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血液与运动5

合集下载

SYSMEX五分类血液分析仪XT2000i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

SYSMEX五分类血液分析仪XT2000i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

SYSMEX五分类血液分析仪XT2000i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血液分析作为临床诊断中一项重要的检测手段,能够为医生提供大量的重要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而SYSMEX五分类血液分析仪XT2000i作为一种先进的血液分析仪器,具备高精度、高效率以及丰富的功能特点,成为临床医生的得力助手。

本文将对其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检测原理SYSMEX五分类血液分析仪XT2000i是一种光学显微镜系统,其检测原理基于多参数吸光度分析和流式细胞技术。

在检测时,仪器会利用流动细胞仪的原理,将待测血液样本通过分析装置中的微细管道,然后通过激光照射和光散射的方式,对细胞进行光学测量和成像。

具体来说,XT2000i采用了光散射定量法,利用激光器照射到细胞上,细胞散射的光经过集光镜聚焦后,落在光散射光路上的光电检测器上。

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染色性质,通过测量细胞的光吸光度和光散射,从而得到细胞的数量、形态及分类等信息。

此外,XT2000i还采用了流式细胞术原理,在经过光学检测后,仪器会将细胞通过网络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血细胞各种形状和各个血细胞的数量,计算血细胞的历史数值,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出这种血细胞的血细胞信息。

二.临床应用SYSMEX五分类血液分析仪XT2000i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泛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血液检测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血液分析仪器,XT2000i在临床血液检测中可以提供各种血细胞计数、分类和形态参数等,并且能够对患者的血液指标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这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可以提供血液疾病的确诊依据,辅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慢性病管理XT2000i不仅在急性疾病的诊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慢性病管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定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可以及时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变化,从而对疾病的控制和预防提供有效的依据。

SYSMEX五分类血球检测原理

SYSMEX五分类血球检测原理

二、速度的提升
❖ CBC: ❖ CBC+DIFF: ❖ CBC+DIFF+RET: ❖ CBC+RET:
100 个样本/小时 100 个样本/小时
80 个样本/小时 80 个样本/小时
三、新增血液报告参数
IG#&%
<DIFF通道>
RET-HE
<RET/PLT-O通道>
出新才精彩

谢注 生 命
谢追 !求
中 性
嗜酸
NRBC通道
❖NR 溶血素
➢ 白细胞膜上打孔 ➢ 有核红细胞溶解为裸核 ➢ 完全溶解红细胞、血小板
❖NR 染液
➢ 对DNA/RNA染色
NRBC通道
❖ 纵坐标:前向散射光〔FSC,反映细胞大小 ❖ 横坐标:侧向荧光〔SFL,反映核酸含量
NRBC
WBC
在XE-2100 上有更好的有核红 细胞测定方法,在专用的NRBC通 道中自动进行检测. NRBC被专门计数,同时WBC计数 值和淋巴细胞分类值被自动校 准.
XT2000i/ XT4000i

√ √√√ √
×
××
XT1800i √ √ √ √ √ × × × ×
XS
√ √ √√× × × × ×
XE5000比XE2100增加的功能
一、全自动体液检测功能 样本类型:胸水、腹水、脑脊液、关节液
等 计数+分类 由DIFF通道测定,速度:38标本/小时
二、40微升微量血:CBC+DIFF+RET
鞘流阻抗法
RBC/PLT-I通道
前鞘流:避免多颗粒同时通过宝石孔——少计数 避免颗粒侧流——多计数
后鞘流:避免颗粒回流——多计数

血液流变学检查各指标的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查各指标的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查各指标的意义血液流变学检查各指标的意义:一、全血粘度:表示血液总体(包含血细胞和血浆)流动性的指标。

全血粘度增高表示血液粘滞性增加而流动性降低。

由于血液在不同的流动状态(切变速度)下所表现的粘度是不同的,因而一般测定由高到低几种不同切变速度下的全血粘度,用以大致反映血液在体内不同粗细、不同压差的血管中的流动性。

1、高切全血粘度:是指血液在高切变速度下流动时所表现的流动性大小。

高切全血粘度增高的直接原因依次是:(1)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浓度增加;(2)血浆粘度增加;(3)红细胞刚性增加(即变形能力降低)。

2、低切全血粘度:表示血液在低切变速度下流动时所表现的流动性大小。

低切全血粘度增高的直接原因依次是:血细胞浓度增加,血浆粘度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增加.二、全血还原粘度:是除去血细胞浓度这个影响因素后的全血粘度。

本指标反映血浆粘度和血细胞本身性质对血液流动性的影响.它包含下列二个指标:1、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其增高的直接原因是血浆粘度增加,或红细胞刚性增高(变形能力降低)。

2、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其增高的直接原因是血浆粘度增加,或红细胞聚集性增加。

三、全血相对粘度:是指除去血浆粘度这个影响因素后的全血粘度,它反映血细胞浓度和血细胞本身性质对血液流动性的影响,它也有二个指标:1、全血高切相对粘度:其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血细胞浓度增加,或红细胞刚性增高(变形能力降低)2、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其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血细胞浓度增加,或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四、血浆粘度:其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血浆纤维蛋白原或大分子球蛋白增加,或血脂显著增加。

五、红细胞压积(又称红细胞比容或比积):它是血细胞浓度的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血流变指标,本指标增加时全血粘度各指标都可能增加.六、红细胞沉降率(又称血沉、ESR):它是表示血液在静止状态下红细胞在自身血浆中的沉降速度.影响血沉快慢的直接因素是红细胞聚集性(正相关)和红细胞压积(负相关)。

五分类血液分析中分类异常与镜检对比分析评估

五分类血液分析中分类异常与镜检对比分析评估

五分类血液分析中分类异常与镜检对比分析评估目的:针对五分类血液分析中分类异常与显微镜镜检对比进行分析评估。

方法:选择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院所收治的非血液病患者100名,并采集血液标本。

选择全自动Sysmex_XT1800i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100例血液标本,并实施白细胞分类处理,并且与针对其中发生的异常情况与镜检的分类加以对比。

结果:运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分类和显微镜检测方法相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与显微镜镜检法比较接近,两种方法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单核细胞计数结果误差较大,其相关性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由于联合应用了多种高科技手段,分类结果较为准确、可靠,但对于某些细胞仍不能识别,特别是白血病细胞、淋巴细胞和正常单核细胞。

目前仪器法检测白细胞分类只能用于筛查,白细胞分类仍需涂片做显微镜检查。

标签:白血胞;五分类血液分析;分类;异常;镜检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性能稳定,结果可靠,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血液分析中。

不过仪器法无法满足所有情况下血液白细胞的分类。

比如在外界稳定较低或者是使用国产试剂的情况下,会出现部分病人血液样品的白细胞分类异常的问题。

仪器法不能解决所有标本的白细胞分类问题,手工法是不可或缺的补充。

以我院所收治的100名非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五分类血液分析中分类异常与显微镜镜检对比进行分析评估,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院所收治的非血液病患者100名,并采集血液标本。

100名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60名,女性患者40名,患者年龄从5岁到75岁不等。

2、仪器研究所用仪器为全自动Sysmex_XT1800i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奥林巴斯光学显微镜。

3、方法针对所收集的100份血液标本,均假如EDTA-K2进行抗凝结处理,同时确保实验当天完成测定工作。

希森美康xt4000i说明书

希森美康xt4000i说明书

希森美康xt4000i说明书
希森美康xt4000i是日本的一种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运用了sysmex的核心技术,核算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来进行血液细胞和体液细胞的分析。

具有无可匹敌的体液分析3大功能,一款真正拥有体液分析功能的仪器,能够实现体液红细胞白细胞的计数、体液白细胞的分类、体液细胞的提示,拥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同时,具备全自动网织红细胞检测功能,报告多项定量诊断参数,搭载多功能LabomanEasyAccess中文数据管理系统,内设推片筛选软件,并拥有自动统计和自定义功能,能够实现实时在线网络质控系统SNCS:免费注册和使用,同时完成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比对。

详见下图:。

XT-2000i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应用评价

XT-2000i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应用评价
20 0 8年 1 2月第 4 6卷第 3 期 — — 6

临床 探 讨 ・
X -0 i 类血液分 T 20 五分 0 析仪应 用评价
李建群 (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 医院临检科 , 江西抚州 3 4 0 ) 4 0 0
【 摘要】目的 对 X - 0 0 全 自动五分类血液分 析仪临床应用进行评 价 。方法 采用 随机选择标本 1 0 , 算总复性 、 T20i 5份 计 精 密度 、 携带污 染率 、 X一 1 K 2 N三分类及 B 一 10三分类血液 分析仪 比较 等 , X 一 0 0 全 自动 五分类 血液分析仪 临床使 T 20 对 T 20i 用进 行评 价 。结 果 总重 复 性 、携带 污染 率 均符 合 标 准 。仪 器 与另 两 台三 分 类血 液 分 析仪 参 数 测定 的相关 系 数 为 09 9 09 8 可 比性 P>05 结论 X - 00 全 自动五分类 血液分析仪性能优 于另两 台三分类 血液分析仪 , . . , 9 9 .。 T 20i 更适于等级 医
院临床血液常规分析 。
[ 关键词】 血液分析仪 ; 总重复性 ; 携带污染率
【 分 类 号】R 4 中图 46 【 献标识码】 文 A 【 章 编 号】17 — 7 1 20 )6 13 0 文 6 3 9 0 (0 8 3 — 5 — 2
X - 0 0 全 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是 E本东亚 医用 电子株 T 20i l 式会社生产 的 , 具有全血和毛细管模式 、 自动和手动模式 。采用
表 3 X 一 0 0、 X 2 B 一 1 0的携 带 污 染 率 T 2 0 iK 一 1 N、 T 2 O
x 一 0 0 血液分析仪 , X 2 N三分类 ,T 2 0 T 20 i K 一1 B 一 10三分类 血

XS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介绍+

XS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介绍+
聚集的 血小板
MAKER BIOTECHNOLOGY
6
白细胞分类:DIFF通道
4DL 完全溶解红细胞血小板 在白细胞膜上打孔 4DS 对核酸染色
纵坐标:侧向荧光(SFL) 反映核酸含量 横坐标:侧向散射光(SSC) 反映细胞内容物复杂程度
MAKER BIOTECHNOLOGY
7
IG%# / OTHER%#(研究) • 异常淋巴细胞
意义
判定项目
判定方法/判定式
白细胞散射图异常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增多 嗜酸细胞增多 嗜碱细胞增多 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增多 NEUT#,NEUT% NEUT#,NEUT% LYMPH#,LYMPH% LYMPH#,LYMPH% MONO#,MONO% EO#,EO% BASO#,BASO% WBC# WBC#
10fl PL
20fl PU
30fl
PU(%)
MAKER BIOTECHNOLOGY
24
软件筛选异常标本(镜检规则自定义)
MAKER BIOTECHNOLOGY
பைடு நூலகம்
25
MAKER BIOTECHNOLOGY
26
项目规则
MAKER BIOTECHNOLOGY
27
IP规则
MAKER BIOTECHNOLOGY
or
MAKER BIOTECHNOLOGY
20
意义 PLT报警信息 <Abnormal> P LT Abn Distribution P Thrombocytopenia L Thrombocytosis T <Suspect> PLT Clumps ? PLT Clumps (S )?

Xt2000i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测定作业指导书

Xt2000i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测定作业指导书

Xt2000i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测定作业指导书1. 原理:由微处理器计算而得:MCHC由HCT和Hb计算得出:MCHC(g/dl)=〔Hb(g/dL)/HCT(%)〕×1002. 标本采集:2.1 标本种类:新抽取的凝血或手指末梢血2.2 标本要求:2.2.1 抗凝剂采用EDTA K2抗凝2.2.2 用手指末梢血作白细胞检验时,最少样品量为200ul,如手指有冻疮,则主张采用耳垂血。

3. 标本储存:2小时内完成检验,室温放置下不超过8小时,4-8℃保存不超过48小时。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5. 标本拒收标准:污染,凝固标本不能作测定6.试剂6.1试剂名称:sysmex血细胞分析试剂6.2 生产厂家:希森美康株式会社6.3 试剂组成试剂1:嗜碱细胞溶血素试剂2:嗜碱细胞溶血素试剂3:白细胞分类染液试剂4:稀释液6.4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储存温度为5-30℃,有效期为一年,开封后的使用期限为60天。

7. 仪器设备7.1 仪器名称:sysmex血细胞分析仪7.2 仪器厂家:日本sysmex株式会社7.3 仪器型号:XT-2000i8. 操作步骤8.1 手工模式:8.1.1 上下颠倒试管将内容物充分混匀。

8.1.2 轻轻取下盖子,防止血液溅出。

8.1.3 将试管正确放入手工吸引管,吸引管浸入样品。

8.1.4 按start键,样品开始吸取。

8.1.5 当ready led 暗(并发出两声短音)移开试管。

8.1.6 当ready led再次亮起时,准备下一个样品,重复上述步骤。

8.2 进样器模式:8.2.1 将试管入试管架,将试管架放在进样器的右侧槽中,最多能入5个试管架。

8.2.2 单击sampler start键9. 结果的分析与判断:在仪器显示屏上将显示结果10. 质量控制10.1 三种质量控制品(高、中、低),分别对应三种靶值,做出来的质控品不能超出质控靶值的上下限范围,否则实验无效。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2)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联合应用
Bayer公司的的DVIA120型和2120型血细胞分析仪、 Sysmex公司的SF-3000型、迈瑞的BC-5500血细胞分析 仪均采用了该原理进行工作。
利用激光散射和过氧化物酶染色技术进行细胞分类。 利用光散射的原理计数血细胞,因细胞表面结构不同,在 不同角度上散射光有差别,有助于对白细胞的区分。
2006年 4 月深圳迈瑞 BC-5500推出之前,由于国内没有掌 握该类产品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因而在中国市场销售的 该类产品由国外品牌所垄断,价格都比较昂贵,导致该类 产品不能在中国医院临床检验中大范围推广应用,BC5500 的推出推动了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在国内的临床应 用,提高整个国内血液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水平。
熟悉联合检测型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原理,网织红 细胞检测原理,血红蛋白检测原理、仪器性能评价和 维护。
了解血细胞分析仪的分类、性能指标、常见故障和排 除及进展。
一、血细胞分析仪概述
血细胞分析仪(Blood cell analyzer,BCA)是指对一定 体积全血内血细胞异质性进行自动分析的临床检验常规仪器。 又称血细胞自动计数仪(ABCC)、血液学自动分析仪(AHA)。 ABCC代表早期的低档次BCA,AHA外延过大。
如何校准? 7、仪器的维护
标本的重要性
1、高档的仪器并不意味着结果一定可靠。 2、标本的采集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 压脉带的使用时间、抗凝剂的影响、真空管的使用、
血量的控制、标本放置的温度和时间、标本的混匀等 等。
检验报告的审核
1、当日质控是否在控。 2、比较报告各参数之间是否有矛盾。 3、注意观察多个测定标本相关参数是否有一致的系统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实验室血液分析中的室间质评项目的质评结果-医学技术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实验室血液分析中的室间质评项目的质评结果-医学技术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实验室血液分析中的室间质评项目的质评结果-医学技术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没有高质量的检验结果,就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目标就是检测结果的及时、准确、可靠,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检验数据。

血液分析是临床检验中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分析,影响因素众多。

目前,大部分临床实验室都有质量持续改进措施,但是在质量持续改进实施过程中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价工具,特别是血常规检验在目前无法溯源的情况下更是缺乏可靠的评价标准,只有严格控制每一步才会尽可能地让检测结果与疾病病程高度相关[1-2].现将该实验室血液分析中的室间质评项目(全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细胞形态学)的质评结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血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室间质评,外周血及骨髓涂片的彩图,并附以细胞的染色方法及相关结果选项的代码。

1.2仪器与试剂日本Sysmex XT2000i/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使用配套校准品。

每年对该科室所有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2次,性能评价1次,每日至少完成1次室内质控,保证仪器的精密度。

所有试剂均为原装配套。

1.3质评物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4方法1.4.1收到质控全血后按要求恢复室温、混匀,与临床样品同样的检测方式对每个批号质评物进行测定,检测结果按要求及时上报,由卫生部或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统计、计算成绩。

全血细胞计数项目,临床检验中心每次测评物分为5个批号,每年2次,其中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每个批号分别做8个项目,即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每个批号分别做4个项目(WBC、RBC、Hgb、PLT)。

血rt5分类

血rt5分类

血rt5分类
血RT5分类是一种用于临床检验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进行分类,以了解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比例是否正常。

具体来说,血RT5分类包括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两项指标。

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白细胞的绝对值,而分类计数则是将白细胞分为五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通过对这五类白细胞的比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病理情况。

在血RT5分类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常见于细菌感染、炎症等;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常见于病毒感染、淋巴瘤等;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常见于感染恢复期、血液病等;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常见于过敏、寄生虫感染等;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则可能是由于某些白血病等。

通过血RT5分类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例如,如果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说明患者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患者的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说明患者可能存在病毒感染,医生可能会给予抗病毒治疗。

总之,血RT5分类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SYSMEX五分类血液分析仪XT-2000i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

SYSMEX五分类血液分析仪XT-2000i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

XT-2000i报告单的组成
(一)2个直方图、4个散点图 (二) 30项数字结果: RBC、WBC、PLT、HGB、HCT、MCV、 MCH、MCHC、RDW-SD、RDW-CV、 MPV、PCT、PDW、P-LCR、NEU%/#、 MNON%/#、LYM%/#、EO%/#、BA%/#、 RET %/#, IRF, LFR, MFR, LFR
高荧光浓度
Blast原核细 胞, IG.未成 熟粒细胞
高荧光浓度
正常细胞
低荧光浓度
WBC分类-散点图(正常标本)
侧向荧光(RNA ,DNA)
单核
淋巴
中性 嗜酸
红细胞碎片
侧向散射光(内部结构)
分类-散点图(异常标本)
侧向荧光(RNA ,DNA)
异型淋巴
IG
淋巴
单核
中性
核左移
嗜酸
红细胞碎片
侧向散射光(内部结构)
XT-2000i
- 规格 参数 研究参数 处理速度: 检测模式:


标本量:
30项 2项(IG#,IG%) 80标本/小时 4种模式(CBC, CBC+DIFF CBC+RET,CBC+DIFF+RET 手动进样: 85 ul 自动穿刺: 150 ul 末梢血预稀释进样:40ul+160ul稀释液

谢谢各位!
追求新境界,创造新价值
RDW是两者鉴别的参考指标: 1、IDA患者RDW100%升高; 2、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基本正常
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
Uchida对1648例学生进行了各项指标的观察, 结果显示: MCV RDW 正常人 (89±4fl)(12.7 ± 0.7)% 隐性缺铁前期(89±4fl)(13.7 ± 0.7)% 隐性缺铁期 (86±6fl)(14.0 ±1.5)% IDA患者 79fl (15.6 ±1.7)%

分类血细胞分析的临床意义专家讲座

分类血细胞分析的临床意义专家讲座
• 增加:生理性 : 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 饭后、猛烈运动后、冷水浴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 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引发炎症、尿毒症、 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降低:病毒感染、伤寒 、副伤寒、黑热病、疟疾、 再障、极度严重感染、 X 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 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
分类血细胞分析的临床意义
第15页
3 、白细胞分类
• 中性粒细胞 ( N ) 0.50-0.70(50-70%) • 淋巴细胞 (L) 0.20-0.40(20.5-40%) • 单核细胞 (M) 0.03-0.07(3.0-11.7%) • 嗜酸性细胞 (E) 0.009-0.05(0.9-5%) • 嗜碱性细胞 (B) 0.002-0.01(0.2-1%)
多症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
分类血细胞分析的临床意义
第23页
9. பைடு நூலகம்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 320 -360g /l • 大于正常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再障 • 小于正常 : 缺铁性贫血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
分类血细胞分析的临床意义
第24页
分类血细胞分析的临床意义
第21页
7. 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 11.5%-15.5% • 反应红细胞大小不均程度指针,增大多见
于缺铁性贫血 , 营养不良性贫血
分类血细胞分析的临床意义
第22页
8.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 男 :80.0-94.0 • 女 :81.0-99.0 • 增大 : 急性溶血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减小 : 严重缺铁性贫血 ,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

医学药学缩写

医学药学缩写

A:体内药量(mg或μmo1)(药动学)。

Aa:在吸收部位有待于吸收的药量(mg或μmo1)(药动学)。

Ae:尿中累积原形药物排泄量(mg或μmo1)(药动学)。

Ael(m):已消除的代谢物的量(mg或μmo1)(药动学)。

AesS:在稳态下,一个给药间隔期间尿中累积原形药物排泄量(mg或μmo1)(药动学)。

Ae∞:单次给药后,至无穷大时间内尿中累积原形药物排泄量(mg或μmo1)(药动学)。

A(m):体内代谢物的量(mg或μmo1)(药动学)。

Amin:达到预期药物效应的所需最小药量(mg或μmo1)(药动学)。

AN,max::固定给药剂量和给药问隔,第N次给药后体内的最大药量(mg或μmo1)(药动学)。

AN,min:固定给药剂量和给药问隔,第N次给药后体内的最小药量(mg或μmo1)(药动学)。

AN,t:在第N次给药后的t时间点的体内药量(mg或μmo1)(药动学)。

ARE:单次给药质,有待从尿中排泄的药量(mg或μmo1)(药动学)。

ASSμ:在恒速静脉滴注时,.稳态时的体内药量(mg或μmo1)(药动学)。

ASS,AU: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期间的平均体内药量(mg或μmo1)(药动学)。

ASS,max:固定剂量,固定给药间隔,稳态时一个给药期间的最大和最小体内药量(mg或μmo1)(药动学)。

Ass,min:固定剂量,固定给药间隔,稳态时一个给药期间的最小体内药量(mg或μmo1)(药动学)。

Ass,t:在固定剂量和给药间隔,稳态时一个给药剂量后t时间点的体内药量(mg或μmo1)(药动学)。

AUC:血浆药物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它代表一次用药后的吸收总量,反映药物的吸收程度。

(mg?h/L或μmo1/L?h)(药动学)。

AUCb:全血药物浓度一时问曲线…f===I面积(mg·h/L或μmo1/L·h)(药动学)。

AUC(m):血浆代谢物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mg·h/L或μmo1/L·h)(药动学)。

五分类血球仪检测原理

五分类血球仪检测原理

五分类血球仪检测原理MEK7222/8222 白细胞分类的测定原理MEK-7222/8222,计数原理是wbc/rbc/plt电阻法,分类是使白细胞通过鞘流进入鞘流池内,然后通过检测对白细胞照射时发生的散射光,对白细胞进行分类。

这些散射光,根据血细胞的容积、血细胞的复杂性(有无颗粒、核的构造等)的不同,光的强度和方向有所不同,因此,通过以激光直进方向和同方向小角度的散射光(以下称为Size)、激光直进方向和同方向大角度的散射光(以下成为Complexity)、与激光直进方向相对垂直的方向的散射光(以下称为Granularity)为参数的散点图,可以对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进行分类。

另外,Size表示血细胞的大小、Complexity表示血细胞的复杂度、Granularity表示血细胞的颗粒的程度。

这种方法提供了三个散射图,MAIN散点图 NE-EO散点图 MO-BA散点图Neutrophil Count(嗜中性白细胞) Lymphocyto Count(淋巴细胞) NEC LYC Monocyto Count(单核细胞) MOC Eosinophil Count(嗜酸性白细胞) EOC Basophil Count(嗜碱性白细胞) BAC 散点图有下列三种。

纵轴是Size、横轴是Complexity的散点图(以下称为S-C散点图);纵轴是Size、横轴是Granularity的单核细胞/嗜碱性白细胞分类用散点图(以下称为MO-BA分类用散点图);纵轴是Size、横轴是Granularity的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分类用散点图(以下称为NE-EO分类用散点图)。

淋巴细胞分布在S-C散点图的LY区域。

单核细胞及嗜碱性白细胞分布在S-C散点图的MO-BA区域。

进一步展开到MO-BA分类用散点图时,则单核细胞分布在MO区域,嗜碱性白细胞分布在BA区域。

嗜中性白细胞及嗜酸性白细胞分布在S-C散点图的NE-EO区域,进一步展开到NE-EO分类用散点图时,嗜中性白细胞分布在NE区域,而嗜酸性白细胞分布在EO区域。

血细胞分析参数XS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血细胞分析参数XS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20~50×109/L时,可有轻度出血或手术后出 血
低于20×/L,可有严重出血 低于5×109/L,严重出血
血细胞分析参数XS的临床应用
第27页
血小板参数临床应用
血细胞分析参数XS的临床应用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判别PLT减低原因
骨髓增生功效良好,但外周血破坏过多疾病 MPV正常或增高:ITP,脾亢、SLE
RDW:反应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程度,与 MCV结合能够对贫血进行分类和判别诊疗
RDW-SD
RDW-CV
MCV RDW 分类 减低 正常 小细胞均一性 减低 增高 小细胞不均一性 正常 正常 正细胞均一性
正常 增高 增高 正常 增高 增高
正细胞不均一性 大细胞均一性 大细胞不均一性
判别诊疗
轻型β-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HbH病 慢性病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 骨髓纤维化、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MDS 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血细胞分析参数XS的临床应用
第8页
缺铁性贫血
轻型时为正细胞正色素,即MCV,MCH,MCHC正常; 严重时为经典小细胞低色素
判别诊疗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RDW: β-地中海贫血也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贫 血,但RDW正常 巨幼细胞贫血 缺铁性贫血同时缺乏叶酸和VitB12,可合并巨幼 细胞贫血,此时有两种贫血特点 慢性病性贫血 Ret:铁剂治疗有效,Ret快速升高,常于一周 左右到达高峰,平均升高6%~8%,普通<6%, 为缺铁贫特殊表现
红细胞参数 白细胞参数 血小板参数
血细胞分析参数XS的临床应用
第24页
核酸荧光染色法—监测微小凝集PLT
基本原理: 血小板内α颗粒含有微量核酸, 而成熟红细胞无核酸。 新生都是大血小板。 血小板越大,核酸含量越高。

综合评价 Sysmex XT-20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五项主要指标性能

综合评价 Sysmex XT-20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五项主要指标性能

综合评价 Sysmex XT-20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五项主要指标性能曹小春【摘要】目的:综合评价希森美康(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五项主要检测指标性能。

方法对 XT-20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检测指标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PLT)等五项的空白计数、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准确度以及仪器间比对和 WBC 分类相关性等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XT-2000i 五项主要指标的空白计数符合厂家规定标准要求,批内精密度满足1/4美国临床检验修正法规(CLIA,88)标准要求,批间精密度满足1/3 CLIA,88标准要求,携带污染率符合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规定<1.00%标准的要求,线性相关性良好(r≥0.995),准确度和仪器间偏差百分比均满足 WS/T 406-2012标准要求,白细胞分类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相关性较好。

结论希森美康 XT-20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五项主要指标性能良好,测定数据准确可靠,能满足临床血液分析快速筛查需要。

能为疾病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依据。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ysmex (XT-2000i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five main per-formance index.Methods On XT-2000i full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to measure white blood cell (WBC),red blood cell (RBC),hemoglobin (HGB),red blood cell hematocrit (HCT)and platelet (PLT),five items such as blank count, precision,contamination rate,linear range,accuracy,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WBC classification and so on were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Results XT-2000i five main targets of blank cou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nufacturers standardrequirements,within batch precision meet 1/4 USA clinical testing correction (CLIA,88)standards,inter batch precision satisfies 1/3 CLIA,88 standard requirements,carryover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hematology Standard Committee (ICSH)provisions<1.00% standard requirements,th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good (r≥0.995),the er-ror percentage of accuracy and precision meet the WS/T 406-2012 standard requirements,the white blood cell classifica-tion results and artificial lens check result correlation better.Conclusion Sysmex XT-2000i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of the five major indicators of good performance,accurate and reliable data,can meet the clinical blood analysis rapid screening needs.It can provide real,accurate and reliable basis for the diagnosis,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of the dis-ease.【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5页(P2019-2023)【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五项指标;综合评价【作者】曹小春【作者单位】四川江油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江油 62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随着我国检验技术不断发展,实验室的各类检验仪器不断更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血液与运动
(一)填空题
1、血液是由和组成。

2、正常成人体液占体重的约占,分为和。

3、离心后的抗凝血,上层是,下层是。

4、血液的比重取决于,其粘滞性主要来自于的摩擦力。

5、正常成年人红细胞数,男性为,女性。

6.青春期后,男性的红细胞数比女性,主要是由于水平较高。

7.正常白细胞数目为,血小板数目为。

8.白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能释放组织胺和肝素的是,与机体特异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的是。

9.血型是依据的抗原特异性而走,临床意义较大的血型系统是和。

10.根据白细胞在光镜下将其分为和。

11.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将有粒白细胞分为、和
12.无颗粒细胞有和两种。

13.运动后外周血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和。

14.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有、和。

15.缺气或贫血时,肾脏产生的增多,主要促进增殖分化,从而促使红细胞生成增多。

(二)判断题
1.只要红细胞的比容值增大,血液运输O2和CO2的能力就增强,反之则减弱。

( ) 2.血浆蛋白除能维持血浆渗透压外,还具有缓冲血液酸碱度、参与机体免疫、运输和凝血作用。

( )
3.血液中的绝大多数无机盐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其功能是维持晶体渗透压,体液的酸碱平衡,组织细胞的兴奋性等。

( )
4.红细胞膜的表面积与红细胞体积的比值越大,其可塑性变形能力越小。

( )
5.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愈高,则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就愈强。

( )
6.血小板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故不属于血细胞。

( )
7.成人的各种血细胞起源于骨髓,成熟于骨髓。

( )
8.缺氧和雄性激素是刺激红细胞生成的重要因素。

( )
9.脾脏是破坏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的重要器官。

( )
10.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实质上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

( )
11.某人的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其血型一定是A型。

( )
12.在进行任何运动的开始阶段或短时间轻微的体力活动后,以及在赛前状态下,都可出现淋巴细胞增多的现象。

( )
13.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分子或颗粒的数目无关,而与分子或颗粒的大小有关。

( ) 14.流经肺泡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从肺泡内摄取的O2越多说明氧利用系数越大。

( ) 15.碳酸酐酶既能催化的生成,又能催化H2CO3的解离,其反应方向主要取决于PCO2的大小。

( )
16.静息状态下,静脉血的pH值大于动脉血的pH值。

( )
17.运动时氧利用系数高于安静时的氧利用系数。

()
18.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

()
19.运动时氧的利用率高于安静时的氧利用率。

()
20.在血液中,O2和CO2主要以化学结合的形式运输,因此,物理性溶解的作用并不大。

()(三)单选题
1.内环境稳态是指( )。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内液的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保持稳定。

D.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2.一个50kg体重的人,其血量为( )。

A. 4L B.2.5L C.5L D.3L
3.血浆的pH值稳定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缓冲对是( )。

A.Na2HPO4/NaH2PO4 B.NaHCO3/H2CO3C.蛋白质/蛋白质-Na D.KHCO3/H2CO3 4.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A.球蛋白 B.白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无机盐
5.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

A.葡萄糖 B.Na+和Cl- C.K+ D.白蛋白
6.血浆蛋白浓度下降可导致水肿,其原因是( )。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7.有关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与O2结合需酶催化 B.血红蛋白有运输O2和CO2的作用
C.血红蛋白有缓冲作用你 D.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作用消失
8.急性感染时,明显增多的白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
9.机体的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相同的是()。

A.Na+浓度 B.K+浓度 C.胶体渗透压 D.总渗透压
10.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
A.肾和肝 B.脾和肝 C.胸腺和骨髓 D。

肺和淋巴
11.剧烈运动时,下列血浆中下降的成分是()
A.乳酸 B.非蛋白氮 C.血浆蛋白 D.碱贮
12.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不与B型血的红细胞凝集,该人的血型为()
A.B型 B.AB型 C.A型 D.O型
13.血氧饱和度取决于()
A.红细胞比容 B.血液的温度 C.血红蛋白的含量 D.氧分压14.下列变化中可使血液氧离曲线右移的是()
A.CO2分压降低 B.温度降低 C.PH值升高 D.CO2分压升高
15.若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为15g %,血红蛋白达到60%的饱和度时,每100ml血液中的氧含量为()
A.20ml B.15ml C.12ml D.14ml
16.成年人的造血组织是( D )
A.肝脏 B.脾脏 C.胸腺 D.骨髓
17.关于比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液>红细胞>血浆 B.血液>血浆>红细胞
C.红细胞>血浆>血液 D.红细胞>血液>血浆
18.血小板含量明显减少时,皮肤下易产生瘀血,其原因是血小板()。

A.易粘附在血管内膜 B.使血管回缩出现障碍
C.聚集能力下降 D.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19.血浆中的碳酸氢盐主要在红细胞内生成是因为()
A.红细胞含有丰富的Hb B.红细胞含有丰富的碳酸酐酶
C.细胞膜上有特异性载体 D.血浆蛋白可抑制与CO2与水的反应
20.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主要是( )。

A.红细胞叠连增多 B.血小板的聚集
C.红细胞的凝集和溶解 D.血浆小出现纤维蛋白
21.静脉输人0.9%NaCl溶液可使( )。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血浆渗透压下降
C.红细胞体积变小 D.红细胞体积不变
22.最能反应内环境稳态的体液部分是( )。

A.细胞内液 B.淋巴液 C.血浆 D.尿液
(四)多选题
1、血清与血浆的区别点在于前者()
A、含有大量清蛋白
B、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C、缺乏纤维蛋白原
D、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2、红细胞消耗葡萄糖产生的能量用于()
A、供给细胞膜上Na+、K+泵的活动;
B、保持红细胞的双凹圆碟形
C、用于保持低铁血红蛋白不致被氧化;
D、用于结合和运输氧。

3、父母血型分别为A 型和B型,其子女的血型为()
A、A 型;
B、B型;
C、AB 型;
D、O 型。

4、血小板的功能有()
A、促进止血;
B、加速凝血;
C、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D、释放免疫物质。

5、正常人血液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是()
A、血液流动快;
B、血管内膜光滑平整;
C、纤维蛋白系统的溶解作用;
D、有抗凝物质存在。

6、O2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有()
A、溶解于血浆中;
B、与血浆蛋白结合;
C、与Hb 结合;
D、溶解于红细胞内。

7、促使红细胞释放氧的因素有()
A、Pco2升高;
B、pH值降低;
C、体温升高;
D、2,3-DPG 浓度升高。

8、影响血液粘滞性的因素有()
A、红细胞聚集的程度;
B、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
C、血流速度;
D、血浆蛋白的含量。

9、下列属于生理性止血过程的是()
A、血小板黏着与受损的血管壁;
B、血小板释放舒血管物质;
C、形成血凝块及血块会缩;
D、形成血小板止血拴。

10、关于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结合和携带氧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B、红细胞仅能够进行无氧代谢;
C、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蛋白质;
D、成熟的红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五)名词解释
1.贮存血量;
2.红细胞比容;
3.血型;4.渗透压;5.晶体渗透压;6.胶体渗透压;
7.血红蛋白氧容量;8.血红蛋白氧含量;9.血红蛋白氧饱和度;10.氧离曲线;11.氧用系数;12.波尔效应;13.碱贮备;14.体液;15.内环境;16.内环境稳态;17.缓冲对;18. 贫血
(六)简答题
1.简述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
2.简述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3.简述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4.简述止血的生理过程。

5.血液是如何运输氧气的?
6.血液是如何将CO2由组织运输到肺部的?
(七)论述题
1.试分析氧解离曲线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2.试述运动训练对血液的影响。

3.试分析血液和运动能力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