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肌力检测表

合集下载

徒手肌力测量(MMT)

徒手肌力测量(MMT)

(三)肌肉收缩类型
1.等长收缩: (1)定义: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间的 距离不变,即肌纤维长度基本不变也不发 生关节运动,但肌张力明显增高。
(2)作用:维持特定体位和姿势。
2.等张收缩:
(1)定义: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 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
(2)分类:
a)向心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肉起点与止点 之间距离缩短,称为向心性收缩。
肌力评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物理疗法科 苏国栋
一、概述
(一)定义
1.肌力: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的力量。 2.肌力评定:肌力评定旨在评估肌力大小,确定
肌力障碍程度、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评定康复疗 效,判断预后。
(二)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
1.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称原动肌。在一 般情况下徒手肌力评定的对象主要是主动肌。例 如,在做手持哑铃屈肘动作时,起主要作用的肱 二头肌。
b)离心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肉起点与止点 之间距离逐渐加大,主要作用使动作的快慢或肢 体落下的速度得到控制,称为离心性收缩。
(3)肌肉收缩运动形式区别:
等长运动
等张运动
肌肉长度 不发生变化
肌肉变长或缩短
肌肉张力 加强
不变
关节运动 无

适用 方法
骨折后石膏固定、疼 主动运动、抗阻运
痛、肿胀

肌肉全力收缩并维持 肌肉反复收缩、放
评级:
5级与4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 髋关节屈曲、外展、 外旋运动者为五级, 能对抗轻度阻力完成 以上动作者为四级。
(不得出现髋关节垂直 向上的屈曲)
3级 维持以上体位,检查者固定其骨盆,不施 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者

肌力评定量表

肌力评定量表

肌力评定内容目前肌力评估方法大致分两种:手法肌力检查、器械肌力检查手法肌力检查目前有3种标准:Lovett分级、M.R.C.分级、Kendall百分比器械肌力检查下又分:等长肌力测试、等张肌力检查、等速肌力测定。

一、肌力检查与评价肌力是指肌肉兴奋后收缩所产生的动力和张力,耐力则指维持一定时间收缩或多次反复收缩的能力。

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有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收缩前的肌肉长度和肌肉作用力臂长度,而耐力的大小则和可以取得的肌收缩的能量有关。

肌力检查的方法及评定:(一)手法检查与MMT(Ma nual Muscle Testi ng)六级标准衡量这种检查方法为目前最常用,衡量标准已为各国学者所认可。

1 【检查方法】先嘱被检查者作主动运动,注意观察其运动的力量和幅度;然后检查者给予一定的阻力,让被检查者作对抗运动,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

依次检查各关节的运动力量,并注意两侧对比。

(1)上肢肌力:双上肢前平举、侧平举、后举检查看关节肌肉力量;屈肘、伸肘,检查肱二头肌、肱三肌力量;屈腕、伸腕,检查腕部肌力量;五指分开相对、并拢、屈曲、伸直,检查各指关节肌肉力量。

(2)下肢肌力:仰卧位直抬腿、大腿内收、外展,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肌肉力量;仰卧位直抬腿及膝关节屈曲,检查伸髋及屈膝肌群力量;仰卧位双下肢伸直,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检查踝关节肌肉力量。

2【评定标准】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I级可见到或触摸到肌肉轻微的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级肢体可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川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W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V级肌力正常二、肌张力【定义】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

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肌力评价表

肌力评价表
MMT(徒手肌力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肌力评级标准
分级 评级标准 5 54 43+ 3 32+ 2 21+ 1 0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ROM100% 4级与5级之间 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ROM100% 3级与4级的中间水平,能抗重力及弱的阻力,ROM100% 此级与4-级只是阻力大小程度的区别 不施加阻力,能抗肢体重力,ROM100% 抗重力,ROM>50% 抗重力,ROM<50% 解除重力的影响,ROM100% 解除重力的影响,ROM>50% 解除重力的影响,ROM<50% 可触及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的活动 不能触及肌肉的收缩
参考标准:1916美国Robert Lovett,1936英国Henry&Flerence,《康复疗法评定 学》第二版,恽晓平主编 注:ROM=range of motion,关节活动度或关节活动范围

肌力评定量表

肌力评定量表

(一)Lovett分级法(二)百分数分级法:这一方法按照抗重力运动幅度和抗阻力运动幅度为依据,将肌力从0~100%加以分级,同时在平定中还加入了受试者存在的疲劳因素。

(三)MRC分级法:这一方法在Lovett分级法的基础上运动幅度的程度和施加阻力的程度等进一步细分,若被测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此级右上角加’+”,稍差则在右上角加“-“,以弥补Lovett分级法评分标准的不足。

评定标准的依据(1)重力因素1)当肌肉(或肌群)能对抗重力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垂直运动)时,则定为3级。

2)在去除重力情况下能作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水平运动时),则定位2级。

3)当无法作水平运动时,也可用垂直面上达到部分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来替代,此时也定位2级。

(2)肌肉(或肌群)收缩迹象1)当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活动时,定位1级。

2)当无收缩迹象时定为0级。

(3)外加阻力:对肌力在3级以上的肌肉(或肌群)人为施加阻力,并根据施加阻力的大小评定4级和5级肌力。

有时也可通过对阻力大小的进一步细化,而采用“+“、”-“。

(4)运动幅度:通过运动幅度的划分可增加评定的客观性,尤其是在重力检查时。

1)若运动幅度达不到1/2全关节活动范围时,则评定为低一级标准加“+“的水平。

2)若运动幅度达到1/2全关节活动范围以上,但尚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值以内时,则评定为高一级标准加“—“的水平。

操作方法(1)选择温暖的房间,使患者保持姿势的平面应良好固定。

(2)患者适当地去除一些可能影响评定结果的衣物。

(3)向患者解释评定的目的,以使患者理解,并予以良好的配合。

(4)通过关节活动度评定检查所涉及的所有关节。

(5)评定前,将患者评定所涉及的身体节段按要求置于稳定的位置。

(6)评定者按要求用手将患者所需评定的躯干或肢体固定,使之处于能够单纯完成某一动作的最佳位置,并避免相应关节的随意活动,减少协同肌、拮抗肌等的作用。

(7)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重力检查、肌肉收缩检查、抗阻检查和运动幅度检查方法。

下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下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下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关节功能肌肉名称神经支配触诊体位及被检查部位摆放检查动作阻力施加位置近端固定抗重力体位受重力影响最少的体位髋关节屈髋髂腰肌(腰大肌及髂肌)腰大肌:脊神经L1和L2(L3);髂肌:脊神经L2(L3)被测者坐位下上身前倾,检查者在肋骨下方与髂骨嵴上方间的腹部深处触诊腰大肌;髂肌无法触诊。

坐位,膝关节屈曲,骨盆维持后倾。

双手握住治疗床缘。

仰卧位,被测下肢支撑在滑动板上;膝部屈曲90°。

髋关节在矢状面上屈曲。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缝匠肌股神经L2和L3在髂前上棘下方稍偏中间的位置触诊。

坐位,骨盆后倾,双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

仰卧位,被测侧足跟置于对侧踝关节上。

提起足跟,足掌面沿对侧足上提至膝部。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伸髋臀大肌臀下神经S1和S2(L5)在髋外旋时,在坐骨与大转子间触诊。

立位,躯干前屈于床面上,膝关节屈曲。

侧卧位,手法支撑非受测侧下肢,受测髋关节屈曲90°,膝关节屈曲。

从髋屈曲位置伸展髋关节。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髋外展臀中肌与臀小肌臀上神经L5(S1)在髂骨嵴外下侧或大转子附近触诊臀中肌前侧及中间部分;臀小肌无法触诊。

侧卧位,非受测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90°,被测下肢位于非受测边侧下肢后方,髋、膝关节处中立位。

仰卧位,非受测下肢置于中立位,受测下肢置于滑板上。

髋关节外展。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髋内旋臀中肌与臀小肌(替代检查)臀上神经L5(S1)在髂骨嵴外下侧或大转子附近触诊臀中肌前侧及中间部分;臀小肌无法触诊。

仰卧或坐位,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

仰卧或立位,被测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外旋。

髋关节内旋。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髋外旋,辅助伸膝。

阔筋膜张肌臀上神经L4和L5在髂前上棘下方偏外侧处触诊。

侧卧位,非被测下肢处中立位,被测下肢置于非被测下肢前方,髋关节屈曲45°,膝关节伸展。

肌力评定量表

肌力评定量表

(一)Lovett分级法(二)百分数分级法:这一方法按照抗重力运动幅度和抗阻力运动幅度为依据,将肌力从0〜100%力口以分级,同时在平定中还加入了受试者存在的疲劳因素。

(三)M RC分级法:这一方法在Lovett分级法的基础上运动幅度的程度和施加阻力的程度等进一步细分,若被测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此级右上角加'”稍差则在右上角加“-,“以弥补Lovett分级法评分标准的不足。

1)当肌肉(或肌群)能对抗重力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垂直运动)时,则定为3 级。

2)在去除重力情况下能作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水平运动时),则定位 2 级。

3)当无法作水平运动时,也可用垂直面上达到部分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来替代,此时也定位2 级。

(2 )肌肉(或肌群)收缩迹象1)当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活动时,定位1 级。

2)当无收缩迹象时定为0 级。

(3 )外加阻力:对肌力在3 级以上的肌肉(或肌群)人为施加阻力,并根据施加阻力的大小评定 4 级和 5 级肌力。

有时也可通过对阻力大小的进一步细化,而采用“ + “、” -“。

(4 )运动幅度:通过运动幅度的划分可增加评定的客观性,尤其是在重力检查时。

1)若运动幅度达不到1/2 全关节活动范围时,则评定为低一级标准加“+ “的水平2)若运动幅度达到1/2 全关节活动范围以上,但尚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值以内时,则评定为高一级标准加“—“的水平。

操作方法(1 )选择温暖的房间,使患者保持姿势的平面应良好固定。

(2 )患者适当地去除一些可能影响评定结果的衣物。

(3 )向患者解释评定的目的,以使患者理解,并予以良好的配合。

(4 )通过关节活动度评定检查所涉及的所有关节。

(5 )评定前,将患者评定所涉及的身体节段按要求置于稳定的位置。

(6 )评定者按要求用手将患者所需评定的躯干或肢体固定,使之处于能够单纯完成某一动作的最佳位置,并避免相应关节的随意活动,减少协同肌、拮抗肌等的作用。

(7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重力检查、肌肉收缩检查、抗阻检查和运动幅度检查方法。

徒手肌力评定

徒手肌力评定

肩胛骨上举(0~1级)
颈部伸展(4~5级)
颈部伸展(3级)
颈部伸展(0~1级)
体干前曲
体干前屈(0~1级)
腹外斜肌(3级)
腹歪斜肌
腹外斜肌
腹外斜肌(0~1级)
体干伸展(4~5级)
体干伸展(2~3级)
体干伸展(0~1级)
肩胛骨内收(4~5级)
肩胛骨内收(3级)
肩胛骨内收(2级)
肩关节伸展(3级)
肩关节伸展(2级)
肩关节伸展(0~1级)
三角肌后部纤维
肩关节外展(4~5级)
肩关节外展(3级)
肩关节外展(2级)
肩关节外展(0~1级)
三角肌中部纤维
肩关节外旋(4~5级)
肩关节外旋(3级)
肩关节外旋(2级)
肩关节外旋(0~1级)
冈下肌
肩关节内旋(4~5级)
肩关节内旋(3级)
膝关节屈曲(0~1级)
膝关节伸展(4~5级)
膝关节伸展(3级)
膝关节伸展(2级)
膝关节伸展(0~1级)
踝关节底屈(4~5级)
踝关节底屈(2~3级)
踝关节背屈(4~5级)
踝关节背屈(3级)
踝关节背屈(0~1级)
踝关节外翻(4~5级)
踝关节外翻(3级)
踝关节外翻(2级)
踝关节外翻(0~1级)
踝关节内翻(4~5级)
踝关节内翻(3级)
踝关节内翻(2级)
踝关节内翻(0~1级)
拇指屈曲(4~5级)
足趾屈曲(4~5级)
拇指伸展(4~5级)
足趾伸展(4~5级)
颈部屈曲(4~5级)
颈部屈曲(3级)
颈部屈曲(0~1级)
肩胛骨上举(4~5级)
肩胛骨上举(3级)

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级别英文缩写评定标准5 N(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5- N-(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4+ G+(好+)能抗重力及接近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4 G(好)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4- G-(好-)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3+ F+(可+)能抗重力及最小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3 F(可)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3- F-(可-)能抗重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2+ P+(差+)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小于50%全范围内活动,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2 P(差)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2- P-(差-)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1 T(轻微)可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0 0(零)无任何肌肉收缩(2)部分胸腰椎肌群徒手肌力检查时需要应用专用评定标准,见表1-3-5。

表1-3-5 部分躯干肌群徒手肌力检查评定标准动作肌肉名称评定标准仰卧位,上半身在矢状面上屈曲上腹直肌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1 级:肌肉有微弱收缩,胸廓无下压;2-级:肌肉能收缩,且胸廓有些微下压;2 级:肌肉能收缩,胸廓完全下压;2+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躯干可抗地心引力做出动作;3-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冈能离开床面;3 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3+级:双上肢在身体前上方伸直,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4 级:双手环抱于胸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4+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朝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5 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双肘平放于床面,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医学康复资料:上肢肌力检查表6

医学康复资料:上肢肌力检查表6
坐位,肩关节处于中立位,肘关节屈曲。
仰卧位,上肢用桌子支撑,肩关节位于中立位,肘关节屈曲。
外展肩关节至30°。
在上臂外侧,肘关节的上方施加阻力。
Hale Waihona Puke 固定对侧肩关节。三角肌中束
腋神经C5(C6)
在肩峰外侧下方进行触诊。
坐位,肩关节处于中立位,肘关节屈曲90。
仰卧位,肘关节屈曲90°,检查者用手辅助支撑被测者上肢。
内收两侧肩胛骨,使之相互靠近。
在肩胛骨内侧缘施加向下及使其外展的阻力。
固定对侧胸廓。
内收、下压肩胛骨
下斜方肌
脊髓副神经脑神经第11对
在肩胛冈根部的内侧以及肩胛骨内缘进行触诊,这部分肌肉成三角形。
俯卧位,肩关节外展130°。
坐位,上肢放于较高的桌面,肩关节外展130°,肘关节屈曲90°。
将上肢抬离床面。
表6-1上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关节
功能
肌肉
名称
神经
支配
触诊
体位及
被检查部位摆放
检查
动作
阻力
施加位置
近端固定
抗重力体位
受重力影响最少的体位
肩关节
耸肩
上斜方肌
脊髓副神经,
第11对颅神经
在肩关节上方和后方触诊上斜方肌,肩胛提肌位于上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的交角深处。
坐位,放松双臂。
仰卧或俯卧位,检查者用手支撑受检者的上肢和肩关节。
外展肩关节到90°。
在上臂外侧,肘关节的上方施加阻力。
固定对侧肩关节。
水平外展肩关节
三角肌后束
腋神经C5
(C6)
在肩胛冈外侧下方,对横过肩关节后方的组织进行触诊。
俯卧位,上臂在床缘自然下垂,肩关节前屈90°。

徒手肌力测量(MMT)

徒手肌力测量(MMT)
b)离心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肉起点与止点 之间距离逐渐加大,主要作用使动作的快慢或肢 体落下的速度得到控制,称为离心性收缩。
(3)肌肉收缩运动形式区别:
等长运动
等张运动
肌肉长度 不发生变化
肌肉变长或缩短
肌肉张力 加强
不变
关节运动 无

适用 方法
骨折后石膏固定、疼 主动运动、抗阻运
痛、肿胀

肌肉全力收缩并维持 肌肉反复收缩、放
肌力评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物理疗法科 苏国栋
一、概述
(一)定义
1.肌力: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的力量。 2.肌力评定:肌力评定旨在评估肌力大小,确定
肌力障碍程度、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评定康复疗 效,判断预后。
(二)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
1.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称原动肌。在一 般情况下徒手肌力评定的对象主要是主动肌。例 如,在做手持哑铃屈肘动作时,起主要作用的肱 二头肌。
4级 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 运动。
3级 不施加阻力,能抗肢体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 围的运动。
2级 解除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1级 可触及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的活Βιβλιοθήκη 。0级 不能触及肌肉的收缩。
在以上基本分级基础上,通常还附加一个 “加号”或“减号”来表示其被测肌力比 某级稍强或稍弱,以补充分级不足。
评级:
5级与4级
能对抗施于头部的阻 力,完成颈椎后伸的 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 动者为五级。仅能对 抗轻度阻力,完成以 上动作者为四级。
3级与2级
能克服重力的影响同,完成颈椎后伸的全关节活 动范围的运动为三级。部分完成者为二级。
1级与0级

关节活动度检查(ROM-T)徒手肌力检查(MMT)-5

关节活动度检查(ROM-T)徒手肌力检查(MMT)-5

MP 屈曲
拇 DIP 屈曲 掌侧身展
掌侧内收 指
桡侧外展
尺侧内收
屈曲
伸展
外展 髋
内收
外旋
内旋
屈曲 膝
伸展
背屈
跖屈 踝
内翻
外翻
屈曲 趾
伸展
…60 …80 …90 …0 …60 …0 …125 …15 …45 …45 …45 …45 …150 …0 …20 …45 …35 …25拇长屈肌、对掌肌 拇长短伸肌 拇内收肌 髂腰肌 臀大肌、股二头肌 臀中肌、缝匠肌 大收肌、长短收肌 臀大肌梨状肌闭孔内外肌 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腘绳肌 股四头肌 胫骨前肌、拇趾长伸肌 腓肠肌 腓骨后肌 腓骨长短肌 拇趾屈肌群 拇趾伸肌群
主管技师: 报告日期:
科别:康复科 临床诊断:
徒手肌力(ROM-T)评价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门诊号:
关节活动度检查(ROM-T)徒手肌力检查(MMT)记录表(2-2)
姓名 诊断
性别
年龄
科别
床号
住院号
右侧

MM-T ROM-T 位
检查 项目
ROM 正常值
参与收缩的主要肌肉
神经支配 节段
左侧 ROM-T MM-T
C8、T1 C8、T1 C8、T1 C8、T1 C7、8 C8、T1 L2、3 L5、S2 L4、S1 L2、3 L5、S2 L4、S1 L5、S1、2 L2-4 L4-S1 S1、2 L5、S1 L4、S1 L5、S1 L5、S1
注 ROM 用“/”表示,上方为 AROM,下方为 PROM。
备注:此报告仅供临床参考,不作为法律依据

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

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
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
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
左侧
部位
检查项目
肌群
右侧
肩胛骨
上回旋
斜方肌、前锯肌
下回旋
胸小肌
前伸
前锯肌
后缩
斜方肌中束
菱形肌
上提
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
下降
斜方肌下束


三角肌前束

背阔肌
大圆肌
外展
三角肌中束
内收
冈下肌、肩胛下肌
水平屈
三角肌后束
水平伸
胸大肌
外旋
外旋肌群
内旋
内旋肌


肱二头肌
肱桡肌

肱三头肌
前臂
旋前
旋前肌群
旋后
旋后肌群

掌屈
桡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肌
背伸
桡侧腕长、短伸肌
尺侧腕伸肌
左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部位
检查项目
肌群
右侧


胸锁乳突肌

后伸肌群
躯干

腹直肌

胸部伸肌群
腰部伸肌群
旋转
腹内斜肌
腹外斜肌
骨盆上提
腰大肌


髂腰肌

臀大肌
外展
臀中肌
内收
内收肌群
外旋
外旋肌群
内旋
内旋肌群


股二头肌
半腱、半膜肌

股四头肌

背屈
胫骨前肌
跖屈
腓肠肌
比目鱼肌
内翻
胫骨后肌
外翻
腓骨短肌
腓骨长肌
评定者:
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方上举
三角肌中部
腋神经/C5-6
水平外展
三角肌后部
腋神经/C5-6
水平内收
胸大肌
胸外侧神经/C5-T1
胸内侧神经/C7-T1
外旋
外旋肌群
肩胛上神经/C5-6
腋神经/C5-7
内旋
内旋肌群
肩胛下神经/C5-6
胸外侧神经/C5-T1
胸内侧神经/C7-T1
胸背神经/C6-8

屈曲
肱二头肌
肌皮神经/C5-7
拇长屈肌
正中神经/C5-T1
MP伸展
拇短伸肌
桡神经/C5-T1
IP伸展
拇长伸肌
桡神经/C5-T1
外展
拇短展肌
正中神经/C8-T1
拇长展肌
桡神经/C5-T1
内收
拇收肌
尺神经/C5-T1
对掌
拇对掌肌
正中神经/C8-T1
注:MP=掌指关节,PIP=近端指间关节,DIP=远端指间关节,IP=指间关节



运动
肱桡肌
桡神经/C5-T1
伸展
肱三头肌
桡神经/C5-T1


旋前
旋前肌群
正中神经/C5-T1
旋后
旋后肌群
正中神经/C5-T1

掌屈
桡侧腕屈肌
正中神经/C5-T1
1
尺侧腕屈肌
尺神经/C5-T1
背伸
桡侧腕长、短伸肌
桡神经/C5-T1
尺侧腕伸肌
桡神经/C5-T1


MP屈曲
蚓状肌
正中神经/C5-T1
尺神经/C8-T1
趾短屈肌
腓深神经/L4-S2
PIP屈曲
趾短屈肌
足底内侧神经
DIP屈曲
趾长屈肌
腓深神经/L4-S3


MP屈曲
踇短屈肌
足底内侧神经
MP伸展
踇短趾伸肌
腓深神经/L4-S2
IP屈曲
踇长趾屈肌
胫神经/L4-S3
IP伸展
踇长伸肌
腓深神经/L4-S2
注:MP=掌指关节,PIP=近端指间关节,DIP=远端指间关节,IP=指间关节
右腹内斜肌
肋间神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肌沟神经
骨盆上提
腰方肌
腰神经前支



外展
前锯肌
胸长神经/C5-7
上举
斜方肌上部
副神经/C3-4
下掣
斜方肌下部
副神经/C3-4
内收
斜方肌中部
副神经/C3-4
菱形肌
肩胛背神经/ C4-5

前方上举
三角肌前部
腋神经/C5-6
后方上举
背阔肌
胸背神经/C6-8
大圆肌
肩胛下神经/C5-7



运动
肌群
神经支配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前屈
胸锁乳突肌
副神经
后伸
副神经
脊神经后支


屈曲
腹直肌
肋间神经T5-12
后伸
胸背部伸肌群
脊神经后支
腰背部伸肌群
脊神经后支
腰神经前支
旋转
左腹外斜肌
肋间神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肌沟神经
左腹内斜肌
肋间神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肌沟神经
右腹外斜肌
肋间神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肌沟神经
肌群
神经支配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屈曲
髂腰肌
腰丛神经分支L1-4
伸展
臀大肌
臀下神经/L5-S2
外展
臀中肌
臀上神经/L4-S1
内收
内收肌群
闭孔神经/L2-4
股神经
胫神经/L4-S3
外旋
外旋肌群
闭孔神经后股/L4-S4
骶丛分支
内旋
内旋肌群
臀上神经/L4-S1

屈曲
股二头肌
胫神经/L4-S3
半腱肌与半膜肌
PIP屈曲
指浅屈肌
正中神经/C5-T1
DIP屈曲
指深屈肌
正中神经/C5-T1
尺神经/C8-T1
MP伸展
指总伸肌
桡神经/C5-T1
内收
骨间掌侧肌
尺神经/C8-T1
外展
骨间背侧肌
尺神经/C8-T1
外展
小指展肌
尺神经/C5-T1
对掌
小指对掌肌
尺神经/C5-T1
MP屈曲
拇指屈肌
正中神经/C8-T1


IP屈曲
腓总神经/L4-S2
伸展
股四头肌
股神经/L2-4

背屈
胫骨前肌
腓深神经/L4-S2
跖展
腓肠肌
胫神经/L4-S3
比目鱼肌
胫神经/L4-S3
内翻
胫骨后肌
胫神经/L4-S3
外翻
腓骨长肌
腓浅神经/L5-S2
腓骨短肌
腓浅神经/L5-S2

MP屈曲
蚓状肌
足底内外侧神经(S2-3)
MP伸展
趾长伸肌
腓深神经/L4-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