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第五章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1)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工件
铣刀
装卸工位 加工工位
卸
1 2
图为双工位夹具
装
3
图7-70立式回转工作台铣床 1—工件 2—精铣刀 3—粗铣刀
返回本章目录
③ 同时缩短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 a. 采用多件加工 b. 采用多刀、成形加工
3
1
2
2
4
2
5
f
f
f
a)
b)
c)
返回本章目录
CONTENTS
目录
1
WORKREVIEW
三.
缩短准备终结时间
返回本章目录
v—切削速度(m/min)。
CONTENTS
目录
1
WORKREVIEW
辅助时间(T辅助)
3
WORKHARVEST
辅助动作:
1.
装
卸
工
件
;
2.
开
停
机
床
;
3.
改
变
切
削
用
量
;
4.
试
切
和
测
量
零
件
尺
寸
。
2
UNDERWORK
指在每个工序中,为保证完成基本 工艺工作所用于辅助动作而耗费的 时间。
4
返回本章目录
2)若两种工艺方案基本投资相差较大时, 则应比较不同方案的基本投资差额回收期τ。
方案Ⅰ 采用高生产率价格贵的工装设备, 基本投资K1大但工艺成本E1小。
方案II 采用生产率较低价格低的工装设 备,基本投资K2小,但工艺成本E2大。
△K=K1-K2 △E=E2-E1
(元) (元/年)
基本投资产额 全年工艺成本差额
4-5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1)缩短基本时间 (1)提高切削用量 式中 Z i p
1000V n D
增大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都可缩短基本时间,但 切削用量的提高受到刀具耐用度和机床功率、工艺系统刚度 等方面的制约。随着新型刀具材料的出现,切削速度得到了 迅速的提高,目前硬质合金车刀的切削速度可达200m/min, 陶瓷刀具的切削速度达500m/min。近年来出现的聚晶人造金 刚石和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切削普通钢材的切削速度达 900m/min。 在磨削方面,近年来发展的趋势是高速磨削和强力磨削。国 内生产的高速磨床和砂轮磨削速度已达60m/s,国外已达90~ 120m/s;强力磨削的切入深度已达6~12mm,从而使生产率大 大提高。
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1)缩短基本时间 2)缩短辅助时间 辅助时间在单件时间中也占有较大比重,尤其是在大幅度 提高切削用量之后,基本时间显著减少,辅助时间所占比 重就更高。此时采取措施缩减辅助时间就成为提高生产率 的重要方向。 缩短辅助时间有两种不同的途径: 一是使辅助动作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从而直接缩减辅 助时间; 二是使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重合,间接缩短辅助时间。
以上4部分时间的总和称为单件时间,用Tp表示,即 Tp = T m + T a +T s + T r = Tb +T s + T r =(1+α +β )Tb
2)时间定额的组成 (1)基本时间Tm
(2)辅助时间Ta
(3)布置工作地时间Ts (4)休息和自然需要时间Tr (5)准备与终结时间Te
是指工人为了生产一批产品或零部件,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 所消耗的时间。在单件或成批生产中,每当开始加工一批工 件时,工人需要熟悉工艺文件,领取毛坯、材料、工艺装备、 安装刀具和夹具,调整机床和其它工艺装备等所消耗的时间 以及加工一批工件结束后,需拆下和归还工艺装备,送交成 品等所消耗的时间。
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单纯是一个工艺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到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这里仅就通过缩短单件时间来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途径作一简要说明。
缩短基本时间
大批大量生产中,基本时间在单件时间中占有较大比重。
缩短基本时间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1)提高切削用量增大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都可缩短基本时间。
但切削用量的提高,受到刀具耐用度和机床刚度的制约,随着新型刀具材料的出现,切削速度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目前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速度可达200m/min,近年来出现的聚晶人造金刚石和聚晶立方氮化硼新型刀具材料,其切削速度可达900m/min。
采用高速磨削和强力磨削可大大提高磨削生产率,目前,国内生产的高速磨削磨床的砂轮磨削速度已达67m/s,国外已达90~120 m/min。
强力切削的切入深度可达6~12mm, 最高可达37mm。
(2)减少或重合切削行程长度减少切削行程长度也可以缩减基本时间。
例如,用几把刀同时加工同一表面或几个表面,或采用切入法加工,如图所示。
若采用切入法加工时,要求工艺系统具有足够的刚性和抗振性,横向进给量要适当减少以防止振动,同时要求增大主电动机的功率。
a)合并工步;b)多刀车削;c)横向切入法车削
(3)采用多件加工这种方法是通过减少刀具的切入、切出时间或使基本时间重合,从而缩短每个零件加工的基本时间,来提高生产率的,如图所示。
其中图a为多件顺序加工;图b为多件平行加工;图c 为平行顺序加工。
项目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共17张PPT)

11.1.3 时间定额的计算
它是指各种辅不助动同作所的消生耗的产时间类,主型要,指其装时卸工间件、定开停额机的床、组改变成切削是用不量、同测量的工。件尺在寸和成进退批刀生等动产作所条消耗件的下时间,时。
( 它2 是缩指短各基种本辅时助间作动的作业方所法时消耗间的时+间布,置主要工指装作卸工地件时、开间停机+床休、改息变与切削生用量理、需测量要工件时尺寸间和+进准退刀备等动与作所终消结耗的时时间间。)/
每批产品的数量 如图所示为双工位夹具,其使装卸工件的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重合。
5)采用各种快速换刀、自动换刀装置、刀具微调装置及可转位刀具,以减少在刀具的装卸、刃磨和 时间定额的定义(2)
时间定额通常由定额员、工艺人员和工人相结 合,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并参考有关的技术资料 直接估计确定,或者以同类产品的工件或工序 的时间定额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推算出来,也 可通过对实际操作时间的测定和分析确定。
11.1.2 时间定额的组成(1)
(1)基本时间Tj。它是指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 形状、相对位置及表面状态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 。对机加工而言,基本时间就是切去金属所消耗的时 间。
11.2.1 缩减时间定额(9)
(3)缩减准备终结时间。
1)使夹具和刀具高效通用化。 2)采用先进加工设备以减少准备时间。
11.2.2 采用先进工艺方法
(1)采用先进的毛坯制造方法,提高毛坯精度, 减少切削加工的劳动量。
(2)采用少、无切削加工工艺,如滚压加工 等方法。
(3)采用特种加工工艺。如用线电极电火花加工 机床加工冲模可减少很多钳工工作量。
(优)项目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ppt文档

产率的途径
项目11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11.1
时间定额的组成
11.2
缩短基本时间的方法
11.1 时间定额的组成
11.1.1 时间定额的定义(1)
时间定额是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它是劳动生产率指 标。根据时间定额可以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成本核算, 确定设备数量和人员编制,规划生产规模。因此,时间定 额是工艺规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时间定额应根据 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使大多数工人经过努力都能达到, 部分先进工人可以超出,少数工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接 近平均先进水平。合理的时间定额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促进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随 着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时间定额应定期进行修 订,以保持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
11.1.3 时间定额的计算
不同的生产类型,其时间定额的组成是不同的。在成批生 产条件下,时间定额的组成可用下式计算
时间定额= (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准备 与终结时间)/ 每批产品的数量
由上式可知,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减少时间定额。为此 必须采取措施缩短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和准备终结 时间。。
11.1.2 时间定额的组成(2)
(4)服务时间Tw(布置工作地时间)。它是指为正常操作服 务所消耗的时间,主要指换刀、修整刀具、润滑机床、清 理切屑和收拾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按操 作时间的2%~7%进行计算。 (5)休息时间Tx。它是指为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卫生需要 所消耗的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进行计 算。 (6)准备与终结时间Tz。它是指为生产一批零件,进行准备 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主要指熟悉工艺文件、领取毛 坯、安装夹具、调整机床和拆卸夹具等所消耗的时间。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资料(1-5章)

1、 生产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其中成批生产又可分为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
2、 加工方法:①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到工件尺寸达到要求为止的加工方法;②调整法:先调整好刀具和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的加工方法。
3、 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设计基准是零件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是零件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4、 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装夹方法有:直接装夹、找正装夹、夹具装夹。
5、 夹具装夹误差:采用夹具装夹,造成工件加工表面的距离尺寸和位置误差的原因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1)、与工件在夹具中装夹有关的加工误差,称为工件装夹误差,以装夹δ表示。
其中包括工件在夹具中由于定位不准确造成的加工误差—定位误差定位δ,以及工件夹紧时由于工件和夹具变形造成的加工误差——夹紧误差夹紧δ。
(2)、与夹具相对刀具及切削成形运动有关的加工误差,称为夹具的对定误差,以对定δ表示。
其中包括夹具相对刀具位置有关的误差——对刀误差对刀δ和夹具相对成形运动位置有关的加工误差——夹具位置误差夹位δ。
(3)、与加工过程有关的加工误差,称为过程误差,以过程δ表示。
为了得到合格的零件。
必须使上述各项误差之和等于或小于零件的相应公差T ,即装夹δ+对定δ+T ≤过程δ 此式称为加工误差的不等式,具体误差分配可根据情况自行选定。
6、 工件的定位:完全定位(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部分定位、欠定位、重复定位。
定位元件的选择:⑴、平面定位元件:又分为主要支承和辅助支承。
主要支承:固定支承、可调支承、自位支承。
(2)、圆孔表面定位支承:主要有定位销(长定位销、短定位销、削边定位销)、刚性心轴、小锥度心轴。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生产率是指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制造合格产 品的数量或在单位时间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价 值。
按钮
生产率
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制造
合格产品的数量 产品的单件时间
基本时间 Tm 辅助时间 Ta 布置工作 地时间Ts 休息和生 理需要时 间Tr 准备与终 结时间Te
按钮
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多刀车削加工
立轴转塔车床
曲轴多砂轮磨削
(1)直接缩减辅助时间
采用快速动作夹具,自动上下料装置等都能大大缩短装卸工件所 占用时间。例如: 采用先进高效的机床夹具。 采用多工位夹具,连续加工。 采用快速换刀、自动换刀装置。 采用主动测量或数字显示自动测量装置 采用两个相同夹具交替工作的方法 (2)间接缩短辅助时间 使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重叠(如采用转位夹具或转位工作台,使工 件装卸时间与加工时间重叠;采用在线测量,使测量时间与加工时间重 叠等)
生产率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制造合格产品的数量按钮合格产品的数量产品的单件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r辅助时间ta准备与终结时间准备与终结时间te布置工作地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ts基本时间tm1缩短基本时间a首先提高切削用量b其次考虑减少切削行程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途径b其次考虑减少切削行程c再次考虑采用复合工步加工d最后可以采用多刀或多工件同时加工方式采用精密铸造压力铸造精密锻造等先进工艺提高毛坯制造精度减少机械加工余量以缩短基本时间有时甚至无需再进行机械加工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扩大产品生产批量,以相对减少分摊到每个零件上的准备 与终结时间; 可以通过零件标准化和通用化来实现,并可采用成组技术 组织生产。
劳动生产率是一个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它与产品设 计、生产组织、生产管理和工艺设计都有密切关系。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工作地组织(2)
工作地组织的基本要求
工作地组织的基本内容
有利于工人进行生产活动, 减少或消除多余的、笨拙 的动作,减少体力消耗缩 短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 产率。
有利于发挥工作地的设备、 工具、工位器具的效能, 尽量节约空间和生产面积。
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 条件,保证工人的生产安 全和身心健康
劳动分工与协作
团队工作(Team work)是指由数人组成一个工作小 组或团队,共同负责和完成某项工作。基本思想:全员 参与,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工 作效果尽可能好。
(1)解决问题式团队
非正式组织 只提意见和方案
无权决策实施
(2)特定目标式团队
有决策权 本身就是在实施一个方案 进行一项工作
机动 时间
手动 时间
1
8
2
7
6
2
3
4
3
5
4
1
看管循环期=8
机床空闲时间
工人空闲时间
多机床看管指示图表(四)
计算指标:
多机床看管
工负人荷的操系作数=
在看管循环期内工人在各台机床上全部手动时间的总和 看管循环期
设备负 在看管循环期内全部设备的机动时间与手动时间之和
荷系数 =
设备台数 × 看管循环期
劳动定额的内容
劳动协作及主要形式 协作——许多工人在同一生 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 系的生产过程中,有组织的协同 劳动。 协作的形式:车间的协作、 车间内部各工段之间的协作、工 作组与轮班组内的协作。
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分工是协作的前提,协作 是分工的必然结果.在分工的 基础上协作,在协作的原则下 分工,分工与协作都是为了提 高劳动生产率,而且,通过协 作还可以创造出一种集体的新 的生产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措施

召开 几 次 专业 会 靛后 加重 两头
、
决定 采 取 商 化 工 艺 和
编 制舒 划 时 加 强 稠 查 研 究
反复i J 算 平衡 l f
,
减 轻 中简 的 加 工 方法 来 解决 这 个 简
题
。
在 配 料 工 作 上 过 去 制材 草 简 只 管 配 板材
, ,
,
劳动 粗藏 固定 件 工 查制
.
1 6.
·
提 高劳动 生 产率 的主 要措施
北 京 市 光 华木 材 厂
我 厂 一 九 六 二 年 共 节构 了 劳 动 力三 百 九 十
人
,
求 符 合 实际 情况 群 众 充 分 衬希
,
。
舒 划 下 达 草 尚后
,
发 动职工
。
劳 动 生 产率 逐 月 逐 季 提 高
,
尤 其是从 八 月
使 爵 划 为全 体 职 工 所掌握
。
、
管理 工 作 健 全 的 单 位 推 行 了 针
,
烘 干 以 后 再 由配 料 草 简 配 成 毛 条 现 改 为 制 材
,
干 燥工 段 推 行 卦 件 工 查 制 后
。
劳动
草 简 按 规格 一 次 配 成 毛 条 烘 干 以 后 到 配 料 卓
,
,
效率 显 著 提 高
升件前
,
,
平均 每 人 效 率 为 三
,
井 且 按 照毅 备 性
。
各 极 镇 导 都把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作 为 考 核
,
能 固定产 品 均衡 了
,
使 班粗 生 产 专 业 化
,
.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在生产运营中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1. 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
2. 员工培训: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通过培训,可以使员工更好地适应生产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流程优化: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浪费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 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激励机制,可以使员工更加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出。
5. 团队协作: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合作关系。
通过团队协作,可以发挥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技术创新、员工培训、流程优化、激励机制和团队协作等途径,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2) 使辅助时间与基本 时间重合 (1)采用两工位或多工 位的加工方法,可以缩 短工件装卸时间。 如图就使装卸工件 的辅助时间和基本时间 重合起来。现在生产的 钻、铣、镗加工中心机 床、磨床等,还采用双 工作台或多工作台。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3)采用各种类型的半自动机、自动机、多工位机床、 组合机床、自动线等 这些机床都是在多件加工、多刀多刃加工的基础 上发展出来的高效率机床。它们不但缩短基本时间和 辅助时间,而且由于机床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可 以大大地减少工人的总人数。 应用高生产率的机床,也是成批生产中提高劳动 生产率的关键性工艺问题之一。
2)采用多刀多刃加工及成形切削 多刀多刃加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的方法。六角车床、多刀车床、多轴钻床,龙门铣床 等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多刀多刃加工的效果而设计制造 出来的高效率机床。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成形切削是提高生产率的一种方法,可分为成形 刀具切削和仿形法切削两种。前者适用尺寸较小的成 形表面,后者适用于尺寸较大的成形表面加工。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 成组技术分类方法
工艺措施
成组加工的工艺准备 成组加工的组织形式
成组技术的优越性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1 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 把相似的问题归并成组,找到解决一组问题的答 案,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这就是成组技术(简称GT)。 成组加工就是将被加工零件,根据其几何形状、 结构及加工工艺的相似性进行分组;并根据各组零件 加工工艺要求,将机床分成若干机床组;按照被加工 零件组的工艺流程排列各机床组内的机床。被纳入同 一组的零件可按照共同的工艺过程,在同一机床组中 稍加调整后加工出来,以减少调整时间与加工时间, 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提高生产率。 成组加工的本质就是扩大零件的批量,使大批大 量生产中的高效率工艺方法和设备,可以应用到中、 小批生产中去,以提高中、小批生产的生产率。
第 五 章 提 高控加工 数控技术发展,已使单件小批生产过程自动化取 得和大批大量生产一样高的技术经济指标成为可能。
4)加工中心机床 它又称为多工序自动换刀数控机床。这种机床一 般是一种带有多个坐标控制而可自动换刀的(车、铣、 镗、磨)床。这种机床是把许多相关的分散工序集中 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以工件为中心的多工序自动加工 机床。各种刀具装在一个刀库中,可由加工程序发出 指令进行换刀,可完成钻、扩、铰、镗、铣、攻丝等 复杂零件的所有各面(除底面以外)的加工,适用于非回 转零件的加工。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人/时的平均生产量。它也 可以用完成某一工作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把完 成零件一个工序的必需的时间称为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不仅是衡量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依据,同 时也是工厂中安排生产计划、核算成本的重要依据。 缩减时间定额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应该缩 减占时间定额比较大的那部分时间。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基本时间所占比重较大,这 时就应设法在缩减基本时间上采取措施。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辅助时间和准备终结时间所 占的比重较大,这时就应着重在缩减辅助时间上采取 措施。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缩短基本时间
缩短辅助时间
工艺措施
同时缩短基本时间和 辅助时间
缩短准备终结时间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1.缩短基本时间 缩短基本时间可以通过提高车削用量、减少切削 长度L和加工余量Z来实现。 1) 提高切削用量 要提高车削用量,必须采用新型的机床和刀具。 2) 减少切削行程长度 要想减少切削行程长度,可以采用多刀加工、宽 砂轮作切入磨削等方法。采用上述措施可以大大地提 高切削效率,但是,机床的刚度也必须大大地增强, 驱动功率也要加大。这样,机床的结构和布局也必须 随之改变,需要设计新型的机床。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3.改善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 1)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流水生产 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因此出现了可 变流水线、成组加工流水线等组织形式。 2)改进生产管理 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及调配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4.采用计算机技术 在生产技术准备和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广泛 采用计算机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已成为当今提高产 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应当指出:质量、生产率与经济性三者之间存在 着辩证的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以保证产品质量 为前提;提高劳动生产率时要有成本核算观点。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2.缩短辅助时间 随着基本时间的减少,辅助时间所占的比重越来 越高,缩短辅助时间对提高生产率将产生显著的效果 1) 直接缩减辅助时间 (1)采用先进夹具 采用先进夹具不仅可以保证加工质量,而且也能 大大节省工件的装卸、找正时间。在大批量生产中, 采用高效率的快速夹具,使装卸工件时间大为缩短。 (2)采用各种快速换刀、自动换刀装置 由于加工中刀具磨损需要更换,为了节省这部分 辅助时间,可采用各种快换刀夹及自动换刀装置。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3.同时缩短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 1)多件加工 机床在一次装夹下同时加工几个工件,从而使分 摊到每一个工件上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都能缩短。 它又可按情况的不同分为:顺序加工、平行加工、平 行顺序加工。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2 中小批生产中常见的制造方法 虽然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应用了各种自动化设备, 能得到很高的生产率。但是,在机械加工中,属于大 批大量生产的产品是少数,至多不超过20%,为此, 研究成批生产的自动化是当前的方向之一。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1)中小批生产的概况 由于各种零件的功用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1)主要零件——指产品中的大型零件或精密零件, 如各种机座、箱体、壳体、主轴、丝杠等等; (2)中型零件——指一般的轴、齿轮、拨叉、杠杆等 (3)小型零件——指紧固件,如螺钉、销子、垫圈等 一般来讲:主要零件、中型零件、小型零件分别 占零件总数的10%、40%、50%,而它们的制造成本分 别占总制造成本的50%、30%、20%。主要零件制造成 本比较高的原因是它们消耗较多的材料,而且一般说 来它们的机械加工工作量也较大。
(2)采用两个相同夹具交替工作
在多刀半自动车床和外圆磨床上,加工以心轴定 位的工件时,可采用两个同样的心轴。在机床进行加 工的时间内,用另一个心轴进行装卸工件。
(3)采用主动检验或数字显示式自动测量装置 自动测量装置能在加工过程中测量工件的实际尺 寸,并能用测量的结果控制机床的自动循环。 数字显示装置,能够反映出刀具的位移量,提高 工件的加工精度,同时节约了测量的时间,减轻了劳 动强度。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2) 分类的方法 1) 无编码零件分类法 按照零件加工时所需要的主要设备,将零件分成 车床类、铣床类、磨床类等,再按零件几何形状和工 艺装备把各类零件细分成组。目前很少使用。 2) 穿孔带与穿孔卡分类法 这种分类编码提供的信息,有助于统计分析各类 零件特征的分布情况,适用于零件特征的统计与分析 3) 多位数字编码分类法 它把零件图纸的信息(名称、形状特征、材料、精 度等) 用一定顺序排列的数字表示出来,便于计算机 处理数据,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3)采用刀具的微调机构和对刀的辅助工具 在多刀加工时,要耗费大量工时在刀具调整上。 如果每把刀具的尾部装上微调螺丝,或在机床上配置 对刀装置,就可使调整时间大为减少。 4)采用准备终结时间极少的先进加工设备 如液压仿形刀架、插销板式程序控制和数控机床 等。这类机床特点是所需的准备终结时间很短,可以 灵活改变加工对象。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2 成组技术分类方法 零件分类是成组技术的基础,分类的合理与否直 接影响成组技术的效果。 (1)分类的作用 1) 提高设计工作的标准化与合理化 零件分类编码后,可建立零件图册,实现产品零、 部件标准化,减少设计工作量。 2) 有助于工件分类归并成组(族),推行成组加工 利用适宜的零件分类系统,可以划分零件组、制 定成组零件的工艺路线、选择设备进行成组加工。 3) 有利于生产管理科学化 利用分类编码系统,可实现生产管理科学化。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3 各种自动化系统经济性的比较 各种方法加工零件的制造成本如图5-10所示:制 造系统的选择,主要是取决于批量的大小。 人工操作只适用于最小批量的生产,生产率低, 且制造成本高。 自动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制造成 本低。 数控机床用在中小批生产中最为理想,它的生产 率高,单件制造成本低,所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途。 自动机适用于中批以上零件的生产,制造成本比 数控机床要高一些。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4.缩短准备终结时间 1)按照相似零件组的要求设计夹具和布置刀具 将结构形状、技术条件相似的零件分成一组, 根据这组相似零件的要求设计夹具和布置刀具,可 以减少零件更换时刀具和夹具的调整时间。 2)采用可换刀架或刀夹 六角车床的转塔刀架能快速更换,每个机床配 备几个备用刀架,按照加工对象预先调整,等待使 用。英国赫伯特公司,成立一个机外对刀服务站, 这个站把刀具对好后,连同工艺卡及刀具布置图用 小车送到机床旁,使工人可迅速换刀。机外调整一 般采用光学对刀装置,对刀精度可达士0.01mm。
第 五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对中小批量而言:主要零件以用加工中心最为经 济;小型零件由于标准化而且需要的数量较大,常用 专用的自动机或通用的自动机。 2)各种自动机和简易程控机床 一般自动机工作循环几乎都是凸轮操纵的,每更 换一种工件就要更换或制造一套凸轮,周期长,成本 高,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为适应中小批生产,出 现了由液压和电气操纵的自动机,更换、调整容易。 插销板式程序控制系统,可以方便、迅速地调整 出所需要的自动控制程序,使自动机可以推广到极小 批量生产中去。