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

合集下载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

2023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冲击地压防治管理体系•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冲击地压现场管理与监测•冲击地压应急管理与处置目•冲击地压防治培训与演练•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修订录01冲击地压防治管理体系1冲击地压防治管理组织架构23由公司领导、安全监察、生产技术等部门组成,负责决策、协调和指导工作。

冲击地压防治领导组负责日常管理,组织协调各单位冲击地压防治工作。

冲击地压防治办公室负责技术研究、方案制定、监测预警等工作。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中心冲击地压防治职责分工公司主要负责人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生产技术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协同其他部门开展工作。

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

基层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保障工作效果。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流程方案制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冲击地压防治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和责任人。

监测预警利用监测系统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

实施治理按照方案采取治理措施,确保工作效果。

反馈调整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和调整,持续改进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

效果评估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02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采用国内外行业认可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标准,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监测、验收等环节的标准。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标准制定符合矿井实际情况的冲击地压防治规范,明确防治流程、技术要求和责任分工等。

防治规范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标准与规范预测预报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和设备,对矿井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预测和评估,确定危险等级和影响范围。

数据监测与分析安装监测设备,对矿井围岩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和预测冲击地压危险。

冲击地压预测与评估工程设计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和冲击地压危险评估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工程设计,包括巷道布置、支护方式、排水系统等设计。

施工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现场管理,确保防治工程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冲击地压是在土石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不仅会影响施工安全和质量,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有效防治冲击地压是土石方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的环节。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顺利推进工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

以下是对这些制度的汇编:一、冲击地压的定义冲击地压是指土石方工程中,由于土体与支撑结构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瞬间较大的地压力,从而引起地基变形和隧道坍塌等严重事故。

二、相关法律和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3、《地下工程施工安全规程》三、施工前的防范措施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和分析,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和工法。

2、按照工程环境和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3、对施工现场进行周密的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场地符合安全要求。

四、施工中的防范措施1、加强对土体变形及支撑结构的监测和测量,及时发现变形情况。

2、对施工现场进行随时的安全巡查,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存在安全隐患。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五、事故处理和处罚1、一旦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必须立即组织救援和处理,保障人员安全。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责任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依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人或单位进行处罚或追究其法律责任。

总结:冲击地压是土石方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风险问题,对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安全均有影响。

加强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施工和社会的安全和利益。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总则. (1)防治冲击地压综合治理制度 (2)(1)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 (2)(2)防冲工作办公会议制度 (6)(3)防冲巡回检查制度 (8)(4)微震事件分析处理制度 (9)(5)预警处置及效果检验制度 (10)(6)监测数据保存制度 (15)(7)监测数据分析制度 (17)(8)防冲信息报送及公布更新制度 (19)(9)防冲设计规划治理制度 (20)(10)防冲设施设计施工验收与归档制度 (21)(11)防冲例会制度 (23)(12)防冲隐患排查制度 (24)(13)冲击地压事故汇报和分析制度 (25)14)防冲工作安全目标及责任考核制度 (27)15)防冲治理工作组织协调制度 (30)16)防冲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33)17)防冲教育培训制度 (36)18)交接班治理制度 (38)19)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物料捆绑制度 (39)20)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躲炮制度 (43)21)冲击地压危险区限员治理制度 (45)22)卸压工程量化考核治理方法 (46)冲击地压防治综合治理制度(暂行)总则(一)为加强冲击地压防治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冲治理制度,提高矿井整体防冲水平,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综合治理制度。

(二)矿长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防冲的全面治理工作;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负责防冲的技术治理工作;副矿长依照防冲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合理组织矿井生产,协调各专业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防冲副总、防冲办主任在分管范围内负责落实责任。

(三)加强对综合治理制度中各项要求的实施和落实,确保能够长期有效的运作。

(四)本治理制度以《煤矿安全规程》、《神华集团冲击地压防治治理方法》等有关文件规定为依据,针对靖远煤业伊犁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雨田一号井煤矿具体情况进行编制。

本治理制度适用于靖远煤业伊犁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雨田一号井煤矿各科室相关干部及队伍。

防治冲击地压综合治理制度(1)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为切实加强防冲基础工作,对生产区域防治冲击地压提出预防处理措施,特制定本制度。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3篇)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3篇)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1.危险区域警示制度:即采掘工作面进入预测的防冲危险区域时,实行挂牌警示,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事项,落实相关防冲措施。

2.危险区域限员制度:即控制工作面及顺槽生产人数,悬挂危险区限员牌板,正常生产期间,回采工作面作业人员不得超过____人,综掘掘进工作面不得超过____人;危险区治理期间50m范围内不能超过____人,严禁人员在危险区顺槽内休息、停留,严禁从事与防治冲击地压无关的任何工作,工作面在沿空侧端头割煤期间,严禁除煤机司机外的其他人员停留。

3.封闭管理制度:即对经检测分析具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进行封闭管理,除解危检测人员外,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在150m以外设置拉线挂警戒牌。

4.危险区准入制度:即进入封闭区需要逐级请示,执行“准入证”制度,特殊情况下必须由矿总工程师批准。

冲击危险工作面有扰动工序(割煤、放煤、移架)后____个小时根据冲击危险监测情况限时准入。

5.双危制度:即通过资料分析研究,确定工作面危险时段、危险区域;对危险时段、危险区域不得安排其他工作,进行重点防冲卸压治理。

6.停采制度:工作面出现局部冲击危险时,工作面停采进行卸压治理,危险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7.其他规定(1)实施解危时,必须编制专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审批。

解危后,以钻屑法为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效果检测,确认危险解除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

(2)解危主要采用钻孔卸压、爆破卸压,也可视情况采用强制放顶、断顶(底)、煤层注水等方法。

(3)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时,必须有防止诱发孔内冲击伤人的专项安全措施。

(4)冲击地压煤层采用煤层爆破处理措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超前松动爆破、卸压爆破方法,消除冲击地压危险。

(5)在冲击危险区域作业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冲击地压发生的征兆及应急措施,发现异常立即撤出或躲到安全地点避灾。

(6)检测及解危人员应时刻注意围岩动态变化情况,发现有冲击征兆时,必须及时通知现场人员撤出危险区域,并设好警戒,同时将情况向矿调度室汇报。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规定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规定

撞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为加强企业的撞击地压防治工作,保障员工生命资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提出以下规定,以规范撞击地压防治工作。

第二章撞击地压防治责任第一条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具有最高决策权限和管理权,负责撞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确保撞击地压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条撞击地压防治专职人员企业应配备专职撞击地压防治人员,负责订立和完善撞击地压防治计划、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及时处理撞击地压事故,并参加相关培训和技术沟通。

第三章撞击地压防治计划第三条撞击地压防治计划编制企业应依据生产实际情况,订立撞击地压防治计划,包含撞击地压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安全教育培训等内容,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第四条撞击地压防治方案订立依据撞击地压防治计划的要求,企业应订立认真的撞击地压防治方案,包含针对不同工作区域的具体防治措施、工作流程和安全措施等。

第四章撞击地压防治措施第五条地质勘探企业在进行施工前,应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取得地质情况,并依据勘探结果合理规划工作区域,减少地质风险。

第六条支护设施企业应依据勘探结果和撞击地压风险评估,合理设置支护设施,包含钢支撑、锚杆、锚网等,确保工作区域的稳定和安全。

第七条检测监测企业应建立撞击地压的实时检测系统,对工作区域的地质变动和地压情况进行监测,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八条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定期组织撞击地压防治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九条应急预案企业应订立撞击地压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在发生撞击地压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救援。

第五章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第十条监督检查企业应建立健全撞击地压防治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检查情况和整改措施。

第十一条责任追究对于未依照规定执行撞击地压防治措施,导致事故发生的,企业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并及时采取挽救措施,确保仿佛事故不再发生。

冲击地压防治汇编

冲击地压防治汇编

冲击地压防治汇编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XXXX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XXXX2016年7月XXXX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审批:目录总则为加强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冲管理,提高矿井整体防冲水平,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等规程、规定相关要求,按照上级有关防治冲击地压工作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综合管理制度。

本制度是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规章和依据,全矿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防治冲击地压领导小组机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搞好矿井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等规程、规定相关要求,按照上级有关防治冲击地压工作文件精神,特成立防治冲击地压(以下简称“防冲”)机构。

具体安排如下:一、组织机构1、成立防冲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建立防冲专门机构矿设立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简称防冲办),配备8名专职管理人员;XX任防治冲击地压机构负责人,具体负责防治冲击地压工作的日常管理。

成立专职防治冲击地压队伍(简称防冲队),队长:XX,队员:38名;防冲队长负责防冲工作的管理协调,防冲队主要负责矿井冲击地压危险区的解危实施。

二、防冲领导小组的职责:1、矿长全面负责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指导制定冲击地压防治的总体方案,协调防冲工作;负责冲击地压现场防治、技术研究等重大项目人、财、物的落实。

2、总工程师在矿长领导下负责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工作,负责组织制定防冲设计、技术方案、年度防冲计划和中、长远防治规划,分析划定矿井冲击危险等级及冲击危险范围;审批和评价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监督现场落实措施,研究矿井冲击机理及总结冲击地压规律。

3、生产矿长负责协调防冲措施的落实,负责组织落实防冲工作所需的人、材、物;根据防冲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合理组织矿井生产,协调各专业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参与组织各类冲击地压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地压是指由于地下水位下降、采矿、爆炸等原因,使得地表下的土层产生压力而引发的地面坍塌事故。

冲击地压是以冲击活动为特征的地面坍塌形式,具有突然、猛烈、破坏性强等特点。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要建立健全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

一、民事赔偿制度1、规定:立法部门应制定相关保护规定并由具有法律效力的机构颁布,对冲击地压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人身伤亡等进行赔偿。

2、范围:适用于因冲击地压事故引起的财产损失、人身伤亡等情况的法律赔偿。

3、主体:根据各当事人的证据、资料等实际情况确定是地质行业主管部门、矿山企业、相关单位或个人等参与民事赔偿的主体。

4、责任:按照事故的责任分配原则,将产生事故的原因分配到相应的主体上,同时,对于没有责任的受害者和受害方,应采取合理、公正的方式进行处理。

5、程序:冲击地压事故赔偿需要对受害者进行现场调查和勘察、物证鉴定、权属确认等程序,以确定赔偿标准和范围。

6、实施: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运用赔偿制度的原则,保证公平公正,赔偿须得到赔偿人的同意。

二、土地管理制度1、利益调整:在冲击地压事故预防及治理中,土地管理部门应实行调整方案,保证受害公民及单位的合法权益得到重视。

2、土地用途改变:将太古时期及历史文化遗址、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土地、有高风险的煤炭矿山控制区等纳入禁止农业开发、禁止建设等,并放宽条件进行保留。

3、用地保护:对于冲击地压风险较高或严重危害的重大建设项目,应给予特别保护,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备选方案。

三、地下水管理制度1、严格管理:执行《地下水管理条例》,制定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专项方案,加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调控和保护工作。

2、禁止违规:禁止未经准许对局部地下水开采,严禁未经批准进行大面积、高位的地下水开采。

3、加强监管:加强对地下水的监管力度,对开采、用水进行全面监测,加强对水文环境的动态监测。

四、矿山管理制度1、矿山规划:严格执行矿山规划程序,对矿区的开拓和发展进行全程管理、全面规划,保障在开发过程中不影响周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稳定。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大全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大全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大全目录一、总则 (2)二、组织与职责 (3)2.1 管理机构设置 (4)2.2 职责分工 (6)2.3 协调机制 (7)三、监测与预警 (8)3.1 监测网络建设 (9)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11)3.3 预警等级划分 (11)3.4 预警响应措施 (12)四、防治技术与措施 (13)4.1 防治技术选择 (14)4.2 施工工艺要求 (15)4.3 工程措施设计 (16)4.4 安全防护措施 (18)五、培训与教育 (19)5.1 培训内容 (20)5.2 培训方式 (21)5.3 教育普及 (22)六、监督检查 (23)6.1 监督检查计划 (24)6.2 监督检查实施 (26)6.3 监督检查结果处理 (27)七、应急管理 (28)7.1 应急预案制定 (29)7.2 应急资源储备 (31)7.3 应急演练 (32)7.4 应急处置 (33)八、考核与奖惩 (34)8.1 考核体系建立 (35)8.2 考核方法与标准 (36)8.3 奖励与惩罚措施 (38)一、总则为了加强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矿井生产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矿范围内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冲击地压隐患排查、监测预警、防治措施落实、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管理。

本矿成立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

本矿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本矿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冲击地压防治相关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本矿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应用先进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和装备,提高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本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组织与职责为有效防治冲击地压,应成立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监督防治工作。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防治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2. 区域先行、局部跟进、分区管理、分类防治的原则;3. 科学防治、技术领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1)研究制定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规划和措施;(2)组织实施冲击地压防治工作;(3)监督检查冲击地压防治工作;(4)协调解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 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防治措施1. 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1)建立健全冲击地压预测预报体系,及时掌握矿井冲击地压动态;(2)根据预测预报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 区域防治:(1)合理优化矿井布局,采用小煤柱掘送巷道、开采底板解放层等措施;(2)使用SOS微震监测系统进行全矿监测,分析微震反演等数据,确保区域防治效果。

3. 局部防治:(1)加强巷道支护,控制工作面推进速度;(2)加强施工卸压钻孔、煤体注水等措施;(3)使用KJ550-2和KJ743应力在线监测系统,采取各项卸压措施,确保局部防治效果。

4. 安全教育培训:(1)定期对职工进行冲击地压防治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2)对新入职职工进行冲击地压防治知识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安全防护能力。

五、监督检查1. 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全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 各部门、各单位要定期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奖惩1. 对在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违反冲击地压防治规定,造成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冲击地压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冲击地压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冲击地压防治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

2. 严密监控,及时预警。

建立健全冲击地压监测预警体系,对冲击地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预警,确保安全。

3. 科学防治,技术创新。

积极引进、推广先进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4. 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明确各级人员责任,严格执行奖惩制度,确保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三、冲击地压防治职责1. 矿长对本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2. 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制定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

3.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4. 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指导现场施工。

5. 采掘区队负责执行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确保现场安全。

四、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1. 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与危险等级划分。

根据煤层地质条件、开采深度、构造应力等因素,对矿井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划分危险等级。

2. 监测预警。

采用微震监测、钻屑法监测等方法,对矿井冲击地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预警。

3. 防治技术。

根据冲击地压危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卸压、加固、支护、留设保护煤柱等。

4. 效果检验。

对防治措施实施效果进行检验,确保防治效果。

5. 安全防护。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制定冲击地压避灾路线,确保人员安全。

五、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要求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全体员工对冲击地压防治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2. 定期培训。

对从业人员进行冲击地压防治知识培训,提高防治技能。

3.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4. 强化监督检查。

对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确保防治工作质量。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

XXXX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XXXX2016年7月XXXX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审批:目录总则 (1)防治冲击地压领导小组机构 (2)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岗位责任制 (8)冲击地压防治管理流程 (10)防冲办公室例会制度 (12)防冲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16)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 (18)防冲设计规划管理制度 (21)冲击地压管理定期检查、验收制度 (22)冲击地压档案管理及事故汇报制度 (25)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 (26)冲击危险区域超前排查、评估制度 (28)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制度 (31)交接班管理制度 (33)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制度 (34)防冲教育培训制度 (36)冲击地压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井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则为加强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冲管理,提高矿井整体防冲水平,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等规程、规定相关要求,按照上级有关防治冲击地压工作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综合管理制度。

本制度是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规章和依据,全矿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防治冲击地压领导小组机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搞好矿井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等规程、规定相关要求,按照上级有关防治冲击地压工作文件精神,特成立防治冲击地压(以下简称“防冲”)机构。

具体安排如下:一、组织机构1、成立防冲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建立防冲专门机构矿设立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简称防冲办),配备8名专职管理人员;XX任防治冲击地压机构负责人,具体负责防治冲击地压工作的日常管理。

成立专职防治冲击地压队伍(简称防冲队),队长:XX,队员:38名;防冲队长负责防冲工作的管理协调,防冲队主要负责矿井冲击地压危险区的解危实施。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目录一、总则 (1)二、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 (2)(一)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安全责任制 (2)(二)冲击地压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 (7)(三)防冲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19)(四)冲击地压监测预测预报制度 (20)(五)防冲设计规划管理制度 (25)(六)防冲设计规划管理制度 (29)(七)防冲巡回检查制度 (30)(八)微震事件分析处理制度 (32)(九)预警处置及效果检验制度 (33)(十)监测数据保存制度 (38)(十一)监测数据分析制度 (40)(十二)防冲信息报送及发布更新制度 (43)(十三)防冲设施设计施工验收与归档制度 (44)(十四)防冲例会制度 (46)(十五)防冲隐患排查制度 (48)(十六)冲击地压事故汇报和分析制度 (49)(十七)防冲工作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51)(十八)防冲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制度 (55)(十九)防冲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58)(二十)防冲教育培训制度 (62)(二十一)交接班管理制度 (65)(二十二)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物料捆绑制度 (66)(二十三)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躲炮制度 (70)(二十四)冲击地压危险区限员管理制度 (72)(二十五)卸压工程量化考核管理办法 (74)三、附则 (79)(一)本制度未尽事项,按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79)(二)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79)(三)本制度解释权属***矿业有限公司冲击地压办公室。

(79)陕西******矿业有限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一、总则(一)依据公司委托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全检测中心鉴定报告:***矿井4煤及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弱冲击倾向性。

(二)为适应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健全防冲管理工作制度,使防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流程化,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特制定本综合管理制度(三)公司总经理(矿长)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防冲的全面管理工作;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负责防冲的技术管理工作;公司副经理(副矿长)根据防冲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合理组织矿井生产,协调各专业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防冲副总、防冲办负责人在分管范围内负责落实责任。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文(4篇)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文(4篇)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是指存在地质灾害、地震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区域。

第四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应遵循科学评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责任应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六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第二章管理措施第七条对于已经确定的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应按照管理责任划分为一般管理区域和重点管理区域。

第八条一般管理区域的管理措施如下:(一)在入口处设置告示牌,明确警示标识和文案,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二)加强巡逻,在重要节点设置专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处理;(三)禁止人员随意进入,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工作流程。

第九条重点管理区域的管理措施如下:(一)在入口处设置警示标识和文案,明确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二)加强巡查,每日至少进行一次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三)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围栏、警示线等;(四)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处置流程。

(五)进行定期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风险。

第三章管理责任第十一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责任由相关单位和个人承担。

第十二条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和工作职责。

第十三条相关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管理岗位,落实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

第十五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及时报告和处理问题。

第十六条个人在进入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时,应严格遵守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要求,不得擅自闯入。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一、引言冲击地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给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和管理冲击地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进行汇编和总结,旨在提高冲击地压防治的效果和管理水平。

二、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概述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地质灾害预防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确保工程建设和居民生活的安全进行的管理措施。

这些管理制度包括了预防、监测、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规定,以全面提高冲击地压防治的能力。

三、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主要内容1.冲击地压预防制度:包括对潜在危险地区的识别、评估和监测,制定应对方案和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危险区域的管控和警示等内容。

2.冲击地压监测制度:建立监测网络,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潜在危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压预兆,提高预警能力和效果。

3.冲击地压处置应急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工作。

4.冲击地压综合治理工程管理制度:对于发生地压灾害的区域,制定相应的治理工程方案,实施综合治理,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四、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的责任分工1.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和颁布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加强对危险区域的监管和管理,以及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2.专业机构:负责地压预警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意见,对危险地区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理规划。

3.居民群众:应加强对冲击地压防治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地压防治工作,保护自身安全和财产。

五、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1.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地压灾害,科学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灵活应对,提高管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2.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高冲击地压预警监测能力,实现对危险地区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3.加强对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和群众的知识水平和应对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汇编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汇编

关于印发《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的通知各单位:为适应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健全防冲管理工作制度,使防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流程化,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规定(试行)》、《山东能源肥矿集团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公司2017年9月28日**集团**公司2017年9月30日印发附件**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目录一、微震系统分析处理制度...................................................... - 5 -二、应力监测系统预警汇报制度 .............................................. - 6 -三、冲击危险性预测分析制度 .................................................. - 6 -五、监测系统巡回检查制度...................................................... - 9 -六、预测预报制度...................................................................... - 9 -七、监测设备故障处理制度.................................................... - 12 -八、预警处置及效果检验制度 ................................................ - 13 -九、措施效果检验评价制度.................................................... - 14 -十、信息报送及发布更新制度 ................................................ - 17 - 十一、设计规划管理制度........................................................ - 17 - 十二、设施设计施工验收与归档制度 .................................... - 19 - 十三、例会制度........................................................................ - 20 - 十四、隐患排查制度................................................................ - 22 - 十五、事故分析和汇报制度.................................................... - 23 - 十六、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 - 24 - 十七、工作组织协调制度........................................................ - 26 - 十八、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 27 -十九、教育培训制度................................................................ - 28 - 二十、冲击危险区域交接班管理制度 .................................... - 30 - 二十一、设备、物料生根制度 ................................................ - 31 - 二十二、躲炮制度.................................................................... - 34 - 二十三、人员准入和管控制度 ................................................ - 34 - 二十四、工程量化考核制度.................................................... - 36 - 二十五、技术措施编制审查制度 ............................................ - 38 - 二十六、技术管理制度............................................................ - 40 - 二十七、技术责任追究制度.................................................... - 41 - 附图1: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流程图 ......................................... - 43 - 附图2:措施编制工作流程图 ................................................. - 44 - 附图3:措施补充/修订工作流程图........................................ - 45 - 附图4:日巡查工作流程图..................................................... - 46 - 附图5:数据资料分析流程图 ................................................. - 47 - 附图6:危险信息处置流程图 ................................................. - 48 - 附图7:冲击地压治理工作流程图 ......................................... - 49 - 附图8:设备移撤处置流程图 ................................................. - 50 - 附图9:网上发布信息工作流程图 ......................................... - 51 - 附图10:技术措施落实工作流程图 ....................................... - 52 -一、微震系统分析处理制度第一条监屏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发生微震事件时立即处理数据,完成微震事件定位后,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能量等信息情况。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汇编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汇编

关于印发《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的通知各单位:为适应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健全防冲管理工作制度,使防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流程化,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规定(试行)沢《山东能源肥矿集团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b5E2RGbCAP附件:**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公司2017年9月28日**集团**公司2017年9月30日印发附件**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目录一、微震系统分析处理制度 .................. .... - 5 - p1EanqFDPw二、应力监测系统预警汇报制度 .............. ..... - 6 -DXDiTa9E3d三、冲击危险性预测分析制度 ................ .... - 6 - RTCrpUDGiT五、监测系统巡回检查制度 ................. ..... - 9 -5PCzVD7HxA六、预测预报制度....................... ........ - 9 - jLBHrnAILg七、监测设备故障处理制度 ....................... - 12 - xHAQX74J0X八、预警处置及效果检验制度 ...................... - 13 -LDAYtRyKfE九、措施效果检验评价制度 ........................ - 15 -Zzz6ZB2Ltk十、信息报送及发布更新制度 ...................... - 17 -dvzfvkwMI1十一、设计规划管理制度 .......................... - 18 -rqyn14ZNXI 十二、设施设计施工验收与归档制度 ................ - 19 -EmxvxOtOco 十三、例会制度................................. - 20 - SixE2yXPq5 十四、隐患排查制度............................. - 22 - 6ewMyirQFL 十五、事故分析和汇报制度 ....................... - 23 - kavU42VRUs 十六、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 - 24 -y6v3ALoS89十七、工作组织协调制度 ......................... - 26 - M2ub6vSTnP 十八、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 - 28 - 0YujCfmUCw 十九、教育培训制度.............................. - 29 - eUts8ZQVRd 二十、冲击危险区域交接班管理制度 ................ - 31 -sQsAEJkW5T 二十一、设备、物料生根制度 ...................... - 32 - GMsIasNXkA 二十二、躲炮制度................................ - 34 - TIrRGchYzg 二十三、人员准入和管控制度 ...................... - 35 -7EqZcWLZNX 二十四、工程量化考核制度 ........................ - 36 - lzq7IGf02E 二十五、技术措施编制审查制度 .................... - 39 -zvpgeqJ1hk二十六、技术管理制度 ............................ - 41 -NrpoJac3v1二十七、技术责任追究制度 ........................ - 42 - 1nowfTG4KI 附图1: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流程图.................. - 44 -fjnFLDa5Zo 附图2:措施编制工作流程图...................... - 45 -tfnNhnE6e5附图3:措施补充/修订工作流程图................. - 46 -HbmVN777sL 附图4:日巡查工作流程图........................ - 47 -V7l4jRB8Hs 附图5:数据资料分析流程图...................... - 49 -83lcPA59W9附图6:危险信息处置流程图...................... - 50 - mZkklkzaaP 附图7:冲击地压治理工作流程图.................. - 51 -AVktR43bpw 附图8:设备移撤处置流程图...................... - 52 -ORjBnOwcEd 附图9:网上发布信息工作流程图.................. - 53 - 2MiJTy0dTT 附图10:技术措施落实工作流程图.................... 54gIiSpiue7A、微震系统分析处理制度第一条监屏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发生微震事件时立即处理数据,完成微震事件定位后,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能量等信息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编)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制度汇编XXXX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XXXX2016年7月XXXX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审批:目录总则1防治冲击地压领导小组机构2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岗位责任制6冲击地压防治管理流程7防冲办公室例会制度8防冲安全投入保障制度9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10防冲设计规划管理制度12冲击地压管理定期检查、验收制度13冲击地压档案管理及事故汇报制度15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管理制度16冲击危险区域超前排查、评估制度17冲击地压隐患排查制度19交接班管理制度21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制度22防冲教育培训制度24冲击地压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6矿井冲击地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1总则为加强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冲管理,提高矿井整体防冲水平,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等规程、规定相关要求,按照上级有关防治冲击地压工作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综合管理制度。

本制度是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规章和依据,全矿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防治冲击地压领导小组机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搞好矿井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等规程、规定相关要求,按照上级有关防治冲击地压工作文件精神,特成立防治冲击地压(以下简称“防冲”)机构。

具体安排如下:一、组织机构1、成立防冲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建立防冲专门机构矿设立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简称防冲办),配备8名专职管理人员;XX任防治冲击地压机构负责人,具体负责防治冲击地压工作的日常管理。

成立专职防治冲击地压队伍(简称防冲队),队长:XX,队员:38名;防冲队长负责防冲工作的管理协调,防冲队主要负责矿井冲击地压危险区的解危实施。

二、防冲领导小组的职责:1、矿长全面负责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指导制定冲击地压防治的总体方案,协调防冲工作;负责冲击地压现场防治、技术研究等重大项目人、财、物的落实。

2、总工程师在矿长领导下负责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工作,负责组织制定防冲设计、技术方案、年度防冲计划和中、长远防治规划,分析划定矿井冲击危险等级及冲击危险范围;审批和评价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监督现场落实措施,研究矿井冲击机理及总结冲击地压规律。

3、生产矿长负责协调防冲措施的落实,负责组织落实防冲工作所需的人、材、物;根据防冲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合理组织矿井生产,协调各专业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参与组织各类冲击地压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

4、安全矿长负责监督检查冲击危险区域的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督促安通科做好冲击地压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和矿井的通风管理工作;组织各类冲击地压事故的调查分析,并落实相应责任。

5、机电矿长负责监督检查机电管理方面防冲措施的落实;组织机电科完善矿井供电系统,做好有关机电方面防治冲击地压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

6、防冲副总: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防冲技术工作直接负责,负责研究制定防冲方案及防冲措施;具体确定冲击危险程度及范围;研究确定各项措施的技术参数及操作工艺并不断修改完善;研究冲击地压发生的规律及机理;负责冲击危险的预测预报及治理措施的落实。

7、生产科:是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的业务部门,负责审批分管范围内的防冲措施、防冲方案,指导防冲机构进行矿井冲击危险的预测预报及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指导、考核各项防冲措施的现场落实。

8、安通科:负责冲击地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矿井在矿压上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按照管理权限对防冲措施、技术报告进行认真审核批复,督促检查措施的落实兑现,对防冲措施不能在现场落实兑现的采掘工作面停止生产;负责冲击地压危险区域“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

9、机电科:对输电线路、接地、防雷设施等进行检测并定期巡查,对达不到要求的要立即整改;负责在机电管理中落实各项防治冲击地压措施;负责对有关机电方面防治冲击地压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负责冲击地压发生后恢复供电工作措施的审查及组织实施。

10、生产调度室:负责防冲区域各项防冲措施施工的协调和落实;负责冲击地压灾害抢险救灾调度指挥和组织恢复生产工作。

11、经营办公室:备全防冲工作所需用的各种物资、材料、工具、用具,并设专人管理,存放在专用库房内,以备急用。

12、设备科:负责井下相关防冲专用设备的日常检查、管理工作;对在井下损坏的防冲设备督促有关单位及时上井并维修。

13、防冲队:对判定的危险区域实施解危措施,执行相关的防护和应急规定。

在没有冲击地压防治任务时,防冲队由生产科管理从事其他工作。

14、其它各基层队:负责本单位的人、财、物及防冲措施的落实,负责本单位冲击地压培训工作的落实,并根据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组织本单位生产及应急避险规定等。

三、工作要求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矿井防冲工作的重要性,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真正把防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狠抓防冲工作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2、各单位要顾全大局,密切配合,服从指挥,一旦发生险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度集合,确保矿井的安全,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3、发生事故的通知办法①受灾区的区、队长或班长、组长用最近的电话向矿调度室汇报。

②矿调度值班矿领导,根据灾害情况,立即通知可能受灾害波及的人员迅速撤退,并将事故立即通知矿救护队做好救灾准备。

③当事故需要组织必要人员时,矿调度室立即通知有关人员。

本规定自2016年7月6日起执行。

2016年7月6日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岗位责任制1、矿长:全面负责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召开专门会议听取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指导矿井防冲的总体方案,协调落实防冲所需的人、财、物。

2、总工程师:在矿长领导下负责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工作。

负责组织制定矿井防冲总体设计、技术方案和中、长远规划,分析划定矿井冲击危险等级及冲击危险范围;审批和评价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审批矿井防冲技术措施;监督现场落实措施,研究矿井冲击机理及总结冲击地压规律。

3、分管副矿长:对分管范围内的防冲工作直接负责,组织落实分管范围内的防冲及解危工作,根据防冲措施组织生产。

对严重冲击危险区组织专业人员现场盯岗。

4、防冲副总: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防冲技术工作直接负责,负责研究制定防冲方案及防冲措施;具体确定冲击危险程度及范围;研究确定各项措施的技术参数及操作工艺并不断修改完善;研究冲击地压发生的规律及机理;负责冲击危险的预测预报及治理措施的落实。

5、其他有关副总:在总工程师领导下对分管范围内的防冲技术工作直接负责,负责组织分管业务范围内日常防冲措施、计划的落实、实施及平衡本系统内的有关防治冲击地压工作;负责组织分管单位防冲的培训教育工作;矿井发生破坏性冲击地压后,协助矿长进行抗灾救援工作及灾后的恢复工作,并保证抢救措施的可靠,避免二次灾害发生。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流程为加强矿井冲击地压管理,增强广大职工冲击地压防范意识,规范发生压力显现、冲击地压现象情况汇报程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矿井实现安全目标,特制定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管理流程。

1、圈定危险区域每年末根据矿下年度生产接续情况,防冲办编制年度防冲计划,报总工程师、矿长批复后矿按计划实施。

每月进行月度冲击地压隐患排查,防冲办负责编制冲击地压防治方案落实治理措施。

2、落实防冲措施防冲办编制防冲措施,报总工程师及相关科室审批,措施批准后下发区队具体实施。

3、防冲效果检验防冲办负责监测冲击地压隐患的治理情况。

当检测存在冲击地压危险时报矿领导小组。

防冲办编制解危措施,报总工程师审批。

解危措施由防冲队负责实施,解危后必须进行检测,如果检测仍有异常,必须再次实施解危措施,直至检测正常。

4、防冲工作小结每个冲击地压隐患地点工程结束后,由防冲办组织进行总结分析。

防冲办公室例会制度为加强防冲办公室日常业务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防冲办公室坚持每月例会制。

2、防冲办月例会由防冲办主任或工程师主持,主要内容为:学习贯彻上级有关防冲工作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定、批示;总结本周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安排下周工作。

3、对现场存在的防冲问题和隐患进行探讨分析,制定解决方案。

4、防冲办建立例会记录,对会议内容进行记录。

5、防冲办人员应按时参加,特殊情况下请假。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冲击地压“可防、可控、可治”防治理念,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文件,制定本制度。

1、安全工作目标:(1)杜绝冲击地压引起的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杜绝重大非人身事故的发生。

(2)杜绝因防冲措施不落实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3)实现工作面合理布局,安全开采。

(4)通过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措施努力使冲击地压少发生,有计划诱导发生和即使发生也不伤人的防治目标。

2、考核内容要求:(1)为保证各项防冲设计及措施执行到位,成立防治冲击地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矿井冲击地压管理责任人。

(2)矿长是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防冲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总工程师对防冲工作负技术管理责任;其他分管副矿长负责落实分管范围内的防冲工作。

防冲办负责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的具体工作。

(3)在新工人上岗前和进入冲击地压区域工作时,安检科应组织学习冲击地压知识及应急救援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

(4)建立健全月冲击地压防治会议制度,所有会议应有记录。

(5)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一次冲击地压防治例会,总结一月来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安排下一步防冲工作。

(6)冲击地压采掘工作面过特殊地段、重点区域及采掘关键期间,防冲办必须编制防冲专项措施,并认真审批、施工区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

(7)按冲击地压管理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制度。

合理进行劳动组织,严格限定作业人员数量,每班作业人数必须在防冲专项措施中明确规定(防冲办应依据冲击地压危险等级、巷道布置情况、逃生通道数量、作业工程需求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后,确定具体进入工作面人数)。

(8)受冲击地压威胁的采掘工作面放炮期间人员必须撤至工作面300米范围以外的安全地点,躲炮时间不得少于30min。

(9)防冲区域安全通道必须悬挂避灾路线指示牌,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熟知避灾路线,达到发生事故有序撤离。

(10)防冲区域内现场物料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捆绑管理,大件设备捆绑管理(如皮带架、开关、支护材料、木料等)、小件物料装箱管理(如钻杆、机械构件、机械配件等)。

防冲安全投入保障制度为保证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顺利实施,制定本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