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维、语言及文化对比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英汉互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存在显著差异,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并分析如何在翻译中妥善处理这些差异。
一、语言习惯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句子构造和表达习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英语注重形式逻辑,句子结构严谨,常使用长句和复合句;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句子简短明了,多使用并列结构和流水句。
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调整句子结构,以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化为独立句或者前置修饰语,以确保译文的流畅和自然。
二、词汇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些在英语中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在汉语中可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反之亦然。
在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选择恰当的译文,避免误解和歧义。
例如,“dragon”在英语中通常代表着邪恶和凶猛,而在汉语中则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认知,以避免产生误解。
三、习语与俚语翻译习语和俚语是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它们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些表达在直译时往往难以传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对习语和俚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找出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对应表达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情感色彩。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律美感,以使译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更注重逻辑分析和形式推理,而汉语国家的人们则更注重整体思维和直观感悟。
这种差异在翻译中表现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思维习惯,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6 英汉思维文化对比
英汉思维差异比较 4
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西方人面对未来,中国
人面对过去) Look forward to 回顾以前 vs. look back on:想想以后,
• ---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 • ---All the dates mentioned in the paper have been moved back in time. • ---After you, sir. 先生,您先请。
翻译之难在于文化不同 1
• 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弥补 • She felt that she must not yield, she must go on living her straitened, humdrum life. This was her punishment for having made a mistake. She had made her bed, and she must lie on it. ( Theodore Dreiser) • 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Virginia Statute for Religious Freedom and the father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参考译文
• 1826年杰斐逊逝世。按照他生前遗愿, 在他墓地的石碑上刻着:《独立宣言》 和《弗吉尼亚信教自由法令》的作者、 弗吉尼亚大学奠基人之墓。
英汉文化差异比较 2.6.3
二)意义冲突 • “中国是块肥肉,谁都想吃”。(肥肉 vs 瘦肉) • 你胖了。 • 花 vs fl翻译
英汉思维差异对比与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英汉思维差异对比与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语言表达方式与英汉思维是有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英汉思维差异对比与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一起来看看吧!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英语重视抽象思维,擅长使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事物。
语言上英语常常使用大量涵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给人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
这对习惯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来说,既有理解上的困难,又有表达上的困难。
因此,翻译时,要抓住本质的东西,大胆地采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归化方法。
汉语重视形象思维,擅长使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概念。
语言上汉语更倾向于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虚的概念。
he wondered whether his outspokenness(n. 坦白,直言相告) might be a liability(n.债务) to his friend.他怀疑他的直言对他的朋友来说是否会是一种债务。
他怀疑他那么心直口快,是否会让他的朋友背上思想包袱。
英语的这种独立语结的模糊性和汉语的正好相反his outspokenness=he was outspoken(语义结构)a liability to his friend=his friend had a liability(in his mind)(语义结构)he sought the distraction of distance.distraction是个名词(名词化,distract派生来的),但在该句中仍保留动词的语义(vt. 分散……的注意力),其语义特征要求这个词必须要有它的动元,其语义结构应该是he distracted sb.,即发出该动作的施事(句法上的主语)和受事(句法上的宾语。
)distance 也是个名词(名词化,distant派生来的),其语义结构应该是he was distant from sb.这样我们就得出这句话含有两个动核结构。
翻译英汉思维与语言的异同
和交流的。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大弊。 What is most perfect seems to have something missing; Yet its use is unimpaired.
语言表达形式上具体体现为:焦点式与散点式、树型与线性句
英汉思维与语言的异同 (1)
汉英思维方式对比:
1.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
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物本为主体。 我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儒家的孟子亦云:“万物皆备于我矣,” 国学大师钱穆指出,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中心,以人生为本位,最富人文意识,
2
2. 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
分析型思维和综合型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 分析型: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许多部分。 优点:比较深入地观察事物的本质。
缺点:往往易于见树不见林。
综合型:把事物的各部分联成一气,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综合型和分析型思维是东西方民族共有思维方式,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 “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 西方哲学认为,自然宇宙始终是人类的认知对象,认识宇宙、征服自然是 人类的根本任务;人和自然这两者处于永恒的矛盾对立之中。在近代科学 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采用综合法,但主要靠的是分析法。 中国人惯于采用的却是综合法。源于东方民族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 孜孜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使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惯于从总体上观察 事物的特征,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研究。
11
Paraphrase these terms
英汉语言及文化差异
名词 若干英语名词在一定的语境中可取代让步, 条件等从句,这是一种言简意赅的意合句。 Beggars must not be choosers. = Since he is a beggar, he must not be a chooser. (既然)(他是)要饭的,就必不回挑肥拣 瘦。
5、英语意合句的汉译问题
4、习俗差异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ss strong as a horse 身壮如牛 lead a dog’s life 过牛马不如的生活 同一动物含义不一样。 dog dragon
5、历史典故差异 6、社交礼仪和生活习惯差异
二、英汉语言比较
1、综述 “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 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 题---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 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做比较,让 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语 言学家吕叔湘) 英语—印欧语系,拼音文字,1500多年历史 汉语—汉藏语系,象形文字,6000多年历史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商务英语翻译
第二讲 英汉文化、语言对比
一、文化差异
尤金·奈达:“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 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者而言,熟悉两 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 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 义。”
1、思维方式方面
西方人在思维习惯上常在“同”中求“异”,在 思维方式上是从小到大,从未知到已知,突出主 观作用,以主体为中心,主客体界限分明,贯于 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在话语中多用非人称主语 和被动句,很少省略主语。 中方的思维方式偏重形象思维,习惯于在“异” 中求“同”,倾向于整体思维,从大到小,从已 知到未知,从实际出发,注重主客体融合。在话 语中多使用无主句、主动语态,连词使用较少, 文章讲求对称与和谐的完美性。
英语和汉语的语言思维差异汉语和英语语言思维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语言思维差异汉语和英语语言思维的差异摘要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同时它也是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有的,没有民族性,但思维方式具有民族性,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汉英语言的表达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英语;整体思维;个性思维:H030 :B :1671-489X(xx)24-0109-02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Thinking Differences//Li NanAbstract Language is a symbol system, is a product of the human mind, it is a thinking tool, to recognize the oute of the store. Thinking ability is mon to all mankind, nationality, has a national character, but the way of thinking in the Western way of thinking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very important.Key words Chinese; English; overall thinking; personality thinkingAuthor’s address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Qiqihar, Heilongjiang, China 161000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塑造了这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模式又不可避免地在其语言中有所体现。
按语言谱系分类,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由于它们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各自用独特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形成各自独特的民族语言体系。
2.英汉对比-语言、文化和思维
课内练习
现在请大家通过翻译以下几个句子掌握英汉语言的形合与意合
1. As the weather was fine, we decided to climb the mountain.
2. My sister was expecting me, so I had to go now. 3. A body in motion remains in motion at a constant speed in a straight line unless acted upon by an external force. 4. We knew spring was coming as we had seen a robin.
Hypotaxis vs. Parataxis (形合与意合)
★Hypotaxis: 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arranged with connectives;
★Parataxis: The arranging of clauses one after the other without connectives show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2. Upon his death in 1826, Jefferson was buried under a stone which described him as he had wished to be remembered as the author of the Declaration on Independence and the Virginia Statute for Religious Freedom and the father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思维、文化差异与中英语言差异浅析-最新文档
思维、文化差异与中英语言差异浅析语言作为人类交流以及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不同语言的研究与理解非常的重要。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会存在不同的思想与文化,有些国家幅员辽阔,甚至会出现一个国家内有好多种不同的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文化的不同都会导致语言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国与国之间表现的更加明显。
中英语言作为当今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两门语言受到了中西方许多学者的重视,通过对一个国家思维、文化差异的研究,对中英文语言的学习更加有利,反之对于中英语言差异的分析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语言使用国不同的思维与文化。
1.思维、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思维、文化和语言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特点从而慢慢的产生出属于自身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文化的各种要素在不同方面的发展,这也是出现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思维、文化的差异则推动着不同的语言的形成,而通过不同的语言,体现着各地区的思维与文化的精髓。
2.中英思维、文化差异对其语言差异产生的影响2.1思维差异与中英语言差异2.1.1思维差异在中英语言差异上的体现通过一定的语言研究发现,中国的思维方式在语言中趋向于曲线式,在很多场合中说话表达并不直接,而对于国外的思维方式在语言中恰好相反,偏向于直线式,很多想法直接通过语句表达出来。
同时在语句之间的衔接以及逻辑表达上,中文偏向于意合,即要表达的意义通过一定语句或分句蕴含的意义来表达,而不是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手段来连接这些词汇或者句子,英文则刚好相反,偏向于形合,这些直接造成了中英文在连贯以及通篇文章的表达存在显著的差异。
2.1.2思维差异对中英?Z言差异的影响思维差异对中英语言差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感性与理性思维、综合和分析思维、形象和抽象思维三个方面。
在感性与理性思维上,中文在感性思维的体现上特别明显,古诗词的抒情达意,文章能分为抒情文,记叙文等都是很好的证明,强调了将五官感受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导语: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表达某一文本的同一个内容时的各种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有的是相似的,有的是有差别的。
下面本文将从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曾说:“文本翻译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词汇层面上完成的”。
许多学习者在翻译时逐字逐句地把汉语翻译成对应的英语,从而导致“中国式英语”现象的频繁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汉语的干扰。
英汉词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对比:(一)词义比较1.词的多义性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涵义范围比较广,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而汉语词义比较严谨,凝滞,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词的意义比起英语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少。
英语一向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可塑性较强的语言。
Eric Partridge: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词本无义,义随人意。
)英语词义灵活,突出地表现为一词多义。
例如:“story”这个词,汉语的词义是“故事”,但在英语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却有不同的词义。
如:2.抽象与具体英语表达中常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次涵义抽象笼统,往往给人以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
而汉语用语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并给人以一种“实、明、直、显”的感觉。
3.静态与动态英语常用静态词汇,具体体现在较多的适用名词和形容词。
而汉语则多使用动态词汇。
如: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又能睡。
4.构词法(1)英语主要构词法有派生、转化和合成三种,汉语主要有派生、转化、合成、重叠四种。
(2)英语派生可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汉语派生只用于名词。
(3)重叠是汉语主要构词法之一,英语则无重叠法。
【论文】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中外文化差异论文
【关键字】论文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中外文化差异论文[摘要]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的语法、句式、语义系统之间的语系转换,它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际。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有语句差异、思维差异与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对翻译造成一定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某种文化内涵。
于是深富特定民族情感、内涵深厚的一种语言就会成为译者极难克服的对手。
有学者把英汉语言与中西思维方式、民族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单向、双向或交叉对比研究,但“ 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果。
” [ 1 ]这始终是英汉互译困难的焦点所在。
因此,只有明晰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才能保证翻译的顺利进行。
一、英汉语句差异(一)英汉词汇现象对比1 .意义差异“ 英语是综合型语言,词化程度相当高,即在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分析型语言(如汉语要用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句子才能表达单个词)。
” [ 2 ]译者熟练掌握英语的这种特点,就可以使译文简洁。
英语中有不少单个动词隐含着“make +宾语+补语” 的意思,“v . + adv” ,“v . + like” “v .+with” 这些复杂的意思。
英语一个动词,汉语要用一个短语词组来表达。
如果在汉译英中正确运用这种动词,就简洁多了。
由于名词尤其是抽象名词大都是从动词或形容词派生来的,而很多动词或形容词都有自己习惯的主语或并与之搭配, 因此单个抽象名词隐含一个主谓或动宾结构的内容。
2 .词类差异“ 英汉语言的最大差异之一便是体现在动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 [ 3 ]。
汉语动词灵活多变,表现力极强。
沈家煊认为,汉语在句法上遵循时间顺序的相似原则,这是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采用直接映照的方法。
[ 4 ]汉语句序体现认知次序,多述谓成分线性排列。
因此“ 汉语中动词使用频率远比英语为高。
” [ 5 ]在表达一些复杂的思想时,汉语往往借助动词,按时间顺序逐步交待、层层铺开,给人以舒缓明快的感觉。
从使用方法上来看,汉语动词的连用和叠用非常普遍,而在英语中习惯用非谓语动词形式。
[汉英,差异,思维]汉英思维差异新究:语言、表达和文化
汉英思维差异新究:语言、表达和文化一、引言翻译是文化交际的桥梁。
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都离不开翻译活动。
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
不同民族对于同一思维对象或内容的思维角度就不尽一致,从而在语言上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
因此不同民族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古今明,1997:159)。
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反映了东西方两个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
翻译时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调整语句结构,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
二、变换表达形式东西方民族各有各的思维形式,西方民族的思维形式是重在分析,这种思维形式使西方人惯于由一列多的思维,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列次、递相迭加、结构复杂,但形散而意合,形成了树杈形的句式结构(邵志洪,1997:158),而东方民族思维形式是重在综合,这种思维形式使中国人注重整体和和谐,强调从多而一的思维形式,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
翻译时汉语短句往往可以译成一个由英语关联词及各种短语联在一起的长句(杨自俭,刘学云,1999:206)。
如:(1)近读华君武一幅题为谨防的漫画,画面上两个人骑着装满良心的三轮车,车上插着收购良心、方式价格面议的广告牌。
(摘自《中国日报》)A couple of days ago,I came across a piece of Hua's caricature with a titlebe cautiouson which two men are riding a tricycle with a fall load ofconsciousand aboard which saysPurchase conscience,for particulars,negotiate face to face.汉语句子以动词为关键词,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而英语句子则以主要动词为谓语,以分词、介词、不定式、动名词或介词等短语(或从句),表示汉语中相应动词的语义和动作的先后顺序,因此,在汉英翻译时,句子结构调整是必要的。
英汉语言对比
Composition: 偏正式:学分,本科,红糖,笑声,新衣; 主谓式:耳闻,目睹,脸红,胆小,月明; 动宾式:攻关,灭火,开车,忆苦,踢球 并列式:语言,改革,树立,遥远,左右, 出入,好歹; 补充式:提前,救活,改善,说明,调好; 重迭式:平平安安,高高兴兴,懒洋洋,亮 晶晶,方方面面
4. Sentence structure English sentences: strict, rigid sentence structure, focusing on hypotaxis (形合) Chinese sentences: terse, elastic structure focusing on parataxis (意合)
4. Meaning
★ Partial equivalence部分对应 (意义范围有广狭之分、抽象具体之分、 一般于个别之分) marriage aunt rose beauty freedom justice family milk 嫁,娶 姑妈,舅妈,姨妈,伯母,婶婶 玫瑰,月季 美貌,美人 自由,自由权 正义,正义感 家庭,家人 奶, 牛奶,羊奶等
Indo-European family 印欧语系, Sino-Tibetan family 汉藏语系, Altaic family 阿尔泰语系, Hamito-Semitic family 闪含语系(AfroAsiatic family亚非语系), Dravidian family 德拉维达语系, Ibero - Caucasus family 高加索语系, Uralic family 乌拉尔语系
The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ino-Tibetan family; A history of more than 6000 years; Vocabulary: ≈ 0.5 million
中英文化思维对比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
信仰 和兴 趣 。从文 化渊源 来看 ,中国文 化 源远 流 长 ,数 千 年 来 一脉 相 承 ,传 统 文 化 中佛 教 是 唯 一 的外 来 因 素 。而西 方文 化 的主源有 三个方 面 :希腊 文化 、犹太 文化 和现 代工业 主 义。西方 文化是 由多种 民族 文化 汇合 而成 的。 中国传 统 文化产 生与发 展 的经济 基础 是农业 经济 ,这 种经 济形式具 有浓厚 的封 闭性 和 内向性 ,它追
第2 9卷第 5期
v 】2 N . 0.9 05
长 春师 范学 院学报 ( 文社 会科 学版 ) 人
Jt a o l. om o a U i rtI u aie adSc l c ne) o n lf  ̄ gh l r l n e i H m ni n oi i cs u C n N m v sy ts aS e
形 成 了他 们 注重空 间拓展 和 以武力 征服他 人 的强烈 的征 服欲 和控制 欲 。同时也逐 步形成 了西方 人 独特 的宇宙 观和世界 观 ,即把 宇宙分 为截 然不 同 的两个 世 界 ,认 为世 界上 万物都 是对 立的 ,强调天 与地 、人 与 自然 、物 质 与精神 的对 立 ,是一种 天人 相分 的宇 宙观 。 不 同 的生存方 式形成 了不 同 的世 界 观和宇 宙观 ,也 形成 不 同 的物质 文化 ,同时 也衍 生 出 不 同的价 值 观 、
英汉壮思维器官跨语言文化比较
语 言文化 学作 为一 门独 立学 科开 始 于 2 0世纪 9 代 的俄罗 斯 。语 言 文化学 把人 、文 化 、世 界 0年
mo i n.Th sc mp r tv t d i sa e p ni g o rc gn to n d r tnd n n c lur niu n s to i o a a i es u y am td e e n u o ii n a d un e s a i g o u t e u q e e s a d c lu e die st n u t r v riy whih c n hep p o c a l r mot c iv n fe tv l r s —c t r lc m mu c to e a h e i g e f c iey c o ulu a o nia i n. Ke r s:t o g r a s;m i n el n e;he r n el e c y wo d h u hto g n nd i t li c ge a t i t li n e;t r a n e l e c g h o t i t li n e;c o — c — g rs ul t r 1c mp rs n u a o a io
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表示方式:汉语注重于表达事物的整体概念和内涵,强调上下文和语境的联系,善于使用比喻、象征等语言修辞手法;而英语注重于表达事物的具体细节和外在特征,强调条理性和逻辑性,善于使用直接明确的语言表达。
2. 空间和时间观念:汉语思维方式在空间观念上更倾向于抽象和模糊,注重于整体感知和主观想象;而英语思维方式在空间观念上更倾向于具体和精确,注重于细节和客观观察。
在时间观念上,汉语常使用基于事件顺序的词序和时态来表达时间关系,而英语则更注重于精确的概念化时间表达。
3. 逻辑推理:中国人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更注重整体理解和直觉思维,强调系统和整体的观点,注重于感性认识的综合;而英语思维方式更注重于逐步分析和逻辑推理,强调理性的思考和明确的论证。
4. 文化背景影响: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差异也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
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人情关系等价值观念,较注重于社会层面的亲密关系和情感认同;而英语思维方式更倾向于个体主义、法律和契约的观念,较注重于个人责任和权力平等。
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了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了解和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语言文字在文化差异中的作用——英汉文字中所折射出的思维方式之差异
中图 分类 号 : 5 G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9 83 (000 -04 0 10 —6 121 )6- 8 — 2 0
语 言 和文字是 两个 不 同的符 号体 系 . 它们之 间既 有联 系 , 又有 区 别 。 方的语 言可 以看成 是规 范 了的文字 , 国的文字 可 以看 成是规 西 中 范 了的语言 。 西方语 言注重语 音 变化 , 但声 音语 言不 是那 么容 易把 握 的 . 很容
一
、
汉 语 言 文 字 重 综 合 、 形 象 ; 方 语 言 重 词 汇 、 语 法 重 西 重
中国的汉语 言文字是 综合性 的 。 图象感 很强 。虽 然它 现在 已经不 完全是象形 字而主要是 形声字 了 . 可是早 期它却 是 图画文字演 变而来 的 , 今 残存着 相 当多的象 形特 点 , 至 因此 它 就 容 易 在 我 们 的 大 脑 当 中
助于语 言而进 行 , 言反 映思 维 , 二 者是相 辅相 成 的 , 维是 文化 的深 层结 构 , 语 这 思 归根 到 底 , 是 文 化 的 组 成 部 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此 , 汉 民 族 的 文 化 差 异 它 因 英 必 然 对 语 言 中 的 方 方 面 面 产 生 影 响 。本 文 拟 通 过 英 汉 两 种 语 言 的 对 比 , 释 文 化 差 异 在 语 言 上 的 反 映 。 解 关 键 词 :语 言 文 字 ;思 维 ;文 化 差 异
也都 属于拼 音文字 。 代语 言学 和心 理学 的研究 表明 , 字 的形式对 现 文
语 言本 身 的变 迁 ,因此变 化 的机 会 比较多 。这就 使得 文字 跟着 语言
走 。结 果 就 是 语 言 在 规 范 文 字 。 汉 语 语 言 跟 着 文 字 走 , 果 由 于 表 达 的 需 要 。 者 是 方 言 土 语 中 如 或 出现 了新 的语 词 , 么我们 就可 以新造 一个 字 , 是这个 词也 是 在过 那 但 去 已 有 的 相 形 字 的基 础 上 造 出来 的 。 以 说 在 汉 语 中 , 文 字 在 规 范 所 是 语言。 从 秦 始 皇 统 一 文 字 以 来 ,中 国 有 许 多 民 族 。 说 着 各 式 各 样 的 语 言, 它们 的发音 是各 式各样 的 , 的让 另一个 地方 的人 听起来 就像 外 有 国语 一样 , 但在 文字上 却是统 一 的。 比如 , 我们 在 唱粤语 歌 曲时用 的 也 是汉字 。这是 因为有 文字 在规 范语言 , 言 必须 以 书面文 字为 准。 语 因为文 字规 范语 言 , 以 , 字成 为 中 国社会 强有 力 的统 一 因子 , 所 文 使 得 中国文化 几千 年来得 以长 治久 安地存 在下来 , 没有 被 中断。 这就 表 现 汉 字 发 展 的 连 续 性 和 稳 固 性 , 而 体 现 了 汉 字 的规 范 性 。 从 而 在 西 方 , 不 多 每 一 个 国 家 有 一 种 语 言 就 有 一 种 文 字 , 以古 差 所 老 的文化都 曾经 被彻底 地毁 灭过 。古希腊 文化 、 罗马 文化 , 经历 古 都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读后感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读后感咱先说说这书名里提到的对比。
以前我可没这么仔细想过,英语和汉语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
从词汇上看,那差别可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说吧,咱们汉语里形容颜色那叫一个丰富多彩。
像“青”这个字,在英语里就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词。
青可以是绿色,像“青草”;也可以是蓝色,像“青天”。
这就好比汉语这个小伙伴有个多功能的神奇口袋,一个词能包含好几个意思,英语就相对直白一些,口袋里的东西分类比较明确。
再看语法。
英语的语法就像一个严格的指挥官,各种时态、词性变化,都得按照规矩来。
就像一个士兵要走正步,一步都不能乱。
可汉语呢,就相对自由散漫些,就像一个在田野里自由自在奔跑的孩子。
比如说“我吃饭”,不管是“我昨天吃饭”,还是“我明天吃饭”,“吃”这个字都不怎么变,而英语里就变成“ate”或者“will eat”了。
这让我觉得汉语像个洒脱的大侠,不拘小节,而英语是个严谨的绅士,处处遵循礼仪。
文化方面更是有趣得很。
书里讲到称呼的时候,我就乐了。
在英语国家,直呼长辈的名字很正常,可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这可是大不敬啊。
咱们的称呼里包含着尊敬、亲疏等各种复杂的关系。
像“叔叔”“伯伯”“舅舅”,分得清清楚楚,这就像一张人际关系的精密地图。
而英语里一个“uncle”就全搞定了。
这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家庭文化观念,中国重视家族秩序,西方更强调个体平等。
还有动物在两种语言文化里的象征意义也大不相同。
在中国,龙是神圣、吉祥的象征,皇帝都被称为“真龙天子”,我们都以龙的传人自居。
可在西方文化里,龙往往是邪恶、恐怖的代表,是那种要被英雄杀死的怪物。
这就像同样是一只小动物,在两个不同的童话世界里,一个是拯救世界的小天使,一个是破坏世界的小恶魔。
读完这本书啊,我就像个寻宝者,发现了英汉语言文化这两座大宝藏。
我感觉自己对这两种语言的理解更深了一层,也明白了为什么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有时候不能直接按照汉语的思维来。
就像走迷宫,不能拿着汉语的地图去走英语的迷宫,得重新认识这个迷宫的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妙地转换为译句的主语) (2)袭人道:“一百年还记着呢!比不得你,拿着
我的话当耳边风,夜里说了,早起就忘了。”
译文:I’ll remember if I live to be a hundred!”said Aroma. “I’m not like you, letting what I say go in at one ear and out at the other forgetting what’s said at night by the next morning.”(根据上下 文语境确定省略的主语)
Lecture Five
A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英汉思维、语言及文化对比
Similarities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provide a possibility and basis for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them. 1. Vocabulary
is a continuous body of PHYSICAL space) • 汉语是一种心理时间流(Chinese is a flow of
MENTAL time)
Major differences
1)English: parataxis; Chinese: hypotaxis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1.1 Similar categorization/division of parts of speech Noun, verb, adjective, pronoun, adverb and numeral exist in both languages.
1.2 Same or similar reference of the concept expressed by a word(equivalence in meaning)
Sapir:
Human beings… are very much at the mercy of the particular language which has become the medium of expression for their society… the ‘real world’ is to a large extent unconsciously built upon the language habits of the group. (1929)
2)English: focal-point perspective(焦点 视); Chinese: discrete-point perspective (散点视)
Example:
• Lulled by the gentle motion and soothed by the rippling music of the waves the babies soon fell asleep. (the babies fell asleep—focus)
• proper names: PRC, The Atlantic • common words: helicopter, dog, sky, breakfast 2. Syntax 2.1 Similar sentence elements • subject, predicate, object, attribute, adverbial,
Parataxis: the placing of propositions or clauses one after another, without indicating by connecting words the relation (of coordination or subordination) between them, as in Tell me, how are you?
English: formal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dividualized thinking, analytic (形合)
Chinese: synthetic, abstract, suggestive (意合)
Examples
• 我买了六只钢笔,(这六只刚笔)一共三十 元,(我)拿回家一看,都是用过的了。I bought six pens which cost me thirty yuan. When I took them back, I found they were second-hand.
The hypothesis is Sopported by:
●cross-linguistic differences in vocabulary ●variation in the type of grammatical
contrasts a language encodes
申小龙: • 英语是一种物理空间体(The English language
●英语似乎特别注意事件发生的“当下 性”,而不太注重事理逻辑,如一件事 总是在某一具体的时间点和空间点上发 生的,然后再把这一时空点与时空整体 相联系,叙述一般从“现在”开始。汉 语总按自然时序来表达,例如叙述事件, 过去的事件先发生,现在的事件后发生, 叙述一般由过去向现在推进。在事理逻 辑关系的叙述上,英语常把结果放在前 面,而把原因、条件等放在后面。汉语 一般是先因后果,似乎更合逻辑。
译文: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他想到了自己的 童年。
(2)The bad weather prevented him from attending the meeting.
译文:天气不好,他没去开会。
(3)His passion carried him away. 译文:他因感情冲动而误入歧途。
(4) Memories of that historic and happy occasion still linger.
• 他来了, 我走。(--如果他来了, 我就走。 If he comes, I will go.--既然他来了, 我可以 走了。Since he comes, I will go.--当他来时, 我就走。When he comes, I will go.--因为他来, 所以我走。As he has come, I must go now.)
(3)搞得我心乱如麻。
译文:It made me upset.(增加指代被说话 者省略的某事的代词it作主语)
4)Differences in reasoning, percepetion of time and space, etc. (英汉语在时空观等方面的差异性)
●在时空观上,英语是由小到大,汉语则是由 大到小。例如时间标记,英语里先说日期和 月份,再说年份;汉语里正好相反,先说年 份,再说月日。空间观念差异在写信地址上 表现尤为明显,英语里由小到大,如由街道 而城市而省或州而国家;汉语正好相反,由 大到小。这是英语民族重个体思维、汉民族 重整体思维的语言例证。在叙事时序上,英 语里叙述事件常常是按照时间顺序由现在向 过去推进;汉语正相反,由过去向现在推进。
• VERSION;船儿轻轻摇荡,波声潺潺悦耳, 孩子们不久就睡着了。
3)English: a strong sense of objectivity (客体意识强)
Chinese: a strong sense of subjectivity (主体意识强)
• 英语:主客体二分 • 汉语:天人合一
As we examine the way in which words and structures are used to express meaning, it is natural to wonder ab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langauge might play a role in shaping how we
译文:人们对那次历史性的盛会记忆犹新。 (二)汉语句子多用人称主语,且常省略,又多无
主句和省略句。汉译英时,要考虑汉语的人称 是否需要转换成英语的物称;同时,汉语省略
句中省略的主语要找出来,然后根据英文的习 惯,确定是否需要翻译出来;汉语无主句,必须 先找出它的主语或者确定符合逻辑的主语,然后 作为译句的主语。
这种差异在语言中的翻译是:
(一)英语句子一般不能没有主语,且多为无灵 主语(没有生命的事物)。英译汉时,英语 的物称一般应转换为汉语的人称。人称主语 从语境内外寻找,多在句内,有时在句外。
例如:
(1)The sight of the little poohildhood.
Hypotaxis: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AHD)
Or subordinate status of clause (Encarta)
e.g. "I will go when I am ready."
Whorf:
We dissect nature along lines laid down by our native language. The categories and types that we isolate the world of phenomnea we do not find there because they stare every observer in the face; on the contrary, the world is presented in a kleidoscopic flux of impressions which has to be organized by our minds—this means largely by the linguistic systems in our m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