖右挑,才是三点水旁;(2)空挑却是言;竖画右挑,却是言字旁。
(3)绵头无左畔;宝盖头音绵,写宝盖头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4)辵遶阙东边;辵读音绰,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5)长短分知去;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但其区别在于最后横画的长短,长的是知,短的是去;(6)微茫视每安。
每和安两个字相类似,要注意两个字区别的地方。
(1)步观牛引足:这一句说的是“步”字的写法:先写牛,至末笔转左下撇出;(2)羞见羊踏田:这一句说的是“羞”字的写法:先写羊,连笔在下写田字即成;(3)六手宜为禀:这一句说的是“禀”字的写法:上写六,连笔下写手《草诀三字经》为“六手禀”;(4)七红即是袁:这一句说的是“袁”字写法:上写七,连笔下写红《草诀三字经》为“七红袁”。
(5)十朱知奉己:这一句说的是“奉”字的写法: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草诀三字经》为“十朱奉”〕;(6)三口代言宣:这一句说的是“言”字写法:上写三,下连笔写口〔《草诀三字经》为“三口言”〕。
(1)左阜贝丁反:这一句说的是左耳旁和背字旁的写法:只要把丁字反写即成;(2)右刀寸点弯:这一句说的是右边刀旁和寸字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横折钩;(3)曾差头不异:这一句讲“曾”和“差”字的共同点,即上半部的写法相同;(4)归浸体同观:“归”和“浸”两个字右半部写法相同;(5)孤殆通相似:“孤”和“殆”两个字很相似,左旁写法相同右旁一点之差;(6)矛柔总一般:“矛”和”柔”两字只一点之差。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原文及注解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原文及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351f60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0.png)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原文及注解摘要:一、引言- 介绍韩道亨及《草诀百韵歌》二、《草诀百韵歌》原文- 展示原文全文三、《草诀百韵歌》注解- 解释歌诀中的草书要点- 分析草书技巧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性四、总结- 概括《草诀百韵歌》的价值和影响正文:一、引言韩道亨,字伯咎,号散木,明朝著名书法家。
他擅长草书,尤其以行草见长。
其代表作《草诀百韵歌》是一部书法教学著作,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草诀百韵歌》原文《草诀百韵歌》原文如下: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端。
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
宀头无左畔,走遶阙东边。
长短分知去,溦茫视每安。
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
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
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
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
思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
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
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
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
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叅。
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宀。
才畔详笺牒,水元看永泉。
柬同东且异,府象三、《草诀百韵歌》注解《草诀百韵歌》是一部草书技巧的教学歌诀,它详细地解释了草书的各种要点。
例如,“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端。
”意味着草书是最难的书法形式,如同龙蛇在笔端游走。
此外,“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
”说明在草书创作中,有时一点代表水,而空挑则表示言语。
这首歌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草书技巧,对于学习草书具有重要价值。
在书法艺术中,草书技巧具有很高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种书写方式,更是一种表现书法家个性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韩道亨的《草诀百韵歌》为后世的书法创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对于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总结《草诀百韵歌》是韩道亨的一部重要书法教学著作,它详细地解释了草书技巧及其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性。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原文及注解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原文及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0ac88b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0.png)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原文及注解《韩道亨草诀百韵歌》是一首古代韵文,由韩道亨创作。
以下是《韩道亨草诀百韵歌》的原文及注解:原文:青阳白日照,柳絮飞纷纷。
黄鹄飞高远,青山万里云。
白鹭立秋水,红霞映晚曛。
绿莺啼春晓,丹凤鸣寒晨。
碧海潮涌涛,金蟾吐玉盆。
紫燕穿花戏,黄鹂啭柳村。
青蛇蜿蜒地,白兔蹦草坛。
白鹭栖汀洲,红莲开碧湖。
绿竹摇风响,黄蜂嗡蜜蜂。
青蝶舞花间,白蚂蚁穿门。
黄鹤飞高天,青鸟栖枝村。
白鸽鸣晚林,红蝉噪夏暄。
绿蚂蚁穿地道,黄蜂采花园。
青龙腾云霄,白象戏金槽。
紫燕穿花带,黄鹂啭柳条。
青鱼跃碧波,白鹭立秋霞。
红莲开碧湖,绿竹摇风花。
注解:《韩道亨草诀百韵歌》是一首以色彩和自然景物为主题的诗歌,通过描绘不同的颜色和自然景物,展现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
诗中出现的颜色有青、白、黄、红、绿、紫等,每个颜色都与一种自然景物或生物相联系。
比如,青阳、白日、黄鹄、青山、白鹭、红霞、绿莺、丹凤等。
景物和生物的描绘也充满了生动的意象,比如柳絮飞纷纷、碧海潮涌涛、红莲开碧湖、绿竹摇风响等。
这些描绘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
通过这首诗歌,韩道亨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同时,诗歌也传递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思想,让人们意识到自然界的美妙和珍贵。
总体来说,《韩道亨草诀百韵歌》是一首以色彩和自然景物为主题的诗歌,通过描绘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草诀百韵歌》及图文注释
![《草诀百韵歌》及图文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10b9551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8.png)
《草诀百韵歌》及图文解释1/20 《草诀百韵歌》及图文解释《草诀百韵歌》是明韩道亨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年书写的。
《草诀百韵歌》是把比较通行的草字集中起来找出它的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编成五字一句的韵文以便于记忆。
例如把不易区别的字列在一起指明差异之处第三行“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是指明草写“水”字如“言”字的差异只在于“水”字有一点而“言”字只空挑一笔又如把某一草字的结构特点加以说明。
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宀头无左畔辵遶阙东边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思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
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
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宀才畔详牋牒水元看永泉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
才傍干成卉勾盘柬作阑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全玉出头为武干衔点是丹。
蹄号应有法云虐岂无传盗意脚同适熊弦身似然矣其头少变兵共足双联。
莫写包庸守勿书绿是缘谩将绳当腊休认寡为宽即脚犹如恐还身附近迁。
寒容审有象宪害寘相牵满外仍知备医初尚类坚直须明谨解亦合别荆前。
颡向戈牛始鸡须下子先撇之非是乏勾木可成村萧鼠头先辨寅賔腹裏推。
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龟点至堪成急勾干认是卑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
右邑月何异左方才亦为举身为乙未登体用北之路左言如借时边寸莫为。
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惟末分忧夏就中识弟夷斋斋曾不较流染却相依。
或戒戈先设皋华脚预施睿虞元彷佛拒捉自依稀顶上哀衾别胷中器谷非。
止知民倚氏不道树多枝虑逼都来近论临勿妄窥起旁合用短遣上也用迷。
欲识高齐马须知兕既儿寺専无失错巢笔在思维丈畔微弯使孙边不绪丝。
莫教凡作愿勿使雍为离醉碎方行处丽琴初起时栽裁当自记友彂更须知。
忽讶刘如对从来缶是垂含贪真不偶退邑尚参差减灭何曾误党堂未易追。
女怀丹是母叟弃点成皮若谓涉同浅须教贱作师鼋鼍鼂一类茶菊策更亲。
草诀百韵歌解释
![草诀百韵歌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d051e936bec0975f465e24b.png)
草诀百韵歌解释解释一1.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
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第一句是说写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
第二句是讲草书的形态。
草书以最具韵味的抽象形式来体现书法之最生动的意象和最高的境界。
其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惊蛇入草”的生动姿态都在草书人的笔端强劲地表现出来。
第三句说的是写草字要有法度,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毫厘之差就成了不同的字,笔划的长短也可以改变一个字,但这些都有它的判别方法。
而更重要的是第四句,即草书写得好坏在于其体势要圆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势,气势不好就是笔法再好也不是好作品。
2.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以有点或无点来区分三点水旁和言字旁,其实也不一定,看本页的须字即可知。
3.绵头无左畔,辵遶阙东边:宝盖头音绵,写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辵音chuò,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建字底(廴)也同此处理。
解释二1.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其区别主要在于最后一画的长短;每和安两个字只有微小差别,要注意区分。
2.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步”字是先写牛,至末笔转锋左下撇出即成;而“羞”字很像是羊字下连笔写田字而成。
3.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说是上写“六”,连笔下写“手”就成了“禀”字;上“七”下“红”就成了“袁”字。
4.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奉”字的写法: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连写;上写三,下连笔写口就成为“言”字,“代言宣”:代替言字宣布自己的存在。
5.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是说左边的耳旁和贝旁好像反写的丁字; 在右边的刀旁和寸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横折钩。
解释三1.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曾”和“差”字的起首部写法相近似; “归”(归)和“浸”两个字右半部写法相同。
2.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孤”和“殆”两个字很相似,左旁相似右旁有差别; “矛”和“柔”总体上看很相像。
3.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夆”音逢。
精修版《草诀百韵歌》原文+注释+图片缺图已补齐注释最完整
![精修版《草诀百韵歌》原文+注释+图片缺图已补齐注释最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e78e790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1.png)
精修版《草诀百韵歌》原文+注释+图片缺图已补齐注释最完整【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这句话是说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
草书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惊蛇入草,这些都在草书人的笔端强劲地表现出来。
【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说的是写草书要有法度,即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之差就是二个不同的草字,笔画的长短也可以改变一个草字,但这些都有它的判别方法。
草书写得好坏在于其体势,体势要圆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势,气势不好就是笔法再好也不是好作品。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上面有点,下面竖右挑,才是三点水旁;竖画右挑,却是言字旁。
【绵头无左畔,辵遶阙东边】宝盖头音绵,写宝盖头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辵读音绰,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
【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但其区别在于最后横画的长短,长的是知,短的是去;每和安两个字相类似,要注意两个字区别的地方。
【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说的是“禀”字的写法:上写六,连笔下写手;“袁”字的写法:上写七,连笔下写红。
【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奉”字的写法: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言”字的写法:上写三,下连笔写口。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说的是左耳旁和背字旁的写法:只要把丁字反写即成;右边刀旁和寸字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横折钩。
【曾差头不异归,归浸体同观】“曾”和“差”字的共同点,即上半部的写法相同;“归”和“浸”两个字右半部写法相同。
【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孤”和“殆”两个字很相似,左旁写法相同右旁一点之差;“矛”和“柔”两字只一点之差。
【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联】"乡"和"卿"两个字随口而得;"爱""凿""奎"三个字相比较,以便区别异同。
【詹候熙照识,绳腊达连看】写"候"字不比"詹"字简单,只是一笔写成而已;"绳""腊"左旁写法不同;"达""连"中部写法不同。
《草诀百韵歌》及图文解释
![《草诀百韵歌》及图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5b1577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d.png)
《草诀百韵歌》及图文解释《草诀百韵歌》是明韩道亨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年)书写的。
《草诀百韵歌》是把比较通行的草字集中起来,找出它的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编成五字一句的韵文,以便于记忆。
例如把不易区别的字列在一起,指明差异之处,第三行“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是指明草写“水”字如“言”字的差异只在于“水”字有一点,而“言”字只空挑一笔;又如把某一草字的结构特点加以说明。
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宀头无左畔,辵遶阙东边,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思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
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
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宀,才畔详牋牒,水元看永泉,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
才傍干成卉,勾盘柬作阑,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全,玉出头为武,干衔点是丹。
蹄号应有法,云虐岂无传,盗意脚同适,熊弦身似然,矣其头少变,兵共足双联。
莫写包庸守,勿书绿是缘,谩将绳当腊,休认寡为宽,即脚犹如恐,还身附近迁。
寒容审有象,宪害寘相牵,满外仍知备,医初尚类坚,直须明谨解,亦合别荆前。
颡向戈牛始,鸡须下子先,撇之非是乏,勾木可成村,萧鼠头先辨,寅賔腹裏推。
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龟,点至堪成急,勾干认是卑,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
右邑月何异,左方才亦为,举身为乙未,登体用北之,路左言如借,时边寸莫为。
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惟末分忧夏,就中识弟夷,斋斋曾不较,流染却相依。
或戒戈先设,皋华脚预施,睿虞元彷佛,拒捉自依稀,顶上哀衾别,胷中器谷非。
止知民倚氏,不道树多枝,虑逼都来近,论临勿妄窥,起旁合用短,遣上也用迷。
欲识高齐马,须知兕既儿,寺専无失错,巢笔在思维,丈畔微弯使,孙边不绪丝。
草诀百韵歌原文及译文
![草诀百韵歌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6f282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8.png)
草诀百韵歌原文及译文
草诀百韵歌原文:
仲夏夜,微风至,平阴草木香气。
荷花浅浅,桂菊清辉,临风吟咏,
情不自禁。
苍茫大地,万物生息,自然之旷野,悉归于心。
那一道道
秀色,都是诗人笔下,抒发于情,赋予于意。
草木不识亲爱,只知随风起舞,翩翩起舞,连绵起伏,开成缕缕细雨,落下蒲柳依依,草丛中,风中道别。
君子大义,与草木同乐,高格,庄雅故事。
风景独佳,皓月千里,游
赏而来,心旷神怡。
玉树琼枝,高山流水,寻觅美景,尽在心头。
十年寒窗,打牢知识根基,方能畅游于笔下,传世于纸上。
才华横溢,展现于诗赋之中,愈觉美妙,舒展于天地之间。
草诀百韵歌译文:
在仲夏夜,微风拂来,平阴的草木弥漫着香气。
荷花婀娜多姿,桂花
菊花清新明艳,我不由自主地吟咏起来。
在苍茫大地上,万物生长,
自然的荒野,让人心醉神怡。
每一道秀色,都是诗人笔下的良言佳句,表达着情感,赋予着意义。
草木虽然不知道亲爱之情,却能随风起舞,轻轻飘动,此起彼伏,似
雨细缕般开放,似柳条飘摇般随风倒舞,草丛中的景象,道别于清风。
君子大义,与草木同乐,享受高格,庄雅的故事。
风景别致,皓月千里,赏景而来,一片神清气爽。
玉树琼枝,高山流水,寻觅美景,尽
在脑海之间。
要通过十年寒窗,打牢知识根基,才能在笔下畅游,传世于纸上。
才
华横溢,展现于诗赋之中,愈觉美妙,舒展于天地之间。
(完整word)草诀百韵歌原文及解释
![(完整word)草诀百韵歌原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b1e610cf705cc17542709c7.png)
草诀百韵歌原文及解释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宀头无左畔,辵遶阙东边,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思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
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
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宀,才畔详牋牒,水元看永泉,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
才傍干成卉,勾盘柬作阑,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全,玉出头为武,干衔点是丹.蹄号应有法,云虐岂无传,盗意脚同适,熊弦身似然,矣其头少变,兵共足双联。
莫写包庸守,勿书绿是缘,谩将绳当腊,休认寡为宽,即脚犹如恐,还身附近迁。
寒容审有象,宪害寘相牵,满外仍知备,医初尚类坚,直须明谨解,亦合别荆前.颡向戈牛始,鸡须下子先,撇之非是乏,勾木可成村,萧鼠头先辨,寅賔腹裏推。
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龟,点至堪成急,勾干认是卑,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
右邑月何异,左方才亦为,举身为乙未,登体用北之,路左言如借,时边寸莫为。
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惟末分忧夏,就中识弟夷,斋斋曾不较,流染却相依。
或戒戈先设,皋华脚预施,睿虞元彷佛,拒捉自依稀,顶上哀衾别,胷中器谷非。
止知民倚氏,不道树多枝,虑逼都来近,论临勿妄窥,起旁合用短,遣上也用迷.欲识高齐马,须知兕既儿,寺専无失错,巢笔在思维,丈畔微弯使,孙边不绪丝。
莫教凡作愿,勿使雍为离,醉碎方行处,丽琴初起时,栽裁当自记,友彂更须知。
忽讶刘如对,从来缶是垂,含贪真不偶,退邑尚参差,减灭何曾误,党堂未易追。
女怀丹是母,叟弃点成皮,若谓涉同浅,须教贱作师,鼋鼍鼂一类,茶菊策更亲。
非作浑如化,功劳总若身,示衣尤可惑,奄宅建相隣,道器吴难别,竟充克有伦。
市於增一点,仓欲可同人,数段情何密,曰甘势则匀,固虽防梦蕳,自合定浮淳。
王羲之草诀百韵歌原文及注解
![王羲之草诀百韵歌原文及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1a11907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3.png)
王羲之草诀百韵歌原文及注解一、草圣起笔落笔,侧锋平锋,回锋藏锋,运转提按,起承转合草圣起笔落笔,是草书最基本的起笔和落笔方法。
草书在书写时,起笔要藏锋,落笔要露锋,这样才能显得笔力沉着,气势连贯。
侧锋平锋则是草书在运笔过程中的两种主要用锋方式。
侧锋是指笔锋在行笔过程中偏向一侧,而平锋则是指笔锋在行笔过程中保持与纸面平行。
回锋藏锋是指在笔画末端收回笔锋,使笔画更加饱满有力。
运转提按是指在笔画中通过运笔的提按来表现出笔画的变化和节奏感。
起承转合是指在笔画之间的衔接和转换,使整个字形更加流畅自然。
二、草诀百韵歌括,包括各种草书的规范和要领草诀百韵歌括是王羲之总结的各种草书的规范和要领,包括草书的结构、用笔、用墨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最基本的是“草圣先贤二十言”,包括了草书的形态、用笔、用墨等方面的原则。
如“活水源流随处满,死地烟霞渐开晚”,指草书的笔画要灵活多变,如活水般流淌自如;“地势不齐人力改,偏旁容动相从客”,指在书写偏旁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但整体上要协调自然。
此外,歌括中还列举了许多草书的范字和实例,供后人学习和参考。
三、草书部首五百七十二,对每个部首进行详细解释和示例草书部首五百七十二是王羲之对草书中常用的五百七十二个部首进行详细解释和示例。
每个部首都包括了解释、范字和示例三部分。
解释部分对每个部首的含义和来源进行了说明;范字部分则列举了该部首在草书中常见的几种写法;示例部分则是对该部首的运用进行了具体示范。
这些部首的示范和运用对于学习和掌握草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草字解百句,对每个草字进行注解和示例,帮助读者理解草字解百句是王羲之对每个草字进行注解和示例的篇章。
在这一部分中,王羲之对每个草字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包括该字的含义、来源、结构、用笔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他还为每个字列举了几个常见的范字和实例,供读者参考和学习。
这些注解和示例对于深入了解和学习草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总之,《王羲之草诀百韵歌》是学习草书的重要经典之一。
(明)韩道亨草诀百韵歌最全版本(注释,译文,历代名家评语)
![(明)韩道亨草诀百韵歌最全版本(注释,译文,历代名家评语)](https://img.taocdn.com/s3/m/06dfb6c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4.png)
(明)韩道亨草诀百韵歌最全版本(注释,译文,历代名家评语)第一篇:(明)韩道亨草诀百韵歌最全版本(注释,译文,历代名家评语) 郝忠轩整理草诀百韵歌郝忠轩整理草诀百韵歌一、内容简介《草诀百韵歌》是明韩道亨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年)书写的。
《草诀百韵歌》是把比较通行的草字集中起来,找出它的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编成五字一句的韵文,以便于记忆。
例如把不易区别的字列在一起,指明差异之处,第三行“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是指明草写“水”字如“言”字的差异只在于“水”字有一点,而“言”字只空挑一笔;又如把某一草字的结构特点加以说明。
二、诗文展示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端。
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
绵头无左畔,之趬缺东边。
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
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
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
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
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
思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
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
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
摄称将属倚,某枣借来旋。
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
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黾。
点急堪成彗,勾于认是卑。
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全。
郝忠轩整理草诀百韵歌玉出头为武,干衔点是丹。
蹄号应有法,云虐岂无传。
盗意脚同适,熊弦身似然。
矣其头少变,兵共足双联。
莫写包为守,勿书绿是缘。
漫将绳当腊,休认寡为宽。
即脚犹如恐,还身附近迁。
寒空容有象,宪害审相牵。
满外仍知备,医初尚类坚。
直须明谨解,亦合别荆前。
颡向戈牛始,鸡须下子先。
撇之非是乏,勾木可成村。
萧鼠头先辨,寅宾腹里推。
莫教凡作愿,勿使雍为离。
醉碎方行处,丽琴初起时。
栽裁当自记,友发更须知。
忽讶刘如对,从来缶似垂。
含贪真不偶,退邑尚参差。
减灭何曾误,党堂未易追。
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
右邑月何异,左方才亦为。
举身为乙未,登体用北之。
路左言如借,时边寸莫违。
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
明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及释义
![明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及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c89b6b2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6a.png)
明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及释义明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及释义《草诀百韵歌》是明韩道亨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年)书写的。
《草诀百韵歌》是把比较通行的草字集中起来,找出它的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编成五字一句的韵文,以便于记忆。
例如把不易区别的字列在一起,指明差异之处,第三行“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是指明草写“水”字如“言”字的差异只在于“水”字有一点,而“言”字只空挑一笔;又如把某一草字的结构特点加以说明。
【本文】草聖最為難,龍蛇競筆端。
毫釐雖欲辨,體勢更須完。
【翻譯】草書要寫得精美,是書法中最難的事。
點畫像龍蛇游走一樣,競相在筆端中呈現。
如毫釐般細微的變化雖然要分辨。
形體和氣勢更要要求完美。
【本文】有點方為水,空挑卻是言。
宀頭無左畔,辵遶闕東邊。
長短分知去,微茫視每安。
【翻譯】(左旁)有點的才是「水」。
只豎釣的則是「言」。
宀頭(即寶蓋頭)不寫左邊的點。
辶旁遶向左時,東邊的彎不用寫。
「知」和「去」的末筆,長的是知,短的是去。
「每」和「安」要仔細看。
【本文】步觀牛引足,羞見羊踏田。
六手宜為稟,七紅即是袁。
十朱知奉已,三口代言宣。
【翻譯】「步」字,是「牛」的末筆往左下拉。
「羞」字,是「羊」字的下面再加「田」。
「六」和「手」連寫即是「稟」。
「七」和「紅」連寫即是袁。
「十」和「朱」的連寫即是「奉」。
「三」和「口」的連即是「宣」。
【本文】左阜貝丁反,右刀寸點彎。
曾差頭不異,歸浸體同觀。
孤殆通相似,矛柔總一般。
【翻譯】左邊偏旁的「阜」(阝)和「貝」都寫成「丁」的反抅。
右邊偏旁的「刀」(刂)和「寸」都寫成一彎加一點。
「曾」和「差」,頭部寫法一樣。
「歸」和「浸」,形體大致相同。
「孤」和「殆」,寫法很相似。
「矛」和「柔」寫法,幾乎一樣(柔字末筆多一長點)。
【本文】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
思惠魚如畫,禾乎手似年。
既防吉作古,更慎達為連。
【翻譯】「采」和「夆」,寫法很相似。
「熙」和「照」,看起來也差不多。
「思」、「惠」、「魚」三字的寫法,和「畫」字很像。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及释文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及释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8467c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5.png)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及释文
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及释文
一、五脏起源神妙
1、《养肾诀》
人体五脏,立于少阴,佑形中杀,守精源脉。
仁者慈心,及其智气,精魄相融,天地合一。
2、《草木歌》
草木苍翠,动植往来出,胆木细柚,心脏火炉守。
材木盘蝉飞,肺堂海岸巧,肝外山侧立,肾腑海峤极。
3、《文奥》
五脏乘陆海,心气游百泉;病闷七八症,正脉皆经缘。
肝肾院宪官,脾胃集游客,肺藏病源头,心藏神机器。
二、血脉肝胆联
1、《阳明诀》
经脉而行循,阴阳以并存,血脉配衔接,肝气邀大胆。
胆气合阴阳,精气临时传,勤心习知识,体魂皆健康。
2、《热汤病谱》
阳气热烈兴,胆壮气十重;肝脏喝药汤,把血补补终。
血脉保健康,
五心少烦燥;把神物当家,气血谒元宗。
3、《清心歌》
血脉清如水,肝气胆健劲,病痛却承受,活力自此自然。
阳气法无线,病根见脾胃;不贪不嗔不瞋,调气以静心。
三、内瘀外泄慢性
1、《缓虑歌》
内病内病,外瘀外痈,阳气慢消,阴阳乏序。
血脉配交失,风痹容安卧;七窍去洁净,阴阳回循环。
2、《白参歌》
五脏慢性虚,病人这伤多;血液循环无,有病无补药。
白参养虚肝,
乌活补血盛;黄芪填空脉,乌发调阴阳。
3、《杏林歌》
杏林解虚慢,搭配肝脏元;桔子供气血,把血给病人。
灵芝把瘀血,
活血调内外;芩达开六经,调和任阴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页:草诀百韵歌(标题)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
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标题下四句为一首五绝。
第一句说的是写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
第二句是讲草书的形态,草书在书法艺术中以最具韵味的抽象形式,表现了最生动的意象和境界。
草书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惊蛇入草......所有这些都在草书人的笔端强劲地表现出来。
第三句说的是写草字要有法度,即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之差就是二个不同的草字,笔画的长短也可以改变一个草字,但这些都有它的判别方法,而更重要的是第四句,即草书写得好坏在于其体势,体势要圆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势,气势不好就是笔法再好也不是好作品。
第二页:(1)有点方为水;(2)空挑却是言;(3)绵头无左畔;(4)辵遶阙东边;(5)长短分知去;(6)微茫视每安。
一句:上面有点,下面竖右挑,才是三点水旁;第二句:竖画右挑,却是言字旁第三句:宝盖头音绵,写宝盖头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第四句:辵读音绰,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第五句: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但其区别在于最后横画的长短,长的是知,短的是去;第六句:每和安两个字相类似,要注意两个字区别的地方。
第三页:(1)步观牛引足;这一句说的是“步”字的写法:先写牛,至末笔转左下撇出;(2)羞见羊踏田:这一句说的是“羞”字的写法:先写羊,连笔在下写田字即成;(3)六手宜为禀:这一句说的是“禀”字的写法:上写六,连笔下写手〔在我编著的《草诀三字经》为”六手禀〃〕;(4)七红即是袁:这一句说的是“袁”字的写法:上写七,连笔下写红〔《草诀三字经》为”七红袁〃〕;(5)十朱知奉己:这一句说的是“奉”字的写法: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草诀三字经》为”十朱奉〃〕;(6)三口代言宣:这一句说的是“言”字的写法:上写三,下连笔写口〔《草诀三字经》为”三口言〃〕。
第四页:(1)左阜贝丁反:这一句说的是左耳旁和背字旁的写法:只要把丁字反写即成;(2)右刀寸点弯:这一句说的是右边刀旁和寸字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横折钩;(3)曾差头不异:这一句讲“曾”和“差”字的共同点,即上半部的写法相同;(4)归浸体同观:“归”和“浸”两个字右半部写法相同;(5)孤殆通相似:“孤”和“殆”两个字很相似,左旁写法相同右旁一点之差;(6)矛柔总一般:“矛”和“柔”两字只一点之差.第5页:(1)采夆身近取:“夆”音逢,“采”“夆”两个字写法几乎一样,头一样,身体有点不同;(2)熙照眼前看:“熙”和“照”两个字,好好看看,有何不同?不同在上部左边(3)思惠鱼如画:“思”、“惠”、“鱼”有和“画”字相同部分,可大不相同,注意区别;(4)禾乎手似年:“禾”、“乎”、“手”字和“年”字也相似,只有第一二笔相同,后几笔不同;(5)既防吉作古:不要把“吉”字写成“古”字,这两个字的差别在于中部;(6)更慎达为连:写“达”和“连”字要慎重,其中部写法不同第六页:(1)宁乃繁于叔:“宁”字和“叔”字差不了多少,只是写“宁”字第一笔要多一个右钩,似乎繁了一点;(2)侯兮不减詹:写“侯”字不比“詹”字简单,只是一笔成而已;(3)称摄将属倚:“称”、“摄”两字,尽管右边相同,左旁还是有差别;(4)某枣借来旋:“某”和“枣”字借“来”字转变而成;(5)慰赋真难别:“慰”和“赋”这两个字写法几乎一样,但细看还是有差别的;(6)朔邦岂易参:“朔”和“邦”字简直是一样写法,能参得透吗?第七页:(1)常收无用直:“常”字的末笔不必用竖画,只要用点就行了;(2)密上不须宀:即写“密”字不需要写宝盖头;(3)才畔详牋牒:“牋”和“牒”字的“片”字旁可用堤手旁;(4)水元看永泉:写“永”和“泉”字,“水”字是根本,两个字都含有“水”字,只是字头不一样而已;(5)柬同东且异:很显然,一眼就可以看出“柬”和“东”字的差别所在;(6)府象辱还偏:“府”字虽象“辱”字,但还是有所不同,有所偏差第八页:(1)才傍干成卉:写“卉”字,只要先写“才”连笔在右旁写“干”字就可以了;(2)勾盘柬作阑:这是“阑”字的写法:先横后钩(门的通用写法),下写“柬”字即成;(3)乡卿随口得:只要知道“口”字的写法,“乡”、“卿”两字很容易得到,要注意这三个字是易溷字;(4)爱凿与奎全:“爱”和“凿”这两个字是易溷字,但很容易区别,“爱”加“人”字头即是“凿”字;(5)玉出头为武:“玉”字出了头就成“武”字;(6)干衔点是丹:“干”字加一点即“丹”字。
第九页:(1)蹄号应有法:“蹄”和“号”两字粗看有点相似,但细看两字截然不同;(2)云虐岂无传:“云”和“虐”也是易混字,头同脚不同;(3)盗意脚同适:“盗”和“意”两字的脚写法相同,“心”字底可同“一”的写法;(4)熊弦身似然:“熊”、“弦”和“然”字也是易混字,要注意区别;(5)矣其头少变:“矣”和“其”字下部相同,头部不尽相同;(6)兵共足双联:“兵”和“共”字下部写法一样,凡“八”字底都可以这样写.第十页:(1)莫写包庸守:不要把“包”字写成“守”字,两字头一样,脚大不一样;(2)勿书绿是缘:“绿”和“缘”也是易混字,注意这两字右边下半部的写法;(3)谩将绳当腊:不要把“绳”字写成“腊”字,两字的左右旁都有相似之处,但写法各异;(4)休认寡为宽:“寡”和“宽”是易混字,两字的脚不一样;(5)即脚犹如恐:“即”和“恐”字头一样,脚不同,“即”脚为点,“恐”脚为“一”;(6)还身附近迁:“还”和“迁”字大不相同,只有中部有一点点类似.第十一页:(1)寒容审有象:“寒”、“容”、“审”三字只有头和脚相象,“容”和“审”第三笔一样,其余写法都不一样;(2)宪害寘(zhi)相牵:“宪”、“害”、“寘”三字的写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注意区别;(3)满外仍知备:“满”和“备”是易混字,这两个字完全可以写成一样的,但在应用时,最好用不同的写法;(4)医初尚类坚:“医”“坚”属倒“品”型结构,上部右旁简单而统一,左旁很少统一写法;(5)直须明谨解:直说了吧,必须明白“谨”和“解”的写法,右旁相似,左旁绝不相同;(6)亦合别荆前:“别”、“荆”和“前”字都有“刂”字旁,其法相同,有点无点都一样.第十二页:(1)颡向戈牛始:“颡”字左旁的写法,先写“戈”往下写“牛”;(2)鸡须下子先:写“鸡”字,先写“下”,下写“子”;(3)撇之非是乏:一撇下加“之”不是“乏”字!多了一点;(4)勾木可成村:“村”字的写法:“木”加钩;(5)萧鼠头先辨:“萧”和“鼠”是易混字,其头不同;(6)寅賔腹裏推:“寅”和“賔”也是易混字,其差别在中部.第十三页:(1)之加心上恶:“恶”字的写法:先写“之”字,下加“心”;(2)兆戴免头龟:“龟”字的写法:上半部为“免”字的上半身,下写“兆”字的下半身;(3)点至堪成急:“急”字的写法:上一点,下加“至”;(4)勾干认是卑:“卑”字的写法:上一横勾,下加“干”;(5)寿宜圭与可:“寿”字的一种写法:上写“圭”字,连笔写“可”字的下半部;(6)齿记止加司:“齿”字的写法:上为“止”,下为“司”。
第十四页:(1)右邑月何异:右耳旁的写法和“月”的写法差不多;(2)左方才亦为:左“方”旁可用“才”写,但注意:有的字则不可,如“施”字,如用“才”写则成“拖”字!(3)举身为乙未:“举”字可写成“乙”下加“未”,但写“未”时不出头;(4)登体用北之:“登”字的上部是“北”,下部是“之”;(5)路左言如借:“路”字的“足”旁可写成“言”旁;(6)时边寸莫为:“时”字的右旁可写成“寸”字。
第十五页:(1)草勾添反庆:“庆”字的写法:从上至下“艹”字→横勾→“反”;(2)乙九贴人飞:“飞”字的写法:上写“乙”,下连写“九”,然后在“九”字的末笔上写“人”;(3)惟末分忧夏:区分“夏”与“忧”:即在“夏”的底部下加“一”,就成“忧”;(《三字经》:夏一忧)(4)就中识弟夷:“弟”和“夷”两字的差别在中部;(5)()斋曾不较:第一个字在字库里没有,其音义同“斋”,这两个字原来就通用,写法不同;(6)流染却相依:“流”和“染”是易混字,书写时要注意区别。
第十六页:(1)或戒戈先设:写“或”和“戒”字要先写“戈”,但准确的说,是先写“戈”字的横和斜勾;(2)皋华脚预施:写“皋”和“华”字时,头写好后,接着写中间竖画一直到脚,然后才写中部;(3)睿虞元彷佛:“睿”和“虞”有点类似,但头脚都不同;(4)拒捉自依稀:“拒”和“捉”字,差一点就完全一样了;(5)顶上哀衾别:“哀”和“衾”的差别就在头部;(6)胷中器谷非:“器”和“谷”字差别在中部。
第十七页:(1)止知民倚氏:“民”和“氏”是相互依赖的,“氏”字头多一小横画就成“民”字;(2)不道树多枝:“树”比“枝”字的右旁多了一些笔画;(3)虑逼都来近:“虑”和“逼”多么相似呀!区别在于底部,“心”底可用“一”,“辶”底不要用“一”,有多种写法;(4)论临勿妄窥:“论”和“临”字左旁及右旁上半部的写法都一样,可是右旁的下半部却不一样,要看清楚!(5)起旁合用短:“起”和“短”字左旁同用“走”旁的写法;(6)遣上也用迷:“遣”字的头部和“迷”的头部同。
第十八页:(1)欲识高齐马:“高”、“齐”、“马”三字有些相似,注意识别;(2)须知兕(si)既儿:要知道“兕”、“既”、“儿”三字是易混字,注意头部的辨别;(3)寺専无失错:“寺”和“専”字如果没差别就错了,两点之差!(4)巢笔在思维:写“巢”和“笔”二字时,要想一想它们的差别在哪里!(5)丈畔微弯使:先横折再写“丈”字就是“使”字了(《三字经》句:弯丈使);(6)孙边不绪丝:写“孙”字,右旁不要写“糸”的头。
第十九页:(1)莫教凡作愿:“凡”和“愿”字的写法极其相似,不要写错了!(2)勿使雍为离:“雍”和“离”是易混字,右边同,左边不同;(3)醉碎方行处:“醉”和“碎”字简直是一样了,判别时可根据上下文进行判别;(4)丽琴初起时:“丽”和“琴”字上半部写法象而不同;(5)栽裁当自记:“栽”和“裁”字,只要记住下部的写法,上部同;(6)友彂更须知:“友”和“彂”二字,要知道其头部写法不同。
第二十页:(1)忽讶刘如对:“刘”和“对”字,有的人写成一样,王羲之写过,史游也写过,不必感到惊讶;(2)从来缶是垂:“缶”和“垂”也是易混字,历史书家也有写成一样的,怀素写过;(3)含贪真不偶:“含”和“贪”字上部相同,下部可不同;(4)退邑尚参差:“退”和“邑”写法有差别,只是头部一样;(5)减灭何曾误:“减”和“灭”两字的不同地方在中间;(6)党堂未易追:“党”和“堂”字虽然头一样,但下部就不一样,无规律可追寻,同类还有“常”、“当”等,要硬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